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菏泽市建设生态城市问题的思考
关于菏泽市建立生态城市问题的思考
内容摘要菏泽市是全国平原地区最大的林产品基地,也是山东省重要的农产品基地,但是其发展情况却是山东省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积极努力推动菏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城市的生态建设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关键字菏泽市生态城市建设问题建议
一、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主要用来解决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世界人口环境质量下降问题。探求更加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和人类聚居形式,正成为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和学术团体越来越重视的课题。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到目前为止,已有海南、吉林、浙江等省被批准为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扬州、广州、长沙、杭州、绍兴等一大批城市都提出了创建生态城市的目标。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大多以发展城市森林、园林绿化、环境保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旅游等为重点内容。
二、菏泽市概况
菏泽,故称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豫苏皖四省交界处,总面积12228平方公里,2010年底总人口人口828.7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180.23万人。菏泽是著名的牡丹之乡、武术之乡,也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畜牧生产和全国平原地区最大的林产品基地,“平原森林,林中粮仓”是对菏泽的真实写照,目前其林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并极大地带动了相关产业,实现了粮、林、牧生产的良性循环。在资源方面,菏泽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蕴量丰富并已开始全面开发,其中煤炭储量281亿吨,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
分别为5625万吨、273亿立方米,已成为中原油田重要的生产基地。
在产业结构方面,虽然菏泽市的资源情况较为乐观,但由于经济基础及科学技术的限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地利用,工业及第三产业欠发达,经济结构一直以农业为主,导致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城市化水平一直处于山东省最后一位。2004年初,为缩小山东省内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山东省委提出了“突破菏泽”的战略决策,在省委的扶持与关怀下,菏泽市自2004年起,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其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
三、菏泽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①城乡差距持续扩大。近年来菏泽市加大力度,强化措施,不断化解“三农”难题,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相比收入差距在持续扩大。菏泽市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工业没有能力支援农业,城市也没有能力支援农村,从而造成此问题。
②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够,投资结构有待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是菏泽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是“突破菏泽”最有效的措施,但菏泽市目前的招商引资力度还有很大欠缺。同时,投资结构欠佳,没有妥善处理建设项目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导致高耗能、高排放的问题。
③污染问题较严重。菏泽市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造纸、纺织、化工肥料能轻工业得到大力发展,但同时却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如造纸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氮肥生产企业将废水废气直接排入环境中。
④污染逐渐向农村转移。近年来,菏泽市紧抓市区环境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城郊却成了城市美的牺牲品,城市垃圾倾泄城郊,污染严重的企业多分布在城市外围,高污染低效益的小工厂作坊林立,这些都给城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⑤行政部门的认识偏差。菏泽市是山东省落后城市,因此经济方面的赶超成为政府部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有些政府部门产生了认识上的错误,对于一些效益好但污染严重的企业不加整治,听之任之。如菏泽学院北校区北面一公里处有一睿辰制药厂,每天晚上排放有毒气体,给市民的健康带来重大隐患,相关部门却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放任其污染行为。
四、菏泽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
①是解决菏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矛盾的需要。随着菏泽市在经济上的突破,工业、制造等产业得到明显发展,城市人口也有一定增长,但同时,城市中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由于是欠发达城市,其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这些问题
都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的生态城市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
②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建立生态城市有助于提高菏泽市的整体素质和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关系到其在竞争中是否处于有利地位,从而关系到对资金、人才和物资的吸引能力。我们已知固定资产投资是菏泽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建立生态城市不仅是菏泽市发展的明智之举,更是现实选择。
③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随着菏泽市经济的日益增长,市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生活的追求开始渐渐地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户外型,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生态城市的建设可以满足人们对户外休闲的需求。
④有利于提升产业结构。目前国内许多地区都在进行所谓的生态城市建设,但大多只强调城市区域内整体环境的清洁,多停留在城市的外观美化的表面层次上,具有实质意义的社会经济过程生态化建设很少。菏泽市的矿产资源丰富,从建设生态城市的角度出发,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提升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
五、关于菏泽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①建设生态城市,需要统筹城乡发展。菏泽市城乡发展存在很大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及居民的收入不平衡,还表现在生态环境的建设方面,菏泽市区近几年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却牺牲了周边农村的利益,如向城郊排放污染物等。按照构筑现代化生态城市的思路,切实统筹城乡发展,合理调整城市发展空间结构,推进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合作,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因而特别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城市自身的繁荣,还应确保该城区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区的利益。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应建立城与城、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公平伙伴关系 , 实现技术与资源共享 , 形成互惠共生的网群系统 , 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相应的生态义务和责任 , 以确保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协调。
②建设生态城市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坚持走经营城市的道路。融资、招商投资是菏泽市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探索环境建设投融资新机制,积极激活基础设施存量,盘活政府现有资源,搞活城市资产的资本运营,进而通过环境改善实现资源升值,多渠道增加环保投入。如可通过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权出让等多种渠道,吸引各类资本,为环境建设工作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③建设生态城市,需要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继2004年省政府提出“突破菏泽”的战略以来,菏泽市在多方面的支持下经济已有了明显发展,但目前主要还是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经济效益较低并且存在很大的污染问题。推动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减缓过重的环境承载压力,不仅是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迫切需要,而且是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城市的根本举措。在产业发展上,一是要注重科技力量的发展和技术人才的培育,引进人才和高新技术,适时适度地推进工业高技术化和适度重型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二是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升级扩张,发挥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效应,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充分利用自身产业优势,菏泽被誉为“牡丹之乡”,目前其牡丹种类和产量都居于全国首位,且具有悠久历史,当地政府要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大力发展牡丹等花卉产业及依附花卉而形成的旅游业。
④加强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良好优美的自然生态人文环境是当前菏泽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良好的环境建设也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加强环境建设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坚持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在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其城市特色可概括为以“花城水邑”为依托的中国平原森林城市,林业已被定位成菏泽市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因此要采取坚决的措施是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不断增值;二是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在招商引资中,对重大污染项目坚决拒之门外,同时推进循环经济,提倡综合利用,减少水、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三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工业污染源治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如对重点污染源如造纸企业增加商品浆使用比例,对落后的生产工艺坚决取缔。
⑤建设生态城市,需要科学制定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百年大计,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的依据。城建中通过生态规划对城市及毗邻地区自然、资源、经济、环境的综合调查 , 全面分析生态资产和生态特征、生态过程及生态问题、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与制约因素 , 评估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度 , 从而制定相应的规划体系。如运用生态设计手段对城市的生态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论证资源、环境与生产、消费之间的均衡点 , 以化解人口增长、生产发展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等。
⑥建设生态城市,政府相关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认清当今社会城市发展的潮流是经济与生态并重,不能一味注重经济而忽略生态环境的建设,更不能简单地以税收和政府收入为出发点,而姑息破坏环境、影响人们生活和健康的一些企业。
⑦建设生态城市,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生态意识。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所在。在发达国家,“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家园”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我国的生态教育应从幼儿阶段开始,并运用多种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资源循环利用的知识,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和高尚的社会公德,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除此之外,还应让市民亲身感受到环境和生态变化带来的好处,树立起“向自然资源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观念,建立起“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的理想模式,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不利环境保护的行为。
六、结语
第二篇:生态文明建设哲学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和体现,也是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从理论上正确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理念的重要体现。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体现和应用。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从社会现实存在的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
明、精神文明并列的另一种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重大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以往的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他们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整个世界,科学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重要论断,显露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没有明确提出过生态文明的概念,但他们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都包含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此做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以此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地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并给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指导。
一、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这一哲学基本观点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以及由人构成的各种社会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界中进行的,人和社会都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是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且是唯一的物质基础。“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1]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先后经历了从“膜拜”“敬畏”自然阶段到“征服”“统治”自然阶段到“协调”自然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尊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辩证统一。
其次,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同生死,共存亡。大自然作为无意识的客观存在,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它的发展和变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如果没有人类或者没有人类肆无忌惮地过度开发,我们的生态系统是不会出现如此众多的生态问题的。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们可以并且能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去探索、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不仅如此,人一旦掌握客观规律后,就能够运用客观规律,去能动的改造世界,以满足人自身需要。
人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存在物,人的实践则是有意识、有计划并且有一定价值取向的活动。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严重后果,如果人类不能很好地及时解决这些严重的生态问题,将会阻碍人类的发展,长此下去必将威胁人类的存在。主体的人的活动是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就必须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生态文明。可见,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
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具有其特定规律,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的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
首先,坚持了实践第一,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人的实践活动是利用自然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活动,人的实践是不能创造物质本身的,“没有自然,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但是,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要的资料。”[1]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长期探索发展道路上不断实践、不断认识、不断创新的经验总结,是在认真分析比较优势后作出的历史抉择,是在实施了科学发展观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经济等基础上提出的一条符合国情的新的发展路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全体公民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还应该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与解决生态问题的各项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使生态文明建设向着理想的新境界有序迈进。
其次,坚持了普遍联系和矛盾发展的辩证统一。普遍联系和矛盾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关于自然界所有的过程都处在一种系统的联系中的认识,推动科学从个别部分和整体上到处去证明这种系统联系。”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地球及上面的人、事、物是一个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统一体系。人、人类社会、自然三者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关系。
自然是人通过自身能动的实践活动改造了的自然,是人的自然,也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所以,人们不管是从事理论研究,还是进行实践活动,都不能只从人的视角或社会的视角来进行,还必须关注自然,把人、社会和自然有机的统一起来。现在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都是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人、自然、社会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只是一味地以人类为中心,片面地强调经济的发展,过分注重物质文明,缺乏全局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人的存在和发展影响着自然界,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变化。“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和消逝着……”这个生成和消逝的过程,可能是向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转化,但也可能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具体是向哪个方向转化还需要实践与时间来检验。“我们不要过分的陶醉于我们人类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2]我们只有利用系统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观察生态问题,解决生态问题,才能最终实现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必须从全球大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局部的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做法,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矛盾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来指导生态文明的建设。人、人类社会、生态环境之间也是矛盾的。个体的人或集团在利益动机的驱动下,为人类社会可能创造一时的物质文明,但也可能损害区域环境,使得公共资源和环境受到威胁。现实中无约束地滥用公共资源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社会活动的参与人理论上均偏好寻求个人理性的纳什均衡——双方均取非公平利用公共资源环境,而先取公平利用(帕累托均衡),这就需要政府的正确制度、机制安排。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出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考核体系,建立严格的责任体系,就是要平衡利益矛盾,实现公共资源和环境的合理配置。
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社会中的继承和发展,是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所以,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等统筹考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只有这样,才能早日真正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本文章由西安牛皮癣医院http://www.xiexiebang.com/整理发布,欢迎分享!
第三篇:南阳市生态市建设思考
南阳市生态市建设思考
王静 马晓 刘航 王燚 杨哨爽 耿长香(河南省南阳市林业调查规划管理站 河南南阳 473056)
摘要:虽然人类城市化速度在不断加快,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仍离不开自然界。城市的存在不仅依赖于城市以外的生态系统,更需要城市内部生态系统的支撑。生态系统的存在对城市的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关键词:生态系统 生态市 建设 思考
城市生态系统按人类的意愿创建的一种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的特征是:以人为核心,对外部的强烈依赖性和密集的人流、物流、能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科学的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能使城市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呈现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格局。
从生态学的观点而言,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20世纪以来,人类的城市化速度在日渐加快。据1997年联合国人居中心预测,到2030年全世界将有60%以上的人口居住于城市,20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达61%。因此,城市作为人类的聚集地已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即使如此,人类的衣、食、住、行和从前一样离不开自然界,城市也必须依赖于为其提供物质与能量、并可接纳其“代谢”废物的生态系统才能存在。但在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同时,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保护的矛盾使城市的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木材等林产品是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林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任务。大力发展林业,既是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战略举措,也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又是绿化美化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客观要求。
1、以南阳市建设生态市为例,探讨城市生态系统建设
1.1背景
当前,南阳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现林业又快又好发展,是一项必要而紧迫的任务。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仍很脆弱;二是全市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环境容量和直接减排的空间十分有限;三是随着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城乡居民对生态产品和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供需矛盾日益 1
突出;四是我市作为一个人口大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渐突出;五是我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加大生态建设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建设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的高度,加快林业发展,进一步提高生态建设标准和质量,进一步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进程。
1.2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创建林业生态县为载体,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加快发展,增加效益,实现生态大市,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
1.3建设目标
经过五年(2008~2012)的奋斗,高标准绿化南阳大地,建成山川皆绿、森林绕城、林网如织、碧水蓝天,经济社会生态承载能力明显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南阳。到2012年,全市新增有林地207.9万亩,达到1597.94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5.2个百分点,达到40.93%以上(林木覆盖率达到44%以上),其中:山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丘陵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一般平原农区林木覆盖率提高到18%以上。林业年产值达到96亿元。所有县(市、区)实现林业生态县。
1.4建设概况
南阳市总面积2.66万平方千米,耕地1312万亩,总人口1075万,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中心城区建成面积4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已达到60万,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热岛效应、噪音污染等不断加剧,城市的生态环境远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南阳是一个林业大市,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647.28万亩,其中有林地1390.04万亩,疏林地11.36万亩,灌木林地84.69万亩,未成林造林地46.05万亩,苗圃地3.81万亩,无林地111.29万亩,森林覆盖率35.71%。全市有湿地(不包括水稻田)面积187.5万亩。
根据南阳市自然区域特征及决定区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林业建设现状及其主导功能差异,依托自然的山地、平原、河流、水库、道路等地貌地物,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理念,构筑“三区、两城、一点、一网络”的生态建设格局,构筑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林业生态体系。“三区”是规划建设伏牛山生态屏障,建成中原植物王国、旅游胜地;规划建设桐柏淮河源防护体系,建成千里淮河一颗生态明珠;规划建设平原生态体系,形成林茂粮丰的新盆地。“两城”即绿化美化市中心城区、县城和小城镇(乡镇),建设生态宜居型城镇。“一点”是绿化美化村庄,使全市5000多个村庄成为千里沃野上的绿色明珠。“一网络”是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铁路、公路的生态廊道网络建设。
1.5存在的主要问题
1.5.1生态环境脆弱,建设任务艰巨
全市自然灾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影响农业稳产高产和农民增收;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面积占区域面积的41.5%,严重威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安全。山区有近110.69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需要造林绿化,这些荒山荒地大都分布在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的偏远山区;平原丘陵区仍是我市造林绿化的薄弱环节,适宜造林的荒滩荒地达60万亩,平原绿化的标准相对较低,农田林网控制率不高;通道绿化林带较窄,部分地段尚存在缺档断带现象,生态效能亟待提高。
1.5.2森林质量不高,经营管理粗放
全市有林地以纯林为主,其中纯林占80%,混交林占20%,混交林比例偏低,林种树种结构单一;林分龄组结构不合理,中幼龄林过多,近、成、过熟林资源严重不足;单位面积蓄积量低,平均每亩蓄积量仅为1.82立方米,仅占全国平均水平(5.2立方米/亩)的三分之一多,占全省平均水平(2.83立方米/亩)的三分之二;由于缺乏抚育管理,山区有400多万亩的残次林
分和灌木林,30万亩飞播林因密度过大而生长缓慢;平原造林多以杨树为主,结构单一。资金投入不足,支撑保障能力不强“十五”以来,中央、省投入我市林业资金8.2亿元。2001年以来六年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林业配套资金仅2400万元;全市尚有220万亩国家、省级公益林没有纳入补偿范围,市级公益林重点工程因投入不足,尚未启动。森林资源监测手段落后,控制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等灾害的能力不强;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盾突出,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的案件呈上升趋势,林政、林业稽查、森林公安执法力量薄弱,经费严重不足,与我市艰巨的林业建设任务不相适应;林业基础设施滞后,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支撑保障能力不强。
2、从南阳生态市建设情况来看城市生态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
2.1生态优先,体现以人为本:
鉴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矛盾,城市生态应该把净化大气、保护水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维持碳氧平衡、防风防灾、调节城市小气候环境等生态功能放在首位;并应从满足人体尺度,为人类提供方便,增加生活情趣含量以及观赏休闲等需求作为建设重点;从偏重于视觉效果转向注重人体身心健康角度综合考虑,强调人居环境,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相互协调。
2.2师法自然,注重生物多样性
通过建立稳定和多样化的植物群落,达到传承文明,师法自然,景观多样,应接不暇的效果。充分利用树种资源和生态位资源,形成不同类型的城市生态系统,既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和生活需求,又为不同生物提供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2.3系统优先,强调整体效果
科学配置,完善城市生态的类型和布局,最大限度提高系统生态总量,发挥城市生态环境的最优效益,实现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充分提高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
2.4因地制宜,突出本土特色
根据不同地段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质量,确定适宜的环境结构,选择应用具有主导功能特点的构思,进行城市生态环境的合理布局。借鉴本土建筑特别是建筑群落的优点,突出生态建筑群落模式的特点,完备优化城市结构。
3、保障措施
3.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各级政府要把林业生态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领导,落实有关保障措施,指导和协调解决重大林业生态建设问题。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大力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市林业主管部门要制订林业生态建设综合检查与考核办法,加强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建立重大造林工程质量事故、违规使用资金案件等责任追究制度,对违犯规定的,严格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3.2加大政府投资,拓宽融资渠道
坚持政府和企业、社会并重的原则,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各级政府要把公益林建设管理及林业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投资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优先安排并逐年增加。在林业产业发展方面,遵循市场规律,积极探索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林业建设的政策和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承包、租赁、兼并、收购、出售等经营方式,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严格执行国家已出台的各类林业税费减免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信贷支持,切实落实林业建设的信贷扶持政策,加大贴息扶持力度。强化工程投资管理,严格投资决策责任制,实行“谁决策、谁负责”,建立有效的投资评估制度和专家参与制度。
3.3深化林权改革,增强林业活力
开展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减轻税费、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保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让农民依法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以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集体林权制度为目标,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生产格局。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我市林业发展由“投资推动”为主向“投资推动”和“改革拉动”并重转变,发展模式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靠机制调动各类主体经营林业、投资林业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我市林地的生产潜力,全面提升林地的综合效益,为农民增收创造新的途径,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3.4实施科技兴林,推进技术创新
继续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引进高新技术成果,应用到林业生产中去。提高林业科技创新、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重视林业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抓好林业科研、科技推广机构设施建设,稳定队伍,搞好科技指导和服务,提高林业科技含量。加强林业重点实验室、野外重点观测站、林业科学数据库和林业信息网络建设,加强林业标准、质量监督和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发展数字林业,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监测网络,科学监控森林资源的消长。
3.5坚持依法治林,强化资源管理
严格贯彻执行《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河南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加强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以林业严打为重点,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严格用火制度,强化检疫执法,有效防范林火发生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进一步深化林业综合执法改革,整合执法力量,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健全林业执法体系,提高装备水平,为我市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法制保障。
4、结论与建议:
如果逐步实现了思想的转变、意识提高、观念更新、理论深化、标准统一,就有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再通过实施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完善体系、协调监控、推进市场、公众参与、营造风尚、城区合作等有力措施,生态城市建设将会稳健有序的进行。尽管任重而道远,面对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一个个繁荣和谐的生态城市将会在中国出现。
参考文献:
[1]崔雪松、李海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7(2).[2]陈天鹏、陈雪丽: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主体研究[J],商业时代,2007(13).[3]张国明、卞延彬:建设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4).[4]孙国强:循环经济的新范式: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作业(2012-02013学年第一学期)
班级:物流1103姓名:冯妍瑶学号:4号
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人类文明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般而言,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从狭义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一方面,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所创造的生态环境,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是以其他三个文明为前提,又反过来有利于促进三个文明的建设;而三个文明则是在生态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四种文明共同构成文明建设的体系。另一反面,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生态文明体现了三种文明建设的升华,是后者的落脚点,物质文明建设主要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精神文明是指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提高人的自身素质,而生态文明不仅改造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社会不公,使人与人的关系协调发展,而且还把许多新观念、新内容引进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全面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生态文明这一崭新的文明形态完全可以与三个文明相提并论,形成新的“四位一体”建设。
第五篇:唐山市建设低碳城市问题研究
唐山市建设低碳城市问题研究
[摘要]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使人们普遍意识到要加快“低碳城市”创建步伐。本文通过对唐山市发展低碳经济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到唐山市在建设低碳型城市过程中所具备的一些优势,但同时也发现其在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实现低碳经济模式下“低碳城市”的合理规划与建设,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节能环保;低碳经济;低碳城市
[中图分类号]F27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1)04-0071-03
一、低碳型城市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形态。
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
二、唐山市建设低碳城市的动力机制
1.动力之一:曹妃甸新区全力打造“低碳宜居示范城市”。唐山市曹妃甸新区以国际生态城开发建设为突破口,以先进的规划设计为基础,运用低碳应用技术,在全国乃至全球率先建设低碳宜居示范城市。与瑞典藤茂公司、普拉克公司、恩华特公司在地源热泵应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方面积极展开合作,成立新能源利用、环保技术应用公司,打造生态城市建设品牌。
此外,新区还将在今年加大投资力度,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公用建筑、城市功能、标志性建筑和商住开发,加快市政配套项目建设,完成燃气、热力、净水、污水、雨水、电信、电力等综合管线的铺设,满足生活和办公的需要;立足曹妃甸新区、工业区、港口等企业干部职工对住房需求,着重推进央企生活服务基地二期工程、上河生态小区、橙霞小区和八里滩上水渠以西住宅楼的建设。全年开发住宅楼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整个生态城建设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
2.动力之二:打造南湖生态公园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煤炭是唐山的传统产业,百余年的持续开采,形成了大面积的地表下沉,在城市南部,距繁华的商业区不足2公里,形成了1800多公顷的采煤塌陷区。这里变成了垃圾的填埋场:50多米高的巨型垃圾山让人望而却步,450万立方米的生活垃圾触目惊心。2008年初,唐山市提出了“打造南湖生态城”的战略构想,把南湖这片曾经的城市“疮疤”,打造成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南湖公园单是水面面积就达11.5平方公里,几乎比杭州西湖水面大出一倍,公园核心景观区面积高达28平方公里,原来的垃圾山变成了鸟语花香的绿山。在湖泊岸边,人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国内罕见的生态护岸。制造这种生态护岸的材料,不是传统的水泥和砖石,而是干枯废弃的树枝、树权和树干,最大限度降低了对水面的污染。湖区周边拥有大量可开发废弃土地,为城市发展提供足够空间,优势巨大。随着南湖开发建设逐步完善,南湖生态城给城市带来的效益会进一步扩散,将为唐山市转型成一座低碳城市提供强大动力。
三、唐山市建设低碳型城市的困境
1.在当前的产业结构下提高能源效率难度较大。目前,唐山市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比重大致为1:5:4,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见图2。由于当前部分行业仍存在一些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的中小企业,加之受到地方利益的保护,这些企业难以及时关停并转,致使部分地区仍存在突出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问题,要彻底淘汰这些落后产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时日。
2.缺乏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但唐山市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缺乏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尽管唐山市相关的主管部门曾制定并出台了一些与低碳技术研发有关的优惠政策,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发展,管理机构的变化及政策规定的不完善,一些鼓励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唐山市低碳技术项目特别是大规模的示范项目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临时拨款和政策贷款,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同时,金融系统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不够,多数银行不选择对低碳技术项目融资,即使部分银行实施融资,其信贷放款数量也非常有限,不能满足低碳技术发展的资金需求。
3.能源结构不合理。以能源结构调整来推进低碳经济能源开发深度和能源利用效率的问题,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长远困扰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唐山市的能源消费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能源的消费和生产主要以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为主,而化石能源的供应刚性特征和对环境的污染特点,再加上能源结构不合理,技术落后,使得唐山市的经济发展同时面临着能源供应不足和环境容量有限的制约瓶颈。到2009年,中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高达69.4%,远远高于欧盟各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见图3。唐山市作为中国典型的工业城市,其能源消费的比重也不例外。
4.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不合理。“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人们消费中流行的价值观。“便利经济”虽不一定都是“高碳经济”,但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却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便利消费”表现之一是“一次性消费品”满天飞,这种方便却加剧了耗能和污染。比如,在唐山市的许多营业餐点和路边小吃摊中,仍存在着大量的使用一次性筷子、餐盒和塑料袋的不良现象。“便利消费”表现之二是:将“现代化生活方式”片面理解为“更多地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机械化技术提供的便利和愉悦”。这导致了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与自然隔绝的人工环境系统,依赖于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动力技术系统。比如说,大部分唐山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几百米的短程或几层楼的阶梯,也都要靠机动车和电梯代步。
5.减排意识淡漠。碳汇经济研究不是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产业、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事,而是我国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是维护中国人民生存权利的大事,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而当前公民的环保和减排意识很弱,对减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纷纷追求拥有小汽车、摩托车,体力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据调查,唐山城区大气环境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含量常年超过国家标准,其中,一半的氮氧化物和80%的一氧化碳来自汽车尾气排放。唐山市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大城市,而大部分居民又都缺乏减排意识,市区汽车行驶速度通常低于每小时20公里,并经常处于怠速、低速、加速、减速等恶性排放
状态,城区空气污染状况严重,环境对于城市交通发展的承载力越来越弱。
四、唐山市建设低碳城市的思路与对策
1.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合理调整唐山市产业结构和工业行业内部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在工业企业和行业内部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和低耗能产业,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唐山市在保持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唐山市正处在第三产业的发展时期,尤其要大力发展信息业、咨询业、科教文卫以及法律、会计等中介机构。提高服务业的知识含量是一项紧迫任务。要大力推动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加快高新技术在金融、咨询、贸易、文化等服务领域的应用与推广,增强服务业的竞争能力。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促进低碳技术发展
唐山市应加强高耗能行业的结构调整,依靠淘汰陈旧设备,削减小型、分散、工艺落后的污染源,推广高新技术,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具体做法是通过制度实施相关法规,制定节能专项规划,制定和实施鼓励节能的技术、经济、财税和管理政策等综合措施,采取激励性和约束性的手段,引导、支持企业在低碳经济领域积极投资,参与开发清洁能源;同时,加强检查,完善准人制度,提高新建项目的市场准入门槛,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建立起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地方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
2.改进能源结构,积极发展能源新技术。必须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保障唐山市的能源安全,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做到能源、经济及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修正能源结构,逐步降低煤炭终端消费比例,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避免和减少能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污染,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速发展天然气,适当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深入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方向。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型城市,无疑应该重视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但是人们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也至关重要,因而关注我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本着理性、适度、节俭、清洁等原则,向节能减排的目标转变,从生活习惯的各个细节上节约。戒除“便利嗜好”,拥有一种节制、适可而止的绿色心态和习惯。挖掘“低碳细节”,养成一种文明、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习惯。在消费品的设计环节要考虑环境成本和循环再利用的可行性;在消费品的生产环节减少能源消耗,实行绿色循环生产;在消费品的消费环节要遏制奢侈浪费,通过产品价格的变化,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相应的调整。
3.培养新观念,增强减排意识。节约资源与减少环境污染靠每个组织和个人的自觉行动。低碳经济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觉悟对减排的认识和科学态度。唐山市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环境与气候变化领域的教育、宣传与公众意识的提高,加大气候变化的教育与宣传力度。积极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强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碳汇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到温室气体效应对全球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们生存条件的严重威胁,是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1]蔡林海.低碳经济大格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辛章平,张银台.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问题,2008,(12).[3]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4]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5]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下的中国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作者简介]王肖蓉,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现代城市管理;王聪,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河北廊坊065000)高妍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河北秦皇岛066004)
[责任编辑: 熊一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