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北京卫视《档案》栏目的分析报告
关于北京卫视《档案》栏目的分析报告
-----追踪时间范围为2012年四月至七月
北京卫视《档案》栏目作为一档历史性、记录性的电视报道节目,其风格整体上是有厚重的历史感、凝重感的。和某些“戏说历史”的脱口秀风格的栏目比较,符合中国受众普遍的传统心理。特别是其开播时间晚于上海卫视同名栏目《档案》,能定位成演播室节目,由一个特定的,极具个性化的讲述者的主持人现场讲述和展示为基本形态,而且取得了不俗成绩,也说明了此档节目在很多方面都有鲜明的、可圈可点的特色,有可以抓住观众的元素。当然也存在着笔者认为的不足之处。
下面让我们从具体节目中分析这档节目的优势以及笔者认为的不足。
首先,所叙述的主题形式是多样,有受众耳熟能详的话题,也有受众未曾接触过的——抓住了观众的“猎奇”心理。节目配合演播室真实的历史文物和机械投影机,甚至是情景再现,历史感、真实感强烈。细节方面,甚至对投影机有特写镜头,突出真实感;主持人戴手套翻阅、展示历史文物、文卷,体现了尊重历史的电视素养。演播室背景为黑色基调,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肃穆的感觉。景别、角度切换频繁有新意。特别是演播室摇臂摄影机的运用以及拍摄出的长镜头画面提升了画面的可欣赏性。
主持人方面(以谭江海主持的“香港回归专题”为例),主持人总体感觉沉稳干练,有思想,有深度。语速语调平实但不失历史的厚重感与回忆感。在高潮的部分,比如讲到沉痛的、悲愤的历史时期或者历史事件的时候,语调语速语气配合较好,能很好地渲染节目整体的气氛。服装和主持人发型介于正式与大方之间,不失庄重,又拉近了主持人与观众潜在的互动,有较强的亲切感。另外,主持人总体感觉像“演员”,整个栏目贯穿着主持人的讲故事似的叙说和切身的展示,显得亲切宜观宜听。在节目过程中,主持人走动明显,现场感与真实感十分强烈,和电视观众的互动感十分明显。背景音乐配合协调,很好地渲染了气氛,主持人在的表情以及手势引导性强烈,这种肢体的语言做到了和观众的很好地互动,加上音质厚重有力,整个节目显得十分饱满。
然后是笔者认为的不足。节目名称的字幕一直存在在画面的右侧,影响了节目的观赏效果,应在适合的时间出现或者消失(如节目小结之前、广告之后)。也对刚刚打开电视观看节目的观众来说有及时的提醒作用。另外,片头单一,动画效果较为粗糙,和节目主题结合不甚紧密,声效为电报略显突兀;片头与节目开场的衔接不顺畅,甚至有丢帧现象。片花为虚拟动画,节奏不明显,较拖沓。画面以及背景音乐偏向于轻快的风格,与节目的整体厚重的风格不搭配。赞助商名称的的字体和颜色以及持续时间均比节目名称档案有优势,在历史性、记录性的节目中,商业性应该淡一点。主持人操作道具、机械投影机有时间滞缓,有视觉与心理上的脱节,显得不顺畅,应该考虑画面的转场与切换的问题。主持人的语速过于平均,重点不能很好凸显。且停连有相当一部分不准确。如:主谓结构的主语与谓词常常断开,补语常常停顿很长时间。主持人的妆容显得不是特别精神,影响了整体的观赏效果。语气与语调上过于单
一、呆板,使得节目整体气氛过于凝重。
不管怎样,北京卫视的《档案》是一档十分年轻的栏目,且在2012年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与改版,在初期的主持人较多,每期的主持人也是不确定的,改版之后的主持人确定为三人(节目成为讲述人),都是专业出身,且风格大体一致,保证了每一期节目的统一性。且每一期的关于历史的分析、讲述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事情,能保证每期都能全面讲述,而且做到有观点、有思想,做到贴近百姓生活、紧跟时代脉搏,展现人生百态、透视社会万象是十分不容易的。可以预料的是,改版之后的《档案》能朝着更加特色鲜明、吸引受众、引领风向的趋向发展。
注:追踪的栏目主题分别为:012.03.06 评剧皇后的戏里戏外
2012.03.07 小彩舞骆玉笙2012.03.08 黄梅戏大师严凤英2012.03.09 孟小冬的戏剧人生2012.03.12 豫剧大师常香玉2012.03.13 卫国战争中的斯大林〔重播〕2012.03.14 苏联解体 八·一九事件内幕(上)2012.03.15 苏联解体 八·一九事件内幕(中)2012.03.16 苏联解体 八·一九事件内幕(下)【3月19日至3月23日,张弓特邀讲述《武林档案》共5集】2012.03.19 一代大侠黄飞鸿的真实故事2012.03.20 李小龙恩师叶问正传2012.03.21 大刀王五挥之不去的英雄泪2012.03.22 方世玉惹是生非的一生012.03.23 杨露禅手捧太极震环宇【3月26日至3月29日,张弓特邀讲述《民国人物》共4集】2012.03.26 船王卢作孚宜昌上演大撤退2012.03.27 中国重工业之父范旭东2012.03.28 火柴大王刘鸿生“火”在上海滩2012.03.29 上海荣德生绑架案幕后真相2012.03.30 蒋家王朝逃台前最后的日子2012年4月2日起《档案》全新改版播出时间为每周一至周四 22.13分2012.04.02 张国荣 提前着地的“无脚鸟”〔张国荣死亡之谜〕2012.04.03 泰坦尼克号沉没背后的谜局〔重播〕2012.04.04 吴淞口外之江亚轮沉没之谜〔重播〕2012.04.05 大韩航空班机被击落之谜【4月9日至4月12日,谭江海讲述《帝国穴梦》共4集】 2012.04.09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阴谋背后2012.04.10 日本关东军之东北修建绝密要塞始末2012.04.11魔鬼731部队集体逃脱制裁之谜2012.04.12揭秘日本开拓团向东北移民计划【4月16日至4月17日,张弓特邀讲述《中国刑侦档案》共2集】 2012.04.16 1993跨国追捕之中俄列车大劫案犯罪团伙2012.04.17 公安部A级通缉令之追捕大毒枭刘招华2012.04.18 1958炮击金门之毛泽东北戴河运筹帷幄2012.04.19 1958炮击金门之隆隆炮声背后的再较量2012.04.24 泰坦尼克号之结案〔特别节目〕2012.04.25 新中国妇女纪事之新疆兵团女儿垦荒传奇2012.04.26 新中国妇女纪事之空军第一批女飞行员圆梦蓝天2012.05.02 朝鲜战火中的毛岸英〔重播〕2012.05.03 纳粹集中营里的朱德女儿朱敏〔重播〕【5月7日至5月10日,谭江海讲述《最后的禁地》共4集】2012.05.07 孙立人因“兵谏案”梦碎台湾2012.05.08 “山西王”阎锡山的台湾岁月2012.05.09 蒋经国·毛人凤台湾“龙虎斗”2012.05.10 蒋介石为何抛弃陈立夫迫其离台5月14日至5月17日,赵立新回归讲述《南京大屠杀》共4集】2012.05.14 1937唐生智的悲情南京2012.05.15 他为南京大
屠杀留下铁证2012.05.16 在南京大屠杀中拯救生命的美国女人2012.05.17 跨国追凶追捕 南京大屠杀“百人斩”刽子手【5月21日至5月24日,赵立新讲述《西柏坡密电第一季》共4集】2012.05.21 毛泽东4A急电林彪打锦州(上)2012.05.22 毛泽东4A急电林彪打锦州(下)
2012.05.23毛泽东巧施空城计退敌十万兵2012.05.24粟裕挥师千里围歼黄百韬【5月28日至5月31日,谭江海讲述《美国与本·拉登的十年暗战》共4集】2012.05.28美国911恐怖袭击背后的谜团2012.05.29恐怖大亨本.拉登十年逃亡录2012.05.30刺向本.拉登的“三股叉”2012.05.31“恐怖狂人”扎瓦赫里【6月4日至6月07日,谭江海讲述《苏联卫国战争第一季》共4集】2012.06.04 不屈的音符 保卫列宁格勒的900个日夜2012.06.05 钢铁的城郭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2012.06.06一俄里的战争——布列斯特要塞之战2012.06.07抗击“台风” 保卫莫斯科【6月11日至6月12日,谭江海讲述《苏联卫国战争第二季》共2集】2012.06.11 鹰击长空 卫国战争中的空中大拼杀2012.06.12 硝烟中的喀秋莎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女兵2012.06.13 三十八军血战松骨峰2012.06.14 1950 三十八军决胜龙源里6月18日至6月21日,谭江海讲述《缉毒重案录》共4集】2012.06.18 缉毒重案录 1988锦鲤鱼国际贩毒案
2012.06.19 红色通缉令 智擒毒枭谭晓林2012.06.20 缉毒重案录 跨国追踪湄公河惨案幕后元凶2012.06.21 金三角两大贩毒集团覆灭记【6月25日至6月28日,谭江海讲述《人民大会堂不得不说的秘密》共4集】2012.06.25 人民大会堂不得不说的秘密 奇迹是这样炼成的2012.06.26 人民大会堂不得不说的秘密 奇迹是这样诞生的2012.06.27 人民大会堂不得不说的秘密 人民大会堂第一宴2012.06.28 人民大会堂不得不说的秘密 周恩来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7月2日至7月5日,谭江海讲述《1997香港回归》共4集】2012.07.02 1997香港回归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背后的较量2012.07.03 1997香港回归 解放军驻港部队进驻香港秘闻2012.07.04 1997香港回归 末任港督彭定康来去录2012.07.05 1997香港回归 “铁娘子”撒切尔与《中英联合声明》
第二篇:北京卫视演讲比赛
演讲比赛一等奖作品
我的八一梦
北京八一小学一五班***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大家都看过冰雪奇缘吗?里面有个勇敢、善良,充满智慧的女孩,对,是爱莎。从那时起我和许多女孩一样都喜欢上了爱莎女王。就在今年9月我走进了梦想的王国八一学校,开始了我的寻梦之旅。妈妈告诉我,我有了新的名字,八一人。
第一次好奇地走进教室,我看见了像爱莎一样美丽的老师。一次公开课,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起《菊花娃娃》的故事,为什么菊花妈妈要将一针一线缝制的娃娃送给许多不认识的小朋友。老师告诉我,菊花妈妈奉献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我要做这样阳光的八一人。
第一次我和妈妈共同主持“勇闯智慧岛”活动,我特别紧张,虽然在台下我练习了好多回,但6岁的我一下子面对数百位不熟悉的同学和老师,我的手有些发抖。妈妈对我说:“你还记得爱莎的勇敢吗?”我深吸一口气,仰起头,自信满满地脱稿主持。活动结束后,好多老师和同学都对我说好棒呀,我居然战胜了自己一字不差的说完了。我好高兴,我要做个勇敢的八一人。
第一次面对上千人讲话,而且代表了我们一年级新生。我真的好有压力。“孙怡然到我办公室来”这是老师要在课下帮我熟悉稿子,帮我酝酿感情,她还手拉手带我到台前,那双温暖的手和鼓励的眼神,像极了爱莎女王。当我大声地说出内心的声音: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我自豪我要做个自立自强的八一人。借此机会我要感谢梦想王国带给我如此多的机会,不论遇到任何困难,八一的精神将永远指引我不断前行。谢谢大家。篇二:第14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复赛进入决赛选手名单
第14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复赛进入决赛选手名单 a组决赛选手公示 b组决赛选手公示 c组决赛选手公示 d 组决赛选手公示 e组决赛选手公示 f组决赛选手公示 g组决赛选手公示 篇三:关于开展全省血站系统演讲(1)关于开展全省血站系统演讲
比赛的通知
各市中心血站、迁安分站:
按照中国输血协会血站文化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国血站系统演讲比赛的通知》精神,河北省输血协会血站文化建设委员会将于9月9日在石家庄市开展全省血站系统演讲比赛,具体安排如下:
一、演讲主题
我是血站人,我骄傲
二、比赛内容
以讲述血站日常工作和血站人的生活故事为切入点,以国家、地区无偿献血事业和采供血行业发展为背景,反映我国采供血系统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传承,体现当代血站人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和时刻待命的职业精神,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无偿献血正能量。
三、比赛形式
(一)参赛形式以演讲为主,也可辅以歌曲、乐器、短片、舞蹈等艺术手段,结合情景表演进行,鼓励创新,以增强演讲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舞台表现力。要能体现当代采供血工作者的精神风貌或表现作品的深刻内涵及时代背景。
(二)个人演讲或小组演讲均可,可以传统的形式参加,也可参照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美国ted”等形式。演讲时间不超过15分钟。
(三)比赛将采取现场录播的形式进行,适时在相关媒
体进行播出。
四、参赛人员
(一)每个血站只推荐一个参赛项目,如个人演讲只推
荐一名参赛选手。
(三)参赛顺序赛前抽签决定
五、评委会组成
评委从血站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成员中抽取,并邀请两
名专业评委共同组成评委会。
六、评分标准(见附表2)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现场颁发荣誉
证书。
八、具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血站要充分认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
重要意义,组织选拔能代表本单位最高水平的选手和项目参加比赛。参赛人员名单(见附表1)请于7月20日前报省血液中心。
(二)精心组织。要严格按照演讲比赛的要求精心组织,遴选优秀作品,严格审核把关,确保材料中所反映内容积极向上,代表采供血行业时代精神。
(三)及时上报资料。各血站务于8月15日前,将本 单位演讲比赛时所用的视频、幻灯、图片及其他辅助演讲资料报送至省血液中心,中心将及时与电视台沟通做好演讲时播放工作。
(四)省血液中心将负责此次活动所有事宜的协调、实
施,保证此项活动有序高效的开展。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河北省输血协会
20015年7月6日
附表1 全省血站系统演讲比赛
参赛回执
单位: 注:参赛项目填个人演讲或小组演讲;此表于7月20日前报省血液中心。
附表2 全省血站系统演讲比赛评分标准 篇四:2015北京公务员面试模拟题之组织演讲比赛 2015北京公务员面试模拟题之组织演讲比赛
驻外使馆为学习贯彻18大精神,组织青年外交官进行一场演讲比赛,领导安排你负责这项工作,请问你怎么组织? 【参考答案】
为了使青年外交官能够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进一步理解国家政策,明确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工作中更好地使用理论指导实践,我会尽心尽力地组织好本次演讲比赛,展现出青年外交官们的风采。首先,我会召集一些热情、认真的同事组成工作小组,并召开小组会议。将小组成员分为宣传组、会务组和机动组。并把比赛主题确定为“践行十八大,重温三句话”,比赛时间定在周五,而地点选定为驻外使馆大礼堂。
其次,在演讲比赛开始前,我会积极地做好准备工作。一方面,安排宣传组通过宣传展板,驻外使馆网站等方式进行宣传,号召青年外交官们积极参与比赛。并制作邀请函邀请本使馆领导和具有演讲经历的老同志担任评委。另外,我还会组织专业人员在比赛之初就舞台表现、演讲技巧和主题学习等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我会组织会务组根据主题、人员等因素进行会场布置,将会场布置得庄严隆重。安排工作人员根据到场嘉宾、亲友
团等进行座位划分,并在比赛开始前向机动组、场务剧务等工作人员就比赛的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和交代。
再次,根据主题,本次比赛共分为两大板块:“我的中国梦”和“明天会更好”。比赛过程中,我会协调评委根据参赛选手的台形台风、与主题的切合情况、演讲内容及现场表现等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评分,选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优秀奖三名,另设最佳上镜奖、精神风貌奖等单项奖若干。同时,我也会及时协调各部门工作,兼顾到场嘉宾、参赛人员和工作人员,保证比赛有序进行,尤其是在统计分数时要严谨认真,以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比赛结束之后,我会将参赛选手的演讲稿、选手的参赛感言、评委的评价和比赛中所拍摄的照片编辑成学习资料发放到单位每位同事手中,并及时做好总结汇报领导。2015年京考面试辅导课程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名医名方汇总 1.清理血管壁的好方子;
丹参、天麻、三
七、山楂、西洋参、瓜娄壳、何首乌这七味药各等量,放在一起打成粉,每天早晚一小勺,(胶囊可5粒)坚持吃3~5个月。2.调节虚寒体质方子:
干姜,肉桂,蜀椒。1:1:1的比例,3味药等份混合打成粉,装入两层(袜子,手套,帽子)之间,盖发凉发冷的部位就行了。3.各种骨刺:
用干皂角捣碎加最好的山西老陈醋合成糊狀,贴在患处。每次可用半小勺多,后固定好,上面用热宝加热,将骨刺软化掉。4.预防血脂的升高和缓解轻度血脂高代茶饮方子:(养生堂)山楂20克,红曲10克,决明子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5.治疗尿蛋白方:(赵林教授)
每天一两花生仁(红皮),用水煮烂,每天早晨空腹当早餐吃,约40天就好了(一般肾炎。糖尿病出现的尿蛋白都可治。6.治心肌缺血方:(同仁堂)
五味子,桂圆肉,丹参各3两,红参须,红花各1两,红枣半斤,共分成3份煎成药汁,每天随意喝。7.心阴虚失眠,手足热:
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合用很好的。8.小米粥可控制糖尿病:
每天早晨煮一碗小米粥,要煮的干一点,里面放点核桃仁,枸杞子,又补脑,又补肾,又不升糖。9.代茶饮小方,大家平时可以喝一些来达到强筋壮骨的目的:
枸杞10克,大枣(炙烤)3枚,菊花5朵。开水冲泡代茶饮。壮骨功效的小方——鹿茸酒:鹿茸10克,白酒500毫升,泡1个月每次服用30毫升.(对于肝肾筋骨有补益作用,预防退行性骨关节病,帮助睡眠,睡觉前喝每晚30克。)10.胃溃疡,胃粘膜脱落:
用猪蹄2-4个煮烂,沾白胡椒面(几岁就用几粒,研成面,分成7包),每天早空服一次,大约7天。一般2~3次即愈。11.脑中风出院后用药:
同仁堂牛黄安宫丸一丸(好的)+民间种的葫芦籽研粉,早晚各一勺大约用12丸。后个再用步长脑心通。
12.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
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肠胃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
既能祛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脐,正好对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出现的肠胃问题,效果特别 13.疼痛不舒服:
最好自己有一张人体穴位图。当觉得身体那里疼痛不舒服的时候。就用红花,栀子,莪术各等量打成的药粉,调成膏状。敷在最痛的穴位上。往往刚刚敷上药,疼痛就减弱或者消失。很是神奇。因为出现疼痛,都是因为这一条经络不通的缘故。这三味药都有行气活血的功效,可以疏通经络的阻碍。所以见效。14.专治骨刺
生棉花籽,小黑豆(药店有售)研细末。取生棉花籽的1份,小黑豆的半份,加一起上锅炒熟,后边炒边加(食用醋)不要太稀不要太干,炒好后把药装进布口带里,晚上贴在患处凉了(可用微波炉加热,或热宝加热)早晨拿下来。有风湿的,腰突的都可试用,一般5~7天就好。
15.大枣护肝脏:
大枣20~30克,花生仁10克,冰糖适量,一起煮烂,这是一天的量。16.气血双补:主要是调理气血,调理经络,通经活络。中医讲气血调和就百病不生,人的生病主要是气血不和,关键在于和,所以这杯茶下去,不单是头昏方面好了,身体方面、皮肤方面实际上都有一定的好处的。
黄芪10~5克,西洋参3~5克,枸杞子6~10克,黄精10 用法:把药放到茶杯里,冲入开水,然后盖上盖子,闷5~10分钟就可以了。一天一杯,水没了就续一点,最后把杯底的药材吃掉。煎泡都可以,(水可加没味为止)17.冬季养生汤五仁参芪汤:(百科全说闫民川)
核桃仁3克,花生仁3克,杏仁3克,枸杞子克,生薏苡仁3克,生人参3克,黄芪3克。将配料放入杯中泡水即饮用即可。
注意事项:只可饮水不必吃其中东西!18.对85%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都有效,而且安全无副作用。(陈文伯教授)
降压秘方(有降压,降脂,强心三降之功效),取葛根,地骨皮,丹参,山楂,牛蒡各三克,放入一个保温杯内,取刚开的热水冲泡,大约半小时就可饮用,早饭后一杯,午睡过后一杯,晚饭后溜达回来一杯,每天三杯坚持饮用。
如果有潮热盗汗、肺热咳嗽这些症状,就可以用地骨皮煎水来服用。19.所有疼痛都可以用它进行缓解,比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通风、跌打损伤等。哪疼擦哪(外用)各种癌症的疾病。(养生堂)麝香1克草红花10克血竭、乳香末药各3克川乌、草乌各2 克丹参、苏木、七叶草、土鳖虫、地龙、川芎各10克用500克二窝头(55~65度酒)浸泡,密封。每天摇动几次。1~2个星期后可用于擦前胸后背止心痛,或用于心绞痛急救外擦。按着顺序放到瓶里,最后加65度白酒泡2周,(1斤北京二锅头)没过药,每天摇3遍瓶子,用时涂上。冠心病擦前胸后背的位置。20.肾结石,吃猪蹄喝啤酒就好使:
一天两顿猪蹄子每次半个或一个再来两瓶啤酒,三天就能排出来。21.阴阳同补的膏方:(滋阴益气膏)炙黄芪150克、枸杞100克、女贞子100克、黄精100克。(慢煎)22.治脑动脉硬化:
山楂,核桃肉,蜂蜜各30克(核桃肉加水泡30分钟,打浆,山楂加水煮熟,取汁,把山楂汁,核桃肉浆,加蜂蜜,煮开即可)每天一剂,补肾健脑,调血脂,助消化。23.治疗三叉神经痛偏方:
老母鸡一只去五脏,红参20克、天麻20克、红蚂蚁20克、金钱白花蛇2条、海龙1条、桃叶7片、柳叶20片。把这些药用纱布包好塞到鸡肚子里煮好,吃肉喝汤,分2~3次吃完。药一定要到正规药店买。
第三篇:2013年北京卫视春晚节目单
2013年北京卫视春晚节目单
播出时间:2013年02月10日19点35分
主持人:林志玲、曹云金
△开场《春天的盛宴》表演:太原歌舞团太原幼师舞剧班
△家庭组曲联唱
歌曲《想你》 演唱:田亮叶一茜
歌曲《经过》 演唱:佟大为关悦
歌曲《家》 演唱:辛柏青朱媛媛
歌曲《可爱的家》 演唱:陈建斌蒋勤勤
△主持人林志玲舞蹈 表演:林志玲
△歌曲《正义之道》 演唱:黄渤伴舞:太原舞蹈团 太原幼师舞剧班△小品《男人N次方》表演:喻恩泰姜超肖剑大鹏张小斐
△歌曲《一剪梅》 演唱:费玉清降央卓玛
△歌曲《忘不了》 演唱:童安格伴舞:太原歌舞团 太原幼师舞剧班△小品《一条短信》表演:贾玲潘斌龙王斌
△时尚视觉歌舞《彩色的黑》演唱:吉克隽逸 伴舞:北京天舞舞团△京剧《百载谭腔》表演: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等谭派弟子
△诙谐情景戏歌《中国象棋》
表演:郝弟(加纳)吉米(乌克兰)魏丽(匈牙利)大龙(美国)华栖龙(意大利)栾帅(加拿大)安仁良(加拿大)蒋思哲(英国)等 伴舞:北京风雷京剧团舞++舞团△单口相声《脱口而出》 表演:方清平
△歌曲《存在》 演唱:汪峰及乐队
△歌曲《我们的路》 演唱:筷子兄弟伴舞:北京天舞舞团
△小品《车位》表演:郭冬临邵峰付俊淇
△歌曲《让爱住我家》 演唱:萌萌一家参演:北京十五组家庭
△相声《“鞋”不压正》 表演:王自健陈溯
△舞蹈《永定河畔的大河之舞》表演:门头沟雁岭镇淤白村
△群口相声《五脏休假》表演:李菁何云伟应宁王玥波王文林张天雷△歌曲串烧《花房姑娘》 演唱:崔健
△舞蹈《航母·走你》演出单位:中航工业沈飞集团
△歌曲《中国梦》 演唱:谭晶表演:清华大学腰鼓队
伴舞:太原舞蹈团 太原幼师舞剧班
△音画舞《美丽中国》 演唱:韩磊吴静伴舞:太原舞蹈团 太原幼师舞剧班△歌曲《微笑》 演唱:宋祖英
△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演唱:王莹师鹏常思思
伴舞:太原舞蹈团太原幼师舞剧班
第四篇:《人与自然》栏目分析
媒介经营与管理期末作业
(电视组)
题目:对电视栏目《人与自然》的分析
姓名;张志强 班级:新闻一班 学号:2010510201
42提要:1981年12月,《动物世界》栏目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播出。似曾相识或未曾谋面的奔腾跳跃的自然生灵一下从隐秘的世界走到了每一位观众的面前,观众喜爱的程度体现在收视率上,据中央电视台总编室观众收视率调查统计,《动物世界》的收视率保持在15%至25%之间,在专题节目中名列前茅。13年以后为了拓展栏目的包容能力更名为《人与自然》,《人与自然》也颇受观众好评。
一、栏目简介
《人与自然》开播于1994年5月11日。栏目宗旨是“讴歌生命,关注环境。”栏目内容定位是介绍动植物和自然知识以及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探讨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主持人是赵忠祥,每集长度30分钟,目前播出时间为北京时间每周四16时20分。
《人与自然》开播于1994年5月11日。栏目宗旨是“讴歌生命,关注环境。”栏目内容定位是介绍动植物和自然知识以及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探讨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人与自然》你了解了世界,认识了自己。<原生故事〉领略生命的差异与共同,讲述生存相依的道理。<自然启示〉体验自然界的危险与奇异,开拓见识,留下思考。<人物亲历〉分析人类社会的压力与恐惧,舒缓情绪,理性应对。不开拓眼界,怎能有开阔胸怀。不观世间百态,怎知生活之路千万。
播出时间:中央一套 周一至周五 16:27。
二、栏目分析
《人与自然》是一个大题目,它和以讲人群、城市中的自然;个体的人之中的自然,以及自然中的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的自然;单纯的人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包容度很大。同时,《人与自然》又是当今最热门、最前卫的话题,其中人与生态环境的题目更为社会所关注。所以,发现《人与自然》栏目的包容能力,扩展它的内容,以及挖掘《人与自然》的热点,在本栏目所涉及的几个方面中有所侧重和正确取舍,是《人与自然》栏目得以立足和发展的两个关键。
《人与自然》栏目1994年开播的是全国同类电视栏目中的第一个。由于人与自然的内容十分丰富,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一类节目所占的播出时间要远大于我国。如英国88C广播公司专门有一个“大自然部”制作这类节目,而我们只有一个科组从事这类节目的编播工作,播出时间也较短。但“人与自然”这个题目又十分重要,以至本栏目开播仅一年,就受到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重视,专门派人参观本栏目的制作,并转达他对这个栏目的赞誉。《人与自然》栏目是以宣传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电视栏目;把有关自然的题目纳入它的名下和放在其他栏目中播出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与效果。
一、优质是所有名牌产品的共同特征
电视节目,无疑也是一种文化产品,对于广大观众而言,联系十分密切。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好看的节目,大家必然都要看,才会锁住频道,才会有很高的收视率。
1.从节目的质量上来说,《人与自然》的质量是一流的,它是世界各国自然类节目的精品荟萃。《人与自然》有四分之三的节目都是从国际市场上购买的。自然影视片作为纪录片的一个重要支派,在国际影视节目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为自然片不分国界,没有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因此从商业角度讲,便于在世界各国推销。所以许多西方制片人投巨资,用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来拍摄自然片,有时一个节目要拍摄三、四年,最少也要花费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拍完。因此,自然影视片的节目质量均是一流的。而我们在进行选择购买时,又是十分慎重的,经过反复挑选,将最优秀的节目引进来。
2.对节目质量的把关,在国外是相当严格的。例如本台的电视服务公司与澳大利亚南星公司合作,将国内众多影视编导十几年来拍摄的大量自然影视素材进行重新编辑,试图打入国际市场,结果只编制出了五个小时的节目,许多精彩的镜头,皆因为画面质量不过关而忍痛割舍。
二、人类需要对大自然有更多的了解
近两年来,各地电视台纷纷掀起了制作娱乐节目的热潮,形式千篇一律,内容大同小异,题材相互抄袭,又都是上卫星的节目,一到周末的黄金时间打开电视,几乎到处都是此类节目。喧闹之声此起彼伏,往往给人以无聊、浮躁的感觉。
而《人与自然》节目却在闹中取静,“讴歌生命,关注环境,唤起爱心,保护家园”是这一栏目的宗旨。正是在这一宗旨的指导下,由赵忠祥同志这位知名度很高的主持人坐阵,讲知识、讲环保、讲发展,娓娓道来,给人一种清新、和谐的感觉。特别是节目的内容,伴随着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充分展示了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它通过科学的手法,以纪录片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生物的进化、动植物的演变,以及它们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等等各方面的内容,成为人类与大自然实现对话和情感交流的媒介。
因此可以说,自然影视片是纪录片中一种独特类型,是纪录片中最崇高的片型之一,具有其他片型无法取代的特殊的价值和魅力,是永远追求完美、自然的片型。一切虚假的、违背自然规律的,或是创作者本身主观想象的东西,都是违背这一制片原则的。也正是因为遵循了这一制片原则,才使《人与自然》的节目制作者所制作和选取的影视片都必须真实地反映大自然的科学规律。否则,将会使之失去意义,也失去观众。
在当今的世界,现代化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却也带来了许多危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能够生活在一个纯洁、美丽的环境之中,是整天被污水、垃圾包围,在空气质量极差的环境中生活的都市人,以及被化肥、农药、激素困扰的农村人所共同羡慕和想往的。因此可以说,这种自然影视片对大自然的充分展示,对于广大观众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染力。
三、课堂外的科技知识有更大的魅力
《人与自然》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一栏目的科技知识含量比较高。自然影视作品必然是以科学性为前提的。因为大自然本身,它的演化过程就是科学的。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虚构。尊重自然规律,展示自然的本来面目,是《人与自然》节目制作者的宗旨。
据了解在一次国际自然影视片演播研讨会上,某地方的一位导演播放了一段他拍摄的影片,描写某种动物浮水吃老鼠的场面,结果遭到了外国同行的反对。因为这位导演只是听说这种动物会浮水,并没有请教科学家,和亲身目睹,为了制造这一情节,他故意把它抛到河里进行拍摄,这显然是违反自然片的拍摄原则的,是一种不尊重自然科学的作法。
对一种自然现象,你真的看到了,你才能拍摄,并在拍摄过程中尽量不去干扰被摄对象,不加入人为的因素才是真实的纪录。这是拍摄自然影视片的原则,正是因为大多数的影视片制作者们遵循了这一原则,才使得这类节目的科技含量很高,这样的节目才会赢得观众的喜爱。
同时,我们还知道,每部自然影视节目制作者的背后,都有许多科学研究人员做为后盾。他们长期深入到大自然之中,仔细认真的研究动物的生活习性,有的科研人员终身研究某种动物或植物,并且为之献身。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大批科学工作者的支持,才使得自然影视片拍摄得以顺利进行。制作完的自然影视片,自然包含了许多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
五、《人与自然》的语言魅力依据专题片的语言构成划分,基本上是由三种语言形态构成:一是画面语言,包括构图语言、光效语言、色彩语言、影调语言;二是有声语言,其中包括人声语言、音乐语言、音响语言;三是画面与声音相结合而产生的造型语言。《人与自然》的语言魅力涉及到以上方方面面。
画面语言
《人与自然》展示魅力最主要是用它的画面语言,自然界的精魂构成的一幅幅画面都使观众流连,赞叹。在这钢筋水泥浇铸成的家园里,向往自然、回归自然是人们久违了的心愿。《人与自然》恰恰满足了观众这一心态。《人与自然》的画面语言极为丰富,解说词很少,但是它几乎部部都是经典。很多时候大家只看画面就能理解片子所要讲的内容。
1、构图语言
构图语言又是画面语言中的重中之重,它通过被拍摄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空间,以及由此构成的视觉形象表情达意。
2、光效语言
影视是光与影的学问,没有光也就没有电视,②光效的性质、成分、角度、层次、强弱、明暗体现出的千差万别的变化,构成了极为丰富的光效语言。
3、色彩语言
色彩语言在《人与自然》中更是无处不在,大自然的斑斓全是通过色彩描绘出来的,真正是有声有色,在这一点上,其它节目是无法比拟的。七色光构成了一个绚丽的世界,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正是这各具鲜明特征的七色光为人们展示出一个含蓄、深沉的情感世界:红色给人以激情,橙色给人以温暖,黄色给人以飘逸,绿色给人以生命,青色给人以严峻,蓝色给人以深沉,紫色给人以温馨。这种生活中人们对色彩的联想,使色彩具有个性。③拍摄沙漠动物时侧重于黄色,拍摄海洋动物时侧重于蓝色,拍摄雨林动物时侧重于绿色,用这些色彩突出自然环境特征,增添作品的生活氛围,同时,也可以直接刺激观众的感观,激起人们对生活中色彩感受经验的联想。
4、影调语言
《人与自然》中时常运用明暗反差和明暗对比,它也可以烘托气氛表达情感。在《生命的绿洲》一片中,运用鲜明的影调语言表示了有水时,草丰、物美、生命的欢畅。绿树、红花,不同的动物形象均取亮调,在干旱时,把龙卷风、污泥等
做暗调处理,前后的影调语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声语言
观众看电视的同时也在听电视,据国外研究资料表明,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80%来自视觉,20%来自其它器官,主要是听觉。《人与自然》的画面虽可以说话,但是如果没有有声语言,它也会失色。
1、自然之声
自然之声逼真传神,很多《人与自然》节目没有音乐,自然声从头至尾。大的从狮子、老虎的吼叫,小的到蚱蜢的一弹跳,这些让你感觉你离它也就几步之遥。夜里猫头鹰的叫声常使人毛骨悚然,同时,又让人感觉黑夜的迫近。北极熊捕食大海象的喘息让人体会捕食的艰辛。鹈鹕入水时声音干脆利索,大鲵的叫声总让人以为是孩子在哭。自然之声能喧染气氛,表情达意。《生命的绿洲》一片中有一段反映大地的酷热和干旱的程度。用一只犀鸟不停地鸣叫,确实让人感觉躁热难耐,在结尾处有一只小鸟的鸣叫却让人有相反的体验,这时干旱结束,水重新来到这块干涸的土地上,一只刚刚孵出来的小鸟,跟在妈妈的身后,响亮地鸣叫,小鸟的鸣叫体现了生命有水后的欢欣和自然界的重新循环。
2、音乐
在所播出的《人与自然》中几乎没有音乐是贯穿全篇的,它常和画面结合的恰到好处,起到点睛的作用。
3、解说
解说是附加于视像之上的画外语言,它可以用来解释议论、抒情、介绍、表达作者观点等。
造型语言
电视艺术是一种时空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时空交融、视听结合的完整艺术形式。这种时空统一、声画结合就构成了造型语言。虽然《人与自然》中的主角并不像电影、电视中的人物那样需涂抹一番,但是环境、气氛、声音和运动也会构成屏幕上完整的视听系列,也正是这种毫无雕琢才自然纯真。
参考书目:
①[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从艺术原理》
②[中]高鑫:《电视专题片创作》
③[中]朱羽君:《摄影艺术讲座》
第五篇:焦点访谈栏目分析
焦点访谈栏目分析
一、栏目简介:
《焦点访谈》于1994年4月1日由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创办。自开播以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观众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它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多次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栏目平均每天收到数千条来自观众通过电话、信件、传真、电子邮件、QQ等方式提供的收视意见和报道线索。
二、栏目的定位:
《焦点访谈》所要作到的就是“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这四句我们每天都会看到的广告宣传语。《焦点访谈》第一任责任人孙玉胜曾在内刊中写道:“根据栏目定位,„焦点'节目不可能回避问题,而同时又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所以我们在新闻部全体工作人员中灌输一种指导思想,即不要以在野党、反对派,甚至持不同政见者的角度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题目。在这里,不允许渲染个人好恶,一切报道要有利于团结、稳定、鼓劲。”
三、选题设计:
《焦点访谈》的选题遵循三个原则,即“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领导重视”和“群众关心”是分别着眼于社会的管理决策层和普通行为层说的,它们反映出了不同社会群体在某个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上的意见的交汇,体现着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观。此外,从大的宏观角度来看,国债的发行与运作也从本质上反映出中国的经济模式向市场转型的趋向和力度。
综观《焦点访谈》多年来的选题视角,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概括:选题视角应以事实为基础、选题视角应以政策为依据、选题视角应以独到为目标。例:按照一定的原则选取2004年至2006年《焦点访谈》播出的90期节目作为样本,并将节目的选题从主题和内容上进行分类,如下:
A监督地方政府或者相关职能部门的“越位、失位、错位”等问题 B弘扬时代正气和时代主旋律的典型报道
C鞭笞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假、丑、恶现象
D对国家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或取得的成绩进行主题性报道 E经验性报道
F重大国际问题
G突发性事件
四、栏目的风格: 《焦点访谈》栏目的总体风格是庄重、严肃型的,它深入报道政治、社会、经济生活中重大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展现典型事件、现象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并且请权威人士具体评论指导。此外,该栏目真实、朴素、尖锐、深刻、生动、鲜活的风格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忠实观众。
五、栏目设计:
1、栏目的长度:13分钟,2013年1月1日改为17分钟。
2、播出的频率:每天一个节目。
3、制播方式:录播。在节目形态上采用演播室主持和现场采访相结合的结构方式,使报道有着落、评论有依据,述与评相互支持、相得益彰。
4、栏目性质:综合性新闻栏目。
5、栏目板块构成:由2013年之前每期节目只是一个话题,到2013年1月1日开始就增加到两个话题,未来还将可能会出现3个话题以上。结构模式为:演播室主持人评论(1分钟左右)+ 新闻事实及陈述(10
分钟左右)+ 演播室主持人评论(1分钟左右)。改版后的栏目开设了一个小板块——百姓“连连拍”,采用普通人采访普通人的方式。
6、栏目的卖点:舆论监督,用事实说话。
六、播出时段:
播出时间:每晚19:38 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机直播,重播时间:次日06:17 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013年1月1日起,每晚19:38-19:51在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机播出,次日3:30-3:
43、5:45-5:58在新闻频道播出。
七、荣誉:
《焦点访谈》曾得到共和国三任总理的题词和赠言。1997年12月29日,李鹏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时题词“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
义。”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总理专程来到中央电视台,与《焦点访谈》的编辑记者座谈,并郑重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2003年8月26日,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演播室赠言“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行,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
《焦点访谈》在这些年的新闻评奖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其中,《“罚”要依法》、《巨额粮款化为水》、《难圆绿色梦》、《和平使沙漠变绿洲》、《“粮食满仓”的真相》、《吉烟现象》、《铲苗种烟 违法伤农》、《河道建起商品楼》、《洗不掉的恶行》、《追踪矿难瞒报真相》、《想要通知书 先拿十万来》等节目曾经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并获得每中国新闻奖评论类大奖。《焦点访谈》
曾两次被评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十大名栏目”,1999年和2001年获首届和第二届中国新闻名栏目奖,1994年至今,连续获中央电视台优秀栏目一等奖。
2010年8月28日揭晓的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焦点访谈》栏目喜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此次评奖汇集了国内有影响力媒体的优秀栏目。《焦点访谈》从众多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评委认为《焦点访谈》栏目特色鲜明,在国内媒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作为一个已经运行十几年的品牌栏目,《焦点访谈》既保持栏目特色,又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拓展选题领域,改进表达方式,优化传播效果,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推出一系列导向正确、监督力度大的单体和系列节目,保证了栏目在收视率、收视排名等指标上始终名列前茅,保持了强势的影响力。
2010年9月26日,在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央电视台获得多项荣誉。中央电视台获第三届“关注森林”活动组织奖,《焦点访谈》制片人余伟利获第三届“森林奖”;中央电视台另有14件作品获关注森林新闻奖。其中《焦点访谈》选送的《寻找回来的神农架》等四件作品获一等奖,《缩水的湿地》获二等奖。《焦点访谈》1名个人、4件作品喜获大奖,成为此次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一大亮点。
八、成功的原因:
1、客观的外部原因:
(1)电视媒介广泛的传播能量
这是和其他类型的媒体上的舆论监督类栏目相比较而言的。电视媒体具有声画一致的特点,无论是对事件过程的真实记录、还是对事件现场的真实再现,或者是被访者的言行的客观展示,都是实现“用事实说话” 的有力工具。也就是说,受众对电视画面容易产生一种崇拜感。这种崇拜使得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节目明显地具有更高的实证性。
(2)背靠中央电视台的独特优势
梁建增曾经说过,“《焦点访谈》之所以成为中国电视的常青树,是因为它背靠中央电视台这棵大树,依赖于中央电视台强势媒体的强大影响力。”《焦点访谈》由此而获得的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其他同类媒介上的同样内容的专题节目所无法与之竞争的,这是体制上的事情。就这一点而言,除了省级电视台在本省范围内的模仿外,多数其他媒介是无法仿效。
(3)党中央和政府的支持
《焦点访谈》的节目,有相当部分是正面宣传党的精神和一些典型。它的揭露性报道的威力,也主要在于以揭露问题的形式告之社会,党中央当前正在着力解决哪方面的问题,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作用,从而得到党中央的支持。这个节目的实际意义已经超出了监督者和具体监督对象,而是党和中央政府通过这个惟一的全国性电视媒介,以这种反面揭露的形式晓喻社会以正确的政策,明确规范,协调当前全国工作的布局。曾得到共和国三任总理的题词和赠言就体现了这一点。
(4)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国内电视台的主要新闻栏目中没有固定的舆论监督阵地。《焦点访谈》的出现,恰巧是填补了这一空缺。
(5)节目播放时间处于黄金时段。
(6)大量的群众来信,构成了其独特的资源优势。
2、主观的内部原因
(1)栏目编采人员自身的能力
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意识、把握政策的能力以及节目制作技巧。
(2)用事实说话
梁建曾就把《焦点访谈》的成功归功于“体现了用事实说话的要求”。虽然2000年《焦点访谈》的定位语才从“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改为“用事实说话”,但《焦点访谈》在“实际操作中一直是按这个要求来做的”。
(3)舆论监督的建设性立场
从选题到具体操作,《焦点访谈》都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中国的现实国情和现阶段问题的可解决性,“帮忙”而不“添乱”,以理智和成熟的心态抨击时弊、揭露黑暗。
(4)平民视角,注重策划
(5)用人制度的改革
九、存在的问题:
居安思危,《焦点访谈》也存在一些影响其更好的发展的一些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焦点访谈》在保持了相对收视率高排名的同时,近年来的绝对收视率却有了较明显的下降。在能找到的《焦点访谈》从1998年1月份至2000年12月份的收视率,计算出1998年到2000年每年的平均收视率分别为29.57%、27.00%、23.86%,1996年《焦点访谈》的收视率就比1995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
1、节目的自身超越问题
《焦点访谈》节目到今年的4月1日就已经19年了,作为一个开播19年的节目,在操作中如何,如何克服或者说尽量减少自我复制,做到不断的自我超越和创新,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焦点访谈》的制片人梁建曾对此深有体会:“一方面栏目做得久了,主题不可避免地有重复性,手法也容易重复。成熟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成熟往往意味着固步自封,难以突破。”而观众则往往都是有一种求新求变的心理,一成不变的节目形态,就有被观众遗忘的危险。
栏目的受众群也是在不断的成长和变化的,一方面,原先的受众经过19年的洗礼,收视习惯、欣赏口味等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另外一方面,主要受众群也在发生着变化,原先的边缘受众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进入主要受众群,他们的特征要求等会带有自身的时代的特点。只有根据受众不断变化着的需求不断调整栏目的形态,不断创新,才能使《焦点访谈》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2、追踪报道的质量问题
追踪报道是《焦点访谈》节目反馈中的一种重要的处理方式,是表明其舆论监督的建设性立场的重要途径。但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和改正的地方。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有一些报道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一些报道信息少,时效性差;有一些报道对“度”把握不准,有变相的表扬稿之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在观众中产生一些看法,认为追踪报道就是为被批评的单位讲好话,“打一巴掌揉三揉”,这显然对《焦点访谈》要实现的舆论监督的任务是不相符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焦点访谈》的声誉;此外,便是导致新闻单位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被夸大了,群众有问题找《焦点访谈》、找新闻媒体,这可以理解为是对新闻单位的信任,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新闻媒体并不是政府机关,不具有解决问题的法定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培养人们的正常解决问题的程序的。
3、《焦点访谈》面临的竞争环境在加剧
首先,是中央电视台各频道开办的一些同等类型的深度报道类的栏目,如《新闻调查》,还有许多栏目正逐渐加大监督力度,如《新闻30分》、《现在播报》、《晚间新闻报道》以及《今日说法》等。而且,这些栏目的制作周期比《焦点访谈》相对要短,时效性较强,因而在一些大的事件报道中会占有“先机”,“抢”走部分观众。
其次,《焦点访谈》播出后,我国各地的省、市(地区)乃至县电视台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小焦点访谈”。这些栏目虽然没有《焦点访谈》依托中央级大台优越的资源,但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手法上,和《焦点访谈》的“同质度”都很高。加上报道的新闻事件在地域上更贴近当地百姓,这些栏目也会分流《焦点访谈》的一些观众。
九、改版:
1、让普通人自拍说心声
央视的王牌新闻栏目《焦点访谈》创建于1994年,可以说是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这一对中国社会有重要
影响的舆论监督节目,长期以来只是对节目进行了些小的调整。2012年9月开始,央视大规模预告这个老牌新闻节目要进行大改版,改版方向就是加强突发性新闻的深度报道,加大社会民生类节目的比例,并在主持人播报方式、演播室包装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
2013年第一天,《焦点访谈》正式改版了,时长由原先的13分钟增加到了17分钟,之前每期节目只是一个话题,从昨晚开始就增加到两个话题,未来还将可能会出现3个话题以上。昨晚播出的两个话题都与民生相关,首先是梳理2013年开始实施的新规新法,特别聚焦了新的交通法规。第二个是开设了一个小板块——百姓“连连拍”,采用普通人采访普通人的方式,回顾2012年,展望2013年。此外,还增加了白岩松、杨禹两位评论员。
从首期改版节目来看,许多观众对于《焦点访谈》的选题偏民生表示认可,觉得很接地气。特别是央视记者不再高高在上地采访别人,而是把摄像机交到了百姓手里,让他们说自己最想说的话,让许多观众觉得很难得。昨晚一个小男孩面对镜头说:“2012年我上学了,太累了,每天要早起,还要写作业,那么难的题……干嘛啊,我才6岁。”这个采访,许多观众大赞很真实,说出了很多小孩的心声。
2、新主持站着主持
除了内容和话题选角上的变化以外,这次《焦点访谈》的包装和主持人的变化也很大。2013年的第一天早上,《焦点访谈》节目组就在网上曝光了节目的新片头,新片头显得很时尚,吸引了许多网友的目光,在微博上短短半天就有几千条的转发。晚上开播后,新加入的主持人劳春燕更是改变了以往坐着主持的方
式,首次站立主持,播报时还用了触屏导播。劳春燕早前主持中央电视台12频道《中国法制报道》和《大家看法周末版》栏目。
此外,节目内容的包装也很轻松、很亲民。节目内容加入了flash动画,还有郭德纲的相声出现在节目中,这是以往《焦点访谈》从来没有过的。有观众调侃:“《焦点访谈》是和春晚抢郭德纲亮相央视首秀吗?”不仅如此,在讨论交通新规时,居然举例有人遮挡车牌,车牌号是“亲O 594SB”。节目播出后,许多观众表示当场笑喷了,严肃的节目变得轻松自在了,看起来也更津津有味。
3、电视新闻改革的信号
针对《焦点访谈》改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江博士表示,《焦点访谈》的改版其实是央视新闻转变语态和文风“大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新闻联播》的改版其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可孤立看待,这一变化释放出电视新闻改革的信号。
常江表示,其实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通常要沿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进行:先是观念的松动,然后是形态的调整,最后才能冲破重重阻力,进入到内容层面的变化。观念的变化,是从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逐渐积累下来的,到了“质变”的程度。因此,到了2013年,电视新闻节目的变化应该可以全面进入形态调整的阶段。常江指出,按照国际惯例和趋势来看,下一步形态上的变革应该是将播报类新闻节目(如《新闻联播》)和新闻评论节目(如《焦点访谈》)整合为一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杂志。这一思路,其实在观念上并不存在什么障碍了,但央视内部的权责划分和部门设置等因素,也许会形成阻碍。
4、反应
观众反应两极分化 专家:形式改变不能削弱内容深度
从改版后的节目来看,许多观众对于《焦点访谈》的选题偏民生表示认可,觉得很接地气。特别是记者不再高高在上地采访别人,而是把摄像机交到了百姓手里,让他们说自己最想说的话,让许多观众觉得很难得。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不看好这样的改变。也有部分观众对节目内容的深度性表示出担忧,网友张硕洋称,改版后的节目背离了“焦点”与“访谈”的真理,没有深度,“风格清新淡雅,何必占用黄金时间”。
昨日,记者就《焦点访谈》改版一事采访了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韩隽,韩教授说:“1日到3日的三期节目我都看了,第一期看完整体感觉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新主持加新包装,主题从以前的一期一个变成两到三个,很明显语言形态也发生了变化,更符合年轻人的语言特性,这都是想增强节目的传播力。看到第二期会感觉选题内容上稍微削弱了一点,但第三期又回归到批评报道。我觉得作为一档央视黄金时段播出的老牌新闻评论节目,《焦点访谈》进行改版,寻求创新这种态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形式上的改变一定不能削弱内容上的深度。一定要加强舆论监督,做批评报道。”在谈到改版后的栏目发展趋势,韩隽说:“关键是一定要坚持这档节目监督社会、正确引导舆论的功能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