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大对虚开发票、骗税案件查处力度
加大对虚开发票、骗税案件查处力度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局长马毅民指出,今年税务稽查部门在打击税收违法行为方面,将加大对虚开、骗税案件查处力度,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区域专项整治,主要是对房地产及建筑安装业、出口退(免)税企业和股权转让企业及个人等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对辖区内税收秩序相对混乱、税收违法行为比较集中的地区组织开展区域税收专项整治。同时,继续开展虚假发票“买方市场”整治工作,积极会同公安部门进一步加大制售假发票“卖方市场”的打击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打源头、端窝点,联合查办一批发票犯罪重大案件。
马毅民表示,从税务机关掌握的情况来看,当前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收违法案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动向:一是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呈多发高发趋势;二是虚开发票案件的作案主要手段向“票货分离”“变票”等手法转变;三是违法活动呈集团化、信息化、职业化,跨区域作案趋势明显;四是虚开源头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
近年来,查处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企业多为小型商贸企业、农副产品收购加工企业、成品油经销企业、建筑材料生产销售企业和矿产品生产经销企业等。涉案企业经营期限短,一般不超过一年,虚开获利后迅速注销或走逃。涉案企业大多通过伪造、借用的他人身份证件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等手续,借用、租用身份证注册皮包公司,套打发票问题比较严重。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地方违规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涉税违法案件的发生,使招商引资企业成为虚开案件的重点。
第二篇:骗税案例——本案增值税发票是否虚开
本案增值税发票是否虚开
A是生活在产煤区的农民,因运煤取得了用煤单位C公司的信任。从1999年起,C公司让A帮助联系优质煤,至2002年7月,A先后为C公司从14个供煤单位联系发煤21次,累计货款136万余元人民币。每次C公司缺煤时,通过手机电话告知A需煤数量,A在联系好后告知C公司煤炭数量、煤炭质量和煤炭价格,C公司确认后以现金或汇款的形式给A一部分预付款,A将预付款转交给供煤单位。有时时间紧迫则由C公司将预付款直接汇到供煤单位账上,A随同供煤单位的煤炭抵达C公司,替C公司量方卸煤,C公司向A结清货款并按照每吨20元或每船2000元的标准向他支付“好处费”。三年间A从C公司累计获得好处费4万余元。A将结到的余剩货款转交给供煤单位,供煤单位则根据A提供的收货单位C,通过A转交或直接邮寄的方式向C公司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的货物名称、金额、数量与实际发货一致。
有观点认为A“让他人为自己虚开增值税发票”构成“虚开增值税发票罪”。A则认为“自己只是作为中介代理人的公民自然人、不是买卖主体无法构成虚开增值税发票罪”。
笔者认为,本案涉及到如何正确理解“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以及A在本案中的法律地位问题。
如何认识“让他人为自己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正确审理本案的关键。让他人为自己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指没有货物销售或没有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或个人,要求他人为自己开具虚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虽然有货物销售或者提供了应税劳务,要求他人为自己开具内容不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让他人为自己虚开”是指从他人处取得虚假的或内容不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自己为“受票方”或“付款单位”,用于自己抵扣税款、增加成本,达到偷税的目的,造成国家税款流失的结果或可能。“虚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指没有交易的情况下,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了伪造、变造的假发票或抽底虚开的真发票。“内容不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是指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了货物或劳务的名称、数量、单价、税率、金额与实际交易不相符合的发票(这种“不相符合”一般只会出现开票金额和开票税额比实际交易的要高),开具的发票可能是伪造、变造的假发票,也可能是抽底虚开的真发票。正常情况下,如果开具的是正式合法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受票方要求多开或虚开,出票方也是不会答应的,除非开票单位是享受增值税减免优惠的企业如福利企业或电子、软件企业。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受票方多开多抵税,必然出现开票方多开多纳税的结果。“虚开”的本质是发票不合法、不真实造成了国家税款流失的结果或可能。
本案中A并没有让供煤单位以自己为“受票方”开具虚假的或内容不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符合“让他人为自己虚开”的行为特征。A的行为属于“让他人为他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让他人为他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绝不同于刑法中规定的“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的核心仍然在于“虚开”,指在没有货物销售或没有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或个人之间为了其相互提供伪造、变造的假发票或抽底虚开的真发票进行撮合、中介的行为。
A在C公司与供煤单位之间进行了近三年的撮合、中介行为,但其撮合、中介行为的目的和结果是不仅帮助C公司与供煤单位之间架起了煤炭买卖的桥梁,而且完成了煤炭交易并且提供了货物名称、金额、数量与实际交货一致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这种发票应当认定为真实合法有效的增值税发票。A的撮合、中介行为内容不仅是为C公司与供煤单位之间提供信息、居间协调,而且包括全权代表C公司向供煤单位提交预付款、验收煤炭、转交货款、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行为。实际上,C公司与A之间存在着稳定的代购煤炭关系,这种“代购”在法律上属于“委托代理关系”。“代购代销”在法律上属于委托代理关系,从事代购代销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只是为了获取佣金或报酬,本身既不是购买方也不是销售方,取得发票的一方只能是作为购买方的代购委托方,开具发票的只能是作为销售方的代销委托方。“代购代销”在法律上与“直接购销”是完全不同的,这两种经济业务在财务上的处理办法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弄清在代购代销经济活动中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真正开票主体和受票主体意义非常重大,尤其是对于没有书面合同情况下的代购代销活动更加重要。
A从C公司获得每船2000元或每吨20元人民币的“好处费”即是他完成“代购煤炭”委托事项的劳务报酬,除此之外,他并没有因为“让供煤单位为C公司开具增值税发票”获得任何好处,“让供煤单位为C公司开具增值税发票”只是他的受托内容之一。C公司和各供煤单位之间的煤炭购销过程中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票、货、款”上达到了一致,完全合法有效。A只是公民自然人,担任了委托代理人的角色,并不是个体户或小规模纳税人,不具备商业购销主体资格和能力,也不具备向当地税务所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法定条件,他没有实施“让他人为自己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他所从事的“让供煤单位为购煤单位C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是其受托内容,完全合法。
第三篇:对于加大案件督导力度
对于加大案件督导力度、提高案件督办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成立税务稽查案件督导组,提高对于案件督导的重视程度,具体案件由督导组指定专人督导,查处督办案件必须层层落实责任制,分工落到科室,责任落实到人。一把手负领导责任,主管领导、案件负责人负直接责任,承办人员根据各自分工职责承担相应责任。
二、规范程序。制定相关的稽查案件督办制度,将相关内容用文件明确,让督办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每一案件均应当确定一名稽查局领导做为案件负责人,并确定承办人员,制定查处方案,案件负责人和承办人员要按照领导部署和查处方案迅速开展工作,并按照相关规定上报情况。
三、积极协调。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明确各处置部门的工作职责,强化各部门的合作意识,加强相互间的联系、沟通、协调、配合,及时掌握税务稽查案件的查处情况。对某些相对复杂、困难的稽查督办案件,应给予基层经办人员相应的指导,制定检查大纲,对经办人员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答复,当好政策法规顾问。
四、定时考核。要求定时上报督办工作情况报告,对各部门承办督办案件的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并纳入考核范围,落实执法责任制,对不能及时完成督办工作的给予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迅速准确完成督办案件查处任务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并在评优评先中进行倾斜。通过考核促使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抓好案件的处理和反馈,提高案件查办的效率和质量。
第四篇: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的实践与思考
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的实践与思考
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是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惩治商业贿赂违法犯罪行为必不可少的手段。执纪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主管(监管)部门要采 取有力措施,有效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深入进行。
一、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必须充分认识查处案件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查处案件是专项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大量事实说明,商业贿赂犯罪严重破坏了市场秩序,严重违背国家法律,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面 对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要遏制其蔓延发展的势头,仅靠和风细雨的思想工作是难以奏效的,必须拿起法律的武器,对商业贿赂犯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鉴于此,中 央在总体部署上确定了三项任务,即自查自纠、查办案件、建立长效机制,并且要求三项任务同步进行,整体推进。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在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中,查办案件不是辅助性的工作,而是纳入专项治理工作整体格局中来抓的一项重要任务;查办案件也不是一项阶段性的工作,而是要贯穿于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 的全过程。
其次,查处案件是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保证。在治理商业贿赂三项任务格局中,查处案件处于举足轻重的关键地位,对于推动自查自纠和建立长效机制 两项任务的落实,进而整体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通过查处案件,能够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管的威慑力,有效推动自查自纠各个环 节尤其是查找问题、搞好整改的工作,防止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通过查处案件,发挥案件的治本功能,能够有效推进各地、各部门、各行业认真查找体制、机制、制度以及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通过查处案件,严惩违法犯罪分子,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振奋人心的成效,能够有效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积极性,把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引向深入。可以说,查处案件是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不断深入、健康发 展、取得实效、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
二、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必须努力拓宽信访举报渠道
信访举报少、层次低,是当前各级各部门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也是影响案件查处工作的一个难题。要破解这一难题,首先要充分发挥新 闻媒体的作用,大张旗鼓地公布举报电话和信访举报的受理范围,充分调动干部群众举报揭发商业贿赂行为的积极性。要注意从新闻报道中发现案件线索。其次,各 级治理商业贿赂办公室要主动联系协调同级党委政府信访部门、纪检监察信访部门以及其他信访机构,对商业贿赂的信访举报件实行统一集中排查。要充分发挥检 察、公安、审计、工商和纪检监察等执纪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信访举报系统的作用,形成有效的投诉举报网络。第三,各级各部门治理商业贿赂办公室要挑选政治素 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好的同志负责信访接待工作,严格值班制度和工作程序,认真受理来信来访,使人民群众对有关商业贿赂的信访举报件得到及时妥善处 理。要严格保密纪律,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保护和激励机制,对举报有功者要给予奖励。
三、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必须牢牢把握办案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对象
治理商业贿赂,中央确定了六大领域和九个方面的工作重点,并且强调要依法查处违反法律法规、给予和收受财物或其他利益的商业贿赂案件,尤其是要注重查处国 家公务员利用职权参与或干预企事业单位经营、谋取非法利益、索贿受贿的案件。按照有关要求,哪里有案件线索,就要组织力量去调查,不管涉及到哪个领域,不 管涉及到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在这个大前提下,各级各部门应当结合实际,确定各自办案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对象,集中优势兵力,进 行重点突破。
山西作为煤炭资源大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和焦炭产业是山西的重要经济支柱,煤焦领域既是资本流和物流的重要集散地,又是腐败问题特别是商业贿赂 案件的高发区。因此,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要集中力量,紧紧围绕煤焦领域,抓住煤矿开采审批环节、煤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环节、煤焦经营环节和煤炭企 业改制四个环节,查处一批涉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商业贿赂大要案件。
四、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必须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为了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推动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建设,在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过程中,对重大案件应实行“一案六报告”制度。即案件调查结束后,一 要形成一个高质量的案件调查报告;二要形成一个高质量的用于开展警示教育、提出整改意见、推进源头治理工作的案件剖析报告;三要形成一个高质量的用于向发 案单位提出加强管理、健全制度、推进改革、改进工作的检查或监察建议报告;四要力争形成一个具有较强警示意义、用于警示教育和帮助挽救更多人的被查对象检 查忏悔报告;五要形成一个高质量的用于总结案件突破经验的查办案件工作总结报告;六要按照党章规定,将处理特别重要或复杂案件中的问题和处理结果向同级党 委报告。同时,要对这一制度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如针对煤焦领域的大案要案,通过撰写案件剖析报告等向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一要根据煤焦 领域的行业特点和岗位需要,选好人、用好人,坚决杜绝“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现象的发生;二要加强对煤焦领域相关的审批权、许可权、监管权、资源分配 权等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管理,确保公共权力不受腐蚀;三要针对煤焦领域行政权力过多过滥的问题,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等。在查办重大商业贿赂案 件中实行“一案六报告”制度,对于增强查办案件的有效性,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加大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和健全工作机制
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涉及面广,难度很大,调查难、取证难、认定难,仅靠各级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力量远远不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给予支 持,对查处阻力大、久拖不结、跨地区跨部门的大要案件,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排除干扰。要严格落实办案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办 案部门负责人、案件调查组负责人和调查人员分级负责的办案工作责任制,严格办案考核制度和办案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要正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正确区分正常的 商业交往与不正当交易行为、违纪违规行为与违法犯罪行为,分清罪与非罪。各执纪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主管(监管)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依纪依法查处 或配合查处商业贿赂案件。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办案联席会议、重要案件协查等制度,完善查处重大案件的协作机制,真正形成查处商业贿赂案件的合力。
第五篇:着力“望、闻、问、切” 加大本地网络案件查处力度
着力“望、闻、问、切” 加大本地网络案件查处力度
摘要: 本文从办理本地网络案件实际,结合金湖县局卷烟市场监管着力“望、闻、问、切”的具体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本地市场涉烟案件查办工作,提高辖区市场净化水平。
关键词:本地
市场监管
望闻问切
提升
净化
水平
进入2014年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八项规定”和“改四风”等主客观因素的多重影响,卷烟销售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坚定信心,有效应对,扎实工作,保持良好市场状态,确保全年生产经营目标顺利完成,成为市局党组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年初,市局李局长在2014年全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系统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强调指出“加大情报体系建设,重查本地网络案件,并纳入重点考核。”,如何紧紧围绕市局党组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规范辖区卷烟市场秩序,提升辖区卷烟市场净化水平,为完成本地市场卷烟销售任务保驾护航这一重要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笔者认为,可以着力“望、闻、问、切”工作法,加大本地涉烟网络案件查处力度,提升市场净化水平,为完成卷烟销售目标保驾护航。
一、本地涉烟网络案件的概念和类型
本地涉烟网络是指在本地生产、运输、存储、分销、零售等环节实施涉烟违法犯罪活动,联系紧密,分工明确,组织严密,谋取非法利益,具有一定规模和网络化特征的涉烟违法犯罪团伙。
按照组织结构和规模来分,涉烟网络可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紧密型网络一般拥有较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其非法活动形成了链条式、网络状的组织结构的违法犯罪团伙,对卷烟市场秩序和社会危害程度较大;松散型网络则是规模较小,相对独立或零散销售违法违规卷烟的个体。两种类型的网络虽然在规模上有所区别,但非法性和危害性是相同的,都是法律所不允许的,都属于烟草专卖管理机关打假破网络的对象和重点。
二、查处本地涉烟网络案件的困境
新形势下,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进,给经济建设创造了优质的发展环境。同时,不法烟贩利用这些便利条件,违法犯罪手段日趋隐蔽,严重扰乱了本地卷烟市场正常经营秩序。尽管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沉重打击了各类涉烟违法犯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假、私、非”卷烟泛滥势头,但由于淮安地区近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高端卷烟的需求量增长的比较迅速,形成了洼地效应,以及经营非法卷烟所能带来的暴利,仍然使不少烟贩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假、私、非”卷烟来源渠道呈现出的多样性,也给本地卷烟市场秩序、净化率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一是本地人员主动参与的情形有所增加,而本地人员相互包庇又给调查取证带来了困难。二是本地人员主动参与的情形增加,而涉及的案值却很小难以追究法律责任。三是化整为零分散存储,而法制建设逐步规范又造成查处男。四是信息匮乏,而制售假烟等违法犯罪活动呈现出地下化、网络化、专业化趋势又形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三、加大查处本地涉烟网络案件的新思路
烟草专卖主管部门如何才能更快、更准、更有效地查办涉烟违法活动,提升辖区卷烟市场净化水平,笔者认为,借鉴中医学中的“望、闻、问、切”诊疗思路,(“望、闻、问、切”即: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把准卷烟市场监管切入点,积极开展有效举措,强化本地网络案件经营,可切实有效的提升市场净化水平。
望,就是扎实开展市场检查。市场检查不仅是专卖稽查人员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更是获取涉烟违法案件线索的重要途径,“望”是提升市场净化水平的前提。一是检查时间要合理安排。根据节假日市场特点和重点户历史违法经营规律,合理分配检查时间,实行“白+黑”、“5+2”模式,将检查时间向8小时以外和节假日延伸。二是检查方式要灵活多样。通过错时查、交叉查、突击查、反复查,切实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路段、重点客户以及客运、物流、货运场所盯防监控力度,确保市场监管不留死角,有力打击涉烟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三是检查过程要注重细节。在卷烟零售户店中检查时,要从“细”字入手,仔细观察店内外的环境,对店主察言观色,看其神态与平时是否一样,是否有紧张状态,发现异常的,对店内进行重点查处,要仔细核对条码,查看卷烟真假,不放过蛛丝马迹,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四是发现异常要追根溯源。一旦发现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要进一步进行深挖信息线索,严肃查处,力争查获大案,破获网络案件。(PPT展示:今年我局破网的“1.21”非法经营卷烟网络案件,就是对当事人店面电子屏的一条滚动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后组织人员进行查处,当场查获非法卷烟近5万元,销售卷烟账册3本,经初步经营案值已达40余万元,刑拘3人,目前已判刑2人,该案还在进一步经营中。)
闻,就是突破案源匮乏窘境。一是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在充分利用原有电话举报、线人举报、上门举报等渠道的同时,加强、完善情报网络建设,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地收集涉烟案件信息,通过日常走访,广泛宣传“12313”烟草市场举报投诉电话,及时准确处理举报和投诉,一经查实及时兑现奖励标准,营造全社会敢于举报和广泛监督的良好氛围。二是注重信息应用保障。一方面严格控制知情范围,保证案件线索不过时、不失效,在不惊动被调查对象的情况下利用线索获取可靠、真实的证据;另一方面对举报人本人的基础信息采取专人负责的方法,不得透漏举报人的相关情况,切实保障举报人的安全。三是勤走动多交流信息。加强与公检法等司法部门的联系、配合,和这些部门建立信息沟通、反馈机制,对这些部门办理的案件进行筛选,从中发现线索;加强与工商、质检、交通、文化等部门的联系并建立案件线索移送制度,争取在移送涉烟案件线索上成为其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建立长效机制。
问,就是巧于收集信息线索。一是加强市场走访,收集有效线索。加强和零售户的交流沟通,扎实开展市场走访,经常性地深入基层、深入零售户中,了解辖区市场行情,掌握卷烟动销情况,多向他们询问有关专卖市场潜在的内在问题,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与他们促膝谈心,收集涉烟违法线索。二是征求建议意见,培养线人耳目。经常对社会人群和消费者进行沟通,询问他们对专卖管理的意见,征求他们对卷烟打假瓶颈问题的建议,在多发、易发涉烟违法犯罪的区域、环节,要发展秘密侦查信息情报人员,在多发、易发经济犯罪的场所、生活圈、社交圈建立耳目,及时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涉案信息情报线索,使侦查信息情报触角横向到各重点领域、重点场所。三是细分零售市场,实行网格管理。结合本区域面积、辖区零售户数量、专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以及零售户守法经营情况,设置网格管理人员,建立健全信息情报网络管理系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逐步实现信息情报网上运行,计算机快速传递、情报线索统一管理、稽查工作远程指挥、实时决策的管理模式,形成“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人有责”的工作格局,把先进的信息情报网络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提升卷烟市场监管的效率和水平。四是关注新兴媒介,深入挖掘信息。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进一步拓展了互联网涉烟信息传播渠道,陌陌和QQ的群联及微信的微店都给互联网涉烟信息的发现带了新的困难,同时也给我们加强本地涉烟网络案件的查处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搜索关键字词,加入不同的群组和朋友圈,能快速的收集到涉及本地的互联网涉烟非法经营行为,为我们斩断非法流向本地的渠道提供便利。(PPT展示:今年,我局通过监控陌陌即时通讯工具发现一条售烟,深入挖掘信息的关联性,最终成功破获了“6.06”销售非法生产的假冒卷烟案件,当场查获假冒卷烟377条,案值15.35万元,刑拘3人,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的经营中。)
切,准于采取相对措施。只有把准“脉”,对“症”下药,切中要点与难点,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一是强化分析应用,提高监管效率。深入实施“APCD”工作法,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发挥市场监管职能,探索市场监管新方法,变检查频率为监管效率,使专卖稽查人员带着问题上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检查,集中精力发现案件线索,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完善联合机制,形成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职能,建立健全并落实好重大案件查处、信息通报、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机制,定期召开信息交流和联席会议,形成“机制制度完善、信息渠道面广、沟通协调到位、遇警出动及时、案情分析透彻、抓捕追刑及时”良好工作格局,加大对涉烟违法活动的打击力度,形成强大打假合力,切实为“两烟”生产经营保驾护航。三是树立经营意识,做大做强案件。堵源头、打网络,一直以来是打假破网的工作重点。加强本地网络案件的经营工作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不能只注重一户、一个窝点的查处,而要放在整个非法卷烟网络的查处上来。在案件查处前和侦破过程中要下苦功,对原有的案件线索察微析疑,从中寻求网络案件的案源,尽可能的掌握他们的上下线情况,进出货渠道和方式。查处时注重账册、记账凭证、销售单据、资金往来等证据的收集和固定,抓紧时间,迅速拓展上下线,做大案件,做实证据,为以后将案件发展成为网络案件,移交司法部门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大本地涉烟网络案件查处,提升辖区卷烟市场净化水平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只能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实践中,探求更为科学、更为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切实做到“守土有责,收徒尽职”,为淮安烟草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以下PPT实效展示)
四、取得的实效
今年以来,我局贯彻落实“规范、创新、发展”工作主线要求,紧紧围绕“守土有责、收土问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方针,坚持把市场监管和打假破网作为专卖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第一使命,保持卷烟打假高压态势,立足本地市场,强化市场监管,充分灵活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的查办本地案件“望、闻、问、切”工作法,辖区卷烟市场净化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无证经营率控制在3%以内,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市场净化和1+2网络案件的目标任务,有力地维护了辖区卷烟市场正常经营秩序。通过2012年至2014年1至10月份同期查办案件数、查获卷烟数、破获网络案件数、罚款金额、拘留、取保、判刑人数等对比(见下图)发现:无证运输案件逐年递减,查办本地案件逐年递增,查获卷烟数量逐年递增,破获网络案件力度逐年加大,辖区卷烟市场净化水平逐年提高,“望闻问切”工作法的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