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葡萄产业促农增收经验做法

时间:2019-05-15 06:3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葡萄产业促农增收经验做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葡萄产业促农增收经验做法》。

第一篇:发展葡萄产业促农增收经验做法

近年来,**县**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葡萄产业,走现代高效农业之路,打造“葡萄大镇”,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建成100亩以上成规模红提园15个,成立了2个葡萄专业协会组织,葡萄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1.抓规划引导。该镇制定葡萄高效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实施方案,以国道207、省道304沿线为中心,建立万亩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分步实施,逐年扩面,每年新扩面积1000亩,并完成一批配套设施项目。截止目前,全镇已发展葡萄面积5000亩,建成了15个100亩以上成规模红提园。

2.抓建设投入。该镇在大力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和项目建设投入的同时,积极拓宽葡萄产业建设投入渠道,实行镇村以奖代投、种植户自主投入等多元投入形式助推葡萄产业项目建设。几年来,该镇先后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建设标准园区和配套设施建设,重点解决道路、水利设施配套问题。2007年,该镇依托项目建设,建起了年生产量达800吨的葡萄酒堡,兴建了3座总贮量650吨的水果保鲜库。当前,该镇正在着手建设黄河葡萄大市场,启动葡萄旅游休闲工程。

3、抓技术服务。一是推广优良品种。该镇以发展欧亚系列红提为主,实行品种早、中、迟搭配,筛选确定了最适合当地土壤条件的红宝石、黑宝石、红地球等6个优质主导品种;二是推进技术创新。与湖南农大加强合作,兴建了葡萄科研基地,聘请了农大专家石雪晖教授和葡萄大王王先荣同志作为技术顾问,长年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三是建立协会、专业合作社组织。该镇有葡萄专业协会、合作组织2个,其中黄河葡萄专业合作社,会员有160多户,合作社在种植规划,技术服务、病虫防治、种苗供应、农资配送及产品销售上,积极发挥引导和服务作用,在去年销售旺季,该合作社每天组织外销量3万多斤。

第二篇:发展葡萄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张公庙镇高效产业发展典型材料:

发展葡萄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

近年来,张公庙镇坚持调整发展思路,加大投入力度,围绕高效主导产业的发展,遵循“扩规模、强品质、树品牌、建机制、活流通”的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主线、以做大做强为目的,着力打造葡萄大镇。连续几年,我镇新扩葡萄种植面积均超过2000亩,全镇葡萄种植总规模达到10000亩,其中100亩以上中心示范园已有27个,目前挂果面积达6000亩,受益面积亩平收入过1.2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高起点谋划,抓好产业布局

1、在领导力量上保重点。我们以打造葡萄大镇、葡萄强镇为目标,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形成以主要领导为主抓,包村干部、支部书记具体抓,其他干部全力以赴抓的格局,大力推进葡萄产业规模化发展。近年,我们按照葡萄发展的工作目标强力推进,将任务分解到村,实行干部绩效挂钩,农户利益导向,坚持财政以奖代投,工作检查督促,考核结帐,确保了目标任务的完成。

2、在优化布局上下功夫。我们按照科学合理的建园要求,严格抓好区域化布局,以国道207、省道304沿线为核心,建立1.5万亩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实行分步实施,逐年扩大、逐步配套,做到每村一个以上中心园、公路沿线全覆盖。全面实行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3、在提升品味上做文章。我们以葡萄产业为基础,把高效葡萄种植与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有机结合,做活做优葡萄休闲产业这篇文章。第一期投资7000万的黄河生态休闲农庄正在加紧建设,配套建设的以葡萄为主题的休闲广场、葡萄走廊、文化墙等均已建成。同时,以黄河生态休闲农庄为中心,结合澧水风光带建设,我们启动了沿江大道西拓工程,计划拉通 “张公—兔子口—黄河—幸福—高路铺”10公里长的葡萄休闲旅游走廊。

二、坚持高标准建设,完善产业配套

1、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抓规模化发展。我们进一步加大了葡萄产业的发展力度,加速促进土地流转,实行区域连片种植,以规模促效益,以大园带小园,以大户带散户,大力推进我镇葡萄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全年发展规模不断创造新高。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力争通过努力将其余适合种植葡萄的区域近5000亩面积做到全覆盖,实现全镇葡萄种植总规划达到1.5万亩,年产值3亿元以上,建成名副其实的“江南吐鲁番”。

2、按照设施农业的要求抓标准化配套。我们通过积极争取国土、水利、农业等部门的项目,抓好土地整理和农田水利标准化建设改造,加强产业基地的水、电、路、渠等设施配套建设,全面实行设施农业标准化配套,确保产业增产增效。

3、按照市场农业的需要抓产业化经营。我们构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实现农产品生产依靠合作社组织,规模基地建设依靠合作社推进,农产品销售依靠合作社运作的发展模式。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功能,加大新品种培育、产品加工转化研发、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开发的力度;强化合作社组织的市场纽带作用,狠抓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采取多种销售模式,搭建果农与市场的连心桥,搞活经营流通;强化基地、农户的基础作用,保证产品质量,打造品牌效应,提升产品竞争力。

三、坚持高速度推进,加快产业发展

1、加强示范引导。我们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坚持以点带面,带动普通农户发展高效产业,全镇已有150名党员干部带头发展优质葡萄1600多亩,带动其他农户发展葡萄8000多亩。同时我们充分利用销售形式看好的有利时机,整合各方面资金,抢抓机遇,全面宣传发动、全力引导扶持,促进了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

2、加速产业配套。我们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积极加强产业配套建设,一是加强市场建设,投资350万元,建起了使用面积达3600平方米的黄河葡萄大市场,投资150万元对张公、荣家河两座集贸市场进行了扩容改造。二是加强加工环节建设,投资1500万元,兴建了一座年加工3000吨,年产值8000万元的葡萄酒堡;投资200万元,兴建了3座总库容量为650吨的冷贮保鲜库。三是加强质量体系建设,投资100万元建成了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心,免费为农户提供产品质量检验,大大提升产品的质量档次。

3、加快技术推广。我们依托科技优势,加强与湖南农大的合作,建起了葡萄科研基地,并聘请农大专家石雪晖教授和我县葡萄大王王先荣同志作为技术顾问,长年指导培训。同时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推广优良品种,筛选确定了适合我镇种植的6个主导品种。还积极实施葡萄无公害化生产、开展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研究,目前我镇几个葡萄品牌均已通过了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和绿色产品认证,去年成功申请注册了“澧县葡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四、坚持高效益经营,提升产业活力

1、专业合作社推动。为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我们由政府引导、葡农自愿、能人牵头,支持组建了黄河葡萄专业合作社和农康葡萄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组织对葡萄产销实行统一指导、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肥料、统一采购、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八个统一”模式经营,提高了组织化程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市场风险。同时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正在积极搭建葡萄产业发展的技术服务、销售网络、融资合作、信息共享四个平台。

2、内外市场促动。我们通过建立葡萄大市场,规范路边市场,促进了葡萄本地销售;同时加强产品集散、配送、营销的网络建设,组建专业外销队伍,采取新闻发布会、网上销售、订单销售、外地驻点销售等方式,大力开拓了外销市场。由合作社牵头,还实现果农与外地水果大市场、大超市的成功对接,先后与湖南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沃尔玛超市、武汉水果市场等单位签订了葡萄包园订单和产品供货合同。

3、龙头企业带动。我们扶持组建了湖南神州庄园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加强对葡萄栽培技术和葡萄酒的研发力度,在“葡萄引种与高效无公害栽培配套技术研究”和“葡萄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与推广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产量。其旗下生产的“神州庄园”牌干红葡萄酒荣获中国〃湖南第十届农博会金奖。同时,通过建立葡萄种质资源圃、葡萄酒堡和冷贮保鲜库,完善葡萄产业链建设,激活了产业发展引擎,大力促进了我镇葡萄产业化发展进程。

第三篇:促农增收汇报

兴义镇促农民增收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兴义镇围绕县委“1551”总体思路, 立足自身优质生态资源本底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实际,以全国重点镇建设为契机,以斑竹林景区打造为核心,以农旅融合为切入点,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突出五个重点,着力五个推进,大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致富增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突出产业升级,加快推进农业园区提质扩面。突出推进以岷江蔬果、翔生有机、古藤堡葡萄三大园区为主的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500余亩(其中:波尔村新流转约土地400亩,用于草业基地建设),实现有机转换生产面积近5000亩,着力提升传统农业生产的附加价值。岷江蔬果园特色果蔬产量已超1万吨,实现产值 4200万元(其中:波尔村新建核桃基地150亩、无花果基地150亩、折耳根基地200亩,完善提升韭菜基地300亩、大宗蔬菜基地500亩,蔬果生产产值达到980万元);完成了7.3公里道路的改扩建和白加黑铺设工程,包装了波尔村蔬菜基地道路建设项目并成功争取到市级资金60万元。翔生农场有机果蔬产量达到600吨,实现产值500万元(其中:在波尔村范围内采用有机生产方式种植水稻约240亩,产值约35万元),形成了小型种养循环示范点,完成了有机堆肥厂和育苗温室用地审批,启动了育苗温室建设。古藤堡葡萄基地启动了酒庄样板区

建设,包装了600亩喷灌、滴灌设施配套相关项目并争取到市级补助资金约120万元(其中:在波尔村葡萄种植基地约45亩)。

二、突出龙头带动,深入推进专合组织建设完善。新注册成立了广滩新苗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余石润诚农机专业合作社、田渡胡氏粤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万和绿色水乡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兴场土地股份合作社5家农民专合组织;包装了杨牌土地股份合作社种植生产基地提升建设相关项目,争取到中央奖励扶持资金120万元,并积极帮助其开展标准化种植和品牌化提升,实现蔬菜产量180万公斤,户均增收0.7万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大园区+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参与模式,分层次、分类型将不同劳动强度和不同技术含量的农业生产服务返包到农户,充分扩展农村中老年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空间,落实“4050”甚至“6070”人员农业生产就业岗位600个(其中:波尔村参与此类务工人数约20人),进一步扩大促农增收工作覆盖面。

三、突出资源整合,创新推进一三产业联动互动。结合斑竹林景区打造,以一三产业联动互动为切入点,以产村相融发展和林盘综合整治为主抓手,实施了兴义绿道体系家庭农场培育项目,通过依舍、穿林、傍水的绿道建设和家庭农场、特色农家乐的提档升级,达到串珠成链、和盘托出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深挖生态本底,积极动员产业基础好的村组农户开展林盘综合整治,组织农家乐经营户考察学习,规范接待礼仪,提升经营水平,以

“生态红利”催生“农民自觉”,共同成为景区建设者、服务员和宣传员。截至目前,已完成张河、波尔、万和段绿道新改建(其中:波尔段约2公里);新建成并完善提升了波尔村新兴现代农业园、波尔建明特色家庭农庄等多家集种植、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农家乐(其中: 波尔村新兴现代农业园雇用当地及附近农民14人,营业额达到4000-5000元/天;波尔建明特色家庭农庄营业额约1000-2000元/天);注册了兴场向磊、三合姚佳彬、田渡高平刚、波尔杨仕波4家家庭农场;举办了翔生有机草莓采摘、古藤堡有机葡萄采摘、红阳猕猴桃采摘等涉农会节;通过搭车县上的会节活动,打包推出了番薯藤台湾美食、活活饭店河鲜、龙旺鱼家、小桐鱼家、李豆花农家乐等特色餐饮;正计划启动波尔村付染坊、岷江村黄林盘、纪碾村6组等林盘综合整治;新提供“离土不离乡”的乡村旅游服务就业岗位150余个(其中:波尔村15个),乡村旅游接待游客量超过55万人次,实现收入5500万元。

四、突出个性服务,大力推进农民就近就业创业。全面完成了镇域范围内2万余人的农村劳动力实名制调查,及时、准确、有效地掌握了他们的基本情况、就业现状、培训意愿等基本信息,并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大力推进农民就业针对性服务,为农民务工增收打牢基础。截至目前,通过举办专场现场招聘会,提供工作岗位400余个,达成初步求职意向160余人(其中:波尔村13人);通过引入培训机构和定制培训

计划,完成新型农民培训75人(其中:波尔村8人)、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10人、中级木工培训16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50人(其中:波尔村5人);在此基础上,还针对有创业意愿的群众,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失地农民等,举办了为期10天的创业培训班,就政策法规、风险防控等创业知识进行了专题讲解;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375人(其中:波尔村3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率达到86%以上。

五、突出精细管理,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一套标准,形成范例模板。针对具体记帐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实际,根据调查记账相关标准,专门制作并分发了简单易懂的模板材料,进行范例详解,力求做到易学易会。双重包挂,加大服务力度。采取领导包挂到户,干部分包到人的方式,加大走访调查力度,及时了解调查户生产、生活和记账情况, 每周电话联系1次以上,每月入户走访2次以上。三类培训,提升记账水平。在每季度“集中培训”和每月“入户指导”的基础上,在发现记账中共性问题时,及时梳理易错点,分类组织“纠错学习”。四级审核,确保数据质量。配备专职调查员1名、辅助调查员2名,形成了记账户自查、辅助调查员初审、统计站复审和数据系统逻辑审核的记账数据四级审核机制。五项评价,强化管理考核。突出数据完整度、记账规范度、账面整洁度、工作配合度和培训到会率5个重点,完善了调查户管理评分和考核办法。

第四篇:发展优势产业促农增收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粮食稳定增产,生猪养殖、食用菌、蜂蜜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为巩固和发展这种来之不易的好形势,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对全县的生猪、食用菌、养蜂产业化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产业发展现状

1、生猪:全县有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养猪户6122户,生猪饲养量15370头,存栏9640头,出栏5710头。其中:能繁母猪84头,种公猪34头。10头以上大户80户,50头以上4户。

2、食用菌:全县食用菌代料栽培75万袋,食用菌干品年产量160多吨,产值800多万元,食用菌生产是我县农村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其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0%。

3、养蜂:全县养蜂9761箱,养蜂大户67户。使养蜂户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蜂蜜以质量好、营养丰富、无污染、药用价值高的特点迎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二、资源和区位优势

1生猪:猪肉是山区群众肉食消费的主要品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群众对猪肉的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并且生猪养殖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三成多。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生猪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食用菌:我县森林覆盖率95%,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无任何污染,适宜发展食用菌生产,发展袋料食用菌栽培,可充分利用农作物挤秸秆、果树和林木枝丫、杂草等废弃物变废为宝,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增加了农业收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3、养蜂:一是我县位于亚热带和暖温气候交接处,植被繁茂,种类繁多,大宗蜜源植物和零星蜜源植物交替生长,花期及流蜜期长,一年当中就有八个月的花期,为蜜蜂越冬提供了蜜粉源。二是由于山区地形复杂,高低差异大,形成许多小气候,蜜粉源植物分阴坡、阳坡、低山、中、高山先后交替开花,秦岭山区成为天然的蜜库。三是我县山大林深,地广人稀,农药、化肥用量少,为发展养蜂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存在问题

(一)生猪:

1、规模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商品率低。养猪户占农户的90%以上,但养猪大户仅占养殖户的 1 %。大多数农户仍在沿用传统的“吊架子”方式饲养,平均饲养周期10 个月左右,商品率仅占 30 %。

2、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大,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生猪产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养殖户经不起市场低潮的冲击。传统的生猪养殖方式,不能预测和适应市场的变化,无法承受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面对市场的变化,只能被动应付,一旦因为行情变化而亏损,便丧失了养猪的积极性。

3、疫病形势严峻,防控难度大。复杂多变的疫病形势与传统分散饲养方式,加之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有待完善,给疫病防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会不同程度造成动物疫病风险增大,影响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

4是动物防疫体系亟待完善。工作经费匮乏、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断层、疫苗运输、保管条件达不到要求,使用无效苗的情况发生、防疫过程中免疫程序不到位、基层防疫员总体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问题。

5、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由于地理交通等因素所限,我县母猪饲养量总体较少,加上市场行情和疫病等影响,母猪饲养量持续下降,自繁自养能力减小。而外调的仔猪抗病能力较弱,疫病风险较高,损失较大,导致仔猪成本和疫病传入可能增加。多年来,我县在生猪品种改良上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因投资少,品种改良规模小,加之我县生猪饲养以农村散养为主,没有形成完善的科学饲养管理体系,疫病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

(二)食用菌

1、在资源保护上和利用上的片面性。栎类资源是传通的周期永续利用的资源,周期性合理采伐利用,有利于调动广大菌农保护栎类资源的积极性,过分强调,不允许周期采伐利用,只会挫伤菌农的积极性。

2、龙头加工企业少,缺乏专业市场的引导。

3、品种单一,质量不高。县内现有规模生产的产品都属香菇类,品种单一,导致市场受限,难以满足多样性需要,一部分农户栽培技术不熟练,技术标准不一,导致同一菌种,质量差别却很大。

4、品牌意识差。产品质量好、包装不规范,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低,价格上不去。

(三)养蜂:

1、养殖技术落后,产量效益低。我县的中蜂生产以传统的老式圆桶为主,占整个蜂箱的70%以上,养殖方式具有较大的历史惯性,养殖技术落后,平均每箱产量5公斤,产值仅100元,产值只有新法饲养的1/4。中蜂活框新法饲养每箱产量15-20公斤,产值400元

魔盗 黑血 寄宿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左右,只占整个饲养比例的20-30%。

2、养蜂人员素质不高,家庭收入低下,影响了养蜂业的发展。我县养蜂人员中高中以上的人员只占调查总数的6%,养蜂人员素质低下,养蜂技术难以推广。同时,很多养蜂人员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制作蜂箱、蜂具都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更谈不上进行养蜂技术的培训,从而影响了我县养蜂业的健康发展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3、蜂蜜掺杂使假,影响我区蜂蜜的品牌形象。

我县蜂蜜远近闻名,产量相对较少,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但一些小商小贩和蜜农开始掺杂使假,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掺杂使假行为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我县蜂蜜的品牌形象。

四、发展建议

(一)生猪:

1、切实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组织领导。把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内容,并结合新农村建设,把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政府引导,完善细化政策措施,及时研究解决畜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政府的目标管理。充分发挥畜牧业在新农村建设和脱贫致富奔小康中的重要作用。

2、加大对畜牧业生产投入力度。要把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安全监管经费和畜牧兽医技术部门的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依托财政支农资金和涉农部门支农资金,搭建发展畜牧业生产的融资平台,确保畜牧业生产发展的资金来源。

3、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通过科技培训,示范带动等形式,大力推广畜禽适度规模养殖技术、优质畜禽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技术、高产优质牧草栽培技术、快速育肥技术。加大畜牧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畜牧科技推广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强化科技支撑,强力推进畜牧业生产发展。

4、抓好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人畜分离、独立建圈、沼气配套、循环利用、标准化建设”的原则建立圈舍,大力推广绿色无污染养殖技术,努力改变传统养殖业脏、乱、差的状况。

5、强化网络信息,发展畜牧专业合作组织。一是建立健全畜牧业信息平台,利用乡、村信息网点,及时采集和发布畜牧业生产、销售信息。二是引导和支持养殖户积极发展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

6、狠抓良种繁育工程,着力提高生产性能。重点扶持和奖励引进良种繁育的养殖户,在实现良种母猪饲养总量及仔猪生产总量满足县域需要的前提下,达到我县生猪饲养总量的扩张。

7、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抓防疫就是抓生产,就是抓公共卫生安全”的观念,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强化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食用菌:

1、重新认识和估价食用菌生产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食用菌是真正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和绿色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增强,人均销量增加,市场潜力很大。二是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山区大量的栎类资源及清林丫材,为木类菌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源。三是有广大菌农积累的比较丰富的生产经验。四是只要各级政府认识到位、加强领导、资金扶持、政策引导、服务跟上,把食用菌当作产业来开发,食用菌生产必定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2、健全服务体系。食用菌生产涉及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要积极做好开发、科技公关、信息传递、技术培训与指导,真正为农户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食用菌生产健康发展。

3、规范菌种生产程序,坚持食用菌质量标准。质检和农业部门要按照规范性的技术要求,抓好检查落实,保证菌种质量,为食用菌发展保驾护航。

4、合理利用资源。栎类资源丰富的地方,林业部门部门应按采伐周期有计划的批准菌农合理采伐利用,点种食用菌,提高木生菌品质量和效益,调动菌农保护林木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修林后的枝梗和木材加工后的木屑等农林废弃资源进行袋料生产,变废为宝实行生态良性利用,实现资源节约、生态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5、开发利用名贵珍稀菌种。我县山地菌种资源丰富,在海拔800-1200米 的松栎混交林是松茸、鸡油菌、牛肝菌、白灵菇和竹荪等珍贵菌种的适生区,这些菌类香味特殊、营养丰富、出口价值很高,应当积极开发利用,同时加以有效保护。

(三)养蜂:我县虽然有较好的自然资源,蜂蜜品质优良,养蜂发展空间大,市场前景好,但也有许多突出的问题,要发展养蜂业,壮大养蜂业,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科学规划,加强培训,强化领导,增加投入,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打造独具特色的蜂蜜品牌,促进养蜂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一是按照《畜牧法》,加强养蜂业的领导,做好全县养蜂业的各种规划、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养蜂人员的技术培训、养蜂产前、产中、产后的配套服务。二是强化养蜂协会职能。养蜂协会由专业人员和养蜂大户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养蜂的技术交流,增强养蜂业生产的科学化,减少和杜绝养蜂业生产的盲目性,促进养蜂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2、加强培训,提高养蜂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在人才培训上,要有计划的轮训和培训,利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强化养蜂技术人员和蜂农的培训,提高养蜂技术人员和养蜂农户的素质,提高其饲养、生产、加工、销售的技术水平,造就一批既懂得养蜂技术,又懂得经济管理的新世纪养蜂业人才,促进我县养蜂业的大发展。

3、建立示范样板户和示范场,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在全县养蜂比较多、开展比较好、条件比较成熟的地方选择一定的农户,大力培植示范户、示范场,在“专”字上做文章,以点促面,通过示范户和示范场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中蜂改良技术。养蜂技术普及率达到80%以上,全部农户掌握四季管理技术,特别是冬季补饲、春季奖饲、过箱操作、养群蜂养大群夺高产的养蜂技术,60%以上农户掌握基本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促进我县养蜂业的全面发展。

4、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开发。我县林草覆盖率高,植物品种繁多,药材品种齐全,境内无任何污染,空气洁净,生态环境保护好,蜜粉源植物丰富,适合养蜂业的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无污染的养蜂业基地,努力生产绿色蜂蜜产品,培育蜂业产品基地,培育蜂业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增加科技含量,加强品牌开发,树立本地的特色品牌,加大蜂产品的深加工,大力开展蜂蜜、蜂蜡、蜂王浆、蜂花粉、蜂毒和蜂胶的开发,大打我县绿色品牌,强化品牌保护意识,做到以开发促发展。

5、加强部门配合,强化市场监管。一是强化外来蜂种引进的管理。二是密切与工商、公安和质量监督部门的配合,加强蜂产品市场的管理,实行严格的检测和准入制度,净化我县蜂产品市场,杜绝假冒伪劣蜂产品,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养蜂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农户发展养蜂制作蜂箱所需木材,林业部门按照有关政策大力支持,给予适当倾斜

6、强化养蜂业与其它产业的有机配合。特别是要加强养蜂业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退耕还林工程和旅游业发展的有机结合。首先,养蜂业需要丰富的无任何污染的蜜粉源植物,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如药材基地、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既可以发展高质量的生态和有机食品,又可以为蜜蜂养殖提供大量优质的蜜粉源植物。其次是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优质的蜜粉源植物,为养蜂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蜜粉源植物基地。第三是充分利用我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把我县蜂蜜产品做大、做强、做响亮,使之成为我县走俏的一个旅游产品,促进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7、加强投入,建立养蜂业发展的扶持政策。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努力增加投入。一是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增加投入,对于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实行一定额度的奖励,提高农户养殖的积极性;二是实行银行优惠贷款和政府贴息的方式,加强投入。对于想发展却没有资金的农户,可以实行小额贷款和政府贴息方式鼓励他们发展;三是将养蜂技术培训、新技术引进、推广、试验、示范的经费和基本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魔盗 黑血 寄宿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桂平市大力发展铁皮石斛产业促农增收(20130508)

桂平市大力发展铁皮石斛产业促农增收

近年来,桂平市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名贵中药材铁皮石斛种植,促进农民增收。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铁皮石斛种植面积达380亩,种植户430户,已投产的约150亩,总产值达3200万元;今年总产值709万元,户均现金收入达16488元,同比增长33.9%。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政策扶持。结合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把铁皮石斛产业作为全市的重点产业来制定规划,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中药材科技专项经费等政策性资金,扶持铁皮石斛产业发展。2012年,争取了专项资金150多万元。同时,加强引导,推进土地有序流转,进一步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为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把铁皮石斛种植发展成高效新兴农业产业。

二、技术指导,科学引领。组织农业、科技等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群众现场观摩、印发技术资料、“农民党员大培训”、“农家课堂”等方式,开展“遮阳、松木皮离地栽培等无公害标准化铁皮石斛种植技术”、“三避”技术等内容的培训指导。同时,引导种植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部门等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012年,全市共举办铁皮石斛种植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农民500多人次。

三、创新模式,良种良法。引导和支持农户成立石斛种植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从外地引进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并引导农民采集野生铁皮石斛种果育良选优,推广组培苗,开展仿野生种植,采用标准化栽培技术、“三避”技术进行推广种植,形成“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石斛产业化新模式。目前,全市有石斛协会(合作社)8个,会员400多人。

四、打响品牌,畅通渠道。加强野生资源保护,发展仿生栽培,培育壮大产业规模,打造区域特色品牌,组织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认证,打响“白石山铁皮石斛”品牌。2013年4月23日,“白石山铁皮石斛”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同时,利用现代化信息平台,开展招商、网上咨询、网上宣传、网上销售,实现石斛销售网络化。(桂平市委办公室)

桂平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梁重坚,农艺师一三五九七三五九五。

下载发展葡萄产业促农增收经验做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葡萄产业促农增收经验做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好促农增收加减乘除

    最近,我们到县,围绕我市农民收入的构成、制约因素和增收潜力等方面展开调研,从中获得了一些促农增收的启示。一、我市农民收入的变化特点从我市农民收入的整体现状看,总体水平偏......

    做好促农增收的“加减乘除”

    最近,我们到县,围绕我市农民收入的构成、制约因素和增收潜力等方面展开调研,从中获得了一些促农增收的启示。一、我市农民收入的变化特点从我市农民收入的整体现状看,总体水平偏......

    勉县秸秆综合利用促农增收

    勉县秸秆综合利用助力经济生态互动发展勉县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禁烧问题,疏堵结合,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实现了经济效益与与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发展。 勉县是陕南农业......

    葡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乡镇葡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又是一个重要的棉花种植基地,农民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由于农产品市场不稳定等各种因素,极大地阻碍了......

    建基地带产业 促三农快发展

    汉中市春雨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科普示范基地是依托汉中市春雨农业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市场+科研+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科技为动力、市场为导向、产业带基地、基......

    发展核桃产业做法及经验(5篇范例)

    务德镇考察团认真学习大姚县发展核桃产业的做法和经验 务德镇考察团在考察期间,认真了解大姚县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学习发展核桃产业好的做法和经验。下面就把大姚县核......

    产业发展的成功典范(苦荞协会促增收)

    发挥链条优势推动产业发展 ——陇南苦荞协会促农增收陇南气候资源独特,发展特色农业潜力很大。多年来,陇南在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产业化整体经营水平......

    做好促农增收的“加减乘除”[范文]

    做好促农增收的“加减乘除” ― 最近,我们到 县,围绕我市农民收入的构成、制约因素和增收潜力等方面展开调研,从中获得了一些促农增收的启示。一、我市农民收入的变化特点 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