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涉众型经济犯罪司法难题对策研究
涉众型经济犯罪司法难题对策研究
吴玉光 张秀山 边学文 王 琦
【摘要】涉众型经济犯罪在实际办案中反映出来了在主观故意、犯罪数额、打击面大小、被害人工作和追赃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第一,创新性地运用刑法基础理论,解决实体问题,其中“用间接故意理论创新解决主观方面的确定”、“对‘自愿被害人’坚决予以打击”的主张堪称本文的亮点;第二,综合运用诉讼法原理,正确处理程序性难题,其中“对犯罪总额,可采取‘就低原则’与‘优势证据原则’相结合的方法”则是作者的创新主张;第三,追求多个效果相统一,合理确定打击面。
【关键词】涉众型经济犯罪;犯罪目的;犯罪数额;共犯;被害人
一、司法机关办理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遇到的问题
(一)主观故意难以确定
涉众型经济犯罪,指被害人人数众多,以给被害人造成经济损失为主要特征的犯罪,主要包括:非法集资类犯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非法经营型犯罪(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非法经营罪等);合同诈骗型犯罪(主要是以房屋中介形式进行合同诈骗等)。大多数涉众犯罪,如集资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均为目的犯,即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绝大多数的涉众犯罪分子在开始实施犯罪的时候,为了使受骗群众相信其“高额回报”的谎言,都会在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内履行其承诺,以达到吸引更多资金的目的。当他们所吸收的资金达到一定规模后,他们无力支付或故意拒不支付当初承诺的“高额回报”,但并不停止继续吸纳新的资金。而所有的嫌疑人在被传讯后,几乎无一例外地辩称:他们所经营的项目具有产生高额回报的可能甚至是必然,完全可以实现其承诺,后来只不过是由于经营不善或出现意外情况才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其主观上有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往往成为罪与非罪的关键。
(二)犯罪数额难以确定
1.被害人不能尽数参与到刑事诉讼中来。涉众案件的被害人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地域分布也较广,因此有些被害人并不知道案件的侦办情况,其本人也没有发现被骗,没有报案,因此没有及时参加到刑事诉讼中来,他们投入的资金也就没有被纳入涉案数额。另一方面,有些被害人在案发后仍存在侥幸心理,希望能让嫌疑人继续经营,以拿到其预期的收益,因此主动选择不参加到已经开始的刑事诉讼中来,给涉案数额的认定带来困难。
2.被害人实际投资数额难以确定。许多涉众案件的被害人在刚开始投入资金时如期拿到了高额回报,于是相信自己找到了“发财渠道”,想投入更多资金。此时犯罪嫌疑人往往劝说被害人将“红利”作为新的“资本”重新投资,而他们给被害人开具的收款证明却不能反映出这一过程,即收款证明反映出来的犯罪数额有可能高于被害人实际投入的数额。在案发后被害人出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大多都对此种情形予以否认,都说自己未获利,收款凭证中所载数额就是自己的实际损失数额;而嫌疑人却主张其中有先期返还的红利,或者本金已全部返还,收款凭证上的数额是其获得红利后继续投资额,自己的犯罪数额远没有那么高,甚至声称自己根本不欠某些被害人的钱。这种情况下难以取得其他证据,被害人实际受骗数额无法确定。
3.有些涉众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相对固定的组织机构和虽不十分规范却明晰清楚的“账目”,案发后,主要责任人对涉案数额的总数供述大体一致,并有相关的“账目”作书证。但由于前述两个原因,被害人证言所能证实的涉案数与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有一定甚至是较大的差距。此时犯罪嫌疑人供述与被害人证言之间的矛盾能否看成是“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无法排除”,不同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一定书证相结合能否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都成为确定犯罪数额的关键。
(三)打击面的大小不好把握
1.共犯如何确定
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传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往往组成形式上合法的公司,并有不同分工。案发后这些职业骗子则辩称自己未从被害人处接收存款,且其直接参与的犯罪数额无法确定;有些公司中有一些低层工作人员,只负责接受存款,开具收据,而基本上不参与其他活动,案发后辩称自己不知情,认为自己从事的是正常的工作。这些人能否作为共犯追究刑事责任,不同地区、不同案件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亟待统一。
2.追究“层级”如何确定
涉众案件庞大的犯罪组织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其中下层的人员往往既是“害人者”又是“被害人”,他们在非法吸收他人存款的同时,自己也有大量资金投入,案发时有些人的损失甚至不比其他被害人少。如所有吸收过别人存款的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则打击面有些过大,如不全部追究,追究层级则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尚无可参考的标准。
3.“公众”的人数与数额双重标准如何把握
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涉众案件之“众”有人数与钱数的双重标准。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例,个人非法吸收30万元或30户以上的,应予追诉。实际办案中发现30户很难达到,而30万元的标准却很容易突破。有些犯罪嫌疑人只非法吸收3、4户的存款甚至有的只是1、2户,数额就远远超过了30万元,这种情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就显得不是很恰当,不予追究又违背法律规定,有放纵犯罪之嫌,处理起来缺乏依据。
(四)被害人方面工作繁重
1.被害人态度对立严重,干扰司法
案发后被害人对案件的态度往往分为两派,一派对嫌疑人恨之入骨,坚决要求司法机关严惩;另一派则对嫌疑人仍存侥幸心理,认为再有一些时间,他们可能能实现所许诺的高额回报,因此要求司法机关撤销案件,释放嫌疑人,给他们机会和时间去实现他们的承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一方面多方上访,制造舆论给司法机关施压,另一方面与司法机关对立严重,有时也会发生冲突,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2.“自愿被害人”的存在由于涉众案件影响大,有些案件中政府为了平息群众情绪,维护社会稳定,拿出部分资金弥补被害人的损失。但是,近来办案人员发现,有些被害人就是以往类似案件的被害人,他们先前拿到了政府的补偿,认为反正最后有政府支撑,最起码不会赔,能赚到高额回报更好,因此,不再是简单的“被骗”,而是自愿地把钱投入到非法集资人手中,成为“自愿被害人”。
3.取证工作量太大,以致证言取得不规范
由于涉及人员多、资金繁杂、无财务账目等因素,涉众案件取证难度很大。有些地方由于涉案人员太多了,工作人员一一录取证人证言需要的时间太长,他们就利用原有的传销层级,指定上线负责把下线的被害人姓名和涉案金额简单做一下登记,就作为证据使用。这种方式取得的证据不论是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难以达到据以定案的证据规格,案件质量受到影响。
4.追加诉讼现象较多
个别涉众案件有很强的跨地域性,有些被害人不知道嫌疑人已被公安司法机关查处,由于不知情而没有报案,等到案件程序结束后,其他的被害人发现自己被骗,又陆续报案,导致程序又重新启动,浪费司法资源。
(五)追赃困难
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绝大多数涉案金额巨大,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犯罪为例,个案涉案金额少则几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超过亿元的案件也在不断增多。受害群众的集资款项或是被非法集资者用于投资转贷、风险经营,或是被其非法占有、挥霍,案发后大部分资金已无法追回,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如方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损失高达1.8亿元,目前追缴、扣押及冻结款物仅为100余万元。追赃少、变现难的窘境往往又是引发被害人集体上访、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的直接诱因。
二、破解涉众型经济犯罪难题的对策
(一)创新性地适用刑法基础理论,解决实体问题
1.用间接故意理论认定被告人“非法占有的目的”
按照我国传统刑法理论,“非法占有的目的”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目的犯没有间接故意。但是笔者认为,间接故意同样可以认定被告人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行为人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揽他人存款的行为,使其产生了告知投资人所承担的风险和随时通报经营状况,特别是重大资金困难状况的义务。行为人明知自己无法支付高额回报,也明知自己将会因他人的错误而获得非法利益,却不明确告知投资人,任由他们继续注人大量资金,放任他人受损失而自己非法获利结果的发生。此时无论行为人先前支付了他人多少回报,主观方面都发生了转变,应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2.以共犯理论为基础确定追究层级及非典型共犯
(1)综合考察主、客观因素,合理确定追究层级
涉众案件的涉案人员构成非常复杂,对于庞大的金字塔结构所涉及的人员追究到哪一级,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追究策划者、组织者、积极参与者的刑事责任一般没有争议,焦点在于中下层的大量人员。笔者认为,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逐个考量,而不应一刀切地决定追究到第几级。一方面要查清嫌疑人是否明知整个公司及其个人行为的性质,即是否明知自己或公司进行的是法律禁止的行为,另一方面要针对其个人实际参与的行为,参照个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决定是否追究其刑事责任。
(2)综合考虑主观状态及后果,确定是否追究实施骗术人的刑事责任
对那些推波助澜的所谓“宣传员”,首先要确定其主观上是否明知整个集体行为的非法性和欺骗性,如果本人也是被蒙蔽,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是合法的经营行为,只是在宣传时有些夸大,则不能认定为共同犯罪。而那些主观上明知自己在进行非法行为,客观上编造事实,虚假宣传,蛊惑他人,自己从中获得非法利益的,则应以共犯追究其刑事责任。
3.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对“自愿被害人”不予保护
“自愿被害”实际是一种寻租行为,“自愿被害人”在主观上不再是“被骗”,而是利用政府的爱民宗旨主动寻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他们是利用他人的非法行为谋取形式合法却实质非法的个人利益。从一定意义上讲,“自愿被害人”的存在对涉众型犯罪起了纵容甚至是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些不明真相的人就是看到他们大量投资,或者听了他们“绝对亏不了”、“政府不可能不管”的宣传才上当受骗。对这类人不仅在发还赃款时应予以区别对待,而且应该没收其全部非法所得,必要时可以由金融机构给予行政手段的制裁。
4.综合考量社会危害性,兼顾人数与数额双重标准定罪
按照我国刑法理论,被告人所承担的刑事责任应当与其所造成的社会危害相适应。前述两高《追诉标准》是2001年制定的,其关于数额的规定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形势。而且单纯的规定数额标准对于涉众案件并不完全恰当,应综合考虑其所涉及的被害人人数、主观故意状态、采取的手段及给被害人所造成的损失等,全面衡量其社会危害性,最终决定是否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综合运用诉讼法原理,正确处理程序性难题
1.准确把握证明标准,合理界定“证据确实充分”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是“证据确实充分”,但这并不等于要求与案件事实有
关的每一个细节面面俱全,只要相互印证的证据足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就可以认定。如书证与嫌疑人的供述相互印证,足以证实其犯罪事实,只是由于某些原因被害人无法找到,缺乏被害人陈述这一证据,仍然可以认定犯罪事实。无可否认,能够搜集到被害人证言,证据更加完整、扎实,但不是没有这一证据就绝对不能定案,否则就有可能放纵犯罪。
2.“优势证据原则”与“就低原则”相结合确定犯罪数额
犯罪数额是涉众犯罪定罪、量刑的重要标准,但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十分精确的数额往往无法确定。仅就犯罪数额的确定这一环节来讲,可以借鉴民事诉讼法的一些做法。多个证据彼此矛盾,可以采取优势证据原则,即综合考量证据的证明力,采信证明力强的证据。如书证与证人证言、嫌疑人口供相矛盾,除非其能提出反证,否则以书证为准;多个证人的证言数额接近,而嫌疑人的供述却与之相去甚远,如不能给出合理解释,则采用证人证言。如各个证据的证明力大小相当,无法判定哪种证据占优,则采取就低原则。
3.增加公告程序,避免追加诉讼
在查处涉众案件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民事诉讼中的公示催告程序,设立公告程序。立案后,在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活动的全部区域内,采用公告的方式督促被害人,要求他们在一定期限内参与到讼诉中来,最大可能地一次性解决问题。
(三)追求多个效果相统一,合理确定打击面
1.多方合作,加大追款力度
处理涉众案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就是追缴赃款,挽回损失,做好这项工作的社会影响有时远远超过了查办犯罪嫌疑人本身。但这不是仅靠司法机关的力量所能实现的,需要健全的社会信用与金融制度的保障。公安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的同时需要马上冻结、扣押其全部资产。当前的做法是只有司法机关提供出相应的账号,金融机构才予以协助,对嫌疑人的隐匿资产无力查封。尽管我国已经实行了银行账户实名制,但是仍需要个人账户单一制配合建立起信用制度,即每个人只能选择一家银行开办一个账户对其全部资产进行管理。如果建立起这样的信用制度,嫌疑人转移、隐匿资产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小,追款难度也会降低。
2.重视被害人工作,坚持原则,说服教育和严格执法相结合被害人工作实际上是一项普法工作。要把法律规定向被害人解释清楚,既为他们分析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为什么受到刑事追究并有可能得到什么样的制裁,又要帮助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避免今后再次上当受骗。对那些心存侥幸的被害人,则要揭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本质,打破幻想,说服他们依靠法律解决问题。
3.对没有特殊情节的被害人可以设计格式笔录,由被害人自行填写
涉众案件被害人证言取证工作量大,重复性高是客观事实,可以针对没有特殊情节的被害人设计成格式笔录,把需要告知的事项和询问的问题事先印制好,由被害人亲笔填写并签字确认。之后由办案人当场审核,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补充,这样既能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又能节约办案资源。
【作者单位】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
【文章来源】《法学杂志》2010年第6期
第二篇:防范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对策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刑事犯罪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经济犯罪就是在这种新形势下出现的变化最大的一种犯罪形式,经济犯罪案件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刑事犯罪案件,其中涉众性经济犯罪较为突出。根据公安部的界定,涉众型经济犯罪,指涉及众多的受害人,特别涉及众多不特定受害群体的经济犯罪。主要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非法销售未上市公司股票等经济犯罪活动。另外,在证券犯罪、合同诈骗犯罪、假币犯罪、农村经济犯罪活动中也有类似涉众因素存在。涉众性经济犯罪案件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破坏经济秩序,降低政府公信力。特别是在目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日益蔓延形势下,更容易使金融、证券市场以及各商贸领域的经济活动产生波动,引发大量不安定事端,直接危及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目前,从涉及的领域来看,涉众型经济犯罪几乎触及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行业,涉及农业、养殖业、房地产、医药、文化、旅游等诸多领域。从活动地域来看,涉众型经济犯罪已呈现出由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逐步渗透到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由城市蔓延到农村的态势。从犯罪手法上看,手法多种多样,而且花样不断翻新,有以养殖、种植、合作造林等为名目的“联营入股返利”,以促销为名的“消费返利”,以教育储备金办学、造林投资“绿色银行”等为名目的集资,以专卖、代理为名进行的传销以及利用互联网为中介进行的“网络传销”等等。相应的犯罪形式主要表现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非法经营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合同诈骗罪,出售假币罪等。另外,当前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隐蔽性、组织性较强。因为为给犯罪活动披上合法外衣,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办理完备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以实际经营活动掩盖其非法行为。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首先是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公民防范意识,其次是要充分发挥执法职能作用,有效实现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防范和打击。由于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犯罪手法越来越具欺骗性,有些犯罪甚至还呈现出公开、半公开发展的态势,因此,对该类犯罪的防范,首先必须大力加强防范宣传工作,逐步提高公民防范意识和能力。作为公民个人而言,要不贪利、不侥幸、不盲从,理性投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和远离非法集资、传销等,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实践中,涉众型经济犯罪常常造成被害人生活无着、谋生困难的严重后果,极易诱发被害人群体上访、请愿、集会甚至实施过激行为,酿成恶性群体事件,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所以加强对此类犯罪的防范宣传尤为重要。在加强对公民进行防范宣传的同时,对于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惩治与防范主要还是通过有效的执法来实现。一要严格执法,确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司法、执法机关往往只关注经济犯罪的“经济效益”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罚代刑、罚过放人、处罚偏轻的问题,这一方面不利于防治涉众型经济犯罪甚至会助长犯罪,另一方面还有可能对立法造成不良的影响,比如立法者可能会认为经济领域犯罪屡打不绝的原因是因为刑罚设置偏轻,那么立法上就有可能采取严刑峻罚,其结果必然导致刑罚超量投入。因此,加强严格公正执法意义重大,必须下大力气解决。二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地区间的司法合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技、交通、通讯的发展,跨地区间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更为突出,从而加强地区之间的刑事司法合作显得极为必要。各执法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严格依照法律办事,消除各地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切实通力合作,协同作战,共同打击和防范涉众型经济犯罪活动。三要建立起发现、揭露、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网络。要建立、健全“经济犯罪举报中心”,并与金融、税务、审计、工商、纪检、监察等部门建立起一套多种形式的社会联系制度和案件移交制度,形成发现、揭露、打击经济犯罪的社会合力。四要做好经济犯罪的预测工作。做好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预测工作可以使司法机关对这类犯罪的司法对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高司法工作的成效,同时将涉众型经济犯罪发展趋势、特点、类型等进行宣传,可以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做好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预防工作。五要加强司法机关自身建设,增强打击经济犯罪的力量。要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办案,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大力支持,从而为刑事司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要注重对办案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他们及时学习市场经济的专业知识,如产品、投资、金融、保险、税收、知识产权、广告、期货、破产以及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打击各种新型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水平,使侦查、检察、审判工作能适应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新情况,向专业化、知识化迈进。总之,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变革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重大的、带全局性的矛盾和问题这一产生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经济根源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除和解决,加之当前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为确保经济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积极防范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
第三篇:涉众型经济犯罪呈职业化
涉众型经济犯罪呈职业化 顾志翔 史丽英 莫凡
涉 众型经济犯罪是指发生在经济运行领域,以高额回报等虚假信息为诱饵,以众多不特定公众为侵害对象,非法谋取巨额钱财,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并危及社会稳 定,依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近年来,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合同诈骗为主的涉众型经济犯罪呈现高发态势,直接损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日,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检察院对近年来受理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 防对策。
发案特点
犯罪涉及面广。从涉案行业看,涉众型经济犯罪涉及到金融、农业、养殖业、保健品、环保、高科技、房地产等多个领域;从受害群体看,几乎遍及社会各个层面,其中以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和中老年女性居多。
形 式多样、手段不断翻新。犯罪分子编造各种名目,以高额回报、共同致富为诱饵,骗取群众资金,其手法多样,不断翻新。有的以投资联营为名,采取产权转让后再 返租手段进行非法集资;有的以中介机构非法买卖未上市公司股票的形式,还有的以中介名义勾结当事人从事非法活动并从中牟利。如赵某非法经营一案,赵某于 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间,在其租住房间内私自为24名当事人办理跨国婚姻介绍活动,采取虚假手段骗取签证、护照等出境证件并从中牟取暴利,严重 损坏我国的出入境管理秩序,并给相关当事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多以合法身份为掩护。此类犯罪分子善于钻法律法规和经济管理活动 的漏洞,犯罪的预谋性强,作案手法越来越狡诈,非法活动的性质越来越难以识别。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办理完备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以貌似合法的 经营活动掩盖其非法目的。不法分子为吸引更多的群众,编制各种名目,往往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来诱惑群众以骗取资金。
犯罪职业化。此 类犯罪的主要涉案成员多为有过非法集资、传销等违法犯罪的前科劣迹人员,从预谋犯罪到设立公司、招募人员到具体逐步实施犯罪,都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涉案公司、企业内部都有着严密的组织分工,首犯大多隐藏在幕后操纵,犯罪各个环节采取单线联系,一个环节事发主要涉案人员即四处逃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 展,一些地方逐
渐出现专职从事资金筹集的“金融掮客”,一些涉案公司和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募集资金,都是由这些人具体策划实施,为犯罪活动提供专业技术支 持,并从中牟取暴利。
社会危害严重。这类犯罪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就是用后期收取的资金支付前期投资人的本金、高额回报及提成费 用,直至案件发生时,部分或大部分涉案资金已消耗于实施犯罪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大肆挥霍中,形成严重的亏空。查处中,能追回的损失相对较少,给受害群众经济 和精神上造成的损害严重,受害群众情绪不稳,极易受他人煽动。
预防对策
加大法制宣传和犯罪预警的广度与深度。结合涉众型经济犯罪典型案例,检察机关可以有针对性地向离退休干部、下岗职工等易受骗的群体以案说法,开展警示教育,使群众了解各种经济犯罪的形态和手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及时识破犯罪分子的谎言,使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借鉴扫黄打非的成功经验,加强预防监管机制的纵深化建设。可考虑在检察机关设立预防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专门机构,以多种形式加强与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民间非正常的投资动态,防患于未然。
对 各级政府中负有立项审批和招商引资权限的各专门委员会、部门和人员,加强案例培训,提升犯罪预防水平。从司法实践中看,利用政府部门的立项批文虚张声势蒙 蔽群众,已经成为一种新型诈骗犯罪手段。应当有针对性地对有关部门的人员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以案说法,引导其在行使审批权的过程中,适度地考查项目申请人 的投资实力,慎发批复性文件,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以避免相关案件案发后招致受骗群众对政府部门的上访缠诉,导致案结事难了。
第四篇:浅谈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打击对策
浅谈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点、成因及打击对策 改期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转变,进入了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进程逐步加快,经济犯罪对社会经济的危害性也开始逐渐显现并日益加深。经济活动日益多样化,市场经济自由、宽松的投资发展环境给各种经济主体提供了极具潜力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诱发和滋生了经济犯罪活动。随着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力度的加大,不法分子也不断尝试、创新犯罪方法和手段,各种新型经济犯罪层出不穷,尤其是涉众型经济犯罪呈多发态势,直接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不仅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严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维护经济安全,已经成为公安经侦部门一项重要责任和政治任务。
一、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特点: 涉众型经济犯罪,是指经济犯罪案件中被侵害对象众多,在一定地域时空范围内涉及面广的案件,较为常见的有集资诈骗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合同诈骗案、非法经营案,以及特定职务犯罪案件等。涉众型经济犯罪除一般经济犯罪案件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受害人多,涉及面广,金额巨大。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涉及人员众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集群效应明显。由于受害者有着相同或相类似的诉求,容易形成共鸣,报案或询问案情时蜂拥而至,上访时成群结队;二是缺乏理性,易受影响。由于被侵害人急于挽回经济损失的心态,往往将道听途说的信息信以为真,甚至表现为情绪激动,语言偏激;三是易引发媒体关注。涉众案件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各类媒体会对案件的有关情况竞相报道,有的被害人还会主动寻求媒体,试图扩大影响,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关注。从涉及范围来看,涉众型经济犯罪触角不仅延伸到农业、养殖业、房地产、医药、文化、旅游等各行各业,受害群体范围也不断拓展,从下岗职工、退休老人等弱势群体到具有较高自我保护意识的机关公务员、城市“白领”等,几乎涉及社会阶层各个层次。从表面看,受害者个体的经济损失相对较小,金额在几万至几十万元不等,但由于个案的受害者数量较多,因此往往造成每个案件涉案总的损失金额巨大。
(二)手段多样,虚假许诺,煽动性强。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犯罪手法越来越狡诈、越来越具有欺骗性,有些犯罪甚至还呈现出公开、半公开发展的态势。为给犯罪活动披上合法外衣,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办理完备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以实际经营活动掩盖其非法目的。不法分子往往会利用行业领域中的行规或潜规则中的漏洞,实施犯罪活动。如利用发包工程类的合同诈骗,犯罪分子利用的是施工建设单位急需工程项目的心态,及时抛“砖”引“玉”;在以投资为名骗取相关费用的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针对的是急需扩张,资金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一些公司采取在豪华写字楼租赁办公地点,聘请名人做广告、办理公证、投保等方法,骗取群众的信任。不法分子为吸引更多的群众,编制各种名目,往往以高额回报为诱饵来诱惑和煸动群众骗取资金,使群众对犯罪分子所设置的陷阱毫无提防,并在受害后仍积极帮助犯罪分子扩大影响,成为宣传的“幌子”。
(三)矛盾尖锐,对抗性强,处置困难。实践表明,涉众案件的追赃率往往较低。由于涉及的被侵害对象众多,有的受害人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当犯罪分子将先期获得的犯罪收益用于犯罪活动的再继续,至涉众案件案发时,部分甚至大部分的被骗资金已被耗费于犯罪活动中,犯罪嫌疑人也早已负债累累,资不抵债、甚至携款潜逃,即使尽力追缴犯罪所得,也难以弥补被害人的损失时,受害人因经济损失巨大,在心理盲目无助的情况下,极易受他人煽动,常常串联群体上访,三天两头到相关部门投诉、询问、质问,情绪激烈,甚至聚众冲击政府机关,给政府施加压力,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影响恶劣。由此引发相应的解释、接待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非侦查任务较重,牵涉的警力较大,侦查部门往往不能够专注于侦查进程本身。
二、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成
(一)、大部分群众贪利和盲从,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这是其受骗上当的主观原因。在群众投资渠道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不法分子采用诱惑性极强的虚假宣传攻势,使经营者和投资者处于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位置,群众缺乏对企业的业务经营及资信进行印证和深入了解的渠道,很难作出判断。加之其法制意识不强,受贪利和盲目从众的心理支配,投资行为往往缺乏理性,甚至明知是投资陷阱,仍幻想“一夜暴富”,抱着侥幸心理冒险参与。这些心理被犯罪分子把握和利用,导致其上当受骗。
(二)、群众缺乏法制意识和投资风险意识,使犯罪分子钻了空子,这是涉众型经济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受骗者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罪名了解不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淡薄,同时投资风险意识淡薄,易被假象和高利回报迷惑,导致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高发。如很多人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当作是一种正常的民间隔资、借款行为,有的犯罪嫌疑人还打着让他人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资金困难而吸收他人存款的幌子,冠冕堂皇,欺骗性极强。
(三)、相关行政机关监管不力,没有形成部门合力,使犯罪分子轻易得手。由于涉众经济犯罪活动五花八门,而且不断翻新,因此,打击涉众经济犯罪不是一两个行政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涉及工商、税务、银行、公安以及各行业管理部门等,需要这些部门形成合力。有些案件从犯罪分子开始作案到逃跑,历时几个月,且其工商、税务登记资料的内容都为虚假的,但没有被发现,只有等到案件爆发时,才立案侦查,这也暴露了部门间协作机制的不完善。
(四)、把关不严,打击力度不够,是骗子得逞的重要原因。在当今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招商引资的大环境下,一些部门对企业的设立,把关不严,对一些涉嫌经济犯罪活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当这些涉众经济犯罪活动蔓延之后,又不敢轻易采取行动,怕影响社会稳定,公安机关对这些企业很难及时涉足查处,造成打击不力的局面,导致了这类犯罪活动迅速蔓延。
(五)、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出现,传销、非法出国劳务等等违法犯罪现象尤为突出,这类事件受骗上当的群众涉及面广,大多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高额回报的诱惑下加入传销,一方面他们是受害者,一方面又是违法活动参与者。当发现自己血本无归而犯罪嫌疑人携款潜逃后,常常容易导致群体矛盾的激发,甚至导致群体性治安事件。
三、预防、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对策
由于涉众型经济犯罪涉及面广,受害群众多,案件潜伏期长,涉案金额巨大,极易发生群体性事件,造成受害群众集体上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此,公安经侦部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的同时,积极探索防控对策,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此类犯罪案件的发生。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范意识。要针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受害群体的特点,通过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宣传,使广大群众识别其犯罪手法,提高防范能力。要有针对性地对群众开展风险意识、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使其正确认识参与投资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增强风险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引导民众理性投资。同时要宣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群众警惕一些诱惑性极强的虚假宣传攻势,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使群众能够及时发现涉众型经济违法犯罪活动的不良苗头,不因贪图“暴富”而上当受骗或遭受不法侵害,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公安经侦部门要借助党委政府的力量,借助群众的力量,积极开展经济犯罪防范工作,防止涉众型经济犯罪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二)、加强情报信息工作,掌握主动权。要彻底解决情报信息不畅的问题,把工作重心由被动处置转移到主动排查化解上。要加强对涉众型经济犯罪活动的情报信息收集工作,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化解、早控制,从中排查出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的隐患及企图煽动闹事的重点对象,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对策、及时消除隐患,防患未然赢得主动权。同时要进一步发挥经侦部门服务与参谋的职能。涉众型经济案件一旦发生,势必造成不良后果,并引发群众上访,给党和政府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作为经侦部门,应充分发挥服务与参谋职能,认真分析其手法、特点和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动态,提前警示有关职能部门重视辖区内可能出现的不良动向,及时向政府提供参谋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实战部门提供准确情报,把威胁经济安全、地方社会稳定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形成打击合力。要逐步建立、完善协作制度,在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联系密切,配合有力、平等协商、互利互惠”的原则,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建立紧密型执法协作关系。要完善会商联系、信息交换、案件移送、联合执法制度,开展多样化的协作形式,构建大范围多层次的经济安全防范体系,实现执法协作工作的长效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互通情报,加强信息交流、预测发展趋势,共同制定预防打击措施,构建打击经济犯罪执法协作的快速通道,增强打击合力。要充分运用各种力量,化解涉众型经济犯罪对社会带来的危害,防止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通过各部门的联动配合,坚决遏制此类犯罪成大事、成气候。同时,公安经侦部门要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提高对打击涉众型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性认识,要集中优势警力,力争快侦快破,震慑犯罪,最大限度地追缴赃款赃物,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稳定公众情绪,从根本上消除引发群体事件的诱因。
第五篇:高度重视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涉众型经济犯罪
高度重视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涉众型经济犯罪
依我国现实国情,建立有效的预防和打击涉众性经济犯罪机制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涉众性经济犯罪的主要特征
第一,涉及面广,传染性强。涉众型经济犯罪之“众”是指该类经济犯罪涉及受害人人数众多,且往往为不特定的人。侵害对象的多众性和不特定性决定了该类经济犯罪存在范围的广泛性。从涉及的领域来看,涉众型经济犯罪几乎触及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个行业,涉及农业、文化、旅游等诸多领域。从活动地域来看,涉众型经济犯罪已呈现出由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逐步渗透到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以及由城市蔓延到农村的态势。在传销犯罪活动中,犯罪组织者不断对参与人员进行“洗脑”。通过接受“教育”,许多参与人员从开始反感、抵制到逐步认同、接受,并积极参与,拉亲友、同学等下水,从受骗者变成骗人者,形成恶性循环。从涉案主体来看,涉众型经济犯罪不仅涉及为数众多的被害人,往往还牵涉到相关的审批单位、新闻媒体、公证机关、会计审计事务所以及金融机构等。
第二,手法多样,花样翻新。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群众投资需求,编织各种名目,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骗取群众资金,其手法多样,不断翻新。其中包括:以养殖、种植、合作造林等为名目的“联营入股返利”;以投资展位、铺位、公寓式酒店经营权等为名目的“购后返租”;以促销为名的“消费返利”;以教育储备金办学、造林投资“绿色银行”等为名目的集资;以专卖、代理为名进行的传销以及利用互联网为中介进行的“网络传销”;以互联网为炒汇平台,大肆实施的非法外汇买卖活动;打着合作建房的幌子搞非法集资等等。
第三,隐蔽性强,具有较强组织性。为给犯罪活动披上合法外衣,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办理完备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以实际经营活动掩盖其非法行为。一些公司采取在豪华写字楼租赁办公地点,聘请名人作广告、办理公证、投保等方法,骗取群众的信任。
第四,涉案金额的巨大性。与一般经济犯罪相比,涉众型经济犯
罪由于针对的是为数众多的受害人,这就决定了该类犯罪涉案数额往往特别巨大。从现已侦破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来看,涉案金额少的也有数百万元,多的则达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
第五,犯罪类型的相对确定性。涉众型经济犯罪虽然涉案范围极广,但是其触犯的犯罪类型还是相对确定的。从目前出现过的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存在类型来看,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犯罪形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非法经营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合同诈骗罪,出售假币罪等。
二、涉众性经济犯罪的生成原因
第一,经济原因。涉众型经济犯罪源于一定的社会矛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变革和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重大的、带全局性的矛盾和问题是我国涉众型经济犯罪发生发展的经济根源,当前的国内外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一是失业人数的增加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影响。在面向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改革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职工下岗失业现象,加上我国的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及其他配套的措施不完善,导致下岗失业人员的生活水平下降,产生了强烈的挫折感、失落感和心理失衡,诱发了大量的涉众型经济犯罪。二是农村闲臵劳动力的增加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影响。据统计,我国农村闲臵的劳动力估计在1.3亿人左右,在这一庞大的人群没有得到有效安臵的情况下,他们缺乏谋生的一技之长,极易铤而走险从事经济犯罪,从而造成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飙升。三是贫富差距的加大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影响。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而人们普遍认为现有的暴富人群中相当数量是靠投机钻营、权钱交易及其他非法途径致富,其巨额财产里的合法劳动成份很低,很多人是靠非法手段一夜暴富的。此种现象对社会风气形成恶劣影响,并通过普遍性的社会攀比心理刺激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增加。四是经济高速增长,刺激了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产生。我国经济己经连续多年持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我国的储蓄仍然处于负利率时代,人民币升值的期望使得大量的热钱涌入金融市场。我国巨大的贸易顺差导致了很高的外汇储备,流动性过剩,老百姓手里有大量闲散资金,而目前我国的投资渠道单一,投资股票、基金、房地产成了这些资金的流通渠道。近几年来,股市和房地产曾经几乎失去理智地疯涨,几乎出现了全民炒股的现象,一夜暴富的神
话刺激着中国老百姓的心,在缺少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许多人的投资失去了理性。这也给犯罪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他们抓住老百姓的这种盲目的心理,钻规章制度尚不健全、管理漏洞多、金融监管不力的空子,用提供虚假的信息收取会员费、佣金或许诺给以高额利息、非法传销或者变相传销、非法集资等手段骗取老百姓的钱财,严重扰乱了我国金融市场秩序。
第二,制度原因。一是社会规制措施缺位及管理机制失调。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出现剧烈的冲突,加上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与盲目性,进而必然会导致大量的经济行为失范。二是公司、企业等经济组织内部监督制度的缺失。在公司、企业等经济组织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的今天,大量经济犯罪的产生与公司、企业的有效防范经济犯罪的管理机制和监督制度缺失密切相关,由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不长,在如何规范企业法人的外部和内部行为方面还缺乏足够经验,企业等经济组织守法的理念尚未形成,公司、企业内部大多也不重视防范经济犯罪。在经济犯罪的预防环节上出现了较大的漏洞。尤其是经营金融、证券、期货等行业的企业,企业内部监督制度的缺乏,极易导致重大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发生。
第三,价值观原因。一是拜金主义对经济犯罪的影响。市场经济的推行,生产力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加,深刻地影响着全民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追求。其间,作为市场经济副产品的拜金主义价值观得到滋生蔓延。在社会生活中,金钱不光带来生活的舒适富足,也成为许多人衡量成就、社会地位、个人价值的标准。拜金主义思潮的蔓延和泛滥,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以图利为动机的各种经济犯罪。二是被害人自身原因。涉众型经济犯罪之所以层出不穷,被害人自身的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相当一部分群众缺乏法律意识和相关金融知识,对经济领域中的诸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非法经营等不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认识不足,且被害人往往缺乏对业务经营和资信进行印证和深入了解的渠道,加之贪利和盲从心理,使得投资行为往往缺乏理性。有些被害人在明知是投资陷阱的情况下,仍抱着侥幸心理冒险参与,最终导致自己上当受骗,利益严重受损。
三、涉众性经济犯罪的治理对策
预防和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措施非常广泛而复杂,要从多方面、多渠道、多手段、多管齐下,才可望产生最佳的效果。
第一,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社会结构。社会学和犯罪学的许多研究都表明,刑法对于犯罪的防治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最主要的手段。犯罪是一种社会弊病,对于社会弊病,我们要寻求社会的治疗方法。社会政策的最终目的和基本功能是使社会处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状态,从而使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相互促进,使社会失范行为被控制在最小限度和范围之内。意欲有效防控或最大限度地减少涉众型经济犯罪,也必须从社会本身寻找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社会政策。
第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经济活动的发展在市场化过程中不断突破现有的法律法规,在尚无法律规范或规范不细的地带往往成为犯罪分子的温床。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实践发展的关注,加强法律和行政法规和有效衔接,积极行动,协作配合,及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法律预防与惩治经济违法与犯罪行为。在所有治理对策中无疑占有核心的地位,它可通过国家立法机关法律的制定、司法机关法律的适用,干预社会经济活动,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指明方向;运用国家强制力对经济违法与犯罪行为分别予以行政制裁、民事制裁、刑事制裁,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与其他防治措施相比,它具有足够的强制力与威慑力,对于防治经济违法犯罪行为起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在参与市场活动的经济单位主体中,要强化其内部管理措施。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一切按制度办事,通过制度抓管理,抓落实。要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制度意识,通过坚持规章制度,堵塞各种漏洞,杜绝隐患发生。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运用监督手段推动制度落实,竭力扼制犯罪活动。
第三,司法对策。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惩治与防范主要还是通过有效的执法来实现。一是严格执法,确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一些司法机关往往只关注经济犯罪的“经济效益”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罚代刑、罚过放人、处罚偏轻的现象,很不利于防治涉众型经济犯罪甚至会助长犯罪。二是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地区间的司法合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技、交通、通讯的发展,跨地区间的涉众型经济犯罪更为突出,从而加强地区之间的刑事司法合作显得极为必要。如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有的地方就把这看成是“财神爷”,认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增加了“就业机会”、“繁荣了当地经济”,甚至给破坏经济改革的犯
罪分子戴上“创业者”、“能人”、“改革家”的桂冠。这种“犯罪有理”的怪论,为违法犯罪者撑起了一个巨大的地方保护伞,从而使这类犯罪愈演愈烈。要想对这类犯罪予以严厉的法律制裁,各执法部门必须严格依照法律办事,消除各地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切实通力合作,共同打击和防范涉众型经济犯罪活动。三是建立起发现、揭露、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网络。各地司法机关应该建立、健全“经济犯罪举报中心”,并与金融、税务、审计、工商、海关、纪检、监察等部门建立起一套多种形式的社会联系制度和案件移交制度,形成发现、揭露、打击经济犯罪的社会合力。四是做好经济犯罪的预测工作。做好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预测工作可使司法机关对这类犯罪的司法对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高司法工作的成效,将涉众型经济犯罪发展趋势、特点、类型等进行宣传,可使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做好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预防工作。五是加强司法机关建设,增强打击经济犯罪的力量。确实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办案,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大力支持,从而为刑事司法工作创造良好的刑事司法条件和环境。改革司法机关的内部制度,改变集体讨论、集体定案、无人具体负责的办案制度,给办案人员以较大的权限。提高打击各种新型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水平,使侦查、检察、审判工作能适应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新情况,向专业化、知识化迈进。
第四,加强金融系统综合治理工作。涉众型经济犯罪多发性的关键在于:我国金融体制不够健全,引发企业融资困难,妨碍了我国经济正常有效的运行。为解决融资问题,一些中小型企业非法向社会筹集资金,但由于缺乏监管和雄厚的资本后盾,资本风险性大,一旦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失误,极易造成资金链断裂,无法确保资本增值和本金返还。要防范该类犯罪,就要深化金融制度改革,完善金融机制,监管金融活动。
第五,加大宣传,增强公民防范意识。涉众型经济犯罪在我国愈演愈烈,其直接原因是被害人欠缺相关专业知识,易被犯罪分子蒙蔽。涉众型经济犯罪的犯罪手法越来越具欺骗性,有些犯罪甚至还呈现出公开、半公开发展的态势。对该类犯罪在加强打击力度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加强防范宣传工作,提高公民认识一些涉众型经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能力,以避免落入犯罪分子设计的陷阱或圈套。作为公民个人,要树立“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观
念,要摒弃“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的心态,在投资时候,要谨慎小心,不贪利、不侥幸、不盲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实践中,涉众型经济犯罪涉及面广、欺诈性大、组织性强、社会危害性大,常常造成被害人生活无着、谋生困难的严重后果,极易诱发被害人群体上访、请愿、集会甚至实施过激行为,酿成恶性群体事件,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这与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目标显然是相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