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施内部退养相关政策及需注意的问题

时间:2019-05-15 13:2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实施内部退养相关政策及需注意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实施内部退养相关政策及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篇:企业实施内部退养相关政策及需注意的问题

企业实施内部退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根据国务院《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国务院第111号令)第九条规定,许多企业接近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实施了在企业内部退出工作岗位休养,发给生活费(以下简称“内部退养”)的政策。一批年龄偏大的职工退出了工作岗位,由于企业员工结构年青化、知识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新生劳动力的就业和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有的企业对国家关于“内部退养”方面的政策的理解有偏差,因此在实施“内部退养”的过程中,出现了“内部退养”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引起集体上访的问题。为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笔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工作实践撰写此文,供广大读者们参考。

一、国家及省的有关政策规定

国务院1993年颁布实施的《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国务院第111号令)第九条规定: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由企业发给生活费。已经实行退休费用统筹的地方,企业和退出工作岗位休养的职工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期间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按照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劳动部《关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4]259号)中提出:“有的企业在分流富余职工时,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对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职工,强迫退出岗位休养,剥夺甚至侵害了职工的正当劳动权利”。劳动部《实施〈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合同问题的解答》(劳部发[1995]202号)中指出:“企业中长期病休、放长假和提前退养的职工,仍是企业职工。与用人单位保持着劳动关系,按照《劳动法》关于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的规定,上述职工也应当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辽宁省劳动厅《关于妥善解决当前部分亏损企业职工生活困难问题的意见》(辽劳字[1993]123号)文件第十四条规定:“职工距退休年龄不

到5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离岗休养期间由企业参照退休费标准发给职工生活费,待到退休年龄时,再办理退休手续。离岗休养期间,企业和职工应按原工资继续缴纳养老保险和待业保险基金”。

二、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1、“内部退养”实施范围扩大化。按照国家规定在企业内部实施“内部退养”必须是企业富余职工,而且年龄应符合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这一条件。但许多企业将“内部退养”实施范围自行扩大,如:不论是富余职工还是在岗职工,一律实行“内部退养”,有的企业将实行“内部退养”的职工年龄确定为“男职工年龄达到53周岁,女职工达到43周岁”,有的企业甚至规定职工年龄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就可以办理“内部退养”手续。

2、硬性要求职工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国务院《办法》中规定,企业办理“内部退养”要由职工本人提出申请,而有的企业则由企业行政单方面做出规定,不经职工本人同意和申请。如:凡男职工年龄达到55周岁,女职在达到45周岁的,一律由企业为其办理“内部退养”手续,退出工作岗位。

3、企业与职工办理“内部退养”手续不规范。“内部退养”本身是企业行为,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之后仍然与企业保留着劳动关系。因此,企业应继续与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要与职工签订“内部退养”协议或直接变更原劳动合同中的有关条款。在企业与职工签订的“内部退养”协议中,应对“内部退养”期间的有关待遇问题做出明确的约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企业不再与“内部退养”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也不与其签订“内部退养”协议,结果在“内部退养”期间经常出现劳动争议和职工上访。

4、“内部退养”职工所享受的待遇差别比较大。在企业实施“内部退养”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为“内部退养”职工发放的生活费和交纳社会保险费标准差别很大,如有的企业能够按照规定标准发放,即参照退休标准发给职工生活费,而有的企业仅按职工在岗时工资收入的50%发放,甚至更低。在为“内部退养”职工交纳社会保险费问题上,有的企业不按照规定标准或按最低缴纳标准为“内部退养”职工交纳社会保险费,直接侵害职工的合法权益。

5、单位单方面降低“内部退养”职工待遇现象严重。近几年来,我们在处理职工集体劳动争议过程中,遇到多起由于企业单方面降低“内部退养”职工待遇而引发的职工上访和劳动争议,如:企业领导更换或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企业行政则单方面降低“内部退养”职工生活费和福利待遇,因此引发职工上访。

三、对策与建议

1、企业实施“内部退养”工作,要依据国家规定进行操作,要制定“内部退养”工作的实施方案。“内部退养”实施方案必须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尤其要注意征求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意见,“内部退养”工作实施方案要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实施。

2、企业实施“内部退养”工作,要坚持职工自愿申请的原则。企业要通过制定较为优惠的“内部退养”政策,引导年龄较大的职工退出工作岗位。同时,企业要认真地做好“内部退养”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靠硬性规定,强迫职工退出工作岗位。

3、企业在实施“内部退养”工作期间,要参照国家退休费标准为“内部退养”职工发放生活费。有特殊困难的企业,发放生活费的标准也不应低于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企业不能不经协商单方面降低“内部退养”职工待遇。

4、要加强对企业实施“内部退养”工作的指导。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出台更加具体和明确的关于企业“内部退养”方面的规定,要加强对企业从事劳动保障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够熟悉和掌握现行的劳动保障政策,使企业能够正确、规范性实施“内部退养”的各种操作。

国家对内部退养政策的规定:

根据1993年国务院第111号令、《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国发[2000]42号)、劳社部发[2003]21号等文件的规定:

(1)国务院第111号令规定了办理条件、待遇和程序。条件是: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程序是:经本人申请,企业批准;待遇是:由企业发给生活费,并按规定交纳社会保险费。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生活费标准由企业自主确定,但是不得低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2)《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国发〔2000〕42号)规定,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或工龄已满30年的下岗职工可以办理内退。

(3)劳社部发[2003]21号文件规定:企业改制分流时,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原主体企业或国有法人控股的改制企业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实行内部退养。职工在改制前已经办理内部退养手续的,一般由原主体企业继续履行与职工的内部退养协议。由改制企业履行原内部退养协议的,应当在改制分流总体方案中明确。

内部退养政策的相关知识:

根据1993年国务院第111号令、《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国发[2000]42号)、劳社部发[2003]21号等文件的规定:

(1)国务院第111号令规定了办理条件、待遇和程序。条件是: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程序是:经本人申请,企业批准;待遇是:由企业发给生活费,并按规定交纳社会保险费。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生活费标准由企业自主确定,但是不得低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2)《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国发〔2000〕42号)规定,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或工龄已满30年的下岗职工可以办理内退。

(3)劳社部发[2003]21号文件规定:企业改制分流时,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原主体企业或国有法人控股的改制

企业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实行内部退养。职工在改制前已经办理内部退养手续的,一般由原主体企业继续履行与职工的内部退养协议。由改制企业履行原内部退养协议的,应当在改制分流总体方案中明确。

劳动部关于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办理职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问题的通知

劳部发[1994]2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国务院《国有企业安置富余职工规定》(国发[1993]111号令)颁发后,对于规范企业妥善安置富余职工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有的企业在分流富余职工时,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对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职工,强迫退出岗位休养(以下简称“内退”),剥夺甚至侵害了职工的正当劳动权利,为保证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行政法规的严肃性,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对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职工,应经本人提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方可办理退出工作岗位休养。

二、企业对在改革中精减下来但又不符合“内退”条件的人员,应该积极为他们创造或推荐新的岗位,也可以提供转业培训,在采取这些措施以后,对部分人员可以引向社会或作为企业内部待岗人员,但不能办理“内退”。

三、对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无论是办理了“内退”或是其他富余职工,企业都要根据有关规定办理发放基本生活费,标准不得低于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对确实有困难并已足额交纳失业保险金的企业,经劳动部门批准,可以用失业保险金予以补贴。职工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需按规定办量退休手续,凡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转由社会保险机构发给养老金。

四、各地劳动部门对企业贯彻国发[1993]111号令要做好指导监督检查工作,坚决制止企业超出国务院规定办理“内退”的做法。今后,对企业的此类行为要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理。

第二篇:内部退养个人所得税政策解读

内部退养、提前退休、解除劳务一次性补偿收入个人所得税政策解读

一、内部退养一次性收入计税问题

国税发[1999]第058号文《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了关于企业减员增效和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实行内部退养办法人员取得收入征税问题:

实行内部退养的个人在其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不属于离退休工资,应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接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再将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重新就业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与其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同一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并依法自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案例分析:

高新区一部队指挥学院下属印刷厂的张某于2012年1月办理内退手续,距离正常退休还有两年零六个月,2012年1月取得单位发放的一次性收入30000元。当月从原单位取得的基本工资4000元,问取得一次性收入的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多少?次月至正式退休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答:

1、找税率:将一次性收入按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当月工资薪金合并找税率。

30000/(2*12+6)(平均结果)+4000(当月工资)-3500(费用扣除)=1000+4000-3500=1500(元);适用3%的税率。

2、当月应交的个人所得税=(30000+4000-3500)*3%=1785(元)。

3、次月起至正式退休,每月取得4000元工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4000-3500)*3%=15(元)。

二、提前退休一次性收入计税问题

根据2011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提前退休取得补贴收入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号)规定,对个人提前退休取得一次性补贴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规定:

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个人,按照统一标准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员支付一次性补贴,不属于免税的离退休工资收入,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因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所属月份平均分摊计算个人所得税。计税公式:

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提前办理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

案例分析:

高新区某车辆制造企业张先生由于身体原因,符合单位规定的30年工龄可以提前退休的条件,于2012年1月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比正常退休早两年零六个月,2012年1月取得单位发放按照统一标准发放的一次性收入30000元。当月从原单位取得的基本工资4000元,问取得一次性收入的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多少?次月至正式退休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答:

1、找税率:将一次性收入按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

30000/(2*12+6)(平均结果)=1000(元)<3500(元),因此该项按照统一标准发放的一次性收入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2、办理退休当月2012年1月的工资4000元收入单独计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2012年1月工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4000-3500)*3%=15(元)。

3、次月起至正式退休,每月取得4000元退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解除合同一次性收入计税问题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自2001年10月1日起,按以下规定执行:

为进一步支持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推进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妥善安置有关人员,维护社会稳定,现对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平均计算扣除。具体方法:以超过3倍数额部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宣告破产,企业职工从该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解除劳务合同后又再任职、受雇的,已纳税的一次性补偿收入不再与再次任职、受雇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算补缴个人所得税。

案例分析:

2012年1月,高新区一医药研发单位因为增效减员与已经在单位工作了10年的张某解除劳务合同,张某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12万,当地上职工平均工资28000元,则张某应该就该项一次性补偿收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多少?

答:

1、找税率

一次性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28000*3=84000元),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部分的一次性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10年),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20000-28000*3)/10-3500=100(元);适用3%税率。

2、当月应交的个人所得税=100*3%*10=30(元)。

作者:小陈税务 时间:2012-11-30

第三篇:国有企业实施“内部退养”的条件

国有企业实施“内部退养”的条件

来源:胡律师网作者:上海律师 胡燕来所属栏目:企业裁员安置

内部退养是对国有企业大龄职工实行的一种保护性政策。《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第9条规定,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

内部退养是对国有企业大龄职工实行的一种保护性政策。《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第9条规定,职工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经本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可以退出工作岗位休养。

某股份公司组建后,第一件事就是着手分流富余人员。公司决定,凡距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职工,不论在管理岗位还是在工人岗位,一律按内退安排,按月发给生活费。为接受职工监督,公司要求劳资部门把符合内退条件的人员名单张榜公布。57岁的老张自然榜上有名。老张认为自己身体好,完全可以再干3年,对公司“一刀切”的做法提出异议,并先后找公司领导和供销部经理申诉,明确表示不愿内退。

公司领导认为,企业效益不好,人浮于事,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人员分流。对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实行内退,体现了企业照顾老职工的政策。为了便于执行,只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

老张在多次申诉未果的情况下,决定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诉。不久,市劳动监察大队给某股份公司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企业尊重职工个人意愿,改变强迫职工内退的错误做法。

本案中老张已57岁,但他自觉身体好,有能力再干3年,而企业强迫搞“一刀切”,决定凡是距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一律办理内退。对企业来说,“一刀切”可能比较简单易行,也是对老职工的照顾,但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做法,不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就把好事办成了坏事。市劳动监察大队责令企业限期改正,是完全正确的。

对接近退休年龄的职工实行“内退”,是许多国有、集体企业分流富余职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经常性做法。这样做既能缓解企业人浮于事的矛盾,又体现了对老职工的照顾。现行政策允许企业在职工距退休年龄不足5年时,可以对其实行“内退”。然而,办理内退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应当是职工本人自愿要求的;反之,如果职工本人不愿意,企业强制让其内退,则已构成对职工劳动权利的侵害,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胡燕来律师提醒企业在处理劳动保障事务工作中,要注意完整准确地执行政策,尤其是注意执行政策要求必须履行的程序,比如在“内退”政策中就有须经职工本人申请的程序,忽略了这些程序,政策就走了样,就可能侵害职工的合法权益,企业也就可能为此承担责任。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岁,女干部年满55岁,女工人年满5O岁。

企业改制分流时,对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符合内部退养条件的职工,原主体企业或国有法人控股的改制企业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实行内部退养。职工在改制前已经办理内部退养手续的,一股由原主体企业继续履行与职工的内部退养协议。由改制企业履行原内部退养协议的,应当在改制分流总体方案中明确。(文章来源:胡律师网上海地区邮箱:hulvshi119@163.com)

第四篇:企业员工(因病)内部退养协议书

企业员工因病内部退养协议书

甲方(单位名称): 乙方姓名: 法定代表人: 性别: 委托代理人: 身份证号码: 经营地址: 家庭住址: 单位电话: 联系电话:

为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依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公司减人提效的有关精神,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特就乙方因病内部退养事宜订立本协议。

一、乙方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向甲方提出书面申请,甲方同意乙方自愿办理因病内部退养。

二、因病内部退养协议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乙方正式办理病退手续之日止。

三、乙方因病内部退养期间,甲方每月按本人岗位工资与年功工资之和的100%发给因病内退生活费,其标准为岗位工资 元 ∕月;年功工资 元∕月。退养生活费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执行。

四、因病内部退养人员退养期间工龄连续计算。因病内部退养人员在退养期间其年功工资逐年增加,岗位工资遇集团公司政策调整时,按井矿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相应调整。

五、甲乙双方按照国家规定比例交纳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乙方缴纳部分由甲方代扣、代缴。甲方为其办理病退手续。

六、因病内部退养人员在退养期间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乙方触犯刑律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甲方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及本协议。

七、甲方按照在职员工报销医药费的办法和标准为乙方报销医药费。

八、乙方在退养期间自办企业或者到其他单位工作和为个人工作,发生伤亡事故,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与费用。

九、乙方在退养期间应保守甲方的商业秘密,不得自营或为他人经营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相关业务,乙方泄密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十、本协议是劳动合同的附件,协议内容中如与劳动合同相悖的,属劳动合同的变更内容,甲乙双方同意以本协议内容为准。

十一、退养期间,甲乙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的,劳动合同顺延至劳动关系终止。

十二、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并加盖印章之日起生效。其它未尽事宜,按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执行。

十三、本协议正本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乙方人事档案中留存一份。

甲方:(单位名称公章)乙方:(签字按捺手印)

法定代表人(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五篇:企业经营管理需注意的十大问题

企业经营管理需注意的十大问题

一、防止企业在经营战略上出现失误

每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战略目标,企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战略的成功与否。正确的战略,会促使企业的发展,而错误的战略,则很有可能导致企业的失败。从古至今,从洋到中,无不重视战略,《孙子兵法》始为“计”,三国争雄,成于“谋”;现代企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几乎百分之百的成功企业,都将“战略”放在第一位。

如何防止企业在经营战略上的失误,我想,主要应防止出现对下失误:

1、防止企业经营盲目多元化。

2、防止企业经营太单一化。

3、防止企业扩张过快,致使其他各方面跟不上企业的快速扩张需要。

二、防止资金出现危机

企业的失败,导火线都只有一条:企业资金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导致资金颈瓶。导致资金颈瓶现象的原因,则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公司如何保证长远快速发展,我认为:资金是关键因素之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防止资金出现危机。巨人集团当时如果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事先做好储蓄,以应不测,再在银行贷款一两千万元,再投入三四千万元,巨人集团的历史也

1许将永久改写,史玉柱将更加辉煌。同样,亚细亚的失败也一样,如果加强内部控制,勤俭节约,也许真正能做到“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

三、防止企业管理机制跟不上企业的发展

无论是国外的企业,还是中国的企业,尤其是中国的民营企业,一般都有两个过渡期:一为企业权力交接过渡期,一为企业发展过渡期。这两个过渡期,都是企业的敏感期与危险期。

四、防止企业文化跟不上企业的发展

我个人认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用文化来管理企业。企业由资本原始积累期向管理机制阶段发展的时候,会初步形成企业文化的概念。这时,企业大多员工对企业文化都有一种表面的认识,或者是道听途说的认识,但并不能理解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知有用,并不知到底如何用之。企业文化,是管理的更高层次,它以企业经营者的个人经营思想为核心,灌输着企业理念、经营思想、伦理道理、社会价值、价值观念、营销体系等系列,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有意识的确立及灌输企业文化。

五、防止人才跟不上企业的发展

六、防止信息、技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变化需要

七、防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愿改变现状

许多创业者因把握住难得的一次两次机会,把企业扩大,使其初具规模。当时的成功经验,影响其一生,成为决策者以后的决策依据,大多决策、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等都一成不变。市场经济在不断变化,信息、技术、消费观念等也在不断变化。不进则退,生命在于运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于不断推陈出新。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原有的经营模式、管理体制、企业机制等已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这时,如果企业不愿改变现状,只会开始衰败,甚至破产、倒闭。如“福特汽车”历经了六七十年代的暗淡时期,“派克”经历了六十的市场严重萎缩期,“爱多VCD”的昙花一现。

八、防止恶性竞争

许多企业人士都认为:一定要战胜竞争对手。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企业实现双赢,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如果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那样只会造成恶性竞争,大伤公司元气,人、财、物都将受到严重挫伤。

九、防止内部失控

企业做大之后,人数将大大增加,企业也将更加复杂,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将产生。企业做大之后,一旦业务跨省、跨国经营,因最高决策者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往往顾到了这里,顾不了那边,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内部失控。内部失控的最大危害

3有:资金管理失控,人员管理失控,这些失控现象,都能导致企业的倒闭、破产。

内部失控,导致企业衰败、倒闭、破产的例子大有所在:

资金管理失控的典型有郑州亚细亚集团。亚细亚集团为九十年代中国较大的连锁超市集团,由于不注重加强内部控制,结果导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的商场管理失控,资金漏洞较大,本来只要一百元就能做得了的事情,结果领导硬要提几百甚至几千元,经营成本大幅度攀升,一年的管理成本便要几亿元,而企业经营业绩只有几亿元,短短一年多时间,亚细亚集团严重亏损,致使倒闭。

人员管理失控的典型例子举不胜举,主要体现在1、子公司、分公司各自为阵,不服从总公司的领导;

2、员工对企业不负责任,没有忠诚度;

3、员工做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事情;

4、一些公司骨干辞职,要么自己开公司,进行同一产品的开发,同企业竞争,削弱公司势力;要么带着技术、市场到其他公司发展,严重削弱公司的竞争力;

5、企业内部关系复杂,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带入企业,阻碍着企业的正常发展;

6、企业老资格与新一代不能融洽等。

问:企业将如何防止企业内部出现失控现象?

企业如何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企业如何建立一个内部比较单纯的环境,以便员工将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工作、企业发展之中去,而不是将精力放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去?

十、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任何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从表面上来看,是人才的竞争与发展,但从实质上来看,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单纯技术方面的竞争力,也不是企业单纯资金上的优势,而是集企业经营、经营理念、企业机制、人才机制、企业势力、企业文化、核心技术等为一体的系列整合。企业要发展,继续做大做强,就得从各个方面入手,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克服矛盾,在矛盾中前进,在改革中进步。

古人云:“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企业越是强大的时候,就越应该注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因为现在企业的竞争,不是竞争对手的优势,而是攻对方的弱势。同类产品企业之间竞争,如移动与联通,TCL与海尔、康佳等之间的竞争,都是攻克其对手弱点,占领相应市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

下载企业实施内部退养相关政策及需注意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实施内部退养相关政策及需注意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IT内部控制实施方法

    企业IT内部控制实施方法一、IT内控的产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2013年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重要考点:国家对内部退养人员的政策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手机IPAD随身看 国家对内部退养人员的政策 根据1993年国务院第111号令、《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国发[2000]42号)、劳社部发[2003]21号等......

    浅析农村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浅析农村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从 2003年开始 ,为解决费税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局面,中央和省级财政普遍加大了对县级财政的教育转移支付力度。......

    药业集团内部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案例

    药业集团内部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案例项目背景河南信心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其前身为郑州市中药制药厂,是河南省规模较大的中成药制药国营一类企业,具有四十五年中成药生产历史。主要......

    创业企业融资需注意的四个问题(大全五篇)

    要想成功融资,创业者要先认真审视自己,并学会与VC的沟通方式。文/桂曙光“我为什么现在不能融资?”很多创业者并不太清楚需要钱时该找谁融资?当然,他们都知道银行这条路可能性很......

    企业对境外支付需注意八大涉税问题

    企业对境外支付需注意八大涉税问题2012年7月9日信息来源:会计网校点击次数:《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七条和第三十八条等......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人力资源政策实施的思考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人力资源政策实施的思考 2010-1-18 10:51 崔强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内容摘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人力资源政策实施的意义有健全内部控......

    山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趋势,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既是山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又是山西应对这一趋势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山西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