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行政组织

时间:2019-05-15 07:0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四章—行政组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四章—行政组织》。

第一篇:第四章—行政组织

1、静态的行政组织结构。

从静态的角度看,行政组织是一个完整的实体,它是由按照职能目标分工、权责分配、工作程序设置的各个层级、各类部门、各个职位等所共同构建的一个完整体系。其中职位是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元素,职位引发的责权关系构成了整个行政组织的结构。

2、动态的行政组织过程。

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行政组织是一个发挥组织功能的动态活动过程。任何组织都具有一定的组织目标,而行政组织目标的实现则依赖于领导、决策、执行、监督、协调等一系列的组织活动过程。可见,行政组织并不是铁板一块、僵硬凝固的结构框架,它具有动态的功能。

“组织”一词,在中国古代,是指将“丝麻织成布帛”,即“组合编织”的意思。在西方来源于“器官”,是自成系统的,实际上是指由相互依赖和作用的各个部分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组织本身是一个系统,它是由具体目标、内在秩序和外在形式以及人、财、物等要素构成的整体,具有汇聚功能、转换功能和释放功能,它能汇聚个人能量转变成一个具有新的能量的整体,即凭借整体的力量去实现个人力不能及的目标。

参谋咨询机关亦称智囊机构,是一种现代政府的组织形态,通常指汇集专家学者和富有经验的政府官员来专门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论证和较佳政策方案的行政机构。参谋咨询机关具有业务独立的地位,其基本职能是研究咨询、参与决策、协调政策、培训人才。目前,从世界各国情况看,咨询机构在政府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行政组织的作用:

与政治发展

作为国家政治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

在现代社会,政治秩序意味着既反对无政府状态,也反对专制政体,它意味着权威的存在,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独立。作为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行政组织的职责在于:

A.制定和执行有关的法律,保护公民的自由、财产和权利,使之不受其它社会成员的侵害;

B.建立一套管理制度,确保社会的良性运行;

C.通过军队、警察、官僚机构等“暴力机器”防御外来的攻击,保障主权国家的独立和完整。

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

作为利益的调节者,行政组织在政治体系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平衡、调节和整合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即通过妥协、沟通、协商、法律、经济等途径和手段,实现多方利益的生存和发展。

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行政组织的职责与作用在于:

A.通过制定公共政策,为社会发展选择目标,引导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

B.通过政策工具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使之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目标。

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政治一体化就是一个社会的政治体系结合成一个完整、统一、有序与稳定的统一体。政治一体化是维系政治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行政组织与经济发展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经济基础的稳固,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稳步增长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作为上层建筑的有机构成部分,行政组织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

现代经济社会也是政治社会,没有政治体系为其提供的游戏规则和经济生活的框架,经济体系就无法正常运转。为经济体系的正常运作提供必需的制度、规则以及框架是政府的职责。它们包括: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契约的执行、公司法、金融制度、专利保护、著作版权、法律秩序。

2、组织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具有共享性以及非排它性的特点,这两种特性就使得公共产品很难禁止他人不付费而坐享其成,导致“搭便车”现象。公共产品的共享性和非排他性也使得私人部门很少有诱因去生产公共产品,这些就需要政府来承担。因此,政府必须介入并提供公共物品。典型的公共物品包括:国防、基础研究、道路与桥梁、导航设施、灾害控制、交通管制系统以及其它基础结构。

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共有资源与公共物品一样没有排它性,但有竞争性,共有资源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所谓的“公有地悲剧”,即私人决策者过份使用共有资源。为了使自然环境免于遭受损害,并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利益考虑。因此,行政组织可通过制定相应的管制性措施来保护共有资源和环境,以减轻过度使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4、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

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不会自动出现的,相反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波动,经济会为长期的持续失业与通货膨胀所困,更为糟糕的是,失业与通货膨胀往往是并存的。政府的职责便在于通过制定有关的公共政策来干预经济活动,缓解这种波动,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行政组织正是借用政府的各种政策工具来实现政府的经济目的。包括:财政工具,如预算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货币工具,如货币政策、法定准备金、贴现率、物价政策、信用制度等等。

5、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市场经济是会产生不平等的结果的,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需要社会有一种公平再分配的机制。政府在进行再分配方面显然处于有利地位,因为政府拥有强制征税的权力,该项权力使得政府能大规模介入再分配工作,并且能够通过税制解决由于要素市场的不完备性与垄断定价产生的收入分配问题。行政组织在实现收入再分配中的手段和途径有:税收转移、累进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对高收入消费者购买的货物进行课税等。

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1、行政权力不断扩张,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

大量的社会危机和公共问题,使政府面临和处理的问题日趋繁杂,与此同时,亦促成了行政权力的不断膨胀。行政权力的膨胀和政府行政组织规模的日益庞大,已经成为各国行政管理的普遍现象。

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

当代政府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日趋扩大,行政活动已深入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由传统的“守夜警察”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增强国民福利的积极力量。政府活动范围的扩大,管辖事务的增多,管理对象的复杂,管理手段的多元化,使行政组织的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

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

随着整个社会分化程度的提高,随着行政管理对象的复杂化和专门化,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在行政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政府行政管理日趋专业化,分工也日趋精细。行政管理的专业化使得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领域,这一领域有其系统化的知识和技术,有其职业的规范和道德,有一批专门投身其中的专业人员,当代行政组织已经朝着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

现代行政体系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巨大分化,使得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职能的分离与专业化,固然有利于组织效率的提高,但对组织整合与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组织间的联盟与协作,促进组织活动的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代行政组织设计与管理的重要面向。

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

支撑现代行政组织的基础是理性-法律的权威,在理性-法律框架下的行政组织,则显示出程式化和法制化的特征。

6、重视社会的目的现代行政强调国民福利、社会服务,政府行政的目的就在于为最大多数的人谋取最大的幸福。作为政府行政的构成体系,现代行政组织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把公共利益、公共服务、公共福祉作为其重要的使命。强调行政组织的社会目的和服务精神,重视行政组织公共服务功能的发挥,已经成为各国行政组织管理的重心所在。

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国际化与全球化影响和冲击着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政府要解决和回应国际化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就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行动,以应对这一变化和挑战。因此,行政组织设计与管理中的国际化视野以及重视各国行政组织间的国际交往和国际影响就成为当代行政组织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

行政组织案例选之一:为什么增加了人员却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A县办公室原有工作工作人员六名,其中正副主任各一名,干事四人。多年来,办公室主任老王一直主持日常工作,副主任老张平时与其他四名干事一样从事具体工作。当遇到一些重大事情时,一般总是由老王老张商量后再布置下去。办公室工作开展得还算比较顺利。但随着办公室事务的日渐增多,四名干事常常是忙不过来,正好办公室编制未满,老王就向局里提出了增加人员的要求,不久局里特色到了工程师老赵,他四十多岁,党员、长期从事技术工作,勤恳踏实,多次被评为劳模。大家都觉得老赵素质好,技术过硬,除了口头

表达较差以及交际能力较差以外,没有其他不足之处,于是上报局党委,任命其为办公室副主任。

老赵到任后,办公室主任老王立即召集全体办公室人员开会,谈了三点意见:第一,理顺办公室的工作关系,由老王统筹整个办公室工作,原由他分管的工件移交老赵分管,第二,二事小李、小陆的工作要向老赵汇报,另外二名干事的工作要向老张汇报。如果工作遇到老赵老张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再请示老王。最后,今后办公室的重大事情都由老王、老张、老赵三人共同商量决定。

老赵到任后努力工作,并努力学习业务,他待人热情和气,受到大家好评。但办公室工作又出现新问题:一是干事们比过去更忙了。二是办公室上下内部之间的信息不如以前畅通了。三是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得等三位主任一起商量,因而常常耽误了时间,影响了效率。老赵也感到苦恼,为什么样人员增多,办公室的办事效率的质量反而没有提高?根据案例案例思考并回答:

1、为什么增加了人员,却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方面的经验教训?

机构设置是否合理,分工是否明确,层次是否清楚,人员是否精干,领导是否统一等因素都直接制约着行政效率的高低。该办公室之所以增加了人员却没有收到效率提高的效果就是因为层次繁多,各层次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层层请示、汇报,重要事情事事要管理层共同商讨决定,这必然会导致效率不高。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是要合理精简机构,合理划分权限,建立和完善日常工作制度,减少层次的限制,做到既不人浮于事,又不敷衍塞责,提高行政效率!

在上述例子中,虽然增加了人员,但由于没有合理划分权限,没有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不能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所以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2)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合理划分权限,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人员。

第二篇:行政组织理论

简述1993年美国《戈尔报告》中简化政府采购方式的建议内容。30.简述当代国外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新理论与方法。31.简述经济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32.简述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正确划分我国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34.试述中国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

简单题

1.柏拉图的行政组织思想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1)社会分工是国家行政组织存在的基础。(2)主张“无学识者不能治国”。(3)治国者应以教育为“第一要务”。(4)晚年提出依法行政思想。

2.亚里士多德的行政组织思想包括哪些主要观点?

答:(1)第一次提出应将议事权力、司法权力和行政权力的、相区别、(2)提出了设置行政机构的依据。(3)初步阐述了行政组织职能的思想。

(4)提出行政人员的任用应遵循适用、专任、德才兼备的原则。(5)提出了要建立行政监督机构的思想。(6)崇尚法治,主张以法治国。

3.官房学派行政组织思想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答:(1)主张建立统一的、完整有效的行政组织制度及方法。(2)主张选用优秀的人才来担任国家官职。

(3)主张国家行政组织机构应将管辖的事务分为若干部门来管理并提倡简化礼仪和行政手续。

(4)主张加强国家及政府的权力,强调人民对国家行政管理的服从。

4.密尔行政组织思想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答:(1)衡量行政组织工作好坏的标准是能否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2)界定了政府的职能:应以不妨碍个人自由发展为前提。(3)提出行政组织应合理分工,行政工作实行个人负责制。(4)认为政府工作具专业技术性,应选用专业性人才来担任。5.威尔逊行政组织思想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答:(1)要求明确行政组织的职能、任务、范围。(2)倡导改进政府机关的组织结构与工作方法。(3)强调行政组织应成为公众信赖的机关。6.独立行政组织理论产生的渊源是什么?

答:(1)工业革命的完成,要求企业组织管理科学化。

(2)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与社会文化的发展,要求行政组织管理科学化。(3)政治学理论与管理学理论的发展,为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7.西蒙的组织设计论要点是什么?

答:(1)组织结构的设计首先要从建立组织目标体系入手,这既是规定组织结构的重要依据,又是影响组织决策环境的重要因素。

(2)分工。西蒙强调的组织分工不是指业务内容的分工,而是将整个决策系统的组织分解为彼此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以尽量减少子系统之间的依赖性,使其有充分的决策权,以便最大限度地分散决策。

(3)组织的工作重心。西蒙认为现代组织所处的环境是“信息丰富”的环境,然而由于组织成员的能力有限,组织必须把自己的有限能力花在重要决策即工作重心任务上。

(4)组织的权力配置。西蒙认为从组织的决策角度看,集权和分权各有利弊,因此他强调要适当分权和集权而不应绝对分权和集权,因为组织活动是集体活动,要顺利实现组织目标,必须有一定的集中协调机制。但若过分集权,又会导致决策者负担过重,无法集中精力考虑重大决策问题,还会造成下级人员无所作为和决策脱离实际等问题。

8.柏森斯认为处在社会系统中的组织应具备的特质及其体现是什么?

答:处在社会系统中的组织,必须具备以下四方面特质:适应环境;达成目标;统一协调;形态维持。这四个方面的特质主要通过组织的三个层级来体现:

(1)决策层级。该层次负责决策和组织方向。如企业的董事会、政府机关的首长等,都处于组织的前锋地位,和客观的社会环境直接发生关系。故这一层次的工作应是完全开放式的。

(2)管理层级。该层次主要任务在于协调组织内部各单位的工作活动,同时也负责维持组织与外在社会团体的接触,故又称为协调层级。由于管理层级的主要职责是解决组织的内外协调问题,故这一层及的工作性质应是半开放、半封闭状态的。

(3)技术层级。该层次是组织目标的直接完成者,又称操作层级。处在这一层级的人们一般不与社会环境直接发生关系,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组织具体工作目标的达成。故这一层级的工作性质呈封闭状态。柏森斯认为,这三个层级各有“界线”标志,工作性质各不相同。决策层级负责决策,管理层级负责协调,技术层级具体执行。各层级职责清楚,授权分明,各司其责,不得互相干涉,既不能越权侵上,也不能越俎代庖。

9.卡斯特与罗森茨韦克认为,组织作为一个整天一般由哪五个部分构成? 答:任何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一般都由下列五个分系统构成:

(1)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指组织的目标与存在的社会价值。

(2)技术分系统。指组织为达成目标所需运用的各种技术与知识。不同目标的组织,其所需用的技术与知识当然亦有不同。

(3)社会心理分系统。它由相互作用的个人与群体组成,包括个人的行为与动机、人们的地位和作用的相互关系、团体与团体间的交互行为等。(4)结构分系统。组织结构与权责分配、信息沟通和工作流程有关,它是通过组织图、职位与工作说明规划和程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

(5)管理分系统。负责协调各分系统,其主要作用的计划、沟通与协调、管制等,以使组织的任务能顺利完成、组织的目标能顺利达成。

10.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涉及行政组织思想有哪些?

答:(1)主张将组织中管理者的管理职能与工人的作业职能加以分离,各负其责,同时又强调管理者与工人要合作。

(2)强调组织管理职能的专门化。

(3)强调组织工作要计划化、标准化、程序化。(4)强调组织管理中的例外原理。

11.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1)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都占有一个明确说明了具体职权的职位。

(2)组织内成员的报酬、晋级和提薪相对固定,并取决于个人能力与表现。(3)组织内层级节制,强调严格的隶属关系。(4)行政组织的专门化。

(5)组织靠规章与制度加以管理。

(6)组织机关的管理,以书面文件“档案”为基础。12.西方传统时期行政组织理论的不足表现在哪里? 答:(1)他们只研究了组织的静态结构,而忽视了对组织的动态面的研究。(2)他们在强调组织的非人格化、理性化时,忽视了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多方面需求的研究。

(3)他们只将组织当作一个封闭型的系统来研究,而未讨论其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

13.梅奥行政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有哪些? 答:(1)提出来“社会人”理论

(2)指出了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3)指出领导者应注意职工满足度。

14.巴纳德对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答:(1)指出组织的本质是一个协作系统。(2)提出了组织三要素理论。(3)提出了权威来自接受思想。(4)提出了组织平衡思想。(5)阐述了非正式组织理论。

15新 公共行政学派认为公共行政组织的四种基本运作过程是什么? 答:(1)分配过程,即公共行政在必须关注分配问题。

(2)整合过程,即通过权威层级来协调组织中成员的工作过程。

(3)边际交换过程,即与其他相关组织及群体之间建立共生关系的过程。(4)社会情感过程,即对组织成员心理素质的训练过程。论述题

1.法约尔一般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1)法约尔明确指出,组织与管理密切相关。他认为管理的基础是组织,没有组织,刮泥就不会存在,而离开了管理,组织也就无法形成并得到维持。

(2)其次,法约尔认为,任何切实有用的管理论不仅能应用于工商业,而且也同样能应用于所有的人类组织。

(3)法约尔探讨了组织的层级结构。他主张在组织保持比较小的管理幅度。越往上,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属人员越少,一般不要超过6人。

(4)法约尔提出了组织管理五要素:计划、组织、只会、协调、控制。在这里他将组织列为组织管理的第二要素,是将组织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即管理的一个环节来看的。

(5)法约尔提出了14条组织管理原则,即精密分工;权责一致;纪律;秩序;平等;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应该说这14条,既是管理的原则,又是组织的原则。法约尔较之泰罗,其组织理论有很大的进步。

2.试述中国行政组织中的官僚主义现象说明帕金森定律。答:英国行政学理论家帕金森的小品文集《帕金森定律》(又译为《官场病》),是一本剖析官场痼疾的书。虽然他是就英国的行政现象而言的,但作为官僚主义的代名词“帕金森定律”仍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他所概括的官场通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职工人数与工作量毫不相干,不管工作量如何变化,职工人数总是成倍地增加。这是因为行政主管喜欢增加部属,而不是对手;新增加的部属彼此间又会制造出许多工作来做。因此,不管工作量如何变化,“行政人员或多或少是注定要增长的”。

(2)现代政府机构如委员会之类的在形成日益膨胀。在委员会内部必然出现非正式的核心委员会,过一段时间,这个核心组织又会扩张起来。如此周而复始,机构就越来越庞杂,人员越来越多,工作效率却越来越低。

(3)组织内低效、无能根源于自发的嫉妒病。机关成立的年代愈长。人员的素质就愈低劣。因为行政主管大都不喜欢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以免树立未来的职位竞争对手。二流水平的领导只能领导三流水平的下级,三流水平的领导又会找来四流水平的下级。这样,用不了多久,整个组织就面临垮台的境地。

(4)豪华的办公大楼和考究的办公环境,是组织衰退的征兆。当一个机关趋于腐败时,其建筑和办公用品才达到华丽壮观的顶点。所以华丽的建筑可作为推测机关正趋腐败的证据。程代码:00319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0小题,每小题1分,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首脑是()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总理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D.全国政协主席

2.管理幅度与领导者的水平、能力成()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矛盾关系

D.同等关系

3.行政组织结构的灵魂和核心是()

A.组织结构模式

B.权力分配关系

C.职位设置

D.管理幅度与层次

4.作为地方自治团体,法国大区行政机关的首脑是()

A.大区行政长官

B.大区秘书长

C.大区特派员

D.大区议会主席

5.英国建立“部长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

A.基层人员参与绩效测评

B.减轻部长管理工作负担

C.基层人员参加部长决策

D.加强部长对本部工作的控制

6.地方行政组织对其辖区内的行政事务有自主决定权,中央行政组织一般不加干涉的体制称为()

A.集权制

B.分权制

C.均权制

D.分离制

7.中国行政组织职能转变的关键是()

A.党政分开

B.政企分开

C.政事分开

D.政群分开

8.行政组织中绝大多数部门的设置依据是()

A.业务性质

B.管理程序

C.管辖地区

D.成立时间

9.1992年,奥期本和盖布勒提出了()

A.中央集权理论

B.法理性权威理论

C.企业家政府理论

D.权变组织理论

10.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内设司级机构的撤消须报请批准的机关是()

A.国家人事部

B.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C.国务院

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1.古雅典负责行政事务的是()

A.十将军委员会

B.五百人会议

C.公民大会

D.执政官

12.下列行政组织中,属于派出机关的是()

A.消费者协会

B.区政府

C.街道办事处

D.居民委员会

13.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精简机构

B.精简人员

C.转变职能

D.放松规制

14.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物质要素是()

A.经费

B.目标

C.人

D.人际关系

15.在划清中央与地方财政权限方面,目前我国实行的主要制度是()

A.财政包干制

B.分税制

C.统收统支制

D.统收分支制

16.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社会学家是()

A.泰勒

B.威尔逊

C.密尔

D.韦伯

17.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技术手段

D.法律手段

18.美国市政府组织形式中,最古老、最通用的是()

A.市长-市议会制

B.市经理制

C.委员会制

D.大都会区制

19.从静态的角度看,行政组织的基本元素和细胞是()

A.权责关系

B.职能

C.目标

D.职位

20.行政组织最明显的外观表现是()

A.组织意识

B.组织环境

C.组织过程

D.组织结构

21.在行政活动中作出决定、制定规划、发布命令的机关是()

A.决策机关

B.执行机关

C.信息机关

D.监察机关

22.特别重视研究行政组织中人的因素的是()

A.传统行政学

B.行为科学

C.官僚制理论

D.科学管理理论

23.最明显地影响行政组织的宗教环境是()

A.政教合一

B.政教分离

C.宗教自由

D.宗教独立

24.提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这一论断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周恩来

25.隋唐时期,掌管科举考试的政府机构是()

A.吏部

B.户部

C.礼部

D.工部

26.行政组织改革的本质是重新调整()

A.利益

B.职能

C.结构

D.人员

27.集中体现亚里士多德的行政组织思想的代表作是()

A.《理想图》

B.《君主论》

C.《政治学》

D.《代议制政府》

28.环境保护属于各国政府的()

A.社会功能

B.政治功能

C.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

29.行政管理的行为主体是()

A.行政组织

B.立法组织

C.司法组织

D.群团组织

30.官房学派产生于中世纪的()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影响一国行政组织的民族环境因素有()

A.民族人口与分布

B.民族语言

C.民族经济

D.民族文化与传统

E.民族矛盾与斗争

32.行政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有()

A.职能变革

B.结构变革

C.环境变革

D.权力关系变革

E.理论变革

33.我国宋朝的地方行政组织有()

A.郡

B.州

C.路

D.县

E.省

34.行政组织内部的群团,根据其功能发挥情况可以分为()

A.有效群团

B.正式群团

C.无效群团

D.非正式集团

E.中性群团

35.科学合理的行政区划必须有利于()

A.人民的团结

B.国家政权的统一和巩固

C.地方政府积极性的发挥

D.行政组织形式的整齐划一

E.行政组织结构的固定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小题,每小题6分,4分)

36.简述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及其特点。

37.简述市场经济体制中行政组织的功能。

38.简述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特点。

39.简述雷格斯的生态行政组织理论。

四、论述题(本大题小题,第40小题10分,第41小题12分,2分)

40.试述如何在行政组织内部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41.试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分配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4分)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42.材料1:

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防部的军事基地建设管理手册厚400页,军队用房管理手册厚800页,军队文职人员管理手册更是厚达8,800页,其规章制度的繁琐程度无与伦比,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譬如一个价值100美元的蒸汽阀门,一旦漏汽,一周损失蒸汽价值50美元。因此,应该马上加以更换。但是,管理手册规定对于价值100美元以上的采购项目,一定要买最经济合算的。所以,国防部往往要花一年的时间进行测算、招标和更换阀门。这样,也许等一年可以买到便宜2美元的阀门,但这段时间里损失的蒸汽价值超过2000美元。

材料2:

1990年,为了节约财政支出,美国菲利克斯市政府决定对城市垃圾收集进行公开招标承包。该市市政局与三家私营清洁公司参加竞标,但遭到失败。这迫使市政局对自身管理和经营方式进行反思,谋求变革。该局在内部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原有的下属机构合并为5家服务中心。局与服务中心之间签订合同,要求各中心达到一定的利润指标,而将人、财、物的管理权限全部下放给中心。服务中心则必须象私营公司一样,面向市场和客户,争取政府和私人的清洁合同。在这一新的管理体制下,各中心纷纷建立了质量管理小组和生产率委员会,制定了成本核算方法,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将员工报酬与效益挂钩,通过一系列动作,市政局的成本逐渐下降,在竞争中开始脱颖而出。到1995年,它夺回了全市五个区的清洁合同。而在此期间,菲利克斯市的垃圾处理费用也平均每年下降了4.5%.问题:(1)上述两段材料分别描述的是行政组织自身管理中的哪一类方法?其各自主要内容是什么?

(2)比较并评述这两种管理方法。(6分)

(3)它们对中国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方法的改革有何启迪?(3分)

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31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0小题,每小题1分,0分)

1.B 2.A 3.B 4.D 5.D 6.B 7.B 8.A 9.C 10.C

11.B 12.C 13.D 14.C 15.B 16.D 17.D 18.A 19.D 20.D

21.A 22.B 23.A 24.C 25.C 26.A 27.C 28.A 29.A 3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AB C D E 32.A B D 33.B C D 34.A C 35.A B C

三、简答题(本大题小题,每小题6分,4分)

36.(1)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是反映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分工,即以层级制为基础的垂直分工。如管理全国社会事务的中央行政组织与管理局部地区的地方行政组织。

(2)特点:层级越高,管辖地域范围愈广,组织数量愈少。如各国最高行政组织即中央行政机关。层级越低,管辖地域愈窄,组织数量越多。如我国基层的乡政府,数以万计。

37.在市场经济中,经济资源主要是通过市场进行配置的。但市场也有失灵之处,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加以弥补。具体内容有:

(1)调控宏观经济

(2)保证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3)限制垄断,促进公平竞争

(4)提供公共产品

(5)保障公证的收入分配

38.(1)中央集权,皇帝专权

(2)组织演变前后因袭、循序渐进

(3)组织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节制,集中统一

(4)强烈的宗法色彩

39.雷格斯是美国行政学家,他于1957年发表《农业型与工业型行政模式》,1961年发表《行政生态学》,系统表达了自己的组织理论。

(1)提出了三种行政组织模式,即融合型——传统农业社会的行政组织,棱柱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行政组织,衍射型-发达工业社会的行政组织。

(2)重点分析了棱柱型即过渡社会的公共行政组织,指出其三种特征,即异质性、形式主义、重叠性

(3)考察了经济、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外部生态环境与公共行政之间的制约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小题,第40小题10分,第41小题12分,2分)

40.行政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是指行政组织内部各成员之间的交往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行政组织成员的素质、能力发挥,影响着组织内聚力和工作效率。

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1)平等民主。平等是指行政组织成员人格平等、机会均等、在制度面前平等。民主是指组织成员都享有管理权利和义务。

(2)利益共享。就是让组织成员共同分享行政组织所获得的荣誉和利益。

(3)意见沟通。是指要加强组织成员之间的思想、观点和情报信息交换。

(4)激励强化。激励是激发、鼓励人的思想动机,强化是运用奖惩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向。

41.(1)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分配关系看,可将行政组织体制分为集权制、分权制和均权制,处理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实际上就是对三种体制的正确运用。

(2)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分配关系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社会的需要(主要是经济体制的需要)和国家结构形式。

(3)我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其行政组织体制基本上采取集权制的形式,行政决策权主要集中于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有完全的指挥、监督权力,地方政府接受中央政府的命令,自主权较少。

(4)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要求政府具有调控宏观经济、维持市场秩序和实施各种保障的职能,这是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关系的基本内容。

(5)市场经济要求中央政府具有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地方政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负责在本地区范围内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保护环境。

(6)市场经济要求中央政府适度集权和地方政府适度分权,中央与地方主要根据事权的性质合理划分权限,凡宏观经济及全国性事务归中央政府管理,凡地方性事务归地方政府管理。要维持两者之间的协调、配合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4分)

42.(1)材料1描述的是规制型管理,材料2描述的是市场化管理。

规制型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组织标准化;工作秩序化;管理规范化。

市场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行政组织内部管理的市场化;行政组织内部人事制度的市场化;行政组织自我服务功能的市场化。

(2)规制型管理方法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的巨大进步。它追求理性和效率,目的是排除人的情感因素对组织运行的影响,尽可能消除偶然性,使行政组织成为一种客观系统。但是,规制型管理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官僚体制,导致中央集权、层次繁多、行动迟缓的弊端。在新兴的信息社会,人的个性与要求更加复杂多样,事物变化幅度和速度增加,规制型管理已经不能有效地运转,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方法。

市场化管理是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它主张将市场机制引入到行政组织的管理之中,创造一种竞争性环境,从而激发组织成员的潜能,提高效率。作为对规制型管理的改良,市场化管理方法被各国行政改革实践所借鉴,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对于其具体管理方法,各国尚处于探索和改进之中,还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模式。

(3)中国行政组织改革处于从规制型管理向市场化管理的过渡过程之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法制,完善组织管理的基本规章制度,排除行政管理中的主观随意性;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规制过度的倾向,预防过多的规章制度对政府公务员主动精神的压制。

第三篇:行政组织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3.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5.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

6.霍桑实验

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他们的学说是从ZO世纪ZO年代中期到3O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7.“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创立的。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人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人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8.“成熟一不成熟理论” 阿吉里斯创立的。他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指出,组织中的人性是发展的,它们会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仅仅靠正式的组织是难以完成的,这就需要管理者吸收工人参与,采取以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使工人具有多种工作经历,进行角色体验,强化工人的责任,依靠工人的自我管理。

9.棱柱模式理论美国当代著名的行政学家里格斯创立的。“棱柱模式理论”是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里格斯说的农业社会相似于传统社会,工业社会相当于现代社会,棱柱社会则为过渡社会。棱柱社会概念的提出,既是里格斯的重要贡献,也是里格斯的理论特色。10.行政组织的环境分析就是组织管理者对组织的环境进行研究,感知和了解环境及其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适应环境的变化,乃至最终有效地创造有利于组织发展的环境的过程。11.行政组织结构就是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

12.管理层次为组织系统中纵向划分的管理层级的数额。

13.管理幅度为一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

14.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有独立法人地位、有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

15.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6.群体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

17.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程度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

18.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群体规范主要有风俗、文化、语言、舆论、公约、时尚等行为规范及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19.行政组织领导就是指行政组织中的领导者依法运用国家公共权力,通过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控制等方式,引导和影响所属成员达成公共目标的活动过程。

20.权力性影响力又称为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等。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

21.非权力性影响力也称非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扭力,来源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相互感召和相互信赖。

22.行政组织决策是指行政组织系统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就面临所要解决的行政问题而制定和选择活动方案,做出各种决定的过程。

23.行政组织决策体制就是指进行行政组织决策的体系,它是用制度形式固定了的承担行政组织决策任务的机构、人员设置、职权划分以及运行关系的模式。24.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之间,由于目标、各自的特点和利益的不同,所产生的对立态度或行为。

25.工作冲突当人群和部门之间在工作上相互依赖或密切相关而出现职责分歧和工作矛盾时,就可能产生工作冲突。

26.直线/职能冲突主要发生在任务单位与职能部门间的冲突,焦点常在资源分配上或职能部门干预任务系统的决策方面。

27.组织沟通是指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上下级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和通道传递思想、情感、观点和交流情报、信息,以期达到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实现组织和谐有序发展的行为和过程。

28.正式沟通是指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 递和交流。

29.非正式沟通是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它不受组织监控,自由选择沟通渠道。

30单向沟通是指在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和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

31.双向沟通是指信息的发讯者以协商、会谈、讨论的方式对受讯者发出信息之后,及时听取反馈意见,发送和反馈可进行多次,直到双方共同了解为止。32.知识是一种流动性质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以及经过文字化的资讯;此外,也包含专家独特的见解,为新经验的评估、整合与资讯等提供架构。

33.学习是一个使相对持久的变化在经验引起的潜在行为中发生的过程。

34.组织学习是指组织成员不断获取知识、改善自身的行为、优化组织的体系,以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保持可持续生存和健康和谐发展的过程。

35.行政组织学习以行政组织为主体,是指行政组织为应对环境变化,提高治理能力而进行的系统化、持续的集体学习过程,行政组织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并创造出新知识,从而带来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多方面改善以及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

36.单环学习是将组织动作的结果与组织的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绩效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

37.双环学习是重新评价组织的本质、价值和基本假设。双环学习也被称为“变革型学习”。

38.三环学习是指组织应该学习如何学习,并将之命名为再学习或次级学习。这是最深程度的学习。

39.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心理意识、行为规范、活动准则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40行政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行政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对组织及其成员具有持久影响力的行政价值观、行政意识、行政规范和行政思维模式的总和。

41.示范法即通过总结宣传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发挥党员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表彰先进人物等方法,使行政组织文化成为组织成员行政行为的导向。

激励法即运用精神与物质的鼓励或者两者相结合的鼓励,通过开展评比、奖励、提口号、提目标、提要求等活动,给先进以荣誉、让先进得实惠,激发全体组织成员的事业进取心,促使他们主动努力工作,并把自身的行政工作成就建立在有利于国家、社会和组织发展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在生活方面关心他们,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43.绩效管理就是通过对行政组织绩效标准的设定、实施和对完成情况的评估、反馈来改进和优化管理。

44.标竿管理就是从分析本行业的标竿的行为着手,学习其成功的经验,以提高自身绩效的一种绩效管理方法。标竿管理最早由美国的施乐公司提出,现在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重要方法。

45.绩效评估就是用事先确定好的指标和标准来衡量绩效实践状况,以确定绩效实践水平的活动。

46.组织变革是指组织系统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对组织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调整,改变旧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组织管理形态,以维系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并借此提高组织效能的一个过程或行为。

47.组织发展是指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合理地设计组织的结构与体系,妥善地运用、调整组织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对组织管理的模式和人的行为实施变革;从而增进组织的有效性和活力,实现组织效能的一种过程。

48.工作再设计 3.工作再设计就是通过对工作进行重新调整和再设计,使工作更有趣并富有挑战性,以此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

49.斯坎隆制度是以它的创始人斯坎隆命名的一种管理制度。斯坎隆原是拉帕因梯钢铁厂的工会负责人(后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38年该厂濒于破产。在斯坎隆的创议下,制定出劳资合作的管理办法,推行民主化的组织变革。他所提出的管理制度被许多工厂效仿,成为西方一种“民主化”的管理制度。

50.过程咨询就是用一系列的顾问活动,来帮助变革人员认识、了解和处理周围环境所发生的事件。

51.团队建设就是依靠群体成员自己来提高群体效率的计划性活动,其目的在于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分析和处理群体内存在的问题,协调和改进群体内部的关系,发挥群体效率,提高组织效率。

52.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或“T组训练”,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式。敏感性训练就是通过群体间相互作用的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提高受训者对自己、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

53.调查反馈法主要是利用问卷向一个组织来收集有关组织与成员的资料,组织成员以这些具体资料为基础来共同诊断组织存在的问题并拟定解决问题的具体计划。

第四篇: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方法

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方法

一、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方法的含义和意义

(一)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方法的含义

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方法,是指行政组织为保障行政目标的实现,对行政组织自身及其成员进行控制与管理的方法、措施和手段的总和。

必须指出的是,行政组织的管理方法,事实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政组织对系统内部的自身管理,二是行政组织对社会的管理。行政组织之所以能够对社会进行管理,是因为政府本身是一个具有高度自组织能力的有机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管理的能力。

事实上,政府行政组织在管理社会的同时也在管理自身,或者说管理自身是管理社会的前提。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行为是政府行政组织内部一系列管理环节,如功能配置、机构设置、权责划分利人员配备等优化、协调运转的结果,没有政府行政组织自身的科学管理,就不会产生科学高效的政府行为,自然也就不会有适合社会需要的政府角色。政府行政组织的自身管理能力越强,社会管理功能也就越完善。

(二)研究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方法的意义

研究、分析与把握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方法,对于行政组织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方法是行政领导控制与管理行政组织的工具。中国共产党一向注重工作方法的研究,重视工作方法的意义。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行政组织的任务日益繁重、机构日益扩大、人员日益增加,行政组织内部管理的工作千头万绪。行政领导如果不研究、不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就难以保证行政组织自身协调、高效地运转,难以在行政组织内部做到令行禁止、指挥统一而迅速。所以,掌握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科学、民主的方法,是各级行政领导有效控制与管理行政组织的重要工具。

2.做好行政组织的自身管理是行政组织有效实施对社会事务管理的前提。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好坏,对行政组织的社会管理效率有着相当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对社会的管理是政府自身管理中职能配置、机构设置、权责划分、人员配备等一系列环节的结果。没有政府自身的科学管理,就没有政府对社会的高效管理。

二、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一般方法

(一)规制型管理

规制,即规章制度。规制型管理是一种采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行政组织成员的行为,以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管理方法。规制型管理方法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的巨大进步。在此前的传统农业社会,行政组织的管理往往是领导者凭借个人经验进行的,缺乏合理的分工、明确的制区与严格的制约,管理方法的零散杂乱在组织中造成了混乱无序、人心涣散、滥用权利、徇私舞弊、贪污腐败、裙带作风、效率低下等恶果。针对这种种缺陷,规制型管理方法强调对行政组织及其成员实行理性化管理,要求在行政组织内部进行专业分工、层级节制和严格规范,并以此作为提高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目标的基本方式。

具体而言,规制型方法的主要内容是:

l.组织标准化

为了完成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规制型管理在组织中推行标准化方法,以此提高工作绩效。它包括三个方面:(1)分工专业化。这是组织标准化的基础,它要求行政组织内每个职位的工作任务尽可能地简化、单一化,并把组织活动分解为各项比较细致的工序。(2)工作指标化。即对各个职位的工作要求作出说明,规定其完成工作的数量、质看、时间和程序。(3)人员统一化。组织中每个职位上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能力,每个职位对任职者的素质和能力都有明确的统一标准,并要经过严格的培训,以使其能按质按量完成职位任务。

2.工作秩序化

秩序是一切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规制型管理方法强调往行政组织内部的各要素、环节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使相关组织之间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形成了一个无障碍的工作流。它要求理顺组织内外的各种关系,包括命令服从关系、信息沟通关系、意见反映与反馈关系等。与此同时,它要求彻底清除人的随意性和传统组织的杂乱无章,使行政组织成为一架精密的机器。

3.管理规范化

规制型管理严格按规章制度行事,坚决抵制人情关系的干扰。它包括:(l)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坚决排斥一切人力的、情感的、偶然的因素,尤其是排斥不良人际关系的影响。(2)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使组织成员具有平等感和公平感。所有的组织成员都必须遵守规则和纪律,不因个人情感的不同而不同。(3)明确规定每一成员的职权范围和协作形式、使各个成员正确行使职权,减少摩擦和冲突。(4)精确计算组织成员的工作成果,以业绩为依据进行奖惩,公正、客观、合理地处理问题。

(二)情感型管理

西方行为科学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丰富了情感型管理的内容,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他们在相互的争论与融合中推动了情感型管理方法的精细化、科学化。

归纳起来,情感型管理中最基本的方法有四个:

1.激励

组织是人的集合作,组织的活动是由人来进行的。只有使参与行政活动的每个人始终保持高昂的土气,行政组织才能实现较好的绩效。激励就是对人进行某种刺激,以诱发其高亢情绪的过程。当人受到某种刺激后,产生了一定的需求,形成了行为动机,然后开始行动。需求是激励中的主要因素,没有需求就不能产生行动。情感型管理方法认为人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行政领导者只有针对人的不同需求,分别用物质、尊重与自我实现等内容作为刺激物,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工作热情。

2.沟通

情感型管理方法认为人与人之间由于出身、教育、地位、个性等因素的差异,对组织目标等问题的认识往往存在较大的差距与隔阂。为了消除矛盾、达到相互信任和了解,就需要经常地进行纵向与横向、正式与非正式的相互沟通,从而使组织成员之间达到相互了解和信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产生强大的内聚力,以完成组织目标的活动。沟通是行政组织的血液,正是沟通赋予行政组织以生命力。如果没有沟通,行政组织的活动就无法进行。

3.参与

一切管理活动都应该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掘人的潜能为根本。参与管理的方法充分肯定人性的积极面,认为只要让组织成员参与行政组织的管理,他们是乐于工作并寻求全面发展的。参与管理方法认为组织管理的最佳境界,就是组织成员把组织任务当成自身之事。而要达到这种境界,组织与个人之间就应该建立一种相互开放的关系,即个人努力工作,组织创造条件让个人了解并参与制定与之有关的组织目标、计划与规范。

4.协调

协调是指消除行政组织内、外部的矛盾,减少管理过程中的功能损耗,建立和谐融洽的上作关系,使组织的整体功能得以实现的一种管理活动。协调的管理方法要求及时发现行政组织运行中的矛盾冲突,具体分析其原因,并采用各种措施加以疏导,保证行政组织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将组织各部门、各成员的努力统一到组织的总体目标上来,和谐一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在行政组织的自身管理中,既包括了内部的各部门、各成员、各活动方面之间的协调,又包括了该组织与外部其他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协调活动。

(三)市场化管理

我们知道,社会的客观需要是行政组织产生、存在、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环境对行政组织的要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要求行政组织将部分功能推向社会、推向市场、实行市场化外,还要求行政组织自身管理市场化。

其具体内容有:

l.行政组织内部管理的市场化

即在行政组织内部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划分责任中心,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自治性单位。这样,传统的规制管理放松了,下级政府和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大大增加,行政组织内部也从过程导向的控制机制转向结果导向的竞争机制。其特点:

(1)权责明确。责任中心较之于整个组织是一个很小的工作单位,它的目作比较具体,可以清楚地衡更出组织成员个人所做努力与组织目标实现程度之间的关系,避免模糊性。

(2)结果导向。在规制型管理中,上级既注重下级的工作结果,又注重其完成工作的过程。在市场化管理中,上级不必过问各个责任中心完成任务的过程,只需注重其工作的结果。责任中心在力求达到自身目标的同时,就会自动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3)合同约束。即用合同约束代替部分规章约束。合同只重结果,下级自由活动的余地增加,上级的管理工作量也减少民。

(4)用户至上。在规制型管理中,组织成员的约束力主要来自上层;在市场化

管理中,组织成员的约束力主要来自用户。若用户不满意,责任中心的利益必然会受损失,用户本身就有了否决权。此时,行政组织成员为用户服务的意识大大强化。

2.行政组织内部人事制度的市场化

传统的政府公务员制度是在规制型管理时代确立的,它有效地消除了官职恩赐制和政党分赃制的弊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政府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管理效率,以适应信息社会需求。在这方面,传统的公务员制度是不够理想的。为此,许多国家仿照私人企业的管理方法,对政府人事制度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其核心是建立灵活、高效、富有竞争力的用人机制。具体包括:

(1)实行合同雇佣制。与私人企业一样,政府对未来劳动力的需要也具有不确定性。合同雇佣制有助于政府对不确定的环境作出灵活、快捷的反应,摆脱传统的公务员终身任职原则的束缚,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增加或裁减人员。

(2)淡化职位分类。职位分类妨碍公务员在政府内部的自由流动,难以达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市场化管理要求超越职位分类的局限,大幅度地简化职位分类,造就通才,增加灵活性。

(3)简化管理规则。大幅度精减繁琐的人事规章,授予第一线人员以足够的自主权,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公务员录用、晋升等方面的管理权限逐渐转移到各级业务部门手中。

(4)改革工资制。大力推行绩效工资制,使公务员的劳动报酬与工作成绩直接挂钩,尝试将各部门节约的行政经费按一定比例作为奖金发放。

3.行政组织自我服务功能的市场化

行政组织自我服务功能的市场化。即在行政组织内部的自我服务活动中引进市场机制,将政府与社会力量联结起来,通过多元竞争提高政府自我服务的能力,减少服务费用和成本。在内部的自我服务功能上,政府不一定要自己直接经营,而是可以设立特殊的市场,花钱为自己购买服务,并进行宏观管理。比较有效的做法是政府采用一种竞争性的市场招标形式,公营组织、私营组织和政府机构都可以参加投标竞争,赢得合同。例如西方国家的政府采购制度,一方面用控制总预算开支的方法来大力减少具体审批程序,赋予一线业务部门以足够的自主权;另一方面要求凡是超过一定数额的政府采购项目,必须进行公开招标,竞争择优。

三、案例

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

材料一:20 世纪80 年代,美国国防部的军事基地建设管理手册厚400 页,军队用房管理手册厚 800 页,军队文职人员管理手册更是厚达8800页,其规章制度的繁琐程度无与伦比,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譬如一个价值100 美元的蒸汽阀门,一旦漏汽,一周损失蒸汽价值50 美元。因此,应该马上加以更换。但是,管理手册规定对于价值100 美元以上的采购项目,一定要买最经济合算的。所以,国防部往往要花一年的时间进行测算、招标和更换阀门。这样,也许等一年可以买到便宜2 美元的阀门,但这段时间里损失的蒸汽价值超过2000 美元

材料二: 1990年,为了节约财政支出,美国菲利克斯市政府决定对城市垃圾收集进行公开招标承包,该市市政局与三家私营清洁公司参加竞标,但遭到失败。

这迫使市政局对自身管理和经营方式进行反思,谋求变革。该局在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原有的下属机构合并为5家服务中心。局与服务中心之间签订合同,要求各中心达到一定的利润指标,而将人、财、物的管理权限全部下放给中心。服务中心则必须像私营公司一样,面向市场和客户,争取政府和私人的清洁合同。在这一新的管理体制下,各中心纷纷建立了质量管理小组和生产率委员会,制定了成本核算方法,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将员工报酬与效益挂钩。通过一系列动作,市政局的成本逐渐下降,在竞争中开始脱颖而出。到1995 年它夺回了全市五个区的清洁合同。而在此期间,菲利克斯市的垃圾处理费用也平均每年下降了4.5%。

思考:

1.上述两段材料分别描述的是行政组织自身管理中的哪一类方法?其各自主要内容是什么?

2.比较并评述这两种管理方法。

3.它们对中国行政组织自身管理方法的改革有何启迪 ?

答:

1.材料一描述的是规制型管理,材料 2 描述的是市场化管理。规制型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组织标准化;工作秩序化;管理规范化。市场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行政组织内部管理的市场化;行政组织内部人事制度的市场化;行政组织自我服务功能的市场。

2.规制型管理方法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的巨大进步。它追求理性和效率,目的是排除人的情感因素对组织运行的影响,尽可能消除偶然性,使行政组织成为一种客观系统。但是规制型管理形成了一种典型的官僚体制,导致中央集权、层次繁多、行动迟缓的弊端。在新兴的信息社会,人的个性与要求更加复杂多样,事物变化幅度和速度增加,规制型管理已经不能 有效地运转,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方法。

市场化管理是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它主张将市场机制引入到行政组织的管理之中,创造一种竞争性环境,从而激发组织成员的潜能,提高效率。作为对规制型管理的改良,市场化管理方法被各国行政改革实践所借鉴,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对于其具体管理方法,各国尚处于探索和改进之中,还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模式。

3.中国行政组织改革处于从规制型管理向市场化管理的过渡过程之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法制,完善组织管理的基本规章制度,排除行政管理中的主观随意性;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规制过度的倾向,预防过多的规章制度对政府公务员主动精神的压制。

第五篇:第五章 行政组织目标

幻灯片1

第五章

行政组织目标

第一节

行政组织目标概述 第二节

行政目标的结构与类型 第三节

行政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第四节

行政组织目标管理 幻灯片2 第一节 行政组织目标概述 1.组织目标

一般而言,组织目标是指一个社会组织(企业组织、行政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努力争取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

组织目标对于组织成员的活动具有公共指向性; 组织目标代表着一种未来状态; 实现组织目标需要投入特定资源;

组织目标具有评估组织及其成员绩效的工具作用 幻灯片3 第一节 行政组织目标概述 2.行政组织目标

行政组织目标是指行政组织为了实现特定的未来状态而设定的一种可以激励组织成员投入特定资源,并且可以用作组织管理工具的公共导向。行政组织目标的特征:

强制性

服务性

和谐性

复杂性

动态性 幻灯片4 第一节 行政组织目标概述 3.行政组织目标的作用

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

整合作用

管理工具作用 幻灯片5 第二节 行政组织目标的结构与类型 1.行政组织目标的结构

纵向目标:目标标准的提高和绩效的改善

横向目标:原有目标的范围或内涵的超越

外部目标:是组织需要为外部主体提供的一种未来状态

内部目标:为了实现外部目标,组织调动成员的积极性,改

善内部管理,更好地运用内部资源

战略目标:在特定时限后所设想要达到的一种状态,它的未

来指向性很强,激励作用明显

战术目标:指向很明确,激励周期短 幻灯片6 第二节 行政组织目标的结构与类型 2.行政组织目标的类型

消极目标:具有较强的限制性的目标,它主要是用来规制特

定主体的某种行为,以免公共利益受到损害

积极目标:具有较强的发展性和激励性的目标,主要用来调

动特定主体的积极性,从正面引导行为主体朝行

政组织希望的方向发展

经济目标:属于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性质

文化目标:

社会目标:强调公平导向、以人为本

幻灯片7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1.行政组织目标的二分法

幻灯片8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2.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

维护社会公平

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回应社会公众的要求

提供公共服务 幻灯片9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2.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

维护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是指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的统一,生产行为激励机制和社会正义供给制度的有机统一

生产行为激励机制的内容是,为所有生产主体和个人提供公平、公开、竞争性的生产环境,维持市场秩序,为生产主体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供机制支持。

社会正义供给制度的内容是,为社会个体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利提供制度保障,确保人的基本尊严与社会归属,向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个体提供帮助、改善他们的福利。幻灯片10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2.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

提高社会生产效率

社会生产效率是衡量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和文明状况的公认指标之一。社会生产效率是对一个社会的生产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的比例关系的衡量。

行政组织提高社会生产率的机制主要包括: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政策,调控投资规模和速度,具体运作和监管重大工程项目,提高社会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协调区域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形势,改革人事管理体制,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科技进步,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等。幻灯片11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2.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

回应社会公众的要求

回应社会公众的要求是指行政组织通过获取社会公众对政府管理的各种要求,并将这些要求进行整合,然后根据行政组织的实际情况,采取具体行动对这些要求加以满足和实现的行为过程。

回应社会公众要求的机制主要包括:把回应社会公众作为一种理念坚持下来;行政组织应当把回应社会公众要求的目标纳入工作议程中去,使组织成员能够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自主地回应社会公众的要求;行政组织还要建立、完善和实施考核机制,系统、双向、开放地考察其回应效果。幻灯片12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2.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

提供公共服务

提供公共服务是指行政组织向社会公众提供市场主体所不能或不愿意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它的作用在于通过税收—公共支出机制为社会成员提供均等而持续的服务,保障每个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和法律规定的各项公民权利。

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与范围:提供经济基础;提供各种具体的公共服务—提供国家安全,自然灾害救援,维护水陆交通要道,洪水防治;协调与解决团体冲突;维护公平竞争;保护自然资源;向弱势群体提供必需的商品和服务;保持经济稳定。幻灯片13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2.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

提供公共服务

提供公共服务的机制。首先,社会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向政府表达自己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其次,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组织整合这些关于公共服务的需求,制订提供公共服务的政策和计划,安排具体的公共项目。最后,以政府行政组织为主通过各种方式执行其政策和计划,管理公共项目。幻灯片14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3.行政组织的内部目标

管理资源

绩效管理

机关管理

组织发展 幻灯片15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管理资源

行政组织为了维持正常运转和实现特定目标,必须拥有、管理特定的组织资源。

行政组织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公共权力、公共资金、办公设备与人员装备,以及相关物质资源、依法代理国家的土地资源等。

行政组织资源管理:高层次管理者是组织的领导层,负责根据行政组织的整体目标拟定资源使用规划;中间层次的管理层,负责协调基层组织成员的资源使用要求;基层组织成员负责具体运用组织资源实现具体的组织目标。

幻灯片16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的内涵:绩效管理主体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测量标准,对组织成员及组织自身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并据此得出考核结果,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以提高行政组织绩效的管理活动。

绩效管理机制:由绩效管理的主体、原则、测量标准和奖惩制度等因素组成。绩效管理的主体一般指行政组织的领导层、上级组织和社会公众。原则主要是:效率与公平并重,效率与民主兼顾,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同步。绩效管理的一级、二级标准主要包括: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科教文卫,生态环境,社会治安和其他测量标准。绩效管理的奖惩制度主要包括:精神奖惩,物质奖惩,晋升级别与职务,降低级别与职务,以及交流培训等方面的奖励和惩罚。

幻灯片17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机关管理

机关管理的内涵:机关在这里是指狭义的由行政组织的人员、财务、设备等组成的办公处所,它是行政组织成员的日常工作场所。

机关管理实践:机关管理实践活动是由行政组织领导、专门负责人员和机构具体实施的,我国各级行政组织分别设有相应级别的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管理的主要原则是:服务、高效、廉洁、科学化、制度化。

幻灯片18 第三节 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与内部目标

组织发展

组织发展的内涵:是指行政组织为适应内外环境及条件的变化,适时、有效地对组织的目标、结构及组成要素等进行调整和修正。

组织发展的机制:行政组织发展的主体,一种是组织成员自下而上式的组织发展,通过组织成员知识的、态度的、个体行为的改变与发展导致群体行为和组织的整体发展,这种组织发展方式的主体是组织成员;另一种组织发展方式则与此相反,强调具备职位权力的组织领导的作用,自上而下地推动组织发展,这种组织发展方式的主体是组织领导层。行政组织发展的程序包括:确定组织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分析、判断的结果决定是否推动组织发展,然后制定相应的组织发展计划并执行之,最后对组织发展的效果进行评估,形成新的组织发展循环。幻灯片19 第四节 行政组织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含义

目标管理是一项围绕组织目标开展的系统管理活动,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效率,它采取的主要管理方式包括目标制定过程中的共同参与、目标执行过程中的责任与控制。

主要环节包括目标的制定、执行与协调,监督、评估和反馈引发的再循环。

幻灯片20 第四节 行政组织目标管理

目标制定的原则

民主参与

系统协调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现实可行性

制定组织目标的方法与技术

目标分解法

目标综合法

目标滚动法

环境适应法

资源规划法 幻灯片21 第四节 行政组织目标管理

目标执行前提条件

组织及其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强

组织认同感强

组织目标得到组织领导的重视

目标明确

具体开展目标执行

目标与人力配置

目标与组织资源配置

组织协调与监管

目标修正 幻灯片22 第四节 行政组织目标管理

目标评估

评估标准:回应性标准、数量标准、质量标准、成本标准、满意度

评估方法:数量分析、现场评估、自我评估、内部评估、外部评估

目标反馈

奖惩责任人员

提供目标管理信息 幻灯片23 第四节 行政组织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标管理的优点:奖励作用明显,管理成本低,资源配置效率高,有利于组织发展

目标管理的不足:容易偏重于短期目标,设置目标存在困难,管理权变性差,容易导致管理缝隙

行政组织目标管理中注意事项 适于目标管理的组织与情势。目标确定性强、周期性强的行政组织比较适合采用目标管理方法。

组织的成熟度与组织成员的素质。成熟的组织中推行目标管理比较容易,执行目标管理的成本也较低。高素质的组织成员更容易自觉执行组织目标 合理组合组织目标。幻灯片24 复习思考题:

1.行政组织目标的含义是什么? 2.行政组织目标有哪些结构和类型? 3.行政组织的外部目标有哪些? 4.行政组织的内部目标有哪些? 5.试述行政组织目标管理的过程

6.试辨析行政组织目标管理的优点与不足

下载第四章—行政组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四章—行政组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政会议组织管理办法

    北京远洋基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行政会议组织管理办法 为规范公司各种行政会议的计划、审核、批准、组织、召开、纪要、落实等的方法和步骤,更好地贯彻落实中远房地产和董事会......

    论我国行政组织的改革

    论我国行政组织的改革 概要:随着经济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管理领域的改革也逐步推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改革不断深入且取得......

    公司行政会议组织管理办法

    公司行政会议组织管理办法(试行)本管理办法为规范公司为组织生产经营和各项管理工作而召开的各种行政会议的计划、审核、批准、组织、召开、纪要、落实等方法和步骤。 本办法......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学习型组织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提高城管局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新的更高......

    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指导

    《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指导》主观题及解答 考试提示: 《行政组织学》的全部考试范围都在《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指导》,题型分别为:名词解释20分、单项选择题10分、多项选择题10分......

    行政组织理论整理5篇范文

    1.1 商鞅的行政组织思想主要强调(“以法为本” ) 1.3 外国奴隶制时期最典型的具有行政组织的国家不包括(古巴比伦 ) 1.5 奥斯本和盖布勒认为企业家政府应具备一些典型特征,不包括......

    自考 行政组织理论 复习摘要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组织与行政组织一、组织与行政组织1.组织的含义组织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实现共同目标的工具,产生于人类的生产斗争和社......

    行政组织学期未复习资料2

    行政组织学期未复习资料2(专科)三、名词解释1、组织:组织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的要素构成,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