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巴林左旗苜蓿产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内蒙古巴林左旗苜蓿产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
作者:孙景堂宁宝军
(内蒙古巴林左旗荣盛草业有限公司025450)
摘要巴林左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国家确定的内蒙古自治区33个畜牧业旗之一。2001年以来,该旗紧紧围绕农牧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于一身的草产业做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是关键和切入点。明确提出了“农业往牧业上调,种粮往种草上调”的产业结构调整新思路。通过组建集草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狠抓苜蓿商品草生产关键技术的配套与整合,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在推进苜蓿产业化经营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企业、基地、服务等产业化格局逐步构建和完善,特别是《全国农业标准化项目——巴林左旗紫花苜蓿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的批准实施,为加强苜蓿商品草标准化生产的研究与示范,进一步提升苜蓿产业化经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与此同时,面对新兴的苜蓿产业,要切实加强政府的领导,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及有关产业政策的实施,加大苜蓿产业的引导与扶持力度,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与转化,进一步提升产品,强化服务,以保障苜蓿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苜蓿产业化实践与思考
巴林左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国家确定的内蒙古自治区33个畜牧业旗之一。全旗拥用土地面积66.44万ha,其中耕地11.3ha万亩,草牧场30万ha。从“光、热、水”三项气侯资源来看,具有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有效降雨多、积温有效性高和日较差大等气侯特点,年平均气温3—6℃,无霜期100—135天,年降雨量为310—400mm,≥10℃年积温2200—3100℃。全旗共有19个乡、苏木、镇,总人口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万人,2002年全旗农牧业生产总值实现5.12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2.6%,粮豆总产达24.5万吨。2002年6月末家畜存栏82.2万头(只),2001年农牧民人均收入1609元。
1、草产业的确立
农牧业既是巴林左旗的传统产业,也是主体产业。80年代落实生产责任制以来,该旗农牧业生产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得到了迅速发展。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农牧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近年来,农牧业生产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开始显现:一是农牧业生态系统表现的更为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没灾也不高产。据统计,全旗11.3万ha耕地,正常年景平均每公顷产粮不足2000公斤,每公顷收入2775元。二是农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营粗放,广种薄收,土地沙化、退化,产品低质低效,甚至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状况,特别是加入WTO后,农产品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2000年巴林左旗旗委、政府在邀请专家论证和派团参观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全旗范围内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使干部群众形成了广泛的共识,顺应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从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入手,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强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把发展集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于一身的草产业做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和切入点,明确提出了
“农业往牧业上调,种粮往种草上调”的发展思路,从而使“生态为本、立草为业、精养精种、优质高效”的农牧业发展指导方针更加清晰。草产业已确定为全旗“羊、鹿、草、杏”四大主导产业之一。
2、苜蓿产业的发展
2.1 组建龙头企业
为了加快草产业发展步伐,按着“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2001年4月份组建了集草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民营股份制企业——巴林左旗荣盛草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原则,按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要求,采取土地统一租赁的形式,通过引进优良苜蓿品种、牧草专用播种机、苜蓿专用肥、接种根瘤菌、化学除草等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配套,建植苜蓿商品草生产示范基地1333万ha。引进美国约翰迪尔牧草收割压扁、集垄翻晒、捡拾打捆等牧草收获机械,生产加工的苜蓿商品草销往韩国、河北等国内外市场,深受用户的好评。目前,该公司拥有牧草播种、中耕施肥、化学除草、移动卷管式喷灌、收割压扁、集垄翻晒、捡拾打捆、二次压缩等生产机械近40台(套)。尤其是设有铁路专用线占地10万平方米,生产加工贮藏能力为10万吨的商品草生产、加工、销售服务项目已开始启动。届时将提供更加广泛、更加优质的系列化服务,这无疑将带动草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2.2 依托项目的拉动
近年来,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人工种草项目的实施,为加快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自2001年以来,该旗从生态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区划入手,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施区域种植和规模种植,安排好生态草、产品草和商品草的种植布局。据统计,两年新增以苜蓿为主的人工种草面积达2.7万ha,其中苜蓿商品草基地6700ha,年生产优质苜蓿商品草5万吨,辐射带动农牧户
1.3万户。据调查,平均每公顷产苜蓿干草可达1.1万公斤,种植苜蓿较同等条件种植玉米等其他农作物,水浇地每公顷增收3600元,旱地增收1650元。与此同时,草业的发展也为畜牧业的发展与提升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促进了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据统计,在全旗全面推行禁牧舍饲政策的前提下,2002年6月末家畜存栏达82.2万头(只),创历史最高记录。因此,通过生态项目的拉动和经济效益的驱动,苜蓿草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各级干部的高度重视和农牧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形成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2.3依托科技为支撑
2001年,该旗通过大规模引进优良苜蓿品种,推广应用种肥分层机械播种,种子接种根瘤菌,测土施用苜蓿专用肥、化学防除杂草,以及牧草收割压扁、集垄翻晒、捡拾打捆等适用新技术的整合配套,生产加工的苜蓿草产品粗蛋白质含量已达19.01%,超过国家(GB10389—89)一级18%的标准,草产品销往韩国、河北等地,深受用户好评。2002年又承担并完成国家科技部、自治区科技厅两级科技推广计划项目——根瘤菌生物固氮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 效益,通过了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专家组成的专业小组的鉴定验收,得到了自治区科技厅的充分肯定。特别是由巴林左旗人民政府承担的《全国农业标准化项目——巴林左旗紫花苜蓿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已经国家标准委员会(国标农委轻[2002]75号)正式批准实施。该项目通过建立和完善生产监管与保障体系,配备相应的检测仪器设备,从产地环境质
量、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产品质量达标等方面对种子生产、栽培管理、收获加工、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技术标准化作业,从而建立起与国际对接的标准化体系。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该旗苜蓿草产品开发积极应对入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 :苜蓿草产业近年来刚刚起步,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所以 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政府的支持、政策的倾斜和项目的拉动。要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把发展苜蓿产业提到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坚定不移的全力抓好,把发展苜蓿产业作为促进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农牧区经济增长和农牧民增收的着力点,完善运行机制,谋求加快发展格局。
思考之二 :苜蓿产业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苜蓿产业对实施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的发展与提升、生态恢复与重建,以及提高农牧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扶贫开发等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的有利契机,依托国家风沙源治理、退耕还草、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人工种草项目,坚持经济效益优先,多种效益兼顾的原则,用足、用好、用活项目资金,按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加快牧草生产基地建设,为做强做大草产业提供优质、稳定、可靠、足量的原料来源。
思考之三:面对长期禁牧舍饲政策的全面实施,加快草业发展步伐,首先要搞好饲草的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一是要立足当地加工、转化、增值,有针对性的研究开发不同畜种、不同畜龄所需的营养均衡的预混饲料,为禁牧舍饲政策的顺利实施、畜牧业的发展与提升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二是要围绕国内外市场不断开发新产品、引进新设备、推广新技术、应用新工艺、转化新成果,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走出一条“以名牌占市场、以名牌促发展、以名牌求效益”的名牌之路。
思考之四:要调动和保护好农牧民发展草产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搞好配套服务。苜蓿生产是产业化经营的第一个环节,是起始点,而农牧民是生产的主体。因此,保护调动农牧民生产经营积极性至关重要。这是龙头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苜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坚持自愿互利、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原则,坚持扶持生产基地、服务于农牧户的原则,通过帮助农牧户建设生产基地、改善生产条件、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实行定单购销等各种途径,使从事苜蓿产业开发的农牧户得到更多的实惠,从而保证苜蓿产业化协调发展,有序运行。
第二篇: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对策建议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对策建议
内蒙古粮食产量实现“十连丰”、畜牧业生产实现“九连稳”的新形势下,内蒙古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进一步下大力气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建设,带动特色农牧业产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促进农牧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将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但是,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着农牧业持续增长的难度,有待于我们认真思考。一是产业体系的基础薄弱后劲不足,农牧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尚未改变。二是优势产业布局局限,资源优势利用不足。三是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水平滞后,品牌较少且知名程度较低,市场拓展有待大力加强。四是多数龙头企业经营主体向高利润、回报快的行业转移,破坏了产业体系的格局。五是农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销售市场开发能力差。六是社会化服务体系缺乏,配套设施落后。
农牧业产业化是农牧民增收的直接导因和动力。抓住农牧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即抓住联动的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升级,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体系;通过农村劳动力及资源优势的合理利用,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以建立全产业链系统为保障,以促进农牧业增收为根本,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带动、项目扶持、科技支持的原则,以农牧民种、养殖为基础,以企业建设为龙头,专业合作化为纽带,从而形成优势农牧业产业集群,通过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形成长期优势产业的有效发展态势。
一、夯实基础建设,整合资源优势
要转变观念,提升农牧民的素质,培养造就新一代新型农牧民,在家庭经营原有模式逐渐走向衰落的状态下,积极推动农牧业的产业化与农地、草场的集约化。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同时吸引农村以外人才从事农业。
要通过“农牧区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发展稳定的基础产业链,提高农牧业产前、产后、甚至产中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如集中、规范的种植养殖;通过基地形式,统一技术制度运用,统一产品规格与质量的要求,完成集中收购;通过龙头企业统一加工、储藏,采取代理或统一开发市场的营销手段,既能保证产业化原材料的充足供应,又能实现批量销售。还可以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将加工销售环节的部分收益让利于农牧户。
要突出龙头企业的带动,通过基地建设、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将各种扶持政策捆绑使用,实现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共赢”。不仅要加大乳业、粮油业、羊绒业等主导产业的扩张规模,同时还应该壮大牛羊肉的产业链搭建。
二、提升产业格局,打造产业集群
按照中央文件的要求,在农牧业投入上,实行“三个持续加大”,即持续加大财政用于农牧业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牧业农村牧区的投入、持续加大农牧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机制。因此,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规模发展原则、企业与基地匹配原则、产业集群原则和品牌战略原则,全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这也完全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策略。
围绕乳业、肉业生产,继续加大养殖基地建设(包括羊乳产业的基地建设),在现有规模养殖基础上,继续扩大标准化、规模化养殖,进一步使养殖业向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现代化经营模式转变;围绕水果、蔬菜种植,可以打造葡萄产业区、蔬菜生产加工区;围绕粮油加工,可以打造小麦、马铃薯、莜麦、葵花等生产加工区;围绕地域特色,打造特色种养生产加工基地等,从而形成产业加工集群。
三、加强品质控制,深挖精细加工
科技创新是农牧业资源增值的关键保障。提高农畜产品的品质,不仅要在种养植技术方面、品种方面、食品加工机器设备引进或创新方面下功夫,还要在包装工艺方面、销售渠道、销售模式、企业整体运营、产业体系完善方面下功夫。依托本土特色,通过技术创新,建立起符合市场需求的优势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才能保持产业体系的长效发展机制。
内蒙古目前具备乳、肉、绒、粮油、薯菜、饲草料等多项主导型农牧产业,从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各项措施上,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认真落实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引导建立新型融资保险机制,搞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自身实际和资源优势考虑,其重点还要抓好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尽管内蒙古地大物博,农牧产品、土地等资源丰富,注重农畜产品品质的控制,提升农畜产品的深加工空间,对农牧民增收、提升农牧业产业化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壮大龙头企业,推动品牌化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畜产品品牌化已成为市场的关键入口和重要创新平台、拉动消费的重要载体。要抓住契机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产业向规模增长和品牌效益并重的方向转型升级,对我区农牧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应当通过政策支持,强调发挥龙头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一是要根据农牧产业结构研究制定科学的品牌发展规划,制定明确的品牌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品牌经营管理体系,增强营销策划、传播宣传、风险控制、危机应对能力;二是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提升产品品质、精细加工科技和品牌创意,更好地实现产品定义。四是实施产业化品牌战略,大力拓展产品的国内外销售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五是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充分利用我区农牧业产业体系的整合优势,发挥产业链合力实现创新突破。六是打造多种销售渠道及销售平台,完善产品销售信息化平台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五、打造立体模式,加快集聚发展
立体种养的发展模式有:农牧结合模式,如种植玉米、苜蓿,圈养肉羊、肉牛、猪等;葡萄架下散养鸡,还能带来鸡肉和鸡蛋的收入。低碳农牧业模式,如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综合工程,即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有机组合,实现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取得能流、物流的综合效益。我区目前推广的设施农牧业、避灾型农业;还有如乌海市以日光温室生产为主,兼具休闲采摘功能的高效农业观光园;以现代葡萄产业和高效种植为主体的农业休闲文化产业基地等。立体种养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协调农、林、牧、渔的发展关系,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促进从单一产品结构向综合产品开发转化,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
要依托主导产业带布局,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精深加工能力强、规模集约水平高、辐射带动面广的农牧业产业企业,以高标准为要求,在坚持专业化、特色化的同时,大手笔地统筹推进产业园区规划布局及建设,通过产业园区建设,搭建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流转信息和服务平台,鼓励引导土地草牧场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集中。
六、保证产品质量,快速拓展市场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实施“大品牌”战略,做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消费者身心健康,关系到农牧业产业化的持续健康发展,质量安全监管必须要常抓不懈、高度重视,对不合格产品和伪劣产品要及时有效处理,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进一步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质量安全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农业科研要和生产紧密结合,将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依靠科学技术引领和带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在加大产业化指导、服务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同时,完善重点龙头企业产品认定监测制度,加强产业链的调查研究工作,跟踪、研判行业发展形势,指导产业化健康稳步发展。
借鉴在北京、上海建立的内蒙古名优特农畜产品展示馆的成功经验,积极争取在国内一线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建立办事处,设立内蒙古名优特农畜产品品牌展示展销窗口,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拓展电商平台,不断提升内蒙古农畜产品的影响力和输出能力。注重农牧业产业信息化建设,借助农牧业产业信息综合平台,及时发布产品品质、产地、价格、供求等市场信息,推动区内外农畜产品批发市场与大中小型连锁超市、农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畜产品生产合作社、生产基地紧密对接,严格落实农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以加快形成流通效率高、运输成本低的运销网络。
(作者单位:1.内蒙古社会科学院;2.《今日中国论坛》杂志社)
责任编辑:代建明
第三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早在1995山东潍坊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实施了农业产业化,形成了寿光、诸城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化模式,随着“农业三化、三变、三带动”战略的大力实施,全市呈现出了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以下以自己在山东潍坊学习考察的所见所闻,结合乌苏市农业发展实际,谈谈对乌苏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粗浅认识。
一、乌苏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乌苏市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立足本地实际,围绕龙头企业调整种植结构,已经形成区域种植规模。四棵树镇成立了万亩绿色水稻基地,通过水稻协会,加强新品种的引进,提高加工技术、设备的完善,解决过去粗放式管理生产方式,把1.3万亩基地变为商品基地、超市农业,农民不用出镇便可变产品为商品。八十四户乡建立的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经营格局,依托郊区的地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乌苏引进全疆最大淀粉生产企业—-新疆天玉生物淀粉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建成年产淀粉6万吨,直接消耗玉米9万吨。玉米生产用地达13万亩,每亩玉米农民可增收200元。
2006年,我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26元,比上年增加了318元,种植业效益继续提高,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二、存在差距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差距
与全国相比较,乌苏的农业产业化在经营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
1、产业化经营组织整体竞争力弱。与全国农产品大型企业相比,乌苏农业产业化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单项产品、单个市场主体竞争力弱,而且体现在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科技和产品质量、品牌与价格以及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化体系的综合竞争力也较弱。
2、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短。从横向看,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全国玉米开发有100多个品种,乌苏只有几个品种。乌苏农产品专用程度和品质不能满足加工业的需求,直接影响了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和加工品种的开发。从纵向看,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
3、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乌苏农户经营规模小、分散化程度高,投资能力弱,经营手段和经营方式落后。我国发达地区形成了较完备的合作社,合作社依法从事生产、加工、销售活动,合作社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一个主要模式。而乌苏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发展缓慢,有一半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没有产权关系、松散型的自我技术服务性团体。
(二)制约乌苏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原因
在上述差距的背后反映出乌苏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制约因素,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就很难取得长足进步。
1、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这是多数龙头企业也是农民向政府呼吁最强烈的一个问题。目前的高税(费)率、低回报,很难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进入,“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不统一;检
验检疫费用高。此外还存在商检部门、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重复检查、重复收费的问题。”此外,“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产品运输关卡多,收费多,急需建立农产品的绿色通道。运一车电视机和一车蔬菜,价值和利润相差悬殊,但过路费一样,十分不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加大了企业的成本。”虽然一些地方开通了“绿色通道”,但基本是区域性、季节性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整体上利润水平不高,但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成本却居高不下,经营环境较差。
2、农民受益无保障。乌苏多数地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与农民致富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违背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目的。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认为,国家对产业化的支持政策和资金扶植多数为企业所得,农民得不到这种支持和好处及利益。而且,在以“公司加农户”为模式的运作中,实际上是把农民单方面抛向了市场,多数农民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农民信息闭塞,素质较低,抗风险能力弱,在产业化经营中没有主动权,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实际上由公司而定,价格差(农产品的低廉与农药、化肥的高价)、不公平竞争等情况让他们只能是“哑巴吃黄连”,受欺现象难以避免。
3、组织起来障碍多。强有力的中介组织的缺失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至关重要的瓶颈问题之一。中介组织是将松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较为成功的国家,中介组织往往由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组织担当。专业合作组织是一种农民互助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许多国家往往采用低税、免税或政府补贴等政策加以扶持。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合作的规模较小,生产经营水平较低,国家也并没有相应的扶持政策。有关人士建议,国家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应同样赋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在既缺少专业性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又缺少可代表农民说话的农民协会组织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往往成了企业与农民间的中介,然而政府行为毕竟不是市场行为,这样下去并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真正长远发展。
4、软环境建设力量薄弱。软环境,主要是相对硬件设施而言的包括科技投入、文化教育等,对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作用丝毫不亚于任何一种“硬环境”。市场再好、销路再畅、产量再高,如果同时伴随的是高成本、高浪费,最终仍然无法获得效益最大化。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根本,对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主体农民来说意义就更非同寻常,农民素质的低下将从根本上制约农业产业化的更大进步。技术开发滞后,是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又一瓶颈。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旭认为,“以数量为主导的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已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只有低成本、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产品才具有竞争力,农产品品质需由科技来提高”。由于科研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科研成果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如我国保鲜业整体落后,农产品采后价值的损失严重。据统计,腐烂变质使25%的已采蔬菜、水果白白损失。
三、关于进一步推进乌苏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正经历着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从自发性发展向优势产业集聚,从劳动密集向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转变,从以初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转变,从利益联结相对松散向更加紧密发展。为适应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
一步推进乌苏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
1、政府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整合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抓紧建立一批龙头企业集群示范基地。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实施名牌战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2、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要坚持为农民服务的方向,通过规范合同内容、明确责任程序、开展诚信教育等方式,发展订单农业,提高订单履约率。通过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和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提高龙头企业的服务能力。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无论采取哪一种利益联结方式,都要坚持自愿,遵循平等互利、风险共担的原则,充分考虑农业产业特点、市场发育状况、企业经营能力和农民的认识程度等因素。在农户与企业的关系中,龙头企业处于优势地位,国家支持龙头企业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龙头企业的发展绝不能损害农民利益,否则就不具备龙头企业资格。
3、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要着力解决目前中介服务组织发育滞后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多种形式促进发展。引导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办民管民受益。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跨区域经营,壮大自身实力,增强服务功能。支持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能人以及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培育扶持专业大户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认真总结推广“龙头企业加合作组织加农户”的经验。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防止行政化倾向,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完善自律机制,切实维护企业和农户的合法权益。
4、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龙头企业要成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快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应用一批,改进加工工艺、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提升产品档次。要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自建研发机构,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联合攻关,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注重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转化。要加强与农技推广服务部门的合作,成为农业科技入户和培训农民的有效载体。
乌苏农业产业化发展打开了乌苏农业新的视窗,使乌苏农业与时代脉搏共跳,乌苏经济必将进入一个更高的水平发展,在一个更高的境界飞跃。
第四篇: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今年,国家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省委、省政府将*纳入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范畴,*将在今后一个时期围绕建设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目标不懈努力。客观地讲,*市虽然区位优势独特,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但无法回避400万人口、300万在农村的现实。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农业竞争力,建立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进而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为湖北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是*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欢迎光临517878秘书网 www.xiexiebang.com对农业产业化的服务方式。环境就是生产力,只有环境搞好了,服务上去了,才能引来投资者,才能保证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首先是加强行政环境建设。我们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学会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实现领导方式的根本转变,把领导力量向特色产业、重点项目倾斜。各县市区及乡镇把农业产业化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主要考核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及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建立情况,看引进和扶持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力有多大,对农民增收、地方税收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多大。对龙头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求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提出解决意见。第二是加强信用环境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增强信用意识,不断提高信用等级,使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信贷服务的安全区。第三是加强舆论环境建设。2003年市级主要新闻媒体优惠开展了农业龙头企业风采展示活动,2004年又为山区县市的一个农业品牌进行全年性免费宣传,营造龙头企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宽松环境。市委市政府决定,每年对产业化经营成绩突出的企业进行一次奖励、每两年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进行一次奖励,用优良的环境推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五篇:遂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遂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
杨茂君
农业产业化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遂宁市坚持以实施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民生工程”为抓手,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保障,以实施农产品“十百千”营销战略为突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政策扶持、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的思路,狠抓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发展成效
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近年来,遂宁市按照调优结构、调高效益的原则,紧跟市场扩大高效作物种植面积,现已形成优质水果、精品蔬菜、优质棉花、中药材、蚕桑、茶叶、九叶青花椒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全市种植特色水果70万亩、无公害蔬菜70万亩、优质棉花17万亩、中药材10万亩、优质蚕桑10万亩、油料75万亩、马铃薯12万亩、茶叶2万亩。船山区、射洪县被列入全省特色效益农业支持重点县,蓬溪县、大英县被命名为四川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蓬溪食用菌基地被认定为全省首批出口农产品基地。区域性、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格局已初步形成。
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依托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养殖产业,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总数达到2313个,比2008年增加417个,增长22%。销售上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11家,比2008年增加3家。全市6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1亿元、增长12.6%,出口创汇4420万美元、增长24.6%,人均助农增收786元、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4.8%。农业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全市特色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农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经济人队伍不断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发展到947个,其中工商登记注册309个,涉及粮食、中药材、茶叶、蔬菜、水产、林业、食用菌、水果、棉花、花椒、畜禽等10多个类别,已成为遂宁市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搞活农产品流通、引导带动农民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带动农户36.5万户,实现销售收入19.6亿元,入社社员收入高于其他农户的2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在较大程度上助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产业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采取“土地流转合作社”、“土地寄种”、“委托流转”等土地流转经营新模式,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路子,全市开发建设了水果、茶叶、蔬菜、食用菌、花卉、中药材、九叶青花椒、花生等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158万亩。加快引进培育农业生产规模业主,大力实施“万亩千亿示范工程”,推动了产业基地规模发展。目前,全市已引进农业生产规模业主100余家,建成“船山区唐桂柑桔万亩示范区”、“安居区三家片蔬菜万亩示范区”等10个现代农业“万亩千亿”示范区并通过省农业厅验收。农业产业结构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打造初见成效。全市巳发布农业区域地方标准43个,制定农作物生产技术规程20余个,全面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率先建成“四川省农产品产地无公害市”。全市已有无公害农产品132个、基地面积228.7万亩,绿色食品33个、基地面积59万亩,有机农产品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总量居全省前列。全市品牌打造初见成效,现有农产品中有国家驰名商标5个,省著名商标25个,知名商标112个。安居区获“中国沙田柚之乡”、蓬溪县获“中国优质桃之乡”称号。
农产品营销取得重大突破。全市农业部门深度介入农产品营销工作,大力实施农产品市场营销“十百千”工程,突出抓好会展经济,建立网络销售平台,努力拓展农产品销售领域。在全国253个大中城市和150余家超市设立了遂宁农产品专销柜(点),有5家企业的农产品进入机场销售,有3个农产品成专供。2011年全市有60余家企业、120余个产品参加省外农产品展示展销,销售总额达14亿余元。已有6家企业的20余个产品销往国外40余个国家和地区。
二、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与实施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分解了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1+2”特色农业综合开发园区建设、特色产业乡镇建设、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任务。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了季度督查与年终考核表彰相结合的激励奖惩机制,充分调动了各级各部门的参与积极性。由市政协牵头成立了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考核组,每季度深入区县督查进度情况,积极帮助区县解决实际问题、反映实际情况,有效促进了工作进程。各区县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落实了专项工作经费和专人,有力促进了工作开展。
(二)加强部门配合。实施现代农业“五大攻坚行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市政府建立完善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部门信息通报制度等相关制度,实行重点项目联系领导、联系部门、联系人、联系科技人员的“四联”制度。积极深入区县和联系点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现场办公等多种方式解决。
(三)坚持规划先行。遂宁市把科学规划作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发展产业规划先行。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着力从规划依据、规划保障、规划指导等方面下功夫,在邀请中国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等全国知名专家参与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遂宁市优势柑桔产业发展规划》《遂宁市中药材基地建设规划》《遂宁市蔬菜基地建设规划》等八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为现代农业产业项目的快速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加大财政投入。近年来,全市加大了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投入,将国家、省安排的项目进行整合,统一打捆,集中安排用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市政府每年从市财政拿出200万元用于连片规模基地的奖励扶持,重点支持柑桔产业基地建设、技术培训、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苗木繁育补助、贮藏加工、市场开发和产业化经营。各区县财政直接用于柑桔产业发展和基地建设资金达2000多万元。对在规划区内,经过土地流转新建集中连片、标准化种植柑桔的业主给予一定土地租金补贴、苗木补贴、前期管护补贴。
(五)创新经营机制。一是不断创新土地经营机制。积极探索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工商企业和城镇居民到农村租赁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产业基地集聚,截止目前,全市已建立土地流转合作社341个,流转土地70万亩。二是积极探索社会、个人、政府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效应。2010年全市完成各类农业投资50亿元,比上年增长40%以上。新签约500万元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101个,开工101个,初具规模69个。三是积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和帮助经营主体通过采取合同契约、订单收购、股份合作等方式,实行“公司+专合组织十基地+农户”、“六方合作+保险”、“六统一分”和“寄种”、“寄养”等联合发展模式,与基地、专合组织和农户建立了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了企业与基地、农户有效衔接。
(六)依靠科技进步。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上重点推广了地膜覆盖栽培、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把新品种、新技术组装配套建立示范基地。推广了抗虫杂交棉高产栽培及棉田综合利用技术;推广了大蚕省力化养蚕新技术、纸板方格簇新技术,提高了蚕茧单产和质量;在特色水果产业发展中,做到了“五统一”,即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规划、统一供苗、统一打窝定植,统一组织专业栽植队伍,全市大力推广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船山、安居、大英、蓬溪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达90%以上,大力推广了柑橘容器苗定植技术,推动全市特色水果产业发展。
三、主要问题 总体看,遂宁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正朝着良性轨道快速发展,但由于受地域、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业产业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龙头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全市6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家级龙头企业占3家,省级龙头企业14家,总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不多,整体带动能力还不强,企业融资难,发展潜力还有待挖掘。
(二)特色产业规模不大,支撑作用不明显。遂宁市五大特色产业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存在连片基地少、品种多而杂、布局分散不合理等多种问题,特别是一些产业存在内部竞争,未形成对外的统一合力,严重影响特色产业发展。同时,由于缺乏强有力的农产品加工营销网络,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
(三)基础建设相对滞后,保障机制还不完善。一是全市水利建设相对滞后,大、中、小型水利建设的蓄水面积不够,土渠、烂渠较多,渠道水利设施利用率较低,水利灌溉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二是农村公路建设相对滞后。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还存在断头路较多等多种问题。三是农产品市场销售网络建设滞后,市场信息不对称,不能满足农产品营销的需要,农产品买难卖难时有发生。四是财政投入不足,金融、保险、担保等机构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还未形成合力,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在发挥市场主体中的作用还未充分显现。
(四)知名品牌开发不够,产品市场知名度低。全市农作物产品,整体上品质不优,特色不鲜明,数量不大,形成的知名品牌较少,全市参与现代农业开发建设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20余家,多数龙头企业实力弱,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带动能力不强,档次不高,品牌不响,市场知名度低,制约了全市特色农业产业上档升级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五)专合组织运行不规范,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不能规范运行并发挥作用。据调查,全市947家农民专合组织中,章程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的仅占到30%左右,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处于低水平运行。究其原因,主要是合作组织在组织管理、市场营销、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明显不够,农民、专合组织、龙头企业之间利益联结关系不完善,导致了合作组织的管理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够,合作组织在农户当中缺乏公信力,在推动企业和农户之间建立合作方面影响乏力,只能在推广良种、新技术方面发挥有限的作用。
四、对策建议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招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遂宁,是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要给予引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除享受工业招商优惠政策外,在土地、税收、用电、用水和奖励政策上给予更为优惠的待遇;龙头企业对上争取项目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优先立项,优先上报。
(二)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实施“三个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设施农业建设、核心示范园区建设工程)和“三个推进”(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监管、技术集成与应用、农产品品牌打造),加快推进“八大”特色高效农业大基地建设、“1+2”特色农业综合开发园区建设、特色产业乡镇建设、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大力培育特色优势农产品,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注重农产品的商标注册与保护,创建一批有遂宁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在坚持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大力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重点培育与农民形成紧密利益关系的农产品供销型、市场流通型、技术服务型、中介组织型的龙头企业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应紧紧围绕遂宁特色优势大产业发展,特别是向深加工方向发展,把资源开发延伸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中去,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流通、服务领域,发展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延伸产业链条,使企业与农民之间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四)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强优质农产品储运、加工、分级、分类、包装及信息服务等市场配套设施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功能,大力培育农村经营大户和专业协会、批发代理商等中介组织,发展农民自己的营销组织,全面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发挥他们在开拓市场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加大对农业信息投入,搞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健全市级农业信息中心,建立健全县、乡镇农经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进行生产。
(五)加大科技推广投入。各级应加大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投入,在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工代赈项目、退耕还林项目,土地综合开发项目时,优先安排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把项目资金集中起来,统筹安排,打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政府要加大对基地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上级财政每年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特色农产品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品种改良。各级农业部门要突出抓好重点产业和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加强对特色农作物的技术指导,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鼓励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建立新品种试验和高产示范点片,起好示范带动作用。
(六)规范专合组织发展。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和指导力度,帮助建立规范的运作程序和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运行效率,实现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和市场连接起来,确保农业产业按照产、供、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遂宁市农业局 杨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