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吕青-水产良好养殖规范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展望

时间:2019-05-15 07:56: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0吕青-水产良好养殖规范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展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0吕青-水产良好养殖规范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展望》。

第一篇:10吕青-水产良好养殖规范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展望

水产良好养殖规范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展望

吕青吕婕高建国

(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青岛 266001)

摘要:本文对水产良好农业规范(GAP)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对中国水产良好农业规范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水产GAP应持续完善和改进;应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应区域化开展;应关注对养殖化学投入品的控制。

关键词:良好农业规范(GAP)水产发展现状应用展望前言

全球水产养殖增长迅速,近20年水产养殖产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率增长,目前已占全球鱼类总产量的52%。水产养殖是一个高度多样化的生产部门,是在各种各样的政治、社会、经济和环境条件下运营,包括有许多不同的体系、地点、设备、方法、加工流程和产品。随着水产养殖产量的增长,人们也开始担心可能会给环境、地区及消费者食用安全性带来负面影响。水产品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影响其消费信心;而且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食品生产、制造、运输和销售组织或其他相关组织的商誉;甚至还影响到食品主管机构或政府的公信度。因此,对所有从事水产品生产、加工、储运或供应的所有组织而言,安全的要求是首要的。对于养殖水产品,其包括养殖在内的初级生产阶段的安全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下游,甚至消费阶段水产品的安全。把“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概念整合纳入水产养殖场管理中已成为全球水产养殖业界的共识。

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简称GAP)是一套针对农产品生产(包括作物种植和动物养殖等)的操作标准,是提高农产品生产基地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应用于水产养殖的GAP(Good Aquaculture Practice)即“水产良好养殖规范”。该规范是一种有效的优化水产养殖模式、提高水产养殖企业日常管理水平、实施可持续发展而开展的一种管理形式。由于水产良好养殖规范受到寻求满足食品保障、安全、质量、生产效率和中长期环境受益等相关方,包括政府、食品加工业、食品零售业、养殖和养殖业者和消费者的关注和承诺,因而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并在各国以政府和行业规范的形式得到建立和发展。

2良好水产养殖规范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2.1渔业负责任行为守则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95制定的《渔业负责任行为守则》为世界渔业管理构筑了一个基本框架,对促进各国渔业和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守则要求各国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建立适宜的行政管理框架,将守则本土化,依法合理利用资源,科学使用化学药品等各种投入品,负责任地利用水生遗传物种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确保水产养殖不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努力做到可持续发展。在《渔业负责任行为守则》第9条第4款第1项要求各国促进鱼类养殖业者及其小区发展负责任的水产养殖实践,其第7项确保水产养殖产品的食品安全,提倡负责任的水产养殖。

2.2水产养殖认证指南

在世界粮农组织(FVO)的水产养殖认证指南是水产养殖标准制定机构、认证机构验证机构或制定和执行水产养殖认证方案的指南。水产养殖认证指南中提出水产养殖活动应在确保养殖对象健康福利的方式下进行管理,通过健康最优化、压力最小化、减小水产动物疾病风险,保持生产周期各阶段的健康的养殖环境。

为建立全球化的水产养殖生产和认证准则,实现不同认证种类间的协调和互认,FAO制定了《负责任渔业行为准则》(CCRF)框架内统一的《FAO水产养殖认证指南》,以期作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开展水产养殖认证的参考。水产养殖认证指南提出了最低实质性标准,包括动物健康和福利、食品安全和质量、环境完整性和社会责任。水产养殖认证指南提出了最佳管理操作(BMP)的概念,即旨在改进产品数量、安全和质量的管理方法,同时考虑了动物健康和福利、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性等因素。

2.3负责任水产养殖计划(RAP)

全球水产养殖联盟制定了《负责任水产养殖计划》(Responsible Aquaculture Program,RAP)以促进水产养殖的最佳养殖规范。RAP计划鼓励通过对环境和社会负责的方式养殖安全、健康的水产品。其重要的目的是促进水产养殖行业的效益和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其寻求最小的生态影响,水资源的保护,饲料和药物使用的改善和减少排放。

2.4 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LOBALGAP)

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LOBALGAP),由欧洲零售商行业协会EUREP于1997年组织编制完成,原名EUREPGAP(习惯称为欧洲良好农业规范),是许多欧洲大型零售商为了确保其经销的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起草制定的针对供应商的产品认证标准。EUREPGAP随后演变成农产品生产商及其零售顾客平等伙伴关系的组织,其成员主要来自零售商、农产品生产和养殖者和农业生产辅助组织。欧盟以及国际上许多大型采购商将通过EUREPGAP认证作为农产品供应商的准入条件。2007年,鉴于EUREPGAP已经被世界各国的充分接受、支持与参与,更名为GLOBALGAP。GLOBALGAP在控制食品安全危害的同时,兼顾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区域文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并以非官方的、通过合格评定的方式来推广实施。GLOBALGAP作为合格评定的标准来评定和实施,通过文件中的控制点和符合性标准,对所实施的良好农业规范提供系统的、持续的客观验证。GLOBALGAPP是包含通则、GLOBALGAP控制点和符合性规范及GLOBALGAP检查表的一系列标准化文件。

目前,GLOBALGAP已经制定了综合农场保证(IFA)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综合农业保证标准的范围覆盖了用于人类消费的农作物、畜禽和水产等多个模块。其中水产包含鲑鱼、虾、鮰鱼、罗非鱼模块。而在GLOBALG.A.P.第四版标准修订时,将水产模块进行整合,制定统一的模块,不再采取具体水产品种模块的方式。GLOBALGAP关注食品安全、动物福利、环境保护、工人的健康、安全和福利。水产基础模块包括养殖场管理;繁殖;化学品;员工健康和安全;水产品福利、管理和饲养;捕捞;取样和检测;饲料管理;虫害控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管理;水的使用和排放;社会责任等。GLOBALGAP要求水产的苗种、饲料均来自经过GLOBALGAP认证的来源。

2.5 最佳养殖规范(BAP)

最佳养殖规范(又称最严谨的水产养殖规范)(Best Aquaculture Practices,BAP)是由全球养殖联合会(GAA)所制定的,联合会的地点设在美国,整个组织由技术专家和非政府机构组建。BAP的主要内容是检验全球范围内的水产品繁育和养殖过程以及养殖场和加工厂的各项生产标准。已经制定和应用的标准和相关指南包括虾育苗场、虾养殖场、罗非鱼和鮰鱼养殖场及水产品加工厂。水产养殖饲料厂的相关标准和其他水产品的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BAP关注环境和社会责任、食品安全和可追溯性。以养虾场为例,对包括养殖场的所有权和合法性、社会关系、从业者的安全和雇佣关系、红树林的保持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污水管理、沉淀物管理、土壤/水的保持、苗种资源、供给品的储存和处置、药物和化学制品的管理、微生物卫生、收获和运输均有要求。

2.6良好养殖操作规范(GaqPs)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正在研究制定针对对虾养殖中的致病菌的《良好养殖操作规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制定了《良好农业生产规范》虽然有了上述的努力,但目前还没有有全球认可的养殖业者指导原则、标准、预防措施或训练课程。因此,FDA与马里兰大学联合成立食品安全暨应用营养联合研究所深入研究食品安全计划,测试一系列安全水产养殖实践(GAPs),了解生产、政府管理和学术研究部门对降低水产养殖水产品食品安全风险的互动,并制定未来整体GAPs培训课程及技术手册。上述GAPs培训课程是为业界代表、政府养殖援助机构和专业水产养殖顾问所设计,课程包括GAPs的意义、食品安全风险有哪些、如何避免养殖生物遭受病原体感染及其处理的小型养殖场或大型养殖企业如何实施GAPs、产业协会或政府机构评估养殖小区履行GAPs计划的成效等。FDA还将制定优良水产养殖指导原则。

2.7行为守则标准(CoC)

泰国渔业局制定并实施了虾养殖业的《行为守则标准》(Code of Conduct ,CoC),目标是系统管理虾生产以达到国际质量标准并管理整个生产线的环境,从养殖场到加工场,以保持可持续的虾养殖业和开发优质虾生产技术。标准包括运行虾孵化场、养殖场和捕捞以及从养殖场到加工场、批发商和出口商的准则。此外,已经为虾的卫生生产制定了《良好水产养殖操作(GAP)准则》。中国水产GAP的发展进程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从2003年起,组织农业、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参照EurepGAP《良好农业规范综合农业保证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和《良好农业规范综合农业保证通则》(2005年2.0版),遵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确定的基本原则,以及中国国情和法律法规,开展了对良好农业规范技术的研究,并开始了相关标准的编定工作。中国良好农业规范水产养殖系列国家标准于2008年2月1日发布,于2008年4月1日实施。

GB/T20014.13-2008良好农业规范第13部分:水产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20014.14-2008 良好农业规范第14部分:水产池塘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20014.15-2008 良好农业规范第15部分:水产工厂化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20014.16-2008 良好农业规范 第16部分:水产网箱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20014.17-2008 良好农业规范 第17部分:水产围拦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20014.18-2008 良好农业规范第18部分:水产滩涂、吊养、底播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20014.19-2008 良好农业规范第19部分:罗非鱼池塘养殖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20014.20-2008 良好农业规范第20部分:鳗鲡池塘养殖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20014.21-2008 良好农业规范第21部分:对虾池塘养殖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20014.22-2008 良好农业规范第22部分:鲆鲽工厂化养殖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20014.23-2008 良好农业规范第23部分:大黄鱼网箱养殖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20014.24-2008 良好农业规范第24部分:中华绒螯蟹围拦养殖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2007年7月GLOBLGAP标准改版,2007年8月我国也考虑GLOBLGAP标准改版情况和国际互认的需要,根据GAP试点工作的有关情况,为了配合茶叶、水产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工作开展,对我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实施规则(试行)》(CNCA-N-004:2006)进行了修订,发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实施规则》(CNCA-N-004:2007)。

我国的ChinaGAP标准的建立考虑了我国的农业生产特点,创新和丰富了国际GAP标准。将认证分为2个级别的认证:一级认证与GLOBALGAP的要求一致;二级认证考虑了我国实际农业生产要求。标准体系的创新既保证了ChinaGAP在我国的适用性,也为消除国际贸易壁垒奠定了基础。

我国的水产GAP根据水产养殖的内在规律和技术要求,对水产养殖选址、水质、水产苗种、水产饲料、药品、养殖设施、疾病防治、捕捞、运输、员工及动物福利、养殖生产记录、环境保护、日常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可接受的控制点和符合性规范,并将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原理应用到其中。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将GAP这一管理手段能有效被各水产养殖企业所普遍采用。GAP 建立的最终目的就是确保水产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避免因产品安全问题而导致的诸多后续问题。

目前,水产GAP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参考GLOBALGAP的修订,也正在进行新版的修订。

4水产GAP的应用展望

4.1 不是零风险的体系,需要持续完善和改进

纵观目前发达国家水产GAP的发展,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水产安全是GAP要管理的首要方面。对水产安全的管理更多地是借鉴HACCP方法,通过危害分析(包括危害的识别和评价)和对危害的控制及预防来实现食品安全危害的动态管理,以生产出满足人类安全消费的水产产品。同时,结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农产品品质管理的要求,建立水产产品追溯机制和内部自查措施,实现水产养殖生产过程的动态管理,以达到水产业持续和谐发展的目的。水产GAP的焦点在于降低风险而不是消除风险,不是零风险的体系,而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随着信息和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将不断扩大识别和降低水产养殖危害的理解,政府机构也将不断采取措施(如适当修订GAP或提供附录或增加指南文件)更新水产GAP。

4.2 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

水产GAP要求对相关的风险进行书面评估,并针对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实施水产GAP必须正确运用风险分析的理论,用科学的方法评估与水产品安全、环境保护、员工健康安全等相关的风险,以药物残留风险分析为主线,重点关注于水产品安全的风险评估;以场地风险评估为基础实施风险管理,同时密切关注捕获、加工过程的风险管理,才能确保策划、建立和实施的良好农业规范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4.3提高水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区域化开展

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从全国整体来看,各地发展水平相差悬殊,水产养殖主体生产管理能力较低,全面达到水产GAP的要求很不现实。然而,在现有的监管体系的基础上按照水产GAP的要求开展“区域性”农业良好规范的实施,逐步转变生产组织形式,提高水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将逐步提高我国养殖水产品卫生控制水平,有效实施水产GAP。

4.4 关注对养殖化学投入品的控制

对养殖化学投入品采购、验收、仓储、发售以及用药指导和药效跟踪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和系统控制,可以从采购供应源头有效保障水产养殖化学投入品安全,并实现投入品安全追溯。

4.5 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对GAP 重要性的认识

应充分认识水产GAP适应当前国际食品安全控制趋势的重要性、必要性和事半功倍的显著性效果等特点,逐步帮助养殖场和养殖水产品加工企业树立正确的养殖理念,体会到采用GAP对养殖水产品安全的保障以及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益。

加强对水产GAP研究与推广工作的科技投入

目前我国有关水产GAP 方面的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在水产品养殖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水产GAP 研究与推广工作的投入,加快研究相关配套标准和技术规范,为水产GAP提供技术支撑。

总之,中国水产GAP发展应考虑当前国际上已有GAP的先进性,包括危害管理、可持续发展思想、可追溯性、内部审核机制及文件和记录控制要求,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法规要求和农业配套技术的支持,针对区域农业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采取分级管理,以确保农产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分阶段达到GAP的不同层次要求。

第二篇:北京市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和展望

北京市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和展望

北京市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和展望 北京市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和展望 □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田昕 徐俊芳 李楠 邱样娥 摘要:从北京市建筑节能标准设计指标,绿色建筑发展和节能率,既有建筑改造效果,供热方式转变和能耗,住宅产业化发展和节能量、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公共建筑节能效果等方面对建筑节能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建筑节能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面对机遇和挑战,提出北京市继续推进建筑节能的主要建议和“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关键词: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发展目标

一、前 言 随着北京城市化步伐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建筑能耗占全市能源消耗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2014年底,全市城镇民用建筑总面积达到77059万平方米,民用建筑总能耗达到3114万吨标准煤[1],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45.6%,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家园,改善城市环境和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

二、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为完成全市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四个中心”首都战略定位,建设和谐宜居之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一步提升 图1 北京市民用建筑发展状况 北京市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实施节能75%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新版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整理明确了冷热源设备的效率或能效限值要求,并对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各项指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执行新的标准后,居住建筑采暖耗热量指标由原来的14.65 W/m2降至10.5 W/m2[2]。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了新版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高了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采暖空调设备和照明设备能效的要求,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减少约20~23%[3]。新建成节能居住建筑面积9500万平方米,新建成节能公共建筑7500万平方米。节能建筑占比由2009年的55.18%提高至2015年的74.4%。

(二)绿色建筑持续创新发展 2013年6月1日起新建民用建筑在国内率先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累计通过绿色建筑施工审查项目1884项,总建筑面积达9065万平方米;累计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认证项目146项,其中设计标识128项,运行标识18项,建筑面积共计1663.25万平方米,项目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时期末,北京市绿色建筑面积总和达9987万平方米,相当于现有民用建筑总量的12.5%。其中,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中一星级项目19项,二星级项目52项、三星级项目75项,二星级及以上项目数占比87%,面积占比90.8%;公共建筑项目93项(建筑面积863.38万平方米),住宅项目52项(建筑面积798.48万平方米),工业建筑1项(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改造项目共8项,均为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73.25万平方米,占全部标识项目总数的5.5%,面积比例4.4%,与既有建筑的存量相比,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工作才刚开始。根据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的研究课题《北京市“十三五”期间绿色建筑行动路线图》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节能率类型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星级★★★★★★★★★★★★单位面积能耗kWh/(m2·a)113.67 95.72 79 68.35 59.17 32.59节能率% 54.06 58.68 63.79 66.43 66.06 70.07

(三)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共完成6257万平方米既有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其中既有居住建筑改造5657万平方米,惠及200多万居民,小区环境和室内舒适度明显提高;既有公共建筑改造600万平方米;在北京地区,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热损失约占全部热损失的77%(其中外墙25%,窗户24%,楼梯间隔墙11%,屋面9%,阳台门下部3%,地面2%),通过计算,既有建筑围护结构改造的节能量为10.1 kgce/m2,共形成63.2万吨标准煤的年节能量。完成大型公共建筑低成本节能改造1950万平方米,每年完成情况见图2。在农村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中,提出标准化要求“进行农宅新建翻建、综合改造的农民住宅必须达到北京市农民住宅抗震节能标准;综合改造的外墙传热系数K值不大于0.45W/(m2·K);外窗传热系数K值不大于2.7W/(m2·K)。”完成农民住宅新建翻建、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和节能单项改造共计53.57万户,每年完成情况见图3,改造后的农宅冬季室内温度提高了4~6℃,节约燃煤30%以上;夏季室内明显感觉凉爽,室内温度也比室外温度低5~6℃。图2 “十二五”期间城镇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情况 图3 “十二五”期间农村住宅节能改造状况

(四)供热系统节能改造稳步推进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供热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其中城市热力网供热占全市供热面积的比例达到25.1%,燃气供热(含壁挂采暖炉)占54.9%,燃煤供热占18.7%,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占1.5%,燃油供热占0.4%;城市热力网、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的比例已达81.0%;燃煤供热面积从2009年的31%下降到2014年的18.7%;基本形成了以城市热力网、燃气供热、燃煤供热为主导,多种能源、多种供热方式相结合的供热局面,见表2。表2 2014年和2009年全市供热方式和能耗统计表2014年2009年供热方式面积比例单位面积能耗(kgce/m2)供热方式面积比例单位面积能耗(kgce/m2)城市热力网25.1% 12.97 23% 15.62燃气供热(含壁挂采暖炉)54.9% 12.50 43.5% 13.24燃煤供热18.7% 18.9 31% 21燃油供热0.4% 14.57 /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1.5% / / /合计100% / /平均单位面积采暖能耗(kgce/m2)/ 13.9 / 16.49

(五)住宅产业化推广应用工作全面展开 北京市率先出台了支持推进住宅产业化的相关政策,开展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发布实施了相关技术标准,形成了装配式住宅发展技术路径,培育了一批从事住宅产业化研发、设计、部品生产和施工的企业,2014年北京市被列入“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在政府主导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大力推进产业化,实现保障性住房产业化100%全覆盖。截至2015年底,实施和纳入实施产业化计划的居住建筑累计达到1800万平方米。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技术标准、质量检测与控制研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住宅结构体系和技术标准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传统住宅和产业化住宅能源消耗对比见表3。表3 传统住宅与产业化住宅施工能耗消耗对比项目传统住宅产业化住宅节省量节能率耗电量(kWh/m2)7.294.302.9941.02%耗油量(MJ/m2)15.787.608.1851.84%耗煤量(kg/m2)01.19-1.19-100.00%折合标准煤(kgce/m2)3.482.850.6318.10%

(六)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大幅推进 自2006年至2016年,全市共有29个项目获批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累计示范面积227万平方米。2009-2012年,获批国家级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30项,获批装机总容量达29092 kWp,项目类型包括建材型、构件型、支架型,应用范围涉及商城、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住宅、厂房等多方面。“十二五”期末,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比例达到13.8%。根据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对国家既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检测数据(400多个样本量)分析结果,各技术类型的年平均节能量如表4所示。至2014年底,全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常规能源总替代量约为70万吨标准煤,占2014年建筑能耗总量的2.2%。表4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类型年节能水平技术类型太阳能光热系统(每平米建筑面积)太阳能光伏发电地源热泵(每平米建筑面积)累计建筑应用面积6500万m220万kW 4600万m2平均常规能源替代量3.9(kgce/m2●年)0.316(kgce/W●年)8.7(kgce/m2●年)

(七)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初见成效 2013年开始,北京市开展了全市3000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的电耗限额管理工作。工作开展至今,公共建筑用电下降4.7亿度,相当于20万余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工作初见成效。对北京市电耗限额管理平台中各类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电耗进行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十二五”期间,大多类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电耗经历了先增后降的趋势,单位面积公共建筑电耗强度得到了有效控制。图4 大型公共建筑不同分类单位面积电耗 图5 普通公共建筑不同分类单位面积电耗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节能法律法规、资金激励政策的完善和节能工作的开展,节能民用建筑比例和建筑能效水平大幅提升,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一)民用建筑节能管理的法律效力待提升 法律法规是保障建筑节能工作高效推进的基础。北京市当前在民用建筑节能领域最具有执行效力的文件是以政府令颁布的《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在民用建筑节能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但是,就法律效力方面,还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民用建筑节能发展的需求,亟待立法将其意志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强化法律执行效力,保障民用建筑节能蓬勃有序发展,使之成为社会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

(二)民用建筑实际采暖能耗和设计值相差很大 由于建筑运行实际能耗和建筑的施工质量、建筑运行方式密切相关,导致按照高标准要求设计的建筑并不能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节能优势,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不一定就能降低实际的采暖运行能耗。本文对179栋建筑在2014/2015年采暖季建筑的采暖耗热量进行了分析,包括非节能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后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节能50%的二步节能居住建筑、节能65%的三步节能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每平米建筑面积采暖的实际耗热量见图6,这几类民用建筑的实际采暖耗热量没有明显差别。图6 不同类型建筑单位面积耗热量

(三)建筑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建筑能耗与能源消费的统计口径不完全一致,且民用建筑能耗统计报表由用能单位自行填报,缺少数据核实,难以保证数据质量。多个部门分别建立的多个建筑能耗数据平台仍是一个个信息孤岛,数据平台之间的监测覆盖范围重复和遗漏同时存在,未能有效衔接;监测的能耗种类不全面,缺乏统一标准和技术支持。针对各平台数据的研究工作不够深入和细致,未能充分发挥数据对建筑节能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撑作用。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落实“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产业对接协作,将有效遏制北京市人口和建筑总量的快速增长,促进区域能源综合利用,共享建筑节能先进技术和优势资源,拓展建筑节能发展空间。北京市建筑节能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民用建筑单位面积采暖能耗逐步下降;供热能源结构发生改变,天然气占比持续增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建筑面积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民用建筑能耗总量依然保持增长,电耗在民用建筑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逐步上升。预计“十三五”期间,居住建筑单位面积电耗强度增速将由“十二五”时期的17.9%降低至8.4%,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电耗强度得到有效控制。表5 城镇民用建筑总面积和能耗状况建筑类型年代总面积(万m2)电耗强度(kWh/m2)(电+采暖)能耗强度(kgce/m2)2004年15870 61.75 38.52 2009年23266 84.7 40.79 2014年31623 103.8 43.69 2020年40028 102.18 42.53公共建筑居住建筑2004年26899 25.3 46.1 2009年37325 26.3 42.79 2014年48946 31.0 44.9 2020年60042 33.62 46.83

四、展望 北京市承诺2020年碳排放总量达峰,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势在必行。针对目前建筑节能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在认真贯彻《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第256号令)的同时,总结其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积极推进制定北京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切实将建筑节能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强化法律的刚性约束力,更好地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二)加强建筑运行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整合建筑及能耗数据资源,构建全市民用建筑用能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强化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健全配套政策法规体系和节能考核体系,建立以民用建筑运行能耗为控制目标的建筑节能管理体系。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和节能运行管理,强化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

(三)建筑运行能耗总量控制 在建筑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对建筑运行能耗实行总量控制,明确建筑节能目标,定量了解和分析建筑运行能耗对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用实际能源消费量来引导和评价建筑节能工作,使建筑节能工作从“过程控制”向“目标效果导向”转变。2016年10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总体目标是,实施北京市民用建筑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狠抓能源需求侧调控和能源供给侧改革,降低民用建筑碳排放总量,在严格控制建筑规模总量的前提下,到2020年民用建筑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100万吨标准煤以下,新建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比2014年城镇居住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25%,建筑能效达到国际同纬度地区的先进水平。参考文献:

1、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建筑节能发展规划》.http://.2016年11月7日

2、《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11/891-2012)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11/687-2015)DOI:10.16116/j.cnki.jskj.2017.08.003

第三篇:发光陶瓷釉料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发光陶瓷釉料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发光陶瓷的简介和发光釉的应用,主要从低、中、高温发光陶瓷釉和发光搪瓷的制备、性能和特点做一综述,并对发光釉料现代工业化现状进行了概括,最后对发光陶瓷釉的前景做一介绍和进行展望。

【关键词】发光釉

低、中、高温发光陶瓷釉

发光搪瓷

制备、性能与特点

工业化现状

前言

长余辉发光材料俗称为“夜光粉”,属于光致发光材料的一种,是指经日光和长波紫外线等光源的短时间照射,关闭光源后,仍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发光的材料。20世纪9 0 年代后,相继发展到其他硫化物,铝酸盐,硅酸盐,复合氧化物或硫氧化物等多种基质材料体系长余辉发光材料可应用于塑料,涂料,陶瓷,玻璃等传统行业中,分别制得发光塑料,发光涂料,发光陶瓷,发光玻璃等【1】。而现在考虑发光陶瓷的发光性能,也考虑到发光陶瓷的成本比较而言,发光釉的制备容易工业化,可以预见长余辉的发光釉研制开发应该有美好前景。

1.发光陶瓷简介

1.1发光陶瓷的合成方法【2】

发光陶瓷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三种:(l)将发光材料的粉料直接烧制成发光陶瓷块,再经过加工的方式制成各种形状的成品.新一代的铝酸盐和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功能陶瓷;(2)将发光材料与传统的陶瓷原料相混合,直接烧制出光陶瓷;(3)先制成发光陶瓷釉料,将发光陶瓷釉料施于陶瓷胚体表面,烧制成表面发光的陶瓷制品.陶瓷釉料是指熔融在陶瓷表面上一层很薄的均匀的透明的玻璃质层,它可以改善制品使用性能,提高陶瓷的装饰质量.1.2发光釉简介【3】

发光釉是熔融在陶瓷坯体表面上的一层很薄的均匀的玻璃体物质,它具有玻璃所固有的一切物理化学性质:平滑光亮,硬度大,抗风化,易清洗,不吸湿,不透气,能抵抗氢氟酸和强碱除外的大部分酸和碱的侵蚀,如与坯体配合适当,则还能提高坯体的强度,以及具有荧光,抗菌等特殊功能。同时,也可使陶瓷制品外观丰富多彩。但是,釉又不完全等同于玻璃,例如它不单纯是硅酸盐,有时还含有硼酸盐或磷酸盐等,又例如玻璃中不含有A12O3,但A12O3是大多数釉的重要成分,它能增加坯与釉

发光陶瓷釉料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的附加性,又可防止失透。发光釉,是指具有长余辉发光功能的釉料,一般由发光粉,基础釉料和添加剂三部分组成,然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施于坯体表面,烧成后具有发光功能的一种釉料,可用于陶瓷制品和搪瓷制品的生产。发光釉发明于20世纪80年代,国外最早应用在日本,前苏联,法国等国【4-8】,国内相继也有了相关的一些专利【9-11】报道".其中基础釉的选择是决定发光釉的发光性能以及釉面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基础釉的选择应该考虑到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始熔温度必须低于发光釉的烧成温度,使基础釉在发光釉烧成温度以下熔融并包覆在发光粉颗粒的表面,防止发光粉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氧化;2.基础釉必须始透明的.该样既可以使光线透过,照射到发光材料上,保证发光粉得到最大的光吸收,也可以使发光粉产生的荧光损失降低到最少;3.热膨胀系数低,釉料的热膨胀系数应该略低于陶瓷坯体的热膨胀系数,这样,釉烧冷却过程中的收缩率比坯体的收缩率小,凝固的釉层受到压应力,从而可提高釉的机械强度,防止釉面开裂;4.不与发光粉发生化学反应,在烧成温度下粘度应该较大,不易析晶失透,与发光粉相容性应该较好;

5.不含使发光粉发生发光碎灭作用的元素;

6.与陶瓷坯体相匹配,以制得光滑,具有良好光泽的釉表面。

2.陶瓷发光釉的应用

夜光粉(发光粉)可作为一种添加剂或颜料,均匀分布在各种透明或半透明介质中,如涂料、油黑、塑料、印花玻璃、陶瓷、釉、卫浴、雕刻、玻璃马赛克、化纤物等也可以同色料一起用,实现介质的自发光功能,呈现良好的低度照明指示和装饰美化效果,该材料具有稳定的结晶结构,发光性能在结晶构造不受到破坏的前提下可永久保持吸光、蓄能、发光,一般使用寿命可长达15年以上,该材料在-20C-1300C范围内发光性能基本无变化,在300W高压银灯下1 000小时后,颜色及发光性能无变化,因此可在户外使用。

在旅游景点、危险区、保护区和森林等地方需要夜间标示或警示,若采用灯光照明系统,由于地域大或其它原因而无法实现。如果采用蓄能发光搪瓷标牌做指标将会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较早研究的发光搪瓷釉料都是以重金属主要是铜激活的硫化锌或碱土金属硫化物为发光材料。这类发光材料的缺点在于发光余辉时间短,而且其中

发光陶瓷釉料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一些因含有放射性物质,而不利于生产和应用。

3.陶瓷发光釉的制备与性能特点

近年来,发光釉料的研究从无到有,无论是制备工艺方面,性能特点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发光釉根据烧成温度(550℃-1200℃)的不同,可分为低温釉,中温釉和高温釉。(1)低温发光陶瓷釉的烧成温度一般在550-980 ℃之间(2)中温发光陶瓷釉料的一般使用温度为 980~1050℃之间(3)高温发光陶瓷釉的烧成温度为 1050℃-1 2 0 0 ℃之间。而现代工业中有一种应用比较成熟的发光釉,就是发光搪瓷。本文就从低、中、高温发光陶瓷釉和发光搪瓷的制备、性能和特点做一综述。

3.1低温陶瓷发光釉料【12】

陶瓷发光釉的出现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外最早应用在日本、前苏联、法国等国。主要以硫化物为发光材料,与低温釉料混合制成。由于发光体为=+(固溶体,而一般情况下,重氧化成就开始明显氧化成硫酸锌,当温度超过,就已经严

(表面,所以在制备发光陶瓷釉料时要采取适当的防氧化措施:在形成保护膜,以减轻氧化。这样,可使此类发光釉料的烧成温度在传统发光釉的制造工艺大体上有3种:

(1)把合成好的荧光基质、激活剂和釉料混合均匀,一起施釉烧成;(2)把已含有激活剂的荧光粉和基础釉料混合均匀,一起施釉烧成;(3)把所有原料一起制成釉,在烧成的过程中,自动形成发光物质。

左右。

发光陶瓷釉料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良好,防止了发光粉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发生氧化。结果使此类发光釉的发光余辉时间达到了20~40min。

张宏泉等【15】运用分层施釉的方法,对发绿光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从而达到了张希艳等【16】将

光致发光陶瓷釉的制备

荧光粉在高温下不发生荧光猝灭的目的。

发光粉体与基础釉料按比例混合后,利用丝网印刷的工艺,制备了陶瓷发光釉制品。

通过晶相显微镜观察发现,荧光粉晶体处在玻璃的包围之中,且是正常发光状态,目前这被大多数人认为是陶瓷发光釉的发光机理。此类低温陶瓷发光釉可广泛应用在日用瓷、工艺瓷的釉上彩部分,不仅不影响白天的视觉效果,而且多种多样的发光颜色更赋予了普通陶瓷制品在夜间发光的效果。大连路明发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这方面已投入生产,它们生产的唐三彩瓷版画,在继承了唐三彩原来色彩丰富多样、流光溢彩、大方美观的基础上,又赋予其夜间发光的性能。

3.2中温陶瓷发光釉料

1996年以后,随着新型稀土离子激活的碱土铝酸盐蓄光型发光材料的发明和性能的提高,出现了将这种新型的发光材料用于陶瓷行业的趋势。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从而使得发光釉料的制备工艺也越来越成熟,烧成温度也提高到1000℃以上。新型稀土离子激活的硅酸盐蓄光型发光材料的发明,使发光陶瓷的性能进一步提高。

张玉军等【17】采用铝酸基超长余辉发光粉作为发光材料,系统研究了适于发光的陶瓷釉料,成功地制备了中温发光陶瓷釉制品,并讨论了釉组成和烧成条件对釉料发光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发光陶瓷釉料的发光来自铕激活的铝酸锶发光晶体,烧成过程中发光材料的晶体结构并没有被破坏;发光釉的起始亮度相对于发光材料本身有所降低,这是由于在烧成过程中,部分颗粒较细的发光晶体熔入到釉熔体中所致;釉中含量的增加会降低发光釉的起始亮度,相反,SO和B2O3含量的增加却能相对提高发光釉的起始亮度。该方法制得的陶瓷发光釉烧成温度可达1800℃,且发光起始亮度高,余辉时间长,并无放射性毒害。

此类发光陶瓷釉的使用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喷淋,可以丝网印刷,还可以手绘;既可做底釉,又可与堆釉颗粒做三度烧产品。目前,它主要应用于建筑陶瓷上,例如可以制成室内使用的夜间指示、防火、安全标志陶瓷产品。该类产品具有阻燃、耐老

发光陶瓷釉料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化性好等优点;此外还可制成三度烧的腰线砖,用以装点居室、美化家庭.3.3高温陶瓷发光釉料

目前大部分发光陶瓷的最高烧成温度都低于1100℃,根本不能满足地砖和卫生洁具以及日用瓷的生产要求。所以目前关于高温陶瓷发光釉料还比较少,但已有少数高温陶瓷发光釉料的制备。

关于发光釉料的高温发光问题,主要用以下2种方法解决:(1)在发光粉的表面包覆一层对发光粉的余辉起始亮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以提高它的耐温性;(2)用配合料和釉料一起烧成,在烧成过程中生成发光晶体,从而使釉料整体呈现发光的性能。

关于发光粉表面改性的研究于十年前就已经出现。马林等【18】为了解决荧光粉在节能荧光灯使用过程中的光衰问题,综合运用浸渍、吸附、反应等复合方法对荧光粉进行处理,获得了表面具有纳米氧化铝

膜层的荧光粉,从而减少了短波紫外辐射的轰击、汞的吸附沉积等破坏因素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溶胶凝胶法制备发光粉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制备方法,很多人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袁曦明等【19】用柠檬酸合成前驱体柠檬酸盐,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黄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20】,并确定最佳烧成温度在1200-1250℃之间。张世英等

蓝色荧光粉,与传统的高温固也是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晶相反应制备方法相比,克服了原料混合不均匀和烧结温度高的缺陷。

万红峰在其硕士学位论文【21】中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辉发光材料,进而利用该发光材料为原料,成功制备出光陶瓷釉。制备的1150℃二次烧结后的845mcd/m2,发光性能的降低可能是因为高温下逐渐被氧化成长余中高温发

发光体耐高温性能良好,XRD分析结果表明经粉体晶形没有发生变化,发光亮度值降为

发光材料中

在的缘故。长余辉发光材料发光性能出色,余辉时间达12小时以上,同时发光性能受粉体粒度影响较大,粉体粒度为80目时初始亮度值为3826mcd/m2,200目时降低为2065mcd/m2。

发光陶瓷釉料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4.发光釉料现代工业化现状

【22】

目前工业生产的陶瓷发光釉大多是中低温的陶瓷发光釉,发光材料多是 ZnS 和铝酸盐类,使用要求苛刻。有关这两类的陶瓷发光釉制备工艺报道过于简略,总的来说,由于发光材料的类型、颗粒细度、基础釉成分、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等的不同,产品的质量差异很大。就烧成温度而言,同一温度下快烧、慢烧、保温时间直接影响产品的发光性能,以及釉面质量等。考虑到发光釉的长余辉性能,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发光材料颗粒存在于釉层中,那么就需要在保证釉面质量的情况下采用快速升温、短时间保温和快速冷却的烧成工艺。另外,发光材料与基础釉的成分对发光性能影响很大,要保证基础釉对发光材料熔解作用小,不存在猝灭离子,而且两者相容性一定要好。在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方针指导下,建筑陶瓷生产开始向低温快速烧成方向发展,烧成制度也有利于陶瓷发光釉的烧成,因此,陶瓷发光釉大规模的应用于建筑陶瓷业更为可行。

5.前景与展望

发光陶瓷市场运用广阔;在色彩和图案上进行充分开发,将具有更强的装饰效果,可人量运用在夜场,如夜总会、酒店、酒吧、KTV、楼梯、消防通道等,成为夜场必选之砖,发光材料无毒无害无辐射节能环保。因其发光波长的原理,具有很好的抑制细菌再生长之功效,比现在市面上一此大厂推出纳米抗污技术更具优越性,更能满足人们的绿色健康环保的要求【23】。

而到目前为止陶瓷发光釉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局限性,从理论上来说,发光材料的能量传递机理、长余辉机理还存在很大的争议,而且发光材料与基础釉的相互作用 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从应用上来说,对应用于建筑陶瓷工业化生产的陶瓷发光釉开发不足,最可行的稀土激活硅酸盐类陶瓷发光釉色调单

一、初始发光亮度不高、余辉时间不够长,还需要加强研究,尤其是硅酸盐类陶瓷发光釉的产业应用报道较少。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从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入手,研究低成本的硅酸盐类陶瓷发光釉,开发颜色更加丰富,使用性能、发光性能更好的陶瓷发光釉。

(2)从制备方法入手,寻求专门应用于陶瓷发光釉的长余辉发光材料制品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改善制釉工艺和施釉技术,使其适应陶瓷生产的工艺要求。

发光陶瓷釉料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3)从提高初始亮度、延长余辉时间、增加余辉多色性以及增加耐候性方面进行开发探索,这是衡量陶瓷发光有可实用化的重要依据。

(4)从扩大应用领域入手,利用陶瓷发光釉开发各种陶瓷类新产品,如公路指引标志,拓展其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 崔 波,徐忠民 发光材料及陶瓷发光釉的研究综述[J],中国陶瓷 2006年11期 [2]朱爱玲.长余辉发光玻璃/陶瓷的合成及性质(D).湖南: 湖南师范大学.2003,p8 [3] 李跃飞,长余辉发光陶瓷的合成与性质[D], 中国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4 [4]日本专利护一60一155546 [5]苏联专利sul280435 [6]苏联专利Su1308550 [7]法国专利F咫575171 [8]法国专利F咫587023 [9]毛向辉,吴振国.无毒彩色夜光釉及制造方法和应用[Pl.中国:85100369,1985 [10]陈鹰.仿陶瓷粉彩颜料色素的发光装饰工艺方法7Pl.中国:86104971,1986 [11]李绍荣,张金铎,杨平.无放射性彩色夜光陶瓷釉制造技术田〕.中国:86101965,1986 [12] 邱子凤 王磊 郑华德,发光釉料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P], 现代技术陶瓷, 2005年

第四篇:天然气发展的现状分析和前景展望

我国能源和城市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煤炭产量已居世界首位,煤炭在一次能源中上有很大的比重。近年来我国在能源结构调整上花了很的力量,采取了很措施,能源结构得到改善,由依赖煤炭的单一的结构逐步形成了以煤为主,多源互补的能源生产体系。

虽然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由原来的96%已经下降到目前的71.0%,甚至在2015年可望调整到60.9%,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有根本性和改变。

我国城市燃气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发展人工煤气为主,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液化石油气得到极快的发展,到90年代末期以后,天然气有了更大的发展。

可以看出:人工煤气的发展的势头在减弱,比例减少,液化石油气目前仍占主要位置,而城市燃气中天然气的比重,将会有较大的提高。全国城市利用天然气规划情况

2.1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从广义上讲,是将我国西部的大气田,即陕甘宁、四川、青海、新疆气田蕴量丰富的天然气,经长输管线输送到需要天然气能源的东部市场。到1999年底,西部地区累计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已超过1.57亿m,其中:川渝气区5787m,陕甘宁气区3415亿m;青海气区1472亿m;新疆气区5043亿m。)并且随着天然勘探开发的进一步投入,天然气探明资源逐年将会有较大的增长。

1997年建成投产了陕京输气管线,管线全长860km,1999年的输气量为6.8亿m,经过在榆林增建加气站,提高输气压力后,2000年底达到30亿m的输气能力。近期内,计划再建设三条“西乞东输”输气管线:

(1)青海涩北至甘肃兰州的输气管线,向西宁、兰州地区供气。全长953km,输气能力20亿m,总投资约25亿元,3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01年10月建成。

(2)重庆忠县至湖北武汉的输气管线,向湖北、湖南地区供气,全长783km,管径Φ711mm,设计压力6.4Mpa,输气能力30亿m,总投资约30亿元。国家计委于2000年8月正式批准“忠-汉”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议书。中外合作建设,预计2001年开工,要求在2002年建成。除忠-汉主干管之外,另外规划了三条支线:武昌-黄石;枝江-荆门-襄樊;潜江-长沙。管道走向见。

(3)新疆塔里木至上海的输气管线,途经九省一市,向走华东地区供气,全长约4000km,输气能力120亿m。长输管线投资约400亿元以上,包括上、下游其它相关项目的建设,整个工程的投资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

目前,国务院部署的“西气东输”工程,是特指由新疆塔里要到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输气项目。2001年4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签订照付不议合同及对外招商引资。2003年建成陕西靖边到上海的天然管线,开始送气。2004年全线贯通。

长输管线的起点为新疆轮台南部的轮南首站,终点为上海西郊青浦县的白鹤镇,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九省一市。轮南-武威全长1993km;武威-靖边全长592km,;靖边-郑州全长692km,;郑州-上海全890km。另外在郑州-上海段规划了三条支管线,即安徽定远至合肥支线、常州至浙江杭州支线、南京至芜湖支线。

长江跨越将是本工程中关键项目,经过安徽芜湖、南京西侧板桥及南京东侧三江口三个过江方案的充分比选,初步确定三江口为首选的长江跨越地点。“西气东输”主输气干管的管径确定为Φ1016mm,全线同径,输气压力为10.0Mpa,材质X70,管道有内涂层。

为了充分确保“西气东输”的可靠性及满足我国东部地区天然气的需求增长,计划在2007-2008年从陕西靖边到上海再建设一长复线,输气量为80亿m/a,管径DN800。

此外,在已建成的陕京管线上增建加压站提高输气压后,供应河北、山东两省,并保证对北京的供气量,管道走向见,计划在2002年建成。陕京管线并向宁夏和内蒙古延伸供气。

最近从重庆利用川渝天然气向贵州遵义及贵阳输气项目正计划实施。33333333333

2.2俄气南供

引进俄罗斯天然气项目即将启动,规划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300亿m/a,中国境内利用200亿m3/a(其中东北地区100亿m/a,环渤海地区100亿m/a),输送到韩国100亿m3/a。2001年3月中俄天然气合作项目可靠性研究报两国政府批准,2005-2007年建成投产送气,2010年满荷运行。

恰杨金气田和科维克金气田联合向中国和韩国供气,两气田天然气在新乌奥扬汇合,从满洲里进入中国。陆上管线加蓟县到淄博支线管道总长度4961km,其中俄罗斯内1960km,中国境内3001km。

2.3进口LNG

为改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增长迅速,缺少能源的状况,拟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首先引进国外液化天然气资源进行LNC项目的试点。一期规模:LNG300万t/a(约天然气37.4亿m3/a);二期规模:LNG200万t/a(约天然气24.9亿m3/a)。前期工作目前已全面启动,计划在2005前建成一期工程。管道全长506km,管径DN600。

在中期(2010年前),有可能在闽东南或长江三角洲地区各进口LNG200~300万t/a。

2.4近海天然气登陆

(1)建设山东胶东半岛天然气管网渤海西部气田在1998年1月开始向天津供应1亿m/a(一期)。近年又在渤海西部发现较大储量的油气田群,累计储量为503亿m,计划向山东龙口供应天然气,规模为4亿m/a,估计可望在2005年前建成送气。管线全长190km,管径400mm。

(2)东海春晓气田向浙江供气

东海平湖气田已向上海供气4.5亿m/a。近年来勘探开发形成的东海春晓气田,已经国家评估的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72亿m3,可望增加至400~450亿m。计划在宁波登陆,结合“西气东输”到杭州市的输气干线,东海天然气管线将由宁波向西和向南发展。预计在2005年建成,供气量16亿m/a。

(3)南海气田向海南和广西供气

我国南海蕴有大量天然气资源,除已在1996年向香港和海南省供气34亿m/a以外,目前在南海西部已探明天然气资源量有2565亿m,可向海南省和广西供气。全国城市利用天然气规划预测

经过天然气规划的实施,近期2005年内将有148个城市,7000多万人口,可望使用天然气,用气量约200亿m/a;到中期2010年,将有270个城市利用天然气,天然气量为414亿m/a。届时城市用气将占我国天然气利用总量的31%左右,接近或达到目前世界城市利用天然气的水平(23%~50%。世界平均26%),城市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将达到2.0~3.0%。

加快开发利用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期内,我国城市利用天然气,即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将成为我国城市燃气发展上一个重要转折。3333333333333

第五篇:简欧风格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简欧风格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1、发展现状: 现代简欧风格是欧式装修风格的一种,这种设计风格其实是经过改良的古典欧式主义风格。欧洲文化丰富的艺术底蕴,开放、创新的设计思想及其尊贵的姿容,一直以来颇受众人喜爱与追求。简欧风格一方面保留了古典欧式中材质、色彩的大致风格,仍然可以很强烈地感受传统的历史痕迹与浑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简欧风格多以象牙白为主色调,以浅色为主,深色为辅。对比拥有浓厚欧洲风味的欧式装修风格,简欧风格更为清新、也更符合中国人内敛的审美观念。现代简约和古典欧式兼备的简欧风格,豪华而不失优雅,有着和谐、舒适、浪漫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简欧风格装修主要是遵循以少胜多的设计理念,强调的是环保、可更换、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想。这就是它的最突出的优势所在,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备受人们推崇。正因简欧大气、更贴近于自然,也符合国人审美,所以近年在国内发展较快,但仍未普及。

2、前景展望: 作为日常居住,首先要考虑到日常生活的功能,不能太艺术化、太乡村化,应多一些实用性功能。而休闲性质的,则可以相对多元化一点,可以营造一种与日常居家不同的感觉。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日益恶化,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只是一个居住空间的要求,舒适且高品味的设计是人们的一大追求,风格的追求成为主导,人们越来越渴望给心灵一个栖息之地。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节奏也变快了,无形之中生活中的压力也增大了,这些压力往往来自于工作和复杂的环境空间。然而单纯的线条语言、独立的色彩风格,取代传统的复杂装饰设计也已成为必然,现代简欧的装修风格设计可以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回到家里就可以让你放下所有包袱,让心灵重获自由,让你在工作之余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所以现代简欧风格必定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下载10吕青-水产良好养殖规范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展望word格式文档
下载10吕青-水产良好养殖规范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展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酸性氧化电位水在水产品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5篇)

    1 酸性氧化电位水在水产养殖和水产品中的应用 叶章颖 *,祁凡雨,裴洛伟 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叶章颖,副教授,博导,主要从事电解水工程化应用技术与装备的研究,Email:yzyzju@zju.edu.c......

    山东省高速公路ETC发展现状和展望_0628V1五篇

    山东省高速公路ETC发展现状与展望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东省高速公路建设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到2010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4285公里,并实现了全省联网收费。为满......

    中国复合肥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中国复合肥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中国的复合肥产业整体相对过剩,自一九九二年以来国内大建复合肥生产企业,在不到lO年的时间,中国的复合肥企业日益剧增,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

    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现状和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现状和展望 作者:王璐 孙兴 卢博礼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05期 摘要 在对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

    忻州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现状和展望

    忻州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推广现状和展望 王晓金 忻州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山西省忻州市 034000 摘 要 阐述了忻州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现状,分析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

    果园轨道运输机的发展现状和展望(合集五篇)

    果园轨道运输机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摘 要:我国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和深入,不但平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山地地区的机械化发展也被提上日程。盛产水果的南方多属于山......

    关于奶业发展的现状和展望的文献综述

    关于奶业发展的现状和展望的文献综述 作者:舒心 指导老师:潘辉 摘要:中国奶业从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但是在近些年来看爆发的各个奶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令人堪忧。从原料奶开始,就存......

    建筑玻璃膜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和前景展望

    建筑玻璃膜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和前景展望 一)国家政策导向 在全球能源日益紧张之际,国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构想,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以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