第一篇:风中的纸屑读书笔记
《风中的纸屑》读书心得
工商071石元圣学号:2110907147
周国平先生说:“追求未必总是显示进取的姿态”。提起追求两字,人们立即会想到进取。暂且不去深究这两个词的词义,在大众的认识中,追求与进取,是不怎么分家的。
追求,常常显示进取的姿态。追求就是进取,进取是为了追求。
追求事业成功,必要迎着艰辛探索,这是进取;追求学有成就,首先得刻苦攻读,也是进取;为证实某种假想,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当然是进取;追求赛场上夺冠,挑战生理极限,更是进取...一切的追求,无不闪耀进取的光华,显示进取的姿态。
当代很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追求未必总是显示进取的姿态。为什么这么说?这话有什么样的寓意?表达怎样的思想?一连串的自问,说明我对这句话很感兴趣。
当然,在周先生的文中,这句话不是孤立的,有前言后语,与之共同阐明人生情状。妙就妙在,即便我断章取义地把它孤立起来,它仍然有独立存在的意义。
说实话,一看到这句话,我就开心,它让我有兴奋感。虽然,我的开心与兴奋感,只是阅读时瞬间的心理反应,未经理性的思考。但这心理反应,足以说明我与这句话产生了共鸣。
受知识面的限制,我在阅读中,欠缺引经据点的融会贯通,也没有博览群书的举一反三。说不清大道理,深为遗憾。我的文字,唯一的源泉,是几十年的生活。凭借着它,阅读中的我,常常会有一点感觉,随之产生粗浅的感悟,然后成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文章。
我喜欢这句话,首先感觉它脱俗,因为脱俗,所以深刻。话很平常,但深藏幽默,幽默不很明显,却对某种为人做派构成了善意的调侃。
大千世界,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了人的追求。茫茫人海,生活只要继续,追求也就不会停止。
中国正在召开的两会,是一种追求,追求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社会的进一步和谐稳定。我在学着写阅读心得,是一种追求,追求退休以后的老年生活,使之在精神上健康饱满。挣扎在饥饿线上的人,追求温饱;即将走上社会的年轻人,追求适合自己的用武之地;有理想工作的人,追求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将财富和服务精神奉献给社会的人,追求慈善与心安理得;功成名就之人,追求谦虚不张扬的修养美德;思想家、哲学家...追求心志的安静平和;虔诚于宗教信仰者,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
追求,是人生的主旋律。
因社会地位、生活理念、思想信仰、个性情趣的差异,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因道德修养、为人素质、欣赏品味的不同,追求的姿态,也是有差异的。以进取的姿态追求,本无可非议,周先生的笔下也是给予肯定的。但事实上,别说是进取姿态了,即便是那种赤裸裸的争,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司空见惯的。
于是,这追求的姿态,似乎可以作为区别人品的某种借鉴了。
但看,谦虚不张扬的道德修养,它表现为内敛,就不存在进之攻略;慈善奉献,它表现为付出,不存在取之企图;真正达到了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高度的人,在自己丰富的精神家园中,独领超然情趣,不显示进取姿态;对宗教的虔诚信仰,使之不介意尘世浮华,自愿丢弃俗世欲望,不显示进取的姿态。他们所追求的,是高尚或高雅。
在浩浩荡荡的追求大军中,的确有不显示进取姿态的追求。在人类追求的交响乐里,的确有某种追求,成为交响乐中特别轻柔的旋律。大凡能将名利看淡、对胜负不介意,在情感领域洒脱淡定者,都不显示进取姿态。因貌似不进取,常不被人所注目;因默默前行,自然发展,可能有朝一日一鸣惊人;如花海幽兰,不艳丽,却散发淡雅的芳香。
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美好的心灵。为此而不倦地启迪学生追求一切的高尚,不懈地致力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希望看到一届又一届学生,在高尚的追求中所显示的进取姿态。那是作为教师的事业追求。力求把工作尽可能做得出色,是我一生中最主要的追求。努力工作中的我,自然会显示进取的姿态。
但生活中的我,以及作为对生活成果评价,尤其与个人名利想关的,我一般不以进取的姿态出现。这不等于我的修养如何的好,而是我看到了开放的社会,一种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对一个人工作的评估,难免带着许多可以作用于人际关系的其它因素。我尚可理解和容纳这些现象。但如此种种,使外界力量显得特别强大。而我自己,则越发显得无能。于是,我何需以进取的姿态,表达自己对事业的追求。不是没有追求,只是不显示进取的姿态。
所以,这句话与我的心灵能产生共鸣。我当然知道,我是见强而退的明智。与许多真正的强者因其强大而不显示进取的姿态,是有本质区别的。
周国平先生在他的书中说道:在艰难中创业,在万马齐喑时呐喊,在时代舞台上叱咤风云,这是一种追求。在淡泊中坚持,在天下沸沸扬扬时沉默,在名利场外自甘于寂寞和清贫,这也是一种追求。追求未必总是显示进取的姿态。我感觉,他笔下所云,是真正的强者才能拥有的淡定、沉稳和自持。所以,越发显得可贵。
弱者因其弱,强者因其强,竟然也会有相同的表现形式,这对于弱者而言,不失为一种心灵的安慰。所以,我喜欢这句话,将它作为座右铭未尝不可。
我相信,会有很多读者与这句话发生心灵共鸣的,并且比我解读得好。所以,我把这句话以及自己粗浅的思想,介绍给大家,愿意聆听深邃的见解。
第二篇:《风中的纸屑》读后感1500字
《风中的纸屑》读后感1500字
王晓乾
大家好!
我来自山东淄博,现在任职于业务管理室质量管理组。
我的性格偏于内向,为人坦率、热情、讲求原则;处事乐观、专心、细致、头脑清醒;富有责任心、乐于助人。
我还是一个正直忠诚、勤奋求实的人,会不断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明显的特点是乐观自信、温和开朗、稳重宽厚,因此,我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环境能力较强。爱好电脑、科普知识,喜欢钻研。喜欢读一些散文或哲学类的书籍。唯一爱好的运动就是游泳,说白了就是在水里泡着。特长是增肥,有想一月内胖十斤的知己可以随时找我探讨。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简介,谢谢大家。
=====
这是周国平继《人与永恒》之后的第二本随感集,书中记录的随感都是由作者于念头闪现时随手写下的文字连贯而成的。正是思想恰如风中的纸屑,其中有一些落在了幸运的手上。作者站在哲学家的高度,以浅白的文字,对于人生与命运、幸福与困难、爱与孤独,信仰和宗教、待人和处世等各个方面,做了发人省思的论述。
一口气读完这本书,简直是一场思想漂流记。作者在序中说:在我的桌上、床头、手边,总是备着一些小纸片,脑中闪过了自以为有点儿意思的念头,就赶紧记下几个字来,空闲时便据此写成连贯的句子。那几个字,别人看了一定莫名其妙,但对于我可重要了,它们是唤醒记忆的线索,没有它们,那些一闪而过的念头就不知会逃逸到什么地方去了。正因为作者闪光的记忆,这本书看似不厚,但却论述着一些庞大的人生话题,涉及生命、爱情、婚姻、灵魂、人性、文化、信仰等。作者犹如喧嚣市井中的一个旁观者,在一个无人发现的角落,诉说着尘世中的人生百态。他的话虽不多,却能时不时地触动你的心扉,甚至最后你也会跟着参与他的思想漂流。
这本书的风格和周国平其他的书籍一样,都带着一丝哲理的光辉。只有带着一个冷静的头脑,才能读得进去。看似在阅读,其实是在学习思考问题的角度。工作之后越来越发现自己总是一股脑地去做事情,结果总是漏洞百出,不尽如人意。感觉需要思考的东西其实很多,却没养成凡事三思的习惯。阅读这本书正好可以让自己上上思想课。
生命是有限度的,总与时间相连。作者说,在孩子眼中,世界是不变的,在世界眼中,孩子一眨眼就老了。这样一句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时光飞逝。小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好慢,以至于每天嬉戏玩闹,也不会多愁善感。而当自己已经二十六七的时候,就开始变得恐慌,感叹时间如白驹过隙,总是不够用。以至于有人会发出“时间就是金钱”的感慨。其实时间不仅是金钱,更是生命,而生命的价值是金钱无法衡量的。很多烦恼来自不幸的或者不想要的经历,它甚至让我们急得咬牙跺脚。而在作者的思想漂流里,生命中经历的一切都会成为记忆,有的甚至会深深烙印在脑海里,这是无论谁都夺不走的一笔财富。当我们这样思考的时候,也就没那么多莫名的烦躁了。虽然生命有极,但能创造出多少有意思的记忆却因人而异。
永恒是否存在?耳畔总有声音在说:这个世界永恒不变的就是变。这似乎斩钉截铁地说明: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永恒。因为只有变才是永恒的。可是尽管如此,人们却仍绞尽脑汁地妄想抓住永恒,甚至自欺欺人般地相信永恒的存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两个敌对的人会说老死不相往来,可出人意料地在某个场合,某个拐角,他们又相遇了,有的时候还不得不又产生了交集;好友闺蜜之间会说友谊地久天长,保不准下一秒友谊的小船就翻了;亲密的情侣之间,总有一个世纪之问:你会永远爱我吗?其实说这句话的人心里已经没有了足够的底气。这样看来,永恒是不是真的就不存在?作者的回答是,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这个回答十分巧妙。永恒是一个极端,处于极端之处的东西都是特别地稀有少见,大概真的只有在从容的灵魂那里才能找到。而这种从容其实就是一种心境,来源于把复杂变成简单。就好比有人说世界光怪陆离,变幻莫测,可也有人说世界很小,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很欣赏作者的一句话:活得简单才能获得自由。
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让我们记住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的自由。一切奢侈品都给精神活动带来不便。
天地悠悠,生命短促,一个人一生的确做不成多少事。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善待自己,不必活的那么紧张匆忙了。但是,也正因为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不抱野心,只为自己高兴而好好做成几件事情了。光阴似箭,然而只是对于忙人才如此。日程表拍的满满的,永远有做不完的事,这时便会觉得时间以逼人之势驱赶着自己,几乎没有喘息的功夫。相反,倘若并不觉得有非做不可的事情,心静如止水,光阴也就停住了。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
第三篇:《风中的木桶》读书笔记
暑假中的一天,我在辅导班里学习了一篇名为《风中的木桶》的文章,这篇文章令我收益匪浅。
文中主要说了一个在葡萄酒厂看守木桶的小男孩,每天晚上,小男孩都把木桶一个个放整齐,但第二天起来,木桶总被风吹得东倒西歪,小男孩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往木桶中倒水,增加桶的重量,果然,后来木桶再也不会被风吹倒了。
给自我加重是在这个世界上立足并发展壮大的基本方法。在目前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不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时时、处处都充满着激烈竞争,这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要想自己成长、进步,唯一的办法就是自我加重。比如,在工作方面,一家公司中,往往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或者说是弱肉强食,甚至有人会绞尽脑汁的坑你,坑你的人就如那一阵“风”,他们的目的就是吹倒你这只“木桶”,所以就要努力为自己灌水,使再大的风也吹不倒你,这样立足发展也就不成什么问题了。我是学生,这个道理其实也非常适用于我们学生,学生不被“风”吹倒靠的同样是“灌水”是学习,学得肚子里的墨水越多,基本上在班级、在年级名次也就越靠前,今后也就可以更快成长、进步。
我们改变不了这个社会上的很多东西,改变不了这个社会上的那一阵阵“风”,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身与心灵的“重量”,犹如文中所启发的那样,给自我加重,是每一个人不断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唯一办法。
第四篇:风中的承诺
风中的承诺
古老的河边
清风曼舞
在此岸与彼岸间
迷失了方向
谁在期待风中的承诺?
风在岸边垂钓
捞起的月亮
是永远无法兑现的幻影……
第五篇:《风中黄叶》有感
人,或许真的可以有很多种的生活方式,黄苏子,到底是个委屈的人。
家庭,是造成她性格的最主要的原因,但是,看到她事业上如此的顺利,竟也是为她感到欣慰的,希望,她可以就这样一直地生活下去,但是,尽管“僵尸佳丽”是如何的冰冷,与世隔绝,她首先也是一个人,是有感情需要的,纵然,她三十几年来不曾得到过„„
许红兵是她的生命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给她送情书的人,我相信,在学校的时候,他真的是喜欢她的。可是仇恨会毁掉一个人的良心,毁掉一个人的纯真,黄苏子的堕落,许红兵要负起大部分的责任。然而,他却不会是罪魁祸首。
如果没有许红兵的再度出现,我相信,即使黄苏子等不到一个爱她的人,那么她也是可以过着感情干涸但是至少是个纯真的人,可是,冥冥之中的一切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可是,我是原谅她的,我能够理解她的做法。人,毕竟是群体性的动物,黄苏子的自我的世界中也封闭了三十多年了,她需要有个缺口让她将自己内心的压抑和不平衡发泄出来,其实,她是最没有安全感的人吧!她也想要微笑,想得到别人的赞许,可是从小到大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父母的默然是孩子心底最大的伤痕。
去琵琶坊,或许是她生命的转折点,但是,纵使没有这件事情的发生,生命中还是会有其他的事情发生,说不定会是比这更可怕的事情,然而,过去就过去了,没有办法猜测。我是理解她的,不会对她的这中做法破口大骂,但是我是惋惜的,看她,犹如一件晶莹剔透的玻璃工艺品突然被扔进石油中,洗不掉的污垢,最终腐蚀在那肮脏的世界里。
死,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2008-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