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时间:2019-05-15 06:1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临床药理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临床药理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第一篇:临床药理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临床药理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临床药理学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康尼尔大学Harry Gold提出。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临床药理学研究,于1947年被授予美国科学院院士称号。他首先提出医学界需要一个研究群体,这个群体的成员不仅要接受实验药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训练而且还应具备临床医学基础。

20世纪70年代,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Karolinska)医学院霍定(Huddinge)医院建立了规模较大,设备先进的临床药理室,在科研、教学和新药研究等方面均具备较高水平,接受并培训了许多国家的学者。

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拥有的28所医学院校中,有17所建立了临床药理室,并开设了临床药理学课程。其他欧洲国家(法国、意大利)以及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亦先后建立临床药理机构并开设临床药理学课程。

60年代以后临床药理学术刊物纷纷问世,至今全世界临床药理学的学术刊物已达70余种。

中国的临床药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自80年代以来,中国临床药理学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各医学院校内已较普遍地建立临床药理组织机构,开设临床药理课程。为适应新药审评与市场药物再评价的需要,促进临床药理学科的发展,卫生部自1983年以来在全国研究力量较强、人员素质较高、设备条件有基础的研究机构中先后三批建立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承担各类新药的临床药理研究。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建立之后,逐步修订与补充了卫生部药政局原来制定的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

临床药理基地的建立,汇集了药理学、临床医学、药学、生物统计学等邻近学科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在我国新药研究与开发、药品评价、教学、医疗、技术咨询与服务以及开展学术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临床药理学迅速发展适应三个需要

1.药品管理(Administration)

2.新药的研制、开发与市场(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Market, RDM)

3.医学迅速发展

现代医务工作者处于医学与药学迅速发展的时代。人类对疾病的研究手段不断完善,认识疾病的能力不断增强;新药的不断涌现以及市场药物再评价工作的开展,使临床医生面对的治疗药物无论从品种上还是从作用特点上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⑴ 社会需求、卫生法律法规逐渐完善对临床医生提出更高要求。

⑵ 临床医生应当不断更新对药物的认识,才能合理用药。

⑶ 临床医生要做到安全而有效地使用药物,还必须充分了解药物与人体

相互作用的规律乃至药物在不同个体的作用特点。

1.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研究手段,将数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综合地运用于研究药物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药物的临床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2.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放射免疫和酶联免疫检测等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使药动学、生物药剂学和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水平大大提高。临床医生应能够从临床药理学的角度准确地监测和评价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从而提高药物治疗学的水平。

第二篇:《临床药理学》思考题

《临床药理学》思考题

1.妊娠高血压患者,“当血压﹥170/110mmHg时,应积极降压,防止脑卒中和子痫的发生”,依据及理由?

When the BP﹥170/110 mmHg for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 should actively lower the blood pressure, so as to prevent stroke and eclampsia happened, why?

2.“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蛋白尿,不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不论血压正常与否,均应进行降压治疗”,依据及理由?

If diabetes patients experienced trace proteinuria, both type 1 or 2 diabetes, regardless of blood pressure is normal or not, to lower the blood pressure treatment must be taken, why?

3.试述提高门诊、住院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思路、方法? How to improve the blood pressure medication compliance for outpatient and hospitalized patients?

4.各类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目前临床常用药物?各类代表药物的临床评价?

List the clinical commonly used drugs for treatment of atherosclerosis, and give some clinical evaluations of representative drugs.5.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理,结合阿司匹林性质特点,评价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From the mechanism of atherosclerosi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spirin, to evaluate aspirin’s control effect on atherosclerosis.

第三篇:临床药理学题

临床药理学思考题

1.新药临床试验分几期,新药证书在第几期完成后发给。

2.临床药理学与药理学最本质的区别是

3.评价药物作用的强弱的指标有哪几种

4.人类致畸敏感期是指

5.老年人用药一般为药典用药量的6.药物临床试验的应急信件

7.Ⅳ期临床试验的内容有哪些,“特殊群体的试验”是指哪些群体?

8.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指征有哪些

9.AUC是指

10.Ⅱ期临床试验的设计原则

11.最常用的治疗药物监测方法是

13.新药Ⅰ期临床实验的对象要求是

14.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的最小初始剂量、最大剂量、耐受性分组65

15.新药Ⅱ期临床实验的对象是

16.新药Ⅱ期临床试验的目的是

17.治疗药物监测多剂量给药的取样时间为

18.药物临床试验双盲法是指

19.二次揭盲操作步骤72

20.个体化给药概念36

21.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人员的组成22.不良反应报告的范围

23.临床试验的质量保障有62

24.临床试验监察员60

25.依从性概念

26.临床对照试验有几种,各适用那些情形70

27.药物编盲72

28.新药Ⅰ期临床试验的目的是

29.治疗药物监测单剂量给药的取样时间为

30.A,B.C类不良反应的特点

31.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将对胎儿致畸的药物应用规定

32.临床试验安全评估的不适表现分类

33.不良反应判定条件

34.不良反应发生率计算

35.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有效率计算73

36.视察、稽查

37.肾衰时给药方案调整计算

第四篇:《临床药理学》小字

2012级研究生复

一、名词解释:

1安慰剂:是指没有药理活性的物质如乳糖、淀粉等制成与试验药外观、气味相同的制剂,作为临床对照试验中的阴性对照物。

2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Ⅱ期临床试验是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必须设置对照组,随机化是使临床试验中的受试者有同等的机会被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中,而不受研究者和受试者主观意愿的影响。双盲法试验是研究者和病人都不知道每个病人分在哪一组,也不知道何组接受了试验治疗,此法的优点是可以避免来自受试者与研究者的偏倚。

3遗传药理学:是研究DNA序列个体变异引起的药物反应异常的学科。遗传药理学主要集中研究引起药物反应个体和群体差异的变异基因。换句话说,遗传药理学研究可能影响药物反应或代谢的候选基因的序列变异。

4时辰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生物的内源性周期节律变化关系的一门科学。时辰药理学主要研究两方面的内容,即时辰药动学和时辰药效学。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代谢或排泄等,都有自身的昼夜节律性改变,了解昼夜节律的规律,重新考虑用药方案。5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又称临床药动学监测,是在药代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现代化的灵敏快速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分析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6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在应用药物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时,因药物的原因而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引起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由此产生各种体征和临床症状的疾病。一般不包括药物过量导致的急性中毒。

7非处方药:over the-counter drugs OTC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8精神药品: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长期应用能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品。精神药品分类有中枢抑制剂、中枢兴奋剂、苯丙胺类、致幻剂 氯胺酮等。

9麻醉药品: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滥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易产生生理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麻醉药品分类: 阿片类、大麻类、可卡因类,常见的有生物碱吗啡、可待因、哌替啶、美沙酮、芬太尼等。

10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药物是各个国家根据各自的国情,包括疾病发生的状况和药事管理政策,按照符合临床实际的科学标准,从各类临床用药中遴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药品。这些药品均应具备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质量稳定、价格合理及使用方便的特点。同时,在医疗实践中对广大需要用药的患者而言,均应具备可获得性及可承受性的特点。

二、简答题

1、何谓药品不良反应,简述A型、B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

WHO对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定义是为了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改变人体的生理功能,人在正常用法用量下服用药品所出现的非期望的有害反应。我国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排除了治疗失败、药物过量、药物滥用、不依从用药和用药差错的情况。根据与剂量的相关性将ADR分类:

A 型(A augmented 型反应),常见,与药理作用增强有关,与用药剂量有关,容易预测,发生率高,死亡率低,肝肾功能障碍毒性增加,调整剂量预防,调整剂量治疗。如毒性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停药综合征等。

B 型(B bizarre 型反应),与常规药理作用无关,与用药剂量无关,难以预测,发生率低,死亡率高,肝肾功能障碍无影响,避免用药预防,停止用药治疗。如特应性-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

2、简述新药的Ⅰ期临床试验的主要内容和目的。Ⅰ期临床试验内容:为药物耐受性试验与药代动力学研究。

Ⅰ期临床试验目的:是在健康志愿者中研究人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并通过药物动力学研究,了解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的规律,为新药Ⅱ期临床试验提供安全有效的合理试验方案。

3、简述非甾体抗炎免疫药物共性不良反应。① 胃肠道损伤:为最

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粘膜损伤、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甚至穿孔。

② 肾损害:表现为急

性肾衰、肾病综合征、肾乳头坏死、水肿、高血钾和(或)低血钠等。

③ 肝脏损害:几乎所

有的NSAIDs均可致肝损害,从轻度的肝酶升高到严重的肝细胞损害致死。

④ 对血液系统的影

响:都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出血时间延长,致粒细胞减少、再障、凝血障碍等。

⑤变态反应:表现为

皮疹、荨麻疹、瘙痒及光敏、支气管哮喘等,也有中度表皮坏死松解及多形红斑。及过敏:特异性体质可出现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过敏反应。

⑥其他,可出现中枢

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耳聋、视神经炎和球后神经炎。

4、何谓药物依赖性,并简述其分类和区别要点。

药物依赖(drug dependence),某些药品的反复使用后,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用药者在心理和/或生理上产生的渴望继续用药的特殊状态。依其呈现的身体状态或特殊精神状态可分为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也称生理依赖性(physiological dependence)。用药者反复应用某种药物造成一种适应状态,停药后产生药物戒断综合征(abstinence symptom),使人非常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精神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emotional dependence)。凡能引起令人

愉快意识状态的任何药物

即可引起精神依赖性,精神依赖者为得到欣快感(euphoria)而不得不定期或连续使用某种药物。

5、作为药物转运蛋白之一的P-糖蛋白,其意义? 1.在肿瘤多药耐药中起主要作用,2.减少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3.参与屏障功能:BBB、血睾屏障,4.增加药物经肾排泄

6、药物与遗传物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三种特殊毒性是什么?并简述其相互关系。

药物和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细胞的表达发生相互作用可引起三种特殊毒性,即致癌作用、致畸作用和致突变作用。三者均为药物和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细胞的表达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药物的致突变作用发生在生殖细胞可能会导致致畸作用,发生在非生殖细胞则可以出现致癌作用;而具有致畸作用的药物不一定具有致癌作用或者致突变作用;具有致癌作用的药物不一定具有致畸作用和致突变作用。

7、哪些情况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

①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的,多为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如强心苷类;②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的,如三环抗抑郁药;③ 应用具有非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如苯妥英钠、氨茶碱、水杨酸等;④ 肝肾功能不全、胃肠道功能不良时使用的相关的药物,如利多卡因、茶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⑤当患者依从性差,出现耐受性、肝药酶诱导或抑制、原因不明上网药效变化时,⑥怀疑患者药物中毒时,如苯妥英钠中毒引起的抽搐与癫痫发作不易区别;⑦联合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可能影响疗效时。

8、简述药物滥用与药物误用行为的区别。

药物滥用drug abuse是指人们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间断或不间断地自行过度使用具有精神活性药物的行为。其结果必然导致药物依赖性,并造成用药个人精神和身体的损害,严重危害社会;药物误用drug mis-use即错误用药行为,指临床治疗过程中因用药适应症选择不当或无明确适应症、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或配伍不合理等,不仅未获预期效果,反而出现药物有害反应。

9、何谓新药?我国新药注册分哪几类?

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对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症的药品亦属新药。我国新药注册分成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和化学药品注册及生物制品注册三大部分。

10、茶碱的t1/2为8 小时,某哮喘病人口服茶碱,每8 小时一次,每次100mg,两天后在服药前采血(偏谷浓度),测得血药浓度4.0μg/ml,已知茶碱最低有效浓度为7μg/ml,试问该病人应如何调整剂量?

解:茶碱的t1/2为8小时,因此两天后已达稳态浓度,D’=D*C’/C=100*7/4=175mg,每日服药剂量应调整为200mg tid

D'为校正剂量,D为原剂量,C'为目标浓度,C为测得浓度。

三、论述题

1、试述致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并举例说明。

WHO将致依赖性药物分为三大类:

1.麻醉药品(narcotic drugs)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可分三类:(1)阿片类,包括阿片粗制品及主要生物碱吗啡、可待因、二乙酰吗啡(海洛因)及哌替啶、美沙酮、芬太尼等;(2)可卡因类,包括可卡因及其粗制品古柯叶和古柯糊;(3)大麻类,包括印度大麻及四氢大麻酚。2.精神药品(psychotropic drugs)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使之兴奋或抑制,反复使用能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品,可分为:(1)中枢抑制药,如巴比妥类和苯二氮卓类;(2)中枢兴奋药,如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冰毒)及亚甲二氧基苯丙胺(摇头丸);(3)致幻药,如麦角二乙胺和氯胺酮(K粉)。3.其他,包括烟草、酒精、茶、咖啡、挥发性有机溶剂等精神活性物质。

2、老年人应用华法林易导致自发性出血,分析其原因。

一、从药动学分析:老年人的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改变存在较大差异,如华法林的蛋白结合率下降,老年人肝合成蛋白的功能下降而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造成高蛋白结合率的华法林的游离型增加,表观分布容积增大,药理效应增强,如果老年人应用成人剂量的华法林可引起出血等不良反应增多。

二、从药效学分析:老年人肝合成凝血因子能力减退和血管发生退行性病变(血管断端回缩力下降)导致止血反应减弱,故对肝素和口服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非常敏感,一般治疗量可引起持久血凝障碍,并可有自发性内出血的危险。

3、华法林与阿司匹林何用易导致自发性出血,试分析其原因。

一、从药动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分析:当同时应用一种或多种药物时,它们有可能在血浆蛋白结合部位发生竞争,结果将使某一药物从蛋白结合部位被置换出来变成游离型,使更多的药物作用于靶位,加大了该药的毒性,阿司匹林对华法林有蛋白置换作用,使后者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明显增强,故易导致自发性出血。

二、从药效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分析:药物间最常见的协同作用类型是对同一系统、器官、细胞或酶的作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功能,降低血浆凝血酶原浓度,从而加强华法林的抗凝血功能,易诱发胃出血等自发性出血。

4、抗菌药物根据体内杀菌活性可分为哪两类,目前用于指导临床药物临床应用的药效学参数主要有那些?在治疗细菌性感染时,如何根据其体内杀菌活性合理用药。

一、抗菌药物根据体内杀菌活性可分为: Ⅰ类:“浓度依赖型”抗生素,代表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两性霉素B等; Ⅱ类:“时间依赖型”抗生素,代表药:大环内酯类中的阿奇霉素、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

二、药效学参数(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

1.最小有效量、阈剂量、阈浓度

2.最大效应(效能)3.效价强度(效价)4.半数效应量:ED50、TD50、LD50

5.治疗指数(TI)时效曲线信息(参数):1.起效时间2.最大效应时间3.效应维持时间4.作用残留时间

时量曲线与时效曲线的关

三、根据药动学特点选择抗菌药(PK)

⑴根据药物吸收的程度和速率选药

轻、中度感染:口服易吸收的抗菌药严重的感染:宜选用静脉给药,以避免口服或肌注时各种因素对其吸收的影响。(2)根据药物的分布特点选药

不同的抗菌药其分布特点不同,不同部位的感染应选择相应部位药物浓度高的抗菌药。

脑膜炎青霉素G、SD、第三代头孢

骨克林、林可、磷、氧氟、环丙

前列腺氟喹诺酮、红、SMZ、TMP、四

胆汁大环内酯、林可、利福、哌酮、曲松、庆大、氨苄等

胎儿循环氨基糖苷类、氯霉素、磺胺类(不用)(3)根据药物的排泄特点选药

①泌尿道感染:主要以原形从肾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尿药浓度比血药浓度高数十倍以上; ②胆道感染:胆汁浓度较高的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林可、克林、氨苄、第三代头孢等,可达血药浓度的数倍以上。

第五篇: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临床药理学教学大纲

-供临床医学专业七、八年制学生使用

第一章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临床药理学、临床药效动力学、临床药代动力学、市场药物再评价的概念。2.熟悉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临床药理学的职能。

3.了解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药物临床试验的伦理学要求。【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

1.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交叉学科。临床药理学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规律等,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动学、新药的临床试验、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2.临床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人体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和临床效应及作用机制。

3.临床药代动力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正常人与患者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规律性。

4.市场药物再评价(revaluation of marketing drugs):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从临床药理、药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等方面,对其在社会人群中的不良反应、疗效、用药方案、稳定性及费用是否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做出科学评价和估计。

二、国内外临床药理学发展概况

三、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1.药效学研究 2.药动学研究 3.毒理学研究 4.临床试验 5.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四、临床药理学的职能 1.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2.市场药物的再评价 3.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4.临床药理学教学与培训 5.临床药理服务

五、新药的临床药理学评价 1.新药研发的主要流程

2.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Ⅰ、Ⅱ、Ⅲ、Ⅳ期 3.新药临床试验方法学:对照、随机、盲法

六、新药临床试验的伦理学要求

第二章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在人体的体内过程随时间而改变的量变规律。2.熟悉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诸多因素。【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吸收

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1)消化道内吸收:口服或舌下、直肠给药

(2)影响药物从消化道吸收的主要因素:药剂学因素、生物学因素、首关效应

(3)消化道外吸收:从注射部位、皮肤粘膜、鼻粘膜、支气管或肺泡吸收 2.分布 分布是指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流转运至组织器官的过程。

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细胞膜屏障器官血流量与膜的通透性、体液pH和药物解离度、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药物转运体。3.代谢 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改变,也称生物转化(1)生物转化的方式与步骤(2)生物转化的部位及其催化酶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3)生物转化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与营养状态、病理因素。4.排泄

排泄是指体内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到体外的过程。

(1)肾排泄药物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2)胆汁排泄及其影响因素(3)肠道排泄及其它途径排泄

二、药代动力学基本原理

1.药代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1)动力学模型:开放性一室模型、开放性二室模型。(2)消除速率过程:一级动力学过程、零级动力学过程

2.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临床意义(1)半衰期(2)表观分布容积

(3)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4)生物利用度(5)总体清除率

(6)稳态血药浓度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第三章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个体化

【目的要求】

1.掌握治疗药物监测的定义及临床意义。2.掌握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种类。3.熟悉治疗药物监测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1.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1)个体化给药(2)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

(3)判断病人用药的依从性(依从性指病人是否遵医嘱用药)2.血药浓度与药效的关系 3.需要监测的药物(1)治疗指数低的药物

(2)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3)治疗作用与毒性反应难以区分(4)肝肾心功能不全(5)合并用药

4.治疗药物监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影响血药浓度与药效关系的因素(2)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和验证(3)采血时间与方法

5.血药浓度测定的方法

二、给药个体化 1.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

(1)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明确有效血浓度范围、掌握患者的个体化资料。(2)给药个体化的步骤

2.根据血药浓度制定与调整给药方案

第四章

临床药物效应动力学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效应的量效关系、时效关系与时效曲线。2.掌握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3.熟悉药物的效应和作用、受体学说及其临床意义。【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药物的作用是增强或减弱机体原有的功能。增强者称为兴奋(excitation),减弱者称为抑制(inhibition)。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二、药物作用“量”的规律

1.量反应的量效曲线(graded dose-response curve)呈对称的S型曲线。2.质反应的量效曲线(quantal dose-respone curve)。

3.时效关系与时效曲线

三、药物特异性作用机制

1.作用于受体的药物:激动药、拮抗药、部分激动药、反向激动药

2.受体反应性的变化:受体脱敏、受体调节:下调(down regulation),上调(up regulation)3.受体理论与临床用药

四、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药物方面:

1.给药方案: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和间隔时间 2.药物剂型 3.制药工艺 4.药物相互作用

(二)机体方面:年龄、性别、营养状态、精神因素、疾病因素、遗传因素、生物节律。

(三)其他因素:生活习惯、环境污染。

第五章

药物的临床研究

【目的要求】

1.掌握新药临床试验分期及各期的目的。2.了解中国GCP的要点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中国GCP要点

二、药物临床试验分期及各期的研究内容、目的和设计原则

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某些类别的新药可以仅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Ⅰ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Ⅱ期临床试验: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做出初步评价,确 定适应症,推荐临床给药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每日给药次数等,评价其不良反应并提供防治方法。

Ⅲ期临床试验: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是治疗作用确证阶段。目的是进一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注册申请新药获得批准提供充分的依据。

Ⅳ期临床试验:又称新药上市后监察。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注意罕见不良反应)。

第六章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2.掌握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药物对妊娠妇女的影响

(一)妊娠期药动学特点

(二)妊娠期用药注意 妊娠期合理用药原则:

1.给育龄妇女用药,应考虑妊娠可能性;

2.对已孕妇女,在妊娠头3个月内应尽量不接触药物尤其是已确定或怀疑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3.若紧急情况必须用药时,应注意(1)单药有效避免联用

(2)有疗效肯定的老药避免使用尚难确定是否对胎儿有影响的新药(3)小剂量有效避免大剂量使用(4)早孕期间避免使用C类、D类药物

(5)若病情急需,要应用肯定对胎儿有害的药物,应先终止妊娠,再用药。

(三)分娩期合理用药

镇痛药、麻醉药、子宫收缩和抑制药的临床应用。

二、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一)胎盘对药物的代谢和转运

(二)胎儿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

(三)药物对胎儿的损伤 1.致胎儿生长发育迟缓 2. 药物的致畸作用:

美国FDA根据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经验得到的药物对胎儿致畸危险性,把药物分为A、B、C、D、X 5类

有致畸作用的药物:苯妥英钠、巴比妥类、碳酸锂、已烯雌酚、避孕药、链霉素、四环素类、维生素A类、抗凝药、抗恶性肿瘤药、糖皮质激素、抗甲状腺素、酒精、吸烟 等。

三、哺乳期妇女用药 1.药物的乳汁转运 2.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 1)药物对泌乳的影响 2)乳汁中药物对乳儿的影响

相当多的药物可通过乳汁转运,被乳儿吸收后,可能对其产生影响。

哺乳期妇女应禁用抗肿瘤药、抗甲状腺药、苯二氮卓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喹诺 酮类药物

3)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选择适当的用药时间;必须要用可能对新生儿有影响的药物时,应暂停哺乳。

第七章

新生儿及儿童用药

【目的要求】

1.掌握新生儿及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2.熟悉新生儿及儿童不同发育阶段的用药特点。【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新生儿及儿童不同发育阶段的用药特点

(一)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

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及排泄慢。随出生时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变化很大。病儿之间个体差异大。

病理状态下,患儿各项功能均减弱。

(二)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

1.可引起新生儿溶血、黄疸或核黄疸 2.可引起新生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3.某些抗生素对新生儿可产生不良影响 4.阿司匹林可致新生儿出血倾向

5.新生儿皮肤较薄,应用易吸收的外用药可产生全身毒性。

(三)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四)儿童期用药特点

二、新生儿及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1.及早明确诊断有助合理用药

2.防止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使用 3.选择适宜的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 4.严格掌握用药剂量 5.注意给药时间和间隔 6.重视用药的依从性

第八章 老年人的临床用药

【目的要求】

1.掌握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原则。2.熟悉老年人药动学、药效学特点。【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老年人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功能、免疫系统、泌尿系统功能的改变。

二、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 1.药物吸收:胃酸缺乏、胃排空速度减慢、胃肠及肝血流量减少、胃肠道内液体量减少,药物吸收减少。

2.药物分布:老年人细胞内液减少,总体液量减少,而脂肪增加;血浆蛋白减少;药物游离浓度增高。3.药物代谢

老年人肝重量减轻,肝血流减少,肝微粒体酶活性降低,对药物代谢减慢,t1/2延长 4.药物排泄

老年人肾组织进行性萎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血流减少,肌酐清除率降低,对药物的排泄能力减低,易蓄积中毒。

三、老年人药效学特点

1.神经系统改变对药效学的影响 2.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对药效学的影响 3.内分泌系统改变对药效学的影响 4.免疫系统改变对药效学的影响

四、老年人安全合理用药

(一)用药原则

合理:明确诊断、权衡利弊、正确选药。简明:简化治疗方案,用药种类少、用法简单。

适量:起始量一般用成人量的1/3~1/2,,经肾排泄的按肌酐清除率估算。

安全: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减少不良反应。

(二)注意事项

1.慎重、合理选药,用药方案简明。2.提高老年人对医嘱的依从性

3.控制疗程,及时停药

4.注意烟、酒、茶和饮食对药物的影响

第九章

遗传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要求】

1.掌握遗传药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熟悉遗传药理学在临床药物治疗和新药开发中的意义。【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定义:

遗传药理学是研究机体遗传因素(DNA的多态性)对药效学和药动学影响的学科,主要集中研究引起药物反应个体和群体差异的变异基因。

二、遗传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阐明遗传因素在药物代谢和反应差异中的作用及其机制。2.阐明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遗传变异。3.查找药物新基因。

4.阐明基因组中与药物相关的蛋白及其功能及编码基因。

5.对人群进行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并阐明与药物反应变异相关的候选基因。

6.阐明药物反应蛋白和相关基因在疾病发生等方面的作用。

三、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

(一)药物氧化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

细胞色素P450酶系基因多态性:细胞色素P450酶系(cytochrome p450, CYP450)由一群基因超家族编码的酶蛋白组成。它参与临床上90%以上的药物代谢。因此,P450基因多态性是造成不同个体药物代谢差异的基础。

1.CYP2C9 2.CYP2C19 3.CYP2D6 4. CYP3A

(二)药物代谢转移酶基因多态性 1.HMNT基因多态性 2.TPMT基因多态性

三、药物转运体基因多态性 1.ABCB1转运体 2.有机阴离子转运体 3.有机阳离子转运体

四、药物受体的基因多态性 1.β受体的基因多态性 2.AT1受体的基因多态性 3.组胺受体的基因多态性 4.5-HT受体的基因多态性

五、遗传药理学和临床合理用药

(一)遗传药理学在临床药物个体化治疗中的意义 1.针对病人基因型选择合适的药物 2.针对病人的基因型选择个体化剂量

3.早期发现疾病的遗传性易感因子,及早预防发病和进行有效治疗。

(二)遗传药理学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意义

1.开发针对性强、对特定疾病和特定人群更安全有效的药物。2.发现药物新作用靶点,开辟新药设计新途径。3.改善新药开发和新药临床试验过程,减少参试人数量。4.提高新药研制成功率。5.降低新药开发成本和医疗费用。

第十章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警戒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及常用分类。2.掌握药源性疾病的概念、诊断和处理原则。3.掌握药物警戒的概念及主要工作内容 4.熟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5.熟悉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1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

1.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定义 WHO:为了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人在正常用法用量下服用药物所出现的非期望的有害反应。

2.药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 ADE)

WHO: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良医学事件,不一定与用药有因果关系。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

(一)按照药物不良反应的性质分类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传统分类

(三)药物不良反应的新分类法

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

(一)药物方面

1.药理作用

2.药物的制剂工艺、杂质

3.药物的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

4.药物相互作用

(二)机体方面 1.种族和民族差异 2.性别、年龄 3.个体差异 4.患者的病理状态

(三)其他因素

第2节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一)我国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程序

(三)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范围

(四)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五)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

第3节

药源性疾病

一、药源性疾病的分类

1.量效关系密切型

2.量效关系不密切型 3.长期用药致病型

4.药后效应型

二、诱发药源性疾病的因素 1.患者因素 2.药物因素

三、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依据病史、用药史、临床表现,询问过敏史、家族史,排除药物以外的因素,经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

治疗原则:找出致病药物,停用并促其排出;症状严重时,要进行对症治疗;对已确认的致病药可选用特异性拮抗剂。

第4节

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PV)

一、定义

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药物不良事件或其他任何与药物相关问题有关的科学研究与活动。

二、药物警戒的主要工作内容

1.早期发现未知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其相互作用。

2.发现已知药品的不良反应增长趋势。

3.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和可能机制。

4.对风险/效益评价进行定量分析,发布相关信息,促进药品监管和指导临床用药。

三、药物警戒的目的

1.评估药物的效益、危害、有效及风险,以促进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药。

2.防范与用药相关的安全问题,提高患者在用药、治疗及辅助医疗方面的安全性。

3.教育、告知病人药物相关的安全问题,增进涉及用药的公众健康与安全。

第十一章

药物相互作用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念及对临床治疗的影响。2.熟悉药物在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3.熟悉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4.掌握预防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方法。[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一、药物相互作用的概念及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s):指病人同时或在一定时间内先后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所产生的复合效应,使药物的疗效发生变化或产生不良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对临床治疗的影响:药物的作用加强或减弱:加强指疗效提高或毒性增加;减弱指毒性减小或疗效降低。

疗效提高和毒性减小称为临床期望得到的药物相互作用。毒性增加和疗效降低称为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一)影响药物的吸收

1.pH的影响 2.离子的作用 3.胃肠运动的影响

4.肠吸收功能的影响 5.间接作用

(二)影响药物的分布

1.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

2.改变药物的组织分布量

(三)影响药物的代谢

1.酶诱导(enzyme induction)

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格鲁米特、甲丙氨酯、苯妥英、扑米酮、卡马西平、保泰松、尼可刹米、利福平、螺内酯 等可加速某些药物的代谢,减弱其疗效。

2.酶抑制(enzyme inhibition)

药酶抑制剂:氯霉素、异烟肼、环丙沙星、红霉素、甲硝唑、咪康唑、酮康唑、西咪替丁、奥美拉唑、三环类抗抑郁药、吩噻嗪类、保泰松、胺碘酮、维拉帕米、哌醋甲酯、丙戊酸钠 等可抑制某些药物的代谢,增强其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四)影响药物的排泄

1.干扰药物从肾小管分泌 2.影响药物从肾小管重吸收

三、药效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

2.拮抗作用

四、药物体外的相互作用

配伍禁忌、药物与容器的相互作用、赋形剂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五、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2.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3.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4.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5.肾脏的不良反应

六、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预防 1.详细了解病史

2.减少联合用药的种类和数量

3.尽量避免联合应用易导致严重不良相互作用的药物 4.充分考虑遗传因素、疾病或病理情况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5.不宜频繁更换药物

6.应用容易引起相互作用的药物时,应特别注意,必要时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第十二章

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性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滥用、药物依赖性的概念。2.掌握具有依赖性药物的分类。3.掌握药物依赖性的治疗措施。4.熟悉药物滥用的管制与防治。[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概念 1.药物滥用(drug abuse):非医疗目的反复使用具有依赖性潜能的精神活性物质的行为。2.药物依赖性

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是指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 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 表现出一种强迫性地定期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 为的是要体验它的精神效应, 有时也是为了避免断药引起的不舒适。同一个人可以对一种以上的药物产生依赖性。药物依赖性分为精神依赖性和生理依赖性两类: 1.精神依赖性(psychic dependence)

药物对CNS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欣快、愉悦、满足)。滥用者表现为对药物强烈的心理渴求(craying)。这种不能自制的强烈欲望驱使用药者产生觅药行为(drug seeking behavior)和用药行为(drug taking behavior)。

2.生理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

具有依赖性特征的药物经过反复使用所造成的一种病理性适应状态,必须有足量的依赖性药物维持,机体才能保 持正常状况。若突然停药,生理功能紊乱,产生戒断综合征(abstinence syndrome)。

3.交叉依赖性(cross-dependence)人体对一种药物产生依赖性时,使用该药所引发的戒断症状可被另一性质相似的药物所抑制,并维持原已形成的依赖状态。

二、具有依赖性特性药物的分类

1.麻醉药品(narcotic drugs):阿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

2.精神药物(psychotropic substances)::镇静催眠药、中枢兴奋药、致幻剂。3.其它:烟草、酒精、挥发性有机溶剂。

三、致依赖性药物的依赖性特征

四、药物滥用的危害

五、药物滥用的管制与防治 1.国际管制战略

2.我国的药物滥用管制办法

六、药物依赖性的治疗

治疗目标: 从依赖状态变成无毒状态,并维持无毒状态。

完整的阿片脱瘾包括:脱毒或控制戒断症状;身体康复和心理康复; 预防复吸。第十三章

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

[目的要求] 1.掌握不同类型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原则。2.掌握各类癫痫的合理选药。

3.熟悉抗帕金森病药、抗老年痴呆药的临床应用。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1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治疗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治疗

(一)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选药原则 1.首选抗血小板药

2.频繁发作的颈内动脉系统、无房颤的患者可选巴曲酶降解纤维蛋白。3.经抗血小板治疗后仍频繁发作者可考虑加抗凝治疗。4.伴房颤者选华法林长期口服以预防发作。

5.对于有危险因素者,尤其有出现脑梗死者,应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治疗。6.可加用钙通道阻滞药或改善脑供氧的药。

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药物治疗

(一)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选药原则

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以分型、分期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

三、脑栓塞的药物治疗 1.降颅压、脱水及利尿药 2.溶栓药 3.抗凝药

第2节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治疗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药物治疗

(一)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选药原则

二、脑出血的药物治疗

(一)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

(三)选药原则

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减轻血肿造成的 继发性损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治并发症。

第3节

治疗癫痫的药物

一、癫痫发作的主要类型。

二、抗癫痫药的基本作用机制。

三、癫痫治疗的总则

1.按照发作类型选药

2.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尽量单一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最好监测血药浓度;换药时应先加用替换药,再渐停老药;不可突然停药。

3.密切注意不良反应 4.孕妇用药应特别慎重

四、常用抗癫痫药

第4节

抗帕金森病药

第五节

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

一、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

二、常用抗帕金森病药 1.拟多巴胺类药 2.中枢抗胆碱药

第5节 抗老年痴呆药

一、概述

二、常用抗老年痴呆药

1.脑循环改善剂 2.亲智能药

3.与神经递质有关的药物

第十四章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目的要求】

1.掌握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T1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2.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3.掌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β受体阻断药、利尿药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4.掌握常用调血脂药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1节

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

一、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临床分型。

二、常用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三、常用抗高血压药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3.肾素抑制药 4.钙通道阻滞药 5.β受体阻断药 6.利尿药

四、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1.小剂量用药,减少不良反应 2.平稳降压 3.联合用药 4.个体化治疗

五、特殊人群的降压治疗

1.高血压合并心衰:ACEI、ARB、β受体阻断药、利尿药 2.高血压合并冠心病:β受体阻断药、钙通道阻滞药、ACEI、ARB 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ACEI联用钙通道阻滞药或小剂量利尿药 4.高血压合并肾脏损害:ACEI、ARB、钙通道阻滞药 5.老年高血压:钙通道阻滞药、ACEI、ARB、利尿药 第2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应用

一、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1.冲动形成障碍:①自律性增高;②后除极和触发活动。2.冲动传导障碍:①单纯性传导障碍;②折返形成。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I类:Na+通道阻滞剂,又分为Ia、Ib、Ic三个亚类。II类:β受体阻断剂 III类:延长APD药 IV类:钙通道阻滞剂

三、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1. I类抗心律失常药

(1)Ia类

奎尼丁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普鲁卡因胺的作用和临床应用特点。(2)Ib类

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美西律的作用特点。(3)Ic类

普罗帕酮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特点。2.II类-β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剂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主要适应症。普萘洛尔,美托洛尔、艾司洛尔抗心律失常的作用特点。3.III类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作用、药动学、不良反应。索他洛尔的抗心律失常特性。4.IV类 钙通道阻滞药

维拉帕米在抗心律失常中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四、抗心律失常药应用原则

第3节

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的临床应用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醛固酮受体拮抗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与评价。

二、利尿药

利尿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与应用。

三、β受体阻断药

对心力衰竭从禁忌到适应症,抗心衰的机制及临床评价、用法与注意事项。

四、强心苷类

强心苷类抗心衰的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与评价、用法与注意事项。

五、心衰的药物治疗原则

第4节 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临床应用

一、调血脂药

1.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

洛伐他汀(lovastatin),辛伐他汀(simvastatin)等此类药物的降脂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评价。

2.苯氧酸类(贝特类)的降脂特点、临床应用及评价。3.烟酸类的降脂特点、临床应用及评价。

二、抗氧化剂

普罗布考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评价。

三、多烯脂肪酸类

包括n-6和n-3两种类型,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评价。

四、保护动脉内皮药 肝素、硫酸软骨素等。

第十五章

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药物 【目的要求】

1、掌握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与作用机制、适应症、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2.熟悉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药理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3.掌握硫脲类药物治疗甲亢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1节 糖尿病的临床用药

一、糖尿病的类型

二、胰岛素

1.胰岛素各种制剂的特点 2.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3.临床应用与评价 4.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三、口服降血糖药

1.磺酰脲类:第一、二、三代磺酰脲类药物的名称、作用与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评价、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2.格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作用与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评价、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3.双胍类:二甲双胍

作用与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评价、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4.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药理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与评价、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药理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与评价、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6.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 药理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与评价、不良反应。7.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 西格列汀

药理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评价、不良反应。第2节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用药

一、硫脲类

包括 ①硫氧嘧啶类:丙硫氧嘧啶、甲硫氧嘧啶;②咪唑类:甲巯咪唑、卡比马唑 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评价、不良反应与防治。

二、碘和碘化物

碘化钾和复方碘溶液的药理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与评价、不良反应与防治。

三、放射性碘

临床应用与评价、不良反应与防治。

四、β受体阻断药

常用普萘洛尔、美托洛尔辅助治疗甲亢及甲状腺危象。

第十六章 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目的要求】

1.掌握抗菌药依据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分类。

2.掌握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抗菌特点、临床评价和主要不良反应 3.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4.熟悉需要进行TDM的抗菌药物。【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一、抗菌药的临床药动学

(一)抗菌药的体内过程

临床常用抗菌药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的特点。

(二)抗菌药的体内过程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依据抗菌药在不同组织或体液中的分布情况,选择在感染部位易达有效浓度且细菌敏感的药物,以提高疗效。

2.轻中度感染选择口服吸收好的抗菌药,严重感染注射给药。

3.氨基苷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易透过胎盘屏障损伤胎儿,孕妇禁用。4.多数抗菌药在尿中浓度高,治疗单纯性尿路感染可口服用药。

(三)抗菌药依据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分类

1.浓度依赖性抗菌药:氨基苷类、氟喹诺酮类、甲硝唑等。2.时间依赖性抗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大环内酯类等。

二、抗菌药的治疗药物监测

需要进行TDM的药物:氨基苷类、万古霉素、氯霉素、SMZ-TMP、肾功能减退者应用大剂量青霉素。

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1.确诊为细菌感染才用。2.据药敏结果选药。3.依据药物的作用特点选药。

4.依据患者病情状况制定抗菌治疗方案。5.避免局部用药;联合用药应有明确的指征。6.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和疗程。7.综合治疗

四、抗菌药的临床应用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的抗菌特点、临床应用及评价、主要不良反应与防治。

第十七章

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应用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的基本作用机制及特点。2.熟悉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了解其发展方向。3.熟悉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一、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分类

根据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将其分为五类 1.干扰核酸代谢的药物

2.直接影响和破坏DNA结构及功能的药物 3.影响转录过程的药物 4.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5.生物治疗药

二、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与特点

(一)干扰核酸代谢的药物 1.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药

甲氨蝶呤(MTX)的抗肿瘤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2.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

巯基嘌呤(6-MP)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3.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

氟尿嘧啶(5-FU)的抗肿瘤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卡培他滨的特点及应用。4.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

羟基脲(HU)、吉西他滨的作用特点。5.DNA多聚酶抑制剂

阿糖胞苷(Ara-C)、安西他滨的临床应用

二、直接影响和破坏DNA结构及功能的药物

(一)烷化剂

1.氮芥(HN2)用于恶性淋巴瘤,尤其适于有纵膈压迫症状者。毒性大。

2.环磷酰胺(CTX)对恶性淋巴瘤疗效显著。对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卵巢癌、乳腺癌等有效。致骨髓抑制,出血性膀胱炎,肝功损害。

3.噻替派(TSPA):用于乳癌、卵巢癌、肝癌、恶性黑色素瘤。致骨髓抑制。4.白消安(马利兰):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可抑制骨髓。

5.卡莫司汀:其脂溶性高,能透过血脑屏障,主要用于脑瘤,对恶性淋巴瘤、骨髓瘤也有效。致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肺纤维化.(二)破坏DNA的铂类化合物

顺氯氨铂:肿瘤联合化疗常用药物之一,与其他抗肿瘤药无交叉耐药性。可损伤消化道、抑制骨髓、引起耳毒性和肾毒性。同类药物卡铂抗瘤作用强,毒性较低。

(三)破坏DNA的抗生素类

丝裂霉素(MMC):用于消化道肿瘤、恶性淋巴瘤等。

博莱霉素(BLM):主要于鳞状上皮癌,也用于淋巴瘤的联合治疗。

(四)拓朴异构酶抑制剂

喜树碱(CPT):用于胃癌、绒毛膜上皮癌、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对膀胱癌、结肠癌、肝癌等。喜树碱毒性大,可致GI反应、泌尿道刺激症状、骨髓抑制等。羟基喜树碱的毒性较低。

三、干扰转录过程的药物

1.多柔比星(阿霉素,adriamycin):抗癌谱广,疗效高,用于耐其它药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或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淋巴肉瘤、乳癌、卵巢癌、小细胞肺癌、胃癌、肝癌、膀胱癌等。可致心脏毒性、骨髓抑制等。

2.柔红霉素 作用机制同阿霉素,用于耐其它药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或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可致心脏毒性、骨髓抑制等

四、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一)干扰氨基酸供应的药物

L-门冬酰胺酶 :可水解 L-门冬酰胺使瘤细胞蛋白质合成受抑制,而正常细胞不受影响。用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有骨髓抑制、过敏反应。

(二)干扰蛋白质功能的药物

三尖杉酯碱:它们抑制蛋白合成起始阶段,并使核蛋白体分解,释出新生肽链。对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疗效好,也用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可致骨髓抑制、脱发、胃肠道反应等。

(三)影响微管蛋白装配和纺锤丝形成的药物

1.长春碱类 有长春碱(VLB)、长春新碱(VCR)、长春地辛(VDS)长春瑞宾(NVB)。主要作用于M期。VLB主要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绒毛膜上皮癌。VCR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疗效好。VDS主治肺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食管癌、黑色素瘤和白血病。NVB治肺癌、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瘤等。长春碱类可致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脱发、胃肠道反应和局部刺激等,VCR的外周神经毒性大。

2.紫杉醇类 有紫杉醇和紫杉特尔,对卵巢癌和乳腺癌有特效。对肺癌、食管癌、大肠癌、黑色素瘤、淋巴瘤、脑瘤也有效。紫杉醇致骨髓抑制、心血管毒性、神经毒性和过敏反应。紫杉特尔不良反应较少。

五、生物治疗药

(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伊马替尼、吉非替尼、索拉非尼的抗肿瘤特点。

(二)单克隆抗体药

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的抗肿瘤特点。

六、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 1.选择正确、有效的给药方法 2.联合用药

下载临床药理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临床药理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临床协调员发展前景

    临床协调员发展前景 本期乔布简历小编要和大家讨论的是临床协调员发展前景。想必在各位读者中一定有人想入职临床协调员这个岗位,也一定很关心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那临床协......

    俄罗斯电力工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俄罗斯电力工业现状和发展前景俄罗斯的电力改革和发展历经磨难、艰难曲折,一直倍受世界各国关注。俄总统普京今年4月26日在《国情咨文》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国家的电力能源建设,......

    电动汽车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前景

    电动汽车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前景汽车是人们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汽车。但是,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能源消耗,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

    影视文学现状和发展前景

    广西南宁影视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影视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市......

    临床药理学心得体会c

    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阐明药物动力学,药效学,药物不良作用以及药物相互作用,推动新药与上市要的临床评价,促进合理......

    临床药理学考试总结

    一、 名词解释(3分*5个=15分) 1、新药:新药系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增加新的适应症,改变给药途径制成新复方制剂和改变剂型的亦 属新药范围。 2、GC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是有......

    中国民营钢铁企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民营钢铁企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发表于 2007-10-15 00:15:0 来源:《世界金属导报》一、关于民营钢铁企业这几年我国民营钢铁企业发展很快。2006年全国产钢4.18亿t,其中民营......

    中国清洁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清洁生产的现状和发展前景马梦娇(石家庄经济学院工程学院07级环境工程一班)摘要分析了清洁生产的问题,我国清洁生产的现状,从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及污染物排放量两个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