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就业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困扰及调试方法

时间:2019-05-15 03:0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求职就业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困扰及调试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求职就业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困扰及调试方法》。

第一篇:大学生求职就业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困扰及调试方法

大学生求职就业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困扰及调试方法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所以对于即将毕业的莘莘学子他们想的更多地不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取而代之的是对于求职就业的一些彷徨。

可能我还没真正到求职就业的那一刻吧,所以我想以一个“置身之外”局外人的身份来看待这个问题,来说说我的一些见解。在我认为,大学生求职就业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心里困扰。

首先,就业观念的心里困扰。部分学生认为本地企业不如发达地区好,有种好向往发达地区的趋势等不准确的就业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不仅学生,家庭的就业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

其次,对薪金要求方面的困扰。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

1600~1700元/月,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再次,对于自己初入社会能不能很好的融入到自己的工作环境中的心理困扰。简而言之,就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心理困扰。一些部门在招聘时常常会要求应聘大学生有“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刚从学校走出来,何来工作经验?,不少大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所以面对这样的要求,他们心里也就彷徨起来,困扰不已。

然后,对自己毕业后的生涯规划的心理困扰。“你对自己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有没有一个很好的构想?”,记者问。“现在没有什么想法,想着毕业后我想先不参加工作,准备考研吧”,“会从事跟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某项工作吧”,大多数的学生会或是以“考研”盖过自己的职业规划,以考研来缓解自己的就业压力,或是会的的比较模糊,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

最后,最大的问题其实也在于他们本身--对就业心理准备的不足。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可结果是很大一部分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面对上面所述的就业求职所面对的心理困扰,我认为应该从自身出发,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困扰。

1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准确给自己定位,要认识到越偏远的地方越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要有地域上的歧视。同时增加知识的积累,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再适当地补充相关专业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在大学期间要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资格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以提高自身的就业筹码。

2学生还要提高实践能力,要学会把书本知识应用在实际中,从而多方面锻炼自己,提高就业成功率。,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将来打造全新的自我。

3时刻准备着,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使自己能够随时投入到需要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发挥着自己的能量。

4作为一个大学生要提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很好的规划,这样在大学学习期间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和一定的目的性。朝着自己规划的方向一步一步地迈进,对最终很好的实现也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

第二篇:谈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试

谈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试

一、常见的毕业生压力源有哪些?

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干什么(无所适从、焦虑)。

简历投出无回音(不踏实、焦虑)。

同学间比较(例如:我的工作要比别人的好,为什么他的比我的好?不服气、自卑)。

父母亲的期望值高(担心、焦虑)。

害怕回家乡工作(担心、焦虑)。

害怕人际关系太复杂不敢迈入社会(担心、焦虑)。担心本科生学历低缺乏竞争力(焦虑、自卑)。

二、常见的心理及应对方法

1.焦虑心理

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的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感到心惊胆战。

有的同学对自己向往的单位因参加竞争人数众多、录用条件严格,而失去了主动争取的信心。还有的女生怕性别劣势带来求职困难。有的因大学学习成绩不好,拿不出像样的成绩表而烦恼,有的因自己动手能力低而紧张。克服求职心切、急于求成的思想,客观的分析自己,合理的设计求职目标,增强求职勇气,减轻焦虑情绪。

2.依赖心理

不是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推销自己”,而是一味地等着家里亲戚、朋友给自己找路子,或者自以为自己有某些优越的条件,坐等学校帮忙落实单位。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招聘活动或是主动参与某些社会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并逐步增强主体意识。

3.自卑心理

对自己的个人能力、内在潜质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多找自己的长处,利用自己的优势以长补短,寻求成功的经验,增强自信。

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 正确认识失败,克服恐惧心理,重新找回自信

4.嫉妒心理

嫉妒是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势地位既羡慕又妒嫉的情绪。有的同学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他人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就会产生羡慕,转而痛苦、不甘心,最后嫉妒他人的心态,甚至为不让别人超过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不良的手段。

 互助互爱。

 通过自我调节,及时排除不良的嫉妒意识。

5.怯懦心理

由于大学生接触社会不多,很多毕业生在面试的时候会出现怯场的心理问题。在求职现场,面对招聘者的提问,紧张得面红耳赤、语无伦次,准备好了的说辞也忘得一干二净,不能很好地推销自己。

 昂首挺胸,主动与主考官打招呼。

 多找机会、场合锻炼自己,多说多做。

6.骄傲心理

有的毕业生没有完全正确的认识自己,自我评价过高,求职中不肯屈就,对稍有不对胃口的用人单位就采取拒绝态度,结果是错过机遇,难以合适就业。还有的毕业生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态,只是想找待遇及工作条件最好的单位,或者是当下最热门的单位或最前沿的行业,而不顾自己的专业或自己的性格气质是否适合这一行业。

 评估自己如果在该单位能够获得成长的机会和空间。

 选择合适的单位,从低处做起,最终实现职业理想。

三、常见的择业心理误区

择业是“一种使人焦虑痛苦、剥夺人的安全感的自由,一种促使人想要逃避的自由,因为你必须选择,无人能代替你选择,且须由你对选择的后果负责”。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

1.“落脚心理”误区

落脚心理:即“先找个单位混口饭吃”的求职心理。缺点以及个人兴趣,制定一个长远计划。

 “落脚”要尽可能的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急于求成,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2.“一步到位”误区

“一步到位”心理:即期望第一份工作就能够达到理想状态。转变而有所调整。

 应更多地注意自身的一些能力,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根据自己的优缺点来进行职业规划

 垒尘埃而成泰山,积滴水始就阔海。要一步一个脚印,点滴积累。

3.“趋向心理”误区

“趋向”心理:地域,行业,企业 根据自身的条件及客观情形来选择一种灵活的就业模式。而不是单纯地针对某些地域、某些行业或某些企业。

4.“赶时髦”误区

“赶时髦”心理:“盲目攀比” 的心态。一些学生讲“级别”觉得在校园期间我成绩比你好,荣誉我比你多,“官职”比你大,理所当然工作也应比你好。却不知用人单位并非以此作为录取人才的唯一标准,这些热衷于攀比的“高材生”最终只能在“高处不胜寒”的日子中体会孤独。择业时应该更多地综合考虑自身条件、个人喜好等,在综合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基础上选择自己从事的行业或职业。

5.“盲目自信”误区

盲目自信:“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的心态。

 保持平常心和谦虚的态度,更容易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6.“挣钱第一”误区

挣钱第一:“有钱就图”的心态

 要获得谋职择业的成功,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对自己的实力、兴趣、技能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估。自我评估的主要内容有:人生理想、气质和性格、道德品质、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等。

7.“能学东西就好”的心理误区

“能学东西就好”心理:理解片面,缺乏规划。践上的学习而不是仅仅追求理论上的学习。

 要更好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根据个人的兴趣,选择学习的对象,从而有利于个人的人生发展。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的策略

1.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正处于相当严峻的形式。只有正视就业压力,大学生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这种压力可以变成动力,增强大学生的进取心。

2.自觉地有意识地适应社会

 在新的环境中,要主动调整生活节奏

 要尽快了解环境,进入角色

 要适应环境与创造环境相结合,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大学生自身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大学生更应该注意评价自己的价值取向,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就业观。

4.大学生要加强自我认识,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

面对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就业前,应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对所处的时代特点、社会环境有全面的认识,了解社会需求及职业的要求,同时大学生自身还要全面、正确、客观地对自己进行评价,实现合理的自我定位。要克服缺点,发扬优点,才能找到自己较满意的职业。大学生在就业前,还应当明确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

5.主动捕捉机遇

学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主动出击,不能犹豫,也不要害怕失败,应有敢试敢闯的精神。

6.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 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

 要坦然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

 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以便在下次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7.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可以尽快消除陌生感,促进熟悉新的环境

 保持有个良好的工作心态与生活心态

 有利于增进集体团结合作

8.勇于创业,寻求多途径就业

 要有准确的观念与思路

 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与定位

 选择灵活的就业方式

五、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调适方法

1.理情疗法

即用理性认识代替以偏概全,糟糕透顶等非理性认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在双向选择中,确立职业定位,寻找工作机会。

2.宣泄法

一是倾诉:可以找同学、朋友、心理咨询师诉说自己的烦恼和委屈,一吐为快。二是大哭一场,发泄心中郁闷情绪,美国生物化学家弗雷说过:“强忍不哭,把眼泪咽下去,等于慢性自杀。”三是写日记,写出自己心中的苦闷。四是击沙袋或在空旷地方大喊大叫。宣泄时,要把握分寸,不伤害自己、他人及公私财物。

3.升华法

升华法是以更加符合社会的规范的动机或行为来代替原有的低层次的动机和行为。

4.补偿法

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改变原有行为方向,以其他能够获得成功的活动来代替,以弥补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和自信。

5.积极暗示法

心理学上的暗示,是指个人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形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积极暗示能令我们保持好的心情、乐观情绪、自信心,从而调动内在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消极暗示会强化我们个性中的弱点,唤醒潜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自卑、怯懦、嫉妒等,从而对情绪产生不良影响。

如暗示:我是本科生、年轻、有专长,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明天会更好。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只要我坚定目标,一定会有所回报的。

6.注意力转移法

把注意力从不良的刺激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或从事其他活动的一种自我调查方法。当落聘后,可以把注意力转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上,如散步、打球、看电影、上网聊天等,防止不良情绪泛化、蔓延,体验积极情绪。

7.自我安慰法

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时,为防止精神上的痛苦和不安,可以找出一种合乎内心需要的理由来说明和辩解。即“甜柠檬原理”和“酸葡萄原理”。如失恋比离婚好,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

第三篇: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调试方法范文

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调试方法

眼下,“大学生就业”这个话题又开始升温。初次就业,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而学生是否拥有一份良好的择业心态,是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

校园BBS上,就业也是一个热门话题,面临毕业一些学生在在就业问题上,流露出恐慌、焦虑情绪。“一想到找工作的事儿,我就吃不香,睡不踏实”、“每次打开电脑看到一长串的就业信息,就犯晕”„„一些同学,面对就业压力,无不发起牢骚来。

一些高校就业办的老师也指出,大学生找工作,心情迫切可以理解,但完全不必过分焦虑。我也将面临就业的问题,在我没毕业前,我决定对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调试方面问题进行一番研究。经过我不断的分析与阅读大量文章,就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调试方法,我做了如下一些总结:

1、根除依赖心理-----自食其力

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的30年一贯制——“统包统分”,使大学生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享受国家下达的分配单位。现在实行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使许多有依赖心理的大学毕业生陷入困境。

在传统就业意识的禁锢下,迷恋“统包统分”,恐惧竞争风险,把就业希望寄托在人事部门、教育部门、学校甚至家长身上,是依赖心理的具体表现。这种心理往往导致对求职择业不闻不问,从而增加家长的负担。具有这种心理的人,一旦进入就业竞争的行列,往往无所作为,落聘的风险极大。大学毕业生只有面对实际、着眼基层、积极参与,才有出路。

2、超越自卑心理-----正视现实

许多大学生四年中孜孜以求练就一身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可就在面临毕业即将走向工作单位时,却突然怀疑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好像缺少点什么。如何超越自卑心理走向成功之路呢?这里提些建议供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参考。

(1)在心中列出自己的成绩单。有关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成绩。如演出或比赛成功,甚至自己做的某件事情曾受到老师、长辈或同学们的赞许。细细品味自己,自己有价值和魅力。这样不仅会使你顿觉有“神力相助”,而且便于在求职择业时树立自信。

(2)尽量使自己坦诚、直爽。把自己确实取得的成绩、具备的才学尽量说出来,包括自己的不足甚至缺点。对于坦诚直率承认自己年轻、幼稚、缺乏锻炼,不见得用人单位会讨厌,有时反而会有好感。

(3)正视现实,正视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凡事可取而不可夺,此次不成还有下次,要善于解脱自己。要经常看到自身在生活现实中光明的一面,这样无论对求职择业还是对走好人生之路都有积极的作用。

3、摆脱羞怯心理-----相信自己

新时期的大学生接触实际、接触社会的机会很少。在校内的熟人圈子里,他们还能应付一下,可一出校门便感到手足无措。

羞怯心理按其成因可归纳出四种:(1)自卑性羞怯;(2)敏感性羞怯;(3)挫折性羞怯;(4)习惯性羞怯。

如何在求职择业活动中抑制并克服自己的羞怯心理呢?我们认为,首先要增强自信心。古代有驼背成为捕蝉能手者,国外有从小口吃的人成为雄辩家。关键是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切不要为自己的短处所禁锢。其次不要过多地计较别人的评论,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实力。第三,平时就争取机会,迎难而上,多多锻炼。第四,要学会意念控制。遇到陌生场合预感自己可能紧张、羞怯时暗示自己镇静下来,提醒自己别胡思乱想,切忌“自己吓唬自己”。

4、避免攀比心理-----展现自我俗话说:这山望着那山高。如果这句话用在激励自己积极进取方面,无可厚非。但如果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处处与别人比高下,就不正常了。

事事攀比者在求职活动中往往显得缺乏主见,自信心不足极易受他人干扰。他们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到别人的就业取向上。你进中专我就要进高校;你去大中城市我就要进经济特区。持这种心理谋职,无异于逼着自己和别人同走独木桥因而难免失足。

两山相比谁为高?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个“仙”就是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作岗位。若想攀比的话,就要憋着一股劲比一比将来谁的贡献大、成绩多。

5、摒弃虚荣心理-----扪心自问

虚荣心理也是妨碍求职择业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虚荣心过强者在择业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社会知名度高、经济上实惠的就业岗位。这些人不从发挥自身优势出发,不考虑自己的竞争能力,甚至不考虑自己的专长爱好。他们选择职业是为了让别人羡慕,做给别人看而不是为自己寻找用武之地。

我们建议,同学们在选择职业时首先扪心自问,我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我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我能得到什么样的工作?经过冷静思考得出结论并付诸行动,才可能真正丢掉虚荣心理的思想包袱,选择真正属于自己的职业。

6、丢掉嫉妒心理------开阔心胸

嫉妒心理表现为对他人突出的品质、才能和成就高于自己时所产生的贬低、迫害他人的心理倾向。因此嫉妒心理是求职择业和人才成长的大敌。

嫉妒心理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1)指向性。即指向比自己“能干”和“幸运”的人。嫉妒的对象大多是

同学、同事或者同龄人,即“平起平坐”或自以为“不如自己者”。在求职择业期间,往往正是嫉妒心发作较为突出的时刻。

(2)发泄性。除了轻微的嫉妒表现为内心怨恨之外,绝大多数的嫉妒都伴随发泄行为,如讥讽、诽谤直至陷害,只有这样才能使嫉妒者的心理得到平衡。要同嫉妒告别,驱除自私的杂念、开阔心胸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现代社会的年轻人,更应当让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开拓自己的心胸。在竞争中,要学会进行公平、正常的竞争。同时运用“心理位置互换法”,将心比心,以此调适自己的情绪。

7、排除从众心理------认清形势

从众心理是在社会或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顺从行为的心理倾向。

当个体认为群体的规范、他人的行为是正确的时候,他的从众表现才是自愿的,这又叫作遵从。有时候群体的规范、他人的行为在个体看来并不合适,但又没勇气加以对抗,这时的从众表现也是我们要克服的心理现象。从众心理重的人,容易接受暗示而无主见,依赖性大,不能独立思考,一味迷信名人和权威,往往说违心的话,办违心的事。

在大学毕业生择业问题上,从众心理表现在愿意到大城市、大机关去工作。其实到大机关、大城市工作并不一定是你最佳的职业选择,只是从众心理影响的结果。古往今来,大多能成才者都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从而摆脱从众心理的束缚。作为大学生,应当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逐步培养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克服从众心理的影响,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8、要学会克服挫折心理------越挫越勇

挫折心理,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遇到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产生心理挫折后就可能陷入苦闷、焦虑、失望、悔恨、愤怒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之中。因此挫折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在就业问题上,大学生受到挫折是因为他们的去向和抱负不能为社会和亲友所理解和接受,从而产生怀才不遇的感觉。这往往是大学生自我评价甚高造成的,而且通常是期望值越高挫折感就越重。如果在挫折中不是认真反思而是失去理智,盲目地一意孤行就可能形成人格障碍,由此引起内心世界的严重扭曲,对健康人格造成严重威胁。要正确对待挫折,首先要进行挫折分析。通过自我分析认识,自觉地调整自己的需要、动机、目的和情绪。其次要进行自我冷化,就是实行“冷处理”,用自己的理智驾驭情感。

为了使自己冷静下来可以试着进行呼吸训练,肌肉放松训练、气功入静等方法。此外,还有自我暗示激励法、自我渲泄与转移目标法等等,都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如果你是充满自信而又脚踏实地的人,相信你一定能克服择业中的挫折心理。

如果我们大学毕业生能严格按照以上8个方面来调节自己的心理,从而树立

自己正确的就业目标,培养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抛弃不切实际的想法,把就业目标同自身的能力想结合;相信你肯定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能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好工作!

第四篇: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及调试

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及调试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及形成原因

自我心理调适

大学毕业,是大学生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就业过程中,面对改革带来的权利、机遇、竞争和挑战,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的。在择业时,大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健康心理。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直接影响择业的过程和结果。因此,研究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问题,改变不良的择业心理,培养良好的心理个性,以健康的心态进入择业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

自负心理

自负就是自以为了不起。持这种心理的毕业生,多为一些自身条件较好,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大多自我感觉良好,自我估计较高,在求职择业上,好高鹜远,期望值过高。主要表现为:择业取向较高,择业挑三拣四,消极等待,自视清高等。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一旦产生这种心理,就很容易脱离实际,使自己的择业目标与现实之间产生较大的反差,从而在择业时缺乏自知之明,而失去良好就业机会。自卑心理

自卑的人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胆小、畏缩、不思进取、没有信心。一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敏感多疑的学生,或一些学业成绩—般甚至曾受过处分的学生,面对择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对自身能力缺乏了解、缺乏勇气、不敢竞争。他们往往对所选职业拿不定主意,或者在用人单位面前过分谦虚,不敢对能胜任的工作大胆说“行”,总是“试试看”,从而错失择业良机。

从众心理

人们对外界的认识和见解是受到别人或众人的认识和见解影响的。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个体在解决某个问题时,一方面可能按自己的意图、愿望而采取行动,另一方面也可能根据群众中大多数人的行为而采取行动策略。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对自己就业的行业、岗位没有明确的定位,不了解自己的优劣势,缺乏主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求职信息,人才交流会、招聘会不知所措,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一窝蜂地追求热门单位、热门地区,忽略了个人条件和可能性,给求职带来困难。

依赖心理

大学生崇尚自我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可在择业中又缺乏自主性,存在很强的依赖心理,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依赖。部分大学生的观念仍停留在“统包统分”的就业方式上,不能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消极地等待单位选择,等待学校安排,存在等、靠的依赖思想。加上受近年来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影响,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社会景观,相当一部分

学生把希望寄托在父母身上,希望通过父母的努力为自己安排一个好的单位,仿佛不是毕业生自身求职,而是父母亲属在求职。这种依赖心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令人担忧、焦虑。

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在毕业前感到烦躁、紧张、无奈和悲观的人数比分别为31.7%、33.7%、34.2%和13.4%;在“对于即将走向社会,你的感觉”一项,表现出不太适应和很不适应的学生占到75%;在“对找工作你是否有信心”一项,表现出缺乏信心的占到56.9%。另有调查发现,有88%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感觉“对未来不可知”,84%人“对步人社会感到恐慌”。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面对就业和步人社会深感焦虑。当前大学生求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选择行为的责任越重,择业心理压力也就越大。不少学生把人生的憧憬和前途的希冀都放在了毕业分配上,他们既希望能尽快走上社会,谋求到理想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怕自己在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有一种就业恐惧感,对走上社会感到心中无底,更有甚者竟然患了“择业焦虑症”。

求稳、求闲怕苦

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求稳心态十分普遍。他们通常在用人单位面前唯唯诺诺,不敢自荐,对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却推说不行,怕别人嘲笑自己。而且大学生中存在着学工不爱工,学农不爱农的现象,对职业的选择崇尚“三高”标准,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过分强调用人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缺乏同甘共苦的创业精神,对自己能为企业付出多少考虑较少,对工资待遇考虑较多。不少毕业生畏难怕苦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不愿到中、西部地区及艰苦行业工作,宁肯改行、待业也不愿意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工作,而自身又缺乏管理岗位必要的实际经验和能力,结果严重影响择业的成功率。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通常是以“自我”和“虚荣”为基础的,追求的是“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以显示我和你有“公平”的待遇,甚至我好过你,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有的大学毕业生择业时,缺乏对自我的客观分析,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择业,而往往是以周围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即使有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为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就彷徨放弃。盲目攀比的结果只会是错过成功的机会。

心理误区的形成原因

客观因素

社会价值导向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市场经济要求等价交换和竞争,它唤起人们的热情和积极性的同时,也促使人们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实现人生价值。人们普遍认为,获得高薪的工作职位即实现了自身价值,职业待遇的高低成了衡量大学生价值的尺度,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

家庭因素,如父母的价值观、家庭经济情况等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有的学生来自于偏僻落后的农村,父母把改变自己人生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孩子能够在一个远远高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发展。而下岗职工则希望子女大学毕业后能获得一份报酬优厚、风险性较小的工作。多数家长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到层次较高的单位,不希望子女碌碌无

为、平平庸庸。所以,这些学生在择业时必然要考虑物质利益,更重视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我国传统封建主义糟粕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在大学生中存在着拜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在择业上,必然表现出对大城市、外资企业、有权有钱的部门向往,从而把人引向自我中心主义。

另外,就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制而言,还不能完全实现大学生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过渡,无法让他们从心理到能力上完全满足适应社会的要求。这也是大学生择业心态不正常的直接原因之一。

主观因素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有其独特的心理结构和人格特点。大学生主体意识较强,在探寻人生价值过程中崇尚“自我”,主张“自我选择”、“自我成才”、“自发发展”,突出强调个人价值,追求独立人格。在贡献和索取之间,在义与利的价值选择上,大学生的商品意识日益增加,功利色彩日益浓厚,追求“务实”。表现在择业上便形成了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才能的发挥和较高的物质待遇,寻找良好的工作环境。他们已经一反过去那种“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老三到”为“到外资企业去,到国外去,到争钱最多的地方去”的“新三到”。他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总希望尽快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但是,面对社会复杂环境,以及就业环节中的种种压力时,他们有的还不善于调整自己,不善于克服“危机”,因而容易出现心理失衡,与心理障碍的发生。

自我心理调试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的择业观,即大学生由毕业走向社会时选择职业的观点和态度,实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的现实反映。在择业问题上,价值观不同,择业态度和行为就有所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功利化和务实化,加之大学生毕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出现了部分学生过分注重自己的物质待遇,产生“金钱至上”的错误价值观,或者一味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顾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不良倾向。

职业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职业就是选择自己的未来,决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因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十分必要的。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必须要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起报效祖国献身社会的责任感,树立竞争和拼搏精神,自觉地服从社会的需要,到基层去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大学生在择业时必须具备超前意识、危机意识、社会意识和竞争意识,把价值观由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明确“自我实现”是一个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只有明白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摆脱“自我价值实现”的困扰,去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才能、显现青年的力量又为社会所急需的职业,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有可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

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及行为的某一方面或整体的评价过程。自我评价往往倾向于单维度,要么高估自己,要么低估自己,但是盲目自大和自卑都会导致择业上的失利。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择业的基础。客观全面地分析自己的实力,作出对

自己实事求是的评价非常重要。大学生应该全面恰当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理想、价值观、素质、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知识,甚至身高、外貌等,不能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而自大,也不能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而自卑,要在实事求是地肯定自己的长处的同时,善待自己的不足,通过努力逐步克服缺点。以社会需求标准来衡量自己,把个人客观性与社会客观性统一起来,注重以个人服从社会。认真分析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看看自己具备了哪些,不能把就业理想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大学生只有在择业过程中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做到扬长避短,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调整择业期望值

择业期望值是指大学生对职业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个人愿望的评估,适中的期望值是大学生正确择业的一个关键条件。大学生择业期望居高不下,是近年来大学生择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贾玉亭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择业地点的选择大都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求职的工资底线”普遍较高,其平均值为2244.6元。这反映出大学生在择业时,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脱离实际,超过现实就业条件,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又不能及时调整期望值的情况。这必然导致大学生择业的困难。因此,大学生的择业期望值必须选择恰当的定位点,突出重点,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发挥自己才能和施展抱负的职业。不能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愿把握就业机会,主动出击,力争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充满自信

自信心强的人能对自己作出积极评价,坚信自己的判断而很少从众,从而获取成功的可能性较大。热血青年就是要勇于实践,在就业过程中不害怕失败。

提高抗挫折能力

当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为毕业生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大学生们纷纷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去,在竞争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竞争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原则,是成功与失败俱存的共同体。参与竞争就难免遇到挫折,毕业生应当对择业中的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面对现实,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的一场考验。要及时减轻思想负担,消除不安情绪;要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冷静、理智地分析择业挫折产生的原因,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根据客观实际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使之适应社会的需要,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作出努力。绝不能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怨天尤人、一蹶不振。在当今的竞争社会里,没有谁能够为你安排好一切,只有靠自己的脚踏实地才能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第五篇:浅谈收费站员工心理困扰及疏导方法

浅谈收费站员工心理困扰及疏导方法

沭阳收费站

徐业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汽车拥有量不断攀升,高速公路成为民众出行的普遍选择,随着车流量的加大,通行费征缴工作中的矛盾也愈加复杂多样,作为直接与司乘人员接触的收费员,往往成为承载各类矛盾的直接对象,而高速公路本身的行业特点和管理方式,对收费员的身心状态也有着极大的影响,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如何教育和引导员工适应这些现状,保证员工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企业,成为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高速公路收费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本文就收费员工的心理困扰及相关的疏导方法作一些浅显思考和探索。

一、高速公路收费员的现状和处境

1、工作环境封闭。收费站大多地处偏僻,远离城市,收费员每天工作时只能在收费站打转,坐在三尺岗亭、与冰冷的设备为友、与嘈杂的噪音为伍、与混浊的尾气为伴,不时还得面对个别司机无理的谩骂。

2、工作内容单一。收费员的工作难度较低,迎来送往、唱收唱找,每天都在做简单、重复的工作,感觉乏味,找不到太多工作的乐趣,很少人会把收费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容易产生厌倦心态。

3、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公司对收费站员工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制定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岗位规范和考核办法等,对员工仪表形象、业务能力、劳动纪律等方面都进行严格的绩效考评,而且还有投诉监督热线,收费员一旦出错,轻者接受处罚,重者面临下岗培训。

4、作息时间凌乱。收费工作一般实行四班三运转工作制,“三班倒”造成人体生物钟紊乱,情绪失调,长期下来,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负面情绪也逐渐增多。尤其是异地工作的员工,在往返途中要耗掉大量时间,真正用于休息和与家人团聚的时候甚少,休息时间的相对短缺。

5、业余生活枯燥。八小时之内受制度约束,八小时以外员工每天都过着收费亭、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日子,加之特殊的工作性质,有的员工在上班、有的员工在睡觉,组织集体活动困难,业余生活单调乏味。

6、个别司乘素质低下。在每天大量的车流里,难免会有一些性格急躁、蛮不讲理、态度恶劣的司乘人员,收费员被谩骂刁难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了维护良好的窗口形象,收费人员往往要压抑自我,委屈自我,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上述种种原因对员工造成了不同的心理压力,收费员工中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如岗位疲劳感严重,工作积极性下降,对工作单位缺乏归属感,在工作中容易情绪化,易被小事激惹,对个人发展感到无望。一些本身性格较为内向的人更容易出现悲观、自闭行为。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很容易累积成消极懈怠、逆反抵触等不良情绪,影响工作开展,危害员工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绩效,更好地构建和谐工作氛围,我们

需要研究员工心理压力形成的原因,寻找减轻心理压力的疏导机制与方法。

二、日常管理中提升员工心理健康的可行做法

针对出现的问题,管理人员应切实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心理疏导有效途径,强化员工心态疏导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处理、权益保障的心理疏导长效机制,帮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

1、尊重员工,营造平等的工作氛围。

尊重员工的知情权、平等权、发言权。深入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制度、厂务公开制度,保证厂务公开透明,使员工能在第一时间知晓上级和站区的决策,为员工更好地参政议政搭建平台。站区每出台制度,特别是一些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都要向员工发放征求意见稿或是召开员工大会讨论。主动向员工征求对班子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员工满意度测评等,做到问计于民、民主决策,鼓励员工建言献策,主动参与站务管理,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方面,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以领导自居,而是以领导自律,跟员工同工作、同学习、同劳动、同生活。在各岗位之间也要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考核及奖罚,不得有所偏袒。确保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关心员工,创造舒适的硬件软件环境。

一要改善生活环境。如在员工宿舍配备好家具电视、热水器、空调等必要的生活设施,在硬件设施上达标。二要改善文化环境。

加大员工之家、健身房、图书馆、网络学习室等文化设施建设、管理、维护的力度,为员工创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鼓励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业余活动,以增强同事间的沟通,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三要对员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或咨询;帮助有不良倾向的员工正视心理压力,学会压力调控、情绪管理,给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重点员工进行重点援助。

3、理解员工,保持顺畅的交流渠道。

营造和谐的企业人文环境,抓好沟通是关键。积极开展家访、谈心活动,切实做到“五必访”,让员工感受到了企业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使员工从心理上亲近企业,关心企业,维护企业,减少消极情绪和逆反心理,形成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工作环境。广泛开展谈心交流活动,经常性地深入到员工中去,贴近员工工作和生活,倾听员工呼声,了解员工困难,正确处理员工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避免管理决策不当给员工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多为员工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尽最大努力帮助员工解除后顾之忧。

4、激励员工,实现员工岗位成才。

一要用积极进取的精神鼓舞人。收费站要建立了合理的学习制度,把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并且通过业务测试、技术比武、知识竞赛等形式对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和巩固。发起读书倡议,根据个人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推荐好书给员工,要求写心得体会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二要用

公平合理的机制激励人。首先,引导员工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地制定好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其次,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一切可能影响到干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问题,给他们一个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平台。同时,规范和完善人才选拔机制,为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提供机会和发展平台,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广阔空间,使员工感到有作为,有奔头。既能帮助员工消除烦闷感、失落感、自卑感等不良情绪,获取成就感、满足感和快乐感等良性情绪。又能积极地实现企业“尚贤育人、人尽其才”的人才目标。

三、收费员个人加强自我调节能力

解决员工心理问题离不开企业管理,更离不开员工个人,既然选择了收费员这样一个岗位,收费员就应正视这个岗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收费员也要不断提升自我调节能力。

1、改变观念,看到积极的一面。

首先,收费员要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对待自已的工作。俗话说,“知足常乐”。炎热的夏日,我们坐在清洁的收费亭内,享受着空调送来的徐徐凉风时,再看一看窗外的稻田中,农民却顶着烈日在收割稻子,我们就会为自已拥有的工作环境感到满足了。在现有的条件下,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就应该学会改变自已,让自己适应环境。收费站的环境虽然有些孤寂,但远离城市的喧嚣不失是一块学习的宝地。看问题,应从积极的方面入手,看到

负面时,同时也要看到正面,这样才能让自已时刻保持一个好心情。

2、增强技巧,灵活化解矛盾

在具体工作中,收费员要增强一些沟通技巧,解决与司乘人员的一些小矛盾。很多时候,就是一句话的事,例如,当收费员遇到个别驾驶员认为收费站的通行费标准太高,而板着脸说收费站的收费太黑时,当班收费员就可以幽默地回答:“现在是白天,离天黑还远着呢,”驾驶员很可能被收费员幽默的话语一下子逗笑了,一场不必要的口水战就此避免了。再比如遇到有些司乘故意找碴,或一些居心叵测的司乘人员故意调戏年轻女收费员时,在这种情况下,既没有必要跟他再表示工作上的热情,也不要跟他争吵和谩骂,而可以对他转移话题或敷衍,让他知趣离开。因此收费员应学会用一些沟通技巧,灵活处理各类矛盾。

3、宣泄压力,让情绪找到出口

不良情绪会大大影响人的工作状态,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还可能引发疾病。因此,必须让不良情绪有个出口,比如向好友或领导倾诉,进行一些体育运动,甚至可以到安静的地方高声大喊,使得激动的情绪得到及时宣泄与平衡。

4、培养爱好,开辟自我价值满足途径

爱好是陶冶情操的良好途径,也是找到个人存在感、价值感的有力武器,有利于调节人的情绪,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自我满足的状态。比如有写作、摄影爱好的员工,发表了一篇文章,或

者摄影作品受到别人的赞美,女员工通过唱歌、舞蹈等得到外界承认与表扬。所以,收费站员工应该培养一种或几种健康有益的生活爱好,在多个点上找到自己的价值感。

以上是对收费岗位员工心理困扰的一些浅显看法和探索,抛砖引玉,希望收费员工心理健康工作能越来越得到重视,共创美好事业,共谱幸福人生。

下载大学生求职就业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困扰及调试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求职就业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困扰及调试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5大学生求职的心理问题与调试

    第五章 大学生求职的心理问题与调适第一节 大学生求职常见的心理问题一、大学生就业观念分析 就业观是毕业生对就业的目的和意义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毕业生的......

    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问题及调试方法

    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问题及调试方法 汪宇 (河海大学商学院213022) 摘要:近年来,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及调试方法

    高校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及调试方法近年来,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还做了如下定义:一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二是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调试(合集5篇)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调试 化学工程学院应化053王士郁0544330 摘要: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一、近年就业政策与形势——就业心理的社会母系统分析近年就业政策与形势 就业心理的社会母系统分析 1. . 国际就业形势与中国“入世 影响。 据国......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及求职感悟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及求职感悟第 1 页 共 4 页 1 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教育部调查数据显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

    大学生失恋后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及其调试方法

    大学生失恋后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及其调试方法 杨丽 (数计院2011级电子商务 2011120618) 摘要:随着当代社会的越来越开放,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恋爱现象已经非常的普遍。可以说,恋......

    大学新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调节方法

    大学新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调节方法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求学,有的大学新生总会有些许的不适应,可能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鞍山师范学院应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