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贸市场蔬菜产销基本境况报告
农贸市场蔬菜产销基本情况报告
一.种植情况
近期对县城农贸市场进行了解和学习,个人总结了一些:蔬菜市场特征比较明显:本县蔬菜源主要还是颍城周边地区,种植规模有逐年缩小的趋势,主要有:三十铺,十八铺,四里湾,下园,杨圩,杨台,保丰,颍滨,颍河等地,各地区经营的蔬菜种类也呈一定的特色:食用菌类主要产地四里湾,下园主要有菠菜,香菜,青菜为主,杨台主要有萝卜,青菜,芹菜,辣椒等,杨湖主要有大葱,保丰,颍滨主要以青菜,莴苣,白菜,芹菜等为主。春秋两季蔬菜品种也不同,春季:谢桥,古城,江店,十八铺主要供应瓜果类上市,秋季:主要以大白菜为主。保丰,颍滨,颍河等地,春季主要以黄瓜,茄子,西红,柿辣椒为主。水果类主要靠外运输入。
二.销售情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增长,反季节蔬菜需求在不断增大,本地供应逐渐不足,蔬菜主要来源周边大型批发市场,如合肥,淮南,徐州等地,这些地方主要有大型中转站,物流容易采购南北方反季节蔬菜,本县区鲁口,江口,江店由于靠近阜阳,淮南等地,集镇采购主要向周边县城批发市场,采购我县农贸市场的蔬菜数量很小,我县农贸市场蔬菜主要批发补给城区,以及周边各个集镇。农贸市场有专属蔬菜运输专线,主要运输外地反季节蔬菜,他们也主要运输我县集中上市时期的蔬菜,从价格情况看,2011年蔬菜综合价格略高于去年同期,从农贸批发市场统计数据,2011年1-9月蔬菜综合价格1.58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2%,蔬菜价格随市场影响波动较大,出现大起大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批发价与零售价差距明显拉大,由原来了1:2上升到1:3甚至更多,以青菜为例,批发价为3元/公斤,一段时间零售价一直维持在6-7元/公斤之间。但近期又出现大幅回落,以上情况折射出一个重要问题,我县保供应蔬菜单一偏少。地产蔬菜供应不足,市场价格随外菜多少上下波动极大,影响了市场供应的稳定性。批发市场中当地蔬菜主要以西红柿、黄瓜、白菜、芹菜、萝卜辣椒为主,且不能保证一年持续匀量的供应市场,容易出现本地蔬菜供应空档。其他品种如葱、姜、笋瓜、土豆、莲藕、辣椒等,需要从外地调运。
三.存在的现象和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也逐渐由传统蔬菜向反季节,特色蔬菜转变,人们逐渐追求蔬菜的精品化,健康化。目前县建立的蔬菜基地主要经营还是以传统蔬菜为主,仍然依赖外地蔬菜的补给和供应,所以我县蔬菜的转型有很大的空间。从农贸了解情况,本地蔬菜容易出现滞销,波动很大,外运时蔬菜价格也压的非常低,主要原因还是由于蔬菜单一,短时间集中上市,本县市场饱和,外运能力不强,价格压低!一些蔬菜优良品种本地购买不到,信息不对称,种植户不能及时有效的组织种植,误及农时,导致蔬菜种植出来市场效益低下。
在蔬菜生产、流通等各环节中,菜农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缺乏定价的话语权,同时在种植品种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盲目跟风现象,导致种植存在很大的风险。
个人建议:
1)坚持政府规划,市场导向,多元投入为指导思想,因地制宜,合理引导规划,合理利用政府资金扶持,走蔬菜规模化,精品化道路建设。
2)引进真正有技术,有能力的种植户帮带和指导,实实在在提高蔬菜生产水平和效率。
3)增强蔬菜的品牌意识,打造健康,绿色蔬菜品牌基地,积极的走出去。引进新的信息和种植技术,拓展蔬菜的多元化建设。
4)注重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合理的加强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种植知识更新培训和引导,改变传统方式,提高种植效率。
5)拓展信息销售渠道,及时宣传种植信息,及时调整种植规模和数量,保证蔬菜一年持续匀量的供应市场,降低风险。及时发布外地蔬菜价格信息,及时沟通好本外地运输,加大宣传,促进蔬菜产品的及时上市!
第二篇:报告最新境况
28号下午五点差七分辞职
28号晚上接近八点大学室友聚会
29号上午加中午回学校看看原来的回忆
29号晚上六点想去旅游
29号午夜十一时四十五分去武隆的火车上
30号午夜两点十六到武隆
30号早上八点十分起床
30号中午十一点早饭+午饭
30号中午十二点五十去芙蓉洞的车上
30号中午一点二十进芙蓉洞
30号中午二点十五出芙蓉洞
30号下午三点坐船游芙蓉江
30号下午四点十五下船坐车
1号中午十一点五十五分做火车回家
1号下午三点三十二分到家
2号早上九点起床上网找工作
第三篇:蔬菜产销应急对接预案
蔬菜产销应急对接预案
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我县实际,为确保我县农产品正常生产、销售和价格基本稳定,做好农产品产、销应急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以服务人民群众需求为宗旨,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确保我县蔬菜产品正常生产、销售和价格基本稳定为目标,充分发动政府职能作用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强引导,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生产、销售工作,最大限度解决蔬菜运输和卖难的问题,确保蔬菜正常销售和价格基本稳定,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为切实解决好今年疫情期间生产和销售工作,决定成立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局、县商工局、县建设局、县卫健局、县市场管理局、县公安局,及各乡镇政府的主要领导为成员,切实加强对我县蔬菜等农产品生产、销售、调运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解决好蔬菜农产品供应和销售问题。
(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1、县农业农村局:在我县辖区出现滞销的情况发生后,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县政府汇报,负责牵头组织相关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会商,通报滞销情况,研究落实具体行动措施,协调上级部门做好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信息沟通工作。
2、县商工局:负责紧急组织工作人员,对本地农产品销售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预测,做好市场供应的信息导向等工作。做好农产品流通秩序管理、农产品市场交易纠纷处置,加强批发零售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
3、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加强农产品价格的调查和检查,及时掌握价格变动情况,开展市场巡查,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密切关注粮食市场运行情况,及时运用收储和投放手段调节粮食市场供应,保持米面油市场稳定等工作。
4、县财政局:负责落实开展农产品滞销应急销售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5、县交通运输局:负责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切实做好农产品应急运输处置等工作。
6、县建设局:负责划定临时、季节性农产品直销市场(摊点),并切实加强管理工作。
7、各乡镇政府:负责加强对地产大宗农产品宣传推介,引导群众有组织采收及组织开展产销对接等工作;做好各地域范围内的相关应急工作。
三、保障应急措施
(一)加强产销对接,开展促销工作
在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创造性地开拓农产品区外销售市场,积极开展农产品促销活动,千方百计拓宽农产品销路。
1、挖掘农产品本地消费市场。一是开展“农超对接”。组织辖区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大户)召开产销对接会,协调超市直接采购“卖难”农产品或设立“卖难”农产品销售专柜。二是开展产销对接。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与出现“卖难”的农产品生产大户、合作社开展产销对接,积极购销“卖难”农产品。在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设立临时性农产品直销专区,允许农民免费进场销售自产农产品。三是开展“农社合作”。在注重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组织农业合作社和农民进入社区直销农产品。各社区内要选择非主要交通道路和社区内主要超市便利店作为“卖难”农产品的农民直销市场和直销点。各乡镇政府、建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社区要积极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四是组织加工转化。引导食品加工企业与农产品主产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滞销蔬菜等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制成腌制蔬菜、脱水蔬菜、净菜等,增加附加值,缓解集中上市压力。五是开展蔬菜收储。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临时收储一批适宜短期贮存的“卖难”农产品。六是开展内销。组织行政、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以及集体伙食单位,根据本单位职工人数按照一定数量标准,到产地直接采购滞销农产品。
2、开拓域外市场。一是发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作用,采用登门走访、邀请实地考察等形式,引入县外农产品销售企业,特别是具有影响力的大企业来我县采购农产品;二是组织我县协会、企业、合作社、大户与外地大型批发市场和超市开展农产品对接,扩大我县农产品的影响力;三是组织我县农产品生产企业(大户)参加各种大型农产品促销活动。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管理,理顺流通环节,优惠、减免收费。在确保不影响交通、市容和方便市民生活的前提下,开辟农产品进城销售的“绿色通道”,确保运送“卖难”农产品车辆的正常运输,同时做好“卖难”农产品临时市场和临时直销点周边交通疏导工作,方便农民入城直销。
(二)完善应急处置工作,确保有序应对农产品滞销问题。
各有关部门要根据不同农产品的销售规律采用不同的处置思路,区别事件不同等级制定不同的应急措施,明确责任分工,积极防范大宗农产品可能出现更大的销售困难问题,做到有备无患。
一是农业部门要深入农产品生产重点乡镇和产区,调查了解当前农作物生产情况,收集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品种、面积、产量、批量上市销售时间段等信息。
二是因地制宜,引导农民采取引进新品种和先进栽培措施,尽量减少集中上市的销售压力。
三是推进蔬菜农业产业化经营。
充分利用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等相关政策,加大生产基地土地流转力度,鼓励和扶持企业或种植大户整片土地开发建设蔬菜生产基地,以促进蔬菜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保障市场蔬菜供应,提高基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建立和完善蔬菜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乡镇、村、批发市场、农超等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加强对上市蔬菜安全生产监管和监测,不断提高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三)强化质量安全,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要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健康养殖等实用技术,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合格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引导农产品生产者采用“三避”、“三免”、间套种等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特别要加强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重要环节质量检测和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四)着眼长远发展,建立化解农产品销售风险的长效机制。
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价格监测体系,建立并完善大宗农产品价格的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帮助广大农民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情况,抢占先机,科学安排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各部门、各乡镇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加强示范引导,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及时发布产业发展预警信息,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选择适销对路的新品种;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引进更多大企业、大公司,形成完善的产供销纽带和利益共同体,发展订单农业。要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第四篇:六安市蔬菜产销协会章程
六安市蔬菜产销协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团体的名称:六安市蔬菜产销协会
第二条 本协会的性质:由全市从事蔬菜生产、流通、加工、科研、服务及相关工作的龙头企业、专业户、营销经纪人等蔬菜产、加、销行业人员组成,是一个地方性、自愿结成的行业性、服务性社团组织。
第三条 本协会的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充分调动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专业户、营销经纪人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不断推进我市蔬菜产业科学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扎实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服务。
第四条 本协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市农委的业务指导和主管部门市民政局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协会办公地点设在华园食品有限公司。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协会的业务范围:
一、积极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谋划发展,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全市蔬菜产业区域规划、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方案,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组织实施。
二、积极为政府领导提供蔬菜产业发展的决策信息,练好内功,不断提高技术咨询服务水平。收集、整理和通报蔬菜产销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实施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我市蔬菜产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三、注重开展与外地同行业间的技术交流活动,发展与市内外同行业技术团体间的友好协作。组织观摩交流,外出考察等活动,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促进我市蔬菜及其系列产品科技含量的有效提升。
四、扎实开展科研协作攻关活动,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广泛普及科技兴菜新知识,不断提升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适时举办不同形式的各类技术培训班,不断帮助本会会员补充新知识,更新新观念,并向广大的专业户和菜农延伸。
六、积极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菜篮子产品申报认证工作,做大、做强、做亮蔬菜产业,创树知名品牌,打造具有牵动性的著名或驰名品牌。
七、加快蔬菜及其系列产品的深度开发步伐、科学营销;认真开展生产调研,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畅通流通环节,拓展经营销售市场。
八、以全市蔬菜生产开发为核心内容,组织申报标准化生产、绿色营销、深加工等开发性项目,并积极争取地方性科研课题。
九、向党和政府反映会员的意见和要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十、表彰奖励取得优异成绩的会员,调动积极性,发挥主动性,激发创造性。
第三章 会 员
第七条 本协会吸收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
第八条 申请加入本协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协会的章程;
二、有加入协会的意愿;
三、在协会的业务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第九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三、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的机构发给会员证。
第十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本协会的会员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协会的各类活动;
三、获得本协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协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一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执行本协会决议;
二、维护本协会合法权益;
三、完成本协会交办的工作;
四、按规定缴纳会费;
五、向协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信息;
六、积极参加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第十二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协会,并交回会员证。
会员如果1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协会活动,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三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罢免
第十四条 本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协会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决定终止事宜;
五、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五条 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六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届3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1年。
第十七条 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协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第十八条 事理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
七、决定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八、领导协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九条 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方能生效。
第二十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一条 本协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闭会期间行使第十八条第一、三、五、六、七、八、九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常务理事人数不超过理事人数的1/3)。
第二十二条 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表决方能生效。
第二十三条 常务理事会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议的;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四条
本协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在协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会长、副会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60周岁;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刑事处罚的;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第二十五条 本协会会长、副会长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六条 本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3年(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任期最长不得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代表大会2/3以上会员代表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七条 本协会会长为本协会法定代表。
第二十八条 本协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常务理事会;
二、检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本协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第二十九条 本协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工作计划;
二、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
四、决定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五、处理其他日常事务和日常经费的管理。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三十条 本协会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资助;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第三十一条 本协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
第三十二条 本协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三条 本协会要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四条 本协会配备兼职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变动工作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第三十五条 本协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和财务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六条 本协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会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三十七条 本协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八条 对本协会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三十九条 本协会修改的章程,须在会员代表大会通过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七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第四十条 本协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四十一条 本协会终止动议须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四十二条
本协会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协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四十三条 本协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章程经2009年 月 日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四十五条 本协议的解释权属于协会的理事会。第四十六条 本章程自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第五篇:关于我市蔬菜产销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蔬菜产销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4月20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副主席周玉生的带领下,对我市蔬菜产销情况进行了调研。副市长庆德超应邀参加调研。委员们实地察看了天长街道杨圩村蔬菜大棚生产基地,大通镇天翔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周氏羊业有限公司,邀请部分蔬菜生产大户、专业市场和超市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会上,委员们听取了市农委、天长街道、仁和集镇、大通镇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关于我市蔬菜产销情况的通报和部分菜农的意见和建议,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我市蔬菜产销工作进行了研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前我市蔬菜产销情况及存在问题
1、种植面积锐减,蔬菜均衡供应令人担忧。据农委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市蔬菜种植面积约1.6万亩(含农民自用地),年产量约3.5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是过去的四分之一。从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我市蔬菜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蔬菜供应80%来自外地。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部分菜地被征用,蔬菜规模种植面积锐减。天长街道过去有2千多亩菜地,现在仅有400亩左右。铜城、汊涧等镇成片种植蔬菜现象已不存在。大多数农民也由过去的自种自食转变为依靠市场供应为主,这一转变使得零星蔬菜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本地蔬菜生产量锐减。
据调查,我市蔬菜供应大多来自扬州、徐州、淮阴三大批发市场。这一供求结构,导致我市蔬菜价格偏高且波动性较大。调查结果表明,我市蔬菜价格,高于周边其他县市。一旦遇到雨雪或干旱等灾害性天气,蔬菜价格成倍增长,有些蔬菜有钱难买的现象将不可避免。
2、市场建设滞后,交易平台尚未搭建。市区现有万家福、千秋乐和南城河三大菜市场,由于容量小、设施陈旧、管理落后等多种原因,导致了我市蔬菜供应基本依靠外地批发,致使蔬菜价格高、品质差。
3、重视程度不够,指导和服务缺失。目前我市对蔬菜生产还未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尚未形成高效运转的服务机制。蔬菜生产大多为自发性,缺少政策支持和具体的技术指导。天长街道杨圩村十几户菜农种植的400多亩蔬菜,全都依靠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来协调和服务。想扩大规模既缺少资金又担心承受不了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风险。技术指导和服务跟不上,严重影响蔬菜的生产和销售。
另外,蔬菜大面积种植的保险机制尚未形成,成为制约蔬菜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市周边的南京市栖霞区、张家港市都先后实施了蔬菜大棚保险政策。
二、关于做好我市蔬菜产销工作的建议
1、强化领导,形成机制。建议成立高规格的“菜篮子”工程领导组。由市长担任领导组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同时建立工作考评机制,加强蔬菜生产、流通各环节工作的专项督查调度以及年终的考核工作,确保扶持政策和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搞好规划,建好基地。建立覆盖全市,以市区居民为中心,兼顾各镇(街道)的保障性菜地。根据皖政[2010]98号文件的要求,城市居民人均保障性菜地应不少于20平方米。按我市30万城镇人口
计算,在“十二五”期间保障性菜地应按照不低于万亩的标准来规划。建议将天长街道杨圩村、大通镇坝田村、永丰镇红庙村、仁和集镇芦龙社区作为蔬菜专业生产基地进行建设,逐步形成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稳定的蔬菜基地。
3、出台政策,重点扶持。建议市政府设立蔬菜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对蔬菜产业化发展实行以奖代补。重点对连片种植蔬菜500亩以上的进行补贴;对建设标准化钢架日光大棚的,参照其他县市区的做法,按照每亩4000元左右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推广应用滴灌、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等新技术、新材料的,按投资总额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或提供材料支持。同时整合支农资金,统筹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退耕还林、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来配套实施“菜篮子”工程。要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做好规模种植大户的蔬菜大棚保险工作。
4、打造平台,建好市场。建议在注重提升改造现有市区三大蔬菜市场的同时,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要求,在市郊合理规划布局,建设设施齐全的专业市场。通过招商引资在城郊兴建辐射苏皖的大型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减少菜农和市场对接的中间环节,使我市蔬菜价格趋于合理。对投资建设大型农副产品专业市场的,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5、强化服务,搞好指导。我市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存在着技术落后、服务跟不上的现象,一旦遇到严重病虫灾害,将会给蔬菜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市农委已投入200多万,建立了农副产品检测中心,但由于缺少工作经费,导致工作不能正常运转。建议市政府明确由市农委牵头,具体承担技术服务和指导,同时安排专项资金,确保检测
中心正常运转。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桥梁纽带和自律与服务作用。条件成熟后,可成立天长市蔬菜生产协会。协会和蔬菜专业合作社要做好产业内部的协调与服务工作,指导菜农错开大宗蔬菜的种植和上市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实行总量控制,以防止过度性生产造成的“菜贱伤农”现象。
6、创新模式,搞好对接。建议通过政府引导和协调,做好超市和主要蔬菜生产基地的对接工作,形成“农超对接”模式,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菜农收益,实现“农超”双赢。通过“农超对接”使蔬菜生产的环境、田间生产操作流程、农药和化肥使用等情况,完全符合超市要求,让市民真正吃上新鲜、放心的绿色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