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菜篮子建设情况汇报策

时间:2019-05-15 06:4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国市菜篮子建设情况汇报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国市菜篮子建设情况汇报策》。

第一篇:宁国市菜篮子建设情况汇报策

宁国市城郊蔬菜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网站管理员发表时间:2010-11-5 15:05:07点击次数:82

一、产业现状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自然人口的膨胀、流动人口的扩展,我市蔬菜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特别是近几年因城区快速拓展导致城郊专业菜地面积急剧减少,农业向二、三产转移速度加快使得蔬菜产业从业人员也相应减少,更造成了商品蔬菜的严重短缺,价格波动较大。

1、生产及供应情况。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老菜地的征用及污染,全市2005年城郊专业菜地面积约2500亩,比1995年前减少了2000亩,比2003年减少了1000亩,面积急剧下降(详见附表)。因此市场供应缺口较大,据统计,我市目前城区常住人口约10.4万人,年均消费蔬菜1.8万吨(按每人年消费160kg计,流动人口未计),而城郊菜地每年正常年份能提供的蔬菜仅有0.75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40%,灾害年景只有30%),尚缺1万余吨;按日计算,市区日均消耗商品菜4.5万kg,但城郊专业菜地只能供应1.5—2.0万kg,远郊菜地和二线菜地每日约能补充0.2万kg,其余缺口每天必须到杭州、常州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进口”,每天外流资金2万元以上,年外流资金 600万元以上!城郊蔬菜生产者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更多地投资进行保护设施栽培,所以一旦遇到不利的气候条件就会立刻在市场上显露出蔬菜供应偏紧的状况,尤其是优质鲜菜更是短缺,造成市场菜价波幅较大,严重影响和谐的市场供应和生产的可持续性。

2、生产结构情况。我市城郊蔬菜种植主要有根菜类(萝卜、胡萝卜)、瓜类(黄瓜、西瓜、瓠瓜、苦瓜、丝瓜、南瓜、冬瓜、)、茄果类(西红柿、茄子、辣椒)、叶菜类(大白菜、小白菜、青菜、白花菜、莴笋)、豆类(毛豆、豇豆、四季豆、扁豆)、薯芋类(马铃薯、山芋)、葱蒜类(韭菜、大葱、生姜、大蒜)、水生蔬菜(莲藕、茭白)、食用菌类(香菇、木耳、草菇)9大类等30余个品种。种菜面积较为零散,连片100亩以上的基地或种植大户为数不多,严重制约了生产基地化、集约化、市场化进程。而且大部分以露地常规栽培为主(约2000亩,占80%),由于受自然因素影响,加上蔬菜生产的季节性。在“春淡”(3—4月)和“秋淡”(9—10月)季节,蔬菜上市的种类及品种比较单调,不能解决城市居民对蔬菜多样性的需求。栽培模式上以复套种为主,近年来,菜农注重引进优

良的大路菜品种,目前,一般常规季节性菜地单位生产面积年产1.5吨,专业保护菜地年亩产约3.0吨。蔬菜结构应进一步加快调优,提高产业效益,满足城市化需求。

3、质量安全情况。一方面城郊老菜区土地比较肥沃,基础设施比较健全,沟渠路比较配套,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而且有一批种菜能手,技术水平较高;有市场意识,市场应变能力强。另一方面耕作年限时间长,病虫害和污染较严重,施药量过频过大,直接影响了蔬菜产品的质量。根据我市近三年来的质量安全抽检情况看,总体情况良好,但也有极个别农户盲目施药,造成超标,存在安全隐患。

4、资金扶持情况。1995至1997年度,全市共发放大棚蔬菜周转金240多万元(其中城郊专业菜地约180万元,占75%),用于鼓励发展大棚设施蔬菜,全市先后建成了河沥、港口、汪溪、胡乐等设施蔬菜基地,面积达3000亩,其中城郊设施菜地达1200亩。2005年,中共宁国市委出台了18号文件《关于加大对农村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若干政策》中规定:新发展中药材和其他高效经济作物50亩以上、当年亩均受益达1500元以上的,每亩补贴80元,全年共兑现奖励资金120余万元。少数乡镇也积极出台有关政策,鼓励大棚蔬菜的发展,如竹峰乡对每发展一亩大棚以奖代补300元。一定量的资金扶持对投入较大的设施蔬菜的发展推动不是很明显,急待调整菜篮子相关扶持政策。

二、发展意见

l、积极争取各项政策,创造发展环境。以创建和谐社会、确保城乡菜篮子稳定供给和安全消费、促农增收为目标,将菜篮子列入城市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予以优先侧重扶持,出台菜篮子发展议事协调机制、资金征缴和专项资金扶持机制,强化目标管理和考核奖惩等制度。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调整。①制订切实可行的规划。根据我市目前供需状况及宁国城市规划需要(“十一五”末,城市人口达20万,建成长三角地区全面小康型、生态园林式的中等工业城市),必须要发展专业保护菜地面积10000亩,同时以露地常规蔬菜和山区夏季反季节蔬菜为补充,才能基本上满足日常需求。考虑到我们的实际运作能力,可每年新建800-1000亩,用10年左右时间进行建设。②合理布局基地。我市人多面广,地域宽阔,要满足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消费意向,当前可先行构筑起分布均衡、特色鲜明、运输便利、由近及远的蔬菜基地。加强二三线基地和反季节蔬菜基地建设。一要大力

增加保护设施。重点是增强抗干旱、抗暴雨、抗高温和抗低温的设施和生产优质叶用蔬菜为主的保护地栽培设施,提高“春淡”、“秋淡”生产的能力。扩大保护地设施面积时,注意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没施的合理选择,使其具有较好透光保温或遮光降温性能,以满足反季节蔬菜正常生长的需要。以实现全天候生产与供应为目的,稳步提高“春淡’’和“秋淡”的蔬菜供应水平,大幅度增加蔬菜生产者的收入。并借助保护地栽培设施,增加精细种类及品种生产能力,整体提高蔬菜质量。③加快调整结构。注重各个基地的特色导向,进一步优化布局调整和结构调整。突出抓好单品种、外向型蔬菜基地建设等,如河沥主攻发展茎叶等速生蔬菜,南山、竹峰优先发展果实类等秋延蔬菜,港口则重点发展马铃薯等地下蔬菜,同时把食用菌和芽苗菜等安全营养蔬菜作为郊区新兴蔬菜产业加以培植。

3、推进标准化,提升产品质量,保护安全消费。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契机,加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实施力度,指导生产者、经营者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安全使用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继续执行我市《宁国市无公害蔬菜产销管理办法》、《宁国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新的标准和规定。继续组织和鼓励“三品”认证,推进蔬菜产品包装分级销售和市场准入制建设,提高蔬菜消费安全水平和商品质量档次,实现优质优价。

4、加快科技推广,搞好全程服务。①加强引种示范与推广。从国内外引进一批以叶菜为主的优质蔬菜种类及品种,并做好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应加大对抗热耐寒晚抽薹小白菜、抗热绿叶类蔬菜(菠菜、莴笋、生菜、芫荽)、野生菜以及瓜类、豆类、抗热萝卜、微型蔬菜等种类和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品种个数应达到几十个以上。大力引进、推广蔬菜优良新品种时要注意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调整秋大白菜、小白菜、萝卜等大路菜的种植面积,增加适销对路的种类和品种,特别是增加名特优稀蔬菜的种植面积,如微型番茄、荷兰彩椒、日本南瓜、水果黄瓜等,使新品种不断地上市。②要注重产后服务。兴办多种形式的经济实体,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城郊菜区人口密集,靠城近,信息灵,提倡一部分人从种菜行列中脱离出来专职从事卖菜等营销活动,组成一支销售大军,推动蔬菜生产发展。③要搞好技术培训。对生产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以村民委员会为单位,以本地能人为主体,紧密结合本村生产实际开展培训或研讨,也可以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或老农传授经验,广泛应用电视录像,现场交流等方式,使广大菜农看得见,摸得着,学

得会,用得上,以此提高菜农整体素质。技术培训内容上要注重创新,富有市场竞争力,要实施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

关于创建千亩商品蔬菜基地的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伴随着宁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也直线上升。竹峰处城郊,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成为发展蔬菜种植基地的首选。目前办事处成规模的蔬菜种植点有竹峰村代家塔十七户,约六十亩,其中今年新增八九户。说明群众对街道党工委提出的实施“千亩蔬菜、万亩毛竹”工程做出了积极的响应。通过调研走访,发现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量增大,据统计,种植大棚蔬菜效益,正常年间,投入人工大棚每亩约五千,收入一万五,种植露天蔬菜,每亩收入八千,平均计算,种植蔬菜,每亩约有一万元的收入,如果建成了千亩商品蔬菜基地,那么就可以直接拉动一千万元经济,这对增加农民收入,又好又快地发展竹峰村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仅有竹峰街道和村开过几次会议,农机站到农村宣传力度是不够的。绝大多数对种植蔬菜成效、技术甚少,只有一小部分群众有积极性,绝大多数的农民对种植蔬菜瞻前顾后,另外绝大多数农民对我街道出台的种植蔬菜优惠政策尚不清楚。

(2)街道党委政府在工程中重点不明确。一千亩商品蔬菜基地,没有明确规划种植范围,没有明确的蔬菜种植点。仅大棚蔬菜有一种植基地,露天蔬菜尚无成规模基地。目前,可形成规模以上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仅两百亩左右。

(3)技术储备力量薄弱。目前种植蔬菜技术含金量高,我们技术备不足,仅仅只有农机站人员和种植大户莅临现在指导。大面积辅导、指导技术人员缺乏。

(4)资金不足。对农村来讲,按一亩大棚五千成本投入,400亩约需200万。对于这笔资金的筹集,群众能够集资一部分,相当一部分需要贷款获取。

(5)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成规模商品蔬菜种植,需要相应齐全的水电配套设施,基础设施没有跟上,蔬菜种植难以继续发展。街道党委政府对基础设施规划没有做出整体设计。

因此,为顺利推进千亩商品蔬菜基地建设,我们调研小组提出以下建议:

(1)街道党工委加强信心,加大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2)实施千亩商品蔬菜种植基地,作为挤进市菜篮子工程项目,争取资金、技术支持。

(3)做好规划,明确大棚蔬菜基地和露天蔬菜基地,配专门办事人员。

(4)政府出面,加快发展、牵引资金、技术支持,加速推进千亩商品蔬菜工程的实施。

2009年11月8日

第二篇:关于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

关于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

市人民政府(2011年10月7日)

尊敬的潘主任,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市政府对扬州市人大各位领导莅临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作一汇报。

“菜篮子”工程建设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大局。近年来,全市上下按照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要求和上级的统一部署,以促进农产品市场安全消费为目标,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切入点,依托基地建设、市场准入、品牌创建等,精心组织,优化服务,积极引导,“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蔬菜产值4.5亿元,面积近10万亩(目前已达12万亩);牧业产值8.6亿元,饲养家禽1900万只,奶牛近1000头,生猪35万头,山羊11万只;渔业产值4.5亿元,水产养殖面积13万亩,水产品总量3.5万吨,其中特水养殖面积8万亩,特水产量1.1万吨。围绕“菜篮子”工程建设,着重抓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保障供给,建设“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放大特色优势,优化区域布局,“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迅速发展。一是突出规划编制。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科技化服务”原则,深入调研,摸清情况,找准特色,明确定位,制定了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重点规划建设宜武线、安大线蔬菜产业带。今后3年,新扩蔬菜面积10万亩,总面积突破20万亩,其中设施栽培达5万亩,2006年新扩蔬菜3万亩,其中设施栽培1万亩,蔬菜总产值突破16亿元;建成绿色食品基地3个、有机食品基地2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达10万亩;创建蔬菜品牌20个,蔬菜“三品”总数80个;建成国家级蔬菜示范园区2个,省级蔬菜示范园区3个,扬州市级蔬菜示范园区5-8个;培育年加工蔬菜1万吨以上的蔬菜加工企业5个、10万吨的蔬菜加工出口企业3个,蔬菜销售收入突破25亿元。二是突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以无公害农产品整体认定推进县(市)为契机,强化扶持,精心组织,落实措施,加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目前,全市通过认定的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9个,“三品”基地70.5万亩,占全市可食用耕地面积的85%以上。其中,蔬菜生产基地4.8万亩,水果基地0.5万亩,水产品基地3万亩,畜产品基地16个。三是突出农业投入品监管。制定无公害农产品禁用和限量使用的农药目录和提倡使用生态农药目录,建立农业投入品使用登记制度,深入开展农药及农药残留、兽药及禽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三个专项整治工作,严格工业“三废”的排放,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关。

二、加强主体培育,推进“菜篮子”产品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市场“龙头”,加快引进“三资”投入农业,大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菜篮子”产品产业化经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是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围绕蔬菜、特水等优势主导产业,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采取规划引导、要素倾斜、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现有农业龙头企业资产重组、裂变扩张、做大做强,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加工型、市场型、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放手发展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购销企业。目前,全市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63家,有12家企业被认定为扬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其中,以酱菜加工为主的蔬菜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5家,蔬菜加工总量达9000吨,产品主要涉及早晚小菜、金花菜、苦瓜茶、乳黄瓜、萝卜头、莴苣等品种。二是加快建设标准化示范区。坚持以 “投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为原则,以标准化推广为手段,以新品种、新技术为动力,强化苏武农业科技示范园、小纪农业科技示范园、佳禾蔬菜示范园等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目前,全市已建立不同层次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9个,其中国家级农业标准示范区2个,省级农业标准示范区1个,扬州市级农业标准示范区6个。三是加快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政策、资金扶持等措施,积极培育,规范指导,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统一大市场的矛盾,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1个,入社会员2.46万人,带动农户8.36万户;实现销售收入5.35亿元、利税59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和12.2%。四是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招商活动,注重信息跟踪,明确招商责任,积极引导“三资”投入“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泰州恒润通公司投资250万元在武坚镇建立蔬菜生产基地,冷库项目正在洽谈之中;福建超大集团投入3000万元在小纪镇、武坚镇建设蔬菜大棚生产基地。

三、加强品牌建设,实施“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依托产地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标准为手段,积极打造农产品品牌,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一是争创农产品品牌。围绕特畜特禽、特种水产、优质蔬菜等特色产业和猕猴桃等特色产品,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品牌申报创建力度。同时在品牌开发上延长产业链,努力向产前、产后延伸,形成产销利一体化,做大做强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市 “三品”总数达118个。其中,蔬菜“三品”72个,畜产品品牌10个,水产品品牌3个。二是加强农业标准的制定、申报、推广。积极制定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种植(养殖)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步伐。目前,全市已制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标准90余个,其中扬州市级地方标准6个,省级地方标准8个。三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推介产品,组织参加各类产品展销会和招商洽谈会,积极探索超市、专柜销售等多种新型业态、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目前,全市已拥有 “天碧春”、“莲湘”、“俊华”、“金发”等注册品牌产品。

四、加强市场准入,构建“菜篮子”产品质量监测网络。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点)的作用,不断加强放心菜(肉)工程建设。一是构建检测网络。加大资金投入,配备专业人员,扩大检测范围,初步构建了农产品生产、流通、监督三个环节的检测监督网络。全市41个主要农贸市场都已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目前,检测网络正从市场向基地、学校等场所延伸,从蔬菜类向其他农产品延伸。二是加强市场监管。对生猪屠宰场实施统一管理,屠宰场生猪一律“双凭”(即凭免疫耳标、凭有效的产地检疫证)进场,经检疫员查证验物,证物相符后,方可进入屠宰场,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常年对生猪屠宰场进行督促检查,今年以来,共查处违规屠宰场4个,违规小刀手16人次,取缔私宰窝点2个。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强化市场主办单位和经营户的责任,今年重点推行使用了《食品放心工程责任合同》、《超市(商场)食品采购合同》、《无公害蔬菜买卖合同》,目前,已签定各类合同3624份。充分发挥各检测点和“12315”肉菜粮流动检测车作用,不断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抽检各类蔬菜近20万个批次、500多万公斤,检测出不合格蔬菜3000多个批次、7万多公斤,其中作退场处理的2600多个批次,5万多公斤,作销毁处理的400多个批次、1万多公斤。并及时将检测结果予以公示,形成了安全消费的良好氛围。三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控。面对高致性禽流感、猪高热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高发的情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免疫注射、疫情外堵、疫情监控、市场检疫等措施,严防死守,确保了城乡居民肉品安全。四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先后开展了种子市场专项检查、肥料市场抽检、毒鼠强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执法活动,累计出动行政执法人员1000多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660多家,查获各类案件172起,挽回农牧渔业经济损失300多万元,有力地打击了涉农违法犯罪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消费者利益。

五、加强配套服务,优化“菜篮子”工程建设发展环境。一是加强组织服务。以与山东省寿光市结成友好城市为契机,市里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任正、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蔬菜产业的规划、生产基地的建设、生产技术措施的制定、扶持政策的落实、产供销协调服务与各项工作的督查考核等日常工作。并要求各镇也相应成立工作班子,落实蔬菜产业发展的目标考核责任制,切实做到任务分解到位,压力传递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农林、工商、环保、质监等部门充分履行职能,密切配合,协同动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我市菜篮子产品安全生产工作,让我市人民真正吃上“放心菜”、“放心肉”。二是加强政策服务。为鼓励和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江政发[2006]93号文件),明确了相关扶持政策,即对每发展连片100亩以上蔬菜,每亩补助50元;每发展50亩以上钢架大棚或宽体大棚,每亩补助1000元;对建立蔬菜基地100亩以上、设施栽培50亩以上的,给予基础设施配套;对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生物农药、防虫网、杀虫灯等)推广与技术培训等,给予适当补助;对投资100-500万元以上新建蔬菜加工、配送、冷藏、销售等企业,实行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扶持。在此基础上,各镇也制订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小纪、武坚、邵伯等镇明确对新建蔬菜大棚给予1000元/亩的补助。三是加强科技服务。加快引进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加大示范和推广力度,不断提高良种覆盖率和种养水平。目前全市共引进使用新品种65个,示范推广新技术37项。蔬菜设施栽培面积达2.6万亩,建成蔬菜大棚1万多座,其中钢架大棚9000多座;防虫网应用10万平方米,遮阳网应用400万平方米。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新阶段“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要求,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菜篮子”产品基地规模偏小,产业化经营推进不快,规模化程度不高。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和质量不能适应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优质特色产品、精深加工产品供给不足。三是违禁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工业“三废”污染排放难以控制。四是市场检测体系还不健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水平较低,市场准入的管理机制和产品的流通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菜篮子”产品生产、经营和加工等环节的质量意识尚需进一步增强。五是投入相对不足,不能满足“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三品” 申报与认定、农业环境监测等公益性服务的需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1、进一步推进“菜篮子”产品规模化生产。按照《蔬菜产业发展意见》的要求,规划建设宜武线、安大线蔬菜产业带和重点蔬菜产区,切实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一是政府推动。市蔬菜产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强化指导,协调服务,各蔬菜生产重点镇迅速建立工作班子,抽调人员,专门从事蔬菜产业工作。二是政策扶持。认真落实蔬菜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增加投入,重点支持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菜篮子”产品检测、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三是严格考核。按照年初目标和阶段性工作目标,依据考核细则,对各蔬菜生产重点镇、生产企业和相关人员进行考核,严格奖惩,推进蔬菜产业发展。与此同时,继续调优农业结构,积极推进畜禽、水产规模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2、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按照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要求,突出市场准入的“五个统一”,加大对农贸市场、超市等经营的蔬菜、肉类的检测力度,大力构筑“菜篮子”产品的安全防线,着重抓好现有41个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安全检测的正常化、规范化工作,并在现有蔬菜、猪肉准入的基础上,逐步向水产品、禽产品安全准入上延伸。同时加强源头治理,大力开展农业投入品综合整治。积极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兽)药和生物农(兽)药的使用,实行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让人民群众真正吃上“放心菜”、“放心肉”。

3、进一步创新农产品产销经营机制。严格“三品”生产、经营的条件,建立行业管理和企业自律机制。加快“菜篮子”产品生产、销售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切实改变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交易方式落后、检测手段缺乏、管理水平不高的状况。“十一五”期间,将积极筹建与蔬菜产业相适应的蔬菜交易市场,使之成为苏中的蔬菜产地中心与南北蔬菜集散中心。大力推行连锁配送、超市直销、净菜上市等多种新型流通业态,重点在超市设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专门交易区和销售专柜,不断提高“菜篮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市财政在确保过去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逐年递增。各有关部门积极排找项目,精心包装,上争资金。同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整合项目资源,积极招商引资,扩大投资渠道,为“菜篮子”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巴彦呼舒镇菜篮子工程建设汇报材料

巴彦呼舒镇菜篮子工程建设汇报材料

巴彦呼舒镇是科右中旗人民政府驻地,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全旗改革开放的窗口。全镇辖22个嘎查,12个社区,现有人口74576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满、回、朝鲜等十余个民族聚居的地区。全镇总土地面积799.9平方公里,耕地29万亩,草牧场约61万亩,林地面积35万亩,蔬菜面积1200亩。家畜总头数26万头(只口),养殖小区4个,养殖专业户85个,蔬菜大棚153座。

近年来,我镇立足城镇化需求、面向市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核心,按照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农牧业的要求,大力推进新时期“菜篮子”工程建设,创新思路,狠抓落实,通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一、菜篮子工程发展现状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蔬菜生产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心支柱产业来抓,大力实施 “菜蓝子工程”、日光温棚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等项目,从2001年开始,在莫力哈达、王鲁、窑艾里等嘎查先后建蔬菜大棚91座,3500平方米,建2个蔬菜小区(哈日道卜农牧业产业化园区,园区内入住10种植户,每户蔬菜大棚温室面积400平方米,冷棚面积400平方 1

米;莫力哈达种植小区内有种植户24户,每户温室面积400平方米,住房面积30平方米),目前全镇蔬菜大棚总数达到153座,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年蔬菜产量达1100万斤。近两年,镇党委、政府围绕调优种养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累计投入近600万元新建了哈日道卜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园区、草高吐嘎查白绒山羊小区,续建了莫力哈达蔬菜小区。使蔬菜产业发展已初具雏形,成为城郊农牧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为我镇广大居民菜篮子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生猪生产在政策推动和市场拉动下,发展明显加快,2010年出栏达到1.6万口,同比增加13%。肉羊受市场拉动作用,年出栏5081只,同比增加18.4%。奶牛生产在政策、市场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鲜奶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全镇存栏奶牛94头,同比增长18.3%。家禽生产因饲料上涨,蛋价不稳,出现下滑,存栏、出栏量分别达到5万只、3万只,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2%和增加9.6%,全镇畜牧业养殖大场(户)达到85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镇蔬菜、瓜果、畜牧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我镇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加,现有的蔬菜基地规模

和生产能力,与保障城镇蔬菜有效供给、满足城镇居民消费需要和促进农民增收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资金投入不足。近来年,尽管我们加大了对蔬菜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是仍不能完全满足蔬菜发展的需要。设施蔬菜产业是一项投入大、技术性很强的产业,上级财政配套资金有限,导致想发展蔬菜的农户因为资金欠缺而搁浅,蔬菜生产主要靠农户自身投入,大部分菜棚基础设施不配套、设施简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2、发展速度不快。近几年来,虽然新发展菜地300多亩,而城镇人口却不断膨胀,导致现有的生产水平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蔬菜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经营为主,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较弱;市场零售价格远远高于菜农销售价格,大部分利润被中间环节(批发商)所占有。

3、科技兴菜水平不高。蔬菜生产、流通仍处于较粗放的的低级发展阶段,蔬菜生产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没有品牌效应,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不大,知名度不高。大部分农牧户仍以传统耕作为主,管理粗放,产量较低。

4、技术力量不足。蔬菜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现有的技术队伍中,大多数是原来农技人员,不能满足全镇蔬菜生产技术的现实需要,导致在基地建设过程中部分地方因技

术力量不足、服务不及时影响生产效益,使一些农民失去了发展蔬菜生产的信心。

5、产业链条延伸不足。我镇蔬菜的生产、流通仍处于

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形成质量优势和规模优势,没有从事蔬菜包装、保鲜、冷藏和加工的龙头企业,蔬菜产品难以增值。蔬菜经营以菜农自产自销为主,导致我镇蔬菜生产淡季供应不足,菜价偏高,居民难以接受,旺季“菜贱伤农”,挫伤了农户发展蔬菜生产的积极性。

三、发展建议

进一步做好我镇“菜蓝子”工程建设,下一步的基本思路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根本,大力扶持菜篮子工程,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1、进一步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坚持“菜蓝子”工程

镇长负责制。调整充实县“菜蓝子”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始终把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和畜牧产业建设作为“菜蓝子”工作重要内容,列入工作日程安排,强化对蔬菜基地建设和畜牧产业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督查,把工作抓实抓好。

2、加快建立多元化投入新机制。一是充分发挥财政资

金的导向作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旗、镇的投入力度;采取旗上补一点、镇上拿一点,嘎查和农牧户自筹一点的办法,主要用于专业基地改善交通运输道路、畅通沟渠管网等

基础设施、推广应用蔬菜大棚新技术,使我镇蔬菜生产环境与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蔬菜市场自给率显著提高;二是发挥信贷资金的导向作用。蔬菜种植属精耕细作,投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又受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影响,菜农收益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为鼓励支持蔬菜基地发展,镇政府将协调信贷资金,用于扶持设施蔬菜的发展。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宣传我镇良好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和投资环境,广泛吸纳外来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同时注重对种菜能手的引进,提高科技种菜水平。

3、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推广力度。加快引进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不断提升科技种菜水平,丰富蔬菜品种,增加菜农收入。深入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为广大菜农提供一线服务,推动科技兴菜。

4、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鼓励菜农形成联合体,实行互助发展。不断改善专业菜地交通条件,开辟绿色通道,逐步建立产地批发市场,方便菜农就近交易。

第四篇:2017年宁国市质量巡检汇报材料

2017年宁国市畅通工程项目质量巡检汇报材料

2017年,我市畅通工程项目

219公里,其中县级畅通工程9.13公里、乡级畅通工程100公里,村级畅通工程110公里。截止本月底,县级畅通工程已全部完工;乡级畅通工程完成95公里;村级畅通工程除方云路外全部完工。至此,我市十三五县级畅通工程51km全部完成,完工率100%;乡级畅通工程完成310km占十三五计划的95%;村级道路畅通工程完成330km占十三五计划的80%;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整体进展顺利。

一、早预谋、早部署,我市在2016年底的时候交通运输局就已经安排完成路基及路线的普查工作,2017年3月分别召开了村级畅通工程的乡镇培训会和推进会,在2017年7月和9月针对重点项目又进行调度,由于前期工作扎实使得2017年项目整体进度进展较好。

二、抓重点、促进度,在十三五畅通工程实施时,市交通局集思广益,广纳谏言,通过每周一召开民生工程例会,将县乡村畅通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好的经验做法及问题集中讨论学习,交流畅通工程实施中好的方法,规避缺点,着力推进全市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任务。

三、明责任、严管理,我市按照畅通工程项目要求,结合民生工程特点建立了“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群众参与”的五级质量保证体系。所有项目质量都要落实到人,市交通运输局每月组织开展2次质量安全大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落实安保体系。

四、保安全、重质量,针对村级畅通工程抗灾能力弱安全防护差等问题,市交通运输局在全面调查后,对薄弱环节加装波形梁护栏、警示桩等安全设施;对质量定期巡查安排第三方检测,确保工程质量。

第五篇:我县菜篮子建设情况总结

“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总结

(2013年2月20日)

2012年,我县认真落实“菜篮子”县长负责制,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无公害生产,注重质量安全监管,搞活市场流通,保障市场供应,“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较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已有连片50亩以上蔬菜基地24个、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20家、年出栏5000只以上的禽类养殖场24家、30亩以上的水产品养殖场76家。在蔬菜种植方面,全县常年种植蔬菜面积为5.5万亩,主要分布在翠江、城郊、城南、中沙及各乡镇中心村,年总产量21万吨,年产值2.3亿元。我县农户生产的蔬菜20%左右为自产自销,城镇蔬菜自给率达65%左右;在生产基地建设上,全县建成重点蔬菜基地6个,面积5500亩,大棚蔬菜生产基地3个,面积500亩,其中无公害蔬菜基地1个,面积300亩。在生猪养殖方面,全县存栏17万头,可年出栏20万头,年总产量1.5万吨,产值2.1亿元,县内猪肉自给率达到70%左右;全县建成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基地20个,主要分布在中沙、安远、曹坊、城南、水茜、泉上等乡镇,全年饲养量达2.2万头,生猪出栏3.73万头,产量3500吨,其中规模较大的安远鸿运佳旺养殖有限公司存栏1800头仔猪,可年出栏3000多头商品猪。在禽蛋饲养方面,全县现有蛋鸡5万只,年总产量25万公斤,只能满足我县40%的市场需求,60%的鸡蛋需外调。目前,蛋鸡大部分是分散饲养,其中中沙半溪禽蛋饲养基地实现了规模化、现代化饲养,全年饲养量可达到3万只蛋鸡,年产量15万公斤,占全县总产量的60%左右。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菜篮子”县长负责的责任体系,经贸、发改(物价)、财政、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根据职责,围绕“菜篮子”基地和农贸市场建设、基金征收和价格管理、发展生产和农业技术指导以及初级农产品质量监管、质量提升和检测体系建设等方面落实有效措施,形成了“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合力。

(二)大力发展生产。一是引导全县6个重点蔬菜基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重点加强菜地土壤改良、排水灌溉工程等建设,改善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二是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提高无公害蔬菜基地比例。三是发展畜禽生产,进一步推广畜牧业健康养殖模式,大力推广动物防疫灭病技术,大力实施畜禽标准化工程建设,加大禽蛋业规模化养殖扶持力度,积极创建无公害畜禽养殖基地,提高养殖效率。四是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规模企业,规模企业带动散养户,加快发展规模养殖。2012年,已建立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基地20个。五是积极引导“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促进公司与广大农户逐步结成利益共同体,不断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和品种,丰富我县的“菜篮子”。

(三)提高产品质量。一是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大力实施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检疫等标准,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二是抓好源头净化工作。打击非法使用“瘦肉精”、“食品添加剂”、国家禁限用兽药、农药以及其它非食用物质等行为,并加强无公害产品、绿 色食品基地创建工作,提高产品质量。2012年,完成5个无公害农产品(荷兰豆、笋干等)和2个绿色食品的申报,正在申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个,共检测“瘦肉精”1488头,农药残留抽样检测2102件,没有发现超标情况。三是把好市场准入关。加大了打击私屠乱宰的力度,城区严格实行牲畜定点屠宰制度,牲畜定点屠宰率达98%以上,永辉、新华都两大超市和农贸中心市场肉品经营摊位销售的肉质品全部出自定点屠宰场,有效保障了肉品质量。

(四)搞活市场流通。县政府始终把建设海西拓展腹地的重要物流集散地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按“四地”建设整体推进,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按规划与计划有序推进。一是加快推进永辉超市、新华都超市、夏商百货等大型超市的入驻,目前,大型连锁超市入驻的种类与数量均位于全市前二位,进一步推动了我县流通现代化水平的跨越式提升。二是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加快推进水果批发市场、粮食批发市场、城区中心农贸市场等建设,并配套建设信息系统、预冷保鲜设施、配送中心以及食品安全检测设施等,将批发市场发展成为农副产品的交易集散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三是加快便民商业网点建设和集贸市场升级改造,落实省经贸委出台的《关于扶持城乡便民商业网点和城市副食品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继续实施集贸市场升级改造,近年来,已扶持石壁、方田、水茜、中沙等集贸市场改造,2012年继续扶持1个集贸市场改造,引导市场着力改善经营环境,更新设施设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推进便利店建设,2011年已扶持建设了城区便利店5个,2012年继续扶持3个便利店建设,较好地方便了社区居民生活需求。四是组织开展农副产品产销对接,积极推进“农超对接”,目前,已有翠江、曹坊等3个农产品生产基地 和永辉超市、新华都签订了销售协议,2012年,销售大白菜、萝卜、西芹、花菜、西葫芦、辣椒、苦瓜、黄瓜、豇豆、茄子、小白菜等6万余斤,进一步降低了流通成本,并为稳定我县农副产品价格作出了积极贡献。

(五)保障市场供给。2012年,县政府在加快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切实保障市场有效供给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一是建立了商品市场供应保障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加强市场保障能力建设,增强应对副食品市场异常波动和突发事件的调控能力,保持市场供应和市场稳定,保障人民生活,制定了《xx县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并建立了县控副食品生产基地30个。三是加强监测和预测预警,加大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力度,及时掌握市场运行情况,加强对副食品价格的监测,及时掌握副食品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价格走势,做好市场运行调节。四是完善商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认真分析市场形势,特别是分析可能对市场造成影响的因素,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市场价格可能产生异动时,及时启动应对措施,充分发挥城市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的作用,有效调控市场,确保生活必需品不脱销、不断档,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

(六)强化市场监管。一是加强市场管理。工商、物价等部门充分利用12315、12358举报投诉网络,加强对市场流通环节的价格巡查,打击相互串通、哄抬物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等不服从价格管理规定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二是加强产品安全监管,县政府把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按照省政府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要求,以治理“五类产品、一个行业”主要食品的污染为重点,认真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和专项整治工作,狠 抓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四个环节的监管,加强食品安全抽样检测,通过集中整治、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全县食品市场秩序安全稳定,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2012年我县食品安全综合督查评价获得三明市第二名。三是积极支持申报创建福建省2012年食品安全示范县,扎实推进我县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全县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

(七)完善政策保障。一是恢复城市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征收。根据《价格法》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颁布福建省城市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闽政[1994]30号)以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闽政[2010]34号)等法律与文件规定,我县从2011年12月1日起恢复征收城市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用于平抑主要副食品价格暴涨暴跌临时性补贴、重要副食品储备的补贴、发放困难群众的临时价格补贴、其它与稳定副食品价格有关的费用,稳定消费总体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目前,已征收城市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90余万元。二是加大财政扶持。根据《xx县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2012年,对30个县控副食品生产基地补助45万元,扶持基地积极发展生产,不断提高生产能力。

三、2013年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一是突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的蔬菜和畜牧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带动“菜篮子”基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生产。二是要积极引导和推动专业合作社发展,为“菜篮子”生 产经营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快组织化、产业化进程,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进一步加快“菜篮子”市场体系建设。一是加大“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集贸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二是积极开展“农超对接”。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与蔬菜基地实现产销对接,推广“超市+基地”的供应链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营销成本,使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能得到实惠。三是抓好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用信息引导生产经营,避免市场供需失衡,价格大幅度波动,给生产经营者造成大的损失。

(三)进一步加强“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是大力推行“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大品牌培育和认证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从源头上保证“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加强检测能力建设,合理配置检验检测资源,推进资源和信息共享,不断加大监测覆盖范围,加大检测资金的投入,加大“瘦肉精”、农药残留、非法添加剂以及消费环节的检测力度,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菜,放心肉。三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和查处各种影响“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

下载宁国市菜篮子建设情况汇报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国市菜篮子建设情况汇报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津市“菜篮子”工程建设考核办法

    天津市贯彻“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实施方案 为强化我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进一步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办法的通知》(......

    菜篮子工程建设洽谈会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广大农民朋友:由ws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农委承办的“全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农企对接洽谈会”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我谨代表市农委,对前来参加会议的机关企事业单......

    北京菜篮子工程建设意见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本市“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的意见 京政发〔2010〕3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自1988年实......

    贵阳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贵阳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汇报贵阳市农业委员会 (2012年2月17日)贵阳市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全市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总人口480万人(含流动人口),其中城市人口258万人,是西......

    宁国市开展工业企业调研帮扶活动汇报

    宁国市开展工业企业调研帮扶活动情况汇报各位领导:根据调研安排,现将我市开展工业企业调研帮扶情况汇报如下:近年来,在省及宣城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市深入推进“五区”建设......

    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情况(本站推荐)

    2011年“菜篮子”工程落实情况汇报 县农业委员会 县价格调控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 今年以来,我县菜篮子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农业部......

    农安县物价局深入开展“菜篮子”三项建设

    农安县物价局扶持“菜篮子”三项建设 农安县物价局积极贯彻吉林省物价局《关于推进蔬菜“三项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扶持 “菜篮子”三项建设,把促生......

    银川市“菜篮子”蔬菜直销店建设方案

    银川市社区蔬菜直销店连锁体系和标准化菜市场 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010]26号)精神,加快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