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

时间:2019-05-15 13:06: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

第一篇: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

游泳训练的历史从游泳竞赛出现后就已经开始了。现代游泳训练到今天已经发展了100余年。100年来,游泳训练从无到有;从简单的技术改进,到多种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从单纯的追求运动量到注重强度与量的结合;从注重发展运动员的体能到强调技术和专项能力并重发展。简单的说,游泳训练的发展同人们对于游泳项

目的本质的认识紧密联系。随着人们对于游泳运动本质的更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游泳训练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我国游泳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当具备更为深刻的和科学的观念,对游泳运动训练的认识应当建立在科学的思维方式基础上,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研究和分析世界游泳训练的发展趋势,对于今后更好的把握训练的方向有重要的意义。

1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1.1强调运动员的技术有利于减少阻力

游泳技术的合理性对于运动员的游进速度起到关键的作用。如果理解这个问题是很简单的,例如一名举重运动员虽然有很好的力量水平,但是他有可能游不过一名7岁的业体校的小运动员。这说明虽然力量对于游泳运动员是很重要的,但关键要看运动员在水中利用力量的能力。也就是说运动员对自身力量的利用效率对于游泳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全力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对于游泳项目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加强运动员的水中力量的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使运动员掌握合理的技术。对于技术的合理性,不同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有不同的理解。首先是要符合运动员的生理和解刨学的特点。同时,合理的技术是要能够尽量的减少阻力,增加推动力。

游泳运动员在水中的阻力主要有主动阻力和被动阻力。被动阻力同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及在水中的姿势有很大的关系。而主动阻力同运动员在水中的游进方式有很大关系。如果运动员在水中游进时身体重心的移动比较平稳,游进的速度的变化是较为均匀的、平稳的,在游进中运动员的主动阻力会比较大,而相反,在游进中游速的变化是均匀的,或者说最高速度和最低速度的差小的话,那么,主动阻力就会小。

举个例子,波波夫在游进中的功率为87瓦特,而另外两名运动员的功率分别为117、170瓦特,但是另外两名运动员的速度并不如波波夫更快。这就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技术造成的。波波夫的主要技术特点就是连续、连贯的用力。这种技术的形成主要是依靠长期的技术训练形成的,而不是先天形成的。这从另一方面也给我们一个启事,就是正确、合理的技术是可以通过训练来得到的。就像我们的体操、跳水、乒乓球的训练一样,通过训练我们可以达到较好的技术水平。

1.2重视技术的效果,保持合理的划频与划幅

当今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的技术都较为重视技术的效果,即划频与划幅的合理配合,使技术更加合理化,经济化。在保证技术效果的同时,根据比赛项目和战术采用合理的动作频率来完成比赛。

划频是指单位时间内划水的次数,通常用次/分或次/秒来表示;划幅是指一次动作所划进的距离。以波波夫为例(表1),在几名奥运会冠军中波波夫的划幅最大,而划频最少。

波波夫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的成绩也在48.74秒,但是划频为46次,而在创造世界纪录时的划频为40次。波波夫自己认为适合自己的划频在47次为好。但是随着体重的增加和身体其他状况的改变,他的技术也是有改变的。

表1历届奥运会100米自由泳冠军的划频和划幅的比较

年代姓名成绩划幅划频

196055.21.56米71.5次/分

1972施皮茨51.221.9657.51976蒙哥马利49.992.5046.5

1988比昂迪48.632.7048.5

1992波波夫49.2.9539.9

划频和划幅是决定游泳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根据速度与划频划幅之间的关系如何可知在相同的距离内,若划水幅度相同,则划水频率高的速度快;若划水幅度不同,划频相同,则划幅大的速度快(表2)。划水幅度的长短与划水力量的大小,划水速度的快慢、技术掌握的合理与否以及身高臂长有密切的关系。经过片面地追求快频率或大划幅

第二篇:美国游泳技术和训练

《美国游泳技术和训练》

作者:(美)杰姆斯·依·康西曼 出版日期:1975年05月第1版

游泳技术的力学知识必须以直接应用于游泳中的某些力学原理为基础。关于游泳技术的许多错误概念,不是由于对力学原理的误解和应用不当,就是由于轻视或缺乏力学知识而造成的。

教错了还不如不教。一个运动员受到错误的指导还不如没有教练员更常能改进其技术。如果一个教练员或运动员只知道怎样游各种姿式,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游,那么他在教练工作中或在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上最多只能取得平凡的成绩。一个运动员不只是要利用他的身体条件,而且也要运用他的智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泳变为更有趣和更有意义的运动。

一个运动员要想游得快些,就必须做到下列条件之一:1.减少阻力2.增加推进力3.两者的结合。在研究动作的力学原理时,必须力求创造符合上述要求的正确技术动作。近年来,在技术上最大的改进一般是通过减少阻力来实现的。

关于训练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要从生理上寻找出一种最能使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保持最大推

进力和最小阻力的训练方法。当运动员在比赛中疲劳时,他的力量就愈来愈小,身体姿势也越来越不能保持流线型。研究竞技游泳的全部学问就在于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当我们研究技术动作的所以然时,要记住这点。

身体背后分离区(游祸)阻力,它的产生是由于身体后部的流线型不好,水不能填入,所以身体前进时必须带进一定数量的水分子。

设计者可以更改运输工具的外型,但是除了通过饮食和身体训练外,运动员不可能改变自己的体型。而运动员在水中的身体姿势却是可以改变成为更有效果的流线型,从而减小阻力,特别是减小迎面阻力和漩涡阻力。

在研究各种姿势的技术时经常要应用牛顿的第三运动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牛顿在250年前就发现了这个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图I—4)。例如,当运动员向前跑时,用他的后腿向后向下蹬地,共反作用力则与其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运动员向前和向上。

谁都知道,如果运动员同时既划水又打腿,他就会游得更快些。它的原因是因为腿打水能增加推进力么?还是能减小阻力?还是两者都有?根据作者的研究,在高速度游泳时,腿打水对臂划水所产生的推进力毫无帮助。

有些运动员身体在水中较其他运动员高些,这是由于他的浮力较好,或者是因为他在水中游进的速度较快。

关于手指形状微小的差别问题,有必要提醒注意这样一个原则,即不要把基本原理隶属于琐细的细节。首先要伸平手掌,然后如果你愿意的话,再改正大拇指的位置。

要把细节问题从属于基本原则,这在游泳技术力学分析的任何过程中都是适用的。许多所谓讲究全面的人,往往是很不好的教师或教练,因为他们不能区分哪些是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哪些是无足轻重的细节。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一个运动员要模仿冠军的技术时,或者发生在教练员想把自己对于冠军的技术的印象硬套在运动员身上时。他可能正是看到了冠军技术的缺点,甚至是个人的习性的一面,而恰好忽略了本质的东西。不要忘记,即使是最好的运动员,也有技术上的缺点。虽然他有缺点,但他之所以还能表现出很好的成绩,是因为他具备下述两个因素之一:

一、他的才能、力量或训练水平远远超过了他的缺点

二、他的缺点很少,对他的成绩影响极微。即使如此.像后者这样的情况也不值得有意去揽仿。

均匀的推进力较之时大时小的推进力,对身体的向前推进效果更大。这也就是游爬泳比游蝶泳或蛙泳快的原因。

空中移臂动作也会影响运动员的工作效率和速度。一个不正确的空中移臂动作就要破坏游泳动作的节奏,使划水动作不正确。这表现为划水动作过快或过慢,缩短划水路线,或产生过长的滑行动作。

在爬泳、蝶泳中,移臂在入水前的瞬间减速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身体在水中(或在任何流体或气体中)所产生的阻力的大小,约与身体前进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以一个飞机为例,假定其飞行速度为每小时100哩,能产生1000磅的阻力。当飞机的速度加倍时,阻力不是增加一倍,而是成为原来的四倍,即4000磅。如果速度增加到每小时300哩时,阻力就等于原来的九倍。这个定律也适用于游泳运动员在水中的速度和阻力的关系。在游冰中,这个定律也可直接应用在移臂入水速度的问题上。

运动员不能因为要减少阻力而过份减慢手臂入水速度。空个移臂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要与划水臂协调一致。

当运动员划臂速度增加一倍时、在相同技术的情况下,它所产生的推进力增加到四倍。根据生理学的定律,肌肉收缩速度与肌肉的能量消耗的立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划臂的速度增加一倍,能量消耗就要增加八倍。这样,加快划臂速度增加了推进力,但也不成比例地增加了能量和氧的消耗。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在游泳中手臂动作越快,就越是累得早。这也说明为什么在中长距离游泳中需要掌握好速度分配。

运动员的体型、骨骼大小、肌肉的发达程度、身体重心位置、脂肪层的厚薄程度和肺活量等等是各不相同的,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浮力和身体姿势。

由于对游泳技术缺乏了解,运动员可能去取消一些动作,如侧向打腿动作等,而这些动作又恰是正确的。

因此,加快游泳速度的答案是不在于把身体抬高,而在于使身体更好地成流线型,更有效地使用力量。

向运动员说明这种错误摆动的最好方法是:身体这样过分摆动,使他拖动了水道中一半的水,而一个高水平的运动员只拖动水道中不到四分之一的水。

移臂依顺时针方向向前摆动的反作用力,使脚部在相反方向(反时针方向)偏离身体中线,而脚部的侧向打腿动作则能使臀和脚保持同身体成一直线。

另外,划水结束时臂和腿的配合也很重要。当臂完成划水动作时,手是向后上方推水,这时如果向下打腿的动作没有及时配合臂向上的动作,就会造成臀部过分下沉。作者认为运动员打腿的效率应该很高,应加强腿部锻炼。作者也认为运动员在游泳时需要打腿;但无论如何,作者不认为打腿的主要作用是推动身体前进。

第三篇:现代模具制造技术重要发展方向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重要发展方向

模具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具网CEO、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罗百辉表示,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正朝着加快信 息驱动、提高制造柔性、敏捷化制造及系统化集成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模具的CAD/CAM技术,模具的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模具的精密成形技术,模具的超 精密加工技术,模具在设计中采用有限元法、边界元法进行流动、冷却、传热过程的动态模拟技术,模具的CIMS技术,已在开发的模具DNM技术以及数控技术 等先进制造技术方面。

1、高速铣削:第三代制模技术

高速铣削加工不但具有加工速度高以及良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而且与传统的切削加工相比具有温升低(加工工件只升高3℃),热变形小,因而适合于温度和热变形敏感材料(如镁合金等)加工;还由于切削力小,可适用于薄 壁及刚性差的零件加工;合理选用刀具和切削用量,可实现硬材料(HRC60)加工等一系列优点。罗百辉表示,高速铣削加工技术仍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它已向 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成为第三代制模技术。

2、电火花铣削和“绿色”产品技术

从国外的电加工机床 来看,不论从性能、工艺指标、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目前国外的新动向是进行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用成型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是用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 极,这显然是电火花成形加工领域的重大发展。

最近,日本三菱公司推出了EDSCAN8E电火花创成加工机床又有新的进展。该机能进行电 极损耗自动补偿,在Windows95上为该机开发的专用CAM系统,能与AutoCAD等通用的CAD联动,并可进行在线精度测量,以保证实现高精度加 工。为了确认加工形状有无异常或残缺,CAM系统还可实现仿真加工。

在电火花加工技术进步的同时,电火花加工的安全和防护技术越来越受 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电加工机床都考虑了安全防护技术。目前欧共体已规定没有“CE”标志的机床不能进入欧共体市场,同时国际市场也越来越重视安全防护技术 的要求。

目前,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主要问题是辐射骚扰,因为它对安全、环保影响较大,在国际市场越来越重视“绿色”产品的情况下,作为模 具加工的主导设备电火花加工机床的“绿色”产品技术,将是今后必须解决的难题。

3、新一代模具CAD/CAM软件技术

目前,英、美、德等国及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发的模具软件,具有新一代模具CAD/CAM软件的智能化、集成化、模具可制造性评价等特点。罗百 辉表示,新一代模具软件应建立在从模具设计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的大量知识上。这些知识经过了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整理,以特定的形式存储在工程知识库中并能方便 地被模具所调用。在智能化软件的支持下,模具CAD不再是对传统设计与计算方法的模仿,而是在先进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运用本领域专家的丰富知识和成功 经验,其设计结果必然具有合理性和先进性。

新一代模具软件以立体的思想、直观的感觉来设计模具结构,所生成的三维结构信息能方便地用于 模具可制造性评价和数控加工,这就要求模具软件在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成型过程模拟、数控加工过程仿真及信息交流和组织与管理方面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并有 较高集成化水平。衡量软件集成化程度的高低,不仅要看功能模块是否齐全,而且要看这些功能模块是否共用同一数据模型,是否以统一的方式形成全局动态数据 库,实现信息的综合管理与共享,以支持模具设计、制造、装配、检验、测试及投产的全过程。模具可制造性评价功能在新一代模具软件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既要对多方案进行筛选,又要对模具设计过程中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估,并为模具设计者提 供修改依据。

在新一代模具软件中,可制造性评价主要包括模具设计与制造费用的估算、模具可装配性评价、模具零件制造工艺性评价、模具结 构及成形性能的评价等。新一代软件还应有面向装配的功能,因为模具的功能只有通过其装配结构才能体现出来。采用面向装配的设计方法后,模具装配不再是逐个零件的简单拼装,其数据 结构既能描述模具的功能,又可定义模具零部件之间相互关系的装配特征,实现零部件的关联,因而能有效保证模具的质量。

4、先进的快速模 具制造技术

(1)、激光快速成型技术(RPM)发展讯速,我国已达到国际水平,并逐步实现商品化。世界上已经商业化的快速成形工艺主要 有SLA(立体光刻)、LOM(分层分体制造)、SLS(选择性激光烧结)、3D-P(三维印刷)。

清华大学最先引进了美国3D公司的 SLA250(立体光刻或称光敏树脂激光固化)设备与技术并进行开发研究,经几年努力,多次改进,完善、推出了“M-RPMS-型多功能快速原型制造系 统”(拥有分层实体制造-SSM、熔融挤压成型-MEM),这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唯一拥有两种快速成形工艺的系统(国家专利),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 比。

(2)、无模多点成形技术是用高度可调的冲头群体代替传统模具进行板材曲面成形的又一先进制造技术,无模多点成形系统以 CAD/CAM/CAT技术为主要手段,快速经济地实现三维曲面的自动成形。吉林工大承担了有关无模成形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已自主设计并制造了具有 国际领先水平的无模多点成形设备。

我国这项技术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相比,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 均处领先地位,目前正向着推广应用方面发展。

3、树脂冲压模具首次在国产轿车的试制中得到成功应用。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设计制造了12套树脂模具用于全新小红旗轿车的改型试制,这12套模具分别是 行李箱、发动机罩、前后左右翼子板等大型复杂内外覆盖件的拉延模具,其主要特点是模具型面以CAD/CAM加工的主模型为基准,采用瑞士汽巴精化的高强度 树脂浇注成形,凸凹模间隙采用进口专用蜡片准确控制,模具的尺寸精度高,制造周期可缩短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制造费用可节省1000万元左右(12套模 具)。为我国轿车试制和小批量生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属国内首创。瑞士汽巴精化有关专家认为可达90年代国际水平。

5、现场化的模具检 测技术

精密模具的发展,对测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密的三坐标测量机,长期以来受环境的限制,很少在生产现场使用。新一代三座标测量机基 本上都具有温度补偿及采用抗振材料,改善防尘措施,提高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可靠性,使其能方便地安装在车间使用,以实现测量现场化的特点。

6、镜面抛光的模具表面工程技术

模具抛光技术是模具表面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模具制造过程中后处理的重要工艺。目前,国内模具抛 光至Ra0.05μm的抛光设备、磨具磨料及工艺,可以基本满足需要,而要抛至Ra0.025μm的镜面抛光设备、磨具磨料及工艺尚处摸索阶段。随着镜面 注塑模具在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模具抛光技术就成为模具生产的关键问题。由于国内抛光工艺技术及材料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如傻瓜相机镜头注塑模、CD、VCD光盘及工具透明度要求高的注塑模仍有很大一部分依赖进口。罗百辉指出,模具表面抛光不单受抛光设备和工艺技术的影响,还受模具材料镜面度的影 响,这一点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抛光本身受模具材料的制约。例如,用45#碳素钢做注塑模时,抛光至Ra0.2μm时,肉眼可见明显的缺陷,继续抛下去只能增加光亮度,而粗糙度已无望改善,故目前国内在镜面模具生产中往往采用进口模具材料,如瑞典的一胜百136、日本大同的PD555等都能获 得满意的镜面度。

镜面模具材料不单是化学成分问题,更主要的是冶炼时要求采用真空脱气、氩气保护铸锭、垂直连铸连轧、柔锻等一系列先进工艺,使镜面模具钢具内部缺陷少、杂 质粒度细、弥散程度高、金属晶粒度细、均匀度好等一系列优点,以达到抛光至镜面的模具钢的要求。

第四篇:现代抒情诗创作简论

现代抒情诗创作简论

闫自启

(洛阳理工学院 中文系,河南 洛阳 471023)

摘 要:灵感阶段:发现美。诗歌作者情感的具象化、文字化的突然顿悟,虽带有偶然性,但其获得却离不开作者学养和生活的积累,以及如健牛般竭尽全力工作的心理状态。例如《春咏桥上所见夜景》、《中国——生命的战歌——写在四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迅速准确地将灵感体验到的内容及时地意象化,即寻象阶段,例如《雨中巧遇》、《洛城春行》;灵感体验意象化后,应及时准确地将意象化为诗语和诗句。例如《隋唐植物园情思》等。

关键词:灵感;情感;具象化;文字化;寻象;意象化;寻言;词语化

现代抒情诗的创作,灵感的产生、寻象、寻言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三个阶段。灵感的产生虽带有偶然性,但它的获得却离不开作者学养和生活的积累,以及如健牛般竭尽全力工作的心理状态。记得今年雨后春日的一个傍晚,笔者漫步走上曾经无数次走过的校园大明湖春咏桥,看着眼前的湖光水影,忽然有一种想把此美景变成诗句的欲望。这里的所谓大明湖原是由用于农业灌溉的主干渠拓宽而成的,有点儿像北京大学的未名湖。这时的大明湖开阔的湖面上灯影、树影和人行道上五光十色的横幅、广告牌和人语的喧闹声,似乎都拥进了湖面,变得流光溢彩,像一副绝妙的水墨风景画。但笔者此时的脑海里还是茫然一片,毫无诗句的踪影。望着湖面上的风景,两岸成排的柳树那倒影的妩媚身姿忽然使我来了灵感,“柳树儿躺在大明湖里”的句子顿时冒了出来,但这是静态的意象,要变为动态的意象才有情趣。积极思维的效果立刻在脑海里呈现出来:一个小姑娘躺在湖面上四肢乱动地唱着自编小调。笔者对这一意象的出现也不由自主地笑了。诗句立刻调整为“柳树儿躺在大明湖里歌唱”。接下来,湖面灯影、流动的湖水的意象也随即浮现出来,但如何使树影、灯影、流水等意象构成一个具有审美情趣的意境,则是这时要思维的问题。望着湖面路灯倒影那在水波上闪动的疲倦的灯光,一个昏昏欲睡的意象在脑海呈现,联想“柳树儿”的“闹”和流水的“动”,一个调侃而幽默的故作埋怨的问句使树影、灯影、流水等意象有机地构成一个生动的意境:“柳树儿躺在大明湖里歌唱∕路灯在水面上眨着睡眼惺忪的光∕春水缓缓不息默默向东流∕喂——你咋不把柳树儿带进梦乡”。大明湖的夜晚是美丽的,作者把对大明湖的爱融于字里行间。

应当说,诗歌创作的灵感来自作者的积极思维。上述《春咏桥上所见夜景》,即是采用了横向相似思维的方法而产生灵感的,其中“路灯在水面上眨着睡眼惺忪的光”是关键一句,全诗因其而联结在一起,即有了这句诗才可能将“柳树儿”与流水跳跃式地联结起来。笔者之所以能在几分钟内成诗,则是因为有了平时多次过往咏春桥对大明湖夜景的审美积累和潜意识思维的积累,以及平时写诗的实践锻炼。

有时候诗人不在写诗,却从某一偶然所见所闻的信息中得到启示,获得灵感。例如,写于2008年5月15日关于四川大地震的诗歌《中国——生命的战歌——写在四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的创作灵感即来源于对四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5月12日、13日、14日,都江堰、北川、绵阳等震灾的信息源源不断,处在震中的汶川却毫无信息,笔者和大家一样焦急地挂念着汶川人民的安危。15日,笔者第一次从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中听到汶川无信息的原因是,汶川地处青藏高原,海拔在6000米以上,地震使一切信息源中断,山体滑坡、大地断裂,地形复杂,阻断一切通道,救援队冒着不断余震的危险和随时可能的牺牲正徒步艰难地向汶川前进。虽然都江堰距离汶川最近,但前者是平原,后者是高原,6000米的落差和地震灾害使其通道成了难于登天的路。听到这个消息,面对全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局,笔者十分感动,“我知道都江堰是鱼米之乡/它是成都平原上的一片肥沃土壤/我不知道汶川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于1800丈”的诗句顿时涌出来。接着,诗句不断涌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把人们的心灵震荡/8级大地震天摇地转大地断裂墙倒屋塌处处惨像/汶川——震中/向四方推出滔天波浪/都江堰告急绵阳告急北川告急...../电讯儿忙得踉踉跄跄/汶川无信息/断水断电道路断裂——一片风雨茫茫/第一时间胡锦涛主席召集抗震救灾会议/第一时间温家宝总理到达都江堰城乡/救人第一时间第一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百倍努力为一线希望/都江堰聚源中学300多名师生被压教学楼废墟中/都江堰中医院100多名病友和医护人员废墟下求生/一女生回问:“我的头伤了,双手断了,双腿断了” /北川夷为平地汶川没有音信你到底怎样/1万2千多人的生命被大地震掠抢/8千多名生命在废墟下盼望重生/28个省市驰援灾区/海拔1800丈的断裂道路如何上/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特警部队和各种救援队同一方向/十万大军齐发汶川都江堰北川绵竹绵阳...../崇山峻岭峡谷中道路阻断山体滑坡巨石滚落/前进受阻路在何方/战士徒步奔向汶川方向/人民空军架起空中绿色桥梁/人员和救援物资齐头并进/空降兵从天而降/抗震救灾誓师会上唐山救援队一腔深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的传统/通向灾区的路上是满载救援人员、物资的车辆/从灾区出来的车上是运送的伤员和疏散的群众/举国上下捐款捐物有序而繁忙”。诗中的意象就是作者根据当下时空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物象赋予情感而形成的。这是作者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人格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无名诗人的社会责任。

诗歌创作灵感的不期而至,往往是因为生活中的人和事,或特别的日常场景触动了情感。记得《雨中巧遇》的产生经过是这样的:一个秋风细雨的午后,笔者撑着一把红雨伞步行去上班,走到行知桥,眼界徒然一亮:沿河两岸排柳泛黄,枝叶间犹如轻漫了一层金粉,在风雨中格外的鲜亮,我知道这是深秋清寒所致。桥东岸柳夹流,薄雾濛濛,桥西,河道在桥前绕了很大一个半圆的弧线,沿河的石板路显得格外的宽敞。此时离上课的时间还早,间或有一两学生撑着伞迎风沿石板路走来。“小河累弯了腰∕秋寒上柳梢”,脱口而出,随即续写“雨淅沥∕风潇潇”,加以点缀,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此时,我已走过桥北一段路。但,仅此4句景,总觉意犹未尽,应该有人物进入画面才有意趣。此时想到撑伞迎风而来的学生,遂有“来了红雨伞”一句,但迎风撑伞,怎见“美婵娟”?思维陷入茫然。这时候,我想必须到现场去找灵感。于是,我又返回到行知桥,下到沿桥的石板路上,向西走了一段路,其间,由于垂柳茂密的枝叶,我不得不拨开柳枝才能通过。就在我拨开柳枝的瞬间,灵感再次产生,一个小妹妹撑伞而来,拨开柳枝露出面容的意象顿时产生出来:“来了红雨伞∕纤手拨柳∕哦——苗圃兰妹∕带来菊香渺渺。”为什么是“苗圃兰妹”呢?因为西欧校园的东南角确有一处苗圃,里面有一对老夫妻,只是没有女儿兰妹而已。此时,题目自然产生:《雨中巧遇》,读来不觉意趣盎然。

由此可见,诗歌创作的灵感产生之后,进入第二阶段的“寻象”,依然需要灵感的产生,以创作出鲜明的艺术形象。同时,作为艺术创作,既要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有时还会根据创作的需要,虚构、补充一些当下时空虽然实际没有,但是可能会有的一些意象,以便使所创作的艺术形象丰满起来。有一首习作《洛城春行》,小序记其原委:“2008年4月2日,正是‘佳节清明桃李笑’之际,洛阳理工学院07汉语1班及2班数人自由诗限“啊”韵写作实践,师生赏洛浦,游老城,饶有兴味,遂记之。”全诗如下:“洛河岸柳丝下∕松解兰舟春风催发∕呼应随波笑语逐流∕天蓝蓝水碧碧倒映桃花∕颤巍巍轻下兰舟∕登石阶临洛浦满目碧桃红霞∕猝然林鸟惊飞∕撞入云天写生画∕移步明清故城河边∕亭榭间腰鼓咚咚舞步恰恰∕俱怀逸兴壮思飞∕忽闻对岸声声琵琶∕巍峨丽景门洞开∕一街两行商万家∕百业隆隆客流攘攘∕书画店里可品香茶∕谁描幅幅山水花鸟人物∕文弱一女笑而应答∕且看这幅孔雀牡丹满纸飘香∕定然是悬挂厅堂富贵清雅∕归途车上意慵慵∕打开相机幅幅精彩笑红面颊∕戛然一声到校园∕可记途中诗情画意思维对话”。诗句大都实写,只有开头两节有虚拟成分。当时写作时,有两个画面出现在眼前:其一是身处其中景象:同学们沿洛浦公园前呼后应于桃红柳绿之中,徒步十余里;其二是眼中景象:洛河春水荡漾,游船往来于河面,欢声笑语微风頻频吹送而来。此两幅画面各有特色,前者岸上风景五光十色,水陆审美,可以随心所欲;后者,虽然意象审美有所限制,但也仅限于前两节,若置身其中,将会增加全诗的浪漫气氛,丰富全诗的意象。权衡的结果,还是决定置身春水泛舟,可收浪漫秀美意境之妙。诗中的“兰舟”惊飞之“鸟”,也属于意象的虚构,但有之则平添了一份优雅和情趣。

当然,除了根据意象建构的需要酌情虚构意象而外,也可以用纵向联想的思维方法创作新的意象。例如《隋唐植物园情思》这首习作:“不说那暖阳下仍然青翠的荻丛∕不说清水塘中的十字浮萍∕也不想说木板桥下哗哗的流水∕我要说脚下历史隋唐的甬道纵横∕甬道两侧有数不尽的方方的路灯∕像航标引导历史的大船航行∕甬道上块块方砖是历史的记载∕那路灯已演化为天安门前的华灯光明∕行进中如果仔细听∕还会有隋唐皇家出巡的鼓乐声声∕那骏马的昂首奋蹄∕已幻化为博物馆唐三彩的嘶鸣∕初冬时节而非春明∕怎会有虢国夫人出游那眉曲颊丰∕再莫说杨家的权势冲天∕现只有陈仓郊外的乱坟寒风”。诗中意象由隋唐植物园的实景转向历史,与当代时空、历史时空多次转换:由路灯转向历史航标转向天安门华灯,转向隋唐皇家鼓乐,转向唐三彩展品,直至转向唐代杨家的荣辱沧桑。

在寻象和建构诗歌意象的同时,也在完成寻言的工作。例如“已幻化为博物馆唐三彩的”。唐三彩以马为主,“嘶鸣”则极言马之造型生动之貌,审美意象由视觉转向听觉。“眉曲颊丰”则是借鉴了唐代时空下对美女审美的语言表达。最后两句概现了唐代杨家最后的谢幕退场的情景,以增加诗歌中历史题材的沧桑感。

总之,诗歌创作的灵感实际上就是诗歌作者对情感能够具象化、主观情志能够文字化的一种突然顿悟和把握。个人无形的情绪突然有了有形的形象,抽象的观念突然有了具象的表现。这种诗歌的写作灵感有短暂性、突变性和不可重复的特点,是长期的文学修养和艺术创作实践的积累,而以一种率意爆发的形式产生出来。诗歌灵感出现后,应迅速准确地将灵感体验到的内容及时地意象化;灵感体验意象化后,应及时准确地将意象化为诗语和诗句。这就是诗歌写作“灵感——寻象——寻言”的三阶段。因此,发现诗美,体验诗美,传达诗美是一个诗歌作者应该具备的心理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参考文献:

[1] 冰儿.重提诗歌的清洁与孤独[J].诗林,2008,(02).[2]王昌忠.当代诗歌“祛魅”书写的学理反思[J].求索,2008,(04).[3]人邻.诗,说到最后是美学——读胡弦的诗[J].诗林,2008,(01).[4]代薇.诗的感觉就是飞[J].诗林,2008,(01).[5]郁葱.我的艺术观中没有“惟一”[J].诗林,2008,(01).[6]李文艳.张同吾的诗化人生[J].诗歌月刊,2008,(05).[7]阮志南.试论闻一多诗歌流行的原因[J].作家,2008,(08).(原载《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第五篇:第五章 现代短跑技术及其教学与训练

第五章 现代短跑技术及其教学与训练

分为三部分讲述:现代短跑技术特征、短跑速度训练的方法、短跑运动员突破速度障碍训练法

第一讲、一现代短跑技术特征

短跑运动经过百余年的演变和发展,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20 世纪60 年代末塑胶跑道的使用,使短跑运动水平有了新的突破.目前世界100 m 纪录男子为9.77s ,女子为10.49 s.就短跑运动水平整体而言正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对现代短跑技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及时了解本项目技术

发展状况及趋势,加深对本项目规律和特性的认识,对进一步提高短跑教学、训练水平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现代短跑技术的主要特征

1)技术规范化。纵观短跑运动的发展历史,运动成绩的提高和世界纪录的不断刷新其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短跑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日趋完善.从“踏步式”、“迈步式”、“摆动式”技术直到当今的“屈蹬式”技术,每次变革都使短跑技术更加合理和规范.短跑技术的规范化主要体现在技术动作更加符合人体运动规律,各个技术环节的运动参数更加符合生理学和生物力学指标,使短跑技术表现出效率化与节省化.这种正确规范的技术不仅使运动员自身的动作自然协调和完美,同时也把这种快速跑动中的力与美呈现给观众.具体表现为跑的动作连贯、自然、放松、协调、步频快、步幅大,从起跑到冲刺具有良好的加速能力且身体重心平稳、上下起伏小,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有非常强的节奏感.从而更好的体现出跑的技术的经济性和实效性.2)技术结构合理化 ①注重摆动技术.现代短跑技术更加注重摆动技术,更加注重摆动效果,注重在高速跑动中整体运动环节的协调配合,强调上下肢和臂与腿的摆动与配合.上下肢摆动幅度大而有力是现代短跑技术明显的特征.如原世界纪录保持者贝利跑时上臂前后摆动的幅度达125 度,大腿前后摆动的幅度为

度左右.另据研究,优秀运动员一侧腿的支撑时间仅占一个复步时间的22.1 % ,而摆动时间却占77.9 % ,两者相比为1 :3.5.因此,现代短跑技术突出地表现了摆动技术的重要性.②技术环节的运动学参数更趋合理.摆动腿前摆时,大小腿折叠紧(膝角一般由垂直支撑时的25~29 度到离地时的40~48 度),有利于缩短摆动半径,加快摆动速度.摆动腿着地时又有较大的着地角(68~70 度),有利于加快缓冲,减小前蹬阻力.而在蹬离地面时,支撑腿的膝角保持在150 度左右,缩短了支撑时无效的蹬伸时间,有利于快速蹬离地面.优秀短跑运动员跑中各技术环节所表现出的合理运动学参数,体现了其技术的实效性和经济性.③缩短支撑时期的着地缓冲时间,增大后蹬时间.为了减小着地缓冲阶段阻力,增大后蹬效果优秀运动员在跑中表现出较短的着地缓冲时间和相对较长的后蹬时间.如美国优秀运动员平均支撑时间为0.095 s ,其中着地缓冲和后蹬时间分别为0.034 s 和0.061 s.④滕空与支撑时间之比更加合理.缩短支撑和腾空时间并使支撑、腾空时间形成一个合理的时间比值范围(途中跑约为1 :1.2)是现代短跑单步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向.在其技术上主要表现为增大身体重心腾起初速度和减小身体重心腾起角.总重心的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会直接影响每一单步技术的步时状态(步时是由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间组成)和步幅状况。表1 中国和美国运动员100m单步技术参数对比表[4 ](时间:s)技术参数

中国运动员(n = 5)美国运动员(n = 3)差值

相差率(%)一步时间

0.216

0.208

0.08

3.8 一步腾空时间 0.128

0.113

0.016

1.4 支撑阶段后蹬时间0.062

0.061

0.001 1.6

3)步长、步频优化组合同步提高。步长、步频是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二者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既相互影响,又相辅相成.随着100 m跑世界纪录的不断刷新,步长和步频也在不断的加大和提高.现代世界短跑优秀运动员步长、步频能力均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100 m 跑全程步数为42~46 步,步频接近5 步Ps ,途中跑最高速度超过12 mPs.目前普遍采用步长指数(步长P身高)和步频指数(步频×身高)来对运动员步长、步频能力进行评价,发现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步长、步频能力同步提高并形成优化组合,表现为步幅大、步频快具有良好的高速奔跑的能力(见表2).表2 世界优秀男子100 m运动员步长、步频统计

运动员身高(m)成绩(s)平均步长(m)平均步频(步Ps)步长指数 步频指数 格林 1.80 9.79 2.20

4.65

1.22

8.37 贝利 1.80 9.84 2.268

4.48

1.239

8.198 伯勒尔1.80 9.85 2.352

4.301

1.307

7.741 刘易斯1.88 9.86 2.325

4.361

1.237

8.198 4)加速跑的距离延长、全程节奏更加合理。研究表明:影响100 m 跑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运动员加速能力和最高速度能力.现代优秀短跑运动员的加速能力都特别突出,从1997 年第6 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 m决赛的6 名运动员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加速跑距离一般都在80 m 左右,而前3 名运动员高于11 mPs 的速度所跑的距离均都超过70 m。运动员以较高的速度所跑过的距离越长成绩就越好.格林以大于11.5 mPs 的速度所跑的距离最长超过了50 m ,并在最后冲刺时的速度也超过了11 mPs ,而贝利也具备很强的加速能力,他是首先达到11 mPs 和11.5 mPs 的运动员,所以他们获得了比赛的前两名.另外,他们还都具备合理的全程跑节奏,在50~80 m 段落达到并保持最高速度.这是因为100 m 跑的能源物质主要是磷酸原系统(ATP-CP),这种能源物质在体内储备非常有限,在极限运动中6~8 s 就消耗殆尽.因此,合理的全程跑技术及节奏能更加有效的利用肌肉中储备ATP 能量和促使ATP 的再合成.5)高水平的协调放松能力。高水平的协调放松能力不仅能增大肌肉的收缩力量,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提高速度耐力,而且还能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柔韧性,增强技术的节奏感,使短跑技术更加完善.因此,在高速奔跑中体现协调放松能力是现代短跑技术发展的精华.这一点说其容易,但很多人在高速奔跑时很难做到真正的放松,然而像格林、贝利和蒙哥马利这些世界级的优秀运动员都具备了这种高水平的协调放松能力.这需要长期的、卓有成效的训练,不断改善主动肌与对抗肌之间的协调配合与功能转换才能实现.研究表明:一名短跑运动员的100 m成绩由10.9 s 提高到10 s 的诸因素中,爆发力提高占20.57 % ,力量增大占12.34 % ,而肌肉放松能力的改善则占21.57 %.可见,肌肉的协调放松能力对于提高速度素质以此来经济高效的利用无氧代谢中的ATP —CP 系统供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综上所述,现代短跑技术是以跑的动作规范化和整体协调配合;注重摆动技术;缩短跑的支撑时间和腾空时间;注重高速跑中的放松技术为主要特征.在教学和训练中强调它们相互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根据个人技术和身体素质特点,制定适宜的训练目标。2 现代技术特点

现代百米跑的技术动作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 具体技术表现是: 高步频、大步幅、跑的动作平稳、重心上下起伏较小、上下肢的动作配合趋于协调、直线性好、有明显的节奏感等方面。而这些表现形式则要求对现代技术特点的掌握。

1)短跑摆动技术特点

从现代百米跑技术的发展来看更加重视摆动动作, 短跑要求更加突出摆动动作, 强调以摆促蹬, 蹬摆结合, 注重在高速跑动中整体运动环几节协调配合, 强调左臂右臂、左腿右腿的摆动与配合。

A、下肢摆动技术特点。下肢的摆动是指自后蹬结束时一直到这只脚着地时止。具最新研究: 优秀运动员一侧腿的支撑时间仅占一个复步的22.1 % , 而摆动时间却占77.9% , 两者相比为1∶3.5, 因此摆动技术的优劣, 直接关系到跑速的快慢, 是短跑技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强调摆动腿充分折叠。根据生物力学特征, 膝关节放松、大小腿充分折叠的后摆技术缩短了摆动腿的半径, 提高摆动角速度, 为快速前摆创造条件;摆动腿积极有力的前摆。摆动腿的前摆带动了同侧髋前送, 增大了两腿之间的夹角, 为增大步幅提供了有利条件。向前上方抬大腿顶膝带髋, 对人体产生了一个向正前方的拉力,起加速作用, 正确有力的前摆, 推迟了后蹬时间, 减小了后蹬角, 增大了水平分力, 为腾空后积极下压(“鞭打”)后扒着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摆动腿摆动幅度与速度的增大。步频与步幅是短跑速度的两个决定因素, 快速摆动加快了腿的摆动速度, 而且增大了两大腿之间的夹角, 有效的增大了跑动中的步幅, 大腿抬高也为下落时“鞭打”动作创造了先决条件, 又为摆动产生的反作用力加强了支撑腿对地面的压力, 反作用力增大了蹬地的效果, 从而加强了后蹬, 增大步幅。摆动腿的加速摆动对蹬地腿的适宜时机的惯性作用力是增大水平作用力增强前倾效果的有效途径, 摆动腿的动作幅度和加速时机是决定后蹬角大小的可控因素。后蹬角越小, 水平分力越大, 其速度就快, 则步频也就提高了。

B、上肢摆动技术特点

摆臂的幅度大而有力, 速度加快。美国著名教练温特在《跑速与摆臂加摆腿》中认为: 手臂动作愈快, 腿的动作也愈快。上臂摆动有力与下肢配合, 使躯干纵轴旋转幅度增大, 增加两腿的剪刀差, 从而有效地延长了大腿前摆的有效距离, 增加了步长:摆臂的方向更趋于向前, 摆臂的方向应和跑进的方向一致, 即两臂前后摆臂。由于短跑中摆腿带动同侧髋向前扭转,人体的矢面与运动方向的矢面常常偏离。为此摆臂的方向应与运动矢状面(而不是人体矢状面), 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摆臂应前后用力。在已往的摆臂中, 较多地强调后摆用力, 靠回摆的惯性积极前摆。但在现代短跑技术中, 我们看到许多运动员不但加大了前摆幅度, 同时也侧重了前摆用力。从当前短跑技术特点来看, 上臂要摆出体前24°左右, 有的达到35°,这种大幅度地向前摆动, 单靠回摆的惯性是不能实现的。另外由于人体快速向前运动, 前摆用力比较困难, 后摆则较容易, 因此有必要突出强调用力前摆动作。用力前摆和主动后摆的发力点都是一侧瞬间进行的, 有材料证明, 上臂的前屈和后伸的最高角速度分别发生在上臂向前及向后通过身体躯干垂直线时。

2)、对屈蹬技术特点的分析

过去, 在短跑技术理论中, 非常强调后蹬, 认为后蹬充分则后蹬力量大, 产生的加速度越大, 速度也越快, 因此非常重视后蹬的程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塑胶跑道问世以来, 由于场地条件及运动员身体素质等因素的改变, 短跑的后蹬技术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与传统的后蹬型技术相比, 世界优秀运动员均采用屈蹬式后蹬技术。

屈蹬技术的特点。“屈蹬式”技术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场地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它是短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符合力学原理的。它的优点在于蹬离腿膝关节的屈度加大, 促使髋关节的运动幅度大于膝关节的运动幅度, 使重心移过支点的速度相对加快, 并且使一定的重力矩值与最大后蹬产生的反作用力相匹配, 现代屈蹬跑技术后蹬结束时膝角一般在150°~ 155°, 这就大大增加后蹬作用速度, 缩短了支撑后蹬时间, 相应腾空时间缩短, 使步频得到提高;短跑技术的实效性, 突出表现在向前位移上。屈蹬跑技术, 后蹬时并不要支撑腿过早用力蹬伸, 而是重心移过支撑点较远后进行后蹬, 有利于减小小腿前倾角及后蹬角, 增大人体水平位移速度, 减少重心波动差, 增大支撑后蹬阶段的水平前移距离, 提高跑的实效性。要想提高摆腿速度, 必须减小前摆阻力距, 即缩短摆动腿摆动半径, 技术上则要大小腿充分折叠。屈蹬技术能保持较大的肌拉力角和肌拉力距, 从而提高大、小腿折叠的力量, 缩短前摆半径, 提高摆动腿前摆速度。

3)百米跑缓冲技术特点的分析

美国著名短跑教练温特说过, 教会任何一个田径运动员掌握放松, 会取得好的甚至惊人的效果, 特别是对短跑运动员的成绩起很大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维苏茨金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研究表明, 短跑运动员的百米跑成绩由10s9 提高到10s 的诸因素中, 爆发力的提高占20.57% , 力量加大占12.34% , 肌肉放松能力的改善占21.57%。该成果有力地证明了高速跑中放松技术对提高成绩的重要作用。

距离和时间相对增长。从经济的角度看, 缓冲的时间距离长, 肌肉做离心收缩的时间长, 能量消耗少(见表3);从实效性的角度看, 后蹬时膝关节伸肌群尽可能在最佳发力角度范围内加大蹬伸幅度, 增大肌肉工作距离, 技术动作表现出良好的实效性。

4)对100m 跑加速时间与距离延长的分析

在百米全程中, 运动员各阶段速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节奏和规律, 其目的是使运动员在全程跑中能以最少的能量消耗,最佳的步频、步幅配合, 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佳的运动效果, 即获得全程整体最佳化。但传统的理论认为百米跑距离短, 运动员只要竭尽全力跑就能取得优异成绩。因此, 百米比赛中运动员前30 m 拼命跑, 加速过快, 用力过大, 能量消耗过多, 最高速度出现过早, 从而破坏百米节奏, 使最高速度的提高和速度耐力保持均受到影响。加速节奏过快, 不利于途中加速段、最大速度段和最后冲刺段的速度发挥同时也不利于获得更大的最大速

度, 并造成后程速度明显下降。目前世界级男子百米运动员百米跑、加速跑节奏明显, 加速持续时间和距离延长, 最高速度出现晚(在70~ 90m 处)。这种有序的加速与传统加速相比, 更符合能量供应规律, 利于减少运动员能量的过度消耗, 节省体力;利于运动员发挥速度, 提高速度能力。总之,目前百米跑成绩越来越接近人体极限, 短跑成绩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必须全方位、整体地优化短跑的完整技术, 使其达到最优化。短跑技术的最优化是指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时能以最佳的动作、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能量消耗获得最佳运动成绩。现代百米跑技术正是在场地、人体生理学、生物力学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 从而实现技术动作的经济型和实效性。了解和把握现代短跑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 对我们更新观念, 提高技术,改革短跑教学与训练工作无疑会有很大帮助。

第二讲、短跑速度训练的方法

一、速度的分类

1、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分为简单反应速度和复杂反应速度。简单反应速度是指人对机体感觉(视、听、触)产生动作反应的时间快慢(信号刺激———应答动作)。复杂反应速度是指人对机体感受(视、听、触)产生反应,并经中枢分析选择判别产生动作反应的时间快慢(信号刺激———判断———应答动作)。田径运动中主要存在的是简单反应速度。

2、动作速度 分为单个性动作速度和整体性动作速度。单个性动作速度是指人的肢体的单个动作快慢,整体性动作速度是指两个和两个以上肢体(配合、协同)动作,所表现出来的局部整体动作快慢。如蹬、摆动作等。根据动作发生的时域分为静止状态下的动作速度和运动过程中的动作速度(如人体运动中,肢体的动作速度)。动作速度的快慢是由神经一肌肉系统和能源ATP 储备情况决定的。可以理解为单个动作速度或多个动作的组合性速度表现。此外,还可根据动作发生的性质,分为应答性动作速度和目的性动作速度。

3、位移速度 就田径运动短跑而言,可分整体(平均)位移速度和局部(段落)位移速度。即加速状态下的位移速度(启动阶段)、高速状态下的位移速度(途中

跑阶段)和缓慢减速状态下的位移速度(后程跑阶段)。

二、影响田径运动中速度的因素分析

1、影响反应时的因素 反应时是决定反应速度快慢的基础。反应时也称反应潜伏期,是指运动员接受刺激与作出肌肉动作之间的应答时间。影响和制约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感受器(视、听、触觉等)的敏感程度。感受器越敏感,越能缩短对各种信号刺激的感受时间。感受器的敏感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受到注意力集中程度与指向,以及感受器疲劳程度的制约。②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中枢对刺激信号的传导和反应时间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条件反射建立的巩固程度密切相关。③效应器(肌纤维)的兴奋性。这与肌肉的紧张程度有密切关系。另外,肌肉的疲劳程度对反应时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2、提高反应速度的方法学研究 田径运动中主要存在的是简单反应。简单反应除受上述因素影响外,还受对动作技术的掌握程度,对信号特征、时间特征的 感受与辨别能力,遗传因素等的制约。如果要把简单反应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就必须针对上述原因(除遗传因素)采用相应的方法与手段。简单反应速度练习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完整性练习利用已经掌握的完整的单个动作或组合动作,尽可能快地对突然出现的信号或突然改变的信号作出应答反应,以提高反应能力。例如,反复完成蹲踞式起跑;根据特定信号改变动作方向;对已知对手的运动作出不同的反应动作;对快速运动目标作出迅速反应等。这种对信号反应的完整练习,在运动员初级水平阶段作用比较明显。

2)分解性练习由于简单动作反应是通过具体的、有目的的运动动作及其组合来完成的,因此采用分解练习能充分利用动作速度向简单反应速度转移效果。分解练习是相对完整练习而言,就是分解反应的应答动作,使之处于较容易或更为简单的条件,通过提高分解动作的速度来提高简单反应速度。

3)变换性练习通过改变练习的形式让运动员在变化的情况下完成练习。改变练习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改变对刺激信号的接收形式,如由视觉接收的刺激信号改变成听觉触觉的形式。第二,改变回答反应的动作形式。利用变换练习,既能有效地提高人体各感受器的功能和缩短直接反应的时间,又能提高练习积极性避免兴奋不必要的扩散,提高训练的效果。另外,还包括动作形式在难易程度上的变化。

3、影响动作速度的因素 由于人体肌纤维的类型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因此肌肉收缩的性质不会改变,但通过后天的训练、培养,人体肌肉收缩的形式是可以改变的。动作速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肌肉系统最大限度的快速活动形式,在最短的单位时间内完成单个或(局部)整体动作的能力。以往更多研究的是单个和由静止开始的动作速度,而对局部的、运动中的动作速度涉及很少。实际上,就多数动作而言,存在着多肢节之间的协同、配合因素,对局部动作速度表现有极大的影响。①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性。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性主要指运动神经中枢兴奋与抑制之间快速的转换能力以及神经与肌肉之间的协调能力。另外,神经活动 过程的灵活性不仅能影响肌肉的猛烈收缩,而且对肌肉随意放松的能力也有直接的作用。②肌纤维的类型和肌肉用力的协调性。从肌肉的结构来说,不同的人体内,快、慢肌纤维占的百分比是不同的,这种百分比受遗传影响,后天不可能相互转化,只能通过中间型肌纤维的作用进行功能上的代偿。另外,良好的肌肉弹性以及主动肌和对抗肌之间的协调交替能力也是实现快速运动、准确完成动作技术的重要保证。③肌肉中能量物质的储备、分解以及再合成的速度,速度与肌肉中三磷酸腺苷的含量有关,与神经冲动传入肌肉时三磷酸腺苷的分解速度有关。其次,速度又取决于肌肉收缩的间歇中三磷酸腺苷再合成的速度。另外,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越强,其肌肉中磷酸肌酸的含量就越高,同时肌肉中糖酵解的活动能力也越强。

4、提高动作速度的方法学研究 动作速度寓于具体的动作之中。在田径运动动作速度的练习中,专项要求不同,动作速度练习的任务和内容也有区别,因此,动作速度和动作技术的完善程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另外,动作速度直接受到力量、柔韧、灵敏等其他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制约,所以动作速度的练习与其他素质的发展也密切有关。动作速度的培养,必须通过技术水平的巩固与提高,以及有关身体素质的发展才能实现。1)提高技术掌握和运用的熟练性 动作速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完善的动作技术。因为动作幅度大小、工作距离长短、工作时间多少以及动作的方向、角度与部位等都与动作速度大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其次,在技术练习中,人体协调性会得到相应的提高。那么,完成动作时,人体各肌肉群之间,肌肉活动与内脏活动之间,各内脏活动之间就会表现出同时或前后配合协作一致的现象,这将有利于在发展动作速度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体内部的阻力,从而提高动作速度。

2)利用助力 指在动作速度练习中,利用外界自然条件的助力和人为因素的助力来发展动作速度。外界自然条件的助力是指利用风的方向,如短跑运动员顺风跑和下坡跑等。这种方法对提高动作速率既经济又有效;人工因素的助力可分为机械助力和人为助力,机械助力是由专门机械代设备的牵引形成的,人为助力是教练员或他人直接或间接施加给运动员顺运动方向的力,帮助运动员提高动作速率或完成某一技术环节的动作速度。不论是哪一种助力形式,运用时都应循序渐进。同时,以提高动作速率为主的练习,助力应逐渐加大;以提高单个动作为主的练习,助力应逐渐减小。

3)利用后效作用练习这是利用动作加速和器械重量变化而获得的后效作用来提高动作速度。利用下坡跑和牵引跑等练习方法可获得加速的后效作用,这是由于在第一次动作完成后,神经中枢剩余的兴奋在随后动作过程中仍然保持着运动指令,从而可以大大缩短动作进行的时间,提高动作速度。但是,这种后效作用的产生取决于强度负荷的安排顺序、大小变化以及重复次数和不同强度的练习交换次数与比例。

4)加大难度练习加大难度练习主要是通过缩小练习完成的空间与时间界限,用特定的要求来促使动作速度的发展。在运动中动作速度表现的平均水平和快速动作的完成,在相当程度上受专项活动持续时间和活动场地等影响,因此,在动作速度的练习中,限制练习的时间、空间条件,使运动员以最大速度完成动作,从而提高训练效果。5、影响位移速度的因素 位移速度实际上是对人体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总体表现的和概要性描述,它表现了人体速度能力的总体水平。位移速度受人体形态、生理、心理、力学、技术等方面的影响,故影响动作速度的因素也表现为多方面。主要体现在反应速度的快慢和单个、局部、整体动作速度快慢、连贯、持续的协同表现。位移速度是人体速度能力的综合体现。笔者认为,在田径短跑项目中影响人体(整体段落)位移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专项前翼。专项前翼是指位移速度通过动作技术结构学、动作能量学的变化来实现提高专项最高速度和达到最高速度的能力。它包括人体位移速度表现中的怎么达到(加速能力)和达到多大(最高速度水平)等方面的问题。②专项后翼。专项后翼是指通过动作能量学的变化来实现维护动作技术结构和保持专项最高速度水平的能力。它包括人体最大位移速度保持多久等方面的问题。专项前翼是专项后翼的训练基础,专项后翼对专项前翼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两者决定着专项速度能力和水平。③身体素质水平与专项技术水平的匹配能力。一定的身体素质水平应该表现出一定的专项技术水平,身体素质水平决定着专项技术水平的高低,专项技术水平制约着身体能力的表现。专项技术水平应体现整体性的身体能力。如果我们把支持人体位移速度的素质和技术看作两个系统,那么这两个系统就应该存在高度的协同关系。这不仅涉及到素质系统和专项技术系统中各相关因素的协同,更应表现出身体素质水平与专项技术水平的匹配能力。

6、提高位移速度的方法学研究根据笔者对速度的分类,田径运动中位移速度是在专项条件下的段落移动速度。就短跑而言,笔者可以把笼统的位移速度细分为位移速度的增加阶段(速度由0 一最高)、位移速度的维持阶段(最高速度保持的时间概念)、位移速度的减慢阶段(最高———某一概念值)。位移速度的快慢不仅和动作技术水平有关,而且和力量、柔韧、速度耐力以及协调性的发展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换个角度说,我们可以把位移速度看成是动作速度、速度耐力与意志力的组合。

1)专项速度能力的提高。根据上述分析,在不同的阶段,其(连续)动作速度 表现出的步频、步长变化特征是不同的。从田径运动训练的角度出发,位移速度的提高有赖于专项速度能力的提高,提高位移速度能力应结合专项,发展专项前翼(加速能力、最高速度水平:通常采用借助外力的形式如借力跑、下坡跑等来突破已经形成的“速度障碍”。“竭速跑”可以使人体形成高频率、高速度的运动感觉, 使得高速动作情况下本体感觉器的信号的传递不再受阻。从而建立新的速度运动感觉和神经联系。)、专项后翼(保持速度的能力)和专项技术水平。此外,速度能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发展水平,应有其一定的顺序性。即在速度能力训练的开始(或初级)阶段,应重点发展其专项前翼,在达到和具有一定速度能力的情况下,应及时发展其专项后翼,同时注意专项技术水平的协同发展。

2)提高力量素质水平在田径运动短跑项目中,力量的发展水平与技术因素是影响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的重要因素。增加肌肉的速度力量和提高爆发力水平能有效的提高跑动中动作环节的动作速度和动作幅度,改进肌肉收缩的形式,从而提高速度水平,同时还能提高肌肉、韧带的坚韧性,防止在速度训练中受伤。另外,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往往也要受到技术的影响,运动员的快速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完善的运动技术。与速度的快慢有密切关系。合理、有效的技术可以通过缩短运动杠杆,正确摆正重心,有效地使用能量等作用而快速完成动作,并能使动作完成更省力、更协调。

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提高训练负荷的适应性 田径运动位移速度训练是一个综合性的训练,它对人体的整体能力有着极强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训练 中对运动负荷在强度和量上的安排加以重视。这是提高运动员快速位移能力的主导因素。在练习量的安排上,位移速度练习要保证一定时间,但不宜太长。高强度练习一般持续时间在20 秒以内,次数和组数的确定应根据运动员高速度出现与保持的时间,以及克服疲劳和机体恢复能力来决定。相对来说,极限负荷时间短,非极限负荷时间长,重复次数与组数减少。在间歇时间的安排上,应以运动员机体相对得到恢复为标准。运动员在下一次练习开始前,中枢神经系统又再度兴奋,机体内物理化学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中和,能保证下次练习的能量供应。此外,在运动负荷的整体安排上,存在着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一个时期里当在每一堂训练课中施加一定的运动负荷,假定这个负荷与人体承受负荷的能力相等,那么为了保持潜力,身体就会(被动)提高自身能力来适应新的情况。这时,运动负荷(训练和比赛)可以根据能力的提高而增加,这样就会促进更大能力的形成。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累进制原则须很好地与超负荷原则相区别,其判断依据是看运动员的机能状态的恢复时间(在第二天能否充分恢复)。

4)发挥速度的能力及抗干扰能力 速度训练的心理活动过程应是一种心理定向能力,体现在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上。注意力集中程度的作用表现在人体对快速随意运动的感觉与控制,这对发展人体快速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运动员是否有勇敢顽强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心与意志以及果断的性格,能否保持适度的兴奋和稳定的情绪等心理素质,都是影响运动员速度素质的提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除上述影响速度素质的内在因素外,速度能力的发挥和提高,还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温度、环境等。这一切在发展速度能力的过程中都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5)强化整体技术,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提高跑的效率 步频和步幅是影响位移速度的两个主要因素。步频受肌纤维类型和神经活动灵活性的制约,步幅受腿的长度、柔韧性、后蹬技术力量的制约。这五个因素中,只有柔韧性和后蹬技术通过训练能得到改善,其他三个因素受遗传的影响,后天改善的程度有限。因此,有一定训练水平的运动员,主要是通过提高步幅来提高移动速度。此外,在位移速度的训练中,肌肉在极限强度负荷下完成最快的收缩功能容易疲劳,恢复较慢。所以在练习中要重视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也就是肌肉主动恢复疲劳的能力。大量的材料表明,放松能力对速度运动项目的影响越来越大。田径运动中,跑的效率取决于跑的协调性。动作的协调性表现在最少地浪费生理能力上。换言之:没有把身体动作所消耗的能量减少到最小程度的跑称之为动作不协调跑。在训练中往往强调的是“增加”即增加消耗量,而忽视了“降低”或“节约”能量。我们在训练中,提高协调性的主要方法应是指导运动员不要有意识地去用力,尽量使动作放松。速度的训练是一个适应过程,适应发生在三个方面:第一,提高技术或效率,增加力量,提高有氧和无氧两种工作能力;第二,更高的效率,使能量的需要减少;第三,更大的力量和更好的耐力则能产生更多的能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影响和制约速度的主要因素有着各种机制,其训练方法有着自身特有的规律性。只要我们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加以区分和甑别,科学和客观的

选择有针对性训练的方法,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讲、短跑运动员突破速度障碍训练法

我们在训练短跑运动员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运动员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之后,成绩达到一定水平便停滞不前.。教练员从选材、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训练水平等各个角度分析,成绩都应该继续提高,但是,训练效果往往不佳。在训练学上,这样的现象被称为速度障碍。1、突破速度障碍的理论依据

理论上讲,突破速度障碍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任何技能的形成无一不是在大脑皮层的条件反射,并形成动力定型的结果[2 ] ,这些结果在空间特征上固定下来,在时间特征上也固定下来.而这种定型在消失程度上速度不同,时间比空间快,空间特征相对稳定[3 ].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就应去破坏时间特征,从而使速度障碍得到突破.影响人体运动速度的因素很多,如:训练方法、训练水平、风力、风向、跑道质量、跑动时的身体姿势、上体倾斜度等尤为重要.外界条件的变化有时对人体运动有利,有时有害,充分利用有利的因素,可以得到显著的训练效果.所谓的速度障碍就是对一定的速度建立了过分刻板的动力定型效果,如果训练方法得当,就可能“冲破”已形成的条件反射联系而改变动力定型,向新的、更快的节奏过渡.由以上分析看,理论上改变已形成的速度动力定型是可能的.因此,可以从各方面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及方法来改变速度停滞不前的状态.2、突破速度障碍的主要方法

1)简化练习条件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提高技能灵活性范围的上限,以保证运动员在简化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速度,在正常条件也能够达到.如:缩短步幅的快速跑(跑格子)、加速跑和斜坡跑(坡度为10°).2)信号练习法.在训练时利用洪亮有节奏的加速音响信号,使队员的跑动节奏努力保持高频率,以突破已成定型的动力极限速度.3)跑顺风法.将顺风对人体的吹动转化为动力,利用运动员寻找在阻力F 不变时提高速度的感觉能力.阻力F 的大小,同身体面积S 和身体流线型系数及速度V 的平方成正比,即: F = S RV 2.从运动心理学角度上讲,这种感觉经过多次重复,将会产生新的感觉及情绪,这样有利于建立在普通条件下打破极限速度的信心。

4)放松训练法.跑的技术对运动成绩影响很大,其中合理的肌肉放松又是重要问题.目前,放松训练一般采用慢性跑,弹性跑、跑格子、心理训练等.生物力学显示,放松状态发出的力比适度紧张状态大许多,更有利于肌肉快速收缩并利于能量的节省.5)疾速下坡跑.下坡跑除支撑运动的肌肉力量外,又补充了一个与运动方向一致的分力.下坡跑(坡度为2°~3°)后接平跑,有利于获得超速度.研究发现,速度增加是依靠提高频率(平均提高10 %~30 %),直至平跑时,跑的频率比一般情况下的频率平均提高17 % ,前苏联及东欧的体育科研表明:下坡跑和通常情况下的跑以及困难状态下的跑交替进行,对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增长可能比只用其中1 种训练方法时大.6)极限速度训练法.极限速度训练法多利用85 %~95 %的强度,有时达到时候100 % ,这样既能保证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还可以巩固技术;既可以提高供能系统的适应性,又可以提高肌肉放松拉伸的程度.训练过程中采用“过度”形式,不但可以提高速度动力,而且有助于突破速度障碍.7)机械牵引法.利用自行车、摩托车及其他电动牵引装置的外界牵引力实行跟车跑,有利于提高两腿跑动时的交换频率.8)电动运动平台训练法.根据运动员的跑动速度适当提高转速,使队员被迫进行高频率的跑动。

目前,国内外一些田径权威人士研究发现,在短跑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经常采用变换训练方法的方式,可以改变运动员的心理感觉,提高练习兴趣,延缓大脑及中枢神经系统疲劳出现的时间,对突破速度障碍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其已在一些重大比赛中显现出来了。

下载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六章现代跳远技术及其教学与训练

    第六章 现代跳远技术及其教学与训练 一、跳远运动简介 跳远,过去叫急行跳远,它是古代的奥林匹克竞赛及古希腊五项运动里都有的一个项目,是现在学校体育教学和田径比赛的主要项......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与激励制度简论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激励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企业开始发展。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了全球经济的脉搏,中国的经济的确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中......

    水轮机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心得体会

    水轮机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心得体会 金涛 能源学院 1120200113 为期五周的小学期,让我对水轮机这一课题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老师的课堂上,我了解到,水轮机是一种将水能转换为机......

    我国润滑油技术发展方向

    文章标题:我国润滑油技术发展方向1、前言润滑油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炼油产品,附加价值高,经济效益显著,正日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由于科研、生产、销售、......

    电站焊接技术发展方向

    电站焊接技术发展方向 前言:电力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成就都是最快和最好的,到目前我国的装机容量、年发电量都跃居......

    露天煤矿开采的技术应用与发展方向

    露天煤矿开采的技术应用与发展方向 【摘 要】 露天煤矿开采技术是煤矿开采企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就露天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和技术特点作了简明的阐述,并......

    简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论文

    摘要:创业教育及创业人才的培养不仅应该纳入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而且应该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创业教育的背景分析,从我国目前创业教育研究的现状出发,厘清......

    现代演讲与口才训练

    现代演讲与口才训练 第一讲引论:口上的江山 语言的盛筵 ------口才的实用主义理解或现实主义 一、 口才是什么? 二、 演讲是什么? 三、 语言是什么? 四、 语言的工具性 语言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