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自杀者到职场成功者的感悟
各位新伙伴:
您们好,以下一篇文章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您们有所思有所悟,同时持续提高个人能力,理解并吸纳公司文化的精华,勇于面对今后工作可能会遇到挫折与失败,困难总是暂时的,企业与个人都要持续努力,不断超越自我。公司也会尽可能地创造公平的机会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为诸位提供良好的职业平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员工与企业共同分享成长硕果。
致礼
人力资源部
2011-8-
5从自杀者到职场成功者的感悟
为何在初入职场时走上自杀道路
“一个人要取得大成就,什么是最关键的因素?”
这个问题在我的一生中,曾出现过无数次。
在刚参加工作时,我曾问过别人这个问题;在做了老总和培训师后,我又曾无数次被问到过这个问题。
在人人都追求成功的时代,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使我不得不对它认真思考,做出回答。
每次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总会想到比尔·盖茨、李嘉诚等著名人物的奋斗史,当然也有我身边一些普通人的成功经历,但我想得最多的还是自己的人生历程。
在我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曾经历过曲折甚至惨败,但最终还是一步步走向成功,到底是什么推动我走向成功呢?
每当我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当初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都重新浮现在眼前。我深深地感到:真正决定个人成败的不在于能力、学识,甚至也不是理想,而是职商!职商才是成就一个人事业的关键。职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的含义是:在职场中成功的素养及智慧。
我们都知道有智商、情商、逆商等,而职商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它有什么特定的价值?
很多成功人士的奋斗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就基本上是在工作中产生的,因此,职业素养和智慧就显得至关重要。
换言之,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主要来自于自己的职商,而我个人的经历更是说明了这一点。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山村,经过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并成为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在学校,我是班里发表文章最多的一个,还得过全校学生业余科研成果奖。毕业前夕,校长亲自为全校一批有才华的人颁奖,其中就包括我。
毕业后,别人都按照学校的分配去了各自的单位,我却反其道而行之:自己去找工作。就这样,我成了中国最早一批自己找工作的大学生中的一员。
当我走进武昌火车站,准备去长沙找工作时,昔日的同窗好友,一个分配到北京工作的同学来为我送行,他有些伤感地看着我,很为我的前途感到担忧。而那时的我豪情万丈,在火车开出的那一刹那,我冲他挥了挥手,豪迈地说:“10年后再见!”
但令我没想到的是,生活远远没有我想象的简单,很快,满腔热血的我就经受了巨大的震荡。费尽求职的周折后,我终于敲开了一家著名省报的大门。然而迎接我的,却是人生的第一记闷棒。
原以为凭着自己的专业和学历,进了报社很快就会大展宏图。不料,领导却安排我和另外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去做校对,每天工作到凌晨2点。这和我当初的设想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失落的心情可想而知,甚至认为领导看不起我们,情急之下,我们决定“罢工”。
虽然“罢工”取得了“成功”,我们被调到了采访部门,但却给领导留下了“不服管”的恶劣印象。到采访部门后不久,第二记闷棒紧接着就来了:重要的采访任务从来轮不到我们,我们接手的都是些小报道。
等到终于有机会采访重要新闻了,我所看到的,却又大多是平时不愿意看到的阴暗面。这与我在大学里想象的生活有天壤之别,我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
后来报社虽然勉勉强强让我转了正,但是这时的我,在同事和领导眼里已经成了一个大事做不成、小事又不愿干的人。难道我真的是他们所说的那样吗?我一度感到十分压抑。
我想辞职,但又不甘心,在大学里我发表了那么多文章,我的才华和能力受到那么多老师甚至校长的肯定,为什么在工作中却处处碰壁?
于是,我决定去找社长谈谈。一天下班后,我带着自己的作品敲开了社长家的门,社长见到我很惊讶。我说明了找他的原因,激动地将自己工作以来的失意、梦想和矛盾全部告诉了他。
在听了我近两小时慷慨激昂的“演讲”后,社长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很晚了,早点回去吧,好好干,会有大发展的。”本以为会得到社长的理解和支持,没想到„„
走出社长的家,种种失意一齐涌上心头,我的心凉到了极点。抬头一看,几颗寒星挂在天上。一阵秋风吹过,竟有一串凉凉的东西从我脸上滑落。我以为下雨了,伸手摸了摸,没想到是泪。
在这种心灵的煎熬与思想的斗争中,我终于不堪负荷,病倒了,在老家休养了几个月,心情一直十分低落。
大病初愈后,我漫步到湘江大桥。生活怎么是这样?怎么能是这样?„„我不断地问自己。巨大的幻灭感和绝望感使我突然觉得活着是一种巨大的负担。于是,我一步步跨向栏杆„„
从死神怀抱中重新回到生活中来,我为自己曾做出如此愚蠢的举动而后怕,也不得不开始反思是什么导致我做出如此愚蠢的举动。这时,耳边突然响起普希金的诗:“朋友啊,不要忧伤,生活本来是这样。”
它犹如当头棒喝:我一直在责怪生活,其实该责怪的是我对生活的片面认识!
就这样,我从死亡的边缘重新回到了现实,从虚幻的人生设想中惊醒过来,开始正视我的生活和工作态度。
我开始明白,生活没有错,错的是我对生活的认识,单位也并没有太多的错,错的是我自己对工作的态度。
被300个字改变命运
尽管决定了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可到底该怎么改?我又一次陷入迷茫。
一天晚上,都一点多了,我还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后来把同屋的老记者给吵醒了。
他迷迷糊糊地坐起来问我怎么回事?我对他说:“老吴,我困惑啊!”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换成是你,半夜睡得正香的时候,被人吵醒,本来就已经很不高兴了,更何况他还要跟你说他的困惑。
这个老记者一下子就火了,冲着我喊了一句:
“困惑困惑,整天就知道困惑,你就长着一张困惑的脸。”
接着他平静了一下,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人为何要那么傻呢,为什么不先主动做好一件事给别人看呢。”
这句话一下子就将我惊醒了:我一直挑剔单位,而不是埋头干事,没有一点儿成绩,却又处处要求单位重视我,这怎么可能?
从那时起,我就决定以自己的主动和成绩来赢得别人的信任.不久,机会来了。一次,单位组织去旅游,路过某地的时候,大家停下来休息。我四处转了转,无意中走进一家商店,发现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生意很红火,于是就和这家店的老板聊起了天。
回报社后,我以这家商店为引子,写了一篇关于当地经济发展的稿子,总共300多字。
虽然字数不多,可领导看了后却表扬了我。因为社里本来没有给我安排任务,我却表现得很主动。这是我进入报社一年多来,第一次受到表扬。心里的兴奋自不用说,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更加明白:与其处处挑剔,不如主动做事。
从此以后,我学会了在工作中主动出击,领导分配给我的每一个任务,即使是很小很琐碎的,我都会认真完成,争取做到最好。
此外,业余时间我也在不停地思考,寻找新闻线索,真正成为了全天候的记者。这样的主动、不挑剔,最终成就了我。
两个月后,我回家探亲,在没有任务的前提下,我利用假期时间采访了当地贫困山区的生存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回单位后,我写了一篇长篇报道,刊发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其中反映的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并很快拿出了解决措施,将县里的旧领导班子换掉,下拨了部分资金,用以救济贫困山区。
不久后,我被选去参加中宣部和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召开的经验交流会,并在会上发言。当时我刚23岁,是最年轻的代表。
后来,我又做了一次轰动全省的报道。因此,省政府还专门为我开了一次庆功大会,会上,省委宣传部部长号召全省记者向我学习。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社长也在会上号召全社向我学习,我不禁想起了两年前我们谈话的那晚。
不过是短短两年的时间,我实现了从不得志的自杀者到知名记者的巨大跨越。是什么让我有如此大的改变?
我认为,这就是职商,在两年内我完成了3个转换:
从被动工作到主动工作;
从凡事挑剔到不找借口找方法;
从游离于单位外的自然人到自觉遵守单位规定的单位人。
每次回忆这段从失败到成功的经历,我都会想起比尔·盖茨写给大学生的11句格言,尤其是其中两条:
(1)“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学会适应它。”
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比尔·盖茨是改变世界的人,他将世界带入信息社会,但是,这样一个改变世界的人,却说要首先适应世界。这说明:你挑剔世界并没用,不管生活的波涛如何汹涌,你都先得跳到里面学会游泳。
(2)“这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他期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有所成就。”
这是比尔·盖茨对尊严的看法,在一次公司的小组会上,大家对此观点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其中有三个观点,十分恰当地概括了比尔·盖茨这句话的价值:
第一个人说:“一个人不管是初出茅庐的学生还是职场老手,对他个人而言,尊严占很大比重,但对公司而言,只有做出成就,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尊严。”
第二个人说:“强者用能力取胜,让别人给予他尊严;弱者需要别人在乎他、同情他、理解他的尊
严。”
最后一个人说:“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将自己的尊严看得重要无比。但是,单位不会为你的尊严买单,只会为你做出的成就买单。”
多一分主动,就多一份希望;先适应世界,才可以改变世界„„尽管现在,我已记不清那300字的文章标题,但这300字所透露的精神永久地刻在了我心里,它成就了我,使我开始从一个失败者走向成功。
进入中国青年报社后找到
职场腾飞的关键在省报干了几年后,我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进入了中国青年报社。
中国青年报社一向非常注重个人发展,我感觉自己就像进入了新闻的自由天堂一样,工作格外起劲。采访中央领导、得各种新闻奖,这些都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
可没想到的是,就在此时,我再次遭遇了职业瓶颈:做事并不讨好,成功得来的并不都是大家的掌声,还有无形的阻力。我隐隐地感到:领导对我并不重视,同事与我关系也不是十分融洽。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中国青年报社不是讲求个人成功的地方吗?为什么我干好了工作,大家对我还不认账?
后来,我的师姐,也是我的顶头上司,很有深意地送了一本湖南作家唐浩明写的《曾国藩》给我。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只把它当一本普通的书看。可越往下读,越觉得有意思,从中领悟到了不少职场的智慧。
曾国藩38岁就位居要职,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他苦练湘军,打仗取得了巨大胜利。可就在他做得最好的时候,也是他最失意的时候。
皇上讨厌他,大臣排挤他,连他最好的朋友左宗棠也骂他虚伪。他一气之下回到了湖南老家,非常苦闷,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吐过血。
这时候,在他弟弟的引荐下,他认识了一位老道士,老道士建议他细读《老子》、《庄子》。静心研读一遍之后,曾国藩深有感慨,总结出了一句话:“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所谓“大柔非柔”,是说一个柔和的人,并不代表柔弱。而“至刚无刚”,是指内在刚猛的人,并不需要给人一种刚硬的感觉。也就是说在处理和别人关系时,一定要表现出柔和的一面,不要显得过于刚硬。
从此,曾国藩一改以往咄咄逼人的态度,变得处处考虑别人的感受,处处考虑环境的影响。于是,他越走越顺,终于进入了职场的零阻力状态。
我们在职场中经常会遇到一个误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人,而且有能力,理所当然就应该成功。但曾国藩的例子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你是一个好人,你有能力,并不代表着你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从曾国藩的经历中,我找到了职场中从失败到成功的关键:不仅要做好工作本身,而且要懂得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
如果眼中只有自己,不懂得处理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就无法在职场中取得成功。
当时我有一位非常出色的朋友也在读《曾国藩》。他在读完《曾国藩》后,还总结出了一个“四气”理论:“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脸,才气现于事,义气示于人。”
(1)锐气藏于胸:人一定要有锐气,没有锐气就没有生命力。但是,运用锐气要有智慧,智慧就是“藏”,要把锐气藏在胸中。如果放在外面,咄咄逼人,不仅会伤别人,更容易伤自己,而藏起来,就能成为最大的生命力。
(2)和气浮于脸:跟人打交道,要学会一团和气。和气能使人更容易接纳你,为你打开更大的空间。蒙牛集团在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时,有这么几句格言:“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
大。”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量大还是气大。
(3)才气现于事:才气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体现在具体事情当中,只有将一件事情做好之后,才能真正体现你的价值。
(4)义气示于人:义气在这里有两层涵义。第一,我是一个为别人服务的人,第二,我是能够承担责任的人。能够承担的责任越大,你将来的发展空间就越大。
读完《曾国藩》后,我和朋友在职场中都取得了一个很大的飞跃。同时,我也明白了,在职场中最关键的就是处理好和别人、和环境的关系。
而要处理好和别人的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不要“自以为义”。这与基督教里的一个理念是相符的,“不要把自己封为正义的化身”。
职场中人要时刻培养自己的谦卑心、谦恭心,要有时刻归零的心态。有了这个心态,才能去掉工作中的阻碍,才能在职场中越走越顺。
我曾像曾国藩一样走入了一个误区:我是好人,我有能力,我应该取得成功。但事实情况并不如此,你还要懂得处理与环境、与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这就像一个三角形,缺一不可,否则就不稳定。仅仅做一个好人并不够,还必须有智慧,特别是要有处理好三方面关系的智慧,这样,你才能在职场中找到真正的自己.自己当老总以后的感悟
当了10多年记者之后,我曾在香港、美国一些著名机构做过副总裁、总裁,后来,又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培训和传播机构。
自己担任高级管理者以后,我对用人有过很多思考:为什么有的员工天赋并不高,但却能够越做越好,最终得到重用?而有的员工看上去很聪明,但却得不到领导的器重,甚至最后只能离开公司?这其实和职商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公司有一位员工,我们的缘分起源于一堂课。他大学毕业那年,我到他们学校进行了一次演讲。之后,他主动和我联系,希望能到我当时做总裁的那家美国机构工作,但我没答应。
两年后,我自己创业,他已经是一所民办大学的外联部主任,他再次要求到我的公司工作。他当时的职位不错,而我的公司才刚刚起步,我犹豫再三,没有马上答应。
当时我们公司推出了一个“白领成功培训班”,他知道后,二话没说,利用周末时间主动到地铁里帮我们发宣传单,这让我非常感动。就这样,他进了我的公司。
当时,我让他负责业务,由于以前从没做过业务,加上又是“文人”背景出身,他进了公司两个月,还没有做成一笔业务。到发工资的那天,他做了一个让我意想不到的举动:坚决不要工资!
他说:“我没有做成一笔业务,感觉对不起公司,所以我不要工资。但是,我相信我肯定能行。”工资当然还是给了他,但他这番话,让我很有感触,于是送了他一句话:“总有一扇大门会为你打开”。
果然,经过他的努力,在第三个月的时候,他做成了一笔大业务。慢慢地,他越来越自信,业绩也越来越好。
第四个月,他成为我们公司的主任;第八个月,被任命为总经理助理。
这就是一个高职商的典型例子。一个员工,只要能自动自发地做好一切,哪怕起点低一点,也会有大发展。因为,这样的员工无论到哪里,都是老板心目中的一流员工。
我们公司还有一个员工,刚进公司的时候,虽然落落大方,但并不算太出色,因此,我对她不太在意。
但慢慢地,我发现她能自动自发地做事。她本来只是我的课程助理,却常常做些“分外事”:看到
文秘很忙,就主动帮忙整理书稿;见公司的两个网站没有人管理,就主动承担起网管的职责;见办公室很乱,就会自觉地帮忙整理„„总是不断帮助公司发展。
不久,我将她提拔为办公室副主任;再后来,又升为主任。
在工作中,要懂得抓住机会,要保持一个时刻准备的头脑,这样,才能让你的才华得以展现。在我的公司就有一个员工,她刚进公司的时候并不是特别显眼,因为她相对其他员工来说,并没有太多专业上的优势。
有一次,我需要找一些讲课的材料,因为太忙没时间找,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
结果,她一下子给我找了好几万字的材料,但我根本没时间一一去消化,怎么办?于是我对她说:“你将今天所找的材料中觉得不错的例子给我讲讲吧。”
就这样,她一边讲,我一边听。这时,我突然发现她有一个特长:故事讲得很生动。
于是第二天,我就带着她去讲课了,并且还大胆地让她给学员讲故事。当时,她就和我一样以老师的身份出现,尽管台下坐的都是老总,但她表现得非常自信、大方,而且故事讲得很精彩,台下的那些老总都听得很入神。
从那以后,每次需要材料的时候,我都会找她。其实这些机会是她自己创造的,只有让老总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才能有机会真正闪光。
做一粒想尽办法让自己发光的金子,这就是职商,而不具备这种智慧,即使是一粒金子,也可能会被自己抹杀掉光芒。
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每次招聘的时候,我都会遇到一些夸夸其谈的人。开始的时候,我也曾被那些口若悬河的假象所迷惑,但慢慢地,我发现那些过分强调自我、不干实事的人,往往都不会有大的发展。尽管有些员工进公司的时候起点很高,可很快就会待不下去,最终只能离开。
我们公司也曾经有过这样一位员工,一次我让她到北大送一份材料,她很快就回来了。我以为她已经送到了,谁知一问,她根本就没送过去,理由是“我尽力了,但没找到地方”。
我非常生气,怎么可以这样?这么简单的一件事都做不好,居然还说自己尽力了。这是非常缺乏职商的表现。结果,一个星期后我就让她离开了。因为,这样的员工,不仅自己不会有发展,而且还会阻止公司的发展。
这样缺乏职商的现象其实并不少。在我担任过总裁的几个单位里,我还发现还有少数取得成就的人,在自己有了一点点成就之后,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于是,他(或她)便成了单位里发展进步最慢的人。当他们还在陶醉于自己既有成就的时候,其他人便很快超越他们了„„
这正应了著名管理学家的理论:卓越是优秀的大敌„„
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及公司员工身上,我得出一个结论:职商是一个职场人士不可缺少的职业商数,它是我们在职场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因为,成功或不成功并不单单取决于你现有的能力,更在于你有没有一个好的职商。
从很多成功人士的身上,我们都能看到职商的作用。
蒙牛集团的老总牛根生,最初只是伊利集团一名普通的洗奶瓶员工,可哪怕洗奶瓶,他也要洗得出色。后来,他成为了伊利集团的副总,再后来,就有了现在的蒙牛集团。
蒙牛集团作为连续三年发展速度最快的企业,它的成功,不能不说与牛根生的职商有着莫大的联系。一个人如果有好的职商,处处都能找到让自己闪光的机会!
一个人没有好的职商,到哪里都不可能取得成功!
一生成就看职商!
第二篇:从平凡到优秀—感悟
从平凡到优秀·感悟
—— 雪花
听了谢老师的“从平凡到优秀”一课,感触很深。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思考。下面是本人随意所写的一些感想,也没有实际的逻辑性。
一、定位自己,心怀感恩
当谢老师问道“我是谁”这个问题后,我想很多同事都和我一样,在脑海中划下沉甸甸的几个词:儿子、男人、员工等。然后感觉肩头千斤重,更重要的是责任感油然而生。
作为一个人,且有公民义务,何况工作乎?企业是要员工来创造价值的,是给我们提供了平台的,而且还是有薪水的平台。作为一个员工要清楚这一点,明白自己的位置,自己要去做什么,自己是拿了薪水的。那么就要有一种责任感,而且是心怀感激的责任感。我不知道,我们还需要抱怨什么。即使要有抱怨,那也应该是抱怨自己:“我怎么效率低呢,我怎么就没想到要这么办这个事情,这么去沟通这个意思?”个人愚见,一切问题从自身找原因,活着,还能在和谐的环境中工作着,真的没什么可抱怨的。抱怨是一种自己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二、以恒久的态度,有计划性地执行工作
态度在英文中为ATTITUDE,如果按其在26个字母位置的排序号相加,为1+20+20+9+20+21+4+5,其值为100.也许这是个偶然,但态度在人成功的一生中,有大量实例证明,其所占的大比例是一个必然。
很多人害怕写计划(包括我自己),感觉没计划可写,或者没有写的必要。但是换个角度去考虑问题,学校为什么要考试?难道班主任不知道每一位同学的成绩、综合素质怎么样嘛?这个类比不是很恰当,但我想说的是写与不写,结果真的不一样。“空想家”这个代名词是熟悉不过了,说的就是有了想法、目标,就要有计划,否则就是瞎想、空想。当然再有计划后,就要去一步一步去执行,产生结果。只有产生了结果,那么这个目标、计划才能说产生了值,但至于说是否为有效正值,那就以结果而定了。三.沟通无限,无限沟通
沟通是重中之重的,沟通是每个人都会的,每天都要去做的事情,但又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是成功者或者优秀者必须要具备的一种素质。记得在课上,回答过一个谢老师的问题,然后就引来了谢老师的一连串追问。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所回答的范围太广,没有实际说明、说清楚问题。在我的理解来看,沟通不是一两天能学会的,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我认为沟通最基础的一点就是:要能够清清楚楚的表达所要传达的信息,而且让接受者能明白。
以上三点为本人的感悟浅见。
雪花
2012-8-19
第三篇:读《从职场白丁到职场达人》有感
读《职场十年:从职场白丁到职场达人》有感
能够从职场白丁到职场达人首先自身就得有多方面的能力:果敢的判断力,敏锐的洞察力,坚强的意志力,高手段的协调力与控制力,善辞令(能言善辩),具有创建良好人际关系的亲和力……
大多数情况下,职场达人在校时,就是表现突出的,不仅成绩上受老师同学们的瞩目,而且能力上也是绝不逊色的,不管是学业还是能力上都是在不断地锻炼完善自己,因为他们有着明确的目标,同时也不会做行动的懦夫,一步步走属于自己的路。他们有着很多的社会实践,在此当中已经尝遍了人间冷暖,不管是别人的冷言冷语,恶语相向,盛气凌人,还是别人的笑脸迎人,温柔大度,这些他们都有着很深的彻悟。当然,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工作都是有帮助的。所以,现在的我们,每天都得抱着一颗学习的心,去学习我们所遇到的一切艰辛,包括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社会实践。要相信现在我们能够遇到的好事或坏事,都是对我们的磨砺,我们应该紧紧抓住每一次机会,抱着感恩的心,冷静客观的心(切忌烦躁),去处理这些事,要相信我们会从中有所收获,就在我们克服困难,恰如其分的解决了这些事之时,我们的处理事情的能力就在此刻得以提升,我们就在此刻得以成长,向我们的人生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其次,在职场当中,还有很多是除了自身能力之外必须学会的事。比如关于功过与危机的处理:对于功劳,一定不能沾沾自喜,而是要以万分的惶恐再三将功劳捧到直接领导或者老板身上。道理很简单,所谓功高慑主,就算你为开国之主打下江山,不也是要落一个杯酒释
兵权或者身首异处的结果吗?那还不如早早把功劳送给领导,要知道不管是私企、国企、外企,你的工资、奖金、考评以及种种升迁和变动,全都是要靠领导做主的。把光环统统丢给他,面对这样又能帮衬自己又不居功自傲的下属,你说领导会怎样对你呢?一句话,实惠最重要,以虚名换取安全和实惠,这才对得起你的努力。
对于过错,不要倔强的认为,是我错的,我就认;不是我错的,打死我也不认。工作中,与上级共事发生的错,不论种种一定要记住这都是你的错。没什么好解释的,领导之所以在你上边的位子上能端然稳坐,自然就有驾驭一切的能力。他火眼金睛自然知道谁是谁非,既然他心知肚明,你又何必逼着他承认错在他呢?你先认下来,他自然能为你摆平,也会念及你的好。当然,涉及性质问题的时候又另当别论,以上错误指的是技术层面的,而不是涉及犯罪和个人道德层面的。
而对于下级的错,在上级和平级面前,要坦然承认自己的领导责任,要语重心长、痛心疾首地自责与检讨:“都是我的错,如果我要是再多叮嘱一句,这个错误就可以避免了。”“虽然对他有些不放心,但还是本着锻炼队伍的心态让他放手去做,所以出了事情,我难辞其咎”……然而对于下级,该敲打的时候也要敲打,只是分寸要掌握得当。敲打的同时不要忘记强调,这件事情你已经帮他扛下来了,但是请他以后要记住,有句话说得好“不是哥们溜肩膀,而是真的扛不住!”表明你作为三明治、夹心面包的苦楚,这样一件错误发生很有可能让你在下级和上级面前获得更多的赞誉。
对于奉上,有才华的人自然会带着几分傲骨。但老板和同事都不会喜欢,所以一定要收敛、收敛再收敛。记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比非之”的道理。如果你没有才华和能力也就罢了,平庸的人不会惹人侧目,而如果你恰恰觉得自己非比寻常,就一定要将pmp和mpmp两法则熟练使用,这样才能让你如虎添翼,否则只能是虎落平阳。
关于“敌我”,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两个人,让你觉得如芒刺在身,不那么舒服。你大可以这样想,还好这次是在手上、背上,而不是在眼睛上。同样的付出却不一定会有同样的回报,很多时候会觉得他并不如我,他却升职加薪,也许,是因为他隐于表面下的努力你没有看到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你发现不发现不重要,重要的是老板看到了。所以工作中最好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优点,实在不行,换上显微镜也可以,至于别人的不好,心里知道就好。
从头再来。经验与资历有的时候会为你插上理想的翅膀,帮你迅速缩短与目标之间的距离。然而也有时候,它会成为你更上一层楼的桎梏。也许你会不平,曾经的辉煌与优秀没有得到意料之中的肯定与赏识,原地踏步或者是退步总会让你泄气,这个时候只能以平和的心态才能走出迷雾。人不能总活在记忆中,“想当年”也许更适合在暮年是坐在摇椅上细细回味。荣辱得失都只是过去时,盛有半杯水的杯子如何能装上一整杯水?唯有“先舍后得”。所以,当你在职场面对新的选择时,真的需要“放下之后”才能真正“上位”。
真正的成长。有人说过,学会隐藏伤口,独自咀嚼孤独与挫折,将一切失意与无奈默默沉淀在心底,出现在人前时依旧积极乐观、开朗热情,这才是成长。就像做不成太阳,你可以去做一颗熠熠生辉的星星。当不成美女,你还可以时刻将灿烂的笑容展现在脸上,博一个可爱的评价。也许在职场,你永远学不会八面玲珑,也不屑让自己变得世故庸俗。但是你一定要做好准备,置身山顶、曲高和寡的境遇并不是人人可以坦然面对的。是卓越还是平淡,其实都需要你不断地调试自己的心情,淡定中蕴含积极,有足够的勇气与能力面对随时可能来临的得失成败,这才是真正的成长。
第四篇:从实习生到职场精英的进化论
从实习生到职场精英的进化论
来源:上海热线日期: 2010-09-16
89年出生的薇佳小盆友前天开始了在某著名4A公司的实习,她才刚刚到4A,还谈不上什么进步和发展,更谈不上什么领导谈话和参与开大会。但是薇佳有个最大的习性,就是几乎每天晚上都要骚扰我,告诉我她每天的观察,每天的思考,对公司,对周围的同事,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对别人的工作状态。我每天晚上都在夜里12点的朦胧中强行开机给她回短信。
“姐姐,我今天第一天上班,9点才下班,第一天哎。。”
“姐姐,我在客户部,做广告究竟是客户部好还是创意部好呢?我觉得客户部还是很锻炼人的,我想以后从和客户的接触中学习甲方的marketing,你觉得这可行吗?”
“姐姐,这个公司的211工程大家的学生有好多,虽然我也是211工程的,但是是不是有个海外背景能更加出挑?姐姐会出国读硕士么?”
“姐姐,这里的同事工作都好努力,好专注,我有点担心以后我能不能和他们变的一样好。我有点自卑,也有点自闭了。”
“姐姐,我中午和同事一起吃午饭,这里的午饭好贵,30块钱一顿饭,可是我的工资好像吃不起呀。姐姐当年实习时候是怎么熬过来的呢?姐姐带过饭吗?”
每次看到这些简单而稚气的短信,我都很心疼的感觉,薇佳是个多么可人而努力的孩子。我真的好想快一点把我的小书改出来,告诉她,我是多么多么相同的从这条路上走过来,我是多么多么的和你现在一样,甚至比你更糟糕。
我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实习,每天坐公车两个小时去财富中心上班。一直到大学毕业,改成每天两个小时到长安街边上上班。我记得第一天上班,老板丢给我一个西门子的SWOT分析,而那时候我还没太知道SWOT四个字母都代表什么意思;虽然我没想从PR Agency去了解一个甲方的marketing,但是我好像从来没有被带出去见过客户是男是女;我学历背景喜忧参半,好在还有北大给我撑着点,要不我就死翘翘了;我还知道我第一天到公司实习的时候,HR一边跟我签合同一边跟我说:“你的英文没有母语好,回去加紧练习,因为你的英文,我们差点不要你了。”;我当然更加清楚的记得那些30块钱的午饭让我们无力承担很久,每天几个实习生一起跑出去吃711的7块钱的素菜盒饭,每天要一个西红柿炒鸡蛋加白米饭。前段时间写书里的这部分,于是找到当年在三家顶级PR Agency实习时候的实习日记,一篇篇,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下去,一时间感觉那些日子又回到了眼前,在公车上看古
代汉语书,把外套当雨衣顶在头上,从车站冲进公司的大楼里;夜里孤独的加班,别的组的实习生跟我分享她妈妈做的菜团子;被老板骂的震天响,委屈的眼泪打转也没敢流下来……我好像还记得从第一个公司辞职那天晚上路边灯火辉煌,我好像还记得从第二个公司辞职老板生气的神态,我好像还记得海南那个漂亮的女实习生凉鞋的样子,低下头,好像还能看见她鞋上的蝴蝶结。
这些文字,不多也不矫情,也不系统,但是很真实,很幼稚,但是也很苦辣酸甜。“2007-4-25同学说:你这样拼命,总有做不完的事情。他们会一直用你干活。但是对于我来说,我需要很高效的做这样,只事项能多做一些项目,对每一个工作,每一个基础的工作都要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也许我在这里的实习只几个月就要回去参加期末考试了,但是我想能来的时间是可以量化的,但是自己真正的提高和努力是不能量化的,而这些不能量化的东西往往才是我真正的所得。实习生不是为了混日子赚钱,我希望我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尽量多的事情,学习尽量多的知识,遇到尽量多不同的人和事。感激一切给我信心,困难,压力,挫折的人”
“2007-7-21很长时间没有写日志了,工作忙,心里一直很乱,学校的事情又一直不断,让自己很难安静下来。新的公司非常活跃,让我能工作非常的自如,而且强度不是很大。就是每天公车太累了。也许这就是生活吧,要吃点苦。我时常想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完美的暑假,回家天天看电视多好啊。为什么我要工作?为什么我要实习,为什么我要这么辛苦,这一切什么时候才才能到头?我什么时候才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开始不爱学习,工作不忙的时候开始发呆,变的懒散而且没有追求。我很害怕自己现在的状态。”
“2007-7-25很多人以为我进了这个著名的外企就是个高薪白领,好象钱会刮到自己的眼前,觉得我不请客就是天大的不对。HR前几天和我谈薪水,因为公司实习生目前太多,预算是一定的,所以薪水砍掉一半,似乎连自己的生活费都不够了,不是似乎,是肯定不够。所以现在我要更多的兼职。我没有和家里说这个事情,21岁的人还向家里要钱,是个很耻辱的事情。”
“2007-8-25今天的任务就一个,还是report,我的很多弱点在不能很好的重视细节,很多时候还是不敢问,看见别人忙的时候就自己去琢磨,放不开,不敢和更多的人讲话,只局限于自己旁边的几个人。这就使得我效率下降,而且很劳累,我到一个新的环境总是这样的,不知道为什么”
我终于记得起那些小小的尴尬,神奇的小想法,可爱的喝水杯,瓢泼的大暴雨,那些日子很努力一步步的走过来。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的第一个Leader,记得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只有她对我笑,看见她的笑,我会安心。她很漂亮,非常有气质,干练,有品位。后来我们无意谈起我刚去的时候,总是因为报告格式不对被退回来。我当时很委屈,觉得那她自己改下就好了嘛。但是现在,我总是下意识的觉得自己手里一定要出艺术品,心里就念她的好,感动的不行。不是她,今天我还是那么马马虎虎的小女生,不会在另一个公司里做的很漂亮。我会想起她,想起曾经她的严厉甚至是苛刻。记得那些天快走的时候,我和她说:“Isabell,我爱你。”她抬头一惊,笑的很灿烂,那是我看到的她最美丽的笑容,发誓自己要象她一样美丽。
薇佳小童鞋,开始写一个属于自己的实习日记吧,每一点,每一滴都记录下来,可以嘈杂、可以幼稚。很久很久之后的一天,当你已经变身成为写字楼里的职场精英,当你已经能够笑声爽朗的和同事聊天吵架、当你已经绰绰有余的吃得起三十元的中午饭的时候,回过头去看那些文字,也许你会感到一点点的不安和羞涩,内心软软的,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好傻啊,还总是在日记里表个决心什么的,嫩的一塌糊涂。可是,当我们在职场上变得迷茫、纠结、钩心斗角、冷酷奸诈的时候,反过头去看一看,我们曾那么努力,我们曾那么执着,我们曾那么善良,我们曾那么温暖。
这些文字,不是用来换学分的,只是用来时刻提醒我们那颗日益变得焦躁而浑浊的内心,那些逐渐失去的温暖、勇敢、坚强、努力、友谊、爱情、小幸福,请你们不要走远,请你们还在我身边。
第五篇:关于“职场高效沟通,从共识到落地”的培训感悟范文
关于“职场高效沟通,从共识到落地”的培训感悟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沟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行为
在此之前,我也有有过类似的经历,办理一件事,由于得到的是转述的信息,并不全面,没有找相关当事人进行确认,导致连信息连续3次都弄错了,给配合操作业务的同事造成了很大困扰。自此之后,但凡跟人约定的事情,我都会再次确认。
除了做出必做的事项之外,列出不必要做的事情也同样重要。比如,接触新鲜事物时,通常会找不到做事的边界,如果规定什么必做,什么不必做,就能让信息的接收者有明确的概念。
2.沟通的层级越多,效率越差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至于是如何产生这些差异的,我以前都没有细想过,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信息接收过程中会被演绎,转述过程中再次受到表达的限制。所以,高效沟通的方法之一,就是减少传话的层级。
此外,沟通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以前认为领导人或者演说家在台上的即兴演讲,是张口就来,后来发现,即使是临时讲话,他们也会一遍遍打腹稿,按照逻辑、礼仪等方面充分考虑后才上台讲话,讲话的方式和内容都是熟烂于心的。而讲话的时长与准备的时间是呈反比的,只有充分的思考,才能让语言凝练、清晰、精准,继而使沟通变得高效。
3.清晰的表达需求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看似对方明白了你所表达的意思,结果事情发展的方向确不尽如人意,因为同样的一句话,被不同的人听到了会有不的理解,这就需要我们注意自己表达需求的方式方法,包括说话的语音、语调、重音、表情等。
贾老师也推荐了smart原则,她的讲述让我对该原则的有了新的感悟,现在我在领导岗位上,经常会布置任务,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smart原则,则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其中注意的事项包括:a.要明确责任人,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我们从小听到大,这就是必须把责任明确,制定好制度和流程就能避免无人负责的情况;b.交代任务的同时要告知检查的方法,只有检查才能影响结果。
4.责任分布矩阵图
责任分布矩阵图是我此次收获最大的工具,用来分解涉及多个人和多个步骤的任务很有帮助,能够用一张图完成整个任务的部署,并且做到责任清晰,目标明确,流程顺利,统筹合理。
我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多练习责任分布矩阵图,让这种行为变成一种工作习惯,就像smart原则一样,帮助我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
5.倾听是沟通中很重要的部分
作为服务行业的企业,如何挖掘客户的需求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但是客户不一定能够很清晰地描述自己的需求,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仔细倾听,通过他的描述,来判断其真实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对方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观察来帮助我们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配合适时地发问,往往有令人惊艳的效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把此次学到的方法充分运用到工作中,通过改善工作习惯,提高效率。并把这种方法分享给员工,让他们能够一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