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栖身于茅屋

时间:2019-05-15 06:0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精神栖身于茅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神栖身于茅屋》。

第一篇:精神栖身于茅屋

《精神栖身于茅屋》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9~11 题。(14 分)

精神栖身于茅屋

周国平

①如果你爱读人物传记,你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贫困。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凡高,现在他的一幅画已经卖到了几千万美元,可是,他活着时,他的一张画连一餐饭钱也换不到,经常挨饿,一生穷困潦倒。要论家境,他的家族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场。作为一名画家,他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可以像那些平庸画家那样迎合时尚以谋利,成为一个富翁,但他不屑于这么做。他说,他可不能把他惟一的生命耗费在给非常愚蠢的人画非常蹩脚的画上面,做艺术家并不意味着靠卖画挣钱,而是要去发现一个未被发现的新世界。②另一个荷兰人斯宾诺莎是名垂史册的大哲学家,他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宁可靠磨镜片的收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谢绝了海德堡大学以不触犯宗教为前提要他去当教授的聘请。③我并不提倡苦行僧哲学。事实上,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你本来习惯于骑自行车,不觉得有什么欠缺,可是,当你看到周围不少人开上了汽车,你就会觉得你缺汽车,有必要也买一辆。富了还想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这样,赚钱便成了你人生的惟一目的。即使你是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求?即使你是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

④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追求精神的富有。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我非常喜欢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 “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的确,一个追求精神财富的人必定淡然于物质的奢华,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离哲学家不远了。(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9.根据全文内容,标题中“茅屋”一词的含义是▲。(4 分)

10①②两段列举凡高和斯宾诺莎的例子有什么作用?(4 分)▲▲▲

11.阅读课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选段,结合上文内容答题。(6 分)

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精神栖身于茅屋》一文的阅读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一个人应该如何保持灵魂的高贵和精神的富有。(50 字左右)

▲▲▲ 参考答案:9.简朴的生活方式。(意思对即可,4 分)10.作为事实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 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的富有”这一观点。(意思对即可,4 分)11.不设统一答案,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适当阐述即可。(6 分)

第二篇:精神栖身于茅屋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9~11题。(14分)精神栖身于茅屋 周国平①如果你爱读人物传记,你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贫困。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凡?高,现在他的一幅画已经卖到了几千万美元,可是,他活着时,他的一张画连一餐饭钱也换不到,经常挨饿,一生穷困潦倒。要论家境,他的家族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场。作为一名画家,他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可以像那些平庸画家那样迎合时尚以谋利,成为一个富翁,但他不屑于这么做。他说,他可不能把他惟一的生命耗费在给非常愚蠢的人画非常蹩脚的画上面,做艺术家并不意味着靠卖画挣钱,而是要去发现一个未被发现的新世界。②另一个荷兰人斯宾诺莎是名垂史册的大哲学家,他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宁可靠磨镜片的收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谢绝了海德堡大学以不触犯宗教为前提要他去当教授的聘请。③我并不提倡苦行僧哲学。事实上,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你本来习惯于骑自行车,不觉得有什么欠缺,可是,当你看到周围不少人开上了汽车,你就会觉得你缺汽车,有必要也买一辆。富了还想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这样,赚钱便成了你人生的惟一目的。即使你是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求?即使你是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④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追求精神的富有。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我非常喜欢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的确,一个追求精神财富的人必定淡然于物质的奢华,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离哲学家不远了。(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9.根据全文内容,标题中“茅屋”一词的含义是 ▲。(4分)10.文章①②两段列举凡?高和斯宾诺莎的例子有什么作用?(4分)

▲ 11.阅读课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选段,结合上文内容答题。(6分)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精神栖身于茅屋》一文的阅读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一个人应该如何保持灵魂的高贵和精神的富有。(50字左右)▲ ▲ ▲ 参考答案:9.简朴的生活方式。(意思对即可,4分)10.作为事实论据,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的富有”这一观点。(意思对即可,4分)11.不设统一答案,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适当阐述即可。(6分)

第三篇:精神栖身于茅屋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原文】

精神栖身于茅屋

周国平

如果你爱读人物传记,你就会发现,许多优秀人物生前都非常贫困。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凡·高,现在他的一幅画已经卖到了几千万美元,可是,他活着时,他的一张画连一餐饭钱也换不到,经常挨饿,一生穷困潦倒。要论家境,他的家族几乎控制着全欧洲的美术市场。作为一名画家,他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可以像那些平庸画家那样迎合时尚以谋利,成为一个富翁,但他不屑于这么做。他说,他不可能把他唯一的生命耗费在给非常愚蠢的人画非常蹩脚的画上面,做艺术家并不意味着靠卖画挣钱,而是要去发现一个未被发现的新世界。

另一个荷兰人斯宾诺莎是名垂史册的大哲学家,他为了保持思想的自由,宁可靠磨镜片的收入维持最简单的生活,谢绝了海德堡大学以不触犯宗教为前提要他去当教授的聘请。

我并不提倡苦行僧哲学。事实上,人的肉体需要是很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而人要奢侈起来却是没有尽头的。你本来习惯于骑自行车,不觉得有什么欠缺,可是,当你看到周围不少人开上了汽车,你就会觉得你缺汽车,有必要也买一辆。富了还想更富,事实上也必定有人比你富,于是你永远不会满足,不得不去挣越来越多的钱。这样,赚钱便成了你人生的唯一目的。即使你是画家,你哪里还顾得上真正的艺术追求?即使你是学者,你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

所以,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追求精神的富有。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我非常喜欢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的确,一个追求精神财富的人必定淡然于物质的奢华,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离哲学家不远了。

(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问题】

20.请用文中的一句话解释“精神栖身于茅屋”的含义。(3分)

21.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加点内容的理解。(3分)

这位被尊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

22.文章结尾说“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离哲学家不远了”该如何理解?请作简要回答。(3分)

23.中国也有许多栖身于“茅屋”而追求精神自由和富足的人,他们连同他们的文学作品被传为佳话,请你任举一例,并简要说明。(注:需写出人物及作品名称并简要说明)(4分)

2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一个人应该如何保持精神的富有。(4分)

【参考答案】

20.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追求精神的富有。(或:追求精神财富的人必定淡然于物质的奢华)(3分)

21.表明追求精神富足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安于简朴的生活方式,而淡然于物质的奢华。体现了苏格拉底虽身处俗世却能追求精神的富有。(3分)

22.能安于简朴生活的人,即使不像哲学家那样追求精神的富足,至少也能做到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言之有理即可)(3分)

23.例: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晚年居住在成都草堂,生活窘困,茅屋为秋风所破偏又逢连夜雨,一家老小在“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茅屋里彻夜难眠时,他还心系“天下寒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声。

2、刘禹锡,《陋室铭》。说明略。

3、柳宗元,《五柳先生》。说明略。

(写出作者名给1分,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给1分,说明处酌情给1分至2分,共4分)

24.能围绕“精神的富有”叙写,有一定的生活体验,语句通顺,言之成理即可。(4分)

第四篇:灵魂栖身于阅读作文

灵魂栖身于阅读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灵魂栖身于阅读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当阅读与灵魂融合在一起时,它才是一个人的灵魂与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用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

——题记

博尔赫斯曾把书比作记忆。他说,书是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延伸。诚然,书是记忆的载体,那么每一次的阅读都将是对过去的一种回顾,一种审视……《撒哈拉的故事》中充满了三毛与荷西的记忆。她的沙漠经历都发生在那个被漫天风沙包裹的小镇。所有贫瘠,争斗,欢乐,彷徨,由三毛娓娓道来,都像是来自天边一处安静而沉默的永恒。从书获知对西藏的记忆,对莲花的诠释,《莲花》中曲折波澜的情节便映入眼帘:一路上善生向庆昭讲述自己和内河的往昔。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崎岖险阻,恰似叙述中依次展开的一代人苦痛而流离的蜕变过程。这段旅程的主人公虽然是他们俩,但这带来的回忆却是属于我们的。任何一段记忆的旅程,是时间流传的旅途,是生命起伏的路程,是穿越人间俗世的路途。唯有在书中找到的记忆,才是一条坚韧静默而隐忍的精神实践的路途。

书是镜子,人只能在书中才能看到自己的内心。在萨丰的世界里,在他的《风之影》中,真实而很简单,那就是内心。在那“藏书之墓”中,在那些被人遗忘,迷失在时空长河的书中,达涅尔选择了一本属于自己的命运之书。“你要确保它永远不会遗失,永葆生命力”,就像挑选属于自己的精灵。对的,我们需要有这样一本书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在“藏书之墓”中遨游却乐此不疲。当你有这一天也沉醉于阅读经典时,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的消遣多么遥远。

正如周国平所说:有的人生活在时间中,与古今哲人贤士相晤谈。凡爱书者,必领略过澄明的`心境,在青灯下,手执黄卷,渐觉尘嚣远循。品晤林徽因的诗,才感受到这位才女对生命热爱。《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了四月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喜欢人间四月,喜欢碧绿无暇,喜欢月圆花开,就如同对书般的热爱。在她眼中,每一种生活都赋予了情愿,每一处山水都深藏了内蕴,每一个过客都该有一段美丽的交集。倘若这一切源于阅读的感悟都不在灵魂之内,那意义何在呢?

灵魂的一片园林,不知不觉中会长出许多植物,然后又安静地凋谢了。感谢书籍,使我总还可以为灵魂守一处家园,不至于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上流离失所;感谢米兰·昆德拉的,特蕾莎能在一条狗的身上找到人间的牧歌与真爱,使我坚信人类一定会生存下去,我在这世界上所信仰的,寻求和渴望的一切都将返璞归真;感谢余秋雨的《行者无疆》,于是我对旅行有了苍凉的解读;感谢毕淑敏的《蓝色天堂》,使我笃信,天堂不在天上,只在尘世,人间本应该是天堂。我知道自己的心又要伴随那渐行渐远的脚步和起伏的海浪狠狠地漂浮一阵。海如同一本又一本打开的书,或许某天我也会沿着书中娓娓道来却又隐藏了无数足迹的蓝色之路,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堂……

愿做一个执着真诚的守望者,让灵魂栖身于阅读之中。

第五篇:大国崛起于精神

大国崛起于精神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总第401期)责编:徐艳红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闭幕时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是迄今为止,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提出中国精神。正是这一开创性阐发明确了一个需要国人深入认识和思考、甚至带有启蒙性质的重大命题——大国崛起于精神。大国兴衰的根本动因

大国崛起于哪里是个看似简单、实际艰难的命题。讲简单,是因为哪怕找个路人,也能数出当今世界的几个主要大国,并且知道谁是“领头羊”。既然很容易弄清谁是大国,在此基础上谈大国生成的原因,自然不会有多大的困难。问题在于,当我们切入本质,寻找深层次的有形大国背后的无形元素及其动因时,问题便不再简单。一定意义上,国民观念和意识中的大国概念还很传统,甚至说落后,绝大多数人所追求和认定的大国不过是有形部分。大国没有硬实力不行,没有有形大国便不存在无形大国,但仅从有形方面辨析,很难分清什么是大国,更难把握大国兴衰的规律。

地域广阔是否可以认定为大国?应当说是重要指标,但不等同。人口众多是否可以认定为大国?也是重要指标,也不等同。以色列人口不到千万,却屹立于伊斯兰世界。那么,是否可以以富裕程度衡量大国?最新人均GDP排名,前10个国家除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外,排名前三的是卢森堡、卡塔尔和挪威。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都排在15名开外。军事实力强大是否可以认定为世界强国?同样是重要指标,但不具有规律性和决定性。以2400万人口养着上百万大军的朝鲜,以及近9000万人口养了近50万军队的越南,都称不上是大国。相反,仅有6万左右武装部队的加拿大,却是八国集团中的成员,世界很多军事行动都有其身影,并且一再强调自己的世界领导力。

以上简单比对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仅仅有形的存在并不必然成为大国,特别是世界大国,更进一步说单一指标很难成就大国,多指标叠加才会造就大国,并且每增加一项指标,大国的基础就越扎实,地位就越牢固。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指标皆为有形,更有无形的大国支持要素存在,包括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成果,这些恰是人类文明发展程度与贡献的最重要体现,所谓软实力主要是这一范畴。

既然文明创造是大国崛起的鲜明标志,为什么创造文明者都不能维持永恒,而是一个个走向衰败呢?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认为,人类历史上曾经产生过21种文明,其中14种已经消失,6种处于衰落中,唯一繁荣起来的是最古老的苏美尔文明,该文明延续和发展为古希腊文明,再由古希腊文明发展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工业文明。到目前为止,该文明仍然主导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且无衰落迹象,亦无替代者。历史发展存有变数,但总趋势不会被改变。应当承认历史发展存在着偶然,但更决定于必然,即使当时思想家们选择的是其他文明,最终仍然要回到古希腊文明上来,这要归因于这种文明蕴含着人类发展最需要的丰厚基因。正所谓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大英帝国。英国是美国之外的真正领导过全世界的国家,并且是第一个。原因在于英国创造了超越其他所有国家的文化与科技。早在1215年,英国国王约翰就与贵族签订了日后成为其君主立宪法律基石的《大宪章》,也就是说有了《大宪章》,“议会代表整个王国”的宪政道路才在人类社会开创。洛克早在300多年前就系统阐述宪政民主政治和人的“自然权利”,强调捍卫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他首倡权力分配和权力制衡,把政治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三种,认为立法权高于其他两权,但立法权仍要受到人民的管束,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有撤销立法机关的权力。这些思想和政治理念深刻地影响了英国、美国、法国的政治走向,甚至影响着世界。之后不到百年,现代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国富论》问世,一只“看不见的手”直接影响了西方政府构成和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这种思想理论不仅影响了西方资产阶级经济理论,而且影响了无产阶级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有了这两个人的思想理论,再加上牛顿带来的自然动力向人工动力的转变,工业革命出现在英国而不是其他国家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总体而言,美国与英国的崛起动因是一致的,因为最早踏上新大陆的那批移民,原本就来自英国,他们把英国的文化和价值观都带到新大陆,其最明显之处便是共同签署的“五月花号公约”。只是由于文明进步的原因,或美国形成于移民的原因,后者比前者更具包容性和创造力。

英国和美国的发展道路充分证明,文化和科技创造、制度和价值观创新是近代以来大国崛起的根本动因,那么又是什么因素让他们更具创造力,或者什么力量激发出其创造力?这就涉及到一个更深层、更根本、更核心的命题——国家或民族精神。一个人、一个集团、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了牺牲而来的精神,永远不敢言强大。甚至可以说,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任何发展阶段如果没有因担当而来的牺牲,这个阶段就是苍白的,甚至会被人类社会所忽略。至此,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基本判断,大国崛起于精神。没有精神支撑的经济繁荣不会走出很远,更不敢言真正崛起。

中国崛起的精神制约

中国要实现强国梦,抑或实现大国崛起的制约因素或瓶颈到底有哪些?

第一,缺少对人生意义的更为深刻理解,难以产生大国必备的赢得他人尊重的担当意识和行为。

由于文化品质和文化传统的原因,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很受局限,大多情况下限于物质和感官享受层面,对尊严和优雅等现代文明素质几近盲点。我们的很多官员与民众只知道权力贵族、财富贵族,不理解也不追求精神贵族。我们经常批判西方社会金钱至上,但没有思考金钱背后还有什么,没有注意到每张美元上都印有“我们信仰上帝”!

每一个民族秉承的价值观念,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因,尤其是一些民族性格的形成一定经历了长期的文化塑造的过程。西方人所讲的,“千年的历史造就百年的世家,百年的世家成就一世的淑女”,“300年出绅士”,都说明着同一个道理。其实,这其中又不能不让我们悟出一个规律,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品质,必造就伟大的人民。中国共产党是从追求平等起家的,正是因此而获得拥戴,然而走到今天,却形成了越来越严重的以官位为核心的等级观念,这严重地背离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如果到美国的国家公墓,我们就会发现上至总统、五星上将,下至列兵,每个死者都占有同等大小的墓地、同等大小的墓碑。而在国内,你仰视官员的同时又会俯视劳动者。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上至总统下至平民都一律被称为先生和女士。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从体制机制上切断了权力、职位和利益的关联,总统、首相离职后也得自谋出路,其他所有政务官员退职后的第一要务是找饭碗。

为什么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幸福指数不升反降?为此,人们越来越强烈地追问人为什么活着和该怎样活着的问题。或许有人认为,这种问题属于价值观的范畴,甚至为私德所关照,不关他人。问题是私德必然外化,成为处事原则与行为方式,特别是普遍性的个体行为必会化作群体行为,本国家本民族的行为必波及外部国家和民族。以备受诟病的功利主义和短期行为为例,关起门来做事的时候,特别是这些行为成为国民普遍无意识的情况下,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问题是中国已经走向世界,我们的经济发展已经高度影响世界,这时的不良效应就开始发酵。

第二,缺少对大国崛起本质和世界精神脉动的准确把握,难以产生占领人类文明制高点的价值坐标和价值追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中国之梦。以此号召全民激发出积极力量,有其必要性,但是更需强调的是,在凝聚民众力量的同时,还要帮助国民认清大国崛起的本质,尤其现代文明下的大国崛起的意义。比如,在我们的话语系统中经常出现,清代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的30%,唐代占40%,如此便有了“梦回大唐”、“万国来拜”、“纳贡称臣”,而这样的价值坐标和价值追求,也反映在外部评价上。比如评价西方国家的行为基本上是功利评价,但如此一来,难免别人反过来会认为,中国一旦强大,必定以自身利益为核心,并不会承担起大国应有的责任。

有一个思想理论我们未必已真正理解且把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善于把党的主张化为国家意志”,这原本是一个影响党的执政方式,同时引领大众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的思想理论。由于政治观方面的制约,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确立了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以新中国成立为价值起点,同时以此标定历史。这在阶级对抗时期是正确的,但在阶级斗争熄灭、阶级对抗不再、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进入执政阶段,我们就必须考虑这种划线会不会切断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问题,至少会形成选择性记忆和选择性接受,进而导致功利主义和短期行为,久而久之还会造就出缺少辩证思维的不理性的国民。举例来看,不承认以国家意志条约的方式割让的领土,那么以国家意志开拓来的领域是否承认?我们经常讲不承认腐朽没落的晚清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那么是否承认满清早期开拓的疆土?不承认国民党政府的腐朽,是否承认外蒙古的独立?是否承认新中国成立后出让给越南、朝鲜乃至俄国、印度等国家的土地?如果承认后者不承认前者,并且追溯百年前的割让国土,是否有说服力?提出这些问题并不意味着颠覆历史,而是我们需要更理性和更辩证地思考问题。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长期的阶级教育、仇恨教育,民众形成了特有的价值系统与价值取向,虽然随着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中国社会和民众已经不再凡事以阶级斗争的马首是瞻,但冷战思维还是严重地存在于一些人的思想深处,再加上弱国心态与民族主义,难免会与西方世界发生冲撞。我们习惯讲谁在百年前伤害过我们,总有一天要报这个仇。这种观念和思维不仅仅是政治斗争决定的,也有文化传统的影响。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之时,仍然要求主赦免施暴者的罪恶。西方人很不理解中国人为什么总是盯着百年前的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半个世纪前日本侵略中国,那些人都已经作古了,怎么能把仇恨转嫁到毫不相干的这一代人身上?这其中的道理引人思考。

第三,受小农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心理的羁绊,难以形成世界眼光和胸怀,无法产生支撑国家崛起的文化创造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强调要有更加宽阔的胸怀,这是很有针对性的。中华民族是一个高度依赖土地、高度亲近土地的民族。当年英国人到中国,看到富可敌国的买办的社会地位竟然比不上一个拥有几百亩地的土财主,大为惊诧,这其实是拜历代封建王朝所赐。北魏的保甲制强迫人们与土地结缘,明代的特务统治进一步把人民束缚在土地上,其间秉承的价值观一直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直至西方工业革命如火如荼,我们仍然在土地上沉睡,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在中原的土地情结和农业文明,把每一个进入中原的游牧民族同化掉;败则败在文明虽早,但终于无缘受到崛起的海洋文明的浸润,把自己封闭于一个大的圈子内,很难超越。

亲近土地的结果之一是熟人道德与面子意识,这恰恰抑制了包容性和创造力。尽管欧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神学的千年统治,但由于有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一批思想和艺术巨人,将人文主义旗帜高高举起,个性得以解放,愚昧迷信被横扫,人成了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因而价值和尊严得到张扬,再加上长期的多元价值观并存,谁都不能以权力压人,只能用思想征服人,如此便奠定了批评的传统和习惯。哲学家笛卡尔把《哲学沉思录》手稿寄给一些学者征求意见,霍布斯看后写文章批评,笛卡尔在该书出版时将霍布斯的诘难连同自己的回复一起作为附录付印。不仅如此,霍布斯的《论公民》出版后,笛卡尔还大加赞扬。

中国有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一直没有实现人性的彻底解放,尽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有形的三座大山,但无形的思想和精神领域的三座大山一直没有清除,而没有人格尊严的民族,智慧和创造力是不可能真正激发出来。

塑造中国精神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中国实现崛起离不开精神的力量,问题在于精神力量从哪里来,其间要做的工作有很多,这里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更大的包容度推动更多思想家的产生,以获得强有力的思想引领,进而激发精神。

思想家如何才能产生出来?自身的努力是前提,只有不断修养才能够产生为国家、为民族担当的情怀,才会有高远的境界,进而产生超前超远的思想。同时执政者的包容与社会的宽容是关键,因为有思想家及其思想,没有环境条件同样无法保证其作用的发挥。这些在世界所有国家都是相通的,只是在中国表现得更突出。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中国人缺少高尚之目的”。封建统治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驯化知识分子,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大的焚书事件就有十数次之多,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焚书的目的就是想控制思想,到了现代,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本来拥有比西方更大的思想包容度,但各种原因导致外部挑战和压力从未间断,于是为了保证主导思想的绝对优势,始终限制与之相左的思想,有时甚至出现错杀。西方则不同,诸多原因决定着西方一直占据着思想的高地,拥有着思想理论的主导力。

既然宽容和包容思想家及其思想十分重要,那么我们就需要做两项工作。一是更新观念,做到“把党的思想化为国家意志”,真正适应多元的时代与开放的社会,适应网络等新媒体的到来,学会思考和求异。二是让最有思想的人从事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同时不断改善管理者的人文品质,因为自己有思想便不怕别人有思想,就会支持别人产生思想。如果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者多是思想僵化、不思进取,且把弄权作为乐趣的人,就不要寄希望于中国出现思想的辉煌。

第二,解构神性、人性、兽性,弄清生命的意义,确立民族性与普世性相结合的核心价值观,为人性觉醒和神性张扬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特别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找到精神力的生长点,这个生长点的入手在于利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和利益有关,离开利益就要出丑。这就意味着我们建设党员干部的精神大厦,必须着眼于利益关系,物质和精神原本就是一个平衡与互换,物质利益区分好了,精神追求就会得到加强。具体地说,如果官员失去了权力寻租的空间,必然追求社会价值和道德形象,目前情况不理想,就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形成了负面诱导。所以,重构利益价值坐标对于缓解社会的紧张十分重要,在中国,只有形成文化创造的自然科学家、社会学家,财富创造的企业家,社会管理的政府官员“三驾马车”并行,才会实现有效分流,才会让人们各得其所。当各个职业领域都可以获得社会价值和精神享受后,才不会扭曲自己,精神空间才会丰富而充实。

另一个是要为社会大众找到精神力的增长点。由于文化传统的原因,中国与西方社会的精神力量的源泉有很大的差异。西方的文明有两个源头,基督教的博爱教育下的精神力量多不从仇恨的角度激发,而是从道义和责任上激发,这就形成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差异。他们的军人有时并不因为是敌人而忽略英雄,他们会敬仰勇敢的敌人,日本军人就向抗日英雄杨靖宇和狼牙山五壮士鞠躬,这不是鼓励对手消灭自己,而是让自己的官兵崇尚英雄。西方人并不因为失败而轻看打了败仗的人,他们甚至会奖赏被俘者。我们的力量来自阶级矛盾和阶级对抗。在世界发生重要变化,我们要求他人不能再有冷战思维时,自己也不应停留于冷战思维,我们必须以博爱之精神、责任之担当提升自己的大国情怀。

第三,以新政治观突破思想和观念制约,强化自身优势,建立起富于时代特征、满足现实需要的精神体系。

所谓新政治观强调的是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后,我们原有的政治观已经无法有效解读变化了的世界。原有的支撑我们精神大厦的核心是共产主义信仰,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以社会主义消灭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理论的突破,我们已经不再追求消灭资本主义,十二大党章就删除了国际共运的内容,中央领导人出访也明确强调,“我们不输出革命”,再加上“命运共同体”的最新表述,自然给人们以共产主义无法实现的感觉。当一种精神目标永远无法实现后,也便失去了魅力。实际上,中国共产党又不可能放弃共产主义,因为放弃的结果就是唯功利目标,只有眼前目标而没有远大目标。既然共产党的优势在远大目标,而过去的实现途径已经切断,那么我们就需要开拓新路,让追随者感知认知,进而追随。这个工程是宏大而艰难的,其过程与结果都涉及新政治观的确立,别无他途。

下载精神栖身于茅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精神栖身于茅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于细微处见精神

    于细微处见精神 自1997年调入区财政局以来,他已在财政战线上滚打了13个春秋,在平凡的岗位上、繁重的工作中,他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他怀着对财政工作的强烈责任感,始终牢记党的......

    于细微处见精神

    于细微处见精神 ——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一、什么是细节?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二、什么是......

    于漪精神学习观后感

    用心教书,用爱育人 ——于漪精神学习观后感苟子在《礼记》中特别注重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并且提出了不同于孔孟的观点。他认为,教师不仅是决定学生人格和品质的关键,也关系到国家......

    于细微处见精神(定稿)

    于细微处见精神在审视中品历史——浅谈细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史地组阮亚芬“细节”一词,《辞海》的解释是:“琐细的事情,无关紧要的行为”。然而, 历史是由无数个精彩而繁......

    于细微处见精神专题

    于细微处见精神——浅谈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我们在读一篇文章后,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都是那些精彩的细节,如李清照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王熙凤“朱唇未启笑先闻,粉面......

    于细微处见精神——立意

    于细微处见精神——文章的立意 同学们平时写作时,老师常常会说某某人离题了,这“离题了”除了少数人写的根本不是题目的内容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文章的思想内容没处理好,如写《......

    茅屋的造句

    茅屋拼音【注音】: mao wu茅屋解释【意思】:屋顶用芦苇、稻草等物盖的房子,大多简陋矮小。茅屋造句:1、霍尔给学生们放了肯尼亚茅屋的幻灯片,让他们想像没有流动水的生活。2、而......

    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五篇

    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学郭明义先进事迹有感办公室前期,局党委组织收看了《简单中的伟大》——“钢城活雷锋”郭明义的先进事迹,现年52岁的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用数据诠释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