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家村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走进农村 共建和谐
——关于烟台蓬莱市南王镇二包村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07级东语系 田园、包晶晶、刘一博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划也被提上了日程。城市反哺农业,取消农业税,取消农村户口制度,健身机安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的政策出台,更是显示了中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然而在全社会大力关注农村的同时,农村自身有没有对这些政策的出台感到欣慰、高兴呢?我们走访农村,了解国家政策的事实有没有对农村建设起到关键作用,农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就业条件,就业条件是否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以下这些欣欣向荣的农村景象就可以体现出来:
(一)乡村生活
听说有同学要搞活动走访农村,队友的父亲下午早早的就在公路旁等候我们了。细心的父亲听天气预报说麾下特大暴雨还特地为我们准备了雨具。父亲领着我们养着乡间小路回了家。前遇到了放牛的大爷,听说大学生要来走访农村特别的欢迎我们。到大队放下行李,稍事休息后就与队友的父亲和爷爷聊起了家常。谈话中了解到对有的父母亲都在镇企业里上班,父亲是位电工。母亲是位会计,平日因为工作单位离家较远不方便天天回家,队友的爷爷在家住着,生活自理。村里大部分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干得好的在城市里买房安居。大部分中年人在村里务农,负责照顾老人和孩子。村里的医疗采取小兵找赤脚医生,大病去镇或拾市医院质的对策,政府都是给与部分医疗费报销的。聊天过程中还涉及教育问题,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免除的确是给农民减轻了不少负担,这令农民家长很是高兴。
晚上队友的母亲特地下班回家为我们做了顿丰盛的晚饭,饥肠辘辘的我们吃的格外开心。睡惯了小床的我们一见到用转七成的大康一时不知该如何睡了,那么高的炕沿儿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但奔波了一天的我们感觉躺在那里都是相符的,伴着夏夜徐徐的微风甜甜地进入梦乡。
我们走进了果园看到了苹果树、樱桃树、李树、桃树、杏树等。累累硕果挂满枝头,樱桃树的顶部还有高高的彩旗竖起。听说是为了防止鸟类的侵袭,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了麦田里的稻草人,真是异曲同工呀!在行进过程中还见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核桃树,原来核桃在成熟之前是由绿色果皮包裹着的,没想到里面还有坚硬无比的核桃壳,真的不能只看外表啊!玉米地里还种植着花生,为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地资源。这里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大的要属葡萄了,漫天遍野的葡萄藤正孕育着水晶般的葡萄。在这里由果树技术指导员给予农民种植指导,正是政府给予农村的技术支持。
下午和爷爷,还有母亲一起下地体验了农间劳作。锄洋葱边上的杂草是劳动的主要任务。以前看过《西游记》中猪八戒挥舞九尺钉耙降妖除魔的场面,现在真到自己用耙子除草时发现是很不容易的。耙子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用力,锄过了就会将洋葱连根拔起,几个轮回下来汗流浃背,想到农民每天这样劳作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是自家的菜园,蔬菜可以随时摘来吃,真正的绿色无污染蔬菜。我们和母亲一起用韭菜和槐花拌着肉包了包子,体验了一番乡村饮食生活。晚上利用技术指导员的休息时间,带着几个白天产生的问题拜访了果树种植技术指导员。第一个疑问是苹果树上的苹果为什么要套袋子。技术指导员说:“这样可以有效的减轻裂果和机械损伤,改善果面的色泽,提高果实的商品性,还可以防止病虫害,降低农药残留,苹果上的袋子外面一层深褐色的袋子,里面是透明袋,因为苹果养分的吸收是叶子进行光合作用获得养料从枝干上传输来的,不单单是靠阳光照射,套上袋子就可以使阳光均匀受光,也有利于出口。”我们由此想到了苹果上面的字,技术指导员解释:“苹果上的‘富’‘寿’等字都是苹果快要采摘的前几天将外层袋子退去,把字模贴在苹果上,之后经过几天的光照,大部分见光区域变红,被挡住的部分就形成想要的字迹了。”原来如此,之后我们又询问了几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这次访问使我们收益匪浅。明白了知识是取之于生活、生产的。
现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杂费已经免除,为农民家庭减轻了不少负担。为整合教育资源,上初中的孩子都集中到镇中学就读,初中毕业后学技术的就念职业技术学校,国家也是给予补贴的。学习较好的可以继续到市里读高中考大学,政府为孩子求学提供良好的环境。
村里的医疗采取小病找赤脚医生,大病到镇或市医院医治的对策,政府给报销部分医疗费。村里在环境卫生面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去镇上赶集可以乘公交车出行,较方便,村里人最大的愿望就是修路,“要致富,先修路”在这里体会的很透彻。为了今后的发展吸引投资商首先要修路。
走出车水马龙的喧嚣城市,步入悠闲宁静的小乡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漫步于乡间小路,路旁的野花绽放出灿烂的微笑,雪白的蒲公英随风飘摇展现出它特有的风姿。苹果树,桃树,杏树,李树孕育着甜蜜的果实,待到山花烂漫时累累硕果将会挂满枝头,等待喜悦的人们去采摘。此次访问明白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疑问,也体会到科技与生产是紧密结合的,收益匪浅。
(二)二包村的发展状况
二包村所在的南王山谷地是世界有名的葡萄酒生产记得之一。来到这里定要参观一下南王山谷君顶酒庄。
南王山谷地处山东半岛的温带黄金海岸,气候温和湿润,沙性的土壤尤为适合葡萄的生长。为搞好葡萄的加工生产,中粮集团在词建设南王山君顶酒庄,是亚洲目前最具规模和创意,最具东方神韵的个性化葡萄酒庄。庄园里种植着大面积不同品种的葡萄,有的是作为观赏性葡萄来培养,有的是作为葡萄酒的原材料来种植。葡萄成熟季节统一为农民检验并收购葡萄,成为保障农民收入稳定的机制之一。南王山谷君顶酒庄的建立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君顶酒庄内还建有跑马场、湿地公园、高尔夫球场、五星级酒店等。那里还经常举办各大企业领导的高级别会议及社会知名人士的酒会。景色怡人使之成为度假休闲的宝地。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里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导游,翻译及酒店服务人员。在每年的8月20日~25日这里会举行“世界和平颂青少年文化艺术节”吸引不少的中外游客,这里将会有发展潜力和空间。
走访完君顶酒庄,在回来的路上了解到村民最大的愿望就是修路,路修好,通了车,出出进进方便了,经济也会被随之带动起来。“要致富,先修路”在这里体会的很透彻。
当地主要以种植葡萄,经营葡萄再加工以及种植农作物和果树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南王山谷地处山东半岛的温带黄金海岸,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沙性的土壤尤为适合葡萄的生长。正值夏季,满山遍野的葡萄藤成为这里的主要景观。待到成熟的季节晶莹剔透的葡萄将会挂满藤枝,这一颗颗水晶般的葡萄凝结着农民朋友们的辛勤汗水,累累硕果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憧憬。
为搞好葡萄的加工生产,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与隆华投资集团在此投资建设了南王山谷君顶酒庄,是目前亚洲最具规模和创意,最具东方神韵的个性化葡萄酒庄。庄园里种植着大面积的葡萄,一部分作为观赏性的葡萄来检验葡萄并收购农民种植的葡萄,将成熟的葡萄一起酿成葡萄酒,此外,君顶酒庄内还建有跑马场,湿地公园,高尔夫球场,五星级规格的酒店等,这里经常举办各大企业领导的高级别会议及社会知名人士的酒会。景色怡人的酒庄也是度假休闲的宝地,身处其中会忘记城市的喧嚣和快节奏的生活,融入乡村般的田园生活,使全身心得到愉悦和放松。我们了解到这里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导游,翻译及酒店服务人员。据了解每年的8月20日到8月25日这里会举行“世界和平颂青少年文化艺术节”,吸引不少中外游客。这里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中粮集团对葡萄的收购成为农民获得收入的途径之一。村里的年轻人大部分外出打工挣钱,干的好的在外边买房安居。大部分中年人在村里务农,在有在镇企业里工作的,他们负责照顾老人和孩子。在种植农作物,栽培果树方面,政府都派技术顾问给予指导,并免费为村民培训,为农民的种植提供支持和保障。粮食成熟时进行统一机械化收割,高效快速,政府收购也成为保障农民的收入稳定的机制之一,中粮集团积极投身于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作为国内生产燃料乙醇的先行者和主要提供者,努力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发 扬诚信、团队、专业、创新的企业精神,在集团有限相关多元化、业务单元专业化的战略定位下,中粮集团在未来将继续奉献营养健康的食品、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服务,实现客户、股东、员工价值最大化,共创美好未来。
这几天里接触了朴实无华和谐可亲的村民,勤劳热情的奉献于广大的土地。他们淳朴但不落俗套。他们也追求时尚,积极禁区,追求先进,与时代同步发展。他们思想活跃,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号召。政府投入大力度加强农村建设,免除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给上职业技术学校的孩子补贴。政府为缩小城乡差距而做着巨大努力,统筹城乡发展,为农民培养技术顾问,给农民带来很大实惠和便利。
参加农间劳动看似简单的事亲自下手去做并不容易,课堂上的是知识要向真正掌握还需要实践,作为大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基础,应用于实践是关键,平日里节约粮食蔬菜瓜果,不浪费,学着吃苦耐劳,为父母减轻不必要的负担都是我们的泽恩。
尽管如此,快速的城市化也给农村带来了精神文化的冲击,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但是相应的物质建设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文化建设跟不上物质生活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社会影响,如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对单调、低俗,老人、儿童活动场所缺乏,攀比之风盛行,有仇富心理,老人的赡养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等,生活在于缺少发现,既然发现了这些问题就应该有相应的措施来改善,相信国家在行动。
短短的三天体验似乎让我的一生都充实起来,没有繁华世界的喧哗,没有校园以往的简单,没有礼堂修饰的亮丽,但是这就是乡村生活,我们不曾接触,但又密不可分,不曾关注,但又紧跟时代的世外桃园。我在这里找到的是舒适、安逸、祥和,但缺少了活力、新鲜。我们体会到了从没有过的感觉。携手农村,共创和谐社会,我们在行动………
纯净蔚蓝的天空,阳光普照肥沃的大地,孕育出无穷的生命力,人类在其中生生不息。在天地和生命的和谐交融中,体验是一股温和而强大的推动力,把生活带向朝阳升起的方向。
第二篇:桂林鲁家村田野调查报告
桂林鲁家村田野调查报告
10月8日中午,我们在赵巧艳老师和管理系副主任吴萍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在学校停车场出发,前往桂林市鲁家村进行田野调查。何为田野调查?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研究”或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研究”或“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涉猎的范畴和领域相当广,举凡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行为学、人类学、文学、哲学、艺术、民俗等,都可透过田野资料的收集和记录,架构出新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基础。“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有一个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通过记录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会如何构成。”这便是田野调查。
所以鲁家村便是我们这次田野调查的目的地了,白墙青瓦的特色建筑,荡漾于清澈江水之上的游船„„这便是我对鲁家村的第一印象,这座位于芦笛岩附近的小村落,会有何丰富多彩的一面呈现在我们眼前呢。首先,我先对鲁家村做一个概述。
鲁家村是桃花江西岸的一个自然村落,鲁家村历史悠久,该村居民原为明代从江西南前来的欧阳人家,生有5个儿子,分为5家,俗称伍家村,因“伍”与“鲁”发音相近,误把“伍”读成“鲁”,后以讹传讹,伍家村也就变成了鲁家村。欧阳姓氏也变成阳姓,故该村居民多姓阳。根据我们小组的调查并对当地村民阳大叔的采访,全村共有65户,约390人。改造前村民自建房128处,建筑面积达到19835平方米,用地面积约23亩,据部分居民反应,旧村落的房屋建筑无统一规划和设计,村落建筑布局过于紧凑,部分住宅间距不符合日照,通行需求,且占地面积较大,使用率不高,外观破旧,村中住宅和饲养房混杂,巷道狭窄,功能划分不清晰。空间和外观效果均不理想,给当地并未带来太多的旅游收益。所以在2010年6月,在秀峰区委、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紧紧抓住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契机,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结合起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拆迁、统一新建、统一安置”的原则,着力将鲁家村打造成特色生态旅游名村。目前我们看到的就是鲁家村的新面貌。现在新村落占地面积达58亩,新建联排式徽派加桂北风格民居98栋,建筑面积达到25600平方米。
步入鲁家村,我们会看到许多卖豆腐的人家,有豆腐花,五香豆腐等,经当地豆腐摊老板介绍当地居民善做传统地方风味豆腐、豆浆制品,但不懂经营,生活较为穷苦。2000年,桂林一位名叫程延伟的退休医生发现这种状况后,决心帮助村民利用鲁家村的自身优势脱贫致富。在十年内,他先后动用自己的积蓄和家人的资助共20多万元,为餐馆引来老板,制定100道豆腐菜谱,教村民做菜,带领村里的骨干去外地学习,还帮村里建起文化室,制作反映该村村史和地方山水文化的碑刻。在他的帮助下,餐馆由一家发展到六家,鲁家村的豆腐菜系列受到市民游客的喜爱。所以如今豆腐成了当地的一大经济产业。
全班分为了13个组,每个组调查重点都不一样,涵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居民满意度、游客满意度、客源群体、餐饮文化、住宿情况、交通状况、周边环境等多个方面。我们小组则选择了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和对政府干预新建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这方面进行调查。
在居民居住满意度方面,我们小组成员对经营吃奶鱼和豆腐花的阳大叔做了一番调查,阳大叔家一共三口人,家里目前的房子是三层徽式楼房,一楼经营吃奶鱼和豆腐制品,我们对房子进行的参观,发现大叔一楼经营的吃奶鱼的店面并未进行装修,只是简单的用水泥进行修整。大叔说打算把一楼的店面进行出租,出租对象一般是外村人或者外地人,因为本地的青壮年一般都外出打工。二楼则打算进行装修进行出租给人居住。价格定在一平米30块左右一个月,一层楼大概是400平方米。三楼则是自己一家三口居住的地方。看着大叔一杯茶,一把蒲扇,一副折叠床铺在店铺门口,有生意时起来招呼,淡季时便在家门口和外地游客谈笑风生,好不惬意,仔细观察大叔的房子位置有大树遮阴,冬暖夏凉。环顾四周的房子,都有大树作为屏障,说明鲁家村的绿化还是做得不错的。观察一会儿发现鲁家村的房子有些是2层有些则是3层,我们有些不解,大叔介绍到,房子的层数则是按照家庭的人口数定的,人数多的楼层则多,政府统一规划每户房子的面积和补贴的费用。阳大叔说当初自己的旧房子并不大,经过统一的规划,则换了一大房子,说到这里阳大叔则不经意流露出满意之情,但对于原本家庭住宅大的人家来说则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既然是对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则有这几个方面需要涉及。居住地情况、生活水平以及周围的医疗设施、学校环境、文化、娱乐场所几个方面,在对阳大叔和几个居民的调查中我们完成了他们对居住地情况的了解。生活水平方面,也就是收入方面,在闲谈中了解到当地居民的收入集中在餐饮和住宿方面,餐饮集中在豆腐宴,住宿方面当地有多家民居改造的宾馆,也是别有一番风趣。在刚结束的国庆黄金周里,外地的游客络绎不绝,也不乏外国观光客。给当地的经济状况贡献了一把,加上房子的出租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也脱离了当初的贫困。医疗设施和学校方面我们在村子口发现了卫生站,但学校并未发现,因为村子小且离市区不远,所以当地居民都选择外出就医和就学,村里还是以老年人居多,卫生站也起到救急的作用。娱乐场所,当地人喜欢打一种长条的牌,如同福建的四色牌,后了解是叫字牌,由于当地老年人居多,所以人们的娱乐多以打牌为主,在村里也发现了老年人活动中心,给老年人的空余生活添一番色彩。
既然是田野调查,我们就将桂林鲁家村居民的居住满意度和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进行对比。皖南古村落又称徽州古村落,是指地处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地区,留存有明清时期建设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居。作为皖南古村落的杰出代表,部分学者也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合古村落社区环境实际,列出影响古村落居民社区满意度的21个因素:经济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住房条件、日常购物方便程度、就业机会、基础设施(水电、通讯等)、村民自治状况、人际关系、休闲娱乐设施(电影院、网吧等)、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公共休闲空间(公园、广场等)、文体设施(农村图书馆、篮球场等)、自然环境、村内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消防设施、道路交通、社会治安、当地政府工作、医疗服务和学校教育(幼儿园和中小学)。调查发现,当地居民在古村落居民对基础设施(水电、通讯等)、人际关系、社会治安、日常购物方便程度、道路交通和村内环境卫生这6项的评价最高,而对农村社区中的物价水平、休闲娱乐、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就业机会、当地政府工作、公共休闲空间、村民自治(参与事务管理)状况、文体设施这7项评价较低。
由于我们对鲁家村的调查不是特别深入,所以在居民居住满意度的因素方面没皖南古村落21项这么多,但两者对比会发现经济方面是影响居民居住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如物价、就业还有福利设施等方面。皖南地区山清水秀,自然环境极佳,而桂林鲁家村也是旅游资源丰富,毗邻芦笛岩,还有两江四湖水系的支持。两者都要继续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当地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环境整治、改善旅游地的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交通的可达性等。只有基础设施的提升,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带动村落的发展,村落经济一有起色,在外打工的青壮年就会回到家乡谋求发展,既给村落带来经济效益也达到了一家团圆的局面,加上日益提高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相信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也会日益提升。
但是根据当地居民反映,早些时候当地的地皮十分廉价,据说是十万元一亩地,原来的鲁家村是一副到处耕种的景象,但此番景象早已消失,耕地早已被当地开放商开发房地产去了,还有的就是,当地的政府补贴给当地居民的住房条件也不是很好,很多都是要居民自己花钱装修,所以说我们虽然看到的是鲁家村一副看上去不错的景象,但实际上当地居民的生活并不是十分富裕。
直到十年前,广西桂林桃花江畔的鲁家村贫穷、落后,虽坐拥不可多得的自然风光,却掩盖不了环境脏乱差、发展滞后的问题。直到一天,一个叫程延伟的人走进了鲁家村,从此扭转了鲁家村“又穷又邋遢”的命运。程延伟,民建桂林市基建支部主任,带着帮扶一个自然村脱贫致富的想法,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发现了鲁家村。鲁家村,位于桃花江畔,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古时桂林“老八景”之一的“阳江秋月”便位于此。因地制宜,程延伟四处奔走游说桂林诗书画名家为鲁家美景创作,并将阳太阳,伍纯道等名家作品刻成50块石碑镶嵌在沿江村道上。此举,一次提升了鲁家村的文化品位和旅游价值。当程延伟获知村里百年来就有制作豆腐的传统时,他收集了100多种豆腐特色菜谱,培训村民厨艺和餐馆服务,还自掏腰包为村里筹建了7家特色餐馆。在十年的时间里,程延伟为鲁家村投入近20万个人积蓄,自己却分文不取,被村名誉为“编外村民”。在程延伟的帮扶下,昔日的鲁家村有了改观。桂林市秀峰区区委在2009年将鲁家村纳入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并于2010年推进了鲁家村整村风貌改造项目。新鲁家村建成后,以桂北民居糅合徽派建筑特征为主,飞檐翘角,粉墙黛瓦,绿树掩映。在秀峰区委统战部与民建秀峰总支“同心-新农村建设 ”的推动下,如今的鲁家村已经成为了广西具有休闲旅游特色的新农村典范,被评为“广西特色名镇名村”。
鲁家村历史悠久,该村居民原为明代从江西南前来的欧阳人家,生有5个儿子,分为5家,俗称伍家村,因“伍”与“鲁”发音相近,误把“伍”读成“鲁”,后以讹传讹,伍家村也就变成了鲁家村。欧阳姓氏也变成阳姓,故该村居民多姓阳。
鲁家村的发展有一段传奇的故事。鲁家村风景秀丽,居民善做传统地方风味豆腐、豆浆制品,鲁家村的豆腐菜系列受到市民游客的喜爱,鲁家村的秀丽景色和民俗文化也对市民、游客有吸引力,鲁家村逐渐发展成一个集餐饮、地方民俗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村庄。
第三篇:袁家村发展历程范文
发展历程
袁家村2007年开始发展古镇旅游业,市场定位为“关中印象体验地”,客户定位为消费能力中低端的普通消费者——以西安及省内关注民族文化的群体为主要目标客群,占到游客总数的85%。人气超过陕西排名第一的旅游项目兵马俑。周边旅游资源有距袁家村一公里的唐太宗昭陵。号称“关中第一村”的经营模式
统一规划,村容村貌体现了秦风汉韵的格调。统一运营,统一接受袁家村的管理办法及模式。
锁定民俗风情小镇的独特定位,将区域民俗文化作为核心主题
将关中地区民俗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结合,将民俗小吃、茶馆、技艺、游乐与现代的文化创意、休闲体验生活方式结合在了一起。
关中美食是其最具能量的市场引爆点
袁家村对民俗美食的打造,根本不是简单的餐饮配套,而是达到了在倾尽全力的打造高品质的关中民俗美食博物馆的境界。
小吃一条街
是袁家村几乎就是靠餐饮业能带动起来的,小吃街是最吸引游客的地方。
一是控制业态严格。
整条街业态布局为小吃,每种美食仅限一家经营,绝不重复。 二是通过窘迫逼狭的建筑布局,人为营造熙熙攘攘的商业氛围。小吃街的道路宽度为4米左右,街道顶部用布幔遮挡,现场狭窄局促,故意减慢游客速度,造成拥堵。 三是商铺布局合理。
外间现场制作食物,成为展示陕西当地风俗的一个场所,增加风俗氛围。
除却餐饮之外,袁家村的休闲和文创业态也是别具风味。
娱乐休闲区
包括麻将馆和茶馆区。
游客在小吃街吃饱喝足后,进入这个区域休闲休憩。
此区域的业态相对要复杂,既有大型客栈、茶楼、麻将馆,也分布着小吃和餐饮。
酒吧一条街
是为了吸引附近城市的白领阶层设立,装饰风格时尚现代。
民俗体验区
袁家村最大的卖点和独特性。
在民俗体验区,众多的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面坊、醪糟坊……各具特色,游客可以亲身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
民俗体验区的客户消费频率并不高,但能够带来更多的客流。村委会对民俗体验区进行补贴或减免。
在关键的招商运营管理模式上,还采用了免租金、统一经营和管理、对于关系到民生的食品原料进行统一供货、自营加工厂、调味品厂、酸奶厂、油厂、面粉厂等关键的原材料加工部分,将商户经营业绩与村集体的经营收益相挂钩,并且效益可观。袁家村酸奶店一天卖出了7万杯酸奶,油坊一天卖出上万斤菜籽油;小吃必须是当地材料本地加工,带动了当地种养殖产业链的发展。
同时袁家村对运营管理细节上的把控也是极为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举个例子。在所有的小吃餐饮店铺中,村里规定不允许有冰箱,以保证食材的新鲜,甚至村里面对灶台的大小、位置和设计风格都有严格的把控,以保证情景体验的原汁原味。
投资管理模式多样化,众筹、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并存
对于一些村集体看中的发展项目,村里允许采用众筹模式。村集体可以免费提供地皮,然后经营团队根据地块出设计方案,得到村里认可后即可建设。投资还约定,在经营方回收成本后,利润部分五五分成
从经营业态特色来看,袁家村作为一个民俗文化小镇的爆品项目,其本质更像是一个精品的特色餐饮购物中心。它以绵延2000年的关中风情文化故事为依托,通过精心打造特色的民俗体验、情景化的传统村落空间、潮流时尚的生活方式和爆品的餐饮小吃,从而形成了整个文化旅游项目最大的市场吸引力。
讲政治,宣传离不开政府
袁家村一过村门就是一个高大的毛主席像,虽然跟整个景观的搭配极不协调,但政治象征意义浓厚。以及处处频现的领导人题字合影,都在提示着这个项目与政府的密切关系。这样做既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各种优惠,又能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知名度。
袁家村成功之后,在陕西境内进行了迅速的复制。后期相继面市的马嵬驿、何仙坊、周至水街项目都获得了市场的追捧。发展历程
马嵬驿于2013年10月国庆试营业。2015年底,马嵬驿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600万人次。距离马嵬驿最近的知名景区,是约30公里外的汉武帝茂陵。安史之乱,杨贵妃就被逼自尽在这里。
就地取材,点石成金
2012年9月28日,马嵬驿景区动工建设,景区合理利用这一带自然的台塬地势、沟壑地形和李家坡原来的旧窑洞院落,改造建设为一处极具关中民俗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
精准定位,补缺市场
传统的兴平旅游主要有茂陵、杨贵妃墓组成,这条线路是典型的历史文化线路,游客能够参与体验的项目很少。马嵬驿景区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游客在这里既可以吃到美食、看到好景,又能买到质量有保证的土特产品。
文旅融合、主题鲜明
景区以游客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民俗文化展示,主要有四类: 一是地方传统小吃经营; 二是传统生产工艺作坊; 三是展览馆陈列展示; 四是文化演艺活动。
通过这四种形式,让民俗文化看得见、听得到、能品尝、可体验、能传承。
1、吃得好的地方传统美食文化
近百家经营户按照“一店一品”的要求经营着上百个餐饮种类。同时展现传统美食工艺,极大满足关中美食诱惑和中老年人的怀旧情结和年轻人的好奇之心。
2、能体验的民间生产文化 榨菜籽油卤水点豆腐手工土织布等民间传统生产工艺的现场展示。这些行将消亡的传统制作工艺在马嵬驿里焕发出新时代的文化光芒。
3、看得见的民俗艺术文化
景区恢复保护了老窑洞遗址16口,在窑洞里建设了民俗文化展览馆,主要展示了自唐朝以来马嵬驿的历史典故和关中泥塑工艺品,另外还有一部分主要展示关中农村生产生活中的主要场景和用具,丰富了景区文化内容。
4、生动鲜活的文化演艺
在马嵬驿的文化广场上,每天都上演多场秦腔、川剧变脸、皮影戏、杂耍等小而精的剧目。接地气的表演让非物质文化显示出巨大的魅力,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严格管理,确保质量
入驻商户末位淘汰。马嵬驿对所有经营商户每年实行末位淘汰,清退经营管理跟不上的商户,整合没有活力的商铺。
统一采购好食材
景区经营户一律不得外带食材进入,也不能外带加工好的食品进行销售,必须使用景区统一供应的原材料。景区还有自己的养鸡场,经营户所用的鸡全部来源于这个养鸡场。周边的农村为景区指定蔬菜基地,为景区提供无公害蔬菜。
干净整洁好环境
马嵬驿对商户运营管理细节上把控极为严格,与餐饮有关店员一律戴口罩;食物外形、餐饮人员指甲服装都有具体标准…如果达不到要求,轻则处罚,重则停业整顿。
以商治商,规范市场
景区采取“以商治商”的形式,从各个经营户中选出一部分人员组成商会,所有经营户都是会员。商会的职责主要有两项,一是负责统一采购原材料,再按照原价卖给经营户;二是负责对整个马嵬驿经营户进行管理,监督景区规章制度的落实。每个经营者既是经营者又是管理者,互相监督,共同维护,实现高度自治。
丰富配套、延伸消费
“游”免费,但吃、住、行、购、娱等各种服务合理收费。有专门针对儿童的小型游乐场和鸵鸟场以及针对年轻人的马场和驿家酒吧,这些收费娱乐项目丰富消费需求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网络覆盖、电子支付
马嵬驿是“陕西省金融IC卡示范景区”,全村无线WIFI全覆盖、4G网络全覆盖,满足随时随地的网络连接和移动支付的强烈需求。
搭建平台、共享经济
马嵬驿按照“公司+农户+景区+文化+产品”的运营发展模式,把农民作为景区经营的主体,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1、景区店铺无偿经营
马嵬驿主要采取了商铺无偿出租和经营户技术入股两种形式。
在马嵬驿的小吃经营户全部是景区无偿提供的店铺,经营户只需要交纳自己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水、电、卫生费用。景区还有一部分食品加工作坊,如榨油坊、豆腐坊、辣子碾坊等都实行技术入股的形式,经营户与景区各占50%股份联合经营,这些作坊主要对景区内的小吃经营户提供原材料和为游客提供商品。
2、带动周边群众就业
景区带动了周边农村从事无公害蔬果种植和生态养殖,建立起水果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传统手工编织生产基地、家禽养殖基地等马嵬驿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解决了1600多名农民的就业问题。通过民俗文化展演、民俗餐饮、民俗体验、休闲娱乐等项目,景区解决了当地500人以上的农民就业。景区不但让农民群众得到直接就业,还在科学而严格的管理下为农民树立起旅游服务意识,提高了群众素质,助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马嵬驿除了拥有4A级旅游景区牌子外,同时还有一个招牌——“马嵬驿创业孵化基地”。吸纳就业人口1120人,带动周边群众就业4630人。
3、品牌输出
马嵬驿的赢利渠道就是“马嵬驿+”品牌输出。从一开始,马嵬驿就坚定走品牌化之路,注册“马嵬驿”品牌,统一了品牌、手提袋和设计,现在所有小吃都挂有“马嵬驿”的名字,与此同时,马嵬驿还不断拓展品牌外延扩展至“马嵬驿+”,发酵品牌效应。“马嵬驿+”在省外投资成功,靠的正是这样的标准和品牌。
两者共同点:
免费模式,平台运作,特色餐饮等。[“古鎮+小吃”模式]
第四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下乡周家村有感
在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组织的全国大中专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走过5年辉煌历程之际,我也有幸作为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队伍的一员,于2001年7月23日,来到平度市崔家集周家村参加立时五天的三下乡活动。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模范村,全村230户村民耕种者为数不多的1550亩土地。他们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和改革开
放的良机,大力发展高效田和制种业,种植了苹果、柿子、黄烟、葫芦、辣椒、西红柿、西瓜等作物。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村民的精神面貌也令人赞赏,各种村务工作开展得有条有理,村里的治安良好,无刑事案件发生。村两委工作认真负责,心系村民,重视教育。村办学校也村里及附近村庄的适龄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为此,周家村赢得了青岛市文明村庄、青岛市文明标兵、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市模范村委会等多项称号。到这样一个模范村开展三下乡活动,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和知识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学习和宣传三个代表的思想,亲身体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含义;积极向广大人民学习,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完善自我。
一、送科技文化下乡为了发挥专业优势,我们的下乡服务以科技、文化服务为主,我们去了大量图书和宣传材料,主要是有关农业技术和最新的科技信息,通过它们,开阔了村民的视野,也宣传了三个代表的思想。我们还为村民义务维修家用电器,提供法律咨询和解决各种问题。虽然我们所能提供的东西是有限的,但毕竟把科技春风带进了农村,吹进了村民心中。作为本次三下乡活动的重头戏,我们还在周家村小学开办了小学生义务辅导班。我们一共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四个辅导班共计50余名小学生、初中生前来听课。在各种辅导班上,大家竭尽所能,不仅为同学们解决了各科所存在的疑难问题,还积极地给大家讲历史故事,上书法课,做趣味数学题,教英文歌曲等。同时,我们还利用各种机会对同学们进行人生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紧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志将来为祖国,为家乡作出自己的贡献。在和同学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也建立了很深的友谊,大家待我们有自己的亲人,是我们感到好象回到了家中一样。我们还和同学们一起联欢,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比赛,为他们播放科普电影及动画片等。在这些实践服活动中,我们不仅为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作了自己的贡献,而且也学习、体会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对三个代表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了解农村实际情况,提高自身素质。对三个代表进行实践服务是对三下乡活动的深化和创新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走访了老党员,与基层党员干部座谈,考察农村改革开放成就等了解社情民意,加深对三个代表的理解。我们通过走访老党员,听老人讲周家村从解放前一直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老人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没有党,广大老百姓就不能翻身做主人,没有党,广大人民就不能走上致富道路。我们在于基层党员干部的座谈会上,我们了解了周家村的基本情况,村里农民主要靠种植果树和制种致富。由于本村人多地少,他们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种植了200亩种子,100亩香港西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1992年他们还在房前屋后种上了柿子树,去年又种植了1000棵,按每棵柿子树收入200元计算,去年仅柿子树一项,全村就收入了40多万元。周家村取得的成就,多半归功于村两委(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他们利用改革开放的良机,积极采用新技术,开拓市场。村领导心系村民,处处为百姓谋利益,敢于承担责任。但是,村两委普遍感到村里经济还主要停留在种植上,而农村经济要想发展,必须上项目,深加工,办企业,走出去。但领导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缺乏能人带头。我们也积极为村里出谋划策,并表示回去以后多宣传周家村,提高周家村的知名度,以便更好地引进外资,引进人才。我们还对村里部分村民进行了农民生活问卷调查和婚姻、经济、教育观念问卷调查。通过这些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经济收入显著提高,村民也更加关心社会,关心国家,村民的各项意识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村民越来越重视自身及下一代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总之,一切都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是与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不可分的。
三、本次三下乡活动总结这次暑期三下乡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宣传学习三个代表方面又有了创新。我们深刻体会到,开展三下乡活动和实践三个代表有着内在联系:科技下乡推动了先进生产力,文化下乡传播了先进文化,卫生下乡、法律下乡等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实、好事。以前总觉得三个代表只是报纸上、领导干部们讲话里的东西,经过实践活动,让我们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深刻认识,受到了最直接、最现实的思想教育。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带大了视野,对自己
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总之,我以为这是一条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才的好途径,是支持农村改革,发展和维护稳定的好办法,也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形式。
[1]
在百度搜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下
乡周家村有感
第五篇:王家村养猪产业链的调查报告
龙游县王家村养猪产业链的调查报告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条件逐步的改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在我县,农村经济产业的也逐渐走向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但是,由于我县地处,信息相对闭塞、市场环境极不稳定,加之政府服务措施跟不上,服务体制不建全,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经济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存在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快速推进,政府的扶持政策加强,产业布局、优化不断的得到完善,农村经济来源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猪养殖业作为部分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在农民增收致富中作主要产业,进行发展和推广,有着极其现实和重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现有农村生猪养殖情况、发展方向、存在的问题,系统的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提出建设性建议意见,以期对我县农村生猪养殖产业化布局规划或发展,能够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调查对象
衢州市龙游县湖镇镇王家村
二、调查时间
二零一一年七月二九日至二零一一年八月十二日
三、调查内容
一是仔猪繁衍及市场现状;
二是生猪的养殖过程和养殖成本分析;
三是生猪出栏去向及当前市场情况。
四、调查背景
(一)县域概况
龙游县,位于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中部,介于北纬28°44′—29°17′,东经119°02′—119°20′之间,北靠建德,东临金华市区、兰溪,南接遂昌,西连衢江区,是浙江省历史上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是浙江东、中部地区连接江西、安徽和福建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四省通衢汇龙游”之称;历史悠久,英才辈出,素有“儒风甲于一郡”之誉;是传统农业大县,土地资源充沛,享有“中国竹子之乡”的美誉。
(二)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
这里的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出务工、养殖和种植。
根据自然地理条件,这里的农民一般都以种植水稻,由于现在物价不断上涨,仅靠种植水稻所产生的收入远远跟不上消费的节奏。这样以来,农民一般都选择在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情况下,再以养猪作为经济得第二主要来源,甚至有些农户会把养猪作为经济的第一来源。
(三)生猪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在我县农村养猪,交通便利是一个优势,饲料购买方便,只要一个电话就能送货上门,还有就是农村留守在家的人,在主要经济作物种殖的同时,把养猪作为第二产业来发展,虽然规模有限,可是人工投入也不会太大,人力充裕。如果不计人工费用投入,1
生猪养殖作为经济来源,是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的。
调查中了解到,按照现今的市场情况,农户对于现在的生猪收购价格是比较满意;现在生猪商贩到户收购价格基本上已经达到18元/公斤,2010年时候也才12--14元/公斤。根据现在的市场价格,一头猪饲养4—6个月出栏的生猪,至少可以到达1800元。农户的生猪养殖利润(不含人工)可达600元左右,相对经济收入是非常可观的一项经济产业。
五、调查情况
(一)仔猪繁衍及市场现状
(1)仔猪的市场来源
通过调查发现,在王家村这里,有三成的农户自己家里就养殖了1—2头种猪,一般一头种猪在一年的时间里可以繁殖2—3次,小猪的数量5-15只不等。繁殖情况好一点的,大约是在8—10个;繁殖情况不好的时候,可能只有1—2个,总之数量不等。一般种猪在繁殖仔猪之后,如果遇上生猪养殖的季节,一般农户会留上4—5个,自己喂养,如果有多余的小猪仔,农户会选择将其卖掉,这样在生猪养殖中又会多出一笔收入。如果遇上繁殖的数量不够自己喂养的情况,一般农户会选择购买小猪仔,这样的话在生猪养殖中,就会多出一项成本开支,直接影响农户养猪的利润。
一般一头种猪一年至少可以繁殖2次,有的可达到3次之多,如果繁殖、成活数量能够达到每次8个的话,对农户来说就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2)仔猪繁殖影响因素
仔猪繁殖按照当前市场,是一项非常高效益的经济收入产业,但为什么没农民使之壮大,规模化经营呢?据调查,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畜牧医疗服务技术水平低,无法保障牲畜的病害;农户认为,仔猪繁殖取决于运气,喂养种猪其实一点也不赚钱,小猪仔的数量还要取决于自己家里的运气,要是运气好的话还能够卖掉一些小猪仔,要是运气不好的话,还要自己去卖别人的小猪仔,这个种猪就白喂了。2008年,政府万元增收工程对喂养种猪还有一定的补助,还为种猪购买了保险,那样的话,就算是运气不好,还不会亏损太多,农民的积极性也高,大多数农户家里都有2头以上的种猪,但是2009年就没有了补助,只是对种猪进行投保,若是种猪发生意外死亡的,政府给与补助。农民对喂养种猪的热情也就随之下降,因此种猪的数量也就减少了。
二是市场极不稳定,无法保障经济效益;根据最近的市场行情,商人在收购农户的小猪仔(30斤左右)的时候,一般是以15元一斤来收购的,五十斤左右的以12元每斤收购。大多数的商人在收购到小猪仔之后,都是集中汇总卖给一个商人,由于小猪仔的特殊性,农户一般不会直接将猪仔卖给收购商。一部分商人是将小猪仔转卖给那些需要的农户,价格一般在16(13)元一斤左右。
养猪最主要的就是小猪仔的来源,现在市场上的仔猪价格大约是在每斤15元左右。相对而言,价格是相当的昂贵的。一般一个小猪仔的重量大约是在15公斤左右,也就是一头小猪仔的价格就在450元,而一般的农村家庭的养猪数量大约是在4—5头,也就是小猪仔的成本价格就在1800元—2250元之间,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农民养猪的成本。这样对农民来说是很难以承受的。所以在王家村这里的大多数人们采取的是自己喂养种猪繁殖小猪仔。
(二)生猪的养殖过程和成本
(1)仔猪到中成猪饲养过程及成本
农户在喂养小猪仔到中成猪阶段,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把小猪仔喂养成生猪,不同的农村家庭采取的措施不一样,但是都大同小异。在本质和目的是一样同的。常规的作法是:以成品饲料为主,一些青饲料辅。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100%的农户都会喂养饲料(自给自足的农户),只是在数量上有所不同。经调查养母猪的农户从猪仔到小猪可以买大约要三个月,这三个月一窝小猪加上母猪的成本大约是2000元(按十只猪仔计算,具体的要看猪仔的数量);养生猪的农户从买进仔猪开始算起一直到出栏。后期投入是每头猪500元(是按照现在试料价格计算)
(2)现今农村生猪喂养方式
不同的农户,采取的喂养方式不一样,玉米及饲料的分量也不一样,取决于这个家庭的经济情况和人力情况。一般农户在猪的体重在60-80斤时用的是玉米和米糠混在一起喂猪,当猪体重在80-100斤时,会在前面的基础上加进去一些试料,当猪的体重达到100斤时就直接利用试料喂养。
(三)生猪出栏去向和当前市场情况
(1)生猪的饲养时长
农民从开始喂养仔猪到生猪出栏一般都会经历6—10各月不等,这主要取决于农户自己家里的情况和仔猪开始喂养的时间。在经过长时间的喂养,生猪基本上也就可以出栏了。在调查中发现,以前很多人都会在生猪出栏之时,大部分生猪卖给本地屠户或外地生意人,留下一头自家食用。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现在的农民一般都会选择全部出售。
生猪在出栏的时候,大多数的生猪大约都有150-200公斤左右,不过这样的重量一般都是喂养了8—10个月以至更久,成本也相应提高。
调查发现,一般情况下,很多农户在喂养生猪的时候,会选择在4—6个月左右出栏,相应饲养成本较低,因为猪的后期投入和前期并不成正比。
(2)生猪出栏的市场走向
调查发现,在王家村,每家养殖数量都不多,销售不存在什么问题,等到猪仔可以买或者仔猪出栏的时候,总有猪贩子上门(就相当于中介,他会联系买主,然后从中体成。具体是到农户这里每只猪哪3元,买主那里是每只5元).六、生猪养殖中存在问题
(1)生猪的疾病防治不及不力,严重影响农户的养殖积极性
调查中发现,农民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猪生病,这是一个一直困扰养殖户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夏天和邻近生猪出栏的时节,是生猪发病的高峰期。在整个生猪养殖中,病害起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常规性的风寒病害;病畜得病后一般表现为:少进食或不进食,发烧、喘气等,这种病害一般对生猪生命影响不大,只要及时治疗即可;二是突发性瘟疫;近年来,各种瘟疫不断发生,因其发病至死亡的时间短、传染速度快,信息的传递和救治速度远远跟不上瘟疫漫延的速度,瘟疫的发生严重的威胁着农户对生猪的饲养。
(二)市场收购价格极不稳定,影响到农户对生猪规模化养殖的信心
在调查地的生猪养殖,一般除了自给自足以外,虽然很多农户尝试着规模化的进行养殖,真正把养猪作为增收致富或是主要经济来源产业,但不稳定的市场波动,给曾想尝试的农户的积极性给予了很大的打击;在今年4月份,生猪价格在14元/公斤左右,但是到6月以后,生猪的价格就达到了18元/公斤,还呈上涨趋势。2010年的这个时候,生猪的价格最高的时候也就才10--12元左右每公斤。现在很多农户都已经决定让生猪提前出栏,他们觉得虽然现在出栏,在生猪的重量上没有优势,但是他们觉得价格好,耽心在正是出栏的时候,收购价格会回跌;以现在的价格出栏,相应的成本降低了,利润空间相对要大的多。
随着生猪价格的波动,仔猪的价格也就相应的在跟着波动,2010年的仔猪价格,最
高时候是36元/公斤;但是,现在仔猪的市场价格已经高达46元/公斤。仔猪的价格已经与生猪的价格不成比例,不断增加的成本,却得不到相应的利润,农户的养猪积极性也就日渐下降,出于本身经济条件的影响,有的农户甚至只是喂养2头。
由于生猪市场的不稳定,这里的农民根本就不愿意,把生猪养殖规模化,把这项作为一项产业来做大、做强。更不愿意把养猪作为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在谈及筹建一个养猪场,成为一个养猪专业户,这里的农民大都是摇头,他们对于这样一个不稳定的生猪市场,没有信心,对其前景并不看好。
七、对生猪养殖的建议及对策
1、让生猪养殖业,发展成为农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产业
2、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切实保障养殖户的经济利益
3、建立完善的养殖技术指导、病害防治和信息服务体系
4、强化典型示范,把生猪养殖作为山区经济主要收入发展
5、深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农户自身积极性
实例:
王强福,是我们村的老书记,他家现在养了三头母猪,他是专门养猪仔卖的。他对我说:“今天养猪不错,30斤左右的猪仔能卖到1500元(按一百斤算)。前不久我家一窝小猪14头全都卖了卖了6000多块钱,利润也有4000来块,家里还有两窝快要出栏,希望价格能稳住啊。还说起去年的价格,500元(按一百斤算),就只能保保本。看着他说着笑着,我想他一定很开心吧,辛苦了几个月总算有了收获。我们也由衷的替他高兴。胡桂花,是我们村的女强人,他丈夫在外打工,女儿已经出嫁了,还有一儿子再读大学。她也是养了三头母猪。情况和前面那个老书记一样,今年辛苦的劳动有所收获。那天我们去找她,她家正在扩建猪栏。她告诉我说要养六头,她开玩笑说:“我已经有经验了,我要做的大一点赚多点为以后儿子结婚做点准备”。她说说笑笑的,我们看看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