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山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

时间:2019-05-15 06:0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茅草山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茅草山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

第一篇:茅草山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

茅草山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勐伴镇人民政府岩腊

茅草山村隶属于勐伴镇回落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勐伴镇东部,距离回落村委会32公里,距离勐伴镇38公里。国土面积5.68平方公里,茅草山东面1公里处是老挝,属于边境一线村寨,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17.2℃,年降水量16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甘蔗、砂仁等农作物。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近两年来,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一些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茅草山村的农业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一、茅草山村农业产业基本情况

茅草山村现有农户58户,共338人,有耕地3005亩,人均耕地面积10.15亩,林地5478亩,2008年人均收入759元。茅草山村属典型的山区,种植方面由于水田较少,且远离居住区,栽一季水稻后就闲置,而山地农业相对有所发展。养殖业方面不甚突出,但由于该村山地草地资源较为丰富,具有畜牧业农业产业的有利条件。茅草山于2006年开始种植甘蔗,甘蔗种植面积2006年为600亩,2007年980亩,2008年种植面积1240亩产量34200吨,如今甘蔗面临品种更新换代的问题。

二、当前制约茅草山农业产业发展的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从根本上走向转型时期,各种产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问题尤为明显,农民增收举步难艰。分析茅草山村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经调查,当前制约的因素主要:

(一)、科技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偏低。由于历史的原因,我镇农民群众科技文化落后,农民自身素质普遍偏低,特别是茅草山村,目前初中在校生仅为6人,小学在校生23人,全村文盲所占比例70%,这样的文化结构,致使当地农户仍滞留在用传统的耕作方式从事农业生产上。农民思想因循守旧,市场观念淡薄,“小农经济”意识浓厚,对发展一些产业只顾个人私利,没有大局观念和往前看的眼光,阻碍了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农民增收更加困难,因此要在加强农村科普培训的同时,也要注重全面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二)、农业服务机构还不健全,农业产中环节服务不到位。茅草山村距镇政府所在地有38公里的路程,给科学技术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田间地头庄稼的观测,病虫害的预防治理,作物生长情况的跟踪记录等服务工作显得力不从心。目前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只有1名农业技术员,人手不足客观上的一些原因导致了工作上缺乏热情主动性,加上本身业务技术培训较少认识也不多,农资又不在经营,难于掌握专业技术性本身较强的农业工

作;其次茅草山村人群居住较为分散,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宣传比较困难,培训场地,宣传设备也很不理想,通常开个会,通知件事都要左喊右叫,人也才三三两两。直接影响到了农业工作开展的质量

(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茅草山村属山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在道路交通、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上比较薄弱,农资运输困难,水利灌溉不便,难以达到和满足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广大群众仍然处在“靠天吃粮”阶段,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很低,每逢发生自然灾害,都有大部分种植户受损,严重制约着农民的增收。

(四)农户资金短缺,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农业生产是一项投入大见效慢的产业,资金短缺将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质量,化肥的施用不足,农药的喷洒不及时,都会导致不能增产丰收,茅草山村有大面积的集体林可开发种植沉香等林产品,农业发展空间还很大。目前,茅草山利用自身山地资源优势,由当地百姓出地投工投劳,与外地老板联合种植1200亩的沉香木以开展启动种植,这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茅草山今后产业发展的打算和措施

(一)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市场、产量与质量、增产与增效、开发与保护、农村与城镇的五个基本关系。继续巩固好粮食

生产,充分利用茅草山自然条件优势,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实行种养结合。

(二)继续抓好扶贫攻坚工作。扶贫工作是党和国家在农村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开展此项工作使全国众多的群众脱离了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由于勐伴镇地处偏僻,群众生产生活受地理、环境、气候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群众生产生活仍然比较贫困,还处在温饱线边缘,茅草房杈杈房还没有得到根本改造,茅草山村58户现全部享受国家边境一线生活补贴。在扶贫救济的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认真落实好杈杈房屋的改造,继续搞扶贫救济工作;二是强化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和发挥党支部加协会模式中农村党员带头搞建设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三是加大农村实用技术革新培训和推广应用,改变困难户“等、靠、要”的思想,正确引导他们,自力更生、学科技、用科技、勤劳致富。

(三)想方设法多层次多渠道的争取资金,加大扶贫、建设资金的投入,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对农业生产的信贷业务,增强农业开发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四)因地制宜,及时制定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规范制度,保护农民的利益,推进全村的经济的发展。

(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条件。调整好农业投资结构,加大对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抓好基本农田、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电网改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容村貌的整治,进一步大力推广沼气建设,走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的道路;抓好退耕还林工作,提高广大群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全面建设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按照镇政府确定“科技教育兴镇、绿色产业富镇,推进依法依德治镇、坚持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狠抓落实,勇于创新,大力利用自身优势,市场优势,抓住机遇,挖掘自身潜力,拓宽发展空间,积极探索新路子,新方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我镇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作积极贡献。

第二篇:发展农业产业调研报告

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推动**建设农村

改革发展试验区的调研报告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步骤,是县域经济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为切实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创农业产业发展新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现代农业为方向,以机制创新为抓手,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推动我县建设农村改革发展,加速我县农村由低水平的小康向全面的比较富裕的小康迈进。

一、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推动我县建设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做法

1、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积极探索有利于土地集中使用的承包经营机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效益示范,激活农村土地市场,引导农民自发臵换土地经营权,使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对于常年撂荒或农户无力耕种的土地,在维护原有承包者基本利益的基础上,由乡(镇)、村成立土地储备中心,按照依法、自愿、1有偿的原则,进行储备和托管,将土地经营使用权统一向外招标出让或出租,用于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农业;鼓励外来投资者投资经营大面积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2、积极发展专业化、规范化农产品市场。建立以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以乡村农贸市场为依托,以农户为市场主体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生产基地优势,建设有带动辐射能力、深购远销、大进大出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抓好柳编市场、马岗槐山羊市场、柳树菜豆市场、蒋集萝卜市场、县城农资超市、畜禽水产批发市场等大型批发市场建设,扩建、壮大往流牲畜交易市场、陈淋竹木大市场、东大店蔬菜批发市场等初具规模的市场,进一步完善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现有乡镇农贸市场的功能。积极探索种植、养殖小区的农副产品的各种销售形式,建立农副产品销售信息平台。要在现有农业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尽快建立连接全省乃至全国、覆盖全县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市场动态等方面的综合信息服务网络。要充分发挥经营服务网络优势,引入现代经管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建立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发展城乡连锁经营。积极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社、社区服务社、流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专业生产水平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在促进市场联系和对接作用。认真抓好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建设,组织好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大力培育和保护名牌,提高我县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切实解决农业产业化企业融资难。县财政设立了农业现代化专项资金1000万元,2008年县金鼎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共计担保企业贷款59笔,累计担保金额9863万元,2009年已担保企业贷款25笔,担保金额3295万元。乡财政也要求建立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以保证企业投入有稳定的财政资金来源。现有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土地复垦基金等要相对集中使用,适当向农业科研和农业基础设施、各种农业示范基地、科技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倾斜。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财政给予贴息。

加大信贷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各级农业信贷担保组织,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农业产业化企业信贷增长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长速度。协调金融机构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不断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切实加大信贷资金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支持力度。对为农业服务的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产后服务项目,特别是兴办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组织落实好各种专项贷款。

制定和完善了农村政策,探索民间资金转化为民营资本的多种途径,鼓励民间金融组织进入农村市场。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和各类经济成分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发挥其投资主

体作用。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农业资金和专项贷款,积极争取国外金融机构、外国政府农业贷款或援助,积极引进境外资金,逐步建立起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开放式农业投入新机制。整合各类资金,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加强银农、银企合作,农行、农发行、天骄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探索农业贷款的信用担保模式,解决制约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

4、积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和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公司连基地、基地连农户,或公司直接和农户联合经营,通过完善一些政策保障措施,通过订单、合同等形式,形成互惠互利的产业化经营连接机制。全县成立专业合作社30个、专业协会20个,农业产业化企业300多家,通过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把龙头企业和农户连接起来,实现一手托两家、三方受益的经营机制。企业在组织原料上通过合作经济组织统一运作的,合作组织统一组织农户进行生产,负责技术服务、签订合同、产品购销,把企业和农户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实现多方共赢。今年我县重点建设白鹅、槐山羊、蔬菜批发、粮食批发等14个专业交易市场。白鹅、槐山羊交易市场辐射豫东南地区,白鹅年交易达100万只、槐山羊年交易量达50万头。正在建设的固始蔬菜批发市场,年批发

销售蔬菜已达40万吨。四是经纪人队伍广泛连接。经纪人队伍已发展到2万人,实现了农户与市场和龙头企业连接。建立“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提升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5、加大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支持力度。县政府拿出10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运用财政贴息、担保等方式,积极支持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培育壮大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形成工业发展促进机制,定期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在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优先支持,使各类生产要素向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倾斜,使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尽快发展壮大。

6、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重点建立并强化工业企业发展“六大制度”:建立“绿色通道”制度,建立行政收费“一费制”,对服务性、行政性收费实行捆绑制;建立“一站式”审批制度,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县内审批由行政服务中心限时办结;建立检查审批制度,除安全生产外的涉企检查必须由工业发展领导小组核准;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对企业举报现场处理;建立环境评价奖惩制度,加强企业对职能部门的评议,奖优罚劣。通过一套严密、严格的制度,重拳出击,狠刹“三乱”之风,狠抓环境优化。

7、要壮大龙头做品牌。一定要在培育产业龙头上狠下

功夫,对于畜禽、粮油、水产、柳编、茶叶等产业,要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个品牌”的发展思路,整合资源,集中财力物力,进行重点扶持,培育壮大三高固始鸡、顺兴粮油、皇宴甲鱼、华丰柳编、九华山和低仰天雪绿茶叶等龙头企业,叫响品牌,做大规模,拉长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农业产业化企业大部分分布在乡镇,固定资产贷款、融资有效率较低,不能解决企业所需资金。

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机构关系尚不畅通,需进一步完善机制。

3、由于很多农业产业化企业扎根农村,离大都市较远,导致高新技术人才引进难或者引进成本高。

三、建议

1、建立农业产业化企业担保专项基金,确保龙头企业、骨干企业的正常生产使用的有效率。

2、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和制定相关的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和壮大。

第三篇: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调研报告

是个山区农业县,县域经济中,农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以及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因此,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加快我县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战略。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一)三大主导产业根基稳固

目前,全县已形成一批布局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的刺葡萄、南酸枣、毛竹林等三大主导产业。据统计,全县已种植刺葡萄1500亩,南酸枣人工栽种5万亩,年产南酸枣鲜果3000吨以上。全县现有毛竹林面积67.6万亩,活立竹9861万根,年加工产品竹200万根,竹笋产量20000吨,实现产值2.6亿元,实现税收500万元,林农来自竹产业人均年收入达1200元。

(二)六大特色产业区域化生产格局已成雏形

基本形成了茶叶、油茶、花卉苗木、有机水稻、畜禽养殖、脐橙等六大区域性特色产业。

(1)茶叶:以横水、铅厂、上堡、乐洞等乡镇为主产区的茶叶生产初具规模,全县茶叶面积25120亩,年产茶叶982吨。

(2)油茶:全县现有油茶总面积达8.3万亩,主要分布在金坑、杰坝、思顺、上堡、过埠等乡镇,2013年全县油茶籽产量750吨,茶油产量250吨,实现茶油产值2000万元,有油茶专业合作社3家,油茶协会8家。

(3)花卉苗木产业蒸蒸日上。等乡镇共有花卉苗木基地200个(处),总面积超过8000亩,主要品种有红豆杉、香樟、桂花、罗汉松等,2013年全县花卉苗木产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

(4)畜禽养殖:有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30家,其中出栏4000-10000头养殖场4家;有年出笼8000羽的家禽养殖场1家。2013年生猪出栏9.5万头,家禽出笼77万羽。

(5)以新世野农业开发公司为龙头的有机水稻种植1500亩,年产有机大米40万斤,市场前景看好。

(6)脐橙种植面积7.3万亩,产量达9.2万吨,实现产值2.2亿元,主要分布在龙勾、扬眉、铅厂、横水等乡镇。脐橙果品分级、包装销售企业43家,其中规模以上脐橙加工企业12家。

(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用逐步显现

县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贵竹发展有限公司、省华森竹业有限公司、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县林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市级龙头企业4家(县宝龙果业有限公司、县鑫丰人造板厂、县赤水仙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君子谷野生水果世界有限公司),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59家(其中:种植业81家,林业25家,畜牧业23家,渔业1家,农业服务业6家),2013年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有7家(涵盖种稻大户、苗圃基地、特种养殖等行业)。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优惠措施,努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2013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从2013年起每年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1000万元,共计2000万元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尤其在刺葡萄、南酸枣、大棚蔬菜等产业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给予了大力支持,激发了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五)农产品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我县目前有8个农业龙头企业开展了农产品质量认证,认证产品涉及茶叶、脐橙、大米等21个产品,认证面积达到83591亩,其中无公害认证3万亩,绿色认证5万亩,有机认证3591亩。“高山茶”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受理,“野生刺葡萄原产地”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无论是从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满足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要求来看,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还不强。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较大的只有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南酸枣加工企业,年产值突破亿元,君子谷公司、新世野有机大米、崇峰罐头食品等企业正处在发展壮大时期,还有很多拓展空间。从龙头企业对主导产业的带动面上来看,还没有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而形成的产业集群。

2、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与农户分散经营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的矛盾,农民恋土情结与土地规模经营的矛盾,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矛盾,如何通过现行土地制度的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是现阶段农村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3、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程度不高。就农业投入的风险评估而言,农业产业面临市场价格、自然灾害、政策调整等方面风险,使产业集约化经营很难建立完善的价格体系,市场价格好,农户不按合同向企业提供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企业不愿按订单收购,造成分散生产与集中加工销售的矛盾相当突出。

4、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特色产业发展缺乏有力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对农业技术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当前的一些服务内容、措施、办法、手段已跟不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对市场信息的调研、对科技含量较高的特种种养业技术支撑还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特别是在农民急需的销售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资金服务、法律和文化等公益服务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的新形式,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有利于加强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们要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贯穿整个新农村建设的始终。按照“做强龙头、做大基地、做精加工、做活营销”的发展理念,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着力提升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种养加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对农民增收带动能力,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的跨越发展。

1、培育壮大本地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我县要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加快扶持,像“君子谷”、“齐云山”等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力争强的行业“航母”。从而彻底改变我县经济结构单一的“一钨独大”的经济格局。一是从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引导企业强强联合,用市场的方式,积极引导和督促全县同类型的龙头企业具备条件的加强横向联合,实行品牌、技术、产品、信息、资源共享,搞好分工合作,努力整合建设跨区域的大型龙头企业。例如我县茶叶、脐橙、竹业都不同程度出现厂家多、品牌多、“小而全”、竞争力低下等现象,非常有必要进行整合经营;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帮助企业在发展中做强做大,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企合作,引导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生产、储运、保鲜、精深加工、包装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与国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密切合作,开展联合研究、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

2、强化农业项目建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围绕南酸枣、刺葡萄、茶叶、竹笋、有机大米、油茶等产业,切实利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并制订优惠的政策,千方百计引进几个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来我县落户,建设规模农产品基地、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和加工营销等,利用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畅达的市场销售网络,建成一批一头连接农户,一头紧贴市场的农业产、加、销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加大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化建设力度。围绕刺葡萄、南酸枣、竹业、茶叶、油茶、有机大米等主导(优势)产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制定发展规划,搞好产业布局。采取订单农业等形式,加强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的联系,引导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基地、企业+合作社+基地、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形式,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解决好农产品基地建设与企业加工能力不相适应的矛盾,使合作社、农户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组织生产,使基地建设与企业加工所要求的品种、质量和加工能力相匹配。

4、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一是通过签订合约,合理确定农产品收购价格,实行最低保护价;二是在再生产各环节上建立统一的管理组织,调整各利益主体间的分配关系;三是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以资金、技术、土地、劳力入股,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使龙头企业和农户共享平均利润或超额利润;四是建立风险保障制度,从再生产各个环节经营额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风险基金,以调节市场供求变化和自然灾害给各方所带来的损失;五是加强对合约的法律监督和仲裁,维护合约的严肃性。

5、切实解决产业化经营资金。资金不足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大困难。一是要加大力度争取外资。要利用苏区振兴的政策优势,争取更多的国家扶持;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到我县从事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二要稳定政策、用活政策,围绕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建设的需要,逐步建立健全政府补助、企业参与、农户自筹的涉农政策性保险体系,减轻农业投入风险,吸引县内外社会资金、民生资金从事农业规模化经营。三要积极治理金融环境,促使涉农贷款良性循环,提高金融部门的放贷积极性。四要加大现有政策性资金整合力度,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一是各涉企部门应迅速转变职能,要以企业、合作社和农民为中心,企业和农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服务内容。二是坚决打击对企业、合作社、农民在服务过程中的“吃、拿、卡、要”、故意发难等行为,改善企业的投资环境,切实为企业搞好服务。三是转变服务方式,允许有一技之能的工作人员,停薪留职承办产业基地,开展技术承包、技物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有偿服务。

第四篇:区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区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区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以来,在中央、自治区及市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区狠抓农业产业发展不放松,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初步形成,呈现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态势,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目前,区粮食、甘蔗、蔬菜、肉鸡四大传统产业规模优势已经形成,火龙果、淮山、桑蚕、香葱、野猪、芝麻鸭、速生桉、中草药、园林苗木等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且产量逐年提高。

一、重点产业发展情况

优质稻区十分重视水稻产业,加大新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产量不断提

高。多年来通过抓高产示范片区来带动面上生产,城区优质水稻平均每年种植面积多万亩,约占粮食种植总面积的以上,截至,全城区获得自治区认定的无公害优质谷产地面积共计公顷。,全城区粮食播种面积4万亩,粮食总产量万吨;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万亩,占水稻总面积以上,主要品种有等品种。城区荣获了自治区农业厅颁发的“稻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证书。

糖料蔗区糖料蔗种植历史悠久,是农民和城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城区通过等三家制糖龙头企业带动,实行订单农业,年糖蔗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万亩以上,总产量吨左右,是市的糖蔗主产区,基地主要分布在百济、新江、中和等乡镇。近年来,甘蔗生产在城区政府大力扶持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农业技术部门加大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新品种更新换代加快,优良品种覆盖率已达以上,同时加强了甘蔗良种繁育示范和甘蔗“双高”基地建设,形成了覆盖全

城区5个乡镇的甘蔗生产示范基地,带动全城区甘蔗生产向高产高效方向发展。,糖料蔗播种万亩,糖料蔗产量万吨,平均亩产吨,农民人均种蔗收入1800元,总兑现蔗款亿元,财政收入7000多万元。蔬菜区地处市城郊,是市蔬菜供应的主产区之一。蔬菜生产现已形成几个特色生产基地,有韭菜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包心椰菜生产基地等。近年来,区大力推广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蔬菜质量安全得到了保证,已经成为服务中心城市的重要“菜篮子”基地至今共有1077公顷蔬菜获得自治区农业厅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证书。“韭菜、大白菜等已获无公害产产品认证。

肉鸡区家禽出栏万羽,其中肉鸡1820万羽。主要的养鸡企业有:市广东温氏畜禽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养鸡业,在我城区已建成60多个养鸡小区,合作养鸡户1400多户,上市肉鸡1800万羽,户均获利万元。参皇养殖有限公司,9月成立,以“公司+农户”

模式管理,在等乡镇发展养鸡户300多户,年上市肉鸡450万羽;市甘凤禽业联合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有社员户96户,年育“童子鸡”300万羽。

二、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红龙果区火龙果产业发展始于,初始种植面积约1000亩。8年来,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优势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区火龙果种植面积目前已经发展到万亩的规模,并依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1万亩的火龙果科技示范园,园区产值约万元,带动农户多户,户均增收左右。,区政府出台政策,扶持农户发展种植火龙果,对种植农户给予种苗,种植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元,力争建成乃至全国最大的火龙果标准化生产基地,打造“中国火龙果之乡”。

桑蚕桑蚕产业是区的传统产业,农民群众种桑养蚕已有近百年历史,积累有丰富经验。重点是两个乡镇。近年来,区抓住国家东桑西移和市把桑蚕产业列为农业发展重点项目的大好机遇,大力发

展桑蚕产业,着重抓好等产业化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全城区桑蚕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城区有桑园面积万亩,年养蚕达25万张,亩产鲜茧公斤,蚕茧产量万吨,蚕茧年产值约亿元。形成了以等乡镇的种桑养蚕基地。

淮山淮山是区的传统特色产业,主产区是,已有80多年的栽培历史,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是地方特有的土特产,畅销区内外。已是淮山经销最大的市场,全镇共有收购和加工点20多个,初步形成了产、供、销、收购、加工产业链。淮山生产发展带动了一批农民进行淮山深加工增值,推动了淮山产业化的发展。全城区淮山种植面积万亩,鲜淮山产量5万吨,总产值。野猪近年来,区大力扶持养殖协会和市绿草原野猪养殖场发展,完成了野猪养殖协会商标注册及无公害产地认定工作。市会长,目前,已发展成拥有个会员,年出栏1万多头商品野猪的养殖基地,产品畅销国内、广州、福建等地,还出口到东盟越南、缅甸等国家,年会员销售收元,户均获利元。

芝麻鸭镇利用农村山涧沟渠大力发展芝麻鸭。百济芝麻鸭饲养在野外环境中,以稻谷、玉米、杂草等为食,因而“肉质细密鲜嫩、坚实、味道香醇有地方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几年来通过实施芝麻鸭养殖小区建设,促进了百济镇芝麻肉鸭万羽,出栏万羽,创利润多万元,“成为该镇一大农业特色品牌。

三、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情况 经过多年的引进和扶持,区农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发挥了越来越明显的带动作用。目前,全城区现有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2家。随着农业龙头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发展,企业与农产品基地的利益联结和对农户的带动作用日趋增强、效益明显。全城区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

多个产业,涵盖了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的农业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养殖产品市场竞争力,为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今后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

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和市“菜蓝子”基地。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培育和扶持粮油、水果、蔬菜、食用菌、丝蚕茧、林产品、罗非鱼、畜禽等八大类农产品产业链。

大力扶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

充分利用位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有计划地扶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依托现有的淮山、红龙果、野猪等名特优农产品品牌进行休闲观光农业的开发。重点在级公路沿线及周边推动休闲观光、体验农耕、观光农园、“农家乐”等创意农

业的发展,打造一批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休闲娱乐与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区,形成一批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依托城区交通便利优势,结合区农产品发展特点,通过大力招商引资,落实项目用地,科学规划建设一批集市场、物流、检验、信息于一体的特色农产品集散地,突出区位优势特色,强化专业化规模经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农超对接工作,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培育农村经纪人及其组织,建立农产品运销渠道。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引进和培育一批高起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使农业产业化上规模上水平。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积极引导、扶持农民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建种植、养殖、农机、流通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规模商品生产,使农产品上联龙头企业,下接农户,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双赢”。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制度建设,创立自主品牌,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第五篇:水富县太平镇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水富县太平镇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全面了解太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太平镇政协联络组组织农技、林业、科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组,深入5个村和1个社区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座谈交流、听取汇报、实地查看、走访群众等形式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资源情况。太平镇位于水富县城西南面,西连绥江县,东北与向家坝镇相连,东以中滩溪及其上游小河为界与两碗镇毗邻,南与盐津县串丝乡接壤。全镇境域199.17平方公里,有农用地261714亩,耕地面积19728亩,森林覆盖率达72.01%。该镇西南高,东北低,由东北海拔最低点542.5米向西南逐渐增高,最高地轿顶山海拔1986.4米,也是县境内海拔最高点。东北部、中部为二半山深丘陵区,西南部为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8.5℃,年降雨量863.1mm。全镇总人口5146户1762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29户1132人,有劳动力9859人。

(二)全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太平镇把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科技兴农,突出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着力培植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小米辣、油桃、葡萄、肉鹅等产业,建成了全市范围内最大的良种白鹅繁育基地,建立了优质葡萄示范园、油桃示范园、枇杷示范园,年孵化雏鹅达40万只以上,年出栏肉鹅达35万只以上,发展葡萄2500亩、油桃2000亩、枇杷400亩,蔬菜9650亩,核桃1.55万亩,竹子3万亩。全镇以肉鹅为主的养殖业、以辣椒种植为主的蔬菜产业、以葡萄油桃为主的林果产业、以魔芋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初具规模,全镇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一是蔬菜产业发展情况。该镇以云南鸿富食品有限公司和云南理世集团为依托,大力发展以小米辣、马铃薯为主的蔬菜产业。完成春马铃薯种植2000亩,红火辣椒200亩、小米辣600亩,巩固了蔬菜种植8500亩。建成太平镇蔬菜瓜果协会1个,成立了小米辣生产专业合作社。

二是养殖业发展情况。该镇立足“一乡一品”肉鹅产业,辐射带动生猪、土鸡、黑山羊等养殖业发展。目前,该镇已建成占地面积达63亩的良种白鹅繁育场1个,研究开发了反季节鹅苗生产技术,建立了反季节鹅繁殖推广示范基地,打破了制约全县乃至周边地区鹅产业发展的反季节鹅苗供应瓶颈,保证了全年鹅苗的均衡供给。建成1万只以上规模肉鹅养殖场3个,养鹅小区15个,发展500—1000只养鹅大户150余户,实现年出笼鹅苗40万只以上,出栏肉鹅达35万只以上。建成年出栏500-1000头生猪的规模养猪场3个,发展养猪大户30户,其中年生猪出栏达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11户,年出栏50-100头的养猪大户19户。有养鸡大户24户,存栏500只以上的养鸡大户16户,存栏1000只以上的养鸡大户8户。养羊大户50-100只的12户,存栏815只。养牛大户10-20头的20户,存栏338头。三是林果产业发展情况。该镇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大力发展葡萄、油桃、核桃、竹子等林果产业。截至目前,该镇葡萄面积达2500亩,油桃面积达2000亩,枇杷面积达400亩,核桃面积达1.55万亩,竹子面积达3万亩,建成葡萄示范园1个、油桃示范园1个、枇杷示范园1个。葡萄产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村18组、19组、20组及古楼黄鸣、盐井村石板片区,种植葡萄面积在50亩以上的大户有15户,全镇共有300余户村民发展葡萄产业。品种主要有早熟品种希姆劳特、奥古斯特,中熟品种红富士、京亚,晚熟品种克伦生等。油桃产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村12组、13组、14组、15组及古楼村黄鸣片区,种植油桃面积在30亩以上的大户有7户,全镇种植油桃的农户达280余户。品种主要有早熟品种及早518,中熟品种中油7号、中油9号、中油11号、中油12号、早红霞和早红珠,晚熟品种46-48。核桃、竹产业覆盖全镇5个村,其中核桃种植户达2500余户,站全镇共户数的50%。全镇竹资源主要有水竹、罗汉竹、石竹、刺竹、人面竹等,每年可采笋500吨以上。近年来,示范园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求,采用避雨栽培、果实套袋、疏果控产等一系列先进科学栽培技术,确保了园区内葡萄、油桃、枇杷等产品的品质。2010年我镇葡萄通过了国家无公害食品认证。今年,全镇有1200余亩葡萄进入盛产期,有600余亩葡萄进入试花挂果期,预计年产量达500万斤以上,产值达530万元以上;有250余亩油桃进入盛产期、有300亩进入试花挂果期,年产量达150万斤,产值达200万元;进入挂果期的核桃有1800余亩,年产值约300万元。四是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近年来,该镇把魔芋、中药材等产业列入全镇重要特色产业加以发展,使魔芋、中药材等产业成为促进该镇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形成了以黄柏、杜仲为主,重楼、天麻、虎杖、金银花、何首乌等为辅的中药材产业发展特色。经过多年的发展,现该镇已发展黄柏、杜仲约1.8万亩,天然虎杖约300亩(年产量约30吨),金银花30亩,何首乌年产约10吨。在重楼种植方面,目前,该镇主要以农户自行分散种植为主,约有50亩。魔芋主要分布在复兴、二溪2个村,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目前,魔芋、中药材等产业虽然规模小,但发展前景较为可观。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太平镇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前该镇农业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不少困难与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近年来,该镇虽然在农村基础设施上投入了不少资金,建设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但从近年来的农业生产来看,全镇基础设施薄弱,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全镇19728亩耕地中约有三分一的耕地未完善水利设施,存在靠天吃饭的现状。加之我镇属于典型的二半山区,通过历届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全镇村组公路覆盖了80%村组,但由于路况条件差,有70%的公路无法正常通行,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无法运输出来,严重制约了我镇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科技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无法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产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当前农业产业虽然在向科技型、现代化产业方向发展,但由于自身技术力量薄弱、劳动者素质较低及技术服务体制影响,导致产业发展科技含量低,无法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仍无法摆脱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加之目前我镇产业发展正处于升级转型期,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部分农户思想相对保守,创新能力差,进入市场的主动性不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群众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实施连片种植和规模养殖成为了产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受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部分群众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能力不强,缺乏创新能力。对引进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有畏惧和排斥心理。同时小农思想观念强烈,没有诚信经营理念,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生产、经营和销售,阻碍了产业健康发展。农业经营主体素质偏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接受新品种新技术能力较差;农业产销一体化程度低,农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偏低。农产品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

(四)农业投入和产业扶持力度不够。近几年,虽然各级各部门都出台了关于对种养业发展的奖励政策,但仍没有形成一个长效的制度,造成一段时间产业发展较快较好,一段时间又停滞不前的局面。农业产业的发展离开项目的支撑终究是一句空话,也就是没有资金的投入农业产业的发展也上不了什么规模、档次,也只是小打小闹。镇财力也只是保机构的运转,对农业产业的的投入有限。

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农业产业发展,应立足现有基础,依托市场需求,科学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本着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原则,优化生产要素,加大全社会投入和财政扶持力度,集中发展适宜的优势产业。

(一)转变观念,推动发展。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验做法,并与太平镇实际进行深入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实现全镇农业产业的跨越发展。同时要紧盯市场,提升市场意识。要以市场为导向,搞清所经营的产业和产品的市场需求、市场环境、市场条件和市场风险,准确规划产业和产品的现实规模和发展前景。

(二)强化基础,促进发展。一是加大扶持力度,推进产业发展。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合理确定扶持重点和发展方向,积极向相关涉农部门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制定出台相关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提高村组公路通行能力和水利化程度,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三是积极引进和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采取大力引进、就地培养、搭建载体、建好平台等措施,重点建设好科技型企业家人才、高层次领军人才、基层年轻科研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同时,对适宜发展的优势项目,要组织专门的科技队伍和人员,做好全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优势产业规模发展。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构建政府推动、技术服务组织拉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带动和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网络。

(三)树立品牌,拉动发展。对发展前景好,群众发展热情高的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尤其加大对肉鹅、干(水)果、蔬菜等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同时要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农产品由初加工到深加工、精加工的发展转变,不断延长产业链,整体推进全镇农业产业化向范围更广、深度更深的方向发展,让优势产业做好做强。强力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协会注册商标,加大品牌包装和营销,打响绿色生态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依托农业示范园区,打造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四)强化服务,提升发展。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小额信贷支持力度,放宽担保条件,简化贷款手续。积极争取信贷、财政等部门的资金支持。协调银行、信用社等金融组织积极支持种植大户和头龙企业优先发展。二是抓好重点帮扶对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扶持特色基地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抓好重点户建设,发挥他们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使之做大做强,成为为民增收、行业增收、财政增收的支柱型产业。三是改善投资环境,引进有一定知名度的加工企业入驻太平镇,加快全镇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四是加强培训,提高科技含量。劳动者文化水平不高,整体素质普遍偏低,是制约全镇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切实提高产业科技含量,需要通过培训,切实加强劳动者的技能和劳动水平,增强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五是强化引导和管理,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载体,也是解决当前农业科技力量薄弱的有效方法。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大力发展营销大户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同时切实加强对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的引导和管理,让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切实发挥在宣传培训、技术推广、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作用。鼓励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引导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对市场信息的掌控能力,及时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

太平镇政协联络组:李正兰

下载茅草山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茅草山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调研

    湖南省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调研体验和收获:通过这次对湖南省中小型企业的调查报告,让我知道了怎样去获取我需要的知识,通过高级搜索和不同的搜索引擎。就能获取自己更需......

    柴河镇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汇报

    柴河镇根据牡丹江市农委、牡丹江市水务局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推进沿牡丹江流域农业产业带建设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农口有关人员组成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组,对全镇农业产......

    农业产业发展报告

    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按照《中共xxx县委办公室x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重大课题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xxx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果蔬......

    烟叶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烟叶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近几年来,我县烟叶生产在发展总量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烟叶质量水平的提高非常有限,离工业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面对日益激烈的国......

    泸西县农机化发展状况调研

    泸西县农机化发展状况调研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既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重要措施,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以工哺农、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

    医药工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医药工业与人类的生存与健康休戚相关,是符合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的产业,具有经济效益高,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市场空间广阔广阔的特点,被国际上称为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近......

    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全乡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这段时间,我通过整理工作两年来积累的有关资料,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对全乡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日常包村下队的过程中我先后在*......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xx县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与此同时,一些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严重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必须得到足够重视。为认真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