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航海技术状况及发展方向(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9:03: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航海技术状况及发展方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航海技术状况及发展方向》。

第一篇:现代航海技术状况及发展方向

现代航海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海上运输量迅猛增长,据统计,全球有90%的货物贸易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日益繁忙的海上交通以及海上人命、财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促使海上运输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快速化、自动化发展,使之成为安全高效的运输工具。

现代航海技术状况

船舶大型化。规模经济促使了船舶向大型化发展,从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运输成本出发,大型船舶的优势尤为突出。在上世纪60年代,1万载重吨的船就可称为“万吨巨轮”,2000年末世界上拥有10万载重吨的超大型油轮数百艘,还有50万载重吨的特大型油轮。目前最大的散货船为30多万载重吨。近年来集装箱船也越来越大,我国现已有85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投入运营,而1万标准箱左右的超大型集装箱船正在开发建造中。大型豪华客轮达到14万总吨级。

船舶专业化。过去的海洋运输船舶主要是客船、普通货船和油船。现在,由于国际经济贸易的快速增长以及货物种类的多元化,集装箱船、滚装船、液化气船、工程船、散货船等专业化特种船舶迅速增多,随之诞生了许多专业的船舶公司。在今后船舶种类还将不断增多,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加大,以适应货物对运输要求的提高。

船舶高速化。时间就是效益,缩短航行时间就能提高经济效益,也能为货主及旅客创造更大的价值。为了与公路、铁路竞争,近20年来,专家学者除了在船体设计、轻型船体材料上下功夫外,还不断改进推进技术,航速30节以上的小型高速气垫船、水翼船、水动力船、喷气推进船快速研制并大量投入使用。当前沿海港口和近海的小型集装箱船速度可达40节,大约比过去的普通货船快一倍多。目前,日本正在进行对列浆的应用试验,这种对列浆比常规螺旋浆的推进效率提高了近60%,而且减少了船舶震动,这种技术投入使用后,将在船舶速度上实现一个飞跃。

船舶自动化。由于卫星、计算机、雷达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现代航海船舶自动化程度相当高。在驾驶、轮机方面,现已出现无人值班机舱和驾驶台对主机遥控遥测的船舶;在船舶避碰设备方面,除雷达的使用外,20世纪末还开发了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此系统可连续向附近航行船舶传送自身数据信息,并同时接收对方船舶数据信息,使双方知道彼此的速度、船名、呼号、航向等资料,有效减少了由于船舶识别错误和避碰决策失误而引起的海上事故;在通信方面,1982年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开始向全球海陆空提供电话、传真、互联网等全方位通信服务。另外,还使用了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能在全天候、全方位实现船与船、船与岸的即时联系,并能播发海上安全信息;航行记录形式方面,航行数据记录仪(VDR)实现了航行记录自动化,取代了以前由海员手写记录的航海日志、车钟记录等工作,被称之为船舶的“黑匣子”,VDR能回放事故前后实时记录下的时间、船位、速度、艏向、驾驶台声音、通信声音、雷达数据和显示方式选择、测深仪、主报警、操舵命令和响应、轮机命令和响应、船体破口状况、水密和防火门状况、横摇和船体应力、风速和风向等情况,为查明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提供有力的证据。

导航定位电子化。目前,最先近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为海上、陆上、空中和空间用户提供连续的、高精度的三维定位、速度和时间信息,GPS的使用逐步淘汰了DF、LORAN、DECCA、Ω等无线电导航仪器,使船舶、飞机和汽车等运载工具的导航与定位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

海图电子化。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在近十几年研发成功并不断完善。该系统不但能很好地提供纸质印刷海图的有用信息,而且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海图作业,综合了GPS、APPA、AIS等各种现代化的导航设备所获得的信息,成为一种集成式的航海信息系统。

航海资料数字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航海通告潮汐表、灯标表等出现了电子版和网络版。海员可购买光盘或在网上查询与下载。这有利于航海图书资料中内容的迅速更新,避免了海员对纸质图书资料的手工更正,使用也更加方便。

未来航海技术发展方向

在船舶方面,世界主要航海国家正着力研究和开发高信赖度智能化船。高信赖度智能化船主要由综合航行管理系统、最适航路计划系统、自动靠离泊系统、气象海况状态监视系统、装卸系统及船体状态、姿势监视控制系统等组成,这些系统目前正在实验之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船舶将可实现全智能化管理。

在支持保障系统方面,将运用智能航海系统。系统基本包含全球水文资料、航道资料、助航物、障碍物、港口设施、海岸线、规则分界线和必要的地貌特征等各层资料。航海者可以在工作平台上编制航行计划、计划航迹和转向点。同时,系统可以随时接收周版航海通告和海洋气象等信息,在较短时间内自动改正全部海图;智能系统可以显示船舶的位置和动态,包括船舶状态、货载情况、航线资料、船舶技术资料、航次资料。船舶利用GPS来精确定位,当出现了偏离或者走到危险区域,智能系统可以立即发警报提醒。

未来航海技术还将体现“数字海洋”的特点,“数字海洋”是对三维海洋的多分辨率数据表达,它以空间位置为主线,按照地理坐标整理并构造海洋的信息模型,建立“数字海洋”的空间数据基础框架和海洋的三维空间数据集,为今后海洋利用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应用平台,这对未来航海必将产生重大影响。利用“数字海洋”中的多维建模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数字港口”。利用多源数据融合,将所获得各种有关港口信息无缝集成到“数字港口”的框架中,利用WebGIS将这些信息在Internet上进行发布,以实现三维海洋信息的全球共享。通过它,进出港口的船舶可以用可视化的方式浏览入港指南,为船舶进出港导航。对于港监部门,可以实时对港口交通进行监控,引导船舶采取合理的避让措施。

在航海技术不断发展的未来,还将会建造海运智能交通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类似GPS、ARPA、ECDIS、VTS这些独立的、分散的航海应用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集查询、控制、管理、决策于一体的综合交通信息系统,从而实现提高交通的安全水平、提高通航能力和航运效率的目的。

第二篇: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发展方向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发展方向

一、几个基本概念

1、园林:没有对应的西文,应是英文中花园(Garden)和林园(Park)的统称。

2、风景(Landscape):原指文艺复兴时期由北欧艺术家创作的、表现的自然或田园场景的绘画形式。17世纪起词义扩大为可以一眼望尽的疆域。现也用来表明具有共同视觉特征而未必一眼望尽的区域。

3、风景式园林(Landscape Garden/Park):特指欧洲18世纪由英国人首创的以自然风光和风景画为蓝本所设计的园林形式。现泛指各种以自然风景为主题的园林形式,包括中国的传统园林。

4、风景园林(Landscape Achitecture):从事风景、园林设计的行业名称,从业人员称为风景园林师。

5、景观设计(Landscape Achitecture):风景与观察方式的统称,应包含风景类型的综合整治和对各种风景的认知方式两方面。

二、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存在症结

在巨大的市场面前,中国设计师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对东西方传统或现代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只停留在为我所用、简单照抄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并以各种空洞的设计口号加以掩饰,造成景观设计理论研究匮缺,设计市场浮夸之风泛滥的现象。概括起来,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存在下面几个主要症结:

1、借生态之名,行反生态之实

“生态”一词大量出现在中国设计师的言谈话语和设计说明之中,然而人们对生态理念的认识却十分模糊和极其肤浅,将生态等同于园林绿化或营造湿地等等。风景园林设计体现生态原则的作品甚少,而违背生态原则的反生态设计案例却俯拾皆是。

2、借自然之名,行反自然之实

“自然”一词也同样频繁地出现在中国设计师的言论之中,然而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同样模糊和肤浅。自然景观类型和自然文化特征在中国设计师的心目中的地位甚低,仅仅是大量的绿化和弯曲的线型而已,而强加于自然之上的反自然规律的设计案例却大行其道。

3、借景观之名,人工景观堆砌

“景观”一词被大量炒作,被看作是高于风景园林的设计范畴。然而大多数设计师却荒谬地认为景观是园林绿化 + 硬质景观,从而造成设计作品中人工景物大量堆砌、造价昂贵华而不实的奇怪现象,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甚至宝贵的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

4、借以人为本,人工匠气十足

由于中国设计师对“以人为本”思想的错误认识,以为“以人为本”就是要突出设计的人工性,因此将设计重点放在园林设计的人性化方面,而不是强调自然景观对人的价值体现。加上对人性的研究和认识不足,造成匠气十足、奇形怪状、过分张扬、豪华奢侈的设计风格成为时尚。

5、借文化之名,符号图解泛滥

文化是风景园林设计要表现的核心之一,而如何体现当代的自然文化成为各国风景园林师研究的方向。然而中国设计师对文化的理解却十分肤浅,热衷于以符号和图解的方式来反映各种文化的表象,而缺乏对自然和风景园林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与恰当表现,造成俗文化和没文化的设计作品大量涌现。

6、借构成之名,形式主义盛行

中国设计师非常热衷于谈论构图和构成,对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作品的研究解析也大多从构成的角度出发,而对其来龙去脉却知之甚少。表现为将风景园林设计理解为平面构成,追求构图的美感和装饰效果,却忽视了空间塑造和视觉效果的研究,造成形式主义的设计风气盛行。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师在努力地追随西方人的脚步亦步亦趋,但是在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上又与西方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缺乏成功的理论与实践可以直接传承,另一方面又对国际设计理念和发展趋势缺乏深刻认识,使景观设计流于形式。

多快好省的建设要求、相对匮乏的设计人员、急功近利的商业行为和不合时宜的宣传炒作,造成浮夸做作的设计风气。其结果是中国风景园林师或以繁琐的构图、杂乱的材质、艳丽的色彩和堆砌的小品等拼凑手法取悦人;或以空泛的概念、肤浅的主题、拙劣的模仿和机械的构成等形式主义吓唬人,使景观设计流于装扮。

随着风景园林涉及领域的扩大,以及设计师的片面认识,中国风景设计实际已成为一种破坏性建设行为,大量的人工景观造成自然景观的严重破坏和建设管理的高昂费用。中国设计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自然景观本身是在不断演变的,风景园林设计必须融入自然景观的演变过程之中。风景园林设计的实质就是改变自然景观的演变进程。

因此,就风景园林设计而言,实际上存在着彼此对立的两种态度:或者终止原有的景观演变进程,代之以新的演变方式;或者融入原有的景观演变进程,设计方案包容景观演变的原动力。中国景观设计师普遍采用前一种态度,或者自然景观的演变进程之前已遭到严重破坏。在这一情况下,风景园林师的首要任务是重建自然景观的演变方式,而不是进一步终止它。

在风景园林设计就是用理想的景观模式去改造现有的场地景观的思想指导下,设计师通常将场地仅仅看作是一种中性的界面或载体,在场地上随意布置主观性的或个性化的景物,将个人主观意愿强加在场地之上。场地因而处于被动的地位,仅仅适合于承载人们的某种意图或固有的思想体系。尽管这样的设计方法也能产生奇特的景观,却总与地域景观格格不入,成为孤立的景观实体。

这一类风景园林设计思想就自然景观已经缺失或自然生态已不太敏感的地段而言,造成的危害还不甚严重,无非是原有自然景观类型的消失和高昂的建设管理费用而已;但运用于自然生态相对敏感的地区,这一设计手法就十分危险了,它不仅破坏了原有的自然资源和景观类型,并且新的设计因难以抵抗自然的力量而造成维护管理上的极大困难。

三、国际现代风景园林发展趋势

风景园林设计的实质就是要使各种景物协调共存,而最重要的设计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在这里,“地”的感念不应狭隘地理解为地理学、地形学或生态学的场地,也不应缩减为人们可以看到或感觉到的场所,而应该包含整个世界物质与形态的方方面面。

正如笔者的导师,法国风景园林设计大师高哈儒所强调的:“景观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即场地、场地、还是场地”。场地及其周围存在着大量显性或隐性的景观资源,通常需要重新利用或调整方向,才能使各景物之间协调一致。最理想、最动人的设计就是使整个地域的景观和谐共存。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与传统园林设计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都是以场地和区域的景观资源和空间运动为特征进行的整治行为。而现代风景园林与传统园林设计的差别在于人们对自然的认知范围在不断扩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断变化,以及对景观、空间、尺度、运动等概念的理解与认识在不断深入。

国际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自然为主体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所追求的是减少、甚至是没有人类参与而由自然形成的真正的自然场所,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随着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西方社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人类从过去作为自然界的主宰转变为现在成为自然界的一员。与此相适应的是,风景园林师过去将自然看作是原材料,现在则倾向于将自然作为设计的主体。传统园林被看作是人类对征服自然的炫耀,是人与自然的作用在相互竞争,而城市中出现的荒地则被看作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衰退。当人们认识到,植物同人类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迁徙,自然会运用各种方式将荒地变成各种迁徙植物的竞争地之后,荒地就成为风景园林展示的热点景观类型之一。

2、以生态为核心

生态学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使人们普遍认识到将各种生物联系起来的各种依存方式的重要性。

就风景园林设计而言,所有的景观元素也都是相互关联的。设计就如同植物嫁接一样,如果砧木、接穗和嫁接方法等选择不当,嫁接就很难成功。同样,如果风景园林师在设计中随意去掉一些景观元素,或破坏了各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系方式,极有可能在许多层面上影响到原先错综复杂、彼此链接的景观格局。如前所述,这类设计手法对于非自然环境而言,造成的后果还不是很严重,只不过是原有景观类型的消失而已。然而,对于那些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环境来说,这样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案就会造成破坏自然的恶果,而且设计本身也难以获得成功,强行实施后或者遭到原有景物的排斥,或者代价昂贵。

3、以地域为特征

地域性景观是指一个地区自然景观与历史文脉的总和,包括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等构成的自然景观资源条件以及人类作用于自然所形成的人文景观遗产等。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旨就是要再现本地区的地域景观特征,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在某个地区中,各个景观元素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与周围的自然与人文特征相结合,构成人们所观察到的景观类型。景观设计应从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类型和特征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和人工景观元素,营造出适合当地自然和人文条件的景观类型,以及适应当地生活习俗的观察和利用景观的方式。风景园林师应是坚定的“完美主义者”和“扩张主义者”,不应满足于场地本身的景观塑造,而应追求本地区地域景观的完整性。

4、以场地为基础

任何场地都具有大量显性或隐性的景观资源。作为风景园林师不仅要具备各种相关的专业知识,尤其还要具备对景观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景观变化机理的洞察能力。风景园林师首先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并理解场地,努力把场地含有的各种信息都收集、归纳并联系起来,将场所的重要特征加以提炼并运用于设计之中。同时,他应该能够预见场地整治的变化方向,始终明确场地的改变过程。实际上,与发现一样,风景园林师的眼光本身就是设计过程。

此外,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人们起初认为有问题需要整治的地方,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而问题很可能出在别处。两块场地之间的转换之处,通常是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因此,优秀的风景园林师往往从场地的周边环境整治着手,而不是马上进入场地本身的整治。遗憾的是,中国风景园林师已习惯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处理方式,总是从场地本身的整治出发,在场地中心布置大量的景物,而将各种低劣的景物放在场地外围。

5、以空间为骨架

景观是由实体和空间两部分组成的,空间是风景园林设计的核心。所有景物都属于某个彼此紧密相连的空间体系,并以此把景观空间与实体区分开来。空间的特性来自该空间与其他空间的相互关系。在一个空间内部,继续以该空间的边界为参照的话,还存在着一些亚空间,又与其亚边界相联系。因此,风景园林设计不能轻易地破坏各种景观边界在空间中存在的形态。

景观空间具有一定的扩展能力,它们以某种方式与邻里空间共同存在、同被欣赏,形成某种空间联合体。地平线是景观空间的边界,随着观察者的运动,它也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因此,风景园林设计不仅要关注空间本身,更要关注该空间与周边空间之间的联系方式,即一个空间以何种方式转换到邻里空间?然后再以何种方式转换到下一个邻里空间?如此由近至远,逐渐抵达遥远的地平线,从而形成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整体性景观。

6、以简约为手法

简约的设计手法就是要求用简要概括的手法,突出风景园林设计的本质特征,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和拖泥带水的表达方式。简约应该是风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简约手法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设计方法的简约,要求对场地的认真研究,以最小的改变取得最大的成效;二是表现手法的简约,要求简明和概括,以最少的景物表现最主要的景观特征;三是设计目标的简约,要求充分了解并顺应场地的文脉、肌理、特性,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人为干扰。所谓最优秀的设计作品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

国际风景园林设计师们越来越倾向于用简约的方法去整治空间,正如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实际上并没有一无是处的空间,它同样在演变,同样拥有某种吸引力。最低劣的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具有一些积极的方面。中国风景园林师更应注重简约的设计风格,不要轻易地去改变空间,而应充分认识并展示空间的个性特征。

四、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发展方向

虽然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以照搬,但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既不能依赖于抄袭国际风景园林大师的作品,也不能生搬硬套中国传统的园林形式,;应深入研究西方风景园林和中国传统园林杰作中所蕴含的本质特征。可以说,设计观念的国际一体化和设计手法的中国本土化,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方向和捷径。

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并融汇贯通于实践之中。实际上,现代国际风景园林设计大师无不从前人的理论与实践中吸取了大量的设计理念与灵感。就中国传统园林而言,有许多极富现代意义的理念和手法值得现代风景园林师去继承和发扬。

1、天人合一的自然文化

自然是风景园林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中国传统园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于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自然文化是中国园林的核心与精华所在。所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就是强调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来造园,要以自然景物为主体,更要强调人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和艺术再现。这与国际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十分接近,表现出人类认知方式国际一体化的倾向。

2、因地制宜的景观特色

风景园林设计的要旨之一在于充分利用地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再现地域的自然景观类型和地域文化特色。与西方传统园林一样,中国传统园林也是再现本土自然景观典型特征的范例。对地域性景观的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地营造适宜大环境的景观类型,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前提,也是体现其景观特色的所在。但关键在于继承因地制宜的思想,而不是山水园林的形式本身。

3、巧于因借的园林整体

中国传统园林以自然山水为依托,通过借景、隐喻等手法将园林景物与周边景观相联系,起到扩大空间效果的作用,并使各个空间之间相互渗透、彼此呼应,形成整体。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也要求将场地的视域空间作为设计范围,把地平线作为空间的参照,强调风景园林设计与地域性景观的融合,这与传统园林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整体不谋而合。

4、小中见大的视觉效果

中国传统园林在相对局促的空间中,借助对比、突出三维空间、加强空间的深远效果、采用环形游线形成散点视点视线、避免一览无余的逼迫式景点布置,以及借助山体和屋顶起翘将人的视线引向天空等手法,达到扩大空间感的目的,获得震撼人心的效果。这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寻求的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广袤的地域性景观特征的手法不无启示。

5、舒适宜人的环境塑造

园林是人类追求最理想的人居环境的产物,创造更加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是享受园林生活乐趣的前提。园林的叠山理水、植物配置、亭廊构建,乃至城市布局,都在很大程度上考虑到如何利用自然气候条件,在园林中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光影、气流、温度、湿度等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气候因子,也是十分重要的设计依据。

6、循序渐进的空间格局

在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营造过渡空间,是中西方园林的通用手法。中国传统园林多建造在人工性的城市环境之中,需要在人工与“自然”之间营造出一系列过渡性空间,并以庭园或园中园的方式来起到联系和过渡作用。园林空间因此而划分成一系列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序列主题的庭园空间,但彼此之间又密切联系。

综上所述,深入了解国际一体化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借鉴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手法,营造具有深刻内涵和本土特色的风景园林作品,才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正确的发展方向。

第三篇:网上银行:现代商业银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网上银行:现代商业银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2001-11-7【大 中 小】【打印】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及新的科学成果的发展,金融变革、金融创新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毫无疑问,通过互联网或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频道购物、上保险、交电话费、储蓄、转账等为主要内容的“网上银行”时代也即将来临。

科技进步是我国银行业选择网上银行的大背景,而竞争的要求、相关政策的出台更促使我们只有背水一战。一方面,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在境内可以从 事人民币业务。一方面,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在境内可以从事人民币业务,其必将以技术手段、管理方法和全球资本经营的经验,向国内银行发起强有力的冲击。特别会凭借其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的金融服务,以弥补其网点规模的不足。另一方面,央行7次下调利率,使得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所剩无几,又采用征收利息税等政策刺激股市,分流了银行资金。面对种种不利因素,我国商业银行只能迎头赶上,依靠科技进步求得生存发展,把网上银行作为信息经济时代 银行竞争的前沿阵地。

那么什么是网上银行呢?网上银行就是指采用INIERNET数字通信技术,以INTERNET作为基础的交易平台和服务渠道,在线为公众提供办 理结算、信贷服务的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也可以理解为INTERNET上的虚拟银行柜台。它打破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结构和运行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 制,能够为客户提供电子化、标准化的服务。具体包括公共信息发布、客户咨询投诉、帐务查询勾对、申请和挂失、网上支付功能等。

从网上银行的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银行上网。在这个阶段,银行通常在INTERNET上设立自己的站点,宣传自己的经营理念,介绍银行背景知识及所开办的业务,以更广泛地吸引市场资源。

2.第二阶段上网银行。在这个阶段,商业银行将已开办的传统业务移植到互联网上,通过互联网提高传统业务的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周到的服务。

3.第三阶段网上银行。在这个阶段,银行往往针对互联网的特点,建立新型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业务品种。同时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进行个性化服务。

4.第四阶段网银集团。建立以网上银行为核心,业务经营范围涉及保险、证券、期货等金融行业以及商贸、工业等其它相关产业的企业集团,逐步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控制并管理现实的各种社会经济成分。

就我国国内网上银行的现状来看,我们应该属于上述第二阶段,而且处在发展及尚未成熟的状态:

1996年,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推出了自己的网上银行“一网通”的概念,并逐步向公司和个人提供信息查询、银企对帐、代发工资、网上购物等金融业务。1997年底,中行开始与“世纪互联”以及“瑞得在线”两家ISP进行网上交易的合作。1998年3月,实现了客户在线购买上网机时的功能。

1999年,建行率先实现了网上交易资金的实时划转交割,同时还向客户提供了实查查询、账务管理、代理收费、银证转账等多项金融服务。2000年初,在国内首次将网上银行和呼叫中心整合在一起,实现了跨平台多种交易形式的全方位金融电子化服务。

2000年,工行在网上银行首次推出了基于BtoB模式的企业集团内部异地和多账户间的查询及转账业务。

可见我国已意识到发展网上银行的重要性并加快了对网上银行的建设步伐,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伴随许多制约因素,网上银行也不例外。比如,如何进 行用户合法身份的确认;如何保证账户资料和交易信息在保存和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更改以及如何阻止非法侵入银行主机和核心资料等等。当然这一切都会随着互 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完善,我们可以建立权威的CA认证中心,采用数字证书技术,建设安全的网关,采用或制定特定的通信协议,从而完善信息加密技术。再 如,对于网络这个虚拟社区的法律建设相对滞后,目前的立法原则、法律效力还不能完全满足这方面的需要。所以根据网上银行的特点,我们应以战略的眼光,从总 体上把握网上银行的发展方向,达成监管的共识,共同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促进网上银行的良性运转。

总之,网上银行是现代商业银行、金融业的发展方向,是虚拟现实世界中的一颗明珠,它指引着银行未来的发展前途,也同样照耀着人类生活美好的明天。我们应抓住当前的发展契机,积极创造条件,为健全我国的网上银行业务而努力。

第四篇:现代模具制造技术重要发展方向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重要发展方向

模具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具网CEO、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罗百辉表示,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正朝着加快信 息驱动、提高制造柔性、敏捷化制造及系统化集成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模具的CAD/CAM技术,模具的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模具的精密成形技术,模具的超 精密加工技术,模具在设计中采用有限元法、边界元法进行流动、冷却、传热过程的动态模拟技术,模具的CIMS技术,已在开发的模具DNM技术以及数控技术 等先进制造技术方面。

1、高速铣削:第三代制模技术

高速铣削加工不但具有加工速度高以及良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而且与传统的切削加工相比具有温升低(加工工件只升高3℃),热变形小,因而适合于温度和热变形敏感材料(如镁合金等)加工;还由于切削力小,可适用于薄 壁及刚性差的零件加工;合理选用刀具和切削用量,可实现硬材料(HRC60)加工等一系列优点。罗百辉表示,高速铣削加工技术仍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它已向 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成为第三代制模技术。

2、电火花铣削和“绿色”产品技术

从国外的电加工机床 来看,不论从性能、工艺指标、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目前国外的新动向是进行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用成型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是用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 极,这显然是电火花成形加工领域的重大发展。

最近,日本三菱公司推出了EDSCAN8E电火花创成加工机床又有新的进展。该机能进行电 极损耗自动补偿,在Windows95上为该机开发的专用CAM系统,能与AutoCAD等通用的CAD联动,并可进行在线精度测量,以保证实现高精度加 工。为了确认加工形状有无异常或残缺,CAM系统还可实现仿真加工。

在电火花加工技术进步的同时,电火花加工的安全和防护技术越来越受 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电加工机床都考虑了安全防护技术。目前欧共体已规定没有“CE”标志的机床不能进入欧共体市场,同时国际市场也越来越重视安全防护技术 的要求。

目前,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主要问题是辐射骚扰,因为它对安全、环保影响较大,在国际市场越来越重视“绿色”产品的情况下,作为模 具加工的主导设备电火花加工机床的“绿色”产品技术,将是今后必须解决的难题。

3、新一代模具CAD/CAM软件技术

目前,英、美、德等国及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发的模具软件,具有新一代模具CAD/CAM软件的智能化、集成化、模具可制造性评价等特点。罗百 辉表示,新一代模具软件应建立在从模具设计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的大量知识上。这些知识经过了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整理,以特定的形式存储在工程知识库中并能方便 地被模具所调用。在智能化软件的支持下,模具CAD不再是对传统设计与计算方法的模仿,而是在先进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运用本领域专家的丰富知识和成功 经验,其设计结果必然具有合理性和先进性。

新一代模具软件以立体的思想、直观的感觉来设计模具结构,所生成的三维结构信息能方便地用于 模具可制造性评价和数控加工,这就要求模具软件在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成型过程模拟、数控加工过程仿真及信息交流和组织与管理方面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并有 较高集成化水平。衡量软件集成化程度的高低,不仅要看功能模块是否齐全,而且要看这些功能模块是否共用同一数据模型,是否以统一的方式形成全局动态数据 库,实现信息的综合管理与共享,以支持模具设计、制造、装配、检验、测试及投产的全过程。模具可制造性评价功能在新一代模具软件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既要对多方案进行筛选,又要对模具设计过程中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估,并为模具设计者提 供修改依据。

在新一代模具软件中,可制造性评价主要包括模具设计与制造费用的估算、模具可装配性评价、模具零件制造工艺性评价、模具结 构及成形性能的评价等。新一代软件还应有面向装配的功能,因为模具的功能只有通过其装配结构才能体现出来。采用面向装配的设计方法后,模具装配不再是逐个零件的简单拼装,其数据 结构既能描述模具的功能,又可定义模具零部件之间相互关系的装配特征,实现零部件的关联,因而能有效保证模具的质量。

4、先进的快速模 具制造技术

(1)、激光快速成型技术(RPM)发展讯速,我国已达到国际水平,并逐步实现商品化。世界上已经商业化的快速成形工艺主要 有SLA(立体光刻)、LOM(分层分体制造)、SLS(选择性激光烧结)、3D-P(三维印刷)。

清华大学最先引进了美国3D公司的 SLA250(立体光刻或称光敏树脂激光固化)设备与技术并进行开发研究,经几年努力,多次改进,完善、推出了“M-RPMS-型多功能快速原型制造系 统”(拥有分层实体制造-SSM、熔融挤压成型-MEM),这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唯一拥有两种快速成形工艺的系统(国家专利),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 比。

(2)、无模多点成形技术是用高度可调的冲头群体代替传统模具进行板材曲面成形的又一先进制造技术,无模多点成形系统以 CAD/CAM/CAT技术为主要手段,快速经济地实现三维曲面的自动成形。吉林工大承担了有关无模成形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已自主设计并制造了具有 国际领先水平的无模多点成形设备。

我国这项技术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日本东京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相比,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 均处领先地位,目前正向着推广应用方面发展。

3、树脂冲压模具首次在国产轿车的试制中得到成功应用。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设计制造了12套树脂模具用于全新小红旗轿车的改型试制,这12套模具分别是 行李箱、发动机罩、前后左右翼子板等大型复杂内外覆盖件的拉延模具,其主要特点是模具型面以CAD/CAM加工的主模型为基准,采用瑞士汽巴精化的高强度 树脂浇注成形,凸凹模间隙采用进口专用蜡片准确控制,模具的尺寸精度高,制造周期可缩短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制造费用可节省1000万元左右(12套模 具)。为我国轿车试制和小批量生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属国内首创。瑞士汽巴精化有关专家认为可达90年代国际水平。

5、现场化的模具检 测技术

精密模具的发展,对测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密的三坐标测量机,长期以来受环境的限制,很少在生产现场使用。新一代三座标测量机基 本上都具有温度补偿及采用抗振材料,改善防尘措施,提高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可靠性,使其能方便地安装在车间使用,以实现测量现场化的特点。

6、镜面抛光的模具表面工程技术

模具抛光技术是模具表面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模具制造过程中后处理的重要工艺。目前,国内模具抛 光至Ra0.05μm的抛光设备、磨具磨料及工艺,可以基本满足需要,而要抛至Ra0.025μm的镜面抛光设备、磨具磨料及工艺尚处摸索阶段。随着镜面 注塑模具在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模具抛光技术就成为模具生产的关键问题。由于国内抛光工艺技术及材料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如傻瓜相机镜头注塑模、CD、VCD光盘及工具透明度要求高的注塑模仍有很大一部分依赖进口。罗百辉指出,模具表面抛光不单受抛光设备和工艺技术的影响,还受模具材料镜面度的影 响,这一点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抛光本身受模具材料的制约。例如,用45#碳素钢做注塑模时,抛光至Ra0.2μm时,肉眼可见明显的缺陷,继续抛下去只能增加光亮度,而粗糙度已无望改善,故目前国内在镜面模具生产中往往采用进口模具材料,如瑞典的一胜百136、日本大同的PD555等都能获 得满意的镜面度。

镜面模具材料不单是化学成分问题,更主要的是冶炼时要求采用真空脱气、氩气保护铸锭、垂直连铸连轧、柔锻等一系列先进工艺,使镜面模具钢具内部缺陷少、杂 质粒度细、弥散程度高、金属晶粒度细、均匀度好等一系列优点,以达到抛光至镜面的模具钢的要求。

第五篇:当前互联网及应用软件发展的状况和我认为的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作业:当前互联网及应用软件发展的状况和我认为的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仙浩 “网络才是计算机。”1997年,比尔盖茨先生在全球计算机技术博览会上如是说。这一经典论点充分体现出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基础地位。浏览新闻、QQ聊天、收发Email、论坛交流、撰写博客、收集资料、学习成长、电子商务、远程会议协作、网上购物……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进行着。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众所周知,互联网于六七十年代起源于美国,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出现以来一直以来,它都以惊人的速度在变化,带给世人越来越多的惊喜与便利。中国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起步较晚。但正应了中国‘“后来者居上”的老话,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互联网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下面就以中国为例来谈谈互联网的发展状况。

互联网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起初,互联网是设计目的是为了国家军事用途,距离老百姓很遥远。互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将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建立联系。行业媒体、企业、网站、政府以及资源这一个个名词就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构建起了网络。在以前它们相互之间没有结合点、没有交流空间、没有合作典范、对相关领域缺乏热情和好奇心。媒体被法律赋予了舆论监督的权利,网络的使用增加了消息传播的迅速性、广泛性以及多样性。这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了解世界各个角落的信息,关注重大事件最新动态,监督权利实施的公平与公正。不得不提的是企业是互联网的极大受益者。网络招聘是时下流行的招聘模式,企业把需要的人才要求公布在网络上,短时间内就会有大批的人才发现信息,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拓宽了选择范围。同时商业模式得到创新,以实现广告销售、增值服务、网络经营与传统经营的同步模式。近年来,政府作出积极努力,全力打造网络政府、阳光政府。这种方式增进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交流,更多听取民声意见,公众参与,公众监督。阳光政府就是要做到工作透明化、政绩显著化,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宏愿。媒体监督政府权利的实施,政府对企业发展及时作出决策,群众通过网络参与政府活动,这样这个社会才会高效和谐的发展下去。当前娱乐与应用是网络使用的重要方向。观看视频,浏览新闻,通讯社交、网上购物、网络游戏等占据网络应用的很大一部分。

互联网的上网终端开始改变。网民不再单一的利用电脑浏览网络,手机上网用户的比例明显升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6月统计我国手机网民已达3.18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越发成熟,我们对互联网的未来也充满了信心,我认为互联网的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 一是互联网的天平会向知识创造们倾斜。前二三十年互联网创作者无偿的贡献自己的智力成果,这种无偿贡献养育了互联网的繁荣。随着体系的完善。互联网上的创作者们也应有选择的权利。为了宣扬思想,他们可以免费,感觉自己的智力劳动有价值,也可以标价出售。这种选择权的回归将对创造者更有利。要创造更多有价值的高质量的作品,就必须让知识,信息,智慧体现价值。

二是互联网的搜索方式将会扩大化。机器搜索毕竟无法完全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新浪爱问,百度知道,雅虎知识堂等正在智能化方向上进行探索。如何更好的实现互联网与人类的智交流,是值得注意的重要方向。

三是互联网从有线网络向无线网络发展。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无线传输速率,覆盖面,和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无线网络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

网络的发展方兴未艾,电脑应用软件进步的步伐紧随其后。网络的兴起对电脑的应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对新要求的实现就是要靠应用软件来实现。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没有软件就没有计算机应用,也就没有信息化。

网络的进步带动了软件行业的发展,而丰富的软件也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我国软件起步于80年代初,已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和规模生产能力,但总体水平还处于初

级阶段。与印度、爱尔兰等相较,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明确清晰的软件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在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方面还没有真正到位,发展环境还没有实现优化,再加上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国产软件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还不能为国民经济提供足够的支撑,使得我国在软件产业发展方面,处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夹缝”之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未见缩小,反而有日益扩大之势。长此以往,如果不从根本上加快软件产业的发展,我国将痛失占领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大好时机,形势的紧迫性和严峻性可想而知。

我们展望一下未来软件产业发展的趋势,趋势应该是“五化”,分别是网络化、服务化、智能化、平台化、融合化。

网络化将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计算技术的重心正在从计算机转向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成为了软件开发部署和运行的一个平台。随着通信、计算机、广播电视等网络加快融合发展,信息化发展的基点日益从终端转向网络,基于网络服务的软件开发和应用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服务化是网络转型了本质和特点,软件开发技术和应用模式正在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云计算是软件服务化的模式,可以按照用户需要,动态的来提供计算、存储、应用等各类资源,具有可动态的伸缩性,使用成本比较低,可管理性好,节约能耗,安全便捷等优点,在服务化的大趋势下,向用户提供软件服务的体验,将来成为竞争的重要因素。

智能化是软件技术发展的永恒的主题,软件能够从复杂多样的海量的数据当中,自动高效的提取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软件开发语言更加的高级化,开发工具也更加的集成化。

软件发展趋势的平台化。将是软件技术和产品发展的新引擎,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相互的渗透,向一体化的软件平台进行演变,平台化的趋势下,软件的竞争从单一产品的竞争发展为平台间的竞争,未来软件产业将围绕主流软件平台构造整个软件产业链。注重软件与硬件的融合。硬件通过软件提升功能,软件通过硬件找到新的市场,二者融合日益成为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方向。

第五,融合化是最后一个趋势,是软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新空间,软硬结合,软件与网络的结合,产品与业务的融合,软件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不断深化,融合化趋势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下载现代航海技术状况及发展方向(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航海技术状况及发展方向(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力系统及电机发展方向

    电力系统及电机发展方向 专家指出,如何使未来的电力系统更安全、更节能、更清洁、碳排放更低、更方便用户、更有利于合理充分利用资源,是电力发展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这......

    中国现代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方向[大全5篇]

    潍坊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 3 第二章 美术教学的外在矛盾 .........................................

    浅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方向

    浅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方向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把"人事部"改成了"人力资源部",人才的开发与管理也被提升到了公司的战略高度。传统的人事管理将人看......

    铁路货改向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

    铁路货改向现代物流发展的方向 ——货运服务与管理水平优化 姓名:学号: 专业:交通运输工程联系方式: 摘要:在铁路货运现有的运营基础上,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加强物流专业......

    新形势下现代煤化工的发展方向及重点-2017[小编整理]

    升级示范持续创新 努力开创现代煤化工发展新局面 --在2017中国国际煤化工论坛上的讲话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 李寿生 2017年9月27日 煤炭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相......

    简述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向(本站推荐)

    扬长补短,可持续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总体战略是推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总体......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游泳训练的历史从游泳竞赛出现后就已经开始了。现代游泳训练到今天已经发展了100余年。100年来,游泳训练从无到有;从简单的技术改进,到多种训......

    特种加工基本原理及发展方向

    特种加工基本原理及发展方向 司光宇 学号 : H101901202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系 摘要:由于传统加工方法的限制和制约,特种加工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加工材料中去,广泛包含了直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