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蜂蜜蜂王浆质量安全控制规范》编制说明

时间:2019-05-15 06:5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出口蜂蜜蜂王浆质量安全控制规范》编制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出口蜂蜜蜂王浆质量安全控制规范》编制说明》。

第一篇:《出口蜂蜜蜂王浆质量安全控制规范》编制说明

《出口蜂蜜 蜂王浆质量安全控制规范》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编号为20071358-Z-469。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提出,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归口,定于2008年12月完成。

该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组成标准起草组共同完成。

二、目的和意义

蜂蜜、蜂王浆是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之一。据海关统计,2005年至2007年我国出口蜂蜜数量和货值分别是8.85万吨,货值8762.9万美元;8.11万吨,货值10526.9万美元,6.44万吨,货值9461.4万美元;2005年至2007年我国出口蜂王浆及冻干粉(蜂王浆冻干粉以鲜蜂王浆计)分别是和1298吨,货值1958万美元;1271吨,货值2046.9万美元,1430.4吨,货值2444.2万美元。蜂蜜出口呈出口量减价增的趋势,蜂王浆及蜂王浆冻干粉出口呈量、价小幅增长趋势。主要贸易国为日本、美国、欧盟,蜂蜜出口量约占国际贸易量的15%,蜂王浆出口约占贸易量的95%以上,我国是全球蜂蜜、蜂王浆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养蜂生产还涉及到农民的增收和农作物的增产,其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蜂产品本身。

近年来,全球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并导致贸易争端的发生。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各国政府都在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和保护本国的食品生产加工。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德国、日本、美国以及欧盟等国的检测机构多次从我国的蜂蜜中检测出杀虫脒、四环素族、链霉素、氯霉素等多项农兽药残留和掺假(蜂蜜碳同位素不合格),使我国的蜂产品声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各贸易国不断降低检测低限,如氯霉素从10ug/kg到现在的0.1ug/kg,链霉素从200ug/kg到10ug/kg,扩大检测农兽药项目的种类,如欧盟,特别是西班牙开始检测新霉素、洁霉素、红霉素、泰乐菌素等,对我国蜂蜜、蜂王浆出口设置了较多的技术壁垒,导致蜂蜜出口量逐年下降。欧盟2002年发布第2002/69/EC号委员会决议,以我动物源性产品中残留极微量的氯霉素为缘由,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供人类消费或用作动物饲料的动物源性产品”,使中国蜂蜜、蜂王浆停止出口欧盟,(直到2005年7月才予以解禁),美国对我出口蜂产品实施反倾销政策直到现在还未取消,并与2005年对我出口蜂产品加工企业实施了官方检查。2006年5月29日日本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将蜂产品中需要检测的兽药残留达90种,其中一律标准11种,有限量规定的79种。上述

者情况,再一次表明,我出口蜂产品将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我国近几年来分别对蜂产品国家标准进行了制修订,现行的主要有《蜂蜜卫生标准》(GB 14963-2003)、《蜂蜜》(GB 18796-2005)和《蜂王浆》(GB/T 9697-2002)等。为加强对出口蜂蜜的检验监督管理,2002年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专门制定和发布了局令第20号《出口蜂蜜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在此基础上,国家质检总局近几年不断完善和规范出口蜂产品的检验监督管理,实施了对出口蜂产品加工企业养蜂基地的备案的管理,并在总局的网上予以公布,强化蜂蜜、蜂王浆质量从源头抓起,进行全过程监控和管理。同是,农业部发布了《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2002年第193号公告)、《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第235号公告)和公告《兽药停药期规定兽药停药期规定兽药停药期规定》和《不需制订停药期的兽药品种》(第278号),以及《兽药管理条例》。对规范养蜂户使用兽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我国养蜂户大都是边远落后地区的农户,文化素质和缺乏对养蜂用药知识的了解,如何正确合理使用兽药还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蜂药生产企业还存在违规生产行为,加上蜂产品进口国对兽药残留的要求差别比较大(美国、日本、欧盟对蜂蜜、蜂王浆中允许使用的兽残品种不完全相同),不论是蜂蜜、蜂王浆加工企业安全卫生控制体系的建立,还是产品的安全卫生质量与进口国/地区的安全卫生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规范蜜蜂养殖,蜂蜜、蜂王浆生产和出口蜂蜜、蜂王浆加工等行为,并加强监督和管理,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出口蜂蜜、蜂王浆质量安全控制规范的标准,对确保我出口蜂蜜、蜂王浆的安全卫生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标准编制原则

因我国对蜂产品中的蜂蜜和蜂王浆已有了一些产品的GB标准(包括卫生标准),而对其他蜂产品如蜂胶、蜂蜡、蜂花粉等只有行业标准,且这类标准大多数只规范原料性收购,对安全项目基本没有涉及,更缺少安全项目的检验标准,目前这类产品的加工也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统一的管理方法和标准。同时,我国出口的蜂产品是以蜂蜜和蜂王浆为主,约占95%以上,所以,为了加强对出口以蜂蜜和蜂王浆为主的蜂产品的检验监督管理,确保出口蜂蜜和蜂王浆的质量安全,特将原《出口蜂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改为《出口蜂蜜 蜂王浆质量安全控制规范》。

由于我国蜂蜜、蜂王浆及冻干粉出口以日本、美国和欧盟等为主,这些国家和地区对蜂蜜、蜂王浆中的品质和农兽药残留限量要求相当严格,而且各进口国对残留的兽药种类和限量又不相同,因此,对我出口蜂蜜、蜂王浆的检验监管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重点是以出口蜂蜜、蜂王浆中兽药残留的控制为突破口,着重从源头入手,规范出口蜂产品企业对养蜂基地建立与监管,规范合理使用兽药,强化对原料的验收和控制,注重加工过程控制和标识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不合格产品的处理及召回。

四、主要工作过程

2007年上半年接到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的标准编制任务后,我们迅速组建了标准起草工作组。标准起草工作组组建后,先后于2007年4月和11月分别在温州和大连召开了起草工作组会议,明确了分工,收集整理了国内外有关资料,了解蜜蜂养殖、蜂蜜、蜂王浆技术发展动态,并对我国蜂蜜、蜂王浆生产企业的生产现状作了调研,确定了工作重点和进程安排。

2008年3月11日,标准起草工作组再次召开会议,进一步明确国家标准起草工作要求,就标准基本框架及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明确工作任务及时限要求。

几个月来,标准起草工作组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充分消化大家的意见,并对国家标准的文本反复推敲,现已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五、标准内容说明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分为11章,从养蜂基地管理、蜜蜂养殖与生产、原料、加工过程质安全控制、质量控制与检验、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以及溯源与召回等环节的质量安全要求分别进行了阐述。以兽药残留控制为主线,在建立和有效实施卫生质量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蜜蜂饲养安全、原料基地和标识管理。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正文主要包括下列要求:

⒈ 养蜂基地管理:从出口企业对养蜂基地的管理、对的基本要求及遵守的规定、确定了基地的组织形式、养蜂基地的备案要求和备案管理等,明确出口企业对养蜂基地规章和监督制度的建立、对养蜂户要求及守则的确立,使养蜂基地的管理、监督、养蜂户的培训等进一步规范,从而为养蜂基地的管理更规范

⒉蜜蜂养殖与生产:对养蜂场地、饲料选择,养蜂用药和蜜蜂得病后的处置做了规定,对蜂蜜、蜂王浆的生产、标识、取蜜取浆器具的材质卫生和贮存要求进行了规范,重点阐述了科学养殖,规范用药,确保原料蜂蜜、蜂王浆的安全质量。

⒉ 原料:明确原料蜂蜜、蜂王浆必须来自养蜂基地。规定出口企业制定验收标准、原料标识内容和验收及贮存的要求,确保原料来源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⒋加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依据《出口食品企业卫生要求》和SSOP对出口企业的环境卫生、加工厂设计与布局、厂房基础设施、人员和加工卫生、水质要求,辅料卫生,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以及生产过程控制和加工记录的归档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规定。同时规定出口蜂王浆加工企业在此基础上应满足《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17405-1998。使出口企业在选址、车间设计、布局、卫生管理和控制,记录的管理与控制有了明确的依据。

⒌质量控制与检验:要求出口企业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实验室和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实验室的检测人员、检测能力、检测标准等具备一定的自检自控能力,并符合质量控制需求,满足对蜂蜜、蜂王浆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检测需求,保证不合格原料和成品得到有效控制。

2⒍包装、储存和运输要求:对包装材料和清洗、外包装的标签和标志、贮存环境和运输工具等方面的卫生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

⒎追溯与召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质检总局《食品召回管理规定》(总局第98号令)和出口动物源性食品实施源头管理的规定,对蜂蜜、蜂王浆建立溯源制度,对原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标识、对问题产品实施追溯,查明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对出厂门的不合格产品实施召回,并实施销毁和无害化处置。

六、标准属性的建议

建议作为指导性技术文件发布实施。

第二篇:河豚鱼干品安全加工规范编制说明

福建省地方标准

《河豚鱼干品安全加工规范》

编 制 说 明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二○○三年八月二十六日

福建省地方标准《河豚鱼干品安全加工规范》

编制说明

一、起草标准的目的意义

河豚鱼种类繁多,其中可食的有二十几种,河豚鱼肉味极为鲜美,但由于河豚毒素的存在,影响了河豚鱼的正常食用价值。河豚毒素构成海洋生物毒素中最剧烈的类型之一,古今中外因误食而中毒死亡者不在少数,以致许多人谈河豚色变。而事实上河豚鱼除内脏、血液、鱼皮、性腺等部位毒性较强外,鱼肉一般毒性较低,且蛋白质含量高。近几十年来,世界上已有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禁止食用河豚鱼到允许食用河豚鱼的转变,并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制度,使河豚鱼总体上的中毒事件大幅下降。

我国的《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规定:“河豚鱼不得进入市场,还没有河豚鱼相关的标准。”少部分海洋捕捞和正在不断扩大的人工养殖的河豚鱼只能供出口,相当一部分海洋捕捞河豚鱼无法很好地利用。为了充分利用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促进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全面发展,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地做好河豚鱼开禁生产的准备。为了配合做好这项工作,有必要率先制定我省地方标准作为生产加工的示范,对河豚鱼从收购、贮藏、生产加工等方面做到科学的管理及积极的预防,疏导河豚鱼的市场流向,以避免河豚鱼原料品直接进入市场,杜绝河豚鱼中毒事故的发生。

河豚鱼干品安全加工规范地方标准的制定,给予行政主管部门对河豚鱼加工利用的统一管理、河豚鱼加工企业在进行河豚鱼生产时提供可遵循的依据,使河豚鱼加工生产有了安全保障,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促进我省渔业的多元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工作简况

根据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闽质技监标函[2001]147号文《关于下达重点制定省地方标准计划的通知》”,由福建省水产研究所负责《河豚鱼生产操作技术规范》的研究编制工作。接到任务后,我所立即抽调了从事食品工程、水产品加工、生物化学等专业人员组成标准起草小组,集中力量从各方面搜集有关河豚

鱼及食品卫生方面的现行国内外有关标准,深入沿海渔区了解河豚鱼的资源情况、捕捞量、利用情况、食用方法,参考了各方面的资料,并在部分水产加工企业进行了河豚鱼干品加工试验,对试验材料进行整理,制订了相应的工艺流程,在此基础上,会同福建省出入境检验检验局、龙海市海洋与渔业局起草了《河豚鱼安全加工规范》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一稿),在广泛征求国内同行专家、加工企业的意见,对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征求意见稿(第二稿),在2003年4月中旬全国河豚鱼安全利用研究协作组专家组会议上修正并通过,并获得了多方学者的建议后,按照修正意见做了适当的修改,形成送审稿(第三稿)。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的制定是以现有的水产行业标准、国家水产品卫生标准、食品标准等有关资料为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标准化法》、《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河豚鱼毒素的特点,围绕生产安全无毒的河豚鱼干品技术要求进行制定,以使本标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通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格式上符合GB/T1.1的要求。因为本标准是强制性标准,所以制定时尽量不涉及一般技术性规范,标准中主要列出生产必须执行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文本简要,能直接引用的标准尽量引用,相关内容不再在本标准中出现。各主要部分的编写依据如下: 1. 厂房及设施

由于河豚鱼安全加工自始至终围绕着如何去除河豚毒素展开,所以在厂房的设计及安排上把具有河豚毒素的车间与无毒(已三去)的车间分开。河豚鱼加干首先属于食品加工企业,所以其企业的总体设计、厂房与设施的一般性设计、建筑和卫生设施首先应符合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的要求。河豚鱼干品又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所以其厂房设计还必须满足各车间之间不能有交叉污染。在车间设置上,比普通食品企业多了选别车间,并且规定了选别车间、急冻库、冷藏库、解冻车间、安全加工车间、漂洗去毒车间作为特别作业区只能专用,不能与其它物品混用,为得是防止物流交叉。2. 原料

立足于清除河豚毒素是本标准的出发点。本标准以海捕类的河豚鱼作为加工原料,所以原料的来源及带毒情况很复杂。从原料上要做到三方面,(1)必须

是可食用河豚鱼;(2)可食用河豚鱼必须确保可食部位必须无毒,即河豚鱼可食部位满足河豚毒素在无毒级别;(3)可食用河豚鱼必须是新鲜的,主要是确保河豚毒素没有从有毒部位向肌肉迁移。

收购河豚鱼时,必须确保河豚鱼属于可食用河豚鱼的种类。在确定我省河豚鱼可作为加工种类时,标准起草组成员走访了泉州、龙海等有关县市的相关部门,了解到我国东海、南海海域河豚鱼资源主要是黄鳍东方鲀、棕斑腹刺鲀、暗鳍腹刺鲀和黑鳃兔头鲀,其中黄鳍东方鲀大部分是经急冻后整条出口到日本,每吨约6000—8000元人民币,价格较高,不宜作为加工河豚鱼干品的原料。棕斑腹刺鲀、暗鳍腹刺鲀产量最大,价格又相对便宜,出口价格仅4000元/吨,原料价约2000元/吨,最适宜作为生产加工原料。并且,我省对棕斑腹刺鲀、暗鳍腹刺鲀的毒素研究相对较深入,对其不同季节的河豚毒素开展检测,其肌肉所含河豚毒素全部在无毒级别。其它种类的如黑鳃兔头鲀,有一定的捕获量,但量甚少,研究不够深入,因此本标准没有把黑鳃兔头鲀列入生产河豚鱼干品的原料。

为了增强收购人的责任心,每批河豚鱼都必须由专职采购人员对产品的种类及鲜度进行初步认定。并且,每批河豚鱼都要登记河豚鱼的种类、鲜度、数量、运输设备的卫生情况、收购日期及专职采购人员。

选别是确认河豚鱼品种和鲜度的第一道把关,必须由接受过培训的专业操作人员持证方可上岗操作。不同品种的河豚鱼外部特征不一样,标准中列举了棕斑腹刺鲀、暗鳍腹刺鲀的背皮色、元刺、斑纹和臀鳍的特点,可供鉴别时参考。选别时,还必须确保河豚鱼新鲜度符合要求。河豚鱼的鲜度除可按普通鱼类的方法判断,标准中列表予以说明。另据有些老专家的介绍,还可采用观察鱼肉的颜色来判断,新鲜的河豚肉呈白色,一旦进行腐败期,则鱼肉颜色会变成暗红色或暗绿色。只有棕斑腹刺鲀、暗鳍腹刺鲀,并且鲜度符合要求的才可作为原料使用。

没有“三去”的原料在贮藏过程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在冻结过程,应尽可能提高冻结速度,否刚可能对河豚鱼的鲜度、品质产生影响,河豚毒素可能由有毒部位迁移至肌肉。标准中规定在8小时内让中心温度快速降至-18℃。特别注意的是未经“三去”的河豚鱼不能重复冻结,否则容易造成内脏破裂,毒素就有可能迁移至肌肉。如果是经过“三去”的河豚鱼肉,虽经反复冻结仍然会影响产品的品质,但不会涉及到河豚毒素的安全问题,本标准没有予以规定。

3.安全加工

河豚毒素分布,因河豚鱼的种类和脏器的不同而不同。同一个品种的鱼体,随着季节变化,其体内毒性也会随着变化,同一个品种的鱼体,因产区不同,其毒性也不相同,在南方暖海地区捕获的,其毒性可能大于在其他地区捕获的。因此很难把握各部位的毒性变化规律,必须彻底去除河豚鱼的有毒部位,即我们通常所称的“三去”处理。

“三去”处理工序在生产过程特别重要。首先,“三去”要彻底去掉原料的头、皮、内脏等可能含毒部位,剔除骨头,切除红色肉。腹腔内附有的黑膜,作为内脏与肌肉之间的屏障,与内脏直接接触,黑膜也含有一定的毒素,必须清洗干净。其次,“三去”是辨别河豚鱼种类及鲜度的第二道关卡,把守着不让其它种类河豚鱼及不新鲜的河豚鱼混进原料。“三去”的专业操作人员也是经过培训,熟悉棕斑腹刺鲀、暗鳍腹刺鲀和不可食、不明种类河豚鱼的形态特点,辨认不新鲜原料的特点,以便准确无误加以区别,并能够熟练操作“三去”的处理方法。4.企业及其人员资格

河豚鱼生产中的四类从业人员必须并参加法定机构组织的河豚鱼知识培训。为了与其它人员相区别,标准对河豚鱼相关的人员前面加上“专业”二个字,如专业管理人员、专业采购人员、专业检验人员、专业操作人员。专业采购人员,是到渔港、码头采购河豚鱼原料的人员,需具备初步判定河豚鱼的种类和鲜度;专业操作工人,即选别和加工河豚鱼的人员,关系到“三去”能否彻底,能否辨别河豚鱼的种类和鲜度;专业检验人员,产品安全的最后把关者,因为河豚毒素的检验方法与其它指标相比,关系到生命的安危,需要特别检验技能,一般的检验人员难以胜任这一检测任务;专业管理人员,担负着企业的正常安全生产任务,处理突发性事件,也必须具备河豚鱼的知识。因此,这四类专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后取得资格证后才能上岗。但对其中的培训有所区别,其中,专职管理人员和专职检验人员一定要经过法定机构组织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而专职采购人员和专职操作人员,因为流动性较强,很难由法定机构进行专门培训,所以标准采取了较实际可行的做法,即由企业内部自行培训。5.品质管理

原料和成品卫生指标中河豚毒素毒力限量是决定着河豚鱼干品是否安全的唯一依据。河豚毒素的毒力以鼠单位(MU/g)表示,是指以含毒原料1克所能

杀死小白鼠的克数来表示。在此基础上,用鼠单位对河豚毒力进行分级:10 MU/g以下为无毒,一次食用1kg不致死;10~100 MU/g为弱毒,一次食用100g以上就可致死;100~1000 MU/g为强毒,一次食用10g以上就可致死;1000 MU/g 以上为剧(猛)毒,食用极少量(1g以上)都可能中毒。由于通常一次食用量不会超过1千克,因此含毒在10MU/g以下的一般不能使人致死,所以在10MU/g以下实际上被认为是“无毒”级别。标准中的原料和成品卫生指标中河豚毒素毒力限量即是据此确定的。6.卫生管理(1)废弃物处理

按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来看,废弃物处理有3种方法,一是焚烧法,即把河豚鱼下脚料集中起来统一焚烧后掩埋;二是浸碱法,即把河豚鱼下脚料集中后,用2~4%的NaCO3溶液浸泡无毒化处理;三是直接把河豚鱼下脚料卖给饲料厂当原料用。比较这三种方法,第二种方法最为费时,可操作性不强;第三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确定选择第一种方法即焚烧法后掩埋来处理河豚鱼的废弃料。(2)操作器具的消毒

河豚鱼加工后,刀具、砧板、操作台、地板及其它器具都可能沾上河豚毒素,为安全起见,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浸泡4%的NaCO3溶液是可采用的有效的去毒方法,时间在3~4小时。

四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根据《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应剔出集中妥善处理,因特殊情况需进行加工的应在有条件的地方集中加工,在加工处理前必须先去除内脏、皮、头等含毒部位。”制定本标准。五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河豚毒素(C11H17O8N3),是自然界非蛋白毒素中较强烈的一种毒素。河豚毒素无色、无味、无臭,在常态下呈细小梭柱状的结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溶液。河豚毒素经高温烤、蒸只能破坏少量毒素,在低温冻结、紫外线照射、消化酶作用,河豚素素不发生任何变化。河豚毒素在中性及弱酸性中比较稳定,在强酸性的溶液中容易分解,在弱碱性的溶液中会少量被分解,pH达到14时,即2%NaCO3溶液河豚毒素全部被分解成喹唑啉化合物,失去毒性。

为了防止前道工序混入有毒河豚鱼、或者河豚鱼不新鲜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而使肌肉带毒,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了浸碱工序分解河豚毒素,作为整个生产过程 的最后一道安全把关。需要说明的是,浸碱可以做到安全把关,但对产品的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河豚鱼干品的颜色会变得较黄,口感及风味都会变差。因此,存在着二种完全不同的意见,有一部分专家主张加强安全把关,加上泡碱工序,注重产品质量,另一部分专家认为只要在前面选别、三去等工序严格操作,无须在后面加浸碱工序,以免破坏产品的河豚鱼特有风味。我们在参照了日本加工河豚鱼的方法,权衡了二方面的意见后作出不泡碱工序。

六、作为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建议本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

七、贯彻标准的要求和建议

由于河豚鱼存在着河豚毒素,因此贯彻标准必须确保严格,必须充分发挥各有关政府部门职能,并积极利用科技、教育优势,普及宣传河豚鱼的知识,以加强大众及传媒对河豚鱼的了解和重视,还可召开河豚鱼的专题研讨班和培训班,为企业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从事河豚鱼加工的企业进行认真审核,以确认是否具备生产河豚鱼的卫生、设备、检验、环境、从业人员等方面的条件,具备条件的,才能发给“河豚鱼生产许可证”,为河豚鱼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八、主要参考资料

关于河豚鱼餐馆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强渔业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 SC/T水产品加工质量管理规范 河豚鱼及其加工利用 关于菊黄东方鲀的处理 关于确保河豚的卫生

《河豚鱼安全加工规范》标准起草小组

2003年9月26日

第三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国家知识产权局承担的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编制任务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纳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制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120649-T-463。

2.背景

2008年6月,国家正式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大幅度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

企业作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重要主体和基础力量,大力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推动企业在创新道路上持续发展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的国际环境下,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运用水平不断提高,已逐步把知识产权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因此,本规范的制定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为标准化对象,旨在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全面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精神,积极应对当前全球范围的知识产权竞争态势,有效提高知识产权对企业经营发展的贡献水平。

3.主要工作过程

承接本标准的编制任务后,在2012年成立了课题组,开始标准的编制工作。课题组在结合国内标准体系最新进展及国际上标准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起草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其主要过程为:

编制前准备:广泛调研江苏、广东等地开展贯标工作的情况,通过座谈走访

获取企业贯标实例,并在全面分析对比江苏、湖南、广东、北京及台湾标准特点的基础上,明确了国家标准的理念和思路,制定了标准编制方案,决定并行推进标准编写和立项工作。

文本编制:组织专家完成标准文本讨论稿,并就标准内容向中石化、大唐、中科院、爱国者等不同类型单位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联合标准院的专家、学者等对标准内容进行了规范和调整。

二、标准的编制原则和依据

1.编制原则

先进性:标准的编制借鉴了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先进管理思想,在吸收国内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PDCA循环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化和体系化,把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战略性资产经营的理念融入标准,既保障了知识产权管理的连续运行和持续改进,又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了知识产权风险。

普适性:标准的编制综合考虑了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吸收江苏、湖南、北京和台湾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优点,立足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融入企业现有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管理的融合,适应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要求和管理标准融合的长期目标。

全面性:标准的编制综合了政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咨询人员和标准院专家的思路,体现了全业务、全流程和全岗位的知识产权要求和规范化的标准制定要求,企业通过贯彻规范可以实现对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

有效性:标准的编制注重顶层设计,在借鉴地方标准制定和推广的基础上,融合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 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的评价准则,重新界定达标企业、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的三层培养体系,明确规范的培训体系、服务体系、认定体系和宣传体系,既保证规范向全国推广的可行性,又保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业绩持续改进的效果。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1.1-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三、标准内容的具体说明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包括九个章节,主要内容为。

前言 主要说明了本标准的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引言 本标准的背景,说明标准体系及标准体系表的关系,编制标准体系表的意义和作用的说明。

范围 规定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引用的国家和行业的基础标准。

术语和定义 界定了本标准用到的重要概念和术语。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规定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小节,总体要求规定了管理体系建立的总要求;文件要求规定了知识产权体系文件的种类和管理要求;一致性要求规定了附录的使用要求。

管理职责 规定管理者及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分为五个小节,管理承诺规定了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知识产权方针规定了方针的适应性要求;策划规定了管理体系策划、目标策划、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职责、权限和沟通规定了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权限、机构和沟通渠道的设置要求;管理评审规定了评审的目的及输入输出要求。

资源管理 规定了企业知识产权资源管理的要求,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财务资源、信息资源的要求。

基础管理 规定了知识产权生命周期过程的知识产权管理要求,包括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的知识产权管理流程,以及合同和保密管理环节的知识产权要求。

实施和运行 规定了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知识产权要求,分为五个小节,分别对企业概念阶段、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的各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进行了规定,突出了企业全流程的管理理念。

审核和改进 规定了知识产权管理的检查和改进的要求,分为三个小节,分别提出了审核和改进的总体要求,规范了内部审核、分析与改进阶段的管理要求。

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起草编制课题组

2012年8月29日

第四篇: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汇报

关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 区域化建设有关情况的报告

市外经贸局: 为加快全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农产品出口,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我区制定了《东港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实施意见》,在区、镇、村三级成立区域化建设领导小组,对区域化建设进行督促监督和推进落实。同时,整合政府资源,组织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成立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执法资源,推动区域化建设扎实开展。现将我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种植习惯,突出优势种植品种,加快各镇街道发展优势产业,突出发展地位主导、经济势力强劲的产业,主要是高效作物种植业、水产养殖(捕捞)业、优质林果业、畜禽养殖业。在日照街道、南湖镇和两城镇发展以蔬菜、茶叶、花卉等高效作物种植为主导的产业。在涛雒镇、两城镇和秦楼街道发展以水产养殖(捕捞)为主导的产业。在三庄镇和河山镇发展以优质果品业为主导的产业。日照街道、南湖镇和陈疃镇突出发展畜禽养殖。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主导产业已经初步形成。目前,全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已发展到23个,高效经济作物24万多亩,其中蔬菜4.1万亩,果品14.1万亩,茶叶3.6万亩,桑园2万亩,黄烟0.35万亩。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925个,年出栏量占全区生猪出栏量的65%以上;存栏500只以上的养鸡场1372个;肉牛规模养殖户达到38个;全区各类饲养小区发展到198处,规模饲养量达到62%以上。沿海养殖面积发展40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场302个,渔船1100艘,水产品年产量、年产值达到17.08万吨和89885万元。

2、产业层次逐步提升。全区农业标准化种植基地发展到23个,工厂化水产养殖场达到302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716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90家,产业带动作用逐步增强。

3、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对主导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初显。目前,在南湖镇有西沈马庄蔬菜协会、相家官庄西红柿协会等民间组织10个,其中相家官庄西红柿协会被省民政厅表彰为“山东省先进民间组织”;在三庄镇有果品流通协会、茶叶协会;在河山镇,有旭光果品流通协会等。这些中介组织和协会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上,在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规范指导作用。

4、市区共建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1、产业产品规模、档次相对较低。目前我区出口农产品的区域化建设规模相对较小,产业化程度还较低,出口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

2、受国家土地政策影响,区域化建设进程中规模化发展受到影响。国家出台土地紧缩政策,加上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够完善,农民“恋地”情结较重,农村土地集中较困难,区域化优势产业膨胀发展受到制约,主导产品产业化发展受影响

三、下一步打算

一是研究出台扶持政策。从资金、技术、人才培训等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

二是建立一批跨区县的专业合作社或行业协会。通过发挥合作社或行业协会的组织指导作用,将农民分散的生产经营活动组织起来,整合优化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规避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在家庭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推动农村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三是培植出口龙头企业。培植主导产业和产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出口农产品区域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举措。尽快做大做强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形成“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产 业模式,完善发展机制,提升产业、产品的产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第五篇: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湖嘉申航道嘉兴段二期工程水利补偿项目(秀洲区片)-小金港闸工程

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浙江建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湖嘉申航道嘉兴段二期工程水利补偿项目(秀洲区片)-小金港闸站工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总则

1.1 本体系依据施工承包合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国标和部颁及地方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规定,质量检查测试规程编。1.2 工程施工质量应贯彻“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控制,政府质检单位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1.3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以施工合同为依据,实行以单元工程为基础,以工序控制为环节,施工单位自控与监理单位监控,质量监督单位监督三级质量控制。2 施工过程监理

2.1 施工质量监理的主要内容

2.1.1 监理单位应对所有监理工程项目的施工、设备、质量进行全面、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其基本原则是事前协助指导,中间督促检查,事后复查把关。

2.1.2 施工质量监控内容分为前期控制、过程控制和后期控制三个阶段。

2.1.2.1 前期质量监督控制

(1)对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设计要求、说明、设计修改通知等,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后签发给施工单位。

(2)对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进行审查,对不合格人员,监理工程师有权提出更换。(3)协助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交底,研究并解决施工单位提出的问题和意见。

(4)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方案。(5)协助和指导施工单位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检验和计量技术手段。

(6)对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构件等进行质量监督和抽查。

(7)参与永久设备的现场开箱检查。

(8)审查工程施工中采用的种苗等材料、新工艺、新技术。(9)检查工程区域范围内的图班面积和工程数量。

(10)审核施工单位提出的单项工程开工申请报告,根据现场准备情况发布开工令。

2.1.2.2 施工过程质量监督控制

(1)指导和协助施工单位建立和完善初检、复检、终检等三级质量检查体制和进行工序质量控制。

(2)检查和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质量控制统计分析资料。(3)审核并签发设计变更。重大变更应报建设单位确认。(4)对各工序施工作业进行随时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可根据问题严重情况进行口头警告或发布书面停工令,令其定期整改。

(5)参与组织单位、分部工程和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6)对工程重要部位或重要材料、半成品可单独组织验收和进行随机抽样试验。

(7)对重要和普遍性质量问题,发监理工程师通知,责令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必要时可召集专题会议进行质量教育。

(8)深入现场,检查、督促施工质量,对重要部位和重要工序,必要时应安排旁站监理。

(9)在监理月报中编写施工质量报告,完工时应提交施工质量总结统计报告。

(10)对重大质量事故,应及时报告,提请建设单位组织检查和处理。

2.1.2.3 后期质量监督控制

(1)参与单位工程验收、阶段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2)审核施工单位提供的质量检查报告及有关技术文件。(3)审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图纸。3 施工单位质量保证责任

3.1 施工单位必须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正确认识和处理质量与进度,质量与信誉、质量与安全、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做到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按章施工,文明施工,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质量监督和检查。

3.2 分部、单位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认真做到各项施工准备工作,报监理组检查。

3.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必须坚持“三检”制,对分工序施工的单元工程上道工序终检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发生质量事故应立即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并按“三不放过”的要求进行处理。3.4 施工单位要重视施工期间施工资料的搜集整理,建立和健全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施工质量检查记录、材料和设备的检查、试验鉴定资料、验收签证、质量等级评定资料等是工程验收的重要原始资料,是评定工程质量的依据,必须及时分类整理汇总归档,完工时通过监理工程师移交建设单位。4 单元工程划分及单元工程(工序)开工签证

4.1 单元工程划分,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商定, 报质量监督部门批准,每一项隐蔽工程均单独划分为一项单元工程。

4.2 每项单元工程(工序)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依据规定向监理工程师申报单元工程(工序)开工签证,其程序是:(1)一般单元工程的开工由施工单位凭上道工序质量终检合格证,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并完成“等级认证”手续和向监理工程师申办开工签证。

(2)监理工程师在接到施工单位开工申报后对非联检项目在24小时内完成检查工作,对联检项目在48小时内完成联检,在确认施工质量、原材料、设备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后签发开工签证。对检查不合格者,监理工程师可拒绝签证,由此造成的工期延误及其它损失均由施工单位承担。

(3)监理工程师在接到施工单位开工申报后无正当理由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查或组织联检,施工单位可自行完成上述工作并签发开工签证报监理工程师确认。监理工程师若事后要求停工或进行复检,施工单位应予执行,若不合格其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若检验合格,其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4)单元工程签证文件均一式四份,完成所有签署手续后送监理工程师二份,二份留施工单位存档,做为基本资料和验收依据。5 单元工程质量检验及质量等级评定

5.1 一般单元工程的检验质量等级评定由施工单位的专职质检机构组织进行;隐蔽工程、关键部位和重要工序的单元工程,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监理工程师组织评定,必要时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验收评定。5.2 单元工程检查验收的依据

(1)承包合同文件。

(2)经监理工程师审签的设计文件。

(3)国家颁发的现行施工规程、规范及质量评定标准。(4)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技术措施计划。

5.3 单元工程检查验收和质量等级评定,依据宁夏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制定的《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执行,并注意以下几点:

(1)搞好班组初检记录,班、组长复核签字(一道工序由几个班组连续施工时要做好交接班记录,由完成该道工序的最后一个班组填写初检记录)。

(2)由施工队的兼职质检员与施工技术员一起搞好复检工作,并填写复检意见。(3)由施工单位的专职质检员进行终检,终检合格后评定质量等级,对质量不合格或有缺陷的单元工程,暂不评定,待修补处理后重新检查、评定质量等级。

对初验资料不全,甚至无初检资料记录的单元工程不得进行复检,对初验资料严重不全或失实的单元工程不得评为优良。6 工程质量的检查测试

6.1 工程质量检测是指施工全过程包括缺陷责任期的质量检测。依据设计、施工技术要求和有关规程、规范,对各项工程各个部位、逐项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

6.2 工程质量检测分外观检查项目(以目测为主)和实测项目(用专用设备检测)。

合同工程质量检测,由施工单位检测和监理质量抽查、校检两级进行。

6.3 施工单位检测试验组(室)的任务

(1)进场原材料质量预控,对建筑材料和土石料场等按要求进行检验,并按有关监理实施体系要求提出检验报告,送监理工程师审核。

(2)施工准备阶段试验,包括材料级配,配合比试验,作业工艺试验,施工参数等。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工地试验室不能进行的测试项目,可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测试。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对各单元工程、隐蔽工程按有关技术要求、质量评定标准及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标准,对所有单元工程逐项取样检验,对不合格部分进行施工处理或返工后补检。(4)检测资料记录与整理。收集整理好各项检测原始记录,供验收用。

(5)配合协助监理工程师进行对照检测或抽检工作,并为此提供各种方便。

(6)将经过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签署的试验成果检验报告、质检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核。

6.4 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检测职责和安全权限

(1)检查各项目的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合同文件、设计文件、施工规范、质量检测与评定标准的要求。

(2)抽查和复验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检测资料和成果。(3)检查施工单位的试验与质检工作,审核施工单位提出的试验报告、检验报告和质检资料。

(4)参与研究决定施工单位提出的对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案,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在监理过程中发现的重大质量问题。

(5)审查和批准施工单位对外委托的检测单位。

(6)参加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提供抽检资料并据此提出工程质量评价意见。

(7)监理人员有权调阅施工单位质检原始记录和施工原始记录,监理工程师如认为施工单位提出的质检资料及测试成果不充分或有疑问时,有权要求施工单位作出补充、解释直到返工。

(8)制止违犯施工规范、技术质量要求的违章和违规作业,甚至发布停(返)工令。6.5 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与报验程序

(1)单元、分部、隐蔽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按有关监理体系要求实施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并申请下道工序开工签证。

(2)施工单位报请监理工程师复验应采用书面形式并备齐有关资料,资料应说明工程名称、部位、工程量、施工情况和质量情况等。

(3)监理工程师在接到施工单位报验表后应尽快前往检验,如超过24小时监理人员未到场或未提出任何异议,施工单位可认为监理工程师已承认报验结果。

(4)监理工程师经审核报验资料或经现场抽查确认不合格的部位,由施工单位返工或处理,然后重复上述程序,直至获得合格签证。6.6 其它事项

(1)各工程项目的检测内容及频率按有关监理体系或施工规范、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执行。

(2)如因施工单位拖期或报验不合格造成相应项目的。开工拖延,由此造成的损失由施工单位承担。

(3)施工单位报验表一式二份, 监理工程师复验合格办完签证手续后及时返回一份。

(4)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实施抽查和复验以及对检测、试验成果的批准,并不意味着可以转移或减轻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应承担的合同责任和义务。

(5)施工单位对监理工程师复验结果或审签意见有异议, 可于 收到书面意见后的7 天内向总监理工程师提出确认或要求变更的申请,如对总监理工程师确认意见有异议,可于收到总监理工程师意见后的7天内向建设单位申请复验,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所有费用和损失。

浙江建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下载《出口蜂蜜蜂王浆质量安全控制规范》编制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出口蜂蜜蜂王浆质量安全控制规范》编制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质量、安全控制管理办法

    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办法 为实现本工程合同目标,加强项目监理部工程质量、安全控制力度,切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增强监理人员责任心。针对本工程工期紧的施工,项目监理部如何......

    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

    超声检查规范与质量控制(试行) 自治区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心 前言 在自治区卫生厅的领导下,由新疆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心组织乌鲁木齐地区的10余位超声医学专家参照中华医学会编......

    2.《劳动合同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劳动合同规范》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国家标准《劳动合同规范》已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编号为20121551-T-317。 本标准......

    卷烟营销网络业务规范编制说明

    《卷烟营销网络业务规范》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本项目标的为《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2010年度烟草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国烟科〔2010〕91号)批准的......

    医院质量安全控制方案

    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一、医院总体控制目标 按章操作,依法执业,提高全员素质,增强质量安全意识,强化科室及个人的自主质量管理;优质、高效、低耗,有效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质......

    蔬菜质量安全控制办法

    蔬菜质量安全控制办法蔬菜质量安全,是指蔬菜在种植、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环节中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及其它国家标准。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蔬菜质量安全的管理工......

    质量、安全控制制度文件

    《质量、安全控制制度文件汇编》 质量、安全管理部 目录: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安全检查制度 3、安全值班制度 4、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5、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6、施工现场消......

    进度、安全、质量、管理、进度控制

    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1施工进度计划是进度控制的主要措施,由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到分部分项工程单位进度计划,从粗到细的过程,施工进度计划目标也是由总目标分解为具体目标,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