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范药品购销活动中票据管理有关问题
规范药品购销活动中票据管理有关问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认真贯彻执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进一步强化药品生产、流通过程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挂靠经营”等违法行为和经销假劣药品违法活动,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推动医改工作顺利开展,现就规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药品购销中票据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药品购销活动中票据管理的监管工作,督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以下要求从事药品购销活动:
(一)药品生产、批发企业销售药品,必须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增值税普通发票》(以下统称税票),税票上应列明销售药品的名称、规格、单位、数量、金额等,如果不能全部列明所购进药品上述详细内容,应附《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清单》,并加盖企业财务专用章或发票专用章和注明税票号码。所销售药品还应附销售出库单,包括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购货单位、出库数量、销售日期、出库日期和销售金额等内容,税票(包括清单,下同)与销售出库单的相关内容应对应,金额应相符。
(二)药品批发企业购进药品,应主动向供货方索要税票。到货验收时,应依据税票所列内容,对照供货方销售出库单进行验收,并建立购进药品验收记录,做到票、账、货相符。对税票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本通知要求,或者票、货之间内容不相符的,不得验收入库。
(三)药品零售企业购进药品必须验明税票、供货方销售出库单与实际购进药品的品种、数量,核对一致后方可作为合格药品入库或上架销售。
(四)税票的购、销方名称及金额应与付款流向及金额相一致,并与各自相关财务账目内容相对应。
(五)企业对药品购销中发生的购销税票及票据,应按有关规定保存。
二、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结合2009年《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和GSP认证工作,对企业药品购销中票据管理进行检查。对继续违规操作的,应依照《药品管理法》第79条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30条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生产、销售假药、劣药,而为其提供账号、发票、证明和许可证的,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9〕9号)有关规定,移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九年六月二日
第二篇:票据作业管理规范
6.6.7 票据作业管理规范
票据作业管理规范为企业票据各项作业的管理进行了规范,提高了企业票据管理工作的水平。下面是某企业制定的票据作业管理规范,供读者参考。
票据作业管理规范
第1章 总则
第1条 为加强对与资金相关票据的管理,规范各种票据的领用、保管、使用等事项,特制定本规范。
第2条 本规范适用于与资金相关票据的业务办理。
第2章 票据的领用、保管与使用
第3条 出纳人员在向开户银行领购支票时,必须得到资金主管与财务经理的授权审批。第4条 出纳人员领取的票据额必须在银行存款的额度内。第5条 出纳人员负责建立票据登记簿保管相关的票据。
第6条 企业的各类业务往来原则上使用转账支票,确需签发现金支票时,需上报财务经理批准。
第7条 有关部门或人员领用票据时要填写“票据领用单”,注明领用票据的日期、金额、用途等事项并报相关管理人员批准。
第8条 出纳人员签发票据前要逐项审核票据领用单上的内容与相关管理人员的审批意见,审核无误后盖章签发并在“票据签发登记簿”上记录。
第9条 出纳人员签发支票时必须按照支票的序号签发,不得换本或跳号签发,否则后果由出纳人员承担。
第10条 出纳人员对填写错误的支票要加盖“作废”戳记并与存根一起保存。
第11条 票据领用人在“票据签发登记簿”中的领用人一栏中签字,未使用的票据与使用过的票据存根、相关使用凭证应在日之内交予出纳人员进行票据注销登记。
第12条 出纳人员应在“票据注销登记簿”上注明票据编号与注销日期,对逾期不办理票据注销业务的票据领用人,出纳人员有权停止对其部门及个人签发票据。
第13条 票据领用人妥善保管相关票据,不得将票据折叠、污损、丢失。
第14条 票据领用人不得将票据借给他人或擅自改变用途及使用限额,否则财务人员不予报销,由此引发的后果由领用人承担。
第15条 出纳人员不得签发印章齐全的空白支票,确需签发的应该在得到财务经理的批准后在支票上注明收款单位名称、款项用途、签发日期、最高限额及报销日期。收款单位名称不能确定的必须注明签发日期、最高限额与报销日期,逾期未用的转账支票需及时收回注销。
第16条 出纳人员签发票据时用碳素笔填写,数字一律采用银行规定的大写表示, 日期、金额、用途、单位应填写齐备并加盖预留银行印鉴,票据填写日期必须是支票签发当日,不得推前或推后,因不按规定填写、被人涂改冒领的,由签发人负全责。
第17条 出纳人员不得签发没有资金保证的票据或远期支票,套取银行信用;不得签发、取得和转让没有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票据;不得无理拒绝付款,任意占用他人资金。
第18条 为方便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财务部定于每月日停止签发票据,各相关票据领用人要安排好票据的使用,提前或推后请签。
第3章 票据的遗失处理与核销
第19条 票据的保管、领用人员必须保管好票据,若不慎遗失,由当时的持票人负全责。第20条 部分票据遗失时的处理方法。
1.持票人的现金支票不慎丢失时,持票人应立即上报财务部,财务部及时联系银行采取处置措施。
2.持票人持有的转账支票不慎丢失时,持票人应立即联系收款单位请求协助防范。3.持票人的银行汇票若遗失,持票人应立即向兑付银行或签发银行请求挂失。对于银行不予挂失并且填明收款单位与收款人的银行汇票,持票人遗失此类银行汇票时,应立即通知收款单位、收款人、兑付银行、签发银行请求协助。
第21条 票据核销必须经过相关管理层的批准并制定核销日期,任何人不得擅自销毁票据。第22条 票据核销时由财务经理、审计人员与票据保管员共同审核票据的金额、数量等,确保票据是使用过的或已缴款的,并编制核销票据登记簿进行记录。
第23条 票据核销后,票据保管人应盖上“作废”章并随同记账凭证,按照票据本号与序号的相应顺序装订成册,妥善保存,在保存期之前禁止销毁。
第24条 票据核销后的保存期限为年,与票据相关的领用凭证、核销凭证的保存期限不低于10年。
第4章 票据的结算
第25条 业务中使用票据结算时,经手人必须审核票据的内容,确认其为有效票据。具体的审核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票据填写是否清楚。2.票据内容是否齐全。3.是否在签发单位处加盖单位印鉴。
4.票据上的大小写金额及收款人处是否有涂改迹象。5.票据是否在有效期内。
6.有背书的票据其背书是否正确。
第26条 使用支票结算时,对于有效支票的标准内容应核查以下五个方面。1.收款人名称是否正确,要求不能写错或遗漏一个字。2.填写的日期必须是10日以内。
3.交款企业的财务专用章、企业法人章和财务负责人章齐全、清晰。4.支票用碳素笔填写,内容清晰无涂改。5.支票金额的大小写一致。第27条 票据需要背书时的规范。
1.背书要连续,背书粘单上的签章符合规定,背书人的签章符合规定。2.背书人需附加个人的身份证信息。
3.背书粘单上的章必须盖企业财务专用章、企业法人章或财务负责人章。
第28条 财务部相关人员收到现金支票、银行现金本票等之后要及时存入银行,当日不能存入银行的,需请示财务经理后妥善保管,于第二日存入。
第29条 若银行退票,票据业务经手人应立即到签发单位进行更换,同时企业需对经手人与出纳的工作过失作出严肃处理。
第30条 票据管理员需注意承兑汇票的日期,在到期日之前提醒财务经理。承兑汇票到期后,财务经理对汇票进行背书,由出纳人员交到银行委托银行收款。
第5章 票据管理的其他规范
第31条 企业票据与印鉴的保管须分开,出纳员不得保管相关印鉴。第32条 企业在同城结算时可以使用银行本票。第33条 各种票据结算日期的具体规定如下。1.支票的结算日期为自出票日起10日内。
2.银行本票的付款期限为自出票之日起最长不超过2个月。3.银行汇票的付款期限为自出票之日起1个月内。
4.商业汇票的最长补款期限不超过6个月,提示付款期限为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内。第34条 出纳人员离职或调职时, 必须办理移交手续, 移交不清的禁止其离职或调职。
第6章 附则 第35条 本规范由财务部负责制定、修订及解释。第36条 本规范自年月日起生效实施。
第三篇:票据报销管理规范
票据报销管理规范
报销的费用为公务发生的一切费用,经过审核后,确认发生的费用是合法合理的,公司一律给予报销。
费用报销的基本程序:
将填写完毕的费用报销单交部门主管审核后,交财务主管审核,而后宫总审核,最后全部交由出纳一并找主任审批。每周周三财务主管将宫总审核过后的票据全部交给出纳,每周周五由出纳通知个员工领取费用报销款。
公司负责人、财务部对费用报销的金额或内容有异议的,有权询问报销人和退回费用报销单。
费用报销单的填写和黏贴:
规范填写费用报销单:外部帐使用《支出凭单》内部帐使用《费用报销单》;所有应填写项目,请填写项目,请全部填写。例如报销部门、单据及附件页数、报销人名字等。有漏填写的,财务有权退回单据。
单据及附件页数请统一按所附单据的实际页数填写(《粘贴单》不做为附件)。要求字迹清晰,大小写金额应该一致,而且大写金额请注意规范用字。费用报销单上不能随意涂改,否则作废。
尚处在试用期阶段的员工不予报销任何费用。特殊情况除外;
对于附件单据的基本要求:
合法性:原则上要求凭发票进行费用报销; 合理性:要求费用的支出是正常的、合理的,是按公司规定予以报销的; 真实性:要求费用的发生是真实的;
准确性:要求报销的费用和实际发生的费用、发票的金额、费用报销单上填写的金额是一致的。
(附件单据有一条不合符合,财务部有权拒绝付款。)
贴票规定:
票与票不可以直接黏贴在一起,每张发票必须直接黏贴在《粘贴单》上; 票据正方向顺序黏贴,不可以随意倒贴、乱贴;
发票上得金额在黏贴时不可以被黏住看不到,财务人员无法确定金额的,将被视为无效发票;
发票正面不可随意涂写任何文字,备注该笔业务可在发票背面填写; 但凡取得定额发票的,需在定额发票上如实填写业务发生的日期;
特别提醒:
1、费用一周一报;
2、上次借款未还清的,不允许再提出借款(有特殊理由必须说明清楚);
3、所有费用报销要求提供正式发票,小于100元的零星费用,经财务主管审核后可以直接提供收据;
第四篇:药品经营企业票据管理自查报告
关于我公司规范药品购销活动中票据
管理的自查报告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我公司在接到《关于规范药品购销活动中票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后,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照通知的要求,有质管部牵头财务部、采购部、业务部配合对我公司进行全面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经过对公司经营情况的统计和全面的了解,我公司中有23.56%的供货单位《增值税专用发票》及随货清单随货同行,71.23%的供货单位《增值税专用发票》在货物验收以后一个月内到达,5.21%供货单位《增值税专用发票》在结账时送到.而下游单位的客户我们已经全部开具有关票据,所有公司的票据清单包括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购货单位、出库数量、销售日期、出库日期和销售金额等内容,税票与销售出库单的相关内容相对应,金额相符。
通过以上分析统计,所有单位的商品清单随货同时到达,而《增值税专用发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型商业公司的税票能随货同行;
2.小型商业公司及工业单位的税票不能及时到达;
3.造成税票不能随货同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供货方担心货物在下家验收不合格退货,造成税票与货不符;
4.还有一个原因是每到月底时,税票用完,必须等到下个月才能开具。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采取如下措施:
1.采购员在报计划时,要求对方必须税票与货同行;
2.如有特殊原因不得做到税票随货同行的,由财务内勤登记,督促。
由于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我公司在票据管理中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我们一定会按照通知的要求及市局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去规范公司的经营行为,合法经营规范经营。
单位名称
日期
第五篇:药品分级管理规范
辽宁省加强医疗机构 药品使用管理专项工作方案
为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避免药物的滥用,减轻患者因不合理用药而产生的过度经济负担,根据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管理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卫医发[2006]412号)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规章,全面整顿和规范药品使用环节的秩序,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
(一)工作目标
1、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专业组织进一步健全,合理用药管理职责进一步落实;
2、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得到建立和完善;
3、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社会人群合理用药意识提高;
4、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使用的管理进一步加强。
(二)工作重点
1、以规范提高药物临床应用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2、推进医疗机构药品的规范化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处方行为;
3、加大对医疗机构特殊药品使用和管理的监督力度;
4、完善和落实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5、规范医疗器械使用的管理制度。
三、主要任务与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专业组织
二级以上医院建立由院领导牵头,医疗、药学、医疗行政管理等人员组成的药事管理委员会,其他医疗机构设立由相应人员组成的药事管理组。药事管理专业组织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药品新品种准入制度。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要对进入临床使用的新品种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同一品种药物过多过滥;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要加强对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标准和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将标准与规范落到实处。
(二)建立完善药物临床应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二级(县级)以上医院制定本院基本药物目录、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和基本药物处方集,有条件的医院要按药物类别制定临床 应用技术规范,指导临床应用。
(三)实行药品分级使用制度
医疗机构要制定临床药物分级使用的规定,以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抗菌药物、激素类药品、高价位药品等对临床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影响较大的药品为重点,确定各级医师的处方权限。
(四)逐步实施药品通用名处方制度,解决同一品种药物过多过滥的问题。
(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和本单位抗菌药物应用指南或管理办法。
2、医院成立临床用药监督组,定期组织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检查,评价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使临床医师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证,做到预防应用抗菌素合理、联合应用抗菌素正确,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纠正药物应用中的问题。
3、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医院医务部门每月至少要组织一次处方点评,并对严重违反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的当事人给予相应处分。
4、建立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制度,对本单位各类抗菌药物的用量进行动态监测。定期通报本机构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积极参加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及“细菌耐药监测网”的工作,自觉接 受卫生行政部门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与管理。
(六)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
1、医疗机构要根据《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日常管理。要建立健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做好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采购、验收、储存、保管、发放、调配、使用和安全管理,实行安全责任制和问责制,切实加强管理。
2、加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以下简称《印鉴卡》)管理。医疗机构要按照规定提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法对其进行检查,核发《印鉴卡》。
3、各级医疗机构要对执业医师和相关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并建立登记制度。培训内容应包括: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癌痛、急性疼痛和重度慢性疼痛的规范化治疗;医源性药物依赖的防范与报告;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等。
4、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定期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要对超越权限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处理;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七)进一步建立、健全临床药师制度
临床药师应参与临床用药、查房、会诊等工作,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八)开展面向患者和社会的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通过宣传单、宣传栏、健康教育讲座等多种方式,在医疗机构门诊、病房等处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合理用药知识。二级以上医院要在门诊设立“用药咨询”,由药师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进行安全用药知识宣传。卫生行政部门也要组织面向社会的合理用药知识宣传。
(九)开展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和医疗器械使用情况检查 在专项工作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组织进行药物(包括医院制剂)临床应用情况的检查,包括对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的落实情况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等情况的检查,并组织开展对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购进、贮存(器械的养护)、检验的检查,根据发现的问题积极组织整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督导,确保整改方案的落实。
(十)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各级医疗机构应建立药品使用环节的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收集、报告和管理制度,及时处置群体性不良反应事件,在规定时限内向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进行报告,并视情适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药品的使用安全。
四、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根据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管理专项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加强合理用药专项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7 年1月~3 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按照本方案制订具体实施 方案。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对本地区、本单位开展合理用药专项工作进行总体动员和安排部署。成立相应的组织,明确职责分工,并建立绩效评价机制,保证专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7 年3月~6 月)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按照专项行动方案,建立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并组织实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专项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卫生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开展专项行动的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三)总结阶段(2007 年7 月)
各地各单位在阶段性工作结束后,对本地区、本单位专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逐级上报,由卫生厅汇总上报卫生部。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1、整顿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是今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工作之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工作和药品安全工作。
2、建立合理用药和药品安全责任制,将专项行动的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逐级分解落实,逐级考核,确保抓出实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加强对专项行动的领导。
(二)建立起临床合理用药管理的长效机制
1、与当前开展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有机结合,正确认识和处理医疗机构公益性质与医疗机构现实发展的关系,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防止药品滥用。
2、与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和院务公开结合起来。医疗机构质量管理部门要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单个品种用量较多的抗菌药物进行公示,按专科对处置药品费用较高的医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从制度上进行管理,增强医生合理用药的自觉性。
3、与等级医院复核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医疗机构要把药品占总收入比例的动态变化作为评价医院合理用药专项工作成效的客观指标。要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作为药事管理的重要内容,促使医院加强对药品使用的管理。
4、与正在开展的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积极配合监察部门,加大对药品使用环节索要和收受回扣、开单提成、统方费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专项治理过程中开展工作不力,存在严重问题的医疗机构,要追究医疗机构和负有管理职责的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领导的责任。
(三)大力宣传,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利用现代传媒,大力宣传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知识,营造一种广泛宣传、群众知晓、社会支持的舆论氛围,通过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查处情况的报道,增强医护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