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随笔 随自我
随笔 随自我“其实我,我一直想,一直想忘记你,不管有多么的苦,只要能把你忘记,我什么都愿意,这样不愿意。”听着《老鼠爱大米》我突然在大脑间篡改了歌词。
哎,我终究还是未能过“情”这一关;过去是如此,即便是现在也依旧是如此;无力挽回,也不想去挽回。因为一切在我看来都是过去式了,再也不能回到从前了,更多的是我无法原谅这个人,即便是我无法忘记,我也无能为力的会想起。
渐渐地我逐渐懂得了如何才能真正不被伤害和去伤害,那就是不再去爱,不再去付出那种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爱,不再去纠缠,不再去自寻烦恼。
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那个、欠揍,无聊、总是忍让,软弱、无知的、吃#逼,我知道很多人都这样骂过我。既然无力去付出爱,那么又何必去爱,何必去了解爱呢,那不是我说的自寻烦恼吗? 程序启动需要必备的软件和驱动,否则即永远也不法启动。是时候拆掉我的爱情驱动了,这样我就可以快乐,无需烦恼地总是为爱情的茫然启动而头疼,它的突然终止而伤心欲绝。我说过的心好痛,再也受不起任何挫折的打击......一切都只是我的观点,都是我的幻想,没有真实,只有虚假,我曾不断的告诉我自己,可是脚还是不由自主的向前方探去,还是不畏惧死亡般走了那么几步,甚至连头都没有回过,就这样,一步步地把自己推入了万丈深渊。都说一时失足,千古恨,我却明知这一道理却依旧不断在犯。或许,那个谁说的对,我这就叫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
或许,真的,猴子骂的是对的,我TMD就是属于那种欠揍的人,那种典型的怀旧的欠揍之人,真希望谁能打我一顿,让我的大脑彻底的清醒!不再发傻!
或许,雅黎说的也是对的,我就是心太软,心太软,即便是谁谁谁和我有深仇大恨,我也可以为顾全大局而把自己的私人恩怨放在一边,淡然处世是那么的重,为了平衡是可以舍去一切恩恩怨怨。哎,说实话我也不想那样,我曾无数次的提醒自己待人无需太仁慈,也知道“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句经典名句的道理,可是我......我......我真的没法做到...真的,我做不到,我做不到去伤害任何一个人,真的做不到,所以我一直都处于深深的痛苦中...无法自拔...没人帮得了我...除了我自己!
虽然我有我自己的喜怒哀乐,但是我除了一直把笑挂在嘴边,露出我特有的一个酒窝外,我从不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表露在外,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有人说过我这是装#逼,我没有说什么,只是笑笑,或许是的吧,我装#逼,没有错。真正了解我,知道我的内心缺少什么的只有寥寥数人,比如雅黎,比如致远,比如凯歌,比如胖子......这些形形色色的朋友们,一直在默默支持着我。没有离开,没有背叛过我,至交...或许我这一生就这么几个
不过我还是希望能够多一些,这样就能有更多的人来和我承担我心中的痛苦了。积攒了无数个岁月的痛苦...一个人默默承担了很久很久...在未来,不需要爱情的生活上,其实很多至交都知道我想要什么,很简单——朋友,女性朋友,也许应该叫她我的红颜,这也就能解释一下我的扣扣名了,“寻找我的红颜”,一直在寻找,从未找到过。相信我的蓝颜们应该清楚我为啥迟迟未换扣扣名了吧,哈哈,不是不想而是时候未到。在这期间,有人找过我说愿意做我的红颜,我当时就笑了,哎...太假了,因为红颜、蓝颜,不只是说说而已,知道吗?他们所需要的是时间的考验,更多的是交流,而不只是说说而已。
前方的路,好昏暗,好渺茫啊...我时常这样叹息道。不过,身为人,妄能不识人间烟火,不落于凡尘往事,不追求贫富具尺,不追溯恩怨情仇。如果不,那么生命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人活着如果只是为了受尽折磨,饱尝苦痛,那么还不如死了,一了百了来得轻松快乐。所以,我一直都是为了自己的信念而活,不论旁人如何看我,我只是知道,只要自己觉得活得开心
就好!
也许有时候,我真的好想好想忘记时间,忘记岁月,风风火火,快快乐乐,好想就这样一直一下去,但是人生的所需要的,它不允许我这样的虚度年华,它我要展现我最华丽的一面,绽放我最耀眼的光芒!
不是吗?
不管是曾经,是过去,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不会再去改变我自己什么,我就是我,那个永远平凡的我!无论是什么都无法阻止我前进的脚步,因为我知道,是时候为了自己的未来考虑一下的了。
不会停止放弃寻找红颜的脚步,不会停止放弃去发掘我的新至交,不会轻易放弃我身边的每一个朋友,不再会轻易为了一个人而留下眼泪,也不再会无数次苦苦地去挽留谁谁谁,因为一切都变了,一切都物是人非了,谁也不会轻易为谁去做啥啥啥了,懂了,明白了一句话绝对是真理:
是你的终究还是你的,无论谁,无论任何事都改变不了、阻止不了;不是你的无论你怎么去挽回、怎么去追求、怎么去苦苦哀求,即使是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这最终你还是得不到!既然是如此,那又何必去追,去自寻烦恼呢?
还不如,平静快乐,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不是吗?
是时候对所有的朋友、蓝颜、至交及死党们说晚安的时候了
其实,“晚安”=“wan an”=“wo ai ni ai ni”=“我爱你 爱你”没什么意思,不是吗? 只是普通的爱,仅此而已不是吗?哈哈......晚安了哈~
X
第二篇:随手记杂文随笔
星期五,儿子住校回来,跟往常一样开始手机游戏。
我问他,上学了还玩几种游戏。他告诉我还是玩10种,我不知道10种游戏是概念,一定是一天排的满满的。
我説;那你在学校怎么安排时间。
儿子;一样啊!大家都在玩的,这种学校你就别指望我可以学到什么啦。都是混过去的。
我;学什么都比游戏好,少玩几种,分一点时间花在学习上,看书上。不能谁大流啊!
儿子;我又不是没有学习过,去年,我学了两个月,最后到考试了又说不考这些知识,白学了。一点都没用上。
县城的职业学校,对于儿子这样没有自律的人,真的不合适。可惜当初我自己不知道争取,和职业不稳定,转学再转学,越转越差。根源在于我们自己。现在说什么都没用。
我;那你下学期去绍兴学校怎么办,还是会这样继续游戏吗?,你总要减掉,或者戒掉游戏吧!
儿子;那是,到那边不能这样玩了,分的班级也应该不一样,没有多少同学在一起。如果有事情了,我也可以不要游戏的,去年打暑假工我也不是没怎么玩手机吗?
在这里大家都是游戏,我一个人学什么,傻不傻的啦!我现在的手机,游戏都玩不了,卡的要死,我都只能看别人玩,别人叫我,我都只能说手机不行玩不了。我多尴尬你们知道吗?
就这样,接下来就开始说要买手机的事了。
春光明媚是太阳的功劳
儿子;我要买手机,我打算按揭,我这个手机花了3千多,还这么卡,小米的3千多已经是最新的配置了。
我;手机不都是这样吗,用两年就开始运行不流畅。你这个如果少下载一些游戏不会那么卡,都才一年多。当初买的也是最新配置。应该不是手机问题,是游戏太多了。
儿子;反正我要买,首付我自己可以付,以后每个月从零花钱里扣,应该可以,不去商店,少吃一点,一个星期从180元里省50出来。
此刻第一时间就是想到这样,身体搞出病了怎么办。
我;你以为那么容易,不吃不喝可以过日子啊?你想过怎么省钱吗?你真的要买也暑假打工后再买也不迟啊?你算过没有按揭和一次性付清要多付多少钱。
儿子,没有算,只是听说,没有真的问过。可是我现在就想要。
应该只是同学中间听说的。接下来我就是想往不要玩游戏那方面说。可是谈何容易,我就是觉得他不玩那么多游戏手机完全够内存。此时一个客人进来说,小时候没管,现在上瘾了再管,来不及了。儿子立马不高兴了。你们都觉得我上瘾了,无药可救了,那就是上瘾了呗,谁便你们怎么说,我都要买。
后来,我想既然他那么觉得可以按揭,那就不插手,看看他自己怎么解决,如果真的省吃俭用也让他尝试一下没钱的滋味吧。
职业学校,没有自律,手机游戏,儿子,一切都是我一开始给你就种下的因,现在结出的果实却要你来尝。随时随地谈起教育只有自责和愧疚。总是不能,也不愿意让自己不愧疚。以此来惩罚自己,不想就这么放过自己。
第三篇:心随月圆美文随笔
心随月圆
——连续五年被评为“标兵报道员”时的得意与思考
拥有圆月的日子
心流连在山巅
而山风无眠
催促着过往的云
淘沥着出土的瓷片
自那个春天
搬开脚下的石
砌时光的年轮
铺通往山巅的路
汗珠点亮了太阳
收获璀璨了星空
老茧捧出了月圆
在这心随月圆的时刻
所有的记忆都化作了珍宝
所有的付出都酿成了酩酊
何不开怀畅饮
品尝名酒与小烧的不同
只觉得肩上的担子空了
心则没了归宿
.....夜依旧很深
幸好有圆月相伴
但圆月总会悄悄地亏去
我只有用耕耘
去等待圆月的下一个驿站
第四篇:失眠随作杂文随笔
一失眠,就会想家。
想起很久没见过家人的样子了,很久没和他们通过话了,也不知他们最近过得怎么样,身体是否还好?有没有不舒服?……
千万别像我啊,在夜里辗转反侧,惆怅难眠。
白天的自己混混沌沌,夜晚的自己反而异常清醒。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我的身体真的还能长期承受夜夜两点入睡、睡眠时间不足五小时的消磨吗?
我真的不知道我怎么了。明明每天说那么多的话,却还是会在一个人的时候,孤独凄凉。
我只是好想回去,回到从前。
和爸爸妈妈睡在一张床上,睡前照例一杯热乎乎的牛奶,关了电视,问一句:“门锁好了吧?”然后钻进被窝,搂着父母的胳膊入眠。后来长大了,自己一个人睡觉,抱着我的小鳄鱼,非要抱着一个东西才能睡着,枕头也好,被子也好,我习惯了这种感觉。
我是上大学以后才开始改变这种习惯的,或者说,即便是抱着玩偶,我也睡不着了。
因为我根本就不是原来的我了啊。
我同原来的环境割裂,一下子要改变十七年以来的生活方式,学会磨合,学会妥协,学会忍让……
我习惯了别人主动亲近我,而不是自己主动靠近他人。所以至今为止,我的朋友几乎只有我的室友。
大家似乎并不怎么喜欢我。因为我,是一个带着刺的人,或者说,不通人情世故,不懂隐忍敛藏。
在大一的时候,我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孤独感。因为那时候,我还有一群亲友,还有一处安放心灵的寄托,还有自己热衷的事物……现在,我好像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事物了。
写作于我而言是一种习惯,阅读对我来说是一种本能。讲实话,很多时候读一些书不仅不会让我好过,还会让我难受,低沉至极。
因为我睁开眼去看这个世界,所以我清楚了自己的渺小无知。偏偏,心有不甘,有的人,实在喜欢不上;有的生活,实在接受不了。
我不是为了孤独而孤独,我想要热闹,想要被关爱,想要被理解,真的。一个人是有多孤独,才会耗费那么多精力在文字上――只是因为他无处发泄,因为他找不到一个能够排遣他寂寞的人。
我想回家,因为在家里失眠不会害怕。这是我的家啊……我可以嗨到深夜,可以自然醒,有几个最亲的亲人陪在身边,我还有什么好伤心的呢?――每次一回到家,就不想走了。
是不是因为孤独,他们才选择去恋爱呢?是不是他们也害怕这样的生活,所以他们想要自己,显得不那样可怜?
可是我……实在勉强不来自己,那些男生,碰我的手我都嫌弃,更何况是用那种炽热的眼神注视着你、跟你有亲密的接触――我就是不喜欢他们,也许他们有着他们的优点,但我欣赏不来。
我说过,我喜欢的人只会在梦里。我自己也不抱什么期望。正是因为深深知道这一点,内心才会愈发刺痛吧。
对不起,我真的不会交朋友。我只会尬聊。我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都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的钻研。我游戏打得不好,也不擅长运动,也不爱看电影看电视剧,也不追星,也不化妆……我自己都羞于和他们谈论那些空泛的人生道理,他们也不会喜欢听。
像一颗孤独的星球,被隔离在星群之外,默默闪耀着,如此突兀,如此不合群。
谁也说不清这种深深的孤独感来自于哪里。我自己也说不清。我只是觉得人世渺茫,没有谁能陪伴谁一辈子,可我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偏偏奢望永恒。
我是一个固执地不肯醒来的,做梦的人。
第五篇:随班就读教育随笔之一
随班就读教育随笔
摘要:随班就读生需要大家的关爱、帮助,需要同龄伙伴的认可、理解,更需要成功后的喜悦。教师对这些特殊的孩子不放弃,不断激励,给他们能展示自己的舞台,他们会在心理上、学习上、身体上健康成长的。根据这些特殊孩子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取得孩子的信任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
关键词:随班就读 关爱 帮助 激励
随班就读生就是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在普通班就读,意在发挥集体教育的优势,在教师的正向干预下,通过同龄儿童的交往互助,让随班就读生在班级中感受关爱、帮助和激励,从而模仿、学习,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心理和行为。
一
回想从教了25年的我,已先后与几个随班就读生相处过那时的我只是把对孩子的教育看成了一份责任,对他们更多的是一份怜悯,而没有更深层次地感悟,但对现在上级部门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实施教育却积累下了非常有用的经验。
记得20年前我在山区一个小镇教书,报名时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女孩,8岁多了,个子却只有2、3岁小孩哪么高,女孩的爸爸牵着她来到我面前,孩子总是躲藏在父亲的后面不肯露面。我收下了孩子,让她在班上跟着同学们一起学习。这是一个身体和智力都发育不良的孩子,孩子胆怯,呆滞的目光中却流露出一丝对学校集体生活的渴求。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的注意力总是难以集中,思维总是处在无意识的状态,数数1、2、3,认识数字1,我单独教了她一个多月,才勉强认识。同班同学都笑她、捉弄她,孩子逐渐怕到校上学。我走访到了她家,眼前的情景让人心痛,母亲先天智障,孩子继承了母亲的基因,家中只有父亲一人既要打工挣钱,还要照顾什么都不懂的妻女,日子过得十分艰辛,可父亲还是充满希望的把女儿送到了学校。我被深深感动了,回到校,我把了解的情况编成了一个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孩子们听后都难过的低下了头,纷纷表示要帮助这个女孩,小女孩又重新回到了集体中,脸上有了往日的笑容。同学们打扫卫生时,搬桌椅、凳子、擦窗户也总是带着小女孩,教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一次,全班接力赛,每个组都不乐意让小女孩参加。孩子着急了,围着我团团转,我问同学们:“对比自己弱小的人应该怎么办?”通过讨论,孩子们答成了一致的协议,每个组帮助小女孩一次,让她每一组都参加一次赛跑。小女孩加入到集体中,开始跑了,她虽然跑得很慢,却很努力,同学们都在为她呐喊加油,我也陪同她跑并为她加油,同起跑的孩子被感动了,故意放慢了脚步,让她跑到了前头。小女孩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兴奋极了,一定要让我抱抱她,在她的名字下加上一颗红红的五星。这一刻,我懂得了,智障的孩子需要大家的关爱、帮助,需要同龄伙伴的认可、理解,更需要成功后的喜悦。
二
调入彭镇小学工作不久,班上接受了一名男孩,袁某。孩子怕进教室,不与同学玩耍,有了上次经验,我开始就做通了班集体每个孩子的工作,让孩子们明白,袁某只是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身体上比他们发育迟些,我们要象对待自己弟弟一样帮助、爱护他。因而,袁某在被我连哄带拖地带进课堂时,所有的孩子都像对待所有新朋友一样欢迎,并十分自然地接纳了他。孩子没有了惧怕,坐在了教室里。但孩子上课时总是脱下袜子缠在头上,或玩手指、东张西望,不知道上、下课。我明白了,首先要教会孩子生活自理,知道要守纪律,我反复教他听铃声进课堂,要求听老师讲话时,眼睛盯着老师,用了一期时间和班上同学一起教他系鞋带、扣钮扣、整理书包。他的每一次进步,我都会把他带到评比栏边,指着他的名字,夸奖他,并给他贴上一颗红五星。孩子逐渐懂得了五星的含义,开始寻求表现自己的机会,同学们打扫卫生,他总是抢清洁工具。看到这一切,我知道了,孩子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夸奖啊!我看到了孩子的进步,高兴极了,给孩子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拿着撮箕倒垃圾。不想,我布置的这个任务竟让孩子坚持了整个小学阶段。在学校、在家里,他都把小小的撮箕看成了自己的责任。我深深感受到,只要对这些特殊的孩子不放弃,不断激励,给他们能展示自己的舞台,他们会在心理上、学习上、身体上健康成长的。
三
信任是特殊儿童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在教学袁某的几年里,我处处关心他,细心地呵护他,在他的世界里我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有什么心爱的玩具、好吃的糖果,总是忘不了与我分享,用眼神与我交流。四年级的一天清晨,我站在教室里正在纳闷,每天早早到校的袁某座位上怎么没有人影呢?这时他有残疾的父亲气喘吁吁来到我面前,告诉我昨天傍晚孩子犯错,他打了孩子,孩子边跑边喊:“杨老师„„”。结果一夜未回家,孩子丢了,我一下心理不知是什么滋味。班上的孩子们也很难过,帮助四处寻找,一个星期后,崇洲派出所来电话让领孩子。孩子家长领孩子时,民警告诉他,孩子在十分饥饿的情况下,才讲出家在彭镇,要找杨老师。我激动了,孩子是多么信任我,孩子回来了,第一反映是抱住我和严老师。以后的一周多时间,孩子处于一种恐惧的状态,总是一下课就牵着我们两位老师的衣角,我们反复告诉他,有老师在,什么也不怕,老师会帮助他,同学们会保护他。慢慢地孩子脸上又恢复了以往的笑容,与同伴一同学习、生活。至此,我感到孩子对老师的信任是多么重要。
四
特殊群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我现任两个班级数学教学,分别有一名智障学生,一名学习障碍学生。学校成立了随班就读教研组,上级派来了教育专家亲临指导我们工作,学校专项资金建立了资源室,配备了专职资源室教师。孩子们受教育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资源室里有更多的学具,更多适合培养他们学习、生活、成长的设备。孩子的成长牵动着学校里每一位领导和老师的心,我想有这么多人关心他们、爱他们、帮助他们,他们一定会健康成长、幸福生活的。从事多年随班就读工作的我这时对随班就读有了更深的认识。
学生的智力差异不同,就要求我们要根据这些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制定的目标应包含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思想的进步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又不能脱离所任班级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同一课堂,执行两套计划,具有实施分层教学的能力。因此,对我们的教学能力也是一种考验,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要以强烈的责任心努力去实践和探索。
分析我所教几个随班就读的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家庭成员中有某个人与他们是一样的,生活环境较差,常常是邻里歧视、同学欺负,他们性格孤僻、胆怯或乖张、具有攻击性。对这类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健康良好的心态是最为重要的,这就要通过社会的关心,邻里、同学的团结互助让孩子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生活的乐趣,并努力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享受成功的喜悦。如:曾某,入学时,有许多不良习气,摸女同学、恶作剧、吓唬别人、课堂上大笑、大叫,属乖张、具有攻击性的学生。我们确定要培养他良好习惯,培养自理能力。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曾某一点也不服从教育,依然是想干啥就干啥,让我们感到头痛。我想老师不仅是慈母,也应该是一位严父,要严中有爱,对他进行冷处理。他逐渐知道自己做错了事,老师生气了,不理他了,孩子们不同他玩耍了,自己得不到红星了。经过一年多教育,他能守纪和同学们和睦相处了,我们鼓励同学主动与他交往,教他一些生活自理的小事,既让曾某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又让普通学生在与曾某的相处过程中体会到了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
这类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学习能力差,学习上有很大障碍,认真分析每个学生也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要对不同的学生拟定不同的目标和实施计划,找到学生优势的思维,逐步扩展和加以引导。如:曾某喜欢唱歌,认识爸爸开得驾校的汽车,能分辨各类汽车,喜欢玩球。我决定将他头脑中现有的实物图形和记载实物图形的符号——文字联系起来作为教学目标。我从曾某已有的认识出发,注重把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符号联系起来,如:他头脑中有了圆、方、长等概念,却不认识相应的图形,我就利用他对汽车很熟悉,喜欢玩皮球这一特点,教他认识车轮、方向盘、皮球是圆的,车厢是长方形的。教数1个方向盘,4个车轮,写1、2、3,经过不断努力,孩子能认识并书写1、2、3,认识图形——圆。
在多年随班就读教育过程中,我体会到付出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回报,这就需要我们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通过反复和循序渐进施教才能使学生发生变化,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而伤害孩子。对这类孩子培养和维护他们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