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上册 初步了解近似数教案 冀教版
初步了解近似数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经历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的过程。
能力教学点:会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德育教学点: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近似数和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事物,能根据给出的近似数,选择合适的答案。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认识近似数
1.引出近似数
咱们三年级一共有308名学生,我们经常说三年级有300多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来描述一些事物。例如:
(1)某中学有学生2904名,有时说,这个中学有学生大约3000名。
(2)某小学有学生1260名,有时说,这个小学有学生大约1300名。
2.认识近似数
(1)3000是2904的近似数,1300是1260的近似数,分别写作:2904≈30001260≈1300
二、尝试运用近似数
1.用合适的近似数描述下面的事物
(1)一个大型养鸡场某一天产鸡蛋3638个
(2)李奶奶的家庭养鸡场某一天产鸡蛋227个
试着用合适的近似数描述,想好后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一个大型养鸡场某一天产的鸡蛋大约3600个。
李奶奶的家一天养的鸡蛋大约是230个。
(李奶奶家的养鸡场某一天产鸡蛋227个,可以说李奶奶家的养鸡场每天大约产鸡蛋230个(比较精细的人),也可以说每天大约产鸡蛋200个(比较粗线条的人)。但如果有人说每天大约产300个则是不合适的。)
三、完成练一练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上册 除法教案 冀教版
除法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结合插花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能力教学点:能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德育教学点: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竖式的写法和算理
教具:小棒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探究新知
师生谈话引出情景:妈妈买来48枝玫瑰,想把它们平均插在2个花瓶中,每个花瓶插多少枝?(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小棒动手分一分,并把分的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进行独立列式计算.二、交流探讨学生中出现的算法
1.用口算的方法,先分整捆的再分单枝的。
40÷2=20(枝)
8÷2=4(枝)
20+4=24(枝)
2、先分单枝的再分整捆的。
8÷2=4(枝)
40÷2=20(枝)
20+4=24(枝)
3、竖式计算。(如果还有其他方法给予肯定。)
三、重点讨论竖式计算
这是学生初次学习用竖式计算除法。教学时首先要教给学生除式的书写格式,(先写除号,把被除数写到除号的里面,除数写到除号的外面。计算时从最高位除起)然后要充分利用学生面前的操作,理解商中的2要写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4要写在个位上,表示4个1的算理。让学生明白“一商、二乘、三减”的计算顺序。
四、试一试
把48枝玫瑰平均插在3个花瓶中,每个花瓶插多少枝?
对于一部分掌握起来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先让他们操作,再用竖式计算。交流时,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十位上4除以3,商1余1后,怎样继续除。(十位上4除以3,商1余1,让学生明白余数1表示10。之后用18除以3,个位商6)
结合插花问题,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其他的插花方案。比如:平均插在4个花瓶中?
五、练一练
1.竖式计算
28÷2=75÷5=87 ÷ 3=56÷ 4=51 ÷ 3=91 ÷ 7=(计算时,要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法则,按照“一商、二乘、三减”的计算顺序进行计算。)
2.学校买来84本数学课外读物,平均分给3个班,每个班分多少本?(用竖式计算)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案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近似数的概念.2.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能正确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归纳求万以内近似数的方法.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出示卡片,进行口算练习. 604= 57-20= 364= 3006=729= 3070= 234= 25+8=
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测量一下教科书封面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学生测后:20厘米多一些,接近21厘米.教师明确:如果我们不需要非常准确的结果,可以认为教科书的长大约是20厘米.(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上面的情况.例如:今天早晨老师买早点,花去了2.1元,我们可以说花去了2元左右;又如:小明家路学校495米,我们可以说小明家距学校大约500米.在这里,我们就把2元钱、500米叫做2.1元和495米的近似数.(板书)(3)近似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过近似数?(学生自由回答)
引导学生回答:我们伟大祖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大约960万平方千米)哪位同学知道我国的人口约为多少亿?(十二亿)2.教师:以上一些数据,都是一些近似数.那么,究竟怎样来一个数的近似数呢?(1)出示例9: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总结说明:因206与200相差6,而206与300相差94,所以206最接近200,也就是说,206的近似数是200.板书:206200(2)讲授约等号.教师:这里的是约等号,206200读作206约等于200.(3)让学生通过以上的学习,自己类推284的近似数是284300.3.讲授四舍五入法.(1)二百几十几的近似数有的是200,有的是300,讨论一下,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根据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二百几十几的数,十位上的数是0、1、2、3、4时,它们都比较接近于200,因此,求它们的近似数时,都是把百位后面的尾数会去,并且把会去的数位用0补足.如果二百几十几的数,十位上的数是5、6、7、8、9,它们比较接近于300,因此,求它们的近似数,是把这个数百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0,同时,向百位进一.因此,284年的近似数就是300,这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板书)(2)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比如求几百几十几的近似数大约是几百,首先看它十位上的数.如果十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的数,就把百位后的尾数舍去,改写为0;如果十位是5或者比5大的数,就把尾数改写为0,并向百位进一.4.反馈练习.(1)694大约是几百,并说出理由.引导学生明确:先看十位上的数是不是满5,9比5大,把尾数改写成0,还要向百位进一,写作694700.(2)6250大约是几千?
三、课堂小结.本堂课我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即根据要求省略它的尾数:如果要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不满5,就把尾数舍去,改写为0;如果要省略的尾数最高位满5,把尾数改写为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四、随堂练习.1.求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89 419 581 6792 88702.填空.(1)新编小学生字典有592页,大约是_______页.(2)我班有学生43人,大约有_______人.(3)今天,小明买学习用具花去大约10元钱,小明可能花去了_______元或_______元.3.(1)下面各数大约是几百?189 203 451(2)下面各数大约是几千?1120 5906 300
5五、布置作业.结合生活实际,自编5道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题,如:我们班有72块玻璃,7270;奶奶今年59岁,大约60岁.
第四篇:三年级数学上册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冀教版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数据。
2.教师也收集了一些数据,(课件出示电器的价格数据)。
二、探究:
1.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
(1)让学生对教师收集的电器价格数据,进行比较,找出最便宜和最贵的,并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2)学生汇报:五位数>四位数>三位数>两位数>一位数
2.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
(1)让学生对剩下的位数一样多的电器价格数据,进行比较,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排?
(2)学生汇报:先看千位,千位上的数一样;看百位,百位上的数一样;看十位,十位上的数一样;再看个位。
3.教师小结并揭题:
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位数相同的数比大小,从最高位比起,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后一位,一位一位往后比。
三、练习: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大小比较。
2.揭开小花背后的秘密。
3.有奖竞猜活动。
4.摆卡片游戏。
四、评价小结。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上册 口算除法教案 冀教版
口算除法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并能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能口算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过程与方法
结合小棒引导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逻辑思维能力。2.丰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掌握除法口算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教 具:口算卡片 图片 学 具:学生每人60根小棒。教学过程: 1.复习
8÷4= 35÷5= 9÷3= 24÷6=
80里有()个十,400里有()个百。46里有()个十和()个一。39里有()个十和()个一。2.揭示本课课题:1.口算除法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分一分。
(1)电脑演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共有6捆,也就是60根,边演示边提问: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老师板书:60÷3=)继续演示:把6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2捆,也就是20根。
(2)请小朋友摆出6捆小棒,每捆10根,也像这样分一分。(3)教学60÷3的口算过程。
师:刚才大家动手分了,现在来动脑:60除以3口算时该怎样想呢?可以这样想:60是几个十?6个十除以3得几个十?2个十就是多少?所以60÷3等于多少?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想:6个十÷3=2个十=20。请同桌互相说一说60÷3的口算过程,再请两名学生说一说。(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4)反馈练习(出示卡片):80÷2= 90÷3=(5)尝试口算(板书):600÷3= 6000÷3=
(6)小结:像这样整
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在口算时可以把被除数看作几个
十、几个百、几个千去除以一位数,计算出结果就是多少个
十、百、千。(7)介绍除法算式的另一种读法。
师:(指60÷3)哪位小朋友来读读这个算式?(生:60除以3)(板书:读作60除以3)60除以3,这是一种读法,它的特点是先读被除数后读除数;如果先读除数,后读被除数又该怎样读呢?也可以读作“3除60”,请跟老师读一遍。(生读,师板书:3除60)谁能用两种读法读这个算式。(8)学生试用两种读法读600÷3 6000÷3(9)教学竖式书写方法。学生练写。
a.(电脑出示)用两种读法读下面的除法算式,再口算。40÷2=(请女同学读,一人口算出得数)500÷5=(请男同学读,一人口算出得数)8000÷2=(全班一起读,一起口答)
三、看书,质疑
四、练一练(电脑出示)a.对比练习。
90÷3 70÷5 63÷3 50÷2 80÷5 72÷4 b.出示生活应用题
国庆节学校买来90盆鲜花装饰校园。平均摆成5个小花坛,每个花坛摆多少盆鲜花?平均摆成6个小花坛呢?你还能提什么摆花方案? 先由学生自己解决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