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度为民办实事及重点工作项目和三农工作绩效考评情况汇报
2011年度为民办实事及重点工作事项和“三
农”工作绩效考评检查汇报
根据***农业局转发的《****2011年度绩效考评工作方案》的通知,我镇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工作任务,现将本年度为民办实事及重点工作事项和“三农”工作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农惠农补贴工程
自取消农业税、乡统筹等税,国家对农民实行种粮直补、良种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我镇按照“规范程序、集中打卡、信息化发放”的工作思路,按公开透明、公平合理的原则实行阳光操作。面向农民的财政性补贴资金集中统一发放。本年度面向农民的财政性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方式发放到户。在上级有关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向农民的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工作总体上进展顺利。减少了农民经济负担,提高了农民在农业方面工作的积极性,为农民的切身利益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
1、实施水稻、玉米、花生、良种补贴发放按上级文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准确报送各种补贴材料。并按时、准确完成发放补贴。本年度我镇发放补贴项目6项,其中有:
1、农业补贴3项:良种补贴1164261.55元、种粮直接补贴295337.04元、对种粮农民综合补贴
3405004.33元。
2、林业补贴1项:退耕还林补贴20240元。
3、畜牧业补贴1项:能繁殖母猪养殖补贴559800元。
4、家电下乡补贴
237204.70元。
5、汽车摩托车补贴406300元。
6、移民补贴类1项:库区移民补贴942600元。
2、推广种植超级水稻面积为 1.8012 万亩。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见:附件2)
二、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自治区、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我镇按照上级的相关文件要求和规定,实行严格的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完成2011年八步区下达到我镇的粮食生产目标,与**区人民政府签订了《2011年粮食生产责任书》,促进全区粮食持续稳定增长、保障有效供给,确保粮食安全。
1﹑保护耕地,落实面积。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以及国家和自治区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性措施和重大部署。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粮食生产宣传发动、建设基地等各项工作,层层落实播种面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在本年度我镇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为50880亩,年度完成任务占原计划的100.0039%,圆满完成年度任务,为粮食总产量达标打下坚实基础。(见:附件3)
2、强化科技,创建高产。我镇积极响应上级文件精神,为农民生产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宣传培训,做好指导和服务,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开展创高产示范活动。我镇今年推广超级稻
面积为 18012亩,粮食平均亩产为500公斤,总产量达 9006000吨,占年度完成任务的100.5582%。(见:附件2)
3、增加投入,促进发展。
一年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加强协调,进一步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改善粮田生产条件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粮食稳定发展。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
根据(贺八农发[2011]10号)文件有关要求,我镇为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加快发展。根据农民个人自愿参与,由信都镇陈华明等人创建成立了“八步区信都镇理智农作物病虫机械防治专业合作社”,目前正向有关部门申请登记审核当中。合作社主要开展为组织成员进行农作物病虫害机械防治;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为我镇农业技术的进步和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服务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附有申报材料)
四、试点示范项目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镇狠抓落实并做好农业基础建设和农业生产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供需平衡,维持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稳定。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良种推广、技术集成、科学组织、精细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粮食单产,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以调动农民积极性来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
根据上级下达的试点示范目标任务,我镇开展了多项农业试点示
范工程示范项目。具体开展的项目如下:
1、冬种马铃薯示范(附有电子版)。
2、春播育秧示范(附有电子版)。
3、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附有电子版。
4、粮食高产创建暨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附有电子版。
5、肥料利用率试验(附有电子版)。
6、晚造水稻肥料利用率(附有电子版)。
7、超级稻品种对比试验(附有电子版)。
8、超级稻高产攻关试验(附有电子版。
9、超级稻穗粒肥试验(附有电子版)。
10、秸秆还田简比试验(附有电子版)。
11、秸秆腐熟剂品种筛选试验(附有电子版)。
12、测土配方施肥试验(附有电子版)。
13、2011晚造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小区试验(附有电子版)。
***镇人民政府2011年12月26日
第二篇:XX市扶贫办为民办实事项目绩效考评工作情况汇报
XX市扶贫办
为民办实事项目绩效考评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文件精神,为了让市绩效办全面、客观反映并科学考评本单位2010工作实绩,达到肯定成绩、发挥优势、克服缺点、纠正错误,指出存在问题,如何采取措施全面完成工作任务,现汇报如下。
一、根据绩效考评的有关要求,我办领导十分重视绩效攻坚年考评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成立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组长:XX,副组长:XXX、XX,成员:XXX,并联系本单位的实际,做好具体分工,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任务落实,细化具体。
根据“考评指标及目标任务”主要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二十七)革命老区建设栏目。其中2010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村屯道路13条16公里,总投资44.5万元,财政资金27.5万,群众自筹18万元,项目已竣工验收。项目完成解决了5173户23542人的出行难问题。又(二十九)农村沼气池建设。2009年100座和2010年的70座已分别于去年12月和今年12月中旬全面完成任务,解决了贫困村的170户850人的生态能源建设问题。
2009年第二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村屯道路项目总投资133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03万元,自筹资金30万元,拓宽、硬化(续建)23条23.5公里,解决了965户4253人行路难问题。
2、人饮项目2个(2个村)铺设管道2000米,解决了230户894人的安 1
全饮水问题。
2010年第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村屯道路项目,拓宽(续建)61条84.1公里,已完成了面上村的村屯道路40条60.9公里,解决了面上村8627户48874人的行路难问题;7个贫困村的拓宽(续建)道路21条23.2公里,总投资256.7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33.2万元,自筹23.5万元,现在完成了85%的工程量。项目竣工可解决3254户,17035人的行路难问题。
2、人饮工程项目3个(一个贫困村,一个面上村)建水池2座60m铺设引水管5200米,总投资50.9万元,其中财政资金8万元,自筹资金40.9万元(其中九代村自筹40万元),该工程已竣工,解决了2个村690户4800人的安全用水问题。
二、大胆探索创新模式,采取多种形式管理扶贫项目,使扶贫项目发挥了较大的经济、扶贫和社会效益
2010年区下达我市财政扶贫项目共六大类,财政扶贫资金共610.65万元,以上六大类项目:一是7个贫困村的50条村级道路项目,共32.5公里,总投资353.7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36.4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0.3万元;二是面上村村级道路项目65条89.4公里,总投资309.8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27.8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82万元。以上项目实施解决了62个村6648户78872人行路难问题;三是8个村的人畜饮水建设项目11个,铺设输水管道15700米,建蓄水池10座300立方米,总投资58.8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32.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6.3万元,解决11个村(其中8个贫困村)1302户6652人饮水困难;四是贫困村沼气池建设70座,完成投资26.6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3.65 2
3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2.95万元,受益70户342人。沼汽池建设在贫困村是推进低碳经济建设的一个切实可行的举措。五是产业开发项目,7个贫困村的八角低产改造2000亩,1000户,共投入资金9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66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4万元,该项目在7个贫困村中实施,是贫困农户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增收项目,为贫困村农户脱贫致富打下了一个坚实基础;六是争取到龙头企业贴息贷款1000万元,估计贴息30万元,扶持恒科药业有限公司发展壮大。上述项目要求在2011年3月底(部份2010年12月底)前完成,因我市的特殊情况到2010年12月底止,项目进度已达98%。上述项目实施为第三推整村推进7个贫困村于2011年6-7月通过自治区验收,为我市的扶贫开发开创新局面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扶贫模式,用多种形式管理扶贫项目,继续完善“参与式”模式管理扶贫项目。为了洗刷外界对我办不良影响,消除我办的尴尬处景,使我市实施的扶贫项目给整个XX市甚至全区一个清廉、高效形象。今年我市结合市情实际,根据文件精神,对50001元以上的扶贫项目实行招投标规范运作。对5万以下的扶贫项目创新模式,继续采取“参与式”实施扶贫项目,给上级树立了高效、清廉的新形象。去年上级领导曾表态要减XX今年的扶贫项目资金指标,通过我办努力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今年分配我市扶贫项目资金指标不但没有减少,反比去年增加了149.45万元,这都是我办班子积极努力采取措施所取得的结果。
二、2010年扶贫工作的工作重点与亮点
1.重点抓好7个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
37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
①侧重抓好村屯道路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7个贫困村村屯道路(硬化、拓宽)21条23.2公里,38个面上村40条60.9公里,计划投入扶贫资金299万元,其中贫困村233.2万元,面上村67.8万元,可解决沙土路硬化资金筹集问题和13832户65909人沙土路向硬化跨越的行路难问题。
②着重抓好贫困村沼气池(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投入扶贫资金13.7万元,群众自筹12.9万元,可使贫困村70个农户建设沼气池70座,充分利用再生能源,改善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
③继续抓好贫困村人饮项目建设。2010年计划总投资8.9万元,尚未解决安全用水的一个贫困村2个生产组打井2口,建水池2座(各30m),共铺引水管4700米,使125户688人饮上卫生安全水。
2.牢牢抓好贫困村产业化建设。大力扶持贫困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产业化扶贫,因地制宜发展覆盖贫困农户的比较优势产业,投入90万元(其中财及扶贫资金66万元)改造7个贫困村2000亩低产八角林。使贫困村1000户群众在优势产业中增收。
3.切实抓好实用技术培训,走科技扶贫致富之路。没有贫困村的脱贫致富就没有农村的小康。我市7个贫困村尚未脱贫,我办投入6万元培训经费,年内初步实现7个贫困村的500个贫困户(致富带头人50人),每户有1-2人掌握2门种养加工技术,提高贫困户创收素质,增强脱贫致富能力。
4.进一步完善“参与式”模式管理扶贫项目,对扶贫资金实 4
3施封闭运行,继续实行“财政报账制”,规范管理、严守操作规程,使有限的资金能在稳、准、最大效益上发挥作用。
5.密切配合继续抓好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年内总投资48.3万元,其中革命老区建设资金29万元,切实抓好革命老区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拓宽13个老区村屯道路13条15.5公里,解决5173户23014人行路难问题;实施饮水项目一处,受益116户510人,修缮烈士故居一处,使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万古流芳和代代传扬。
2010年12月23日
第三篇: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有关会议精神,2012年,我乡政府将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工作,全力推进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工作,努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现将我乡201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安排及投资计划、进度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我乡为民办实事项目是乡政府机关办公用房建设1个项目,计划投资136.78万元(其中市财政110万元,县财政配套及群众自筹26.78万元)。目前项目已定基放线,尚未施工。
二、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乡成立了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乡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第一责任。项目实行班子领导挂点,相应部门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做好项目的具体指导、协调服务工作。
二是狠抓项目前期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对项目建设的工作部署,认真做好2012年项目前期工作。以市政府对民族乡基础设施建设倾斜的有利政策为契机,加强与县发改局、财政局等部门沟通,加强项目衔接和服务工作,争取上级对我乡更多的支持。
三是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扎实推进项目实施。我乡将多渠道整合资金,争取得到更多的社会帮扶资金,力争项目实施过程中,人、财、物到位,确保项目扎实推进。
四是加强督查,狠抓落实。乡党委、政府将组织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全面完成项目全面如期完成。
第四篇:2009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2009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庭院改善和背街小巷改善工程)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截至12月11日,庭改项目已开工364个庭院、1622幢房屋,完工314个庭院,1304幢房屋,已提前一个月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下架1585幢房屋,预计至12月底可完成349个庭院1545幢房屋,春节前可完成1622幢房屋的改善任务。
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已开工87条,完工80天,已提前一个月全面完成目标任务,预计至12月底可全部完成。
二、主要难度
为了让生活品质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庭院,每一个家庭,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背街小巷改善的基础上,从2008年起,计划用三年时间对市区700多处老旧庭院、3300多幢房屋实施改善,直接受益居民将达55万多人。但是工程相当复杂,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困难:
一是众多项目,改善内容确定难。庭院改善的内容有27项之多,背街小巷改善有22项结合内容,涉及市级25个部门和单位,还要与危旧房改造、历史建筑保护等相结合,要确定改什么内容比较难。
二是众人关注,方方面面满意难。居民对改善有较高的期盼,媒体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各级党委、政府希望把这件实 事办好,办实,办成老百姓的满意工程,要做到方方面面满意比较难。
三是众口难调,百姓利益协调难。改善区域内的居民年龄不
一、收入水平不同、文化层次各异、利益诉求多样,要协调好居民的利益比较难。如顶楼与底楼住户对“平改坡”意见的分歧,有车族与无车族对绿地改车位意见的分歧,改善后小巷设不设人行道等等。
三、主要做法及特点
(一)进一步深化民主促民生。一是坚持“百姓事百姓办”,广泛建立民间改善办。今年全市共建立127个民间改善办,义务监督员1000多人;市改善办共组织市级各类培训12次,参与人员1000余人次,及时召开民间改善办经验交流会5次,出台了《关于做好庭院改善工程民间改善办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政策。二是“三管齐下”,深化问情于民。首先是以区为单位组织市民代表到改善较好的庭院参观,使市民代表既看到了改善后的成效,又对施工中的“阵痛”有了心理准备,今年我们共组织20批次市民参观庭改工程;其次是立项前做到100%入户调查,了解民情、民需,为改善工作做好准备,今年共发放入户调查表79355份,回收73167份,同意率86.7%;第三是做好“回访”,对调查中弃权及不赞同改善的居民逐一进行“回访”,进一步宣传庭改工程并做好解疑释惑,“回访”后百姓的支持率又上升了5.7个百分点。三是落实问绩于民,抓好“回头看”工作。对已接近尾声的改善工程,100%入户发放问绩表,征求百姓对施工质量、效果等方面的意见。对存在问题较多,居民矛盾突出的庭院,通过二次现场“设摊”,对百姓问题当面答疑、当场落实,通过100%入户问绩和现场“设摊”,提高了百姓满意度。截至11月底,“问绩于民”活动共涉及44887户居民,收到居民建议587条、意见5137条,已办结5086条,办结率达99%。四是搭建平台,完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今年,我们与市主流媒体密切合作,根据改善工程特点,开展特色宣传,扩大社会关注面,加深市民对工程的了解,引导全民共同参与,获得更多支持。
(二)进一步追求品质至上。一是充实内容。我们在去年22项结合的内容上新增加了外围隔离设施、拆除内部围墙、配置物管用房、增设监控设施、改善消防设施5项结合内容,使庭改与物改做好无缝衔接。二是搞好结合。在庭院改善中我们除做好27项结合内容外,对百姓需求强烈的也做好“跨一步、带一把”,如增设楼道窗、更换塑钢门窗等;三是拓展功能。包括适当拓宽小区道路,挖掘停车资源;利用小区地下自行车库作为管理用房;在小区空地增添活动设施等。四是专家问“诊”。庭改中,我们邀请各方专家,对工程“问诊把脉”,做好指导,查找问题。目前,收到的各类专家意见248条,采纳了222条。六是创新技术。我们在下城区胭脂新村进行钢结构平改坡试点;与华数等单位合作,在上城区染坊弄、西湖区 莲花新村利用已有管线,设置监控系统;在上城区青年路小区试点使用太阳能楼道灯;在上城区积极推行生态垃圾房建设;在江干区试点安装电动车防盗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进一步提高工程效益。一是抓好与重点工程的结合。今年我们结合十纵十横整治实施了20个庭院369幢房屋的改善,结合中山路综保工程实施了41个庭院64幢房屋改善,结合河道整治实施了17个庭院167幢房屋改善,结合运河综保工程实施了16个庭院94幢房屋改善。我们通过重点抓和抓重点,主城区范围内与重点工程结合的项目均按即定目标完工。二是抓好与物业改善工程的结合。今年我们印发了《关于做好庭院改善工程和物业管理改善工程对接工作的通知》,积极落实物改的5项结合。同时,我们查漏补缺,对08年已经完成庭院做好“回头看”工作, 目前共有40个庭院603幢房屋完成对接移交工作。
(四)进一步落实“五保四集中”。一是加强管理力量。首先充实力量,市改善办工作人员从去年的21人增加至39人,同比去年增加了86%。各区改善办及属地街道也相应地增加了工作力量。其次充分借助外力,全面推广民间改善办,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改善工程中来,使民间改善办成为市、区、街道、社区之外的第五级管理力量。第三是延长工作时间,今年以来市改善办工作人员基本放弃节假日休息,从8小时工作延长至12小时,真正做到了“五加二”、“白加黑”。二是抓好质量 管理。我们进一步扩大了主材招标范围,同时,建立了半成品质量现场“三查制度”(百姓查、查设计、查供应商),实行以来,成效明显,关于原材料质量的投诉同比去年下降71%(统计数据截至9月底)。三是抓好进度管理。我们进一步细分工期,要求立面施工在60天内完成,整体工程在160天内完成,并做好“逐期监管”确保进度计划落到实处,并将完成情况作为考核依据。今年庭院立面施工下架时间同比去年提前近10天,按时下架率95%,项目按时完工率92%。四是抓好安全管理。强化监管与奖惩力度,施工上把好源头与过程管理关,队伍上把好筛选与培训管理关,今年累计对各施工、监理单位开展安全培训25次,参加培训人员2000人次。同时,在做好日常巡查基础上,每月邀请质、安检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安全专项检查,累计发现和解决各类重大安全隐患70余处,改善工程至今未发生一起重大伤亡事故。
四、经济社会效益以及对杭州经济发展的贡献
今年改善庭院内道路总长144公里,总面积41万平方米,上改下67公里,改造和增加绿地11万平方米,拆除庭院内围墙8070米,新增公共休闲场所5.7万平方米,新划停车泊位2590个,拆除违建2378平方米,埋设雨水管59公里,埋设污水管75.2公里,改建房屋落水管80公里,平改坡146万平方米,埋设自来水管0.98万米,埋设燃气管0.63万米,外立面整治面积295.3万平方米,内立面整治面积212.3万平方米,新增楼道灯0.98万盏,新增路灯2378盏,拆(改)保笼9.8万个,改造晾衣架6.1万个,改造雨棚8.2万个,改造自行车棚3.4万平方米,改造垃极箱1018处,新增电子防盗门5012个,增设物管用房750平方米,设置监控探头1500个,配套灭火器1316只。通过系统改善、整体提升,有效解决了老旧庭院脏、乱、差难题,实现了路平、水畅、灯明、环境整洁舒适、基础设施完善,庭院面貌焕然一新。今年改善效果比去年更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从百姓的迫切需求来看,确实是项安居工程。市民对庭改工程翘首期盼,庭院改善入户调查支持率从去年的71%增加至今年的86.7%,通过改善居民幸福感普遍提高。家住拱墅区上塘街道七古登社区教委宿舍楼的方黎箐大姐说:“庭院改善后,原本打算搬家的住户纷纷取消了计划,有的以前搬出去的住户,现在又想搬回来住了。”上城区南班巷庭院改善后小区面貌焕然一新,不少住户看见改善后的庭院环境如此美化,趁这次机会对十几年未装修的房间进行“小改善”,家庭环境也明显改观。
二是从庭改的结果来看,确实是项和谐工程。列入改善计划的老旧小区,普遍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存在设施不配套,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居住环境差,居民投诉多,看到庭院外城市有机更新步伐这么快,环境改善这么好,一些居民感到心态不是很平衡。通过改善工程,生活品质之城的阳光洒到了 每个庭院,改善后的庭院实现了基础设施更新配套、环境整洁舒适、服务功能提升,环境生活品质有了很大提升,绝大多数居民感到满意,促进了社会和谐。文一大院的老百姓在庭改完成后说:“感谢市委、市政府为大家办了一件大好事,原本我们住在城市的贫民窟,现在住进了城市排屋里。”
三是从社会的反响来看,确实是项竞争力工程。庭院改善工程和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实施以来受到了国内媒体的高度评价,《人民日报》专门介绍了杭州的做法,《中国建设报》、《中国环境报》等国内各大媒体也有大量的相关宣传报道。上海大中华别墅网称庭院改善是“杭州改善民生的又一个样本”;引起了国内多个城市的关注,纷纷组团来杭考察交流,提高了杭州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据统计,截至10月底已有北京、上海、苏州等城市(区)党、政考察团共20批500余人专程来杭参观考察我市庭院改善工程。上海市“迎世博600天行动”城市管理指挥部办公室一行16人,在参观凤起路558号庭院后,纷纷表示杭州市的庭院改善工作无论从立项到施工,还是从施工到长效管理,处处替百姓着想,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
四是从社会的经济效益看,确实是项“小投入、高产出”工程。通过改善工程的实施,提高了居民的经济生活品质,改善后的房屋一般可提高售价1000元/平方米,改善后房屋全市估计可以增值37亿以上。通过工程的实施,大量群众对自家 房屋也进行装修,对家电进行了更新,从某种角度上说,也起到了拉动内需的作用。市委王国平书记11月4日调研庭院改善时对于庭院改善工程对杭州经济发展的贡献给予了贴切的评价:“我们的庭院改善工程也是在“转危为机、跨越发展”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拉动内需的好载体。”
五、进步与差距
(一)施工质量明显提高,但离满足百姓诉求还有差距。通过总结去年改善工程的经验教训,今年狠抓了“五保、四集中”,半成品和主体工程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还存不少细节问题,如庭院改善雨蓬的不锈钢包边不够精细,雨蓬安装后密封剂不够到位,保笼安装不够牢固等,由于一些庭院对这些施工细节问题整改不够及时,有些甚至承诺了没按时兑现,造成一些百姓多次投诉,给庭改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工程进度进一步加快,但施工力量仍相对不足。通过进一步细分工期,要求立面施工在60天内完成,整体工程在160天内完成,并做好“逐期监管”,确保了进度计划落到实处。今年庭院立面施工下架时间同比去年提前近10天,按时下架率95%,项目按时完工率92%。但是,由于庭改单项工程量低,加上施工单位不少是一些小型企业,进入施工高峰后,这些单位劳动力相对不足,往往“拆东墙补西墙”,部分庭改工程工序衔接不能够紧密,造成部分百姓有意见。
第五篇:2015年忠和镇“三农”重点工作
2015年忠和镇“三农”重点工作及
发 展 思 路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的一年。明年,我们将继续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县委“343346”总体发展思路及县委县政府对三农工作的安排部署,以“服务城市、发展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为原则,紧扣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着力打造都市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基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来加快我镇农业发展步伐。明年,针对我镇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我们提出“122122”工作思路,即“实现1个小康村、创建2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2个镇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高原夏菜面积达1万亩、旱砂西瓜面积达2万亩、建成核桃树基地2000亩”。2015年实现农业增加值9765万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03元,同比增长13%。期间,我们将重点在做优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上下功夫,为实现目标,将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特色产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高原夏菜、旱砂西甜瓜、种草养畜三大特色产业,不断扩大主导产业规模,加快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一是完成高原夏菜种植1万亩、瓜类种植2.61万亩,带动全镇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38万亩。二是投资91.48万元,新建丰登村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1座。三是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小区,新建标准化养殖场2个,饲养量达到20万头(只)。四是投资45万元,着力发展林下经济,建成散养鸡场,肉蛋奶产量达到220万公斤。五是做好全镇春秋季畜禽防疫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二、抓好农技服务,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一是加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加大农技推广及科技示范户培训,推广全膜覆盖6000亩,推广农业新技术3项,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24期以上,培训农民3000人次以上。二是加强农资市场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完成农产品样品检测2000个,加大重大病虫害防控和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力度,以完善农技推广责任制为重点,推进农业机械化,逐步引导农民转变种植观念,打造独具特色的绿色农业品牌。三是加快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加大农业试验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规范提升合作社5个,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形成“供、产、销”一条龙机构,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四是积极开展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完成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加大土地流转工作力度,新增闲臵土地流转面积300亩。五是认真抓好惠农政策的落实,确保良种补贴、农机具购臵、燃油补贴等强农惠农资金按时发放,及时调解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信访稳定,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不出偏差。
三、抓好扶贫开发,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深入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加大项目投入,加强增收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一是投资60万元,砂化丰登村道路10公里,浆砌块石排洪坝200米。二是投资40万元,扶持六合村养殖户80户,使圈舍扩大规模化,增加养殖户收入。三是投资30万元,在六合村广场搭钢屋架大棚600平米,建成农产品交易市场一处。四是投资50万元,新建六合村薛家湾东西贯穿宽4.5米、长50米的通行桥1座。五是投资182万元,实施水源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其中:投资30万元,扶持旱砂西瓜套种花生基地1000亩;投资150万元,水泥硬化宽3.5米的村庄道路3.6公里;投资2万元,举行100人(次)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六是投资40万元,红砖铺设水源村内户外道路4800平米。
四、抓好双联工作,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紧紧围绕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六项内容,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一是加强劳务输转,加大劳动技能培训,举办各类劳务技能培训班,全年完成培训200人以上,完成劳务输转3000人以上。二是落实“双联”贷款等政策,组织开展好节日慰问、义务帮扶、干部入户调研等工作,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帮助贫困户增强致富能力、提高收入水平。三是协调、联系省纪委等联扶单位,积极争取进村项目,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其中:投资280万元,实施六合废弃泵站、渠道、隧洞进行改造项目,恢复弃灌地1200亩;投资30万元,维修平岘村隧洞2座,衬砌渠道2公里。
五、抓好绿化美化,改善忠和城乡面貌。一是大力实施村庄绿化工程,扩大经济林基地面积,栽植核桃树2000亩,早酥梨等5000株以上,加快推进生态绿化。二是做好全镇2.3万亩公益林管护工作,配合两山绿化指挥部做好全镇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三是做好“省门第一道”绿化工程及平岘新村庄绿化树木的后期管护工作。
六、创新思维,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示范带动、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原则,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活动为抓手,紧扣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实现1个小康村-平岘村、丰登村,2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丰登村、平岘村,2个镇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罗官村、六合村,督促各村进一步落实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坚持每月10日的群众性环境卫生整治日活动和村庄环境整治“七个三”工程,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一是投资20万元,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城乡面貌。二是投资8万元,建设尾菜处理场地1处,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切实改变我镇“脏乱差”面貌。三是巩固做好“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继续实施“省门第一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大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投资18万元,实施平岘村七社5条户外道路长920米、宽2.5米,计2300平米的红砖铺设;投资10万元,在崖川曹家湾口硬化地坪1000平米;投资25万元,在崖川村罗家咀新建1300平方米的小广场一处,包括广场花墙建设;投资10万元,对崖川广场周边进行绿化,栽植风景树200株;投资100万元,在崖川-平岘彩门口沿线安装太阳能路灯200盏;投资30万元,对崖川-平岘沿线残垣断壁、洪道内垃圾进行集中整治,对墙体进行粉刷;投资48万元,对崖川十字高速路洞口以西长100米、宽10米、高2.5米的洪道进行衬砌。
2015年,我们将以城乡一体化、“双联”、扶贫开发、“省门第一道”等建设项目为契机,继续打造一批“产业发展一村一品,村庄建设各具特色,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社会事业基本配套,管理制度率先创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农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的全县新农村建设样板区,为全镇早一步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打好基础。
附:2015年忠和镇农业重点项目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