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银行:现代商业银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时间:2019-05-14 21:58: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上银行:现代商业银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上银行:现代商业银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第一篇:网上银行:现代商业银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网上银行:现代商业银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2001-11-7【大 中 小】【打印】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及新的科学成果的发展,金融变革、金融创新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毫无疑问,通过互联网或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频道购物、上保险、交电话费、储蓄、转账等为主要内容的“网上银行”时代也即将来临。

科技进步是我国银行业选择网上银行的大背景,而竞争的要求、相关政策的出台更促使我们只有背水一战。一方面,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在境内可以从 事人民币业务。一方面,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在境内可以从事人民币业务,其必将以技术手段、管理方法和全球资本经营的经验,向国内银行发起强有力的冲击。特别会凭借其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金融服务,以弥补其网点规模的不足。另一方面,央行7次下调利率,使得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所剩无几,又采用征收利息税等政策刺激股市,分流了银行资金。面对种种不利因素,我国商业银行只能迎头赶上,依靠科技进步求得生存发展,把网上银行作为信息经济时代 银行竞争的前沿阵地。

那么什么是网上银行呢?网上银行就是指采用INIERNET数字通信技术,以INTERNET作为基础的交易平台和服务渠道,在线为公众提供办 理结算、信贷服务的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也可以理解为INTERNET上的虚拟银行柜台。它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结构和运行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 制,能够为客户提供电子化、标准化的服务。具体包括公共信息发布、客户咨询投诉、帐务查询勾对、申请和挂失、网上支付功能等。

从网上银行的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银行上网。在这个阶段,银行通常在INTERNET上设立自己的站点,宣传自己的经营理念,介绍银行背景知识及所开办的业务,以更广泛地吸引市场资源。

2.第二阶段上网银行。在这个阶段,商业银行将已开办的传统业务移植到互联网上,通过互联网提高传统业务的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周到的服务。

3.第三阶段网上银行。在这个阶段,银行往往针对互联网的特点,建立新型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业务品种。同时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进行个性化服务。

4.第四阶段网银集团。建立以网上银行为核心,业务经营范围涉及保险、证券、期货等金融行业以及商贸、工业等其它相关产业的企业集团,逐步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控制并管理现实的各种社会经济成分。

就我国国内网上银行的现状来看,我们应该属于上述第二阶段,而且处在发展及尚未成熟的状态:

1996年,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推出了自己的网上银行“一网通”的概念,并逐步向公司和个人提供信息查询、银企对帐、代发工资、网上购物等金融业务。1997年底,中行开始与“世纪互联”以及“瑞得在线”两家ISP进行网上交易的合作。1998年3月,实现了客户在线购买上网机时的功能。

1999年,建行率先实现了网上交易资金的实时划转交割,同时还向客户提供了实查查询、账务管理、代理收费、银证转账等多项金融服务。2000年初,在国内首次将网上银行和呼叫中心整合在一起,实现了跨平台多种交易形式的全方位金融电子化服务。

2000年,工行在网上银行首次推出了基于BtoB模式的企业集团内部异地和多账户间的查询及转账业务。

可见我国已意识到发展网上银行的重要性并加快了对网上银行的建设步伐,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伴随许多制约因素,网上银行也不例外。比如,如何进 行用户合法身份的确认;如何保证账户资料和交易信息在保存和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更改以及如何阻止非法侵入银行主机和核心资料等等。当然这一切都会随着互 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完善,我们可以建立权威的CA认证中心,采用数字证书技术,建设安全的网关,采用或制定特定的通信协议,从而完善信息加密技术。再 如,对于网络这个虚拟社区的法律建设相对滞后,目前的立法原则、法律效力还不能完全满足这方面的需要。所以根据网上银行的特点,我们应以战略的眼光,从总 体上把握网上银行的发展方向,达成监管的共识,共同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促进网上银行的良性运转。

总之,网上银行是现代商业银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是虚拟现实世界中的一颗明珠,它指引着银行未来的发展前途,也同样照耀着人类生活美好的明天。我们应抓住当前的发展契机,积极创造条件,为健全我国的网上银行业务而努力。

第二篇:加快现代金融业发展(本站推荐)

加快现代金融业发展

宜昌要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必须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抓住资本市场加速发展的有利时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创新金融发展理念

树立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理念。确立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先导的价值观,注重发挥金融配置资源、调节经济、服务发展的功能,加快经济的货币化、信用化、金融化进程,形成价值流导向实物流的超前定位范式,使金融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助推器和引致经济发展的放大器。

树立把金融业作为重要的现代产业来发展的理念。树立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龙头产业的理念,把金融业作为独立的产业来整体、系统地规划和研究,增强全市金融业的综合实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构建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做大做强区域性金融产业。

是树立金融业全面发展的理念。树立金融产业全面发展的理念,就必须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其他金融业态的同步发展,真正建立起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与货币市场协调发展,全面、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树立金融引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要深刻认识到,“从紧”不是抑制发展而是促进科学发展,不是一味限制投资,而是通过优化信贷结构,抑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从而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新契机。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契机,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全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速金融体制改革

以建设现代银行制度为目标,继续支持各类银行深化改革。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和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将改革引向深入,将股份制改革的成果落实到增强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竞争力和效益上去。

把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要把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做为重点,把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同时支持邮政储蓄银行在广大农村拓展业务。要大力引导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金融资源向农村配置,鼓励发展各种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民间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逐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大力优化银行业格局。大力优化银行结构,一方面加快市商行改制步伐,提高市商行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外地各类型商业银行,探索发展乡村银行等新型金融组织,改善银行业整体结构,提升宜昌银行业经营水平,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

优化资本市场结构

大力推动本地企业上市。应当抓住有利时机,支持已上市企业扩大股票市场融资比例,迅速做大做强;建立对未上市股份制企业的培育和辅导机制,帮助它们尽快进入资本市场;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实现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的突破。

着力发展债券市场。要尽早研究资本市场的发展态势,密切关注国家在发展债券市场上的政策走向,大力支持和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通过公开发行债券融资。

用力拓展保险市场。首要的就是要提高市场主体的经营水平,促进保险业主体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经营水平和实力;其次,要加强保险教育,增强市民保险意识;同时,要大力培育保险中介,逐步形成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协调发展的模式。

开发金融特色产品

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必须坚持人性化、个性化、特色化和社会化的原则。必须以客户为本,充分体现消费者需求,直接服务于公众需求最强烈的领域;既要注重吸纳性和移植性的产品创新,更要注重原创性的金融产品创新;要促进金融产品创新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积极开展投资咨询、项目评估、市场调查、信息分析等多方面配套业务,不断拓展金融业务的广度和深度。

要把优化银行网点布局作为重要载体。应当对全市银行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和整体规划,引导各类银行合理布局,增加业务多样、产品丰富的精品网点和便利快捷的自助银行,拓展农村金融网点覆盖面,促进全市银行业经营水平的整体提高。

突破中小企业融资难点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当务之急是积极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起包括政策性担保、多元化投资的商业担保以及再担保公司构成的信用担保体系,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增强担保功能,通过信用担保分散和化解银行信用风险;其次是通过建立起担保公司、中小企业协会、银行三位一体的担保平台,将协会会员的互助性担保、担保公司的市场性担保和政府的政策性支持紧密结合在一起,较好地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

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适宜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吸引金融资源进入的最重要“资源”。

一是增强全社会诚信意识,树立“诚信宜昌”的良好形象。通过政府、银行、企业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建、共享一个诚实守信、人人有责的健康金融生态环境。二是积极推进征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逐步建立信用评价制度机制,为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建设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三是加快完善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制度,发挥信用制度在规范市场行为、防范金融风险中的积极作用。四是继续推进“最佳金融信用县市”建设,争取各县市区全部进入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行列,确保宜昌“A级信用市州”称号。(作者系宜昌市副市长)

第三篇:现代金融业考试案例分析题

现代金融业务考试: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信用贷款违规发放

信用贷款是仅靠借款人而发放的贷款,因而风险较大,通常只发放给信用评定等级比较高的借款人。如果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违规操作,将会增大贷款风险,造成不良贷款损失。

2006年1~6月,我国某商业银行共发放信用贷款185笔,共计480万元,其中违规向某建筑材料厂发放信用贷款50万元,贷款日该借款人的资产总额81831363.10元,负债总额88543895.00元,所有者权益-6712 53190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08.20%,说明该借款人已经资不抵债,财务状况较差,不具备还贷的能力;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30万元;违规向某水泥厂发放信用贷款48万元,该借款人信用等级评定为BB级,不具备发放信用贷款的条件。该银行贷款中的违规操作使得当年的不良贷款率比上年增长了5%。

案例思考

1.企业具备何类信用等级才享有发放信用贷款资格? 2.结合案例说明审查贷款企业财务三张表的作用。3.结合案例说明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应采取的主要对策。答案参考:

1.企业具备何类信用等级才享有发放信用贷款资格?

企业信用等级分AAA、AA、A、BBB、BB、B六级,一般前三级才享有发放信用贷款资格,如是第四级要加上月均存款余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存款大户企业的条件。

2.结合案例说明审查贷款企业财务三张表的作用。

资产负债表:全面综合地了解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

损益表: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利润或亏损情况的报表,可从总体上了解企业经营业绩和获利水平。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现金流出、流入以及净流量增减变化的财务报表,通过现金流量的分析,可衡量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3.结合案例说明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本案例中第一笔贷款发放的企业资不抵债,第二笔贷款发放的企业信用等级不具备资格,均存在风险。银行应在贷款发放过程中采取以下对策: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当前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应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业务发展指导思想,要在追求盈利性的同时,重视安全性和流动性,防止为了片面追求高速业务增长而忽视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建设的倾向。

其次,要在制度方面狠下工夫,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内控体制和机制。要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动银行体制改革,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审慎的会计财务制度和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

再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银行风险识别和评估体系,要建立和完善银行系统的稽核审计体系,完善专业监督检查制度。注意使用外部审计力量和市场中介;进一步发挥业务部门的专业检查作用,制定专业检查制度,加大专业检查力度。

总之贷款发放的全过程要作到“贷款三查”,即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

案例二:金融监管之剑必须高悬-巴林银行破产事件

1.巴林银行破产事件

1995年2月17日,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都以最夺目的标题报道了同一事件:巴林银行破产了。巴林银行集团是有着232年历史的老牌英国银行,在全球拥有雇员1 300多人,总资产逾94亿美元,所管理的资产高达460亿美元,在世界1 000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排名第489位,许多的英国王室显贵,包括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查尔斯王子都是它的顾客,曾被称为英国的皇室银行。巴林银行经历了1986年伦敦金融市场解除管制的“大爆炸”,仍然屹立不倒,已成为英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支柱。然而,巴林银行长达两个世纪的辉煌业绩,却在1995年2月毁于一旦。

巴林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是其新加坡分行的一名交易员——尼克·里森的违规交易。里森,事发时刚刚满28岁。1992年,里森由摩根斯坦利的衍生工具部转投巴林,被派往新加坡分行。由于工作勤奋、机敏过人,里森得到重用,升任交易员,负责巴林新加坡分行的衍生产品交易。期货交易的成功使里森深受上司的赏识,地位节节上升,以致被允许加入由18人组成的巴林银行集团的全球衍生交易管理委员会。

里森的工作,是在日本的大阪及新加坡进行日经指数期货套利活动。然而,里森并没有严格地按规则去做,当他认为日经指数期货将要上涨时,不惜伪造文件筹集资金,通过私设账户大量买进日经股票指数期货头寸,从事自营投机活动。然而,日本关西大地震打破了里森的美梦,日经指数不涨反跌,里森持有的头寸损失巨大。若此时他能当机立断斩仓,损失还是能得到控制,但过于自负的里森在1995年1月26日以后,又大幅增仓,导致损失进一步加大。

1995年2月23日,里森突然失踪,其所在的巴林新加坡分行持有的日经225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超过6万张,占市场总仓量的30%以上,预计损失逾10亿美元之巨。这项损失已完全超过巴林银行约541亿美元的全部净资产值,英格兰银行于2月26日宣告巴林银行破产。3月6日,英国高等法院裁决,巴林银行集团由荷兰商业银行收购。

2.日本大和银行事件

1995年9月26日,日本大和银行宣布一位44岁的交易员井口俊男被指控因长期非法从事以美国国债为标的物的交易,导致11亿美元的巨额亏损。美国联邦和纽约州银行管理当局联合下令,限令大和银行在美国的17家分行及大和信托投资公司必须在3个月内结束在美国的一切业务,撤离美国,并规定大和银行3年内不得在美国重新开展金融业务。大和银行数年来对经营信息特别是巨额亏损秘而不宣,导致国际金融社会对日本金融业失去了信心,竞相对日本的海外金融机构的融资征收高达1%的保险费,增大了日本海外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再加上国内大藏省对金融机构自有资本率的要求越发严格。致使日本海外金融机构纷纷从欧洲金融市场撤回。

思考题

1、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金融业为何要实行审慎的监管?请举例说明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3、巴林银行的倒闭是由于金融监管不到位还是内部监控机制欠缺导致的?为什么? 答案参考:

1、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由于经济、法律、历史、传统乃至体制的不同,各国在金融监管的诸多具体方面存在着不少差异。但有些一般性的基本原则却贯穿于各国金融监管的各个环节与整个过程。

依法管理原则 合理、适度竞争原则

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相结合的原则

(四)安全稳定与经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2、金融业为何要实行审慎的监管?请举例说明金融监管的必要性。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必须实行审慎的监管,主要得到了如下启示: 1.金融市场主体面临着越来越广泛的风险

上述两个案例表明:第一,近20年来,金融市场主体虽然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得多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得多的风险。第二,金融风险并不是小金融机构的专利,一些大金融机构同样也存在着巨大的金融风险。第三,金融风险的成因日趋复杂,信贷风险与市场风险正呈现相互渗透的趋势。第四,不要过于迷信专家和数学模型。

2.健全的内控机制是防范金融市场风险的关键

巴林银行破产和日本大和银行事件不是偶然的,要想防止这类事件再度发生:一是要完善市场参与者内部风险防范机制。二是要堵塞监管的漏洞。三是要抑制过度从事期货投机交易。这有几重含义:一是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必须有法律、法规为据;二是金融机构对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监管要求必须接受,不能有例外;三是金融管理当局实施监管必须依法行事。只有如此,才能保持监管的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和一贯性,才能保证监管的有效性。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金融监管对于维护金融稳健、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具有以下必要性:(1)金融监管有利于克服市场失灵,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

(2)金融监管有利于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及社会公共利益(3)金融监管有利于促进竞争,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4)金融监管有利于促进稳健的金融深化与金融开放

3、巴林银行的倒闭是由于金融监管不到位还是内部监控机制欠缺导致的? 为什么?

主要是由于内部监控机制欠缺导致的。(结合案例说明)

案例三:人身保险中保险人有代位求偿权吗?

(下文中,原告为被保险人,被告为某保险公司)

2003年7月8日原告所在单位向被告投保“团体意外伤害保险、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被告同意承保并出具团体人身保险单,保险期限自2003年7月8日起至2004年7月7日止,保单所付附加团体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条款规定:被保险人如果已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偿,则被告只承担合理医疗费用剩余部分的保险责任。原告为该保险项下的被保险人,其所享受的意外伤害险的保险金额为5万元,附加意外伤害医疗险的保险金额为25 000元。

2003年9月11日原告与他人发生纠纷被打伤,原告就医共发生医疗费3 2015元。2004年1月经派出所调解,致害人赔偿原告医疗费、营养费、后期医疗补偿费、误工费共计18 000元。随后原告向被告提出保险金申请。2004年1月8日被告向原告出具拒赔通知书,以事故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为由,拒绝承担保险责任。之后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定:保险条款中“被保险人如果已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偿,则被告只承担合理医疗费用剩余部分的保险责任”的规定符合法律规定,该约定合法有效。原告在已经获得第三致害人的赔偿的前提下,其损害已得到全部弥补。“无损害即无保险”,依照保险法不得不当得利的原理和保险条款的规定,原告无权再从被告处获得保险赔偿。法院判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案例思考

1.代位求偿权的内涵是什么?代位求偿的要件有哪些?

2.物上代位和权利代位相同吗?如果不同,区别是什么?

答案参考

1.代位求偿权的内涵是什么?代位求偿的要件有哪些?

代位求偿权是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取代被保险人的地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条件为:

(1)保险标的所遭受的风险必须属于保险责任范围。

(2)保险事故的发生应由第三者承担责任。

(3)被保险人要求第三者赔偿。

(4)保险人必须事先向被保险人履行赔偿责任。

(5)保险人只能在赔偿金额限度内行使代位求偿权。

坚持代位求偿原则的目的在于:既防止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产生不当得利,又维护补偿原则,有利于被保险人迅速得到保险赔偿;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保险人自身的合法利益;也可使有关责任方承担事故赔偿责任。

另外根据该案例应该说明的是:代位求偿权只适用于财产保险,而不适用于人身保险。因为财产保险的保险价值是可以确定的,财产保险合同是补偿合同。按照损失补偿原则,财产保险的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人只能得到补偿,而不能获得双重赔偿。而人身保险的保险金额是保险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其保险价值无法衡量,只存在保险金的给付。(2分)

在本案中,保险条款中“被保险人如果已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偿,则被告只承担合理医疗费用剩余部分的保险责任”的规定符合法律规定,该约定合法有效。原告在已经获得第三致害人的赔偿的前提下,其损害已得到全部弥补。“无损害即无保险”,依照保险法不得不当得利的原理和保险条款的规定,原告无权再从被告处获得保险赔偿。法院判定: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2分)

2.物上代位和权利代位相同吗?如果不同,区别是什么?(8分)

在保险实务中,通常存在物上代位和权利代位两种形式。从严格意义上讲,物上代位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代位,因为在在保险代位法律关系中存在债权人、债务人和保险人三方当事人。代位求偿权的的实质保险人站在被保险人的地位上向造成保险事故的第三者索赔的权利。而物上代位是保险人对被保险人作出赔偿后,如果赔偿金额达到受损标的的金额,即标的残值的所有权即应归于保险人。在物上代位条件下,只有两方当事人,没有第三者,显然与代位权的构成要件大相径庭。故而,物上代位不宜作为代位求偿研究,只有权利代位才是真正意义的代位求偿。

案例四:人民币的汇率改革的进程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外汇资源短缺,中国一直实行比较严格的外汇管制。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战略以来,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沿着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培育市场机制的方向,有序地由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体制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转变。1996年12月中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对资本项目外汇进行严格管理,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外汇管理体制。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地浮动汇率制度,并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水平一次性从8.27元调整到8.11元。相对于1997年以来人民币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此举堪称“破冰之举”。由此,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开始迈出决定性步伐。

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经历了以下历程:

1、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外汇管理体制(1953~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实行外汇集中管理制度,通过扶植出口、沟通侨汇、以收定支等方式积聚外汇,支持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1953年起,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由国营对外贸易公司专管,外汇业务由中国银行统一经营,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计划控制的外汇管理体制。国家对外贸和外汇实行统一经营,用汇分口管理。外汇收支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外汇收入必须售给国家,需用外汇按国家计划分配和批给。国际收支平衡政策“以收定支,以出定进”,依靠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办法保持外汇收支平衡。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不借外债,不接受外国来华投资。人民币汇率作为计划核算工具,要求稳定,逐步脱离进出口贸易的实际,形成汇率高估。

2、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外汇管理体制(1979~1993年)

1979年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办法。为调剂外汇的需要,1980年10月起中国银行开办外汇调剂业务,允许持有留成外汇的单位把多余的外汇额度转让给缺汇的单位。1988年3月放开汇率,由买卖双方根据外汇供求状况议定,中国人民银行适度进行市场干预,允许多种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并通过制定“外汇调剂用汇指导序列”对调剂外汇的用途(或外汇市场准入)加以引导,市场调节的作用日益增强,1988年3月起各地先后设立了外汇调剂中心,外汇调剂量逐步增加,形成了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从1991年4月9日起,对官方汇率的调整由以前大幅度、一次性调整的方式转为逐步缓慢调整的方式,即实行有管理的浮动,至1993年底调至1美元合572元人民币,比1990年11月17日下调了9%。同时,放开外汇调剂市场汇率,让其随市场供求状况浮动,汇率波动较大。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中国人民银行入市干预下,1993年底回升到1美元合872元人民币。3、1994年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中国外汇管理体制(1993~2007年)

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

1994年1月1日实行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并轨,人民币官方汇率由1993年12月31日的580人民币/美元下浮至1994年1月1日的870人民币/美元。实行单一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汇率的形成是以市场供求状况为基础,改变了以行政决定或调节汇率的做法,发挥市场机制对汇率的调节作用。并轨后取消了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外汇的银行结售汇制,作为一项临时性措施,对经常性项目设立台账制,取消国内企业的外汇调剂业务,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并以银行间外汇市场所形成的汇率作为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人民币汇率的基础。此后人民币汇率结束了长达16年的贬值过程,开始稳中趋升。12年来人民币汇率运行基本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划分也从“管理浮动制”转为“钉住单一货币的固定钉住制”。

1996年7月起外商投资企业开始实行银行结售汇制。1998年12月1日起,关闭外汇调剂中心,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买卖全部纳入银行结售汇体系。我国1996年12月1日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所有正当的、有实际交易需求的经常项目用汇都可以对外支付,这是实现了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重要一步。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买卖价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市场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欧元、日元、港币等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交易价浮动幅度为上下3%。外汇指定银行在规定的浮动范围内确定挂牌汇率,对客户买卖外汇。银行对客户美元挂牌汇价实行价差幅度管理,美元现汇卖出价与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交易中间价的1%,现钞卖出价与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交易中间价的4%,银行可在规定价差幅度内自行调整当日美元挂牌价格。银行可自行制定非美元对人民币价格。银行可与客户议定所有挂牌货币的现汇和现钞买卖价格。据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6月5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7.6427再创汇改以来新高。按照汇改时8.11的汇率计算,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6.11%。人民币汇率改革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平稳实施。这充分证明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我国汇率改革的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要求。

案例思考

1.简述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关键进程。

2.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结合案例说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主要原则、动机和目标

答案参考

1.简述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关键进程。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地浮动汇率制度,并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水平一次性从8.27元调整到8.11元。相对于1997年以来人民币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此举堪称“破冰之举”。由此,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开始迈出决定性步伐。

2.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有利影响。

①刺激进口增加。

②有利于改善吸引外资的环境。

③有利于减轻外债还本付息压力。

(2)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负面影响。

①抑制出口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后,出口企业成本相应提高。

②将导致外债规模进一步扩大。

③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④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⑤增加就业压力。

3.结合案例说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主要原则、动机和目标

(1)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主要原则。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

(2)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动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符合我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中国汇率改革的目标。目标是通过相对价格的作用来促使国际收支的更为平衡,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形成更有力的支持。

案例五:巴塞尔新协议对资产质量的要求及我国实施该协议的对策

巴塞尔新协议对资产质量的具体要求和指标有哪些?

我国资产质量的现状和存在的重要问题是什么?

我国实施巴塞尔新协议的对策有哪些?

1、我国资产质量的现状

贷款质量一直是影响中国银行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贷款质量,处置和剥离居高不下的不良资产率,1999年,我国采用央行再贷款的形式先后成立了华融、东方、信达、长城这四大国有银行资产下属的资产管理公司,用于专门帮助大型金融机构清收不良贷款。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截至2006年底,资本充足率达标银行已经增加到78家,而2003年末只有8家;达标银行资产占比也从2003年末的06%上升至764%。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02年末的236%下降到2006年末的709%,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152个百分点。2006年末,以境内本外币合计,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约为4395万亿元,较2005年末增长173%,总负债4171万亿元。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得到较大提升。

2、巴塞尔新协议对资产质量的具体要求和指标

新的框架除了保留原有的资本充足率8%的最低要求外,又增加了两项新的要求,即监管约束和市场约束,从而构成了银行监管的三大支柱。三大支柱的主要内容如下:

(1)第一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新框架将维持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现有规则不变。但它同时强调指出,健全的会计政策与估值方法是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只有在稳健、审慎的会计制度下,银行的资产负债及损益状况才能真实地得到反映,资本、储备状况才更加可靠。否则,薄弱的会计制度将有可能高估资本充足比率。就风险的衡量而言,新框架把各类风险划分为三大类:信用风险(尤其是银行账户中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其他风险(包括银行账户中的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和名誉风险等)。

(2)第二大支柱——监管约束。其基本原则有4个:一是监管当局应该根据银行的风险状况和外部经营环境,要求银行保持高于最低水平的资本充足率;二是银行应参照其承担风险的大小,建立起关于资本充足整体状况的内部评价机制,并制定维持资本充足水平的战略;三是监管当局应对银行的内部评价程序与资本战略,以及资本充足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四是监管当局应对银行资本下滑的情况及早进行干预。

(3)第三大支柱——市场约束。新框架指出,稳健的、经营良好的银行可以以更为有利的价格和条件从投资者、债权人、存款人及其他交易对手那里获得资金,而风险程度高的银行在市场中则处于不利地位,它们必须支付更高的风险溢价、提供额外的担保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新框架指出,银行应及时公开披露包括资本结构、风险敞口、资本充足比率、对资本的内部评价机制以及风险管理战略等在内的信息,披露的频率为至少一年一次。

(4)新协议修改了反映计量银行各类风险的计量方法,这是新协议最主要的创新之一。该计量方法提出了计算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IRB法)。该法包括两种形式:一是IRB初级法,二是IRB高级法。该法以银行自己的内部评级为基础,较大幅度地提高资本监管的风险敏感度。

巴塞尔新协议对资产质量提出了以下指标性的要求:

(1)总资产净回报率。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近10年总资产净回报率的平均水准为1%左右。商业银行总资产净回报率2005应达到06%;2007应达到国际良好水准。

(2)股本净回报率。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近10年股本净回报率的平均水准在12%~14%之间。两家试点银行2005应达到11%,2007应进一步提高到13%以上。

(3)成本收入比。国际排名前100家大银行近10年成本收入比的平均水准在35%~45%之间。从2005起,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应控制在35%~45%之内。

3.我国实施巴塞尔新协议基本原则的对策

目前我国规定了实施《巴塞尔协议》原则的如下切实可行的指标对策:

资本构成的规定。我国对银行资本管理,在资本定义上要与《巴塞尔协议》提出的一致,即根据资本的稳定性和流动性程度的差异,把资本分为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

(2)资本充足率规定:人民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要求商业银行1996年后资本充足率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比例达到4%。

(3)资产的风险权重规定。将资产负债表内外的业务项目区分开来,分别计算风险权重。把银行表内项目不同种类的资产,根据不同业务对象相应的信用风险,划分为5个级别(0、10%、20%、50%、100%)的风险权数,并规定了相关的具体要求。

第四篇: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向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观看课程

测试成绩:6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银监会127号文规定,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

A B C D 三分之一

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

五分之一

正确答案: A 2.PPP业务模式中,私人部门风险承担最大的是()√

A B C 外包类

特许经营类

私有化类

正确答案: C 3.对于以下同业业务,银行的选择顺序为()× A B C D 信托池—银行非保—资产管理计划池

资产管理计划池—银行非保—信托池

银行非保—信托池—资产管理计划池

银行非保—资产管理计划池—信托池

正确答案: C 4.对于ABS类产品,底层资产的分散度指标很重要,一般单一资产占比不超过()√

A B C 0.05 0.06 0.07 / 3 0.1

正确答案: A 多选题

5.以下属于商业银行未来经营趋势的有()√ A B C D 交易化 表内化

短期化

电子化

正确答案: A C D 6.以下属于交易类业务的是()√

A B C D 同业投资业务

电子银行类业务

现金管理类业务

供应链金融业务

正确答案: A B C D 7.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转变()× A B C D 由被动投资向主动资产管理转变

由池投资向项目投资转变

由项目投资向池投资转变

由非标准化向标准化转变

正确答案: A B D 8.商业银行做同业负债,应该从哪方面着手()× A B C D 分散化

集中化

稳定化

综合化 / 3 A C 9.对于资产业务,投资方向可以为()√ A 政银合作类

B 国企改革

C 资产证券化

D 资本市场投融资

E 跨境资产配置

正确答案: A B C D E 判断题

10.委外是单一委托。×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 3

第五篇: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创新发展方向策划

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创新发展方向策划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不少银行把电子银行作为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其业务范围主要指通过手机、电视、电话、电脑、ATM等电子渠道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业务营业额已在我国商业银行各项业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2008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网上银行总体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用户量及交易量同期高速增长。此外,网上银行对于传统柜台业务的替代性也进一步提升。全国范围内,个人网银用户比例为19.9%。在10个经济发达城市中,2008年使用个人网上银行的用户比例达到44.9%,比2007年高出7.1%。而在企业用户市场,这一趋势则更为明显:2008年全国企业网银用户的比例达到42.8%;在2008年10个经济发达城市调查结果中,使用企业网上银行的用户比例继续增长,比2007年增长了10.3个百分点。从不同规模企业网银用户总体发展情况看,企业规模越大,使用网银的比例越高。

纵观国内电子银行业务这几年来的发展,可以发现,电子银行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从经济效益上讲,电子银行能够有效分流柜台压力,节省人力、物力,大大降低经营管理成本,从而达到增收节支的作用。据一些银行内部统计数据显示: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往往占经营收入的60%,而电子银行的经营成本仅相当于经营收入的15%~20%。两者相比,电子银行极具优势。

但是,在电子银行业务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作为新生事物,其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阻碍因素也很多。

(1)、目标客户群体狭窄

在我国电子银行业务中明显存在高低端客户比例失衡等问题,客户结构亟待调整。个人客户主要集中在20~35岁、收入较高、受过良好教育、愿意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中,但依然无法一网打尽真正的高端客户。企业客户由于相对比较重视,拓展则比较容易。但是普遍存在一定的地域性限制,并且目前大量占用银行柜台资源与人力资源的低端客户仍不能或不愿接受网上银行业务,要全面实现规模经济仍需假以时日。

(2)、管理工作比较薄弱

从经营运作层面上来看,电子银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业务分散在多个部门之中,如科技、银行卡、会计、个人业务、机构业务、公司业务等,如果缺乏一个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将很容易造成电子银行在业务拓展和管理控制上各自为政、管理职能分散的局面,使前台操作与后台控制、业务营销与技术支持、产品经理与客户经理间难以协调,导致业务难以上升。目前,国内许多银行的电子银行系统在立项、开发、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都缺乏一套完整、系统的制度和方法。

(3)、产品与功能尚未完善

在现有的电子银行业务中,许多银行存在经营特色不足、产品业务覆盖面不广、产品功能与便利性不强、以及且注册手续复杂、客户等候时间长、操作不便、银行专业术语难懂等问题。

(4)、交易安全保证不组

我国大多数电子银行业务采用的证书认证机制,应该说是比较先进和安全的,至今尚未发生过这一方面的重大问题,但是其安全的使用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客户方便性。而有些采用简单的SSL加密模式的电子银行业务,虽然方便了客户使用,但由于无法保证交易过程中的身份识别、交易数据和其他记录的安全性,又产生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与此同时,银行还要确保业务系统不受黑客侵犯等外来风险攻击,及降低内部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方面的人为因素风险。

(5)、风险管理技术创新薄弱

国外银行业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应用最广泛的是风险价值法(VAR)。VAR利用科学规范的数理统计方法建立风险衡量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但由于中国金融数据相对有限,因此VAR在中国的应用也十分有限。此外,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监测分析系统还未完善,缺少对风险信息综合分析和使用,尚未建立起基于风险测算的风险资本配置管理。

(6)、缺乏信用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至今尚未就电子银行业务建立统一的信用体系,严重削弱了电子银行在电子商务中电子支付的作用。

(7)、银行间缺乏良好合作

随着电子银行业务日益被客户接受,业务范畴逐渐扩大,在认识到电子银行业务重要性的同时,各商业银行都积极拓展自身的电子银行业务,但是在拓展的过程中,各银行的网络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不但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相连性和兼容性存在很大的问题,甚至连各商业银行自身的统一性都不尽如人意,总行与各地分行在系统上不统一,分行之间、总行和分行之间互联性都较差,甚至存在总行网上银行和分行自建网上银行冲突的现象。

二、商业银行电子银行创新发展方向

(一)、管理及制度创新

1、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构建银行管理信息化基础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倡导“科技兴行”战略,努力追逐世界先进的金融科技应用,规划目标,连续投入,逐年推进,不断创新发展,构建起强大的信息技术基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商业银行应对电子银行的发展和经营管理流程进行改革与创新,缩小与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上的差距,集成先进的信息技术,努力实现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目标。

2、控制内外风险,建立统一信用体系

与传统柜台业务相比,电子银行业务由于其独特的虚拟性和广域性,在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同时,银行也要面对来自外部、内部的各种风险,并因此导致客户对电子银行业务存在信用疑惑风险,只有在控制好外部入侵风险、内部员工人为风险以及客户道德风险的基础上,才能确立统一的信用体系,促进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3、制定并完善相关法规

目前,由于电子银行属于新型的产物,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等非常缺乏,电子银行的发展缺乏可以依据的标准。健全的法律体系是防范和化解电子银行风险的重要手段。虽然目前我国已出台了电子签名法,但还远没有形成体系,因此我国应加快立法进程,尽快构筑完善的电子银行法律体系,给电子银行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其次,应加大对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我国公安部门要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提高对高科技犯罪的侦破能力。同时电信、金融行业要主动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料,积极配合公安部门侦破犯罪案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对电子银行盗窃案件的查处力度,从严从重打击犯罪分子。

4、以渠道带动产品与业务模式创新

以往由于受到柜台业务的局限性。商业银行可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相当有限,电子银行的出现,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服务渠道。与柜台业务的手工服务相对应的,其业务依赖信息系统得以实现,由机器代替了人工,业务可通过手机、PDA、电脑等终端实现,渠道更加多样化。所以客户通过电子银行应当不但可以获取银行现有的产品与服务种类,还应享受到更具创新的新型产品与业务模式。因此,电子银行应着重通过交易多渠道性来促进后台产品与业务的创新,从而带动业务快速发展。

5、重视科技依托,与金融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结合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环境相适应。每一时期的金融产品都是在宏观经济环境的背景下作出的创新,因此中国银行业的产品创新也必须和宏观金融制度创新相结合。宏观金融制度创新,如金融市场的完善、相应法规的健全,将为银行产品创新创造宽松、公平的环境,政府应实行全面风险监管和功能性监管,使商业银行成为金融产品创新的主体。

不仅如此,产品创新也应与技术创新相结合,重视依托科技进行产品创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与金融的结合日益紧密,银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中国银行业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技术创新,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产品信息系统建设,创新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

6、设立专门的产品创新部门,推行产品经理制,培养专业化人才

现有的银行职能分工都把产品创新职能分散于银行各部门之间,没有统一的领导与协调,随意性较强,这是造成产品创新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商业银行应尽早考虑设立专门的产品创新部门,并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该部门根据产品创新战略,对产品创新进行全面规划和监督,协调各部门关系;密切跟踪市场反应,重视产品的后续维护,对产品及时进行改进或再开发。

考核激励机制可以参照发达国家银行业做法,培养成本收益分析观念,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产品创新考核指标体系,对全行产品定价、计划预算管理、业绩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考核。

除了设立产品创新职能部门外,还应积极推行产品经理制,培养专业化人才。产品经理参与产品需求调研,设计开发、目标市场细分、营销及后续服务支持、产品评价意见收集、产品升级换代等全过程的管理。现代商业银行要积极引进国内外专业人才,加快建立一支以客户为中心,以金融产品为主线,集产品

研发、管理和营销服务于一体的产品经理队伍。

(二)、产品与技术创新的策略

金融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力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银行应从自身出发选择提升金融产品和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种类,开发新技术。基于上述观察,现阶段,可采取如下策略:

(1)、建立金融技术研发中心

银行业应建立金融技术研发中心,加大资金投入,增加设备,改善设施。要运用数学建模、网络图解等现代化手段设计开发出先进的金融技术,降低研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特别是要研发出金融技术专利,提升银行自主创新能力。

(2)、全面推进数据系统建设

数据系统建设是制约银行业技术创新的根本性因素。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坚持数据大集中的方向,在各一级分行数据集中的基础上,按照统一规范,进一步改造、整合、挖掘现有的核心业务系统,建立以“成本、风险、灵活”三要素架构而成的综合业务系统。另一方面,建立一个全面基于互联网、具有决策支持功能智能型系统,支持银行可持续发展。该系统将资金链、财务、产品系统、客户关系、决策分析系统、业务流程管理、风险管理。

电子商务全方面集合起来,从而实现信息的自动收集、管理和基本的数据处理功能,有选择地进行数据分析,完成数据向有价值信息的转换,最终对决策与实施形成支持力,通过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分析手段,满足各种银行业务分析需求,进一步反映了银行技术创新的力。

(3)、培育技术创新保障机制

银行业要加速技术创新发展进程,必然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内部环境。技术创新涉及到系统的建设与开发,这就要求商业银行拥有一支具备业务素质、掌握计算机运用技术的研发队伍,为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的支持。从这一要求出发,商业银行应积极培养和引进复合型技术人才,探索出一套有利于吸收人才、留住

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同时建立起激励 考核机制,调动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强化科技人员的分工,最大化地保障技术创新的发展。

三.结束语

从上述我们可以得知,商业银行电子银行是银行业发展大势所趋,不可抵挡的历史潮流,但是在前进道路并不平坦,处处充满了坎坷,时时面临着艰难与险阻,但是新事物有其强大的生命率,尽管困难重重,但前景会非常的美好。

下载网上银行:现代商业银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上银行:现代商业银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合集五篇]

    关于提高我行客户经理业务技能 的几点思考近几年,银行的外部环境发生了的急剧变化:无论是异军突起的新兴股份制银行,还是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都在以强硬的姿态急剧分割着国内银......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发展方向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发展方向 一、几个基本概念 1、园林:没有对应的西文,应是英文中花园(Garden)和林园(Park)的统称。 2、风景(Landscape):原指文艺复兴时期由北欧艺术家创作的......

    现代航海技术状况及发展方向(精选5篇)

    现代航海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海上运输量迅猛增长,据统计,全球有90%的货物贸易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日益繁忙的海上交通以及海上人命、财产、......

    某某市商业银行网上银行 业务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市商业银行网上银行 业务可行性研究报告 1 某某市商业银行 日期 目录一、研究背景(简单介绍一下商行的情况,为什么要开展网上银行业务,以下是一个范例) 某某市商业银行作为......

    现代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模式探讨

    现代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模式探讨 张玉庆马树江宋利鹏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分行天津市300074 摘要:本文在界定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范畴的前提下,比较了国内外商业银行......

    简述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向(本站推荐)

    扬长补短,可持续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总体战略是推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总体......

    浅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方向

    浅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方向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把"人事部"改成了"人力资源部",人才的开发与管理也被提升到了公司的战略高度。传统的人事管理将人看......

    中国现代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方向[大全5篇]

    潍坊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 3 第二章 美术教学的外在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