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政府对荣辱观建设的主导功能
“八荣八耻”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化,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又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绝非朝夕能够完成。它不仅依赖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能否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是关键一环。总体来看,各级政府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中,应该充分发挥如下主导功能。
1.标杆功能。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政府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窗口。政府工作人员作为社会的栋梁和带路人,其荣辱观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着自身的行为,还影响社会的许多人。政府公务员的荣辱观,往往会成为社会的一个标杆,让人们比较衡量社会上的各种行为,何为荣,何为辱。反思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中,部分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经不起市场经济的考验,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以享有特权为荣,为官与民争利,用人结伙营私。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政府形象,而且引致整个社会的思想迷茫混乱,群体价值观、荣辱观错位。古人云,为人,为政,不可一刻忘却耻字。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首要前提,是政府荣辱观形象的再塑。即掌管社会权力、社会资源的部门和人,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以身作则。政府部门首先应加强自身的荣辱观念的教育,用“八荣八耻”检验干部言行。广大政府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号召群众做的事,自己首先做到;要求群众抵制的事,自己决不染指。这样,良好的社会风尚,就会在政府的影响下形成,就会在领导干部的引导下进步。
2.教育引导功能。荀子认为,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而如何成人,重在教育。教育作为我国最后的一个计划经济领域,是政府控制的最为牢靠的荣辱观阵地。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其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也一直强调,万事从娃娃抓起。历届政府和领导都强调了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出台了很多法规和文件。但不难看出,尽管对青少年的荣辱观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总体来看事倍功半,不尽人意。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学校的思想教育,不注意实践性和渗透性,仅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此,既要积极主动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言传身教,哺育熏陶,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中凸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时,在教学过程之中,又要依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努力改进教学教育方法,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此外,还要配合丰富的课外、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去领会荣辱观的真正含义,在参与各项活动中积极地进行自我充实和完善。
3.宣传导向功能。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对物质具有强大反作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现代大众传媒,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同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联系密切,是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多元的人生追求、道德选择和价值取向,对传统道德中的“安贫乐道”、“大锅饭”、“平均主义”等观念的批判,鼓励部分人先富起来和肯定个体利益、物质利益,使人们的经济意识和实惠观念日渐增强,一些人日趋世俗功利,“金钱万能论”、“有钱能使鬼推磨”逐步成为很多人的人生信条。在这一关键时期,应同时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等光荣作风。但遗憾的是,在实际宣传上有这样的倾向,物质宣传远远超过精神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风气。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程中,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其掌握的媒体工具,使之承担起引导社会健康发展的责任。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努力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以及一些深层次思想问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做好正面引导、解疑释惑、平衡心理、理顺情绪的工作。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对各种错误思潮和社会丑恶现象及时给予有力的揭露和抨击,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念的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
4.奖惩功能。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占据控制地位的成人是最主要的力量。只有多数成人具有了正确的荣辱观念,才能保证整个社会环境得到系统改善,从而促进青少年荣辱观的教育与实践的统一结合。而对于成人荣辱观的引导,仅仅靠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规范的制度建设和科学的奖惩体系,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长效机制。一个社会的奖惩体系不仅要体现这个社会的正义要求,而且要以制度化的形式体现这个社会的荣辱观。只有当奖惩体系有利于维护社会公正时,这一体系才是合理的,也只有当奖惩体系能够从根本上激发民众的荣辱感时,这一体系才可能实现抑恶扬善、祛邪扶正的目的。为此,政府要从制度层面入手,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对于爱国、诚信、科学、勤奋等行为,给于崇高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使人们敢想、愿为;对于叛国、愚昧、违法、损人等行为,严加惩罚,让人们不能为、不敢为。
5.凝聚和引导功能。今天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批判继承了历史上一切人类进步的荣辱观的积极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它反映了绝大多数人的道德要求。同时,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事关全社会的每一分子,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自我保存的需要,也是社会成员从群体生活中获取安全感的需要。但要真正建设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任重而道远。政府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凝聚剂,应当团结和引导全社会,激发所有公民和单位的积极性,使“八荣”人人崇尚,个个景仰,时时践行,蔚然成风,深深地扎根于中华大地。
第二篇: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发挥家庭教育功能,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各位好!我是初一(2)班学生×××的妈妈
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子女是当今的焦点问题。特别是有儿女在校读书的家庭,孩子的学习和教育更是成了日常谈论的中心话题。
和我们那一代相比,现在的学习环境要优越得多。以前很多家庭中,大人们忙于生计,无暇顾及或很少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把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责任都交给了学校。而现在,大都数家长都有充裕的时间,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在家如何做好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作为学校教育有力的补充,让孩子得到更全面的教育,让孩子更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你不断努力,处理得当,就会有好的结果。在这里我就简单的说说我在这方面的做法
一、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和子女学会相互沟通,培养同子女之间的感情,是教育好子女关键的第一步。只有充分了解了孩子想法和动向,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缺点,才能针对性的做出教育孩子的合适方法。
首先我们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多同孩子交流谈心。其次,多陪孩子玩感兴趣的活动,使孩子感到父母无比的亲近,没有任何的隔阂,这样,孩子就愿意把自己的真是想法告诉你。
平时多点赞美、少点批评。恰到好处的赞美是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理解和沟通中去,努力教育好孩子,才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二、培养学习的兴趣
进入了初中,孩子的记忆力是最好的,抽象思维已形成,正是学习的黄金阶段。要让孩子好好的认真读书,兴趣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根据我女儿的学习情况,在学习之初,先确定小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应从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开始。不断的进步会提高学习的信心。不要期望在短期内将成绩提高上去,目标过高,达不到反而就会失去信心,从而厌恶学习。持之以恒地努力,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实现,是实现大目标的开始。
多给讲讲孩子学习的目的,让孩子明白学习的个人意义及社会意义,只有对学习的目的有了深刻的理解后,才会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从而对各科的学习发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心思集中在学习的对象上,才能激发和强化孩子的学习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正确对待优缺点
所有孩子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同时都难免出现错误和缺点。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和错误,是每个家长要考虑的问题。取得好的成绩该表扬,发了错误也应该批评,但要把握好尺度。过度表扬和批评会使孩子的心态出现反常,过度表扬和奖励会使孩子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过度批评,又会使孩子灰心丧气,一蹶不振,甚至出现逆反心里。平时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表扬,引导他,以实际行道支持她,有利于孩子缺点的改正,也利于孩子的优点发扬光大。
我女儿有一个缺点,就是性格内向,胆小,不善于主动和别的学生去交流,怕和陌生人打交道。从小学开始,碰到同学都不敢打招呼,特别是怕接触师,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曾几次狠狠的批评了,甚至大发脾气,却没有得到任何的效果,反而引起女儿对我的反感。我意识到用这种粗暴简单的方法来让女儿接受改变是不行的。因此只能设法来锻炼她,所有能让女儿锻炼的场合,都尽最大努力让她去接受锻炼。刚进初一女儿担任了班干部,回家跟我说不想当,我鼓励她说,要当好这个班干部,这是个锻炼的好机会,可以多同老师、同学接触和交流。经过一段时间锻炼,现在虽然不能和其他胆大的孩子比,但比以前有大的进步和提高。渐渐有了自信,人也比以前开朗起来了。
都说女孩心细,可我女儿却还有个粗心的缺点,给她检查作业时,经常发现很多粗心的问题:不是加法当减法做了,就是把正负号弄反了;不是把时态弄错了,就是单词缺个字母;不是词义表达不对,就是别字一串……。几次考试下了,在这个缺点上也扣了一些分数。孩子回家也常说他们组里学习的情况,默写经常要扣分,为了改正她这个缺点,我还开玩笑的对她说,你们组里是不是一半人属马,一半人属虎,叫马虎组,而你是马虎组长。她当时还很气愤,说不要小看人,到学期结束,你看我还当不当这个马虎组长。吃一堑,长一智,我相信我女儿会从中得到教训,改正个这缺点的。
四、尊重孩子的爱好和天性
丰富的想象力,无穷的求知欲,好奇心都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虽然每天上完课回家都已经很辛苦了,还有家庭作业要做,有时回家直喊累,但我还是尽量满足孩子,抽一点时间去玩和放松自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对缓解学习上的压力是大有裨益的。我自己有切身的体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个时候是我最开心、最轻松的时候:全身心的投入,没有任何压力,没有任何干扰,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能够彻彻底底放松自己
玩和爱好是要付出一定时间的,这跟学习要发生冲突怎么办?这是所有学生和家长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合理安排时间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这里我建议一下学校,家庭作业不宜多,在于精,不要让孩子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作业上,合理布置一段自由活动的时间,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也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
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坚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度开局、高标准起步。
一、联系实际,深化认识,在实践中理清思路扶风名气大、欠发达、底子薄、有后劲,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村经济比重较大,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但经济总量小且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且特色不明显。面对县情实际,我们要求县、乡、村三级干部互学互动、不等不靠,干中学,率先做,激发各界各层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召集乡镇和涉农部门领导,深入一线理思路,研读文件找项目;率领15个涉农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农村集体调研,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明确县级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职责,率先研究制定了比较系统的《扶风县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提纲》。在此基础上,我们理性思考过去,准确审视现状,科学谋划未来。因地制宜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加快发展‘双群’(产业集群、城镇带群),深人推进‘双创’(创建文明家园、平安扶风),尊重农民,重在建设”的工作思路,力争使全县新农村建设扎扎实实地干、稳稳当当地搞,真正使以招商引资推进县域工业化和以文明家园、平安扶风创建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扶风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特色。
二、依靠群众,搞好规划,在工作中规范指导我县农村集体家底薄,为少走弯路,减少浪费,避免一哄而起,健康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把科学规划作为发挥农民主体和政府主导作用的结合点,按照到2020年全面建设开放、文明、富裕、和谐新扶风的总体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编制县、乡、村三级规划。在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邀请省内外专家、教授参与指导,科学编制今年和“十一五”期间全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以及2020年远景目标。结合乡镇党委换届,制定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乡镇指导性规划,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做出长远统筹安排。各村依据县上统一印制的规划编制提纲,按照“生产发展要有新产业、生活宽裕要有新标准、乡风文明要有新环境、村容整洁要有新设施、管理民主要有新风貌”的要求,结合实际调查研究,科学合理地确定建设目标、重点、保障措施。
三、重在建设,加快发展“双群”,深入推进“双创”新农村重在建设。围绕培育提升产业集群,坚持在优化一产、加快二产、提升三产上下功夫。扩大良种和优质专用粮基地,力争“十一五”末粮食生产优质专用化。秦川肉牛、高产奶牛、家畜家禽三张品牌一齐打,加快畜牧业大县建设,到“十一五”末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建设优质小麦、秦川肉牛、优良生猪、绿色苹果、精品辣椒五大主导产业核心园区,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支持华龙日清、佳家乐、鼎多肉制品、红果集团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法门寺景区二次开发,积极发展民俗饮食、文物复制、民间工艺品、文化项目,增加农民就业岗位,搞好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加快发展城镇带群。围绕建设新区、开发法门、突破绛帐,加大财政性建设资金向中心村和重点村的投入,切实完善小城镇和中心村的载体功能,为城镇驱动打好基础。深入开展“环境立县,诚信扶风”提升年活动,加强教育培训,塑造新型农民。有层次、分阶段推进“文明家园”创建,树立典型、以奖代补,使农村真正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文明家园。
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关键环节上突破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是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过程。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既要整体推进,又要抓好试点;既要抓大事,又要顾小事。今年重点做好规划,抓好试点,整治环境,加快发展。全县抓好太白乡和法门镇云岭等5个不同类型的村试点,积极探索制定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探索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子;探索建立农民为主、政府扶持的投入机制;探索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探索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要求乡镇、村组什么问题突出就先解决什么问题,因地制宜选准不同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加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基层班子建设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出实招、见实效。坚持从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事情入手,一开始就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县乡两级集中精力谋大事,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包扎捆,挤进中央和省市的计划盘子和项目库。对群众集中反映的“脏、乱、差”问题,率先从县城所在地抓起,修建新老区连接路、拓宽老区主街道,清理死角建筑垃圾。结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提出“保持先进性,村容整干净”深化学习千阳和“两权”(法门寺纸业公司经理、共产党员王周权,我县西权村党支部)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对照先进找差距,团结稳定促发展,充分调动农村妇联、共青团积极性,把农村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五、发挥优势,找准角色,在操作
中实现主体和主导作用互动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是建设新农村、管理新农村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尊重农民意愿,替农民操心,不代农民作主。真正做到农村的规划农民自己编,经济发展的思路农民自己定,主导产业农民自己选,村庄民宅建设农民自己管,村上的大事难事农民自己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财
政安排专项经费,围绕改善公共卫生环境、规划编制、项目争取等重大事项,加大政府主导力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共服务不足问题,千方百计促进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平等化,把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问题一件一件解决好。以改善村干部补贴待遇为重点,合理解决村组保洁员、调解员、治安中心户长等人员的报酬问题。走“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社会绿边子”的新路,率先加快村际公路建设。坚持把安全饮水、沼气推广、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适当集中财力办大事,解决好一家一户无力办好、单靠农民无法解决的农村重大建设事项,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荣光和成果。
六、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在体制机制上提供保障新农村建设领导责任在县级,组织责任在乡级,实施责任在村级。针对新农村建设资金项目来源渠道不一问题,坚持重心下移,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整合项目资金等资源。建立国有资金使用评估制度和项目实施公示制度,完善村财乡管制度,强化资金监管,接受群众监督,用足用好国家、集体和农民的每一分钱。为靠实村级责任,实行支部任期制、干部绩效制和党员承诺制,支持干事、鼓励创业。县级领导率先深入一级督促指导,现场办公解决困难,带动全县上下大兴谋事之风、干事之风、文明之风、清廉之风,始终保持朝气蓬勃、锐气昂扬、意气相倾、正气浩然,进一步把风气搞正,真正使新农村建设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
第四篇:政府主导学前教育的解读
结合三年行动计划,谈政府主导下的学前教育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意义与作用
2010年底,国务院出台《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全国31个省(区、市)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是政府主导下,解决我国学幼儿入园难、入园贵、入园率低问题的有效举措,是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中我国2010至2020十年内基本普及幼儿教育任务的起步工程,对于未来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一、促进从城市幼儿园“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到“政府主导,公私并举”城乡幼儿园共同建设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格局的形成,走出全盘性地解决我国幼儿入园难、入园贵、入园率低、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第一步。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以“公办为示范和骨干,民办为主体”为核心指导理念。在这影响下,作为社会服务体系性质的免费公立幼儿园少之又少,城市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幼儿园“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农村幼儿教育处于停滞和缓慢发展的状态,于是导致了城市幼儿入好园难、入好园贵;农村幼儿入园率低,城乡幼儿教育发展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的一系列问题;幼儿教育成为我国普遍的民生问题。规定以县为单位在三年内有一定数量的新增幼儿园投入使用,是目前解决我国城乡幼儿教育发展不平衡、幼儿入园难和贵问题的全盘性举措,对于促进教育公平,解决民生问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入园难,在于千挑万选挑不到好幼儿园;入园贵,在于好幼儿园太少。城市幼儿园在办园质上劣势显于量上的劣势,所以普通城市幼儿园在政府的主导建立下,将朝着质量高、理念新的方向发展。幼儿园建设在质和量上的是否有双重保障是衡量当前我国城镇幼儿园发展的标准之一。以往我国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观念滞后,导致幼儿园资源配置不足,三年行动计划为之发展提供了契机,不光是单纯的财政倾斜和物质支持,同时也是一场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幼儿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普及。国家重视,民众受益,让每一个适龄的幼儿接受保质保量的学前教育,是促进幼儿个体发展和提高民族素质必然要求。
二、在中央统筹和实施国家财政倾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主体作用,将学前教育的发展纳入政绩考核内容,因地制宜,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国家的宏观调控具有强制性、法制性等特点,国家对教育的调控亦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明确了确保教育财政投入2012年落实4%的一系列措施,提出了新增财力要向教育倾斜,新增教育财力要向学前教育倾斜;在财政的“大盘子”里,教育支出比例明显提高,在教育支出的“盘子里”,学前教育的支出比例要明显提高的观点,国家财政倾斜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幼儿园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
全国31个省(区、市)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并将学前幼儿园的建立和投入使用情况纳入地方政府工作成绩考核,在财政支持的同时予以政策上保障,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同时,也能因地制宜,确保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适合当地文化的幼儿园。这样,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幼儿园的数量还是质量,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结束了市场为主导地位发展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无序性,是促进学前教育事业长足稳定发展必由之路。
三、政府主导,是坚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十条”将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的五个重大原则的第一项,明确了“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基本要求”和“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保质保量的学前教育”基本目标。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的性质都是公益的,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职能的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国情,虽然已经把公益性和普惠性作为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但是要建立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而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就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建立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迈开了基础性的步伐。
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是经济富裕家庭还是经济相对困难的家庭,必须先让每个适龄幼儿有幼儿园可上,所以,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幼儿园体系的建立是基础。建立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有一定质量的幼儿园是第一步,只有在每个孩子有幼儿园可上,有选择性地上幼儿园的基础上,建立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才有意义。所以,政府主导的三年行动计划是实现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转型发展的奠基工程。
政府主导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也不无挑战。任何事业的崛起和发展都要引起与之相关的社会机制的变革。学前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各个子系统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处理好学前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解决好学前教育起飞阶段的社会适应性问题是关键。比如:怎样处理好效率与质量的问题?新增幼儿园需要大量教师涌入学前教育领域,其来源和准入标准、工资怎样安排?随着育儿教育规模的变大,幼儿安全问题保障怎么做?幼儿园管理是不是需要来场变革以适应发展?国家立法的完善和社会行业标准的确立是否能够与之同步?这都是学前教育长足稳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附:主要参考资料:
【1】《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2010-2020)》
【2】《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
【4】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李天顺在全国第三届幼儿园园长大会上的讲话
学前教育学术前沿
作
业
第五篇:坚持政府主导创新管理机制
坚持政府主导创新管理机制 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环卫工作是一项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即便是环卫行业逐步推向市场化的今天,也必须坚定政府在环卫事业发展上的主管部门和投资主体地位。否则环卫行业将成为一盘散沙,更无从谈起长效发展。面对着城市的快速扩张,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城乡环境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对城乡环境保洁水平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如何不断创新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机制,实现城乡环境卫生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是环卫人在新形势下必须要完成的功课。
一、创新城乡环卫体制总思路
创新管理思路,实行三个“转变”:一是全面提高城乡环境卫生事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效益,使城乡环境卫生事业的管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由单元化投资模式向多元化投资模式转变,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基础,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投资为主体架构的投资主体,打破“政府投资”“行业包揽”的运行模式,使政府投入的增长控制在与城乡环境卫生发展同政府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水平;三是由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建立起依据规划保持连续性、依据条件法规对环卫产业进行调整、依据制度实
施长效管理、依据科学管理和翔实可靠的数据对工作绩效作出测评的科学管理体系。
按照济宁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我们应以“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为中心工作目标,在目前已经建立的区、镇(街)、村(居)的环卫保洁体系和“村镇定点收集、区集中清运、市统一处理”的垃圾治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完善区、街、村(居)三级管理体制,明确区、街、村(居)各自责任、保洁区域、范围。突出区级环卫部门的监督考核作用,强化镇(街)和村(居)的保洁作业实力,真正实现全区城乡环境卫生工作的“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一体化管理”的目标。通过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六大工程”等措施,着力提高城乡环境卫生水平。应该说这些措施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城镇化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城乡环境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件重要举措。区环卫部门腾出主要精力抓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督导检查,实现由干管不分向干管分开、由“运动员”向“裁判员”的转变,逐步建立区、街、村(居)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重心下移、责任清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只有建立这样高效的政府职能的管理体制,才能促进城乡环境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城乡环境卫生事业的现代化水平。
二、创新城乡环卫管理的秩序
随着环卫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区环卫部门更应该突出政策制定、监管考核的作用,从而在建立政事分开、管干分离、责权明确、重心下移的改革中,起到关键作用。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将环卫部门从直接组织环境卫生作业服务转到对环境卫生进行指导、检查、监督管理和对市容卫生市场间接调控上来。改革后的环卫部门一是要做好行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以及相关行业标准、规章制度的起草,针对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的几个难点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办法。如《门前三包》责任制、《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建筑渣土管理办法》、《临时摊点管理办法》等,以规范各种行为,减少对城市环境的造脏及污染;二是要强化对环卫作业单位进入市场进行资质审查和管理的作用,对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设立准入机制,有效解决垃圾收集、运输、堆放等出现的一系列难点、难题。如对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建筑渣土的运输单位、个人实行行业准入制度,对其日常经营行为实行监管。如对沿街门市、临时摊点、市场周边等进行规范管理,使其自觉形成遵纪守规的合法经营户。通过以上措施规范相关从业者的经营行为,使之不仅为城市经济建发挥作用,更要为城市环境发展做出贡献;三是建设大型环卫设施,用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的收集、消纳处理;四是通过合同约定对作业实体实行契约管理,让隶属不同管理机构的环卫部门的环卫作业单位逐步从行政部门的隶属
管理中分离出来,与此同时,组建相应的环卫清洁服务公司和其他市容环卫专业公司,进行工商登记,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通过投标形式取得相应的经营服务权。通过这些改革,逐步建立运转高效的环卫行政管理新秩序。
要创新城乡环卫管理的秩序,需要夯实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基础。目前,国家住建部、省建设厅都出台了有关环卫管理方面的法规和指导性文件,而我市至今还未形成有效的环卫管理机制,有关环卫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更是空白,在对环卫发展和市场化运作缺少必要的依据,从而制约了环卫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当前,最紧迫的需要是:着手制定出台符合我区环卫工作实际的环卫发展专业规划,制定和完善环境卫生招标管理办法、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环境卫生服务收费标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环卫管理工作监督考核办法等政策法规,形成竞争环境,使环卫行业市场化运作规范有序,吸引社会投资主体加入环卫作业服务市场,强化环卫发展后劲。
加强环卫监督管理,针对目前城市管理中诸多矛盾,提出采用“三个超前管理法”:一是超前“禁改放”疏导管理法。对摊贩变“堵”为“疏”,引摊入市,引凤筑巢,落实摊前一个桶,门前责任“新三包”(包卫生、包容貌、包监督)。二是超前占领阵地管理法。在卫生死角未形成前提前布控,实行全面
与重点专项整治相结合。三是超前数字化管理法。城市管理数字化是城市管理体制的一个发展趋势,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弥补管理人员的不足,真正实现城市管理“无缝隙、全覆盖、全天候”的监管,从而使监管更有针对性,提高应对突出事件的反应图,将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这样一来,过去令人头痛的小街小巷、居民社区、集贸市场、旅游景点、城中村、内河、高速公路等区域的卫生死角,一定能在一场彻底持久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收到良好效果,并建立起长效机制。
三、创新城乡环卫融资渠
环卫是一项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公益性事业,要突出政府在环卫发展投资的主导地位,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各级财政投入为基础的投资机制,区、镇(街)各级财政应以目前的作业服务与财政拨款为经费基数,同比例增加政府经费投入,并与环卫作业不断增长的服务质量相适应。对新建成交付使用的城市道路应按有关定额标准及时足额核拨,保洁作业实行公开招投标。同时,每年应按一定的经费增长比例用于环卫新机械、新车辆、新设备的投入,并将各镇(街)环卫设施、设备的购置统一到区财政预算中,实实在在地促进城市现代化和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拓展多元化投资渠道,通过市场运作和合理化配置资源,依靠政策引导和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金的投资,鼓励他们参与到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来,改变目前传统的政府单一投资模式,解决政府财政资金的不足。对一些大型环卫设施建设和设备的购置可以考虑逐步采取BOT、TOT等投融资模式,实现环卫事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