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安全玻璃现状和发展前景
我国安全玻璃现状和发展前景
作者:周志武
我国安全玻璃现状和发展前景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 周志武
安全玻璃是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及由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组合加工而成的其它玻璃制品,如安全中空玻璃、防火玻璃、防弹玻璃、防盗玻璃等,安全玻璃主要应用于汽车、火车、船舶、飞机、家电等工业领域以及房屋建筑、家庭装饰等行业,随着建筑、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空间环境要求的提高,安全玻璃由于其优良的安全性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安全玻璃现状
我国安全玻璃生产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90年代后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具有一
定规模安全玻璃生产企业550余家,安全玻璃年生产能力约1.1亿平方米,其中钢化玻璃8500万平方米,夹层玻璃2500万平方米,初步统计2004年钢化玻璃实际产量5327万平米,夹层玻璃实际产量1455万平米。2004年全年安全玻璃出口金额6777.83万美元,同比增长39.33%,进口金额9936.16万美元,同比增长27%。
我国安全玻璃生产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工艺流程、制造设备、材料性能、能源消耗、自动化水平、产品质量等方面。但近年来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设备,加强生产和质量管理,行业的总体水平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中国加入WTO后,加工玻璃的平均进口税率普遍降低。1999年加工玻璃平均税率为20%~25%,到2004年降至10%~15%。虽然对加工玻璃业总体上不会有太大的冲击,但面临的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局面。玻璃企业已意识到这一点,都在扩大加工玻璃的生产规模以降低成本、增加产品品种,增强应用开发能力等。安全玻璃主要生产企业除了原有的深圳南玻、上海耀皮、福耀集团、秦皇岛耀华、洛玻集团、汕头金刚、深圳三鑫、浙玻工程、青岛金晶等,最近秦皇岛耀华在沈阳、深圳信义在东莞、深圳南玻在天津、安源股份在萍乡建成各自的综合深加工玻璃生产基地,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钢化玻璃生产方法有物理钢化和化学钢化两种,目前只有十余家企业生产化学钢化玻璃。我国引进钢化玻璃生产线主要有芬兰Tamglass、美国Glasstech等公司约100条
钢化设备,Tamglass公司在天津建立了自己的钢化设备组装生产线,Glasstech公司2004年在上海设立了代表处。国内大多数钢化设备依靠自主开发由洛阳北玻、洛阳兰迪、秦皇岛运通等公司生产,目前市面使用的国产钢化设备约650条。
夹层玻璃的生产方法有两种,即胶片法(干法)和灌浆法(湿法)。
据统计,全国现有夹层玻璃生产线160余条,其中引进线约60条,国产夹层玻璃生产线由辽宁北方、常州锅炉等公司生产。年夹层玻璃生产总能力2500万平米,实际年产量约1455万平米。目前,使用高压釜胶片法生产夹层玻璃的生产线其胶合层大都采用PVB胶片,PVB胶片是上世纪30年代发明的。我国PVB胶片主要依靠进口,日本积水、美国杜邦、美国首诺三大公司PVB胶片以其稳定的质量、优良的服务几乎垄断了我国的进口市场。最近,日本积水公司开创在中国建厂之先河,投资20余亿日元在苏州新建年产4000吨PVB工厂,加快了在中国的发展。2004年我国安全玻璃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安全玻璃法规的实施促进了安全玻璃的应用。
在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的努力下,“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由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于2003年12月4日正式颁布,并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规定”实施后,安全玻璃产量增长32.5%。
(2)我国自主开发出先进的安全玻璃生产技术和产品,成为行业内的一亮点,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一是洛阳北玻集团2004年初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平无斑”新一代钢化炉,其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其生产的加工玻璃以优良的品质备受建筑业人士的欢迎,国家大剧院等重点工程采用“纯平无斑”玻璃幕,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二是由广东金刚自主开发的单片铯钾防火玻璃和防炸弹玻璃由于其优良的防火、防炸性能和良好的透光性能受到专家的好评和用户肯定。三是各种智能玻璃的开发应用丰富了安全玻璃的应用领域。
(3)安全玻璃法规和3C认证制度的全面实施,在一定程度规范安全玻璃的市场,提高了安全玻璃产品质量和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安全玻璃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和3C认证情况
目前,我国部分大型安全玻璃生产企业由于引进了国外先进生产工艺和质量管理手段,其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设备整体装机水平提高较快,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也完全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但由于大部分安全玻璃生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人员素质较低,有一定数量的不合格产品充斥着市场,严重影响了安全玻璃的质量信誉和人民
生命财产安全。
2001年12月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建筑、汽车、机车车辆用安全玻璃名列其中。2003年8月1日国家认监委开始对强制性产品认证进行执法监督,我国已有528家企业通过了安全玻璃3C认证。安全玻璃行业通过3C认证,极大地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在3C认证之前,只有前机械部于1995年曾以部门发文的形式要求在新车上必须使用经过认证的安全玻璃,而大量的维修零配汽车玻璃以及建筑用和机车车辆用安全玻璃则没有部门管理,产品质量处于失控状态。3C认证制度实施后,促进了安全玻璃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基本解决了多年存在的重复检测和重复发证情况,并实现了与国际接轨,提高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据初步统计,通过3C认证的企业总产量占全国汽车玻璃整车配套的99%,占全国汽车玻璃零配维修业的80%,认证过的建筑安全玻璃占全部建筑安全玻璃用量的75%以上,通过3C认证的机车安全玻璃也占使用量的80%以上。国家正在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进行总结和完善,将解决玻璃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进一步发挥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作用。
年份钢化玻璃(万平米)夹层玻璃(万平米)合计(万平米)
***7
***2
增长率38.4%14.8%32.5%
(注:数据来源重点企业调查统计与分析,仅供参考)安全玻璃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随着建筑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安全玻璃的使用前景一片光明。
3.1 安全玻璃法规的出台提供了法律保障
1996年10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35号令发布自1997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建筑物使用安装安全玻璃》,以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
1999年12月18日广州市建委文件穗建材[1999]434号文发布《关于在建筑物、构筑物中使用建筑安全玻璃的通知》。《通知》指出自2000年6月1日起新建、扩建、改建的各建筑物相关部位,必须使用建筑安全玻璃,不得使用建筑普通玻璃。
2001年1月9日北京市建委北京市规划委京建法[2001]2号《北京市建筑工程安全玻璃使用规定》颁布并实施。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2003年12月4日以发改运行2003]2116号文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的通知》,自2004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施行。2004年5月13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建委、发改委、经委、城市规划局、技术监督局和工商局六部门联合发布了《乌鲁木齐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明确发布日起所有需用玻璃作建材的新建、改建、装修建筑,都必须按规定要求安装使用安全玻璃。
2003年11月4日建设部公告第193号,批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102-2003,自2004年1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96同时废止。
2003年3月28日建设部以建设部第136号公告修订《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编号为JGJ113-2003,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原行业标准《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JGJ113-97同时废止。
上述法规、规范的颁布和3C认证制度的实施,确保了相关部位使用安全玻璃。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玻璃协会正在组织制订《建筑深加工玻璃生产、设计、安装、维护和保养技术法规》,该《法规》的制订实施,将进一步规范安全玻璃等加工玻璃的生产使用,扩大安全玻璃的应用领域。
3.2 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拉动汽车玻璃的需求
与汽车玻璃相关的汽车工业,“十五”期间增速在20%以上,2002年汽车产量325万辆,2003年汽车产量444万辆,2004年达507万辆,2010年可达1000万辆。根据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0年汽车产值占制造业的7%~8%,形成支柱产业,为汽车配套的安全玻璃产品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也会越来越看好。
3.3 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促进多功能安全玻璃的使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玻璃不仅仅局限于采光、挡风雨等功能,还应具有一些特殊功能,研制开发功能性安全玻璃是一种必然趋势。单片防火玻璃、防弹玻璃、防盗玻璃,因为具有大规格、透光度高,安全等特点,近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建筑防火安全的需要和全球范围内恐怖袭击的威胁,单片防火玻璃、防弹玻璃的用量将越来越多。
当前,我国安全玻璃产品主要朝着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主,突出产品“安全、透明、平整”的特点。“纯平无斑”是钢化玻璃发展的方向,其优良的品质备受建筑业人士的欢迎。二是以强化产品功能为主,突出产品“节能、环保、安全、智能”等特色。我国最近研制成功的智能玻璃,可以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控制可见光和红外线的透光率,还有防反射的镀膜钢化玻璃、防盗隔音玻璃等,这些产品在提高玻璃强度的同时具有防盗、隔音、节能等其它功能。紧随汽车发展趋势,汽车玻璃向个性化、环境友好、舒适驾乘、更安全和防范、易于通讯方向发展。安全玻璃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品种功能的增加都为加工玻璃的市场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时间: 2005-2
第二篇:浅析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韶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财政学》期末考核论文
题目:浅析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学生姓名:李思颖 学号:*** 专业:13会计学 班级:02班 任课教师:钟显龙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经济管理学院《财政学》期末考查评卷要求
一、考查内容
在《财政学》的相关知识范围内,以一种跟本课程相关的财政现象或财政问题或财政事件为考察对象,撰写一篇财政学论文。
二、评分细则
(一)A类答卷(优秀等级):
1、题目新颖,中心思想明确,有自己的观点及分析;
2、结构层次清楚,内容充实,有较多的事例或数据、图表作支撑;
3、文章篇幅较大(字数在5000字以上),且行文排版规范;
4、论文重复率低于10%。
(二)B类答卷(良好等级):
1、自拟题目,中心思想明确,有自己的观点及分析;
2、观点正确,结构层次清楚,有一定的案例及事实分析;
3、文章字数在4000字以上,行文排版规范;
4、论文重复率低于20%。
(三)C类答卷(一般等级):
1、自拟题目,有主题思想;
2、内容基本正确,叙述基本清楚;
3、文章字数在3000字以上,行文排版基本规范;
4、论文重复率低于30%。
(四)D类答卷(不及格等级):
1、标题及所回答的问题与试卷考试的要求不相符;
2、观点及内容有明显的错误,或问题讲述不清楚;
3、文章字数太少(在3000字以下),行文排版不规范;
4、论文重复率大于等于30%,或者抄袭他人论文;
5、不按时交卷。
任课老师:钟显龙
浅析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摘要:社会保险支出在我国的财政支出中,已经占有一定的份额,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养老保险又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随着我国的经济深化改革和人口老龄化比例逐年增长的现象,我国的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需要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更好地服务社会。、本篇论文主要分析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并找出优点与不足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还有,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发展前景进行剖析。
关键字:养老保险;人口老龄化;“空账”;多层次体系
浅析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作者姓名:李思颖 任课老师:钟显龙
养老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险制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各个保险项目中,养老保险是实施最广泛的一个险种。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使养老保险制度在人们的心里更加重视,同时受益人数也急剧增加。但是,我国在养老保险制度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空账”问题。现在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日益严重,规模也越来越大,埋下的隐患也逐渐暴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家庭规模与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等等,因此,对于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与发展情景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体系不够健全,缺乏高效的法律保障
由于养老保险牵涉着国家财政的稳固持续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个人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成败,必须采取措施来健全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这更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因为体系不够健全,所以存在着许多缺陷。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的大部分费用都是由国家和企业在负担着,职工个人缴费的比例并不大。随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费用的不断增加,养老保险筹集渠道窄,国家和企业的担子会越来越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1]。
(二)养老保险金的受益人群范围不够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根据我国目前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在国有企业中实行,城镇区、县以上的集体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参照执行,区、县以下的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城镇个体劳动者均不能享受养老保险金。全民和集体企业中德劳动合同制职工、临时工,以及区县以下集体与私营企业、新的股份制企业和个体劳动者,至今是没有明确的养老保险办法的。这种局限性,在某一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养老保险还需进行改革,也缺失了社会的公平性。
(三)“画地为牢”的单位养老模式,造成企业职工队伍老化,缺乏活力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没有“按劳分配”的说法,仍然是实行计划经济时期的那种经济体制模式。统一实行分配,无论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收入的多少,均实行单一层次的养老保险待遇,缺乏生机与活力。这种养老模式,容易造成企业中人员懒散,职工队伍趋于老化,缺乏企业应有的活力,对企业的运作,带来了不少隐患。并且,也与现行的市场经济制度不相一致,对控制待遇水平和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有着不利的影响[2]。
(四)养老保险资金流动性弱,“双轨制”不被重视,“空账”问题愈发严重 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养老保险运行机制的改革,我国养老金的筹资模式分为了三种,一种是现收现付制,一种是完全积累制还有另一种是部分积累制。但是,在由现收现付制逐步向部分积累制过渡的过程中,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与支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严重制约了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进程。正是由于存在着缺口,流动性困难,所以地方财政需要用养老保险金的个人账户资金和税收收入来弥补这一资金缺口,所以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就慢慢浮出水面。据了解,2015年我国的养老金空账已达到24859亿元,并且数字有增无减。这种“空账”现象会导致养老保险固态化,因为非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等仍未建立养老保险体制,国有企业的养老保险不会流动到非国有企业,所以很多国有企业的下岗工人大部分不愿选择到非国有企业去就业[3]。
(五)当前养老保险资金管理效率低下
在我国,有一项这样的规定,养老保险资金在留足两个月的支付范围以外,应该把所有的养老保险资金用于购买银行储蓄、国债、企业债券、投资,不能将其投入到其他金融和经营性事业。然而目前我国养老资金主要用于购买银行储蓄和国家债券,收益是很小的,这样跟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脚步有点出入,对于实实在在保值、增值养老保险金存在着阻碍。
二、对我国养老保险存在的弊端提出建议对策
(一)增加渠道去筹集养老保险资金
国际上成功进行养老保险改革的国家,建立了三种支付养老保险的转制成本的主要融资渠道。在我国,基本依赖于国有资产转移来满足养老保险的改革。这种做法显然会欠缺有效性。因为国有企业的规模、数量和质量的有限,还有资本市场吸收的能力和发达程度有待提高,所以我们需要增加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资金,增加养老金的投资回报率,减轻国家与国有企业的负担,让经济更好地发展。
(二)积极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增强个人自己投保的意识,加强企业和个人对养老保险的认识、责任与义务。促使养老保险的各个方面都得以发展和完善,并且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保障体系,使得整个保险体系都能实现规范化管理,也为促进个人账户迈向实账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4]。
(三)把个人账户“做实”,解决“空账”问题
应当建立账户独立制,进行独立、专项管理个人账户体系。将个人账户从社会统筹资金中分离出来,可以避免社会统筹要从个人账户中抽取资金的风险。还有可以建立专门、科学的基金管理机构去负责个人账户基金的记录、运营和管理,从而确保其保值和增值。
(四)寿险公司应在养老保险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寿险公司一直是具有活力与生命力的,如果可以把寿险公司这一队伍充分得投入到养老保险体系之中来,可以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1、寿险公司帮助扩大覆盖人员范围,因为国力也是有限的,加大寿险公司的重要作用,可以让寿险公司填补社会保障的一大空白;
2、寿险公司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使得养老基金作出最恰当的投资组合策略,得到最佳的资本配置和最高的投资回报率;
3、寿险公司的养老基金积累方式比较适合我国未来人口快速老龄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符合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方式向基金积累方式改革的趋势,也与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变化相协调。
三、我国养老保险的未来发展前景
(一)实行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
尽快实现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建立方便合理的社会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如果可以对养老保险建立实行全国统筹制度,就等于消除了地区的局限性,方便于人们跨地区转移养老保险,不论职工转移到哪个地区,都可以凭着自己的养老保险金卡进行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从而根本解决了因流动性困难造成的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移的问题。
(二)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基金监管体系
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结构中,必须保证收入与支出相分离,专款专用。并
且应当建立一套高效科学的监管系统,统一地进行管理。对于基本养老保险,作为政府应该成立独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于企业以及其他保险也应该由政府直属机构进行监管,实行统一集中的监管模式。还有要求专门的人员进行记录、运营和管理养老保险的各项情况[5]。
(三)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因为当前我国养老保险的涉及范围还是很小的,但是可以扩大覆盖面积,适当地把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纳入社会养老保险,逐步统一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现制度公平。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年轻劳动力慢慢向城市转移、农村的人口老龄化也在急速增加,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也渐渐淡薄,所以将养老保险覆盖到农村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应当逐步实施、建立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贴和国家扶持为辅、自助互济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合理降低缴费比例
之所以我国养老保险费比例比较高,是因为隐性的债务偿还的问题没有解决。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关于没有任何基金积累“老人”的养老金来源以及“中人”过渡性养老金,只能靠较高的缴费比例去填补。在这么多年来,这种方法一直都存在着缺陷,不是长久之计。从目前的基金状况可以看出,如果不尽快偿还债务,而是继续长期补贴,会导致资金越来越缺乏。若能弥补资金的缺口,降低缴费比例,会吸引到更多的人参加投保,使得基金进行良性循环。
2、要运用科学的、可行的方法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
一看到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很多人都想到第一方法就是增加参保人数,但是这种方法是片面的。应当运用保险精算原理,科学地预测未来基金状况,考虑基金的收支平衡,可扩的人数等等多种因素,制定五年以上的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的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计划。而不能像现在这样,只是单方面地根据当前的基金状况去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6]。
3、政府应当起到推动作用
各项社会保险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实施,包括养老保险,政府是强大的助推力。政府在养老保险工作中,应当具有市场管理的职能,调节服务。树立公民的服务意识,建立以服务为宗旨的政府管理机制。多观察市场变动,提高运行效能,贴
切地遵循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四)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市场化与规范化
因为我国当前就是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特征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因此,社会保障体系应与市场相结合。增大养老保险在整个经济保障体系中的比重,使得社会保障体系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在每个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中,更多地转变为由全体社会成员主动共同地参与到体系中去。
1、分别成立中央级养老保险基金和地方级养老保险基金。这种划分方式,可以体现各个地方的利益,也体现了公平性。把中央企业的国有资产以及税收收入放入国家养老保险基金中,各个地方的所有企业转移收入和地方税收收入的大部分放到地方养老保险基金,小部分放在国家养老保险基金,以此增强中央转移支付的能力
2、规范中央对地方的养老保险金转移性支付管理。目前,我国养老保险是采用“属地原则”,中央应当明确指定养老保险金的转移支付标准和流程,保证公平、公正和透明[7]。
(五)可以适当地提高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可以在减少人口的同时相应地增加在职人口的数量,降低赡养比例。降低老年的抚养比例,可以有效的减轻养老金发放的沉重压力。但是这个需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虽然说延迟退休可以降低抚养比,但是若处理不当很可能会提高养老保险费的比例。
(六)鼓励企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保障
政府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实行权力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企业为主力,个人为辅力,共同建立企业年金保障。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保障符合条件、自愿参加的全体职工,并根据发展战略、收入分配制度、人力资源策略、职工贡献程度等因素,探索建立多层次的企业年金保障体系,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同时也使企业的养老保险更加有活力,流动性更强。
总结:经过以上的分析,对我国的养老保险已经有更深的一层理解。随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比例上升,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养老保险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但是,我国的养老保险现状并不是很乐观。受益于养老保险的人
群还不是很广泛,局限于国有企业,覆盖面不广,缺乏社会公平性。养老保险体系也不是很健全,法律保障不够强大,筹资的渠道窄,国家和企业担负着很大的筹资角色,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养老保险模式应该有所改革,而不是一味地颁发养老保险金,这样会很容易丧失企业的活力与生机,不利于调动人员的积极性。还有更加严峻的是,个人账户“空账”问题,暴露了国家的隐性债务的存在,资金的缺口需要去填补。流动性困难,导致国有企业固态化。所以亟需采取相应地措施去把个人账户“做实”了,增强资金的流动性,确保养老保险的保值增值。在将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的现实问题,抚养比下降,养老保险肯定会越快越受人们的关注。因此,需要健全与完善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监管体系,扩宽筹资渠道,增大覆盖面,充分发挥政府的各项职能。让我们的上一代、这一代以及下一代能够享受到“养老保险”带来的春风。
参考文献:
[1]王逸辉.养老基金的若干问题及其法律规范[D].江西财经大学, 2003.[2]程乐华.省级统筹:养老保险走出旧模式的现实选择[J].中国社会保障, 1997(09).[3]弭艳琦.解决养老保险转轨成本的可行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4.[4] 董毅, 冯铭文.我国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发展探析[J].管理观察, 2009(16).[5] 尹丽.对构建多层次基金评估体系的设想[J].商场现代化, 2008(33):356-357.[6] 王平.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运营研究[D].吉林大学, 2012.[7] 李博文.我国社会保障转移支付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15.
第三篇: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
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
八十年代初首期国库券的发行拉开了我国建立资本市场的序幕,发展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1.2.3.资本市场的起步和成长阶段(1981—1985年)。资本市场的形成阶段(1986—1991年)。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发展阶段(1992年以来)。
一、现状:
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也不长,但是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正在日益显现,并表现在多个方面。
1.筹集生产资金。我国企业的负债率比较高,这使得企业在财务上出现了两高一低的现象:即高负债率、高利息率及资产的低回报率。两高一低使企业财务成本偏高。自1990年以来,上市公司共筹集资金2650亿元,其中1140亿元是通过发行B股、H股以及红筹股的方式筹集到的。这些资金扩大了企业的自有资本规模,大大缓解了企业的债务负担,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2.改善企业的经营机制。上市公司在经营机制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已经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进行任命。上市公司的发展为尚未改制的国有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3.优化资源配置。在审批上市公司的时候,必须考虑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如果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发展前途的,就可予以批准,对于那些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要给予抑制。同时,上市公司配股时,也要考虑到它的投资方向,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有市场,是否有发展前途。另外,最近几年出现的资产重组,也有改善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功能。
4.提高经济效益。从总体上来说,上市公司的业绩比未上市的国有企业有明显的提高。
5.股份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税收收入。同时,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推动了通讯行业的发展,而通讯行业的发展,也会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税收。
6.加快了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我们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不仅表现在利用资本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国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也在逐渐向国际上通行的游戏规则靠拢,这为我们今后融入国际市场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1.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够合理。国家股和法人股由于不能上市流通,只能进行协议转让,而协议转让时的股价很低,有时甚至只值两三块钱。
另外,由于许多公司都进行配股,国家股、法人股的比重正在逐渐下降。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还给市场造成了股市扩容的压力。不少投资者担心一旦政府改变政策,决定让国家股和法人股上市流通,股价就很可能会出现大幅度下跌,造成股市崩盘。所以国家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成了悬在股东头上的一把剑,但目前让国家股、法人股流通的难度也比较大。
2.股市供求关系不协调。股市刚出现时,由于当时上市的股票很少,而需求很旺,所以有一段时间出现了股价大幅度上升的现象。而现在的股市却相反,利好政策不断,但股市反应冷淡,有时甚至不涨反跌。除了外部环境不太理想,投资者开始不断成熟以外,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股市扩容速度太快,导致供给过多,而需求相对不足。
3.上市公司的素质参差不齐,上市公司是我国资本市场、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微观基础。而这个微观基础不够理想、不够平衡,有些企业相当不错、有些企业还可以,但有些企业就不怎么样,甚至很差。例如ST股票就是那些业绩不好、需要投资者加以特别关注的企业。有些上市公司为了在股市继续圈钱甚至弄虚作假。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状况,提高上市公司的素质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5.证券公司违规现象还比较严重。这几年尽管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对违规者进行严肃的处理,但违规现象仍然时有出现。
三、发展
1.我们要通过股份公司、资本市场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2.改变筹资结构的需要。
3.分散个人金融资产的需要。
4.发展资本市场是利用外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5、规范、平稳地发展资本市场,放慢上市速度。
第四篇:安全玻璃
单片钢化玻璃不能算作安全玻璃,只有双面都采用钢化玻璃才是安全玻璃。习惯上我们为了节省造价通常只做单片钢化。但是此次我司报国优还有生产许可证都提醒我们,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玻璃的界定问题。去年底建设部发了一个通知,清楚的说明了单片钢化的中空玻璃不是安全玻璃,不允许用于幕墙 规定全文如下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2003年12月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改运行[2003]2116号发布)
------------------第一条 为加强建筑安全玻璃的生产、流通、使用和安装管理,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规范建筑安全玻璃应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制定《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安全玻璃,是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及由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组合加工而成的其他玻璃制品,如安全中空玻璃等。单片半钢化玻璃(热增强玻璃)、单片夹丝玻璃不属于安全玻璃。第三条 国内所有从事建筑安全玻璃生产、进口、销售和建筑物建设、设计、安装、施工、监理单位,应执行本规定要求。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城市自本《规定》实施之日起的新建、扩建、改造、装修及维修工程等构筑物,应按本规定要求使用安装安全玻璃。第四条 国家质检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负责对建筑安全玻璃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国家检验检疫机构负责进口安全玻璃检验监督管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建筑物使用、安装建筑安全玻璃的管理监督工作。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应通过引导企业遵守行规行约,实行自律,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督促企业执行本规定。第五条 安全玻璃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所有出厂的安全玻璃产品应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对进口安全玻璃按照国内同类产品的强制性技术规范实施检验,不合格的不得进口。建设、施工单位采购用于建筑物的安全玻璃必须具有强制性认证标志且提供证书复印件,对国产安全玻璃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对进口产品提供检验检疫证明。以上资料作为工程技术资料存档,资料不全的产品不得使用。第六条 建筑物需要以玻璃作为建筑材料的下列部位必须使用安全玻璃:
(一)7层及7层以上建筑物外开窗;
(二)面积大于1.5m²的窗玻璃或玻璃底边离最终装修面小于500mm的落地窗;
(三)幕墙(全玻璃除外);
(四)倾斜装配窗、各类天棚(含天窗、采光顶)、吊顶;
(五)光观电梯及其外围护;
(六)室内隔断、浴室围护和屏风;
(七)楼梯、阳台、平台走廊的栏板和中庭内栏板;
(八)用于承受行人行走的地面板;
(九)水族馆和游泳池的观察窗、观察孔;
(十)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门厅等部位;
(十一)易遭受撞击、冲击而造成人体伤害的其他部位。本款第十一项是指《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和《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所称的部位。第七条 安全玻璃生产企业应能够独立组织生产,应有完整的工艺装备,有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应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必备的检验设备和质量管理机构。安全玻璃生产企业应取得国家指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颁发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未取得认证的企业生产的建筑安全玻璃不得出厂、销售和在其他经营性活动中使用。第八条 建筑物按规定应使用安全玻璃的部位,建设单位不得要求设计单位在设计方案中设计非安全玻璃,也不得要求施工单位安装非安全玻璃。第九条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在建筑物按规定应使用安全玻璃的部位,应在设计文件中标明。第十条 施工单位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玻璃,应核查本规定第五条所要求的产品质量证明材料,安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设计方案和安装技术标准。对建筑施工人员的培训,应包含安全玻璃安装操作的内容。监理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第十一条 在本规定第六条第(三)、(四)、(五)项所列部位的安全玻璃安装施工完成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中间验收,未经中间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第十二条 处罚
(一)因安全
玻璃本身质量问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人身伤亡事故的,安全玻璃生产企业负相应法律责任,质量监督部门应对其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其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按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强制性认证机构应按相关规定撤销其认证证书。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认证机构应负相关的法律责任。
(二)对违反本规定销售不合格安全玻璃的单位,其销售的产品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人身伤亡事故的,销售单位应负相应法律责任。
(三)对违反本规定进口不合格安全玻璃的贸易关系人,其进口产品造成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事故的,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对违反本规定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对违反规定销售不合格安全玻璃的单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查处。第十三条 本规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单片钢化玻璃不能算作安全玻璃,只有双面都采用钢化玻璃才是安全玻璃。建设部发了一个通知,清楚的说明了单片钢化的中空玻璃不是安全玻璃,不允许用于幕墙 规定全文如下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2003年12月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改运行[2003]2116号发布)
------------------第一条 为加强建筑安全玻璃的生产、流通、使用和安装管理,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规范建筑安全玻璃应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制定《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安全玻璃,是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及由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组合加工而成的其他玻璃制品,如安全中空玻璃等。单片半钢化玻璃(热增强玻璃)、单片夹丝玻璃不属于安全玻璃。第三条 国内所有从事建筑安全玻璃生产、进口、销售和建筑物建设、设计、安装、施工、监理单位,应执行本规定要求。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城市自本《规定》实施之日起的新建、扩建、改造、装修及维修工程等构筑物,应按本规定要求使用安装安全玻璃。第四条 国家质检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负责对建筑安全玻璃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国家检验检疫机构负责进口安全玻璃检验监督管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建筑物使用、安装建筑安全玻璃的管理监督工作。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应通过引导企业遵守行规行约,实行自律,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督促企业执行本规定。第五条 安全玻璃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所有出厂的安全玻璃产品应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对进口安全玻璃按照国内同类产品的强制性技术规范实施检验,不合格的不得进口。建设、施工单位采购用于建筑物的安全玻璃必须具有强制性认证标志且提供证书复印件,对国产安全玻璃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对进口产品提供检验检疫证明。以上资料作为工程技术资料存档,资料不全的产品不得使用。第六条 建筑物需要以玻璃作为建筑材料的下列部位必须使用安全玻璃:
(一)7层及7层以上建筑物外开窗;
(二)面积大于1.5m²的窗玻璃或玻璃底边离最终装修面小于500mm的落地窗;
(三)幕墙(全玻璃除外);
(四)倾斜装配窗、各类天棚(含天窗、采光顶)、吊顶;
(五)光观电梯及其外围护;
(六)室内隔断、浴室围护和屏风;
(七)楼梯、阳台、平台走廊的栏板和中庭内栏板;
(八)用于承受行人行走的地面板;
(九)水族馆和游泳池的观察窗、观察孔;
(十)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门厅等部位;
(十一)易遭受撞击、冲击而造****体伤害的其他部位。本款第十一项是指《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和《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所称的部位。第七条 安全玻璃生产企业应能够独立组织生产,应有完整的工艺装备,有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应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必备的检验设备和质量管理机构。安全玻璃生产企业应取得国家指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颁发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未取得认证的企业生产的建筑安全玻璃不得出厂、销售和在其
他经营性活动中使用。第八条 建筑物按规定应使用安全玻璃的部位,建设单位不得要求设计单位在设计方案中设计非安全玻璃,也不得要求施工单位安装非安全玻璃。第九条 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在建筑物按规定应使用安全玻璃的部位,应在设计文件中标明。第十条 施工单位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玻璃,应核查本规定第五条所要求的产品质量证明材料,安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设计方案和安装技术标准。对建筑施工人员的培训,应包含安全玻璃安装操作的内容。监理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第十一条 在本规定第六条第(三)、(四)、(五)项所列部位的安全玻璃安装施工完成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中间验收,未经中间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第十二条 处罚
(一)因安全玻璃本身质量问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人身伤亡事故的,安全玻璃生产企业负相应法律责任,质量监督部门应对其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其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按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强制性认证机构应按相关规定撤销其认证证书。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认证机构应负相关的法律责任。
(二)对违反本规定销售不合格安全玻璃的单位,其销售的产品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人身伤亡事故的,销售单位应负相应法律责任。
(三)对违反本规定进口不合格安全玻璃的贸易关系人,其进口产品造成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事故的,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对违反本规定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对违反规定销售不合格安全玻璃的单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查处。第十三条 本规定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安全玻璃,是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及由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组合加工而成的其他玻璃制品,如安全中空玻璃等。单片半钢化玻璃(热增强玻璃)、单片夹丝玻璃不属于安全玻璃。单片半钢化玻璃(热增强玻璃)、单片夹丝玻璃不属于安全玻璃。
第五篇:我国煤化工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煤化工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分
析
传统煤化工行业(包括焦化、合成氨、电石和甲醇)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产品广泛用于农业、钢铁、轻工和建材等相关产业,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保障人民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国传统煤化工产品生产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合成氨、甲醇、电石和焦炭产量分别占全球产量的32%、28%、93%和58%。传统煤化工产品处于阶段性供大于求状态,产能均有一定的过剩,主要是结构性过剩。
近几年,全国各地煤化工产业项目纷纷启动建设,在国家产业规划引导和地方规划布局下,已经基本形成了蒙东、黑东、苏鲁豫皖、中原、云贵和新疆等比较突出的产业集聚区域,产业集聚有利于区域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上下游配套的完善,能够加快形成规模化、多联产和一体化的煤化工产业集群。
新型煤化工是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产物,采用高新技术及优化集成,以清洁能源为主要产品。其优点是:能建设大型企业和产业基地,形成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及基地群;能有效利用煤炭资源,实现不同质量煤炭资源的合理、有效
利用;能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环境友好。但新型煤化工也有耗水量大、建设资金投入多、技术及工程管理水平要求高等特点。
低碳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我国是一个富煤,而油、气相对较少的国家,在低碳发展、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煤炭清洁利用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通过捕集封存或再利用的方式减少煤化工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正在得到我国煤化工行业的重视。
总体来看,我国低阶煤提质及高效利用技术虽然仍处于试验研究和工业化初始应用阶段,但其技术开发工作逐渐得到研究机构和企业重视,低阶煤利用技术研发成果的问世将快速推动我国对低阶煤资源利用的进程。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未来我国煤化工行业应坚持规模化、大型化、一体化、基地化发展模式,促进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加速行业龙头企业带动,进一步延长煤化工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企业层次、提高产品附加值。
实现我国煤化工行业从工业消费品向生活消费品转化,通过拓展加工深度,提高产品、产业的附加价值,突破煤化工行业发展瓶颈,逐步实现煤化工产业从“资源依赖型”到“资源效益型”,再到最终实现“资源生态型”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