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遵义市中心城区蔬菜产销现状调研报告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遵义市中心城区蔬菜产销现状调研报告 作者:毛东 胡建宗 江玮 陈荣华
来源:《长江蔬菜·技术版》2013年第04期
为全面了解遵义市蔬菜市场现状,查找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探求遵义市蔬菜价格监管的有效途径,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市农委于2012年9~10月组织专题调研组深入到红花岗区、汇川区、遵义县、绥阳县、桐梓和仁怀的蔬菜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零售市场、超市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为期15天的走访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中心城区蔬菜生产供应的基本情况
1.1 生产发展初具规模
一是1~8月蔬菜种植面积累计达4.9万hm2,产量累计110.3万t;二是设施蔬菜生产发展较快,2012年6个县(区、市)大棚、温室蔬菜面积累计达到469.73 hm2;三是订单生产逐年增加,重点发展了菜辣椒、大白菜、大葱、番茄等蔬菜露地和棚室生产,累计面积5 252.7 hm2;四是蔬菜种植农户达58 344户,其中种植大户19 056户,蔬菜专业合作社142家。
1.2 市场自给率较低、菜价偏高
①理论蔬菜自给率 调查显示,遵义市蔬菜商品率不高,其中,红花岗和汇川蔬菜商品率50%,仁怀市蔬菜商品率40%,而遵义县、桐梓县、绥阳县蔬菜商品率只有30%。因此,上市的蔬菜量就只有38.58万t,再减去蔬菜在采摘、运输和市场销售过程中的正常损耗量(损耗量一般在30%左右),蔬菜的实际供应量为27.2万t,较2011年同期增加2.6万t。中心城区 6个县(区、市)总人口424余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流动人口和其他非农业人口共约208万人,按人均每天消费0.5 kg净菜计算,每天需商品蔬菜1 040 t,1~8月需求约24.96万t。而在27.21万t可供蔬菜中,除去30%外销菜和10%加工或饲料用菜,累计可供中心城区市民消费的蔬菜量只有16.32万t(表1)。还需8.64万t蔬菜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1~8月遵义市中心城区的平均蔬菜自给率只能达到65.38%。
②蔬菜产品销售走向 通过调查发现,遵义市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蔬菜有一部分从外地调入,主要来源是云南、广西、海南、山东、山西、陕西、兰州等地,品种有莲花白(结球甘蓝)、大白菜、茄子、番茄、萝卜、土豆(马铃薯)、甜椒等;而大约30%的本地大宗蔬菜除销往成都、重庆、粤港澳以及铜仁、毕节等地州市外,还有30%左右辐射到遵义市其他县、区(市)。
③蔬菜自给率较低、菜价偏高原因分析 一是我市蔬菜生产结构性和季节性短缺的矛盾突出。1~5月,叶菜类蔬菜基本为我市本地生产,占需求量的70%左右,茄果、瓜类基本是从外地调入,占需求量的30%左右;5~9月,茄果、瓜类以及叶菜类蔬菜是本市的优势品种,50%的量主要外销到重庆、四川及沿海地区,大约只有10%的茭瓜(茭白)、莲藕等从外地调入;10~12月,以本地蔬菜为主,大约有30%的蔬菜是从外地调入。二是蔬菜种植大户在茬口调剂中的双面作用。我市蔬菜种植大户接近2万户,占总数的35%以上。一方面在旺季上市的蔬菜,大户因量大本地销不了,势必销往销价更高的重庆观音桥、盘溪农贸批发市场和贵阳五里冲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只有零星散户的少量蔬菜应市,“物以稀为贵”就成为正常的事;另一方面虽然大户种植规模大,但品种单一,造成大量其他品种的蔬菜需从外地调入。所以,在本市各蔬菜批发、零售市场上就出现市场自给率较低、价格偏高的现象。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情况
2.1 农产品批发市场较少,经营秩序相对平稳
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仅有2家:金土地绿色产品批发市场和黔北果蔬批发市场,其中金土地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是遵义县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现已入驻商户达650多户,3 200余人,年交易额达10亿元以上。但这2个农产品批发市场面积偏小,设施落后,并不具备农副产品贮藏、批发、交易功能,蔬菜经纪人、种植大户、批发商只能利用中心市场附近街道进行交易,批发交易集中在4:00~6:00进行,必须赶在天亮前交易完毕。调查显示,市区各大农贸市场蔬菜经营门店、摊位及临时摊位的数量和经营者人数保持稳定,蔬菜市场经营秩序相对平稳,受人为干扰的因素较少。
2.2 农贸零售市场遍布6个城区
6个县(区、市)城区共有县级以上农贸零售市场73个,其中红花岗区37个,汇川区17个,绥阳县3个,遵义县3个,仁怀市8个,桐梓县5个,销售的蔬菜一小部分为附近的农民种植直销的蔬菜,大部分是从遵义两大蔬菜批发市场调入。种植大户或蔬菜生产基地种植的蔬菜一般由经纪人从田间收购后销往蔬菜批发市场或直接销售给蔬菜零售摊贩,如汇川区高坪鸣庄大娄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辣椒、番茄,红花岗区金鼎山的苦瓜、莲花白,遵义县三岔红星村的香葱,虾子、青坪宝合的花菜、白菜;绥阳县农鑫蔬菜等都是由经纪人收购外销。3 影响蔬菜成本和价格的主因
3.1 中心城市近郊蔬菜基地萎缩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建设用地增多,导致城市近郊菜地明显减少,“不见种蔬菜只见种房子”,而偏远蔬菜基地生产、技术指导、各项运输成本增加,以前遵义市传统的蔬菜保供基地河溪坝、礼仪坝、董公寺、高桥、新洲、磨刀溪等已见不到蔬菜,蔬菜基地外延都在15 km以上,如金鼎蔬菜基地。中心城市近郊蔬菜基地比2005年累计减少约6 733.3 hm2,其中红花岗区减少666.7 hm2,汇川区减少333.3 hm2,桐梓县减少1 933.3 hm2,遵义县减少1 333.3 hm2,绥阳县减少666.7 hm2,新蒲新区减少1 000 hm2,仁怀市减少800 hm2。
3.2 蔬菜产销磨合程度不够
与蔬菜产品相适应的新型营销体系没有同步跟上,导致蔬菜产销脱节。同时,由于遵义市蔬菜品种特别是绿叶菜品种不耐储运的特性、春季低温多雨寡照形成的春淡和不确定的夏秋连续干旱形成的秋淡等季节性供应能力问题,“菜贵伤民”与“菜贱伤农”现象同时存在。
3.3 流通环节多而不畅
本市现有两家农产品批发市场,由于市场面积太小,大量的蔬菜不能进市场,而其他零售农贸市场存在菜霸或摊位费较高等现象,本地蔬菜也很难进得去。另外,就是中间环节太多,从蔬菜生产基地到消费者一般要经过菜贩子从生产基地购买—蔬菜批发市场—蔬菜销售摊主—消费者等环节,运输损耗大、层层加价等因素,导致流通成本高达70%左右,以当前白菜、番茄、鲜辣椒为例(每1 kg),菜贩子从菜农手中收购白菜0.8~1.0元,而市场零售价高达4.0元;番茄农民出售价2.0元,农贸零售市场或超市零售价5.0~6.0元,上涨了1.5~2倍;鲜辣椒农民出售价2元,农贸零售市场或超市零售价格为6.0~8.0元,上涨了2~3倍。
3.4 农贸零售市场摊位费增幅大
根据汇川区鱼牙弯市场调查结果,农贸零售市场1.8~2 m2的蔬菜摊位费由2011年每月80元上涨到120元,涨幅50%,还存在层层转让摊位的情况,高坪鸣庄菜农张宇的摊位费高达450元,一问才知他的摊位已被转让3次。
3.5 运输成本明显增加
调查显示(表2),湖北到遵义700 km左右,一辆载蔬菜的运输车每1 t蔬菜的总运输费用以每年15%以上速度在递增,即使是从黔北果蔬批发市场到汇川区鱼牙弯市场的三轮车运输费也涨了50%。此外,油价上涨导致农产品运输成本所占比重进一步上升。2011-2012年国家共调整油价6次,汽、柴油标准品每1 t价格从7 500元、6 760元分别上涨到980元和8 130元,涨幅分别为19.7%和20.3%。
3.6 蔬菜损耗率较高
蔬菜的特殊属性,如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等,对运输效率要求高。目前,蔬菜运输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蔬菜在运输过程中损耗很大。据统计,果蔬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耗率在25%~30%,而这部分损耗最后由消费者承担,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价格。
3.7 人工费用大幅上涨
金土地绿色产品批发市场和高坪明庄蔬菜基地的调查结果显示,蔬菜包装材料费、人工费以每年13%~66%的速度在上涨,间接提高了蔬菜成本(表3)。
3.8 蔬菜生产政府没有补贴
外地蔬菜进入本地市场是因为外地蔬菜政府有补贴,价格低点都有盈利,而遵义的蔬菜政府没有补贴,价格低了就要亏本,贵阳蔬菜生产政府每667 m2补助500~700元,重庆市北碚区新建大棚用于蔬菜生产的,每667 m2补助500元,对每年新增蔬菜基地面积,参照粮食种子直补方式,每667 m2补助蔬菜种子款60元,对新获得集中成片33.3 hm2以上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的且产品通过认证的,一次性补助1万元;对新获得集中成片33.3 hm2以上蔬菜绿色产品认证的,一次性补助3万元;对获得集中成片33.3 hm2以上蔬菜有机食品认证的,一次性补助5万元;对获得集中成片33.3 hm2以上蔬菜品种地理标志保护的,一次性补助5万元。对策及建议
4.1 建立稳定保供蔬菜基地
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建立长期相对稳定的保供蔬菜基地,确保中心城区常年保供蔬菜基地面积稳定在6 666.7 hm2左右。最好是在城镇化建设规划区以外的5 km以外,交通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区为宜。其中,一是在汇川区高坪、泗度、板桥、团泽建立666.7 hm2城郊型保供蔬菜基地;二是在红花岗区金鼎、海龙、巷口建立666.7 hm2城郊型保供蔬菜基地;三是在绥阳县蒲场、风华、洋川、旺草、郑场建立1 333.3 hm2城郊型(含设施)保供蔬菜基地;四是在遵义县南白、三合、乌江建立333.3 hm2设施保供蔬菜基地,在三岔、尚溪、龙坑、虾子、拌水、鸭溪、枫香建立1 333.3 hm2露地蔬菜基地;五是在桐梓官苍、马鬃建立1 333.3 hm2以冷凉蔬菜为主的保供蔬菜基地;六是在仁怀鲁班、仓龙建立
666.7 hm2城郊型保供蔬菜基地;七是在新蒲新区新舟建立333.3 hm2城郊型保供蔬菜基地。
4.2 建立周年生产速生叶菜类基地以及季节性耐储蔬菜储备机制
春淡、秋淡季节,在红花岗、汇川、新蒲新区、遵义县规划建立周年生产速生叶菜类基地666.7 hm2,同时在每年的春淡、秋淡以及重要节日期间建立蔬菜储备机制,对重要的耐贮蔬菜品种,应保证有5~7天消费量的动态储备库存,应对灾害天气,保障应急需求。
4.3 实行优惠价格政策扶持蔬菜生产和经营
一是实行大型农贸零售市场用电与工业用电同价,用水按非居民用水价格执行,不能再按商业用水价格执行。二是将政府投资建设的农产品市场摊位费纳入政府定价范畴,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核定标准,对于其他投资主体建设的农产品市场摊位费,采取引导、劝诫、公布参考收费标准、公开成本等手段,降低过高摊位费标准。三是积极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支持蔬菜生产流通,重点支持蔬菜大棚和温室建设,支持公益性平价商店建设和商场、超市开辟蔬菜平价销售区域。
4.4 减少流通环节,缩短价格链
市农委正在和相关部门协商开设蔬菜销售直营店的相关事宜,并建议市政府多划拨土地和资金,建设产权属于地方政府的标准化蔬菜批发市场,并进一步增加蔬菜市场网点。严格控制公益性菜市场摊位租金,取消不合理收费,从源头上减少菜贩的负担。另外,在标准化菜市场设立蔬菜生产基地和菜农供应专区,限时供应,兼顾市场其他菜贩的利益。同时,通过在中心城区居民社区建立蔬菜直营点100个,加大“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等工作力度,减少流通环节,保证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产品价格稳定。
4.5 强化蔬菜生产质量安全
走绿色蔬菜发展道路,依据本市特色的气候条件和地方资源,发展夏秋反季节蔬菜和特色蔬菜。加强对蔬菜基地的环境保护,积极开展无公害蔬菜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扩大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面积,加强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建立和完善市、县、乡三级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重点蔬菜基地、主要蔬菜批发市场、超市生鲜蔬菜质量安全的检测和监督管理。建立和规范蔬菜生产承诺制度和质量追溯制度,加快推进蔬菜市场准入制建设,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打造“遵义大娄山”蔬菜品牌,加强商品蔬菜的标识化、规格化、包装化管理,推进优质产品、知名品牌的生产销售,提高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6 建立保供蔬菜基地稳定投入机制
为确保“菜篮子”工程对中心城区蔬菜市场的有效供应,必须建立财政稳定投入机制,同时保证生产者和经营者利益。一是市财政每年投入4 000万元,对6 666.7 hm2保供蔬菜基地生产的蔬菜产品在本地销售的每667 m2补贴400元。二是在城区建立多个10 m2以上的蔬菜直营店,市财政对每个销售本地蔬菜的直营店补贴2万元,经营1年后兑现,鼓励个体经营户或蔬菜种植大户建立蔬菜直营店,充分调动菜农生产积极性。三是创新财政支农方式,为从事保供蔬菜基地蔬菜生产的农户买农业保险,保证蔬菜生产质量和价格稳定,确保蔬菜生产安全。
4.7 建立蔬菜产销风险防范保护机制
在蔬菜生产供大于求的时候,对蔬菜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社、生产企业进行补助,以帮助规避市场出现“菜贱伤农”的风险;在蔬菜供应出现短缺的时候,对蔬菜销售商、蔬菜物流企业进行一定的补贴,抵御市场风险,规避“菜贵伤民”现象出现。
第二篇:关于市中心城区黑车的调研报告
关于市中心城区“黑车”的调研报告
刘 飞
〔内容摘要〕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几乎同步,“黑车”在很多城市都在不断产生。因其在方便乘客出行,又为从事这项活动的农民、下岗职工等提供了一条就业或再就业的途径.但对正规出租车的运营造成一定的挤压,对现行的出租车行业的垄断体制提出挑战。因此,“黑车现象”值得关注和研究。〔关 键 词〕黑出租车交通运输
〔作者介绍〕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黑车是指运输市场中无合法经营手续从事营业性运输的车辆。黑车现象是近年来交通运输领域整治的重点,是合法运输经营者反映最多、最强烈的问题,是我市运政管理、运政稽查的重点,也是运输市场多年来屡治不愈的顽症。本报告就市中心城区黑出租车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
一、市中心城区黑车现状
1、数量庞大。目前市中心城区共有出租车912辆,黑车数量在400至500辆之间,几乎占到正规出租车数量的一半左右,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黑车数量更是有增无减。据业内人士介绍,水钢周边地区的黑车数量最多,约在300辆左右。庞大的黑车数量已经对正常的出租运营秩序造成了很大冲击。
2、场所集中。市中心城区的大企业周围、车站周围和很多偏远的住宅小区、商场门前等等,经常可以看到一批黑车停放在那里“趴活”。大企业周边的黑车白天竟然敢在企业内部或门口拉客;而在车站旁和宾馆饭店门口、旅游景点附近等地的黑车,为逃避处罚一般在晚上出来营运。
3、活动猖獗。由于相关部门对黑车打击力度不够,加上利益驱使,一些黑车车主已经不满足于采用“套牌”或与合法出租车使用同一牌照的非法手段,开始涂改车辆颜色,明目张胆的与合法出租车抢活,甚至在城管、交通等执法人员眼皮下公然“趴活”。
二、黑车产生的原因
据调查,黑车驾驶员,从来源看主要有四类:一是当地被占地的农民、城镇上无正式职业的居民;二是以此作为挣钱途径的进城务工农民;三是以这种形式来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工人;四是临时性“拉活”的私家车主。分析黑车产生的原因:
一是在公共交通的有效供给明显不足,存在盲点,而出租车驾驶员又在“份钱”的压力下,很少选择多跑郊区和城乡结合部等这些效益差的区域,像水钢机械厂或者水泥厂等地,由于路况较差,人流量小,市民出行难以随时随地打到正规出租车。一些企业规定出租车不准入内,人们为了方便也就愿意选择没有出租车标志的黑车了,这些情形正好适合黑车生存。
二是在需求方面,乘客选择黑车出行尤其是有急事时赢得了时间和方便。虽然这些年市中心城区公交车行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很多市内深径小巷公交车难以通行,存在正规交通工具在时间和空间覆盖的“盲点”。这也是市民选择坐黑车的一个原因。
三是执法难度大和成本的相对高昂。目前我市管理出租车行业共有20人,远远不能满足运管检查的需要。目前就是查到黑车,也就是罚款几千元,达不到惩治目的。按照政府的安排部署,是要严厉打击黑车违规运营,但目前的执法体系和能力难以做到目标与结果的统一,主要是稽查获取证据难,往往管理人员明明知道他们是黑车,但如果不是在金钱交付的现场查获,事后是很难做到证据确凿的。
三、黑车的危害
发展出租客运,是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要、改善投资环境、稳定社会的重要途径。出租客运是城市的窗口行业,其运营秩序的好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代表着政府和城市形象。然而黑车却对此构成严重危害。
一是扰乱了正常的运营秩序。首先黑车抢占了合法出租车的市场经营份额,使出租车利益受损;其次黑车成本低,要价低,扰乱了出租客运市场的价格秩序;再次黑车驾驶员没有服务意识,经常出现甩客、宰客等违章行为,损害乘客利益,破坏出租车市场的有序运转,损害了出租车驾驶员形象。
二是造成了大量税费流失。黑车驾驶员不交任何税费,捞取最大利润。据调查,一辆证件齐全的出租车每年要交养路费、运管费、年审费和车辆所得税等各种税费2万元左右。照此计算,市中心城区黑车每年逃避国家税费达1000多万元。
三是乘客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黑车多为报废车、拼装车,都存在车况差、安全系数低等问题,加上没有定期强制维护、不检测、不投保,驾驶员不培训、素质低,加上开车时怕检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一旦出事故,负担不起乘客的医疗费,事故难以处理、结案。
四、对整治客运出租市场的建议
一是适时调整城市客运合理布局。运输市场是不断变化延伸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运输市场的拓展提出更高要求。必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及时调整落实城市客运规划,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的需要,将运输“盲点”降到最低点,使得黑车无空可钻,无隙可乘。
二是广泛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维权与参与意识。黑车运输不但侵害合法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也直接侵犯了广大人民的安全利益。要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揭露黑车的危害,使乘客意识到黑车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自觉抵制乘黑车。制定对黑车举证的奖励措施,一旦被采纳了证据就给以重奖。
三是对查实的黑车给予坚决打击。原有的国家经贸委和交通部的《公路运输暂行条例》,当时罚款的幅度是五千到一万,所以处罚的力度比较小。2004年7月1日开始,国务院发布了《道路运输条例》,照这个条例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由县级以上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两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两万的,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行政法规对黑车经营打击力度是大大提高了。所以相关执法部门要依据这个条例,对查处的黑车要从严从重处罚,使非法运营车主胆寒,不敢上路。
第三篇:市中心城区商品房空置情况调研报告
市中心城区商品房空置情况调研报告
综合课题组
〔内容摘要〕 与一二红城市大起大落的房地产市场相比,市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总体相对平衡,但已有下滑趋势,空置率较高,存在一起隐忧。针对突出问题,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关 键 词〕 商品房 空置 调研
〔作者介绍〕 市政府办公室 市政府研究室 市房管局 市规划局综合课题组
受国际国内大气候和市内小气候影响,目前市中心城区商品房市场疲软,空置率较高。
商品房空置率是指已竣工待售的商品房面积占最近三年内竣工面积的比重。按照国际通行惯例,空置率在5%-10%之间为合理区,在10%-20%之间为空置危险区,在20%以上为商品房严重积压区。
按照市政府领导的安排,市政府研究室、市房管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联合组成调研组,于10月6日至13日对市中心城区商品房空置情况进行了调研。
通过调研和测算,市中心城区商品房空置率大约接近35%,据此判断,市中心城区商品房已严重积压。
一、基本情况
2000年以来,我市房地产业发展较快。至2007年,全市房开企业由20余家发展到134家,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由0.49亿元增加到16.2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12%。下面着重介绍市中心城区的房地产市场情况(由于有些资料无据可查,主要调查2005年以来的情况,部分资料是2006年以来的情况):
(一)土地供应情况。市中心城区房地产开发土地主要来自两块:一是过去协议出让、拆迁安置、划拔(合作开发)的土地,这部分面积还不清楚,但不在少数,如整个双水新区仅有两宗地约14.2万平方米是挂牌出让的。二是招拍挂土地。自2003年实行国有经营性土地招拍挂以来,市中心城区共拍挂土地41宗981亩,其中拍卖14宗778亩,挂牌出让27宗203亩(见表一)。
表一:2003年以来市区国有经营土地招拍挂供应情况
(二)规划与建设情况。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市中心城区办了规划手续的房开建设面积约745万平方米(住宅659万平方米,商业及其他86万平方米):
1、已竣工面积约277万平方米;
2、在建面积约232万平方米(含2005年前结转在建面积49万平方米);
3、待开工面积285万平方米。
(三)批准预售与销售情况。
1、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2006年94.76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比增长150%;2007年178.83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比增长89%;2008年1-8月73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减少15%。
2、实际登记销售面积:2006年59.41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比大约增长46%;2007年70.2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比增长18%;2008年1-8月59.41万平方米,与上年同比增长18.4%(见表二)。
3、待售面积:2006年1月到2008年8月,共批预售商品房347万平方米:实际登记销售面积181万平方米,占52.2%;待售面积166万平方米,占47.8%。调研中得知,2007年前批准的预售住宅基本售謦,剩下的166万平方米待售商品房主要是2007年以来批准预售的商品房。
表二:市区2006年以来商品房销售面积
(面积单位:万平方米)
综上所述,2006年以来,市中心城区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除2008年略有下降外,其它均在上升;销售面积则呈逐年增长趋势,市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处于持续发展状态。但2006、2007年销售面积的增涨幅度远远低于预售面积的增长幅度,说明商品房投放量过大,有效消费不足,导致待售商品房占比大。按照2006年以来的销售总量和市场情况,这些待售房至少要一两年才能消化完。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项目在建,办了土地、规划手续的项目待建,商品房投放量还在增加,当前及未来两年左右的市场不容乐观。
(四)价格情况。表三显示,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除双水今年平均销售价格较去年微落10元/平方米外,其它片区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总体上呈逐年上涨态势。但今年上涨幅度明显减缓,双水的涨幅从去年的30%降到-0.5%,其它片区的涨幅从去年的24.6%降至3.3%。在住宅销售价格方面,双水因为过去
价格基数偏低,今年比去年上涨158元/平方米;其它片区则比去年下降117元/平方米。与国内一二线城市相比,市中心城区房价没有出现大幅度的回落。一是市中心城区房价基数不高,虽有价格下降的态势,但降价空间不大;二是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和房价还会下降的预期,使消费者观望情绪浓,房开商不敢明显降价,多是进行赠送、打折等“暗降”,但销售仍然低迷。今年7月份以来,除了个别房开项目因区位优势平均每月销售三四十套外,多数房开项目一个月最多售出10套左右,普遍只能售出几套,过去“金九银十”的市场旺季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冷清,市中心城区房地产业有价无市。
表三:市区2006年以来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
(单位:元/平方米)
(五)空置情况。
1、空置面积。空置面积是指已竣工待售的面积。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市中心城区批准预售的商品房中,共有待售面积166平方米。通过该期间商品房竣工面积与目前在建面积的比例(1.01:1),可算出166万平方米待售面积中,空置面积约为83万多平方米。
2、空置率。按理空置率应该除以2005年8月以来的竣工面积,但因2005年8-12月的竣工面积无法统计,若除以2006年以来的竣工总面积(约235万平方米),得出目前市中心城区商品房空置率约为35%;若除以2005年以来竣工面积,空置面积约为30%。所以,市中心城区商品房空置率应该在30%-35%之间。
二、市场疲软的主要原因
(一)市场供求失衡。一是总量供求失衡,二是结构供求失衡。总量供求方面:2000年后我市停止住房实物分配模式,全面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市中心城区的买房需求逐步迸发,大约在2005、2006年进入一个高峰,同时部分人买房作为投资,导致商品房投放量逐年增加,远远超过有效需求的增长。首先,市中心城区商品房购买对象中,城区的占绝大多数(见表
六、表七),许多双职工家庭均拥有2套以上住房,购买力透支,刚性需求减弱;其次,城市建设速度远远超过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人口城镇化的质量不高,相对大量建设的商品房,城镇人口特别是有购买能力的城镇人口增长较少;再次,城市产业带动力弱,外来人员购房只能“安家”不能“立业”,购买需求受到抑制。这在双水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2006年、2007年,实际登记销售面积的增涨幅度远远低于预售面积的增长幅度,说明供求失衡较严重。据“水木清华”进行的市场调研,市中心城区商品房供求总量比例约为5:2。正是市场供求规律的调节作用,今年1-8月预售房面积与去年同比下降15%。市场供大于求的源头在于过去土地供应过多,除了招拍挂的土地,协议出让、拆迁安置的土地等都在搞房地产开发,并且私人建房综合成本低售价也低,给正规开发正常纳税的房开企业造成一定冲击,如凤凰新区个人修建的无任何配套设施、无环境景观的纯住房卖1450元/平方米,平均比房开企业便宜四五百元/平方米。结构供求方面:通过表
四、表五大致可得出,2006年以来120-150平方米的商品住宅套型主导市场,市场供应价格大多在2000-3000元/平方米,而需求最大的是1500-2000元/平方米的房子,说明能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价廉小户型住房较少,而这正是最大的消费群体。
(二)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影响。200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银发(2007)359号)和《补充通知》(银发452号),除了强调和重申要严格执行过去提出的诸如房地产开发贷款要落实“四证”、项目资本金不低于35%、不得发放贷款用于缴纳土地出让金、不能对购买主体结构未封顶住房的个人发放按揭贷款等规定外,最突出的特点是提出了“二套房”政策,规定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将首付比从最高30%提高到不低于40%,利率从执行人行基准利率提高到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该《通知》和《补充通知》对抑制投资者和投机者买房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表四:市区(除双水)商品住宅供求结构占比最大情况
表五:双水商品住宅供求结构占比最大情况
(三)受国内一二线城市房价下跌影响。今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昆明、西安、芜湖等一二线城市房价下跌,受此影响,加上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消费者纷纷持币观望,对后市信心不足。
(四)城市吸引力不大。“中国凉都”的城市品牌未得到强化和提升,缺乏城市文化、城市个性的打造,城市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优势不明显、社会治安较差、房开规模小层次低、教育医疗户口等社会政策
不配套等,吸引力不及邻近的贵阳和云南的昆明、曲靖等城市。不仅外来购房者少,不少本地市民还纷纷到外地购房。表
六、表七显示,2006年以来,市中心城区商品房购买对象中,本市占绝大多数,外地占少数。本市购买者中,城区的又占大多数。外地购买者中,本省其他地区又占多数。
表六:市区(除双水)商品住宅购买对象分类
(购买面积占比)
表七:双水商品住宅购买对象分类
(购买面积占比)
三、市场疲软导致的几个问题
(一)房开商资金链断裂。房开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部分自有资金,二是销售收入,三是银行贷款。其中,项目建设主要靠银行贷款,资金回笼则靠销售收入。去年以来,国家实施货币从紧政策,房开商贷款难;同时房地产市场疲软,商品房销售不景气,资金回笼慢,房开商的生存“命门”——资金链面临严峻考验,只好纷纷转向民间融资,有的甚至向外资银行贷款。据不完全统计,市中心城区的民间融资月利率已高达10%左右,典当行和寄卖行至少贷出2亿元。据某银行调查,市中心城区无一家房开商没借有高利贷,最高的达五六千万。在沉重的资金压力下,一些正在修建的项目纷纷喊停,部分企业员工工资停发或减半发放。据走访的房开商透露,因市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低迷,已有一些房开商转移到毕节、安顺、西安等地开发。
(二)少数房开商采取不正当竞争。为吸引消费者,一些房开商竞相暗降,更有甚者打出“降价40%”的虚假广告,扰乱了正常的经营秩序。
(三)将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市中心城区商品房销售低迷,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有可能产生以下几大影响:
1、银行呆滞和损失的风险加大。按目前的情况,房地产市场疲软尚不会对银行造成大的、严重的风险,原因有二:一是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不大。截至今年9月,我市现有房地产贷款余额31.1亿元,只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4.22%。二是房开企业贷款占比不大。发放给房开企业的项目开发贷款12.21亿元,占房地产贷款余额的39.26%;发放给个人的按揭贷款18.89亿元,占房地产贷款余额的60.74%,而从我市购房者的收入来说,普遍都能承受当前的按揭还贷压力,“断供”的情况不会大量发生。房地产市场疲软虽然不会造成大的、严重的风险,但是银行呆滞和损失的风险将会加大。我市几大商业银行负责人均表示,因销售资金回笼慢,目前市中心城区房开企业贷款的预期风险已充分显现。
2、影响建筑业、建材业及中介服务业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和GDP增长。
3、影响社会安定。拖欠工程款严重,将成为年底节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房开商向民间大量借高利贷,涉及大量集资者的利益,而商品房目前基本处于微利或保本状态,无高回报必然难以支撑,如果还不起,将形成不安定社会因素。
4、正在修建的项目可能成为烂尾楼,影响城市形象和向大城市发展的步伐。
四、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与一二线城市大起大落的房地产市场相比,市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总体相对平稳,但已有下滑趋势,存在一些隐忧,建议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一)控制新建项目。从源头控制新增土地供应,未来3年内限量供应或不供应,同时抓紧储备土地,今后严禁划拨土地进入房开市场。以前批的土地,要控制新建项目,未来两年内要提高新建项目门槛,如各种规费实行高限收取、提高项目基础设施标准、提高房屋预售条件(《贵州省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即将出台,房屋预售条件将有所提高)等。
(二)扶持在建项目。协调有关商业银行争取上级加大贷款规模,对收尾项目、前景好的项目给予贷款扶持,支持有实力的房开企业做大做强;规范涉房部门的收费,严禁乱收费。
(三)减轻购房负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10月17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近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息、降税、降首付等鼓励居民购房的财税、金融政策,我市要及时调整落实。此外,还规定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建议一年内在市中心城区购买第一套自住普通商品房的个人,办理产权登记时,财政一次性补助一定比例的交易契税(中央关于此项的政策是:从今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
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
(四)消化空置房。有关部门对空置房中的小户型进行核实统计,政府以保本微利的价格收购作为经济适用房。
(五)加大市场整顿力度。有关部门要加大房地产市场整顿力度,禁止小产权房进入市场,打击不正当竞争,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课题组组长:程绪权
副 组 长:毛贞红
成员:市规划局黄浩
市房管局潭彪
市政府研究室陈雁桦胡志军
执笔:陈雁桦
编辑:陈雁桦
第四篇:关于我市蔬菜产销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蔬菜产销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4月20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副主席周玉生的带领下,对我市蔬菜产销情况进行了调研。副市长庆德超应邀参加调研。委员们实地察看了天长街道杨圩村蔬菜大棚生产基地,大通镇天翔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周氏羊业有限公司,邀请部分蔬菜生产大户、专业市场和超市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会上,委员们听取了市农委、天长街道、仁和集镇、大通镇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关于我市蔬菜产销情况的通报和部分菜农的意见和建议,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我市蔬菜产销工作进行了研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前我市蔬菜产销情况及存在问题
1、种植面积锐减,蔬菜均衡供应令人担忧。据农委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市蔬菜种植面积约1.6万亩(含农民自用地),年产量约3.5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是过去的四分之一。从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我市蔬菜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蔬菜供应80%来自外地。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部分菜地被征用,蔬菜规模种植面积锐减。天长街道过去有2千多亩菜地,现在仅有400亩左右。铜城、汊涧等镇成片种植蔬菜现象已不存在。大多数农民也由过去的自种自食转变为依靠市场供应为主,这一转变使得零星蔬菜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本地蔬菜生产量锐减。
据调查,我市蔬菜供应大多来自扬州、徐州、淮阴三大批发市场。这一供求结构,导致我市蔬菜价格偏高且波动性较大。调查结果表明,我市蔬菜价格,高于周边其他县市。一旦遇到雨雪或干旱等灾害性天气,蔬菜价格成倍增长,有些蔬菜有钱难买的现象将不可避免。
2、市场建设滞后,交易平台尚未搭建。市区现有万家福、千秋乐和南城河三大菜市场,由于容量小、设施陈旧、管理落后等多种原因,导致了我市蔬菜供应基本依靠外地批发,致使蔬菜价格高、品质差。
3、重视程度不够,指导和服务缺失。目前我市对蔬菜生产还未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尚未形成高效运转的服务机制。蔬菜生产大多为自发性,缺少政策支持和具体的技术指导。天长街道杨圩村十几户菜农种植的400多亩蔬菜,全都依靠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来协调和服务。想扩大规模既缺少资金又担心承受不了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风险。技术指导和服务跟不上,严重影响蔬菜的生产和销售。
另外,蔬菜大面积种植的保险机制尚未形成,成为制约蔬菜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市周边的南京市栖霞区、张家港市都先后实施了蔬菜大棚保险政策。
二、关于做好我市蔬菜产销工作的建议
1、强化领导,形成机制。建议成立高规格的“菜篮子”工程领导组。由市长担任领导组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同时建立工作考评机制,加强蔬菜生产、流通各环节工作的专项督查调度以及年终的考核工作,确保扶持政策和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搞好规划,建好基地。建立覆盖全市,以市区居民为中心,兼顾各镇(街道)的保障性菜地。根据皖政[2010]98号文件的要求,城市居民人均保障性菜地应不少于20平方米。按我市30万城镇人口
计算,在“十二五”期间保障性菜地应按照不低于万亩的标准来规划。建议将天长街道杨圩村、大通镇坝田村、永丰镇红庙村、仁和集镇芦龙社区作为蔬菜专业生产基地进行建设,逐步形成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稳定的蔬菜基地。
3、出台政策,重点扶持。建议市政府设立蔬菜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对蔬菜产业化发展实行以奖代补。重点对连片种植蔬菜500亩以上的进行补贴;对建设标准化钢架日光大棚的,参照其他县市区的做法,按照每亩4000元左右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推广应用滴灌、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等新技术、新材料的,按投资总额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或提供材料支持。同时整合支农资金,统筹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退耕还林、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来配套实施“菜篮子”工程。要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做好规模种植大户的蔬菜大棚保险工作。
4、打造平台,建好市场。建议在注重提升改造现有市区三大蔬菜市场的同时,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要求,在市郊合理规划布局,建设设施齐全的专业市场。通过招商引资在城郊兴建辐射苏皖的大型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减少菜农和市场对接的中间环节,使我市蔬菜价格趋于合理。对投资建设大型农副产品专业市场的,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5、强化服务,搞好指导。我市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存在着技术落后、服务跟不上的现象,一旦遇到严重病虫灾害,将会给蔬菜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市农委已投入200多万,建立了农副产品检测中心,但由于缺少工作经费,导致工作不能正常运转。建议市政府明确由市农委牵头,具体承担技术服务和指导,同时安排专项资金,确保检测
中心正常运转。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桥梁纽带和自律与服务作用。条件成熟后,可成立天长市蔬菜生产协会。协会和蔬菜专业合作社要做好产业内部的协调与服务工作,指导菜农错开大宗蔬菜的种植和上市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实行总量控制,以防止过度性生产造成的“菜贱伤农”现象。
6、创新模式,搞好对接。建议通过政府引导和协调,做好超市和主要蔬菜生产基地的对接工作,形成“农超对接”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菜农收益,实现“农超”双赢。通过“农超对接”使蔬菜生产的环境、田间生产操作流程、农药和化肥使用等情况,完全符合超市要求,让市民真正吃上新鲜、放心的绿色蔬菜。
第五篇:城区蔬菜市场调研报告
肃州区城区蔬菜零售市场调研报告
2017年8月
蔬菜市场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加大蔬菜市场建设投入力度,城区蔬菜市场在促进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群众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蔬菜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为全面掌握城区蔬菜市场的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进一步促进城区蔬菜零售市场建设和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对全区蔬菜零售市场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市政府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部署要求,我区坚持“蔬菜批发市场向城外拓展、蔬菜零售市场向社区布局、蔬菜直销店向楼院小区延伸”的三级蔬菜市场体系建设总体思路,近年来,通过政府投资、补贴,动员企业投资等方式建设了25个蔬菜零售市场、11个蔬菜超市、70个蔬菜直销店,近80个果蔬店(未享受政府补贴),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这些蔬菜零售市场、蔬菜店的建设,方便了群众生活,保障了农副产品供应,扩大了就业率,繁荣了经济,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民营蔬菜市场建设稳步推进。从2013年起,在原有肃 州市场、利民、石油基地零售蔬菜市场的基础上,又动员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了水磨沟等蔬菜市场,使城区蔬菜零售市场达到21个。目前,正常运行的有肃州市场、水磨沟、小西街、阳关路、祁连路、新世纪、仓后街、东关村、利民、富康路、石油基地11个市场。南湖金湾、天怡御园、紫瑞苑、国泰家园、光明御园5个市场已建成,2016年,南湖金湾、天怡御园市场拟招商运营,但因报名入驻商户寥寥无几,未投入运营。今年,投资建设了金泉路、有恒巷2个市场,计划10月份建成。花园路、南大街、雄关路市场由于建在地下室,商户入驻经营不到一年,又陆续进入马路市场,使3个市场被迫停业。正常运行的11个市场肉菜面积约8500平方米,有近700个摊位,现空余摊位约400个。每个市场在招商运营初期,免收商户近3个月的租金,并无偿为商户进行了一些商业宣传和优惠促销活动,如新世纪市场,常年为商户免摊位费,引导入驻。市场每个摊位月租金160元/㎡至200元/㎡不等,经营户一般需4至6平方米的摊位。由于90%的蔬菜市场是由业主租赁经营的,租赁费用普遍较高,加之管理人员工资、水电暖费用、垃圾清运费用、维护费用等运营成本大,致使大部分市场连年亏损,难以维持经营。
(二)公益性蔬菜市场建设不断加强。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民营市场对方便市民购菜、菜农卖菜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平抑菜价、惠民、利民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为了优化经营环境,降低和稳定蔬菜价格,充分体现蔬菜零售市场的便民性、利民性 和惠民性,市区两级政府投资建设公益性蔬菜市场。2015年政府建设了祁雪路、中深沟、辰润园三个公益性蔬菜市场,今年又投资建设了航天家园公益性蔬菜市场,4个市场总建筑面积约12000平米,总投资达3500万元。目前,除航天家园市场计划10月份建成外,其余市场均已建成。祁雪路、中深沟两个市场先行试运营,市场免收摊位费,农副产品低于市场同期价格15%销售。由于中深沟市场周边居民小区较少,人口入住率低、居民居住分散,报名入驻市场的商户只有两家,无法满足市场正常开业运营,鉴此,市场采用了超市化运营模式运营。祁雪路市场运营初期,一层入驻商户达59户。今年4月,为取缔马路市场,将祁雪路市场地下停车场作为临时市场,入驻自产菜农户及蔬菜零售商户102户。但由于部分商户习惯了在马路市场上经营,进入市场不到一个月,又陆续从室内市场进入马路市场或游街串巷叫卖销售,严重影响了市场内商户正常经营,目前,市场内一层商户仅剩10余户,地下室商户已全部搬出,市场空余摊位约150个。
(三)蔬菜超市建设效果明显。目前,我区建设了华润万家、商联肃州市场店、商联西关店、商联世博花园店、鑫利鼓楼店、鑫利东关店,西部时代店、西部铁人店、米立方,北京华联共11个超市,这11个超市均设置了蔬菜、生鲜、粮油等区域。为了拉动人气,超市内蔬菜一般微利销售、价格优惠,质量较好,消费人群广。对于部分品相略差的蔬菜,超市会采取特价方式吸 引消费者进行购买。目前,各蔬菜超市均正常运营。
(四)蔬菜直销店建设灵活多样。根据《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努力推进农副产品直销店建设的实施意见》,2012年至今,政府投资建设惠民、便民蔬菜直销店共计70家。截止目前,正常运营的蔬菜直销店37家,肉食直销店2家。根据相关政策,2016年3月起,全国价调基金停征,惠民蔬菜(肉食)直销店的各项补贴执行至2016年12月30日,2017年1月起,各惠民蔬菜(肉食)直销店暂停享受补贴政策。全区现正常运营的蔬菜直销店及未享受补贴的果蔬店约120家,蔬菜店面积在40平方米左右,租金每平米40元至80元。店面租金占运营费用的较大比例,正常运营利润较少,经营相对困难。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城区蔬菜零售市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蔬菜零售市场在设置管理及经营服务等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市场布局不合理,缺乏前瞻性。居民小区建设时,未将蔬菜零售市场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在部分人口居住相对集中、人员密集的区域,需建设蔬菜零售市场,但因为没有提前将市场纳入城市规划致使现在没有空地而无法落实建设任务,许多市场只能建在地下室。由于消费者消费习惯等原因,部分市场建成后,消费者人群少,市场存在有场无市的现象,导致菜品质量下降、甚至腐烂,商贩损失严重。部分建成的市场,由于周边居民小区较少,消费量低等因素,导致商户不愿入市经营。
(二)现有市场效益低下,难以维持。由于蔬菜零售市场管理费用高,商户入驻率低,市场经营效益普遍低下,大部分市场处于亏损状态。同时为吸引商户入驻,各市场采取了减免摊位费、水、电、暖费用等措施,日常收益无法维持市场正常运转,业主失去继续经营的信心,造成个别蔬菜市场关停并转。个别市场设施简陋,服务不到位,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商户反映的具体问题,造成商户与业主对立,市场逐渐萎缩。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市场利用率低。目前,城区可供使用的市场中,除水磨沟、新世纪、利民、祁连路(新鸿)、仓后街等市场为一层外,其余均为两层、或地下市场。卖菜商户大部分集中在一楼,二楼和地下室没有人行电梯,利用率不高。部分市场缺乏配套的货运电梯和上货专用出入通道,商贩搬运蔬菜不方便、费时费力,而且通风换气和停车场等设施也不完善,市场停车位不足,经营商户和消费者不愿进入。目前新建的市场入驻率最高的达70%左右,大部分还不到20%。全区市场可容纳摊位约2815个,现有摊位954个,空余摊位达1861个。
(四)占道经营严重,影响市容。目前,个别经营户仍然以路为市,抢摊设点、占道经营,严重影响市场内商户驻市经营。受占道经营商户影响,部分已入驻市场的经营商户搬出市场占道经营或沿街叫卖,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正常经营。虽然政府采取了大量措施,相关部门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占道经营依然严重。一是由于受市场、设施、消费观念等多方面的影 响,清理占道经营多以治堵为主,有问题一味强调清理,忽视了疏导手段的应用。部分商贩有意识地占道经营与执法者对抗,造成了较大的执法成本换来较小执法效益的现象。同时,由于精力及执法成本的限制,对占道经营的管理和整治,存在时紧时松现象,以突击整治为主,有群众举报或者问题严重时管一管,改善一些即又放下,未形成常态化,缺乏有力整治手段和长效管理机制,常常是社区和城管部门执法即散,散而复聚,周而复始,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管理怪圈,因此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理。二是大部分蔬菜市场仍有空余摊位可供进入,但仍有约50%的商贩拒不入市,四处流动占道经营,部分商贩看到其他商贩在马路上摆摊设点,跟风搬出市场,致使占道经营面积越来越大,以路为市的问题突出。
(五)部分商贩游街串巷,不愿入市经营。虽然现有的蔬菜零售市场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但部分商户却不愿在内经营。一是因为生意不好,他们情愿占道经营。二是大部分市场要收取摊位、水电等费用,公益性市场虽然免收摊位费,但要缴纳水电费、押金等,部分商贩不愿意承担这部分费用。占道经营,商贩不必承担必要的管理、卫生、水电等费用,费用低、收益快,也可以不必承担相应的经营责任。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本无法得到保障。三是部分消费者认为蔬菜市场或蔬菜店菜价贵,虽然这种“贵”只是来自于心理感受层面,但他们多年来已经习惯沿街买菜,这种传统的沿街叫卖和就近购物的习惯,一定程度 上也为占道经营者提供了市场空间。四是缺少农民自产菜销售区域,农民自产蔬菜数量少,菜品种类单一,且具有季节性,不愿进驻市场销售,所以以路为市,占道经营。
三、下一步措施及建议
(一)编制规划,合理布局蔬菜零售市场。建议政府将蔬菜零售市场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之中,使之与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同步规划,配套建设。在实地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编制蔬菜市场建设规划,布局规划要充分征求和吸纳区属相关部门、社区和居民意见、建议,特别是在城中村改造、小区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中,每500米服务半径内1万左右人口设置1个500至1000平方米的社区蔬菜零售市场,市场以一层或彩钢棚的形式规划修建,以提升单位面积利用率,方便商贩进入及市民购买。市场要与主体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使城区蔬菜市场体系发展逐步纳入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同时,应加快现有市场改造步伐,对那些规模小、设施不配套、不完善的市场,实施扩容、提档改造,以提高现有场地利用效率,吸纳部分占道经营摊点。
(二)列支预算,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切实减轻市场投资者及商户负担,防止马路市场及占道经营反弹,建议政府建立蔬菜市场专项扶持资金,争取每年将蔬菜市场补贴列入财政计划。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蔬菜市场运营期间所产生费用执行《肃州 区公益性蔬菜市场运营方案》,按实际产生的费用进行结算,对 所有免收费项目一律公示。市场管理机构所需的工作经费和市场运营、维护等费用经测算核定后,由市财政专项列支,并进行财务决算审计。将民营蔬菜市场新建或改扩建、市场维护保洁、特定时期的经营补贴等各项开支,逐步纳入公共预算列支,每年计划300万元作为全区民营蔬菜市场专项补贴资金,按市场内实际肉菜面积进行补贴。市场运营所需水、电、暖收费一律执行居民用水、电、暖价格。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逐步将民营蔬菜市场转为公益性蔬菜市场,并制定相关的资金使用办法,确保政府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规范管理,引导商户入市经营。要增强室内蔬菜市场的竞争力,建立科学的室内市场运营机制,合理控制室内市场物价水平的波动,吸引周边消费人群。市场要为经营户提供优惠的摊位,并在市场里开辟专属区域,搭建临时摊位点,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允许流动摊贩及农民以低廉的占地费开展经营活动,吸引蔬菜经营户和蔬菜自产户进入市场经营。对愿意入市的经营户要给予优惠政策并提供优质服务,维护好市场经营秩序,更好的发挥城区蔬菜零售市场的作用,使“引摊入市”真正落到实处。同时通过“经营大户贴一点、政府补一点、商户让一点”的方式,逐步规范市场秩序,并建立起长效机制。
(四)部门配合,整治非法占道经营。规范整治城市占道经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城管、工商、交通、环保、卫生、公安、社区等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一 是各部门应相互协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对违章占道经营的整治力度。二是推行分片管理责任制,根据区域、网点布局,划分责任区,将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人头。三是对那些屡教不改、屡罚不改的违章占道经营业主,要采取发现一个、取缔一个,决不姑息。通过严格执法,影响和促使其他违章业主走合法化和规范化的经营道路。
(五)疏堵结合,防止占道经营反弹。在加快市场建设,配套、完善市场功能、设施的同时,本着适当集中、规范经营、辐射周边、方便生活、服务群众的原则,设立临时疏导区域。根据我区实际,拟在营门路南段空地、祁雪路公益性蔬菜市场北侧空地设立两个农民自产蔬菜早市。划定摊位,统一经营时间,确保每天在11时前闭市。同时加强对整治后占道经营区域的后续管控,对回潮的经营户予以坚决取缔,防止反弹。认真总结占道经营整治工作经验,把好的措施、做法和经验制度化、常态化,建立健全占道经营长效管理机制,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六)加强宣传,提高市民城市管理意识。占道经营因在某种程度上方便了市民生活,部分群众认为其存在也是合理的。这种错误认识不仅为占道经营提供了生存空间,同时也给规范整治占道经营带来了诸多不利。为此,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宣传占道经营对城市管理的危害以及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广大市民了解违章占道经营的不利影响和严重后果,树立健康的消费生活方 式,提高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改变购物习惯,自觉进店、进场购买物品,使违章占道经营者失去买方市场,无利可图,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同时向广大商贩宣传占道经营清理整顿工作的重要内容、方法步骤和蔬菜市场的入市方式、优惠政策等,动员广大摊主支持占道经营整治工作并积极入市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