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谢云玲3110101951行政学之研究
《行政学之研究》读书笔记
谢云玲 3110101951 行政学之研究
1887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的《行政学之研究》从美国角度阐述了建立行政学的必要性。文章开篇便简明提出研究架构,即行政学研究历史、研究课题和进行研究的方法。
文章首要便提出行政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政府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这一问题。随后,阐述了行政学产生的原因,即随着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政府职能变得日益复杂,所需要解决的困难也越来越需要行政学实用性的增加。而后对于行政学的成长历史,作者认为,相较于英国和美国等较为民主自由的国家更多关注立法,德国等欧洲国家由于要保持政府的统治地位,所以更注重行政。对于美国的行政学,总统认为能将自有精神和行政实践能力相结合则会更好。
接着,作者对于行政管理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首先将政治和行政区分开,指出行政更加注重细微事项,指出行政管理和宪法的关系,更强调了舆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监督作用,也提出发展一支专业的文官队伍的必要性。最后,作者指出最适合进行行政研究的方法是运用历史方法和比较方法对不同的政府所共有的行政管理规律进行研究。
《行政学之研究》文章的发表,标志着行政学的开端。其中的一些思想,超越不同国家不同体制,至今具有借鉴意义。例如将行政和政治概念相区分的思想,提示着我们行政不应该为政治所用,政府更应该倾听民众的声音。同时,结合我国目前政府透明度不高,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状,公众舆论的作用更加需要被大大发挥。行政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应当结合国情和实际,加强实用性,不断发展。
第二篇:《行政学研究》读书笔记
行政文献选读
时代背景下的行政学研究
《行政学研究》读书笔记
引言:
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在美国《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的论文,第一次将行政管理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单独的学问来研究。毫无疑问,这篇文章是公共行政这门学科产生的标志性文献,也是当时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思想之所以会产生,跟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至于在整个20世纪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行政学研究》一文提出的基本思想都是离不开的主题。作为工业社会的大环境下产生的政治文明,虽然在后期的社会发展中会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但它开辟的从行政学的角度研究政府管理的思想,以及在公共行政学科创建和理论奠基方面的贡献依旧是无可替代的。
接下来,我将主要从伍德罗威尔逊简单的个人经历和大的历史背景方向阐释行政学研究产生的历史必要性,并简单介绍全书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最后我想结合当代行政管理的研究,在威尔逊的基础上,提出两个问题进行尝试性的研究,从传统视角切换到更为全面,开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视角中去看问题。
背景介绍
行政文献选读
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的第28任总统,连任31和32届(1913-1921),曾获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博士学位,是美国‚学术地位最高‛的一位总统,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出生于牧师家庭的他对和平更加向往,这也对他担任总统之后的外交政策有所影响。威尔逊的父母在1851年移居南方,并认同南部联邦。威尔逊的整个童年算是在教会中度过,后来甚至担任过美国长老会的首任常任秘书,并在1879年担任过一年的会议主席。整体来说威尔逊10岁之后才开始奋发图强,进入名牌大学学习,和大部份行政管理领域的名人一样,他并没有拿到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反而是依靠丰富的个人经历和演讲才能,再加之勤奋刻苦和博览群书才最终取得成功。由此可见,对于行政管理领域而言,往往实践出真知,不能够纸上谈兵。只有经历过真正的管理过程并深入其中细致观察才能够体会其弊病与可取之处。当然,以上有点题外话的意味,如果要谈及《行政学研究》的产生背景,我想先要从美国的内战讲起才行。
由于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和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矛盾,大部分的黑人奴隶被押送到美国的南方,受尽了剥削和压迫。1852年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内战结束之后,美国为了拓宽疆土掀起了西进运动,这期间在位的林肯总统修了大量的铁路,为之后的移民涌入带来了有利的条件。但同时,大量涌入的移民也改变了美国城市人口的构成,使得穷人更加贫穷,富人更加奢靡,财富分配的两极化日趋严重。官商勾结的腐败行径层出不穷,官员利用手中权力与商人进行权钱交易。上至国会下至市政府,都成了贪污腐败分子聚会的场所。城市脏乱差的治理、治安的维持,工人工作效率的提高、资本
行政文献选读 的累积,随着‚扒粪运动‛的兴起,似乎各方面都期待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很明显,这时的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上升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公共事务的日益增多,使得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领域更加广泛,政府职能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困难。于是,政府如何有效的执行和应该在哪些方面执行这些持续增长的职能就迫切地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予以指导,重新确立更加合理的政府组织结构,提高办事效率,重塑政府的良好形象。然而在19世纪70年代,建国初期所制定的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政治制度原则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国会腐败导致立法权的威望直线下降,使得有效的执行宪法比制定宪法更加重要,作为总统的威尔逊代表政府行使的行政权必须合理扩大,《行政学研究》就在当时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为加强行政权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支持。
主要内容
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中直接开门见山的提出了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即‚首先,政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地进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和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不得不承认,几百年前威尔逊提出的问题,相较于现在的政府而言,依旧是需要合理解决的问题。接下来他通过一系列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解释了为什么应该有一门行政科学的原因,即‚它将力求使政府不走弯路,使政府专心处理公务减少闲杂事务,加
行政文献选读
强和纯洁政府的组织结构,为政府的尽职尽责带来美誉‛。由于这门学科的来源是在大洋的另一边,法国和德国,所以在实际应用这门科学的时候,就必须使其本土化,即适应当时的美国情况。行政科学之所以最早出现在欧洲是因为‚在欧洲政府不依赖国民的同意,它所要做的工作是统治;想使政府保持垄断地位的愿望,使那些垄断者对于发现尽可能不激怒民众的统治方法深感兴趣;此外,这些垄断者人数甚少,便于迅速采取各种手段‛。但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相对于君主国家而言,组织行政管理要更加困难。其政府的形态来自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三权互相监督制衡的原则。倘若再加之一贯坚持的自由民主,权力就过于分散,不易掌控了。那么如何既不丢弃美国一贯坚持的信条,又能够使政府工作取得巨大的进步呢?在这里,威尔逊提出了后世广为人知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即制定宪法是政治的问题,而如何有效的执行宪法则是行政管理的问题,二者不能够混为一谈。威尔逊认为‚行政管理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是政治问题,虽然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确定的,但政治却无需自找麻烦地去操纵行政管理机构‛。这里他还提到德国学者布隆赤里的观点: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有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在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是技术职员的事情‛。
临近末尾的时候,威尔逊还提出了行政监督对于行政管理过程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公共舆论与行政管理之间关系进行分析、阐述,比较完整的表达了他的行政监督思想。‚巨大的权力和不受限制的自由处置权
行政文献选读
限在我看来似乎是承担责任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而行政监督则是行政职能得以顺利实施和行政权力得以合理行使的重要保证。他指出在行政管理活动当中,公共舆论将起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作为监督政策实施的一种机制,公共舆论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行政研究应当为公共舆论提供一个平台,应当排除各种来自行政中的干扰。威尔逊还指出‚美国行政管理必须在一切方面都对公共舆论有敏锐的反应‛,建立更加优越的文官制度,既能够有理智的开展活动,又能够紧密联系群众。最后进行总结全文,采用历史比较法得出最合理的结论,并对该学科的未来进行展望。
总结来看,行政管理的研究目的在于把政府能够适当且成功地完成工作的方法从经验中总结出行政原则。因此,威尔逊认为民主制下找出分权的最佳准则十分重要,行政管理不仅应该适才适用,而且应该权责分明,以保证人民对政府的充分信赖。但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渐扩大,行政监督也就更加重要,在西方国家公众舆论被看作是信息时代独立于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因为它对传统的三权(立法、司法、行政)构成的制约日趋明显。最后,威尔逊规划了美国行政科学的蓝图,并倡导采用历史比较法来观察美国的行政制度,客观的分析其优劣之处,从世界中取其精华为美所用,成就独特的美国式类型,再反过去作用世界。
我的观点和感悟
行政文献选读
任何思想的提出都未免有其历史局限性,威尔逊的也并不例外。单单关注于政府的活动却忽视了社会以及各种非政府组织的重要作用,易导致政府决策失误;过于追求高效和低成本的政府可能忽视了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使政府管理陷入某种误区;论述内容的片面性可能导致学科体系的不完整等等。然而学习经典并不等于照搬经典,我们要做的是把经典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提取出能够为我们所用并适应当代情况的内容,从而对现代的政府管理加以指导,也就是威尔逊一直强调的要本土化外来的指导理论,采用历史比较法研究行政学这一领域。接下来,我将就以下两个问题展开论述:
1.政府的权力范围该如何界定
2.从单纯的‚管理‛过渡到‚服务型社会治理‛
尽管不同国家采取的政治制度各有不同,但政府的权力范围该如何界定却始终是令人头痛的问题。政府的权力过于集中,那么就有向专制方向靠拢的意味。我们好不容易从万恶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中解放出来,进入到了喜大普奔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社会,怎么可能再倒退回去?但政府的权力如果过于分散的话,管理起来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而且我们要考虑到并不是每个当家作主的公民都有资格和能力去行使自己的权力的,并非专业人员在进行决策时可能偏差更大,陷入帕金森定律,决策无效且冗长。在这里我们似乎陷入了两难之地,就像早餐是该用牛奶配面包更好,还是豆浆油条更好一样。简单的个人来讲,我们会从营养价值是否均衡,买早餐的店距离多远,甚至今早的个人喜好等因素来考虑。可实际上,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起码要保证吃了之后
行政文献选读
不能拉肚子。在放权与集权的问题上我想也是一样,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现阶段的国情,威尔逊当时正面临着国会制度的无效率和混乱但经济却在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进步的情况,迫切的需要一个强大而且有效的管理者,盲目的采取德法的集权可能会导致美国‚拉肚子‛,所以威尔逊很好的区分了行政与政治,尽管后人对行政究竟是该从政治中分离还是回归政治喋喋不休,但我们要承认,在当时那样的社会条件下,分离更加有利于有效政府的组建,处理混乱的社会问题。同样的问题拿到今天,当我们面临同样的抉择时,在权衡的时候我们可能要考虑更多的因素,首先是国民的整体特点,即千百年来的文化对其造成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及现阶段国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参政意识。然后是经济发展情况,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况,结合国家采取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时间段,有张有弛的掌控权力。
当人类进入秩序化的社会开始,就避免不了的被约束。我们制定法条去判定杀人的人有罪,那么从某种方面来讲,我们是不是限制了某些人杀人的权力呢?大部分人是不会这样想的,因为考虑到权力的合法性,我们必须使自己站在正义的一方,才有说服力,才能够更好的获得发言权。这也就是威尔逊之前所奉行的马基雅维利思想,政府其实也一直在追求权力的合法性,因此要用立法来进行权力的赋予。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政府如果只是为了管理而生,那么公民和监狱的犯人有什么区别呢?还是像上文中提到的那样,威尔逊所处的时代特征使得管理型的政府更加被需要,以维持秩序,整顿城市,让大家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生活质量。也就是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前几个阶段的时候,人们
行政文献选读
还不具有更高的追求。事实上,最开始我们需要管理者的目的就是为了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集中力量办我们个人办不到的事,比如维系一个团体的安全,综合运用团体中的各种力量去使团体更好地发展。尤其是当人类社会进入到21世纪之后,我们的时代任务和所处的历史环境已经截然不同于威尔逊的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先后经历了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的变迁,社会治理模式也从‚权治‛过渡到‚法制‛,再到‚德治‛。威尔逊所处的阶段决定了‚管理型社会治理‛方式的采用,然而我们所处的阶段则更加倾向于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即政府应该更加倾向于服务而并非单纯的管理。
近代社会是处在改革与变动之中的不断分化的社会,公共领域、私人领域逐渐分离,但随着人类逐渐向后工业社会过渡,分离的领域也逐渐出现融合的趋势。政府活动也在领域融合中变得更加多样化,为了保证公共服务的最优化,政府采取的执政方式和手段也更加多样化,在社会治理层面上,我们应当着力构建一种适合于后工业社会的道德制度,组建更加强调效率、法制、责任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合理分派权力的同时使得政府的治理更加人性化,公民能够自由行使权力,公众舆论能够很好地起到风向标的作用,政府自身能够很好地防止腐败的滋生,监督机制能够更加健全等等。新的时代背景也对行政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也应该应该像伍德罗威尔逊那样,着眼于当下,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学问。
第三篇:公共行政学是研究什么范文
公共行政学是研究什么的?
公共行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讲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能够管什么,政府应该管什么,公共行政管理应该由谁来管,怎么管,为什么管。
第一,公共行政研究政府能够管什么。这是指行政环境对政府行为的限制和约束问题,也就是指在一定的行政环境的约束下,政府能够做什么。政府虽然掌握行政权,但是它并不是凭借手中的权力可以随心所欲,什么都能做,什么都能管。政府职能和行政权力受行政环境的制约。行政环境为政府管理提供了历史舞台,行政环境从根本上决定政府能够做什么,能够管什么。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制约着政府行为。行政环境允许政府做什么、管什么,政府才能做什么、管什么。政府管理不能超越历史环境所提供的可能性和活动空间。
第二,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应该管什么。政府应该管什么的问题就是指政府职能,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重要方面。行政环境为政府提供了政府管理各种社会事务的可能性,但是,政府不能满足所有的社会管理需求,必须把自己的管理职能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也就是政府应该管什么。公共行政学围绕政府职能大小、强弱,政府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权力划分,政府与社会、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作用等问题展开研究。这是行政学发端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些问题决定了政府职能及其管理方式。
第三,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管理由谁来管。也就是指政府管理的主体是谁。政府管理由政府的各类各级行政部门和被授予行政权的社会公共组织进行管理,也就是公共组织,公共组织有一定的机构、权力划分和运行机制,形成一定的关系和制度,也就是行政体制。政府必须由各级各类的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组成,并且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和管理范围,担负一定的管理职能。同时,政府管理必须由人组成政府并进行管理。对政府的各级各类行政人员的管理,就是人事行政。政府管理由行政领导者推动,讲究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第四,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管理怎么管。首先是政府管理的过程。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协调、行政监督。其次是政府管理的依据,它涉及到人治与法治。现代行政的依据是法律。政府管理必须依法行政。政府管理还必须讲究管理方法,利用一定的财政资源。
第五,公共行政学研究政府管理为什么管,也就是管理的目的。政府管理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效率,一个是公平。效率不仅指政府本身的行政效率,也指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效率。公平是政府对社会的管理责任,政府通过各种手段确保每个公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公平地位。
第四篇:读行政学研究有感
读《行政学之研究》有感
马建伟
(苏州大学政治与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0104202117)摘要:通过《行政学之研究》的学习,我对威尔逊的行政学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现代行政学的创始人,威尔逊的行政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这篇被誉为行政学开山之作的文章中,它的发表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本文主要从行政科学的产生及发展、行政管理的产生及研究目的以及公众舆论的行政监督方面展开阐述。
关键词:行政科学;政府职能;行政管理;公众舆论
我们要理解威尔逊在文中所阐述的行政学思想,首先要了解《行政学之研究》一文所发表的时代背景。《行政学之研究》一文于1887年发表在美国《政治科学季刊》第2期之上。当时,资本主义已经进入了上升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公共事务的日益增多,大大拓展了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领域,政府职能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困难。于是,政府如何有效的执行和在哪些方面执行这些持续增长的职能就迫切地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予以指导,力求使政府不走弯路,使政府专心处理公务减少闲杂事务,加强和纯洁政府的组织结构,为政府的尽职尽责带来美誉。在美国国内,到19世纪70年代,建国初期所订立的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政治制度设计原则受到严重的冲击,导致立法权的威望直线下降,行政力量日益被民主运动视为一种有效的工具而得到重视。因此我们可以说,威尔逊的《行政学之研究》就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著成的,为加强行政权利提供了一种理论支持。
在《行政学之研究》这篇文章中,威尔逊不仅比较深入地分析论证了建立行政科学的重要性以及国家行政管理的产生及其研究目的,从而较为准确地揭示了行政学研究的目的和实质。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丹尼尔雷恩说“今天是我们全部过去的一种协力结果,明天也将是这样。对于管理学家来说,历史中存在着许多教训,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把过去的研究作为一个序幕”。威尔逊开创了行政学研究的先河,其代表作——《行政学之研究》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产生,为行政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基础性和普遍性的原则和规律。同时,其思想中的某些观点不仅对于我们目前的行政学之研究,而且对于我们当今的政府管理同样具有启发和借鉴的作用。[1]
一、行政科学的产生及发展
威尔逊在《行政学之研究》中对早期政府的职能做了简单的阐述,他说:“在很早的时代,麻烦的事情几乎都出现在政府结构方面。因此,结构问题就成为吸引人们思考的焦点。当时,在行政管理方面很少或完全没有遇到麻烦问题,至少没有引起行政官员注意的问题。那时候政府的职能很简单,因为生活本身就很简单。政府靠行政命令形式,驱使着人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征询人们的意见”。
[2]概括起来讲,早期政府的职能可以阐述为:(1)政府的麻烦来自内部,即政府结构问题;(2)强调行政命令而不是民主或者公民参与;(3)行政手段是主要的政府管理方式;(4)需要管理的公共事务很少,因此“小政府”成为可能。随着政府活动过程中行政问题的逐渐产生、增加和饱和,以及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意识的增强,政府的职责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政府的职能日益复杂化,这就要求必须在调整行政工作的过程中明确政府的职责,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加强和纯洁政府组织结构。正如威尔逊所说的“政府部门不再是对朝廷唯命是从,必须遵循全民的意见,满足公众的需求,政府的公共取向明显增强”。
为了使政府少走弯路或者不走弯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完善政府的组织结构,行政科学应运而生。行政科学的研究起源于欧洲,早期行政学的博士都产生在欧洲。威尔逊认为行政科学之所以最早出现在欧洲是因为“在欧洲政府不依赖国民的同意,它所要做的工作是统治;想使政府保持垄断地位的愿望,使那些垄断者对于发现尽可能不激怒民众的统治方法深感兴趣;此外,这些垄断者人数甚少,便于迅速采取各种手段。”后来行政科学由法国和德国的教授们发展起来,其各个组成部分是与一个组织严密的国家的需求相适应的,美国在此基础上,在形式、语言、思想、原则、目标等方面加以美国化,使之适合于美国的权力高度分散的政府形式。
二、行政管理的产生及其研究目的威尔逊通过对当代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制度史的分析判断,指出在现存最充分发展的政治体制中,政府主要经历过三个发展时期,其它所有政治体制也是如此。这三个时期主要包括:第一个是绝对统治的时期;第二个是法制和人民控制的时期;第三个是发展行政管理工作的时期。
威尔逊在《行政学之研究》中指出“一些现在在行政实践方面成为表率的政
府,在现代政治的曙光照临之时,它们的统治者依然享有绝对权力却同时又很开明。在这样的政府当中,行政管理是按照为促进公共福利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并且具有仅仅完成单一意志所规定的任务才可能具有的那种简便和效率。”可见,在美国行政管理是为公众谋福利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很有效率的。
美国是一个重视资本主义民主的国家,它将宪法的地位捧得很高,因此资本主义统治才得以发展。由此可见,资本主义者也提倡“公仆”理论。威尔逊认为在美国阻碍其引进既有自由精神又有熟练实践能力的行政管理科学的重要因素是人民主权。对于民主国家来说,组织行政管理要比君主国家困难的多。在民主制国家公众舆论被捧得很高,然而在公众舆论的统治下面。要想使主权者在执行任务的熟练技巧方面或者在使政府职能达到完美的平衡状态方面,接受任何速成的训练,是不可能的。在美国,正是由于强调人民主权,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的困难。那是因为威尔逊认为当时的统治者是一些自私、无知、固执和胆怯的人民,没有一个决策者。威尔逊在文章中指出“统治者的思想并没有确定的发生地,而只不过是存在于千百万个投票人的大多数头脑之中。”同时,他指出“统治者的思想也同样是被‘宠物’所影响的,这种宠物并不是人,仍然只不过事先就抱有的意见,也就是种种偏见,但她却并不因此就失去这个词旧有的真正含义。”总之,无论在任何的地方,当公众舆论被作为政府的最高原则时,其实际改革必然是缓慢的,并且一切改革都必然是充满妥协的。为了很好的搞好行政管理,就要求我们对行政管理有一个透彻的理解。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是运用国家权力处理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从外延上来看,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现代行政管理多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从而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行政管理一开始就定义在“事务性”即操作的应用上。但是,行政管理却时又不是纯粹的技术细节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又大大高于这种水平,其事实依据就在于通过它的较高原则,它与政治智慧所派生的经久不衰的原理以及政治进步所具有的永恒真理是直接相关联的。
威尔逊在《政治与行政中》指出“行政管理置身于‘政治’所专有的范围之外。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是政治问题,虽然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确定的,但政治却无需自找麻烦地去操纵行政管理机构”。布隆赤里说,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有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在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因此,威尔逊认为“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是技术职员的事情”。
行政管理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把行政方法从经验性实验的混乱和浪费中拯救出来,并使它们深深植根于稳定的原则之上。因此,威尔逊认为跟在其他制度之下相比较,也许在民主制度下面,找出分权的最佳准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民主制度下,官员们为许多主人服务,而在其他制度下面,他们仅仅为少数人服务。一切统治者对其臣仆都是怀疑的,而作为主权者的全体人民也完全符合这一规律,绝不例外。在人生一切关系当中,“信赖就是力量”,并且正如同宪法改革者的任务在于创造信赖条件一样,行政管理者的任务在于使行政管理与职责分明这一条件相适应,因为职责分明能保证人民产生信赖感。
三、公众舆论的行政监督作用
行政监督是行政职能得以顺利实施和行政权力得以合理行使的重要保证。随着政府行政职能和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大,行政监督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威尔逊通过对公共舆论与行政管理之间关系进行分析、阐述,比较完整的表述了他的行政监督思想。他指出在行政管理活动当中,公共舆论将起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他正确地指出了,作为监督政策实施的一种机制,公共舆论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行政研究应当为公共舆论提供一个平台,应当排除各种来自行政中的干扰;政府为了能够更有效地履行其职能,威尔逊指出“行政管理必须在一切方面都对公共舆论有敏锐的反应”。因此,公众舆论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公共舆论是民心所向的“风向标”,同时,也是判断施政措施是否得当的有效标准。在西方国家公众舆论被看作是信息时代独立于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因为它对传统的三权(立法、司法、行政)构成的制约在许多方面一点也不屈于三者之间的制约,因而舆论监督的作用日益受人关注。[3]而与此同时,现代政府管理调节社会的方方面面,公权力在不断扩大,易乱用、滥用
而滋生腐败,传统的监督方式因其自身的特点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机能,因而人民寄希望于公共舆论的监督机制,希望通过新闻媒体等公共论坛公开揭露权力滥用的现象,在社会中形成一种不利于被批评者的舆论压力,促使当事人有所觉悟或有关机构及时采取措施,以达到监督和制约的目的,使得政府及其官员能更好的服务与大众。
由此可见,在现代社会中,行政职能不断扩大,行政权力不断膨胀的情况下,舆论监督由于其参与群体的广泛性因而成为行政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问题在于如何使公众舆论具有效力,使我们免遭它的好管闲事之苦。威尔逊在《行政学之研究》中说“当公众批评直接关注政府的日常琐事和政府对日常工作方法的选择时,它当然会像一个笨拙讨厌的家伙,像是一个乡下人在操纵一部难以驾驭的机器。但是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行政方面,当对于制定基本政策的更为巨大的力量进行监督时,公众的批评则是完全安全有益的,是完全不可缺少的。应该让行政学研究会发现一些最佳方法,这些方法能给予公众评论这种控制监督的权力,同时使之与一切其它的干扰活动分离。”[4]从威尔逊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公众对管理政府事务缺乏专业知识,但公众的批评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公众舆论的行政监督作用。
[1] 许华义.诘问与辩驳:政治行政“二分法”合理性危机[D].2005
[2] 威尔逊.行政学研究[A].彭和平.国外
[3] 蔡建文.从威尔逊行政监督思想看我国的舆论监督[D].2005
[4] 王宝胜.威尔逊行政监督思想浅析——威尔逊《行政学研究》读书报告[D].2008
第五篇:2012年江西省委党校研究生考试复习资料之《行政学》(定稿)
《行政学》入学辅导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公共管理学教研部
2012年6月
一、行政与行政学 •
1、如何理解公共行政
• 行政与政治(政治行政两分法)• 行政与管理
• 行政与立法、司法(三权分立问题)• 行政与法律(依法行政问题)
• 因此,所谓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国家法律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和社会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
2、行政管学的主要内容 ——行政管理的权力主体 ——行政管理的过程与内容 ——行政效率与行政改革
4、行政学的发展阶段
• ——科学管理时期(19时期末期)•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 法约尔的十四项普遍原则
• 马克斯·韦伯的官僚集权组织理论 • ——行为科学时期(20世纪30年代)• 巴纳德、西蒙等人的理论
• ——现代化管理时期或管理科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 综合性学科(系统论、数学等)• 政策科学兴起
• 新公共行政学产生(政府效率与社会公平相结合)
二、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
1、行政权力的来源
• ——君权神授 • ——天赋人权 • ——主权在民 • ——社会契约 • ——代议制政府
2、行政权力的概念
• ——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人民赋予 • ——行使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 ——运用权力的目的是执行国家意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 ——合法的强制力量,依法行政
• ——可具体划分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行政小三权),或立法权、管理权和决定权
3.现代社会行政权力的主要来源
——宪法、法律和法规是行政权力的基本来源。——惯例裁决是自由裁量权的重要形式 ——授权也是行政权力的重要来源 ——法理是推量裁决的基本依据
4、现代行政权力的基本功能
• ——管理国家事务与社会事务,维护国家正常的社会秩序 • ——组织、调控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增进人民福利 •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提升国家的国家地位,为人类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 ——行政权力既有积极建设作用,又有消极破坏作用,防止 权力滥用
5、行政权力运行的基本原则
• ——以民意为基础 • ——以政策为依据 • ——以法律为准绳 • ——ª以透明为要义 • ——以高效为目标
行政体制的基本形式
集权制行政体制 分权制行政体制 均权制行政体制
注意:
比较集权制行政体制与分权体制的利弊 6.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行政责任包括:政治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行政责任。7.行政权力与行政问责 决策失误要问责
执行不力要问责
不认真履行管理职责要问责
内部监督管理不力要问责
行政首长言行与职务身份不符要问责
根据权威问责信息,可以通过合议机构启动问责程序。
三、行政组织与行政结构 1.如何理解行政组织
(1)行政组织是行政权力的物化,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2)国家行政组织是依照法定程序组建和变更的。
(3)行政组织是各类行政机关的有机组合,是由人员、职位、单位、部门等复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4)行政组织机构改革与发展的直接目的,是从组织上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更加有效地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2.行政组织的一般特征
政治性与权威性
公共性与系统性
科学性与系统性
3.古典组织理论的行政组织原则
专业化分工原则
命令统一原则
业务类同原则
权责法定原则
权责统一原则 行政幅度原则
政治与行政分离原则
政治中立原则
4.现代行政组织原则
法治行政原则
职能目标原则
精干效能原则
管理幅度与层次适度原则(p66)
职、责、权一致原则
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5.国家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五级政府、中央与地方关系)
• 国家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方式
督职能适度分离并在运行过程中使之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行政三分制:即在一级政府管理系统内部将决策、执行和监 “ 行政三分制”的基本宗旨:
分权
重组
创新
协调 目标
(重点关注:大部制改革的有关内容)6.行政组织体制 首长制和委员会制
(何谓首长制?何谓委员制?比较各自优劣?) 层级制和职能制
(何谓层级制?何谓职能制?) 集权制和分权制
(何谓集权制?何谓分权制?)
四、行政职能与公共服务
1、如何理解行政职能(三种关系)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行政职能:亦称政府职能,它是指政府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2.行政职能的特点
—— 政治性与社会性 —— 动态性和相对稳定性 —— 多样性和整体性 —— 强制性和服务性 —— 共同性和专门性 3.公共行政的基本职能
政治职能(保卫职能、专职职能、民主职能)
经济职能
文化职能
社会职能
4.公共行政的程序性职能
(古立克管理七职能:POSDCRB,即计划、组织、人事、协调、报告、预算)
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5、当前我国行政职能定位 • ——经济调节 • ——市场监管 • ——社会管理 • ——公共服务
6、行政职能体系的影响因素 • ——国家的阶级本质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一国特定的政治文化
• ——行政主体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7.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 行政职能的内容和手段日趋丰富和多样化。—— 行政职能日益分化和专业化
—— 行政职能的重心逐渐由阶级统治性职能过渡到社会管理性职能
8、为什么我国要进一步转变行政职能?(依据是什么?)——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使国家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实现公共行政民主化、法治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对行政职能的重新思考和定位。——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对行政职能的新要求。9.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内容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定位。
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继续理顺政府行政组织内部的职能分工。
坚决依法行政,从严治党。 改革和规范行政审批制度。 加快政府管理的信息化建设。10.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基本途径
——继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推动政治体制改革。
——政企分开是实现行政职能转变的根本途径。——培育社会公众的自我管理意识。11.公共服务的特点 ——公共服务的公共性 ——公共服务的广泛性 ——公共服务的非排他性 ——公共服务的动态性 12.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 ——新公共行政理论(P117)——新公共管理理论(P118)——治理理论(P118)——新公共服务理论(P119)
——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理(P119)13.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
服务型政府是现代公共行政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发展方向。
服务型政府是以公民为本位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以公共服务为宗旨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
13.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
提供公共服务。
强化制度供给对象。
“以人为本”促进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加强社会管理,推进公民社会建设。
15.如何打造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途径)
转变政府行政职能;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建立公共治理机制;
改革公共行政体制;
五、行政领导与领导体制 1.领导的构成要素
——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对象、环境
2、行政领导的涵义与特征
• 是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的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组织 和管理行政事务,进行决策、指挥、组织、控制、检查、监督等行政活动
• 特征:统一性、执行性
3、行政领导的基本职能
• ——决策 • ——计划 • ——组织 • ——协调 • ——控制 • ——监督
4、行政领导的方法 • ——群众路线法 • ——调查研究法 • ——矛盾分析法 • ——现代科学方法
5、行政领导的艺术 • ——处理事的艺术 • ——领导人的艺术 • ——掌握时间的艺术
6、行政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 ——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德)• ——业务素质(才)
• ——其他素质(健康体魄,人格魅力、创新能力等)• ——组织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
中央提出的五大能力
——不断地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依法执政的能力 ——总揽全局的能力
• 六大领导本领(胡锦涛05年7月山西考察)
——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 ——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 ——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 ——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 ——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
• 六大领导能力(习近平)
——提高统筹兼顾的能力; ——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 ——提高知人善任的能力; ——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提高维护稳定的能力; ——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苏荣书记在2008年12月15日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的讲话• 一是科学判断形势、敏锐把握趋势的洞察力; • 二是勇于破解难题、善于抓好落实的操作力; • 三是愿做群众工作、会做群众工作的亲和力; • 四是冷静应对复杂情况、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驾驭力。
7、行政领导班子的合理结构
• ——具有丰富全面的知识结构 • ——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结构 • ——具有较强的能力结构 • ——具有合理的年龄结构
• ——具有良好的气质结构
8.我国行政领导体制的基本原则
共产党领导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
精简统一效能原则
六、行政决策与行政执行 1.行政决策的主要类型
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科学决策与经验决策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非确定型决策
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执行型决策与行政性决策
中央决策、地方决策与基层决策 2.基本的决策理论模式(P161—163)
完全理性决策模式
有限理论决策模式
垃圾桶决策模式 •
3、行政决策体制
行政首长制
委员会制
混合制 行政决策系统
4、行政决策过程
• ——行政决策形成阶段 • 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 收集信息,拟定方案 • 分析评估,抉择方案 • ——行政决策实施阶段 • 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 • 行政组织与行政指挥 • 行政沟通与行政协调 • ——行政决策完善阶段 • 信息反馈 • 决策修正 • 追踪决策
5、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问题 6.行政执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控制的方法 • 行政执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目标移位
执行不力
腐败行为
控制行政执行过程的方法
完善体制和设计
注意对行政执行的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估 问题诊断
七、人事行政与人事体制
1、人事行政的地位和作用
• ——是提高行政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 • ——是实现政治稳定、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保证 • ——人事行政的发展与完善能有力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 • ——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
2、人事行政的原则 • ——党管干部原则 • ——功绩制原则 • ——依法管理原则 • ——适才适用原则 • ——智能互补原则
3、国家公务员制度
• 《公务员法》的有关新内容: • ——公务员范围扩大了 • ——一个类别增加到三个类别 • ——公务员任用增加了聘任制 • ——笔试面试法定化了
• ——考核内容增设了“廉”,考核等级增加了“基本称职” 4.国家公务员录用制度 选任制 考任制 委任制 聘任制
八、财务行政 1.公共财政的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 收入分配职能
经济稳定与增长的职能
2.我国公共支出制度的改革
合理界定公共支出的范围,优化公共支出结构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公共预算管理体制
深化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间财政关系;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明确各预算主体在预算管理中的职权,实现公共预算的衣服管理。
九、行政监督与依法行政
1、行政监督的必要性
• ——行政权力地位重要且范围广泛
• ——行政管理活动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关系最为密切和直接 • ——行政管理主要是人财物管理,行政人员易受其诱惑
2、行政监督体系
• ——外部监督
• 政党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监督、社会团体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 ——内部监督
• 非专门监督(一般监督、职能监督、主管监督)• 专门监督(行政监察、行政复议、审计监督)
3、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制度
• ——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意义 • 防止权力滥用 • 保证政策有效执行 •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 为政清廉
• ——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途径
• 强化法律监督机关和行政监督机关、纪检机关的职能。• 完善监督制度和法规。• 加强纪检监察、执法队伍建设。
十、行政文化与行政伦理 1.行政文化的内涵(P284)2.行政文化的内容
——主观性的行政文化
行政信念、行政价值、行政道德、行政意识、行政理想、行政思想
——规范性的行政文化
行政传统、行政习惯、行政原则 3.行政文化的功能 ——指导与整合功能 ——铸造与培养功能 ——凝聚与激励功能 ——调适与规范功能 4.行政伦理的内容
行政个体的个人品德
行政职业道德(奉公、守法、忠诚、负责)
公共组织伦理
公共政策伦理
5.行政伦理的功能
引导功能
规范功能 维系功能
选择功能
十一、行政效率与绩效管理
1、行政效率与行政效能的概念区别
2、行政效能的测量与评价
• ——衡量指标
• 质量、数量、费用、时效等指标 • ——技术性测量方法 • 行政功能测量法 • 行政费用测量法 • 行政要素测量法 • 标准比较法
• ——社会性评价方法 • 政治价值评价法 • 社会效益评价法
3、如何提高行政效率? • ——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
• 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人员因素、科学技术因素、行政管理方式方法
• ——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 改善环境 • 合理设置机构 • 提升人员能力素质
• 管理方法的现代化、科学化 4.行政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
建立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明确行政绩效管理的法定地位。前提。 行政绩效管理应以行政发展战略和价值导向的明确化为基本
建立和完善行政绩效管理的组织机构。
以一定的激励制度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有机结合。
坚持“以人为本”精神,构建开放、和谐的行政绩效管理体系。 以电子政务为契机,建设高效、统一的行政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5.行政绩效管理的工作程序
制定明确的行政绩效管理协议和行政绩效管理规划。
设置科学合理的行政绩效指标。
实施行政绩效评估。
推动行政绩效管理的信息的沟通和反馈。
加强行政绩效管理的监督和控制。
十二、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
1、行政改革的目标
• ——提升政府能力 • ——提高行政效率
2、行政改革的内容
• ——功能调整 • ——结构调整
• ——行为变革(观念转变)
3、战后西方国家行政机构与管理方式的变化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 ——政府机构日趋庞大,职能分工专业化 • ——政府部门综合协调职能的增强 • ——加强政府参谋咨询组织建设
• ——建立健全行政信息系统,实现行政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 ——加强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节和指导作用 • ——在政府管理中引进私人企业的成功管理方法
4、当前我国行政改革问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按照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做到 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2)通过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4)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紧紧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完善行政运行机制。(5)遵守宪法和法律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原则。必须严格依法行政,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5.当代行政发展的趋势(1)全球化(2)分权化(3)电子化(4)民营化
建议必读资料 • • • • 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有关行政管理、行政改革方面的表述 十七届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国家公务员法》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加强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