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餐饮管理课中所了解的
从餐饮管理课中所了解的在选餐饮管理这门课时,我想餐饮管理应该是课如其名—餐饮方面的管理。在上这门课后,我才知道,这是一门多么有意思的课,学后才知道值得上一回。老师不仅讲了餐饮管理,还讲了饮食文化、民族风情方面的知识,让我更多的了解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真是获益匪浅啊!首先,讲了很多中国的饮食文化。
按地域,将中国菜划分如下:
1、四大菜系:川菜:长江上游(以香著称);粤菜:珠江流域;鲁菜:黄河流域(以贵著称);淮扬菜:长江下游(以富著称)。
2、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3、十大菜系:“八大”+京、沪。
4、十二大菜系:“十大”+豫、陕(秦)。
十二大菜系的形成与其区位因素,环境因素,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同时可以发现,不同的菜系不再是割据一方,而是出现在我们平常的餐桌上,说明各地的饮食文化正在作着积极的交流,这是令人欣喜的一面.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所以也就使得中国传统的饮食美食都“食出有门”如中华饮食文化理论奠基人孔子的《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直至两千年后的今日,仍具有极高的理论指导性。中华茶道始主陆羽认为茶道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地位几乎与酒等量齐观,他曾遍访名茶产区荐评品第,又精研泉水,次第品级。中华食文化之圣袁枚其《随园食单》经历五十年才写成,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也有中华饮食文化“食经”的美誉。还有以味道治国的大臣伊尹将饮食的“色、香、味、形”与治国相融合,所以就有了 “治国若烹小鲜”之说。
同样,饮食给人类带来的文化,是数之不尽的,同样的名字却有着不同的故事。如:醋的来历和吃醋的由来,以及各种菜名的背后都有着一个或几个动人的故事,听来如痴如醉!
其次,讲了各个民族的风俗民情。
中国56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风俗民情。一个个故事串出一个大家庭,串出中华大文化!
感受民俗风情 了解地域文化。如蒙古族:酒肉不尽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
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最后,学习了餐饮管理的知识。了解了一些中西方的餐饮管理,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异。同时,也了解到,中国餐饮业的发展,以及存在的巨大压力。
中国的餐饮业发展非常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餐饮需求复杂多变,消费口味和消费心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餐饮业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要求,看清餐饮市场的发展趋势,选择适当的管理方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新世纪社会餐饮十大现象
(一)创品牌现象
当今餐饮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品牌之争。许多餐饮企业正是通过企业品牌的树立去实现有形资产到无形资产,再到有形资产的资金积累和企业扩张。如武汉“小蓝鲸”在树立品牌方面:一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二是将科学、健康的饮食文化内涵注入到企业品牌中,围绕“吃出健康来”这一概念做文章。
(二)大规模现象
随着餐饮业行业规模的扩大,发展速度的加快,服务领域的扩宽以及饮食的社会化,其竞争强度越来越激烈。开大规模酒楼是其竞争的焦点之一,如杭州“张盛记”、上海的“金粤渔村”、济南的“金马”、大连的“天天渔港”等,它们都是大规模酒楼,其餐位数最多的达到2 000个以上,营业面积最大的可达一万多平方米。
(三)饮食社会化现象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到酒楼消费,品尝美食,追求时尚,已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大众化已成为餐饮消费的主旋律。
四)特色经营现象
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谁的特色越明显,谁的竞争力就越强。特色化经营已成为更多餐饮企业追求的目标。如长春“王记酱骨头炖菜馆”,沈阳“雪岳山烧烤”,济南“老转村”,成都“谭鱼头火锅”都是依靠经营品种的特色来吸引消费者。
(五)高档潮现象
高档酒楼数量的增多,与餐饮市场的市场区隔密切相关。高档酒楼迎合的是那些商务宴请、公关、谈判及社交的高层次消费者的需求。高档酒楼的价位较高,一桌下来可达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其原料较为名贵,如鱼翅、燕窝、鲍鱼及名贵活海鲜等。
(六)流行风现象
餐饮业的经营已打破了单一菜系经营的格局,餐饮企业在不断引进其他菜系的菜式、菜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这种交叉、融合中,某时间段可能出现某地域菜式或菜品流行现象。如川菜、粤菜、湖南菜、杭州菜等在不同时期都流行过,单个菜品也是如此,如砂锅鱼头、剁椒鱼头等特色菜肴。
(七)连锁经营现象
餐饮企业的发展,连锁经营是发展的重要途径。许多快餐企业,如北京马兰拉面,常州丽华快餐等,酒楼的连锁现象也日益突出,如北京“金三元”,成都的“巴国布衣”等。
八)休闲餐饮现象
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休闲餐饮的需要增加,特别是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休闲餐饮企业的装修品位高,营业时间较长,如上海“锦亭”以欧美式装修风格为主,体现出休闲氛围。
(九)厨房标准化现象
餐饮企业中,厨师的感性操作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如何控制产品质量成为一大难题。对此,许多餐饮企业都相继沿用“标准菜谱”这一概念,即从选料→初加工→切配→烹调→火候→调味→装盘制定标准,使操作有据可依,监督、检查及管理的难度相对降低。
(十)饮食科学现象
如今,人们的餐饮消费更加注重营养,许多餐饮企业也都在营养方面下功夫,如上海“沈记靓汤”,推出了滋补、美容的汤品、菜品,北京的“金三元”推出了具有保健功效的“扒猪脸”等。饮食科学现象,说明人们饮食需求的多层次变化,也体现了饮食功能的多元化。
学了餐饮管理后,知道了中国的菜系分布,及各种饮食,也了解了中国很多好吃的。还有,中国民俗风情故事多,56个民族一个大家庭,融进中国文化,用爱维系。各民族不同的习俗,都是一个悠久的历史。餐饮管理业的发展是当代全球的焦点,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开始重视饮食,注重健康,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餐饮管理也必将是一个热门话题,值得去多了解,多关注,因为这关系到每个人自身的健康。
第二篇:了解酒店餐饮服务流程
了解酒店餐饮服务流程
规范的酒店餐饮服务流程如下
【一】酒店餐饮服务餐前准备
1)按“中餐零点小吃摆台标准”进行准备工作。
2)准时参加餐前会,了解客情和分配的工作区域以及工作内容。
3)备齐开餐时所需的调味品、用具及餐具。
4)检查仪表仪容,注意站立姿势。
【二】酒店餐饮服务餐前检查
1)酒楼所有餐桌台布的折缝是否统一,台布四角与桌椅是否成直线下垂。
2)餐台摆放的七件餐具(骨盆、口汤碗、调匙、小杯、筷子、筷架、茶盅、菜托)是否清洁卫生,无缺口,数量是否符合要求,摆放距离是否匀称。
3)备用餐具品种数量是否齐全、充足、清洁,摆放是否整齐。
4)台布、口布挺括,有无破洞和污迹。
5)花草是否鲜艳无枯枝。
6)地面有无杂物,椅面是否清洁。
7)订单、圆珠笔、开瓶扳子是否备齐。
【三】酒店餐饮服务餐中服务
l)站在指定位置上,恭候客人到来。站立要端正,不倚不靠任何物体,双腿不可交叉,双手自然交叠在腹前,仪态端庄,精神饱满。
2)当领位将客人带入本区域时,应立即上前,微笑问候,表示欢迎。
3)协助领位拉椅,请客人入座,为主要客人轻轻展开口布。
4)若客人需要解下外套时,为客人挂好衣服。
5)若客人就餐人数与餐位不等,需要增加或撤掉部分餐具和食品时必须使用托盘。
6)用托盘、毛巾夹从客人的右边为客人上热(冷)的小毛巾,并礼貌地向客人说:“请用毛巾。”并遵循先女宾、后男宾,先贵宾、后主人的次序,为客人服务。
7)打开菜单第一页,礼貌地呈送给客人,并说:“这是菜单,女士(或先生)请您点菜。”
8)为客人上调味品。
9)为客人撤去筷套和用过的小毛巾。
10)站在适当的位置接受客人的点单,在客人拿不定主意时,可向客人介绍菜肴的特色或口味,建议客人可点些什么菜,或向客人推销时令菜和特色菜。
11)酒店餐饮服务开订单时,字迹要清楚,注明日期、台号、人数,大、中、小客的客数、本人的姓名,并重复一遍客人所点的菜肴、饮料,待客人确认后再叫菜。酒单、冷菜、热菜、点心要分别开订单。
12)订单的第一联交收银员,第二联让收银员盖章后,由传菜员交厨房或酒吧作为领取菜肴和饮料的凭据,第三联传跑菜员划单用。
服务的名言
1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2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服务。我们在世的短暂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爱迪生
3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马克思
4一个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许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错误也终于为真理的事业服务。------博克
5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歌德
6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吴仲华
7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冼星海
8我无论作什麽,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巴甫洛夫
9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麽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傅雷
10我无论做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巴甫罗夫
11“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爱因斯坦
12劳动受人推崇。为社会服务是很受人赞赏的道德理想。------杜威13我是世界的公民,应为人类而生。------诺贝尔
14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间的材料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15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并且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歌德
16创新是企业家的具体工具,也就是他们借以利用变化作为开创一种新的实业和一项新的服务的机会的手段。……
企业家们需要有意识地去寻找创新的源泉,去17寻找表明存在进行成功创新机会的情况变化扩其征兆。他们还需要懂得进行成功的创新的原则并加以运用。
————〖彼得·德鲁克〗美国管理学权威 《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第19页------德鲁克
第三篇:我从社交礼仪中所学到的心得体会
我从社交礼仪中学到的心得体会
摘要 五千年以来中国是以“礼仪之邦”著称的文明古国。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因为,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在现代中国,随着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讲究礼仪,礼尚往来越来越频繁。现代社交礼仪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必备品,而且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知识。
记得上第一节社交礼仪课就给了我一个惊喜:我学会了怎样正确的护肤,这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在之后的课程里从怎样坐、立、行,手放在那里,仪容、着装、举止,到交谈、舞会、餐饮,聚会、送花、送礼物,出国旅行礼仪,再到怎么作自我介绍,怎样写自荐信„„经过一学期的社交礼仪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也感受了许多。非常感谢老师这学期的辛勤栽培。通过社交礼仪的学习我懂得如何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提高自己在社会各个方面的修养,了解了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守的一种惯例,是一种习惯形式,即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做法。礼仪的核心是给人舒适和尊重:桌位要有主次,介绍要有先后,穿衣要分场合,送礼要有讲究„„让他人感到舒适,感到被尊重。
礼仪涉及到各个方面:社交礼仪、商务礼仪、餐饮礼仪、生活礼仪、出国旅行礼仪等。对于大学生来说,礼仪分为有形礼仪和无形礼仪。有形礼仪是指我们平时的穿戴等别人从外表就可以看得出来的,而无形礼仪主要指一个人的礼貌用语。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如果分类,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几大分支。因为礼仪是门综合性的学科,所谓的几大分支,又是相对而言。各分支礼仪内容都是相互交融的。
礼仪的主要功能,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一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从单位的角度来说,可以塑造单位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并最终达到提升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从团体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大凡国际化的企业,对于礼仪都有高标准的要求,都把礼仪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获得国际认证的重要软件。
礼仪,对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礼仪是人们在生活中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
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已经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也是中国明日发展的引领者、顶梁柱,在道德水准上,在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个性是当代年轻人的特点,在追求突出个性过程中,却有一些大学生把丑陋当成了个性。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甚至丑陋、陈腐、粗俗的东西都被当做了“新潮”、“潇洒”,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面,经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为不端者、张口骂人者、随地吐痰者,其他的不讲礼不懂仪的现象亦不鲜见,如关门之时声震如雷、打电话从不自我介绍、端着饭盒边走边吃等等。这些不良现象已经不再是个别,而且有着愈加普遍的趋势。所以更要加强礼仪基础知识的培养,做一位文理礼貌的社会公民。
接下来就回顾下上课中所学到的内容:
(1)坐姿:正确的坐姿是你的腿处于基本站立的姿态,后腿能够碰到椅子,轻轻坐下,两个膝盖一定要并起来,不可以分开,腿可以放中间或放两边。
(2)行姿:正确的行姿是:抬头,挺胸,收腹,肩膀往后垂,手要轻轻地方在两边,轻轻地摆动,步伐要轻。
(3)蹲姿:正确的方法应该弯下起盖,两个起盖应该并起来,不应该分开的,臀部向下,上体保持直线,这样的蹲姿就典雅优美了。
(二)仪表礼仪
(1).化妆要视时间场合而定。在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只能允许工作妆(淡妆)。浓妆只有晚上才可以用。外出旅游或参加运动时,不要化浓妆,否则在自然光下会显得很不自然。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由于文化、肤色等差异,以及个人审美观的不同,每个人化的妆不可能是一样的。切不可对他人的化妆品头论足。吊唁、丧礼场合不可化浓妆,也不宜抹口红。
(2)发型与服饰礼仪
穿礼服:女士在比较庄重的场合,穿礼服时,可将头发挽在颈后,显得端庄、高雅;穿连衣裙:如果穿V字领连衣裙,就可将头发盘起,如果穿外露较多的连衣裙,可选择披肩发或束发;穿西装:因西装给人以端庄整洁的感觉,发型也要梳得端庄、大方,不要过于蓬松。②
(三)交往礼仪
这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如何称呼、介绍、握手、交谈等都有许多礼仪规范需要遵守。
(1)介绍别人
在为他人做介绍时,可以遵循这样的顺序: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把职务低的介绍给职务高的。如果介绍对象双方的年龄、职务相当,异性就要遵从“女士优先”的原则,即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对于同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比如把和你熟悉的介绍给和你不熟悉的;介绍双方职务有高有低的时候,就把职务低的介绍给职务高的;也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介绍等。
为别人介绍之前不仅要征求一下被介绍双方的意见,在开始介绍时再打一下招呼,不要上去开口即讲,让被介绍者措手不及。当介绍者询问是不是要有意认识某人时,不要拒绝或扭扭捏捏,而应欣然表示接受。实在不愿意时,要委婉说明原因。当介绍者走上前来,开始为你进行介绍时,被介绍者双方都应该起身站立,面含微笑,大大方方地目视介绍者或对方。
当介绍者介绍完毕后,被介绍者双方应依照合乎礼仪的顺序进行握手,彼此问候一下对方,也可以互递名片,作为联络方式。不论是给别人做介绍还是自我介绍,被介绍双方态度都应谦和、友好、不卑不亢,切忌傲慢无礼或畏畏缩缩。
(2)与他人握手
握手的顺序十分重要,在社交场合中,握手作为一种礼节,其顺序根据握手人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身份来确定,社会地位高者、年长者、女士、主人享有握手的主动权。朋友、平辈见面,先伸出手者则表现出更有礼貌。懂得握手的规矩是有必要的非常,握手作为见面时的一种礼节,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和要求。戴手套的男士握手前应脱下手套,放好或拿在左手上,再和人握手。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不可左手右手同时与两个人相握,也不宜隔着中间的人握手。不妨等别人握完再伸手。
男女握手时,女士只需要轻轻地伸出手掌;男士稍稍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即可,不能握得太紧,更不要握得太久。握手时,应友善地看着对方,微笑致意。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③
在社交活动中,熟悉和遵守握手的规矩,与人打交道时方能够做到应付自如,彬彬有礼,以便建立和保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3)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谈话时切忌唾沫四溅。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四)餐饮礼仪
顾名思义,就是在用餐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座次的安排、敬酒礼仪、用餐时的规范等都是在社交场合经常能用到的。如果能按照礼仪规范做到了,他人都会觉得你是个非常懂礼仪的人,反之,则会觉得你不懂礼貌,甚至会影响你的学习、事业。
(1)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后自己坐在离门最近处的座位上。
(2)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加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发出声响,最好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3)进餐时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4)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
(5)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低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6)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挡住自己的嘴巴。(7)最后离席时,必须要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在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作客,以示回谢。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礼”重“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在中国更加向世界开放的今天,礼仪不仅体现出丰厚的历史优秀传统,更富有鲜明的时代内涵。随着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讲究礼仪,礼尚往来,对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是文明礼仪呢?即:人与人社会交往时,把待人接物的内心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来。从社会交往来说,文明礼仪不仅是立身处世之本,也是一门待人交友的学问。每个人只要置身于社会,无论从政还是经商,日常工作还是出入重要场合,居家还是外出,均离不开文明礼仪。文明礼仪无处不在,他不仅可以展现一个人的风度和魅力,还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在学识和文化修养。
可以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礼仪又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创造幸福生活的“通行证”。所以说:知礼懂礼,注重文明礼仪,是每个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们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
想要做一个懂文明讲礼仪的人,不单单只要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不乱扔废弃物,尊老爱幼,这些都是最根本的。关于现代社交礼仪,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生活中礼仪无处不在,我们在生活中应该不断的完善自己、充实自己。这样才不会陷于尴尬的局面。感谢老师的教导,让我在社交礼仪方面有了更深的提高。让我知礼懂礼,注重文明,为未来美好人生奠定基础。
第四篇:我从国学经典中所领悟到的中华美德
我从国学经典中所领悟到的中华美德
“品读国学经典,弘扬中华美德,践行北京精神”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合。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国学经典,从字面来看,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连起来看,其实国学经典给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会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下面我就结合国学经典来浅谈一下我从中所领悟到的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国学,只有接续国学薪火,才能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大好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要从做人开始。如果没有做人的基础,那就既不会有民族精神,更不会有革命精神。做人从哪里开始?从洒扫庭除,应对进退开始;从国学启蒙的“三百千”开始。这种学习不光是识字和道德思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对待。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以国学启蒙的范本“三百千弟”为例。《三字经》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应当刻苦等等,被誉为“袖里通鉴”。且反复劝勉学童勤学,敦促家长、老师认真对待对子弟、学生的教育。诵《百家姓》使我了解了中华民族姓氏的渊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最久远,使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在中国教育史、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弟子规》是关于品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国学启蒙读本,将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理念用通俗的语言,浅近的历史典故讲述清楚。
《论语》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的确,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它教人学习要动脑子,不要一味地去搞题海战术,要学会思考和总结。只有在努力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自己的学习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如果仅仅思考而不学习,那就像种庄稼想不劳而获一样。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工作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一股劲走到头,才发现是个死胡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从反思中提高自己。而且时刻提醒着自己,只有亲身付出,才有可能有回报,不要有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想法。只要有可行的想法,自己就要去尝试,去付诸行动。《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学会工作,还教会了我做人。所以,我坚信,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再说北京精神,北京精神是什么?是“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它其中也包括了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中华美德。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这次通过“品读国学经典,弘扬中华美德,践行北京精神”的书交流的活动,我更加体会到阅读国学经典,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让北京精神家喻户晓,人人践行。
第五篇:教师顶岗实习心得:从听课中所获得的启示
教师顶岗实习心得:从听课中所获得的启示
由于我们接手班级比较匆忙,之前用有的经验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在刚带班的时候确确实实经历了一番兵荒马乱,而且就我自己认为,带班的技巧真的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总结,刚开始时特别发愁怎样快速提升自己,后来真的发现了一条捷径,那就是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注重总结技巧和经验,能够使新入职的老师迅速融入到教学生活中去,而我自己也在听课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渐渐发现各个老师上课的方式各有特色,并且慢慢领悟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的讲课方法是从某一现象或者某一道题目中得出来的,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在讲评题目的过程中,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剖析学生的错误所在,注意关注学生存疑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强调的重难点不是他们犯错误的地方,更多的是各种细节方面。这期间我也尽量去听其他科系老师的课,做好听课记录,多学习不同专业老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课下又向老教师请教,在听老师的课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真正了解课上听到的不同学科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例如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对于班级中成绩较好的同学尽量多出一些思考题,以便他们积极思维,开拓解题思路,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对于差生,也不要气馁,总是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利用课余时间,耐心地帮他们辅导,不厌其烦地教,鼓励学生不懂就问,端正其学习态度,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从各个方面综合来看,全面评价。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养成与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及过,又有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我们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具备知识的人,品德的要求在教学中应该得到更为重视的凸显。在教学中,要向更多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学习其优秀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重视听课,做好听课记录,在向经验丰富老教师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