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菲律宾大学教育特点
菲律宾大学教育特点
一、英语环境
菲律宾是世界第三大英语国家,因为从英语是菲律宾的官方语言,所以,英语普及率远高于国内,特别是一些内地城市。在菲律宾,80%的人口,不管有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都会说英语。在菲律宾,英语是交流的工具,并非专业。
生活中,英语遍布大街小巷,无处不在。有文字的地方就有英语。即便是中国城、韩国区,也会配一份英语说明。虽然,社会上的人会说菲律宾语但是对于外国人,完全是英语交流。
学校里,课堂上,英语是唯一允许的语言,作业也必须用英文写。教师办公室,都会有“English Only”的标志,说一句菲律宾语要被罚20比索。
英语就像普通话一样在菲律宾普及提倡。相对于,国内的英语环境,菲律宾的英语环境要好很多。
二、大学教育
菲律宾的大学教学有三大特点特点:
1.实践性
在菲律宾的大学里,教室已经不仅仅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地方了,而是一个“舞台”,学生实践的模拟舞台。
在公共关系课上,老师扮演客户,学生扮演PR practitioner,学生要为公司的形象在客户面前建立好的关系;遇上危机时,学生扮演的公关人要拿出解决的方案 — 能够让客户(老师)满意的方案。
在MBA的课堂里,老师始终扮演Boss的角色,学生的每一份报告都是一个project。然后,学生要用PPT的格式,把计划展示出来,并作详细的阐释。和实际工作是一样的,对于特别好的project,老师会直接推荐给企业。
当需要实地体验时,老师也会提供类似的机会。例如,学大众传播的同学就有机会参加记者招待会,真正体验一把当记者的感觉。
总结,菲律宾的大学是社会的模拟,受美国教育的影响,讲求实践性是它的特点之一。
2.自主性
课堂上永远不用记笔记,带课本。只要带上你的耳朵、嘴,和最重要的脑子。耳朵去倾听老师说的要点和评价;嘴说出你的观点和提出疑问;脑子永远是最活跃的,保持兴奋状态,去理解、去思考,去finding ideas。
自主性还体现在课后,每周一篇论文,需要大家花大量的时间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整理案例、总结思路。课堂表现占综合分数的25%,每周论文占了50%。光平时学习这两项就占了75%,因此,强调平时学习的自主性是菲律宾的大学教育的另一特点。
3.合作性
好的报告或是方案永远是集体的产物,一个人再努力,也没有集体得出的成果。
角色分工合理是做个好计划的关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各自发挥所长,才能增强计划的有效性。集思广益,有时候,还能想出不少很好的点子。
中基伟业移民
第二篇:菲律宾教育——菲律宾大学简介
环球移民http://www.xiexiebang.com/ 菲律宾教育——菲律宾大学简介
菲律宾国立大学(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
菲律宾大学简介:菲律宾大学位于马尼拉北郊,是菲律宾首席的大学,国家艺术与科学的中心。菲律宾大学创建于1908年,建校之初只有美术学院和农学院,最初入学的学生只有67名。经过9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拥有6个独立分校56个学院,在校学生约46000多人。成为菲律宾规模最大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并进入了世界100所著名大学的行列。
菲律宾大学学生概况:菲律宾大学的学生分正式和非正式两大类,前者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后者包括非学位生、跨校注册生和特殊学生。在全校33,800名学生中有27,177名本科生,5,918名研究生,705非正式学生。其中包括646名外国留学生。此外还有1112名非正式外国留学生,他们大多数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孟加拉国、伊朗等国。
菲律宾的硬件设施:菲律宾大学在图书资料方面,均居第一位。迪利曼分校图书馆是全国第一大图书馆,由中心图书馆、21个学院图书馆和5个独立图书馆组成。1990年12月的馆藏图书达76.9万册、杂志14900种。而菲律宾大学同期馆藏图书量为116万册,马尼拉分校有图书12.5万册,米沙鄢分校为8.4万册,洛斯巴尼奥斯分校的图书拥有量为18.2万册。
菲律宾大学学科专业简介:在菲律宾大学的4个分校中,马尼拉分校以医学为主,洛斯巴尼奥斯分校以农林学校为主,米沙鄢分校以渔业和水产养殖等专业为主,而迪利曼分校学科齐全,本身就是一所含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经济管理科学在内的综合性大学。迪利曼分校的23个有学位授予权的学术单位是菲律宾大学的缩影,并设有92个本科生专业和112个研究生专业。菲律宾设立的专业学院包括美术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音乐学院、教育学院、商业管理、行政管理、建筑学院、家政学院、经济学院、理学院等。从菲律宾大学的就业率是最高的!
菲律宾大学的师资力量:在菲律宾,大学教师一般分为4级: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而菲律宾大学却增设“大学教授”这一特级教授职衔。在全校3,270名教师中,“大学教授”5名,教授463名,副教授527名,讲师1,134名,环球移民http://www.xiexiebang.com/ 助教1,141名。在教师总人数中迪利曼分校兼大学本部的教师达1450名,马尼拉分校、米沙鄢分校和洛斯巴尼奥斯分校的教师人数分别为546人、456人和818人。
学费和生活费:RMB:3万--6万元/学年
申请条件:高中毕业证;高中成绩单;入学考试; 托福成绩550分 菲律宾项目,最低1万美金,6-8周即可办理完毕,享受优质纯正的美式教育,持有菲律宾永居申请学校时和当地学生是一样的,以最低的生活费和学校享受世界顶级大学的一流教育!
(本文摘自环球移民官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菲律宾社区教育初探
摘 要:社区教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学校和社区的关系也从逐步隔离走向融合。文章通过对菲律宾亚当森大学与卡布尧市南威利镇合办的“卡布尧希望日托中心”的志愿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访谈,获得了菲律宾社区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菲律宾社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菲律宾;社区教育;日托中心
教育是人类传承文化与生活体验的重要途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也经历了从个体的口口相传到集体化、实体化和制度化的发展历程。作为现代文化与文明的传承载体,学校具有重要的地位。社区是社会学范畴中人们社会生活呈现的一个空间存在,是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是学校组织所处的外在环境”[1]。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社区与社会的关系。美国学者莱拉?考斯汀(lela costin)最早提出了“学校-社区-学生”关系理念,通过三方努力来培养人格健全的社会人才[2]。加拿大学者迈克尔?弗兰(michael fullan)提出了学校社区一体化的构想,即打破学校与社区间的界限,建立一个“共生的”“多元的”“不可分的整体”[3]。美国学者诺维拉?基思(novella z.keith)提出了“建立社区与学校间的平等关系,形成经济、文化、教育为一体的社会化网络”的观点[4]。国内学者也非常重视对社区与学校关系的研究。很多学者都认可家庭、学校和社会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在整体教育网络中,这三者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优势,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形成有效的、合理的协同力[5]。学校、家庭、社区的合作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6]。田静博士认为,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经历了3个阶段:学校与社区相互隔离阶段、学校与社区联合阶段、学校与社区走向融合阶段[7]。教育的空间不再囿于学校,而是和家庭、社区生活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校与社区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
一、菲律宾学校与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
菲律宾社区教育理念的提出时间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其办学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08年中央政府授权的、全国范围的市民-教育讲座活动。现代的学校与社区活动始于1938年在卡皮兹省(capiz)的一次实验――在校监何塞?v?阿吉拉尔(josé v.aguilar)的领导下,卡皮兹省的学校使用当地稻种进行二季水稻种植实验,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大米供给不足的情况。自此,学校主导的很多活动逐渐扩展到社区生活的其他领域,如健康与卫生、家庭美化、食品生产、生活休闲方面[8]。194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如下建议,中小学发展而成的社区性学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社区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成为能够更有效地教育孩子、青年和成年人的平台”[9]。从1949年起,菲律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社区-学校”合作项目。这个从基础教育学校最先开展的活动,后来延伸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其中,高校与社区的合作旨在让人们在工作场所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所成就。目前,菲律宾的很多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师生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区生活,开展社区基础教育的助教助学活动,努力构建学校与社区合作发展的模式。
二、卡布尧希望日托中心的 建立背景与基本情况
亚当森大学(adamson university)作为菲律宾天主教大学,是公认的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素质教育的主要机构之一。该校设立了专门的综合社区推广服务机构,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和大学的社区推广服务,为社会底层和被边缘化的群体组织各类活动及提供相关服务。亚当森大学的合作社区之一就是位于卡布尧市(city of cabuyao)南威利(southville)镇的卡布尧生活合作发展中心。
根据2012年官方统计数据,卡布尧市总人口为294830人,全市年收入约为9亿比索(约合人民币1.2亿元)[10],居民人均年收入约为438.77元人民币。事实上,该市绝大多数人口的收入水平达不到平均值,很多人都处在极度贫困中,接受教育对他们来说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实现学校与社区合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卡布尧希望日托中心”项目由亚当森大学与卡布尧生活合作发展中心于2007年合作发起,并于一年后正式成立。中心的面积不大,只有一间约40平米的教室;教学设施比较简陋,只有3张课桌、1块黑板、2台旧电风扇。目前,中心开设了幼儿园一年级和二年级课程,在校生总数约为80人,共有6名志愿教师;4个班次轮转使用教室,每个班次最大容量是20人。只有成为亚当森大学社区合作项目的成员,才能获得在卡布尧希望日托中心就读的资格。只有接受亚当森大学关于价值观的培训并达到合格标准,才能获得成员资格。
三、对学生家长和志愿教师的访谈
(一)对家长的访谈
为了更深入了解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我们对卡布尧希望日托中心的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受访者是两位母亲,名为卡门西塔(carmencita)和埃米恩(emilene)。我们首先围绕日托中心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进行了讨论。根据访谈内容翻译整理如下:
日托中心的教育费用不是那么昂贵,每月的费用只有20比索(约合人民币2.87元)。如果家长一时拿不出一个学年的费用,也可以选择分期支付全年学费,甚至是按月支付学费。所以,学费支付对家长来说是宽松而且方便的。以前没有社区日托中心,有些家庭把孩子送到社区外的学校,不仅学费昂贵,而且路途较远,也会额外花费时间和费用。现在,日托中心就在社区内,非常方便家长接送孩子。
此外,和社区外的学校相比,社区学校便于家长和教师的交流,也更容易让家长观察孩子的课堂参与情况。
我们接着讨论的是在社区外接受教育时遇到的问题。根据访谈内容翻译整理如下:
第一,入学年龄问题。社区外的日托中心最低入学年龄是6岁,而在希望日托中心,4岁就可以入学了。第二,外面的学校规模较大,因此学校也比较拥挤,人数较多,像希望日托中心则比较宽松。
(二)对教师的访谈
我们还与日托中心的三位志愿教师进行了访谈,分别是贝丝(beth)、玛丽赛斯(marithess)和梅尔达(melda)。我们谈论的问题是日托中心对教师的影响。根据访谈内容翻译整理如下:
日托中心对她们的首要影响是增强了她们的信心。只要在亚当森大学接受系统的短期教学培训并达到合格标准,她们就能成为受人尊敬的志愿教师。志愿者的工作提高了她们的自信,也给予了她们提升技能、继续学业的机会。例如,任教于希望日托中心,让贝丝认识到自身价值。后来,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教育学学士学位。而且,在中心任教让她们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统一的教师制服让她们与众不同。虽然这些教师大部分都是中学毕业,但她们有教学的激情和奉献精神。例如,梅尔达的亲身体会就很有代表性――没有做志愿教师之前,她的邻居并没有关注她,但是在她主动请缨成为志愿教师后,邻居把她当作真正的教师加以尊敬。
我们接着讨论了日托中心对孩子的影响。根据访谈内容翻译整理如下:
孩子们变得更加有礼貌,懂得使用“po”和“opo”①。他们在日托中心学习阅读与计算,拥有了基础的阅读和计算能力。这正是菲律宾多年来基础教育的一个缺失。
四、菲律宾社区教育面临的挑战
亚当森大学和卡布尧市南威利镇的合作,只是菲律宾学校与社区合作的一个缩影。其中有不少措施值得借鉴,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菲律宾社区教育所面临的挑战。菲律宾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很多家庭连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更不要说学费、交通费、伙食费等送孩子上学所产生的费用了。此外,迅速增长的人口让菲律宾本来就已经不堪重负的教育体系更加难以为继。政府投入不足,主要依靠私人财团支持的社区教育体系很难胜任整个国家的人才培养重任。毫无疑问,本已匮乏的社区教育资源更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师资力量薄弱,是当前菲律宾社区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前文笔者访谈的希望日托中心的教师,很多就是由中学毕业的家庭主妇担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政府必须想方设法谋发展,适当控制人口增长,做好社区教育的配套政策和设施,对社区教师进行培训,并多渠道招募合格人才投身社区教育。
注释:
① po和opo是菲律宾官方语言之一“他加禄语”(tagalog)中的词汇,属于敬语,po意思是“请”;opo意思是“是的”。
第四篇:菲律宾华文教育与经济发展
菲律宾华文教育与经济发展
简介:菲律宾华文教育与经济发展-颜长城 菲律宾的华文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99年所创办的“小吕宋大清中西学堂”是菲律宾华文教育开始的重要标志。它至今还存在,只不过现改名为中西学院。具
有百年历史的菲...菲律宾的华文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899年所创办的“小吕宋大清中西学堂”是菲律宾华文教育开始的重要标志。它至今还存在,只不过现改名为中西学院。具有百年历史的菲律宾华文教育,可以划分为初创(1899—1924)、发展(1925—1956)、督察(1956—1975)和菲化(1976—现在)这样四个历史时期。
我们可以感慨地说:菲律宾华文教育的一百年可以说是动荡的一百年。
菲律宾现有华侨华人总计约一百万人,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祖籍为闽南。因此,闽南话成为华人社区的通用语言。华人和华侨虽仅占菲律宾人口比例的百分之一左右,但在菲律宾经济上却占有重要地位。
华校自从菲化以后,已属私立学校。各所华校在招收华裔学生的同时,也招收原住民学生。本着对教育的重视,华校的设备和办学经费长期以来皆由华人族群负担。菲律宾华文教育自创立百年来,正是在华人社区热心人士的慷慨资助和积极支持下,才能不断地发展起来。
菲律宾的私立学校的学杂费都比公立学校高得多,所以一般贫穷家庭的子女就难以进入华校。菲律宾的华人和华侨大多经商。因此,经商收入的好坏,决定了大多数学生家庭的经济收入。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说:“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同样也是华校的基础。”俗话说得好:“水涨船高”。华人社区和家长的经济收入之“水”涨了,华校之“船”也就高了,才能得到发展。由此可见,经济对教育,特别是对华文教育,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
一百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什么时候菲律宾的经济繁荣了,华校才能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相反,什么时候菲律宾经济萎靡了,华校也必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菲律宾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比索的比值高。那时正是菲律宾华校的黄金时代,学校林立。全菲律宾的华校有166所。那时教师队伍生气勃勃,教学质量很高。可见,经济发达了,教育也就能很快跟上去。
到了七十年代末,菲律宾经济开始滑坡。一些华校也因经济困难而陷入不稳定状态,甚至被迫停办。经济的恶化,也造成华校教师的薪金偏低。教师们越来越支撑不了那昂贵的房租,跟不上那高涨的物价,只好纷纷改行。因而,各华校的华语教师普遍缺乏,导致了教师的素质下降,进一步影响到华语教学的质量。
所幸的是,华文教育的式微,华语教师的流失,学生华文水平的下降,终于引起了菲华社会的纷纷关注。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华人社区展开了“挽救华文教育”的大讨论,就如何提高师资水平、改编教材、改进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得到的结论是:虽然华族各界在挽救华文教育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可是为何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就是:华语教学没有随着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加上社会经济疲软、市场萧条,以致于华人社区和学生家长都囊中羞涩,教师的待遇以及福利都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尽管设立这样或那样的奖教金、助学金,毕竟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教师生活及穷苦学生上学的问题。华校学生被迫转学公校已越来越多,这些因素都对华校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虽然华人社区的领导机构——“菲律宾商联总会”每年为华文教育的发展投入了相当的资金,带动了许多社团的捐献,还是难以满足目前华校的实际需要。
如今,菲律宾不仅有南部的亚布匪帮作乱,而且中心城市的绑架和抢劫的案件也接连发生。社会治安的恶化,破坏了商业和环境,寒了投资人的心。许多人的生意一落千丈,导致比索大幅贬值。因为菲律宾的经济是外向型的经济,再加上发展经济还是依靠外国投资。如此治安状况,外国人有可能把大量资金注入菲律宾吗?菲律宾经济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吗?市场萧条,商人经营困难,严重地威胁了华校的发展,也动摇了教师们的敬业精神。
面对如此艰苦的困境,仍然有我们的华族同胞在坚持不懈地支持着华文教育。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他们都给予了华文教师和华校当局极大的鼓励。我们更应当找出问题关键的所在,勇敢地去面对,去挑战,去解决,去跨越。
“教育与经济”,就像一把双刃剑。无论哪一面不锋利,这把剑不但发挥不出最大的功效,而且会事与愿违。经济的好坏固然对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教育的好坏对于经济的发展其影响更加深远。教育不光要为着教育而教育,还要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而教育。我们认真地分析了现今国际形势和世界经济形势,不光要抓好华文的基础教育,也要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方面作出我们的贡献。比如:培养在不久的将来与中国建立政治、经济、文化频繁往来懂华语的菲律宾人才。
菲律宾现任总统阿罗约女士已着手力拼经济的发展,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来往,特别是注意与中国搞好关系。这是一个太好的时机,我们要把握好这个机会。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历届的总统,不管有这样或那样的情况,都力求与中国改善双边关系。阿罗约上任不久,已两次访问中国,不愧被称为“中国的老朋友”。她在与中国联合开发南海、发展农业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阿罗约总统已充分认识到“筑巢引凤”的重要性,她已宣布将放宽欲赴菲律宾投资的中国人的签证。阿罗约总统真诚地说道:“一方面,菲律宾与中国地理相近,两国保持长久的贸易关系,华裔菲人活跃在菲律宾商界,对菲国极为有益;另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关税的降低及中国销售管道的改善将激发贸易量的增长。”
千岛之国物产丰富,除了水果资源,还有矿产资源、海洋渔业资源等等,都值得利用和开发。除了传统的出口商品早已在中国立足市场,随着中国的“入世”,菲政府决心迈开更大的步伐。菲政府不仅将天然纤维、椰子打进中国市场,还把有关教育和市场经营的专业服务人员打进中国市场。最近,菲国外劳进军中国深圳,就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无疑,中国的“入世”将为菲律宾经济开辟一条新生之路,有助于菲国尽快地摆脱经济困境。
我们真诚地希望菲律宾能够富强起来。只有菲律宾再次富强起来,菲律宾的华文教育才能迎来又一个春天。我们也应该站稳脚跟,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我们祝愿并坚信,菲律宾的华文教育也能很快地像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兄弟国家一样,华语教学跟中国接轨,才能有效地提高华语教育水平,也才能为世界华文教育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五篇:菲律宾农业
一.菲律宾的农业经济:
菲律宾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着重要的地位。1996年,农林牧副渔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48%,农产品贸易占贸易总额的7.5%,农业为54%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菲律宾农业自然资源条件较好,土壤、气候和水资源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由于农场规模狭小,灌溉条件不相适应,低效率的栽培技术、运销瓶颈、农场租赁制度和其他政策等原因,农业生产率低下,较长时期发展缓慢。
1.农业自然资源 菲律宾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海洋和内陆水资源。海洋是渔业的重要资源,菲律宾拥有22 000万公顷的海域,其中2 660万公顷的沿海海域,19 340万公顷的远洋海域。菲律宾的内陆水资源包括20万公顷的湖泊、1.9万公顷的水库、3.1万公顷的河流、22.2万公顷的鱼池和33.8万公顷的沼泽地。这些水资源是渔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保证。
菲律宾土壤肥沃。由安山岩、玄武岩、凝石岩演变形成的土壤分布最广,占地表土的21%,呈红棕色,这种土壤主要分布在吕宋、民大那、米沙鄢西部和民多罗。由冲积土形成的土壤是一种十分高产的土壤,它占到地表土的15%,主要分布在吕宋中部平原、卡加延河谷区和澳里格兰德盆地。由石灰岩演变的黑色土或红棕色土主要分布在宿务、保和、莎马、内格罗斯、棉兰老和哥打巴托。由泥板岩形成的土壤暗红棕色,其中不带石灰质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吕宋的北部和东南部、莱特和班乃;带石灰质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宿务、莱特、班乃和内格罗斯。由沙石岩发育而成的棕灰色土集中分布在保和;由火山岩发育而成的棕黑色土壤集中分布在吕宋的西南部。
全国3 000万公顷的土地,其中47%农业可利用的土地,33.39%商业林地,10.91%林业保护区,4.47%国家公园,0.43%为军用和国家保护区,0.25%鱼池,0.55%民用保留地,3%其他土地。林地覆盖的树种主要有桃木(369公顷)、松木(23万公顷)、红树(11.7万公顷)、苔地(105.9万公顷)和边缘林木(48.9万公顷),另外,灌木林也占到相当比重(220万公顷)。
2.农场经营结构 菲律宾农场平均规模为2.1公顷,蔗糖、菠萝、椰子和纤维类作物农场的面积较大,它们的平均面积分别是7.17公顷,6.73公顷,3.59公顷和3.29公顷(表1)。农场经营结构体现出多样化,但多样化程度比不上其他许多亚洲国家。大多数农场的经营内容是在种植水稻、玉米、椰子的同时养殖几头猪和几只鸡。水稻、玉米和椰子农场占主导地位,1991年3类农场占到农场总数的82.69%
二.菲律宾农业发展和与中国农产品的的贸易
1.水稻是菲律宾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菲律宾在发展这六大产品中,下功夫最大的是水稻。由于菲律宾人口增长很快,解决8000万人口的吃饭是大问题,近年来每年进口稻米都在100万吨左右,加上自产稻米,年总共给950万吨左右,人均消费稻米近120公斤。但作为象菲律宾经济发展程度的发展中国家,人均稻米消费量一般都达到160公斤左右,如按此计算缺口还在320万吨左右,也就是菲律宾目前的稻米生产水平,如达到人均消费160公斤水平,每年需进口400万吨以上的稻米。目前菲律宾收购稻谷的农场价格折为稻米为每吨250美元左右,市场上普通稻米零售价格每吨约365
美元,优质米400美元以上,而国际市场(泰国、越南)普通稻米离岸价每吨170-180美元,泰国最好稻米(非香米)出口离岸价每吨200美元。由于收入和价格因素抑制了当地人稻米消费,随着经济发展菲律宾稻米消费还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发展稻米生产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据。
目前政府通过多种途径加速发展稻米生产,最主要的是加快发展杂交水稻。农业部确定2003年推广12.5万公顷杂交水稻,2004年达到20万公顷,届时可增产50万吨稻谷或者32.5万吨大米。据菲律宾在多点试验,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可达6 – 10吨,农民种植杂交水稻每公顷可增收13000比索(240美元)。政府部门加大对杂交水稻推广的种子供应、信贷、技术的支持,国家水稻所从种子生产者购买的杂交稻种子以半价销售给农民,并鼓励种子公司竞争,以降低种子价格,促进杂交水稻的发展。2002年菲律宾种植杂交水稻20928公顷,2003年第一季种植杂交水稻预计将达到5万公顷。农业部采取 “先种植,后付款”的方式鼓励农民采用杂交水稻品种,凡有兴趣的农民都可从国家水稻所获得一袋20公斤重的杂交稻种子,待收获后再向最近的农业部地区办公室或国家粮食署付1200比索(约22美元)种子款,可以付现金也可付稻谷。
2玉米是菲律宾发展潜力大、需求量大的产品
菲律宾玉米单产每公顷只有1.8吨左右(白玉米1.2吨,黄玉米2.8吨),以菲律宾的条件,玉米单产完全可以达到每公顷6吨左右,潜力非常巨大。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低,作为第一增产要素的品种,还以地方农家品种为主,杂交玉米面积小,农民没有每季换种的习惯,种植不规范,投入不足,农田管理水平较低。
菲律宾畜禽鲜活产品(屠宰前)年产量330万吨,其中生猪占50%,家禽(主鸡)占35%,即85%的畜禽生产是粮食消耗型的,需要大量的饲料。玉米是菲律宾主要的饲料粮,目前菲律宾除每年进口40万吨左右玉米外,还进口大量玉米替代品作为饲料,畜牧业的发展急需推动玉米的发展。由于菲律宾在玉米科研上技术力量较弱,新品种开发速度慢,生产上应用品种中,杂交玉米种子多从国外进口,靠菲国内科研力量近期很难在玉米品种培育上有重大突破。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玉米,每年只能进口玉米和玉米替代品作为饲料。
菲律宾玉米生产60%以上在棉兰老岛,而玉米需求主要在北部的吕宋岛,大量的饲料加工企业、畜牧养殖企业都在北部吕宋岛,被大海相隔,运输困难,成本高,许多企业愿意用进口外国玉米。因此,菲农业部提出,在发展玉米生产的同时,要建设从棉兰老岛至吕宋岛的玉米“绿色通道”,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以确保棉兰岛生产的玉米运输到吕宋岛还具有国际竞争力。
3椰子纤维开发利用成功展现出菲律宾椰子美好前景
椰子是具有多用途的作物,特别是近年来在椰子壳纤维开发利用上取得新突破。椰子纤维除了可以用作生产床垫等多种垫子外,盖在地面可防止风沙和水土流失。用椰子纤维制作的网盖在地面,在南方多雨区3 – 5年后才会腐烂,北方地区8 – 10年才能完全腐烂。纤维网覆盖的地面土壤不易被水冲走,杂草容易生长,对新建水渠、道路两侧用纤维网覆盖,3 – 5年后长出杂草保护,纤维网自动腐烂,不会造成任何污染,椰子纤维可广泛用于河道、沟渠、道路的护渠、护路。菲律宾椰子协会正在致力于将椰子纤维产品推向中国市场,目前已取得初步成功,2003年初由菲律宾椰子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带队的代表团,同中国企业签订了月供价值1.55万美元的合同,每月5集装箱的椰子纤维送到上海,5集装箱的纤维处理渣(用于培养料)送往山西。中国巨大的市场增强了菲律宾发展椰子纤维产品的信心。
三、对中国农产品贸易与科技合作的启发
1加强中国对菲稻米和玉米的贸易。菲律宾对稻米、玉米的需求缺口都很大,又是中国的近邻,发展双方贸易很有条件。中国对菲这两种产品的贸易很不稳定,近年来处于萎缩状况。中国稻米对菲出口从1998年的130多万吨降到2002年的2.5万吨;玉米1997年对菲出口约12万吨,以后下降至2万吨,2002年恢复到7万吨左右。
菲律宾对稻米和玉米进口都是采取配额招标方式,对中国稻米和玉米的进口没有什么限制,扩大中国稻米和玉米对菲出口最关键的是产品的竞争力,特别是价格竞争力。
1)稻米。目前我国稻米同印度(国家补贴)、越南等国比较价格优势不明显,同泰国、美国比较品质不具有优势,致使我国稻米对菲出口2001年降到100吨,2002年恢复到2.5万吨。
扩大我国稻米出口,主要问题在竞争力,特别是价格竞争力,菲律宾是以消费中等质量稻米为主的国家,对美国、泰国的高档稻米消费是有限的,印度、越南以价格优势占据菲律宾市场,2002年印度占菲律宾进口市场的49.8%,越南占32%,泰国占10%,美国占3.4%,中国占2.2%。从离岸价看,中国是仅次于美国,比越南、印度高20-40美元,竞争力受到很大影响。
扩大中国稻米对菲出口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增强中国企业出口稻米竞争力,减少企业费用,降低企业成本。从稻米生产成本看,中国同印度、越南、泰国十分接近,稻谷收购价格也十分接近,但离岸价差异较大,与国内政策和企业经营费用密切有关。二是开展易货贸易,中国从菲律宾进口其他农产品,可以采取易货方式增加稻米出口。三是调整出口稻米品种,适当开展对菲粳稻米、特种米及米制品出口。四是积极出口杂交水稻种子。
2)玉米。菲律宾主要从美国、中国、阿根廷进口玉米,近两年由美国和中国占领了市场,2002年美国出口15.7万吨,占菲进口的67%;中国出口7.9万吨,占33%。菲律宾玉米进口间波动性较大,并且是配额内进口和配额外进口相结合(2002年配额内进口占78%,配额外进口占22%),1995/1996两年合计菲律宾玉米进口最低准入量为20万吨,1997年为14.5万吨,以后每年以5%左右递增,到2003年最低准入量为202477吨。配额内税率为35%,配额外税率为50%。扩大中国玉米出口可采取与稻米出口相似的措施。
1积极开拓对菲杂交种子出口贸易。中国在杂交水稻种子和杂交玉米种子上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开拓对菲出口很有前途。1999年中国送菲律宾1吨杂交水稻种子试种后,2000年菲从中国购买60吨杂交水稻种子,但由于企业没有继续跟踪市场和技术指导服务跟不上等原因,导致贸易中断。菲律宾正处于大力发展杂交水稻阶段,其自身种子生产难以满足水稻发展需要,虽然也有自己的杂交水稻品种,但由于种子生产产量低,种子价格高,影响到杂交水稻发展的速度,而且同中国比竞争力差,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菲律宾比较有优势。菲律宾杂交水稻制种产量每公顷1.5吨左右,国内制种产量为3-4吨,明显的产量优势,而且竞争对手少。杂交种子出口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代为菲方繁育和制种,利用菲方自己的品种在中国制种,再销往菲律宾;二是将国内杂交水稻种子引入菲律宾试种,筛选好的品种,在国内制种销往菲律宾(中国援助菲律宾未来五年技术合作有品种筛选内容)。但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需要注意选择无病疫区进行种子生产,同菲方要达成制种协定。
中国对菲的杂交玉米种子市场开拓还缺乏工作,菲律宾自身玉米科研力量很弱,发展杂交玉米近期主要靠进口种子,菲律宾杂交玉米种植面积仅30%左右(严格的杂交种只有20%左右),发展潜力很大,种子市场潜力达8000万– 1亿公斤。由于自身品种开发能力弱,对进口的限制较少,目前菲律宾连美国的转基因玉米杂交种都敢推广(尽管菲国内争议很大),成为亚洲第一个种植转基因玉米的国家。中国杂交玉米种子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种子生产产量高,品种类型多,国内货源充足,价格上有明显优势,应积极将杂交玉米种子引进菲律宾试种,开拓种子出口市场。可以采取杂交水稻在菲律宾试种的路子,先赠送菲方一些杂交玉米种子试种,筛选表现好的品种有针对性地选择无病疫区制种销往菲律宾。
2利用菲律宾的海藻资源。菲律宾是世界主要海藻生产国,2002年产量达89.5万吨。海藻在医药、化工等上有广泛的用途,中国可以利用菲律宾的海藻资源。
3开展椰子纤维在中国生态建设的技术合作。椰子纤维在生态建设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护路、护渠、水土保持、防沙固沙等,应积极开展技术合作,引进有关技术开展试验,开拓生态建设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