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牢记传统不忘本-赵铭贤
牢记传统不忘本
下麻小学:赵铭贤
我虽然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但也经历了文革期间的大跃进吃大锅饭而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苦处。那时候常常因吃不饱穿不暖二愁肠。记得有一次因我们家中人多劳力少而生产队没有分给我家人均每天的四两红薯干,我放学回家吃饭时家里没有一粒米。我被饿的昏倒在院中,母亲看到我们兄弟姐妹挨饿的样子流下来伤心的眼泪。我坐在院中看到母亲流泪,我明白了母亲以往经常给我们说的一句话,“惜衣有衣穿,惜粮有粮吃”。就在那一刻我感觉我一下子就长大了。暗暗下决心,牢记父母的话,一定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让全家人不饿肚子。改革开放以后我家分到了很多地,我也真正长大成人,带领全家人勤劳致富。从不奢侈浪费。别人家逢年过节吃的是大鱼大肉,而我自己还偷偷地吃着黑面馍馍。后来有了自己的子女,我经常教育他们要勤俭节约,利用祖辈和自己的经历教育他们,久而久之,一个勤劳朴实,节俭的家风逐步形成。
第二篇:赵广贤读后感
农科院小学赵广贤2014年4月29日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我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就喜欢上了这个英年早逝的作家路遥先生,后来我读了他的《烦恼人生》等作品。路遥先生的小说多是农村题材,但又不局限于农村生活的描写和城市的,也有交叉地带发生的人和事,特别着重表现年轻人的生活,通过他们反出新生活中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
这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他的《平凡的世界》。每每有时间我都要重新去读,感想好多,可真要写读后感,却又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样去落笔。很害怕自己的拙劣的文字解读损害了路遥先生的本意。
劳动者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平凡的世界》就白纸黑字的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它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首先,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我们每个人的世界都是平凡的。他所讲述的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从小处着眼,作者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以亲近,给人以启迪。
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我认为孙少平这个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学会欣赏。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自卑里的坚强让我敬畏,因为那也是一种精神。战胜困难,摆脱束缚,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警醒。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他认识到了平凡,也最后选择了平凡。
其次,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对农民的深刻理解。现代城市年轻人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农民,理解农民的生活,理解农民的想法。以及农民过的日子,农民的现在和未来他们也不会关心。但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地地道道的农村小伙,所以我对农民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和理解。而且,这些间接地知识也能够带给我们启示和触动。这就是《平凡的世界》。
小说能够深刻的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读完这部小说从某个意义上说我们也经历过了那个时代,也曾在田中挥汗如雨。也能让我们深刻的理解我们那些可敬可爱的农民的平凡与伟大我们生存的现实年代,每一时刻都在告别贫困的困扰,可生存环境的改变,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面对不段涌现的新问题,在普通人的视线里,生活似乎也不是那么平坦得一马平川。面对新的困难,一样会有新的无奈;面对新的理想,一定会新的彷徨;面对新的世界,也一样会有新的自卑心理在作怪,人类的懦弱是本性,任何人都不能逃避。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旅途中,只有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积极的去面对,才会有发展,才会有未来。困境里的自卑,无奈中的反抗,积极中的进取都是社会文明进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激励因素。
第三篇:发扬民革传统 牢记历史使命
发扬民革传统 牢记历史使命
[日期:
2008-10-20] 来源:作者:寿似波 [字体:大 中 小]
——学习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六十周年体会
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发布60周年之际,我认真学习了“五一口号”及相关资料,一个决定中国政权大变革、各个民主党派前途和命运大抉择时期的历史脉络在我的眼前清晰地展现开来了。
1948年4月30日,新中国的黎明即将降临之际,中共中央发布了《 “五一”劳动节口号》23条,祝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鼓舞全国人们团结起来准备迎接新中国的诞生,提出了联合“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伟大号召。
受此感召与鼓舞,5月5日,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群起响应。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马叙伦、蔡廷锴、谭平山、郭沫若等民主人士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五一”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他们还向国内各报馆、各团体及全国同胞发出《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通电》。各民主团体以香港为中心,为新政协的召开积极筹备,献计献策。
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中共“五一口号”,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通过学习这段历史,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发扬民革的优良传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六十年前,民革的先辈们不畏艰难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开启了民革发展的正确道路,正是民革先辈们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才有今天我们民革发展的广阔前景。
通过学习,更加明确了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亲密合作,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不断进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持续、健康、高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社会稳定,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得到空前提高。这一切充分说明,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有效的政党制度。我们一定要牢记民革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发展创新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使命,搞好薪火相传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继承前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光荣传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多党合作制度、坚持爱国主义、坚持遵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坚持发挥特色、坚持与时俱进,发扬民主、团结、创新、奉献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赵彦铭的文章(摘桂花)
摘 桂 花
六(2)班赵 彦 铭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一朵朵桂花迎秋开放。在国庆节的最后一天,我们全家骑着电瓶车去盐仓外围线摘桂花。
大约骑了十分钟左右,我们就来到了目的地。一下车,我们立即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花香,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放眼望去,马路两旁那一排又一排的桂花树发出静谧的清香,竞相开放。金黄金黄的花朵,像穿着黄裙的姑娘隐藏在绿叶边儿。一阵秋风拂来,绿叶丛中发出“沙沙”的声响,到处都充满了秋天那诱人的气息。
我迫不及待地踏入“花的海洋”之中,马上挑了一棵又大又高的桂花树前,开始摘桂花。我边看边摘,只见桂花小巧玲珑,花小如小米,细小的四花瓣犹如小人国的小孩们撑着的小黄伞小红伞,而密密匝匝灿若繁星的花儿,一串串,一簇簇挤在一起,少的十几朵,多的上百朵,直至眼花缭乱看不清数不尽。我踮起脚,向桂花伸手过去,用细小的两只手指去把桂花小心翼翼地摘下来,仿佛在指尖的不是桂花,而是金子。有些桂花非常听话,像一个乖孩子一样,我轻轻一摘,它们就朝我的袋子飞来,静静地躺入袋子中;有些则非常调皮,非要我去“请”它们,它们还招呼一些小草挠我的脚底心,挠得我直痒痒。下面的桂花几乎摘得差不多了,我决定爬到树上去摘桂花。我一只脚踏在树干上,一只脚踏在树枝上,“嗖嗖嗖”几下就爬上了树。妈妈在下面接桂花,我在上面摇桂花。我用力一摇,桂花“簌簌”地往下落,像顽皮的孩子似的钻进我的衣服,落在我的头上,也给大地
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金地毯,真像一场桂花雨啊!桂花是那么的香,使我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我徜徉在花的海洋中,陶醉了!
桂花花如海,采花如花海中瓢起一碗水,我贪婪地采摘了满口袋的金桂银桂。我和爸爸妈妈拿着收获满载而归,心里甜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回到家,妈妈还把桂花做成了桂花糖,炒着年糕吃,好吃极了!
第五篇:赵瑞铭--减负提质经验交流材料
思想品德课中的“减负提质”
老高川九年制学校赵瑞铭
如何在一堂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能力,做到减负增效,提高课堂的效率,是广大思想品德老师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减负”即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轻的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负担,但不是不要教学质量。通过减轻过重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减负的同时要提质,要通过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减负提质”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
1、思想品德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当然,减负提质也得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正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所以我们老师课前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把握要做到融会贯通。也就是说要求我们老师:首先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让课堂变得有趣起来,让学生乐于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每堂课要留给学生一定的讨论空间,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保证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与此同时,老师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地去探索教改前沿,总结有益的教学方法,变教学生内容为教学生方法,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而且能把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2、要清醒地认识到“减负”不是“减质”。“减负”不能“减质”,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自学能力和耐挫能力,更好地推
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4、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培养,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作业布置上,还给学生作业的选择权。
5、利用资源优势,进行开放教学。既开放教学内容,开放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自然中学习思想品德;改革思想品德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重视思想品德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6、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培养学生高尚的首先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7、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8、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扬教学民主,重视学生质疑、想象、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减负与提质的核心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负与提质要解决的问题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各种弊端;减负与提质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工程,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