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当前养老保险工作中若干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时间:2019-05-15 13:2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当前养老保险工作中若干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当前养老保险工作中若干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第一篇: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当前养老保险工作中若干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转发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当前养老保险工作中若干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各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劳动)局,市直各部门、单位,中央、省驻青单位,各有关单位:现将《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当前养老保险工作中若干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鲁劳社〔2001〕29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七月三日

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当前养老保险工作中若干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

鲁 劳社〔2001〕29号

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各养老保险省直管企业,各高等院校: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各单位在养老保险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迫 切需要在政策上予以明确。经研究,并请示劳动保障部同意,就当前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关于企业职工与原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养老保险问题

职工与原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不论以何种形式再就业,都应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有关社会保险 经办机构应积极为他们办理转接手续。下岗职工与原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未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而从事个体经济或自由职业的,如本人自愿,单位同意,可与单位签订基本养老保 险代办协议,委托原单位代缴养老保险费。个人按原单位执行的标准缴足应由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原单位向原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其代缴,缴费基 数可按原单位参加养老保险执行的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重新就业的人员退休后,其统筹项目内的养老保险待遇,由退休前最后一个为其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发放。失业期间达到退休年龄 的,由为其代管档案的机构按规定申报退休,并由失业前最后一个为其保留养老保险关系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支付统筹项目内的养老保险待遇。

二、关于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和待遇计发问题

1、企业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应及时办理退休手续,超过正常退休年龄而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仍以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的时间计 发养老保险金。确因工作需要按规定缓退的,需报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同意,并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正常退休年龄或缓退年龄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其退休时 间从其达到正常退休年龄或缓退年龄之月起计算。职工到达正常退休年龄或缓退年龄后,单位未及时申报的,其养老金从单位正式申报的次月起纳入统筹。

2、符合病退或特殊工种退休条件的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超过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的病退或特殊工种退休年龄,但尚未达到正常退休年 龄的,其超出病退或特殊工种退休年龄的缴费年限应予以承认,并相应计算有关退休待遇,其退休时间从审批机关批准之月计算,养老金从批准的次月起纳入统筹。

3、在国家对提前退休特殊工种清理之前,各地、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原劳动人事部《关于提前退休工种审批权限问题的复函》(劳人护〔1987〕7 号)和原劳动部《关于加强提前退休工种审批工作的通知》(劳部发〔1993〕120号)有关特殊工种的规定。特殊工种的范围,严格按照本行业经原劳动部认 可的特殊工种名录执行,不得参照其他行业的特殊工种执行。

4、职工过去从事符合规定的特殊工种,原始档案记载清楚,且从事特殊工种的年限累计已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退休前调离特殊工种岗位,但仍为企业工 人或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的,可按特殊工种办理退休。职工原在国有或集体企业工作且符合特殊工种退休的年限条件,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在从事 非公有制经济或失业期间达到退休年龄的,亦可按特殊工种的规定办理退休。在原行业从事某特殊工种,调入新的行业后继续从事这一工种,但新的行业中不作特殊 工种对待的,前后不能累加计算。

5、退休改办离休(含建国前老工人退休)的人员,其离休时间的认定应严格按照鲁劳发〔1994〕38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属于冤假错案落实政策改办的,从原退休之日算起;属于放宽政策改办的,从改办之日算起。离休时间由负责改办手续的部门认定,有关待遇的变更由社会保险经办 机构核定。

6、为合理计算职工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缴费指数由按建立个人帐户前四年缴费工资计算改为按职工历年缴费工资计算。但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每满 1年计发1.4%)时,仍按建立个人帐户前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不得将建立个人帐户后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机关事业单位成建制改为企业或由 机关事业单位(含部队)调入企业的职工,退休前按上述办法计算后实际缴费指数仍不足4年的,要按转入(调入)企业前职工原始工资发放单或工资发放花名册记 载的实发工资(工资总额口径)计算到4年,如记载的实发工资低于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0%或高于300%的,分别按60%或300%计算。

7、劳动者在就业期间应当缴纳养老保险费,所在单位和职工个人违反规定中断缴费的,按欠费处理,应按规定予以补缴。违反规定中断缴费退休前未补 缴的,在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时,欠费年份按零指数计算。

8、企业职工中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但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劳动鉴定委员会认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经本人申请,可按国发〔1978〕 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的,按月发给退职生活费。具体标准为:退职时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加个人帐户 养老金。其中,1997年12月31日之前参加工作的,另加调节金120元。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仍按鲁劳发〔1998〕141号文件有关规定,一次付 清。

9、对涂改、伪造职工档案的,除建议所在单位按规定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外,对改动的地方,由单位重新取证并经法定公证后方可予 以认定。

三、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问题

1、机关事业单位中所属的企业,凡进行独立登记的企业法人,均应从批准成立之月起按规定参加企业养老保险,未参加的应按企业养老保险的有关规定 补缴。已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的,移交当地企业养老保险机构,移交时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

2、职工在省内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或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只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帐户档案,不转移基金。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调入企业 后,从调入之月起建立个人帐户。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调往外省的,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缴费部分的本息。

3、机关事业单位原计划内临时工、民办教师等,转招为干部、固定工或合同制工人的,应自任临时工或民办教师之日起补缴养老保险费。其中,转招为 干部或固定工的,当地实行固定工养老保

险统筹前按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视为缴费年限。个人补缴基数,按补缴时当月本人缴费工资计算;单位补缴基数,按全部 补缴职工当月缴费工资之和计算。

4、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已参加养老保险统筹的,单位在给工作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需报劳动保障部门审核退休条件、社会险经办机构审核退休待遇 后,再按人事管理权限办理退休审批手续。凡未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办理退休手续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律不予支付养老金。

5、机关事业单位已开展养老保险统筹的,统筹项目要按国家省的政策规定执行;按“双基数”收缴养老保险费 的,要逐步规范按“单基数”收缴养老保险费;缴拨方式要逐步由“差额缴拨” 改“全额缴拨”;有条件的市应逐步提高统筹层次,由县级统筹过渡市级统筹。

本通知从2001年1月1日起执行。今后国家如有新的规定,按新规定执行。

第二篇:山东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

鲁劳社〔2006〕23号

(2006年5月30日)

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保障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山东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鲁政发[2003]107号)、劳动保障部《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18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认真遵照执行。

一、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把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特别是工伤保险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及有关工伤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做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采取得力措施,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基本纳入到工伤保险制度之内。当前,要重点推进农民工就业较为集中、工伤风险和职业危害较大的煤炭、建筑、石油开采、金属冶炼、制鞋、箱包、烟花爆竹等行业企业依法参加工伤保险。要与安全生产监督、煤矿安全监察、工会、妇联等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积极协调配合,定期监督检查,共同做好农民工工伤保险工作。

二、用人单位应当到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按照经办机构核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农民工个人不缴费。

三、用人单位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原则上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可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

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可以优先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

四、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参保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按生产经营地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五、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由用人单位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农民工本人或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按规定提出。

六、被认定为工伤且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达到1--4级的农民工以及因工死亡农民工的供养亲属,按月领取待遇,并执行工伤保险待遇的调整政策。

七、在我省就业的被认定为工伤且伤残等级达到1--4级的外省农民工,本人自愿选择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一次性领取标准按照工伤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诊断之日的年龄以及伤残等级核定,具体标准为:

(一)满16周岁不满30周岁伤残等级一级的为20万元;二级为18万元;三级为15万元;四级为13万元。

(二)满30周岁不满50周岁伤残等级一级的为15万元;二级为12万元;三级为11万元;四级为9万元。

(三)满50周岁以上伤残等级一级的为9万元;二级为8万元;三级为7万元;四级为6万元。

八、在我省就业的因工死亡外省农民工的供养亲属,本人自愿选择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一次性领取的标准为:配偶为8万元;其他供养亲属为5万元,其中子女(含弟、妹)按照年满18周岁终止领取的供养余年计算,具体标准见下表:

供养子女(弟、妹)一次性领取长期待遇支付标准表

单位:年、万元/人

供养年限 1 2 3 4 5 6 7 8 9 标准 0.4 0.9 1.3 1.7 2.2 2.6 3.0 3.5 3.9 供养年限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标准 4.3 4.8 5.2 5.6 6.1 6.5 6.9 7.4 7.8 供养亲属有数人的,按上款标准一次性领取总额不超过15万元。

九、在本省设区的市之间流动就业、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本省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以及因工死亡农民工的供养亲属,如本人自愿选择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长期待遇,可参照本通知七、八条规定执行。

十、农民工本人或供养亲属自愿选择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应当在申请核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时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与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书面协议;一次性领取待遇后,工伤保险关系终止,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有关协议文本由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

十一、用人单位未给农民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或者未按核定的标准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农民工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或举报。

用人单位与农民工之间就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的,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确认。

十二、本通知下发前,因工致残被鉴定为1-4级伤残的农民工和因工死亡农民工的供养亲属,已经按月领取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的,不得再按本通知的规定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已经按照有关规定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的,不再重新处理。

十三、本通知所称农民工,是指有农村户籍,在国家规定的就业年龄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

十四、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鲁劳社函[2005]135号)第七条规定的一次性领取待遇标准同时停止执行。有关人员自愿领取一次性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按照本人申请时的年龄、伤残等级以及供养亲属情况核定,具体标准参照本通知七、八条规定执行。

第三篇:关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通知

关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通知

近期,西安市总工会信访室接待了许多前来咨询有关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上访职工和企业负责人,为使养老保险政策的内容和精神更进一步的被企业和职工所知晓,更深层次的落实到基层。现将最新老保险的有关政策在本刊物上刊登。本月刊登政策为:关于转发省社保局转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通知》的通知。全文如下: 关于转发陕西省社保局转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通知》的通知

各区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市处有关科室: 现将《陕西省社会保障局转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陕社保发【2008】43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操作意见,请一并执行。

一、非公有制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编制外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必须整体、一次性补缴。严禁分批、分期补缴。

二、今后各区县经办中心在办理参保企业在职职工的补缴时,事实清楚、劳动关系清晰、政策明确的,由各区县经办中心按规定条件、规定程序审核,经中心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办理,做到严格、公开、透明。对于情况复杂,难以界定的可上报市处指导审批。

三、参保企业超龄人员的补缴,由各区县经办中心按照规定条件、规定程序进行初审,对符合补缴条件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退休条件后,填报《西安市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补缴费用资格审查表》,携带有关资料和超龄人员本人档案报市处审批后办理。

四、非公有制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按规定整体参保缴费后,其1993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之间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办理了退休手续并有企业按月支付养老金的超龄人员,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后,按照我处现行超龄人员补缴办法办理,其基本养老金按照到龄是养老金计发办法计算,从办理完退休手续之月纳入统筹,发放养老金。

五、建立补缴人员情况备案制度,各区县经办中心对当月补缴人员有关资料按月整理、归档,并按月填报《年月西安市参保单位补缴养老保险费情况统计表》(并报电子报表)随统计报表报市处

第四篇:关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通知

关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通知.txt24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关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通知

近期,西安市总工会信访室接待了许多前来咨询有关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上访职工和企业负责人,为使养老保险政策的内容和精神更进一步的被企业和职工所知晓,更深层次的落实到基层。现将最新老保险的有关政策在本刊物上刊登。本月刊登政策为:关于转发省社保局转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通知》的通知。全文如下: 关于转发陕西省社保局转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通知》的通知

各区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市处有关科室: 现将《陕西省社会保障局转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完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陕社保发【2008】43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操作意见,请一并执行。

一、非公有制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编制外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必须整体、一次性补缴。严禁分批、分期补缴。

二、今后各区县经办中心在办理参保企业在职职工的补缴时,事实清楚、劳动关系清晰、政策明确的,由各区县经办中心按规定条件、规定程序审核,经中心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办理,做到严格、公开、透明。对于情况复杂,难以界定的可上报市处指导审批。

三、参保企业超龄人员的补缴,由各区县经办中心按照规定条件、规定程序进行初审,对符合补缴条件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退休条件后,填报《西安市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补缴费用资格审查表》,携带有关资料和超龄人员本人档案报市处审批后办理。

四、非公有制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按规定整体参保缴费后,其1993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之间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办理了退休手续并有企业按月支付养老金的超龄人员,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后,按照我处现行超龄人员补缴办法办理,其基本养老金按照到龄是养老金计发办法计算,从办理完退休手续之月纳入统筹,发放养老金。

五、建立补缴人员情况备案制度,各区县经办中心对当月补缴人员有关资料按月整理、归档,并按月填报《年月西安市参保单位补缴养老保险费情况统计表》(并报电子报表)随统计报表报市处

第五篇: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关于劳动用工备案的通知

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

关于全省实行劳动用工备案的通知

琼人劳保〔2007〕417号

各市、县、洋浦开发区人事劳动保障局:

为进一步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劳动用工秩序,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46号)精神,结合我省劳动用工实际情况,决定在全省实行劳动用工备案。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劳动用工备案的实施范围

我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使用劳动者,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形成劳动合同关系的,都应到登记注册地的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并提交《劳动用工备案申请表》(见附件1)一式两份。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内设的劳动合同管理机构负责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在海口市行政区域内,省属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省级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中央驻琼单位、部从驻琼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备案手续,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其他单位劳动用工备案一律实行属地管理。单位登记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的,在实际经营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劳动用工备案。

二、劳动用工备案的程序及内容

(一)招用职工或者续订劳动合同的备案程序。

用人单位新招用职工或与职工续订劳动合同的,应自招用或与职工续订劳动合同之日起30日内,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备案手续;在本通知实施前已招用职工的,应在本通知施行后60日内办理备案手续。

备案时,用人单位须提交以下材料:

1、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

2、用人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一份;

3、《用人单位招用职工或与职工续订劳动合同备案花名册》一式两份(见附件2);

4、与原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一份(劳动者更换工作单位的);

5、已签订《劳动合同书》文本一份。

(二)解除、终止职工劳动合同的备案程序。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7日内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

备案时,用人单位应提交以下材料:

1、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

2、职工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3、已签订《劳动合同书》文本一份;

4、《解除或终止职工劳动合同备案花名册》(见附件3)一式两份;

5、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一份。

(三)其他情况的备案程序。

用人单位名称、法人代表、单位类别、经济类型、组织机构代码证发生变更后,应在30日内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变更手续。用人单位注销后,应在7日内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注销手续。

备案时,用人单位应提交以下材料:

1、用人单位名称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一份;

2、组织机构代码证变更后的复印件一份;

3、法人代表变更后新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4、宣布注销用人单位的文件、法院破产终结公告、工商部门注销登记证明一份。

三、劳动用工备案的监督检查

(一)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备案下列事项实施监督检查:

1、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工备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2、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后办理录用备案手续情况,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

3、用人单位办理与职工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备案手续情况;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劳动用王备案管理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协助,如实提供相关资料,不得提供虚假资料或出具伪证,不得谎报、隐瞒有关情况,不得隐匿、销毁有关证据,不得拒绝和阻挠检查。

(三)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用工备案义务、备案内容不真实、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依法给予相应处罚。造成劳动者合法权益损害的,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四)任何用人单位和个人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均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投诉举报情况,应及时登记、调查,依法予以处理。

(五)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备案后,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经办机构盖章、备案经办人签名的《劳动用上备案申请表》,作为劳动保障监察的重要内容。

四、劳动用工备案的组织实施工作

(一)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实行劳动用工备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统一领导,指定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劳动用工备案工作。劳动关系、劳动保障监察、劳动工资、统计、就业和失业等相关机构要加强协调配合,搞好劳动保障部门内部各项涉及劳动用工备案工作的相互衔接,实现资源共享,避免相同内容重复备案。各地要依托金保工程劳动保障业务专网,到2008年底,实现省、市(县)两级劳动用工信息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基本建立全省劳动用工信息基础数据库。

(二)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做好实行劳动用工备案的前期准备工作。要通过调查摸底,充分掌握用人单位户数及现有劳动用工情况,建立所辖区域劳动用工备案台账,并在此基础上,指导每一个用人单位也相应建立劳动用工台账,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实现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及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情况的动态管理。

(三)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完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工作流程,方便用人单位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要采取提前通告、跟踪催办和监督检查等办法,督促用人单位及时进行劳动用工备案。

(四)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建立劳动用工备案统计制度。按照《劳动用工备案情况统计表》(见附件4)的要求,认真做好劳动用工备案统计工作,保证准确、及时、全面的完成统计汇总和上报任务。《劳动用工备案情况统计表》实行半年报和年报制度,半年报在每年的7月10前,年报在次年1月10前报送省人事劳动保障厅劳动保障监察处。

二00七年十月二十五日

下载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当前养老保险工作中若干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当前养老保险工作中若干具体政策问题的通知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