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市局关于修改《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时间:2019-05-15 07:25: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7市局关于修改《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7市局关于修改《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第一篇:2007市局关于修改《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文件

沪工商注„2007‟80号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关于修改《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分局,市局有关处室:

为了规范本市企业名称争议处理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对《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暂行办法》(沪工商注„2006‟317号印发)第七部分进行修改,修改后第七部分的具体内容如下:

七、其他

处理机关决定责令被申请人限期办理企业名称变更登记的,被申请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企业名称变更登记,被申请人逾期拒不办理,也不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复议后拒不执行复议决定,又不起诉的,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1.登记机关扣缴被申请人的营业执照,加盖“该企业名称已责令限期变更”章;

2.被申请人或其分支机构以原名称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名称变更以外的其他工商登记的,登记机关不予受理;

3.被申请人申报企业年检的,登记机关不予加盖年检戳记。

本通知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二OO七年三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工商登记名称办法通知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2007年3月21日印发(共印30份)-2-

第二篇:上海市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争议处理暂行办法

上海市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争议处理暂行办法

发布时间:2005-8-24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第一条(制定目的)

为维护房地产权利人及其他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的客观、公正、正确,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上海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争议处理,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处理途径)

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有争议的,有关当有:

事人可以向出具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的房屋土地调查机构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再向上海市房屋土地调查专家委员会由(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第四条(申请纠纷处理的当事人范围)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有关当事人(以下简称异议人),可以申请复核或者鉴定;

(一)房屋建筑面积预测和实测的委托人(以下简称委托人);

(二)尚未申请房地产转移登记的商品房预购人和新建商品房买受人;

(三)专家委员会认为可以受理的其他有关当事人。第五条(复核程序)

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有争议的,异议人可以在收到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报告或者测算表、计算表的五日内向出具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的房屋土地调查机构申请复核。

签署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报告的房屋土地调查员应当向异议人解释房屋建筑面积测绘依据。异议人要求出具书面复核结果的,房屋土地调查机构应当在接受复核申请的五日内向异议人出具书面复核结论。

经复核,房屋土地调查机构变更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的,应当书面告知异议人,并向办理备案的房屋土地调查成果管理部门(以下简称成果管理部门)书面申请撤销备案。异议人不是委托人的,房屋土地调查机构还应当将撤销备案申请事项书面告知委托人。

第六条(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争议鉴定)

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争议鉴定(以下简称成果鉴定)是指专家委员会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法规、房产测绘技术规范等规定,对有争议的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的合法性、规范性、准确性进行鉴定并出具鉴定结果报告的行为。

第七条(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由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房地资源局)组织成立。专家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二人、委员若干人。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由专家委员会选举产生。

专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测绘成果争议鉴定的受理和组织工作。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可以在各区县设立受理窗口。

专家委员会组成名单经市房地资源局核准后向社会公布。第八条(专家委员会委员)

本市从事房屋土地调查教学、科研和实务工作的学者、专家和专业人士经市房地资源局核准后可以成为专家委员会委员。

第九条(鉴定受理管辖)

下列成果鉴定申请由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直接受理:

(一)本市行政区域内有较大影响的房屋建筑面积测绘争议鉴定;

(二)市房地资

源局交办的其他房屋建筑面积测绘争议鉴定。

其他成果鉴定的申请,由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在房屋所在地所设的受理窗口受理。第十条(鉴定申请与受理)

异议人是委托人的,鉴定申请时,应当提交以下文件:

(一)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

(三)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报告;

(四)申请人认为测绘成果有误的证明材料。

异议人是其他当事人的,鉴定申请时,应当提交以下文件:

(一)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

(三)证明与房屋测绘成果有关的购房合同、房屋建筑面积计算表、测算表等;

(四)申请人认为测绘成果有误的证明材料。

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应当核实异议人申请鉴定资格,不符合申请资格的,应当书面告知其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十一条(鉴定专家组)

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应当自受理申请的七日内组织成立鉴定专家组。鉴定专家组一般由三人组成,有较大影响的房屋建筑面积测绘争议鉴定的鉴定专家组应当由七人组成。

第十二条(鉴定程序)

鉴定专家组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开展鉴定工作:

(一)调阅成果管理部门备案的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资料和出具报告的测绘机构工作档案;

(二)集体审议调阅的资料;

(三)对申请鉴定的房屋建筑面积按照设计图和有关资料进行计算,需要实地测量的,应当重新进行实测;

(四)撰写鉴定报告。

鉴定报告应当由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签字。

重大、疑难鉴定项目,鉴定组可以申请提交专家委员会全体会议集体审议决定。鉴定结果报告由专家委员会办公室送达申请人。第十三条(鉴定结果确定)

鉴定专家组的鉴定结果应当由参加鉴定的专家作出,并按照多数意见确定。提交专家委员会讨论的鉴定结果由出席会议的全体委员表决,并按照多数意见确定。

第十四条(鉴定结果报告)鉴定报告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鉴定申请人、鉴定对象、鉴定事由等鉴定基本情况;

(二)鉴定所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测绘技术规范及其他有关资料等鉴定依据;

(三)鉴定结果和理由。

鉴定结果分为确认测绘成果或者不予确认测绘成果二种。

测绘成果合法、规范、准确的,专家委员会应当出具确认测绘成果的结论。测绘成果不合法或者不规范或者不准确的,专家委员会应当出具不予确认测绘成果的鉴定结论。不予确认测绘成果的,专家委员会办公室还应当将鉴定结果报告送达成果管理部门。

第十五条(撤销备案)

专家委员会不予确认测绘成果的,成果管理部门应当撤销原备案的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

第十六条(鉴定档案)

鉴定工作完成后,有关鉴定报告与工作底稿应当整理归档。鉴定工作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鉴定受理材料;

(二)鉴定结果报告;

(三)鉴定工作中的调查取证材料;

(四)有关的会议记录;

(五)鉴定工作其他有关的资料。

鉴定工作完成后,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将鉴定资料整理归档并长期保存。第十七条(成果报告的调用)

鉴定所需有关测绘资料由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向原房屋土地调查机构调用,原房屋土地调查机构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的下一个工作日将调用资料移送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第十八条(鉴定工作期限)

鉴定工作期限是指自鉴定申请受理日起至鉴定结果报告送达鉴定申请人止所需的工作时间。

鉴定工作期限一般为二十天,重大、疑难鉴定项目的鉴定期限由鉴定申请人与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协商确定。

第十九条(鉴定费用管理)

鉴定申请人应当按照市价格主管部门和市房地资源局的有关规定缴纳鉴定费。鉴定费应当用于专家委员会开展鉴定业务所需的各项业务支出。

专家委员会确认测绘成果的,鉴定费由申请人承担;专家委员会不予确认测绘成果的,鉴定费由出具报告的房屋土地调查机构承担。

第二十条(回避和保密)

鉴定专家组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是鉴定项目的当事人;

(二)是鉴定项目当事人的近亲属;

(三)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四)可能影响鉴定公正处理的其他情形。参加鉴定人员对鉴定有关情况负保守秘密责任。第二十一条(其他)

专家委员会的鉴定工作应当接受市房地资源局的监督。

2003年1月1日前,房屋土地调查机构出具的房屋建筑面积测绘成果由房屋土地调查机构负责复核;该房屋土地调查机构已经撤销的,由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房屋土地调查机构负责复核;无承受其权利义务的,异议人应当直接申请鉴定。

第二十二条(施行)

本办法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关于印发商品房建筑面积复测及投诉处理规定的通知》(沪房地权[1999]0606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江苏省人事争议处理暂行办法

江苏省人事争议处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公正、公平、合理地处理人事争议,维护用人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人事争议处理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人事部《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下列人事争议:

(一)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和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二)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仲裁的其他人事争议。

第三条当事人在人事争议处理中的地位平等,适用法律、法规、政策平等。

第四条处理人事争议,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先行调解,及时裁决。

第五条人事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六条省、市、县(区)设立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分别负责处理管辖范围内的人事争议。

上级仲裁委员会对下级仲裁委员会负有业务指导的责任。

第七条省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下列人事争议案件:

(一)省政府在宁直属事业单位以及省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在宁事业单位发生的人事争议;

(二)人事关系由省人事厅代管的中央、国家有关部门所属驻宁事业单位发生的人事争议;

(三)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人事争议。

第八条设区的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下列人事争议案件:

(一)其辖区内的人事争议案件;

(二)省人事厅委托的国家、省有关部门所属的在其辖区内的事业单位发生的人事争议案件。

跨设区的市的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由被申请人住所地的市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

第九条仲裁委员会之间因受理权发生争议时,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由共同的上级政府人事部门指定受理。

第十条仲裁委员会由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同级人民政府分管人事工作的负责人或者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委员由有关方面负责人担任。

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

第十一条仲裁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案件受理、仲裁文书的送达、案件档案管理、仲裁员的聘请、仲裁费用的收取与管理等日常工作,办理仲裁委员会授权的其他事宜。

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设立在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

第十二条仲裁委员会可以聘请政府等有关部门的人员、专家学者和律师为专职或兼职仲裁员。

第十三条仲裁员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廉洁自律;

(三)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熟悉人事政策法规,有独立办案的工作能力;1

(四)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第十四条兼职仲裁员与专职仲裁员在执行仲裁公务时享有同等权利。

兼职仲裁员参加仲裁活动时,所在单位应给予支持。

第十五条事业单位可根据情况设立由工会组织代表、单位代表、职工代表三方组成的调解委员会,调解本单位的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工会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的主任由工会指定的代表担任。各级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指导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第三章申请和受理

第十六条当事人对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人事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按被申请人数递交副本。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前款规定的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第十七条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如果申请人、被申请人是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第十八条参加仲裁活动的当事人,可以委托1-2名代理人代为参加人事仲裁。

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的,必须向仲裁委员会提交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必须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委托人变更其代理人的权限或者解除委托代理的,当事人应当书面告知仲裁委员会。

第十九条当事人在3人以上,并且有共同理由,可以推举代表人参加仲裁活动,代表人数由仲裁委员会确定。代表人在仲裁活动中的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第二十条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决定受理的,应当在作出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被申请人没有按时提交或者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第四章仲裁庭的组成第二十一条仲裁委员会处理人事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庭制度。

仲裁庭由3名以上(含3名)的单数仲裁员组成。简单的人事争议案件,仲裁委员会可指定1名仲裁员独任处理。

第二十二条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从仲裁员名册中确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首席仲裁员由仲裁委员会指定1名仲裁员担任。

第二十三条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应当自仲裁庭组成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组庭通知书送达当事人。

第二十四条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申请回避,当事人也有权申请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请客送礼的。

第二十五条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并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

第二十六条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并通知当事人。

第二十七条仲裁员因回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应当按照本规定重新指定仲裁

员。

第二十八条因回避等原因重新组成仲裁庭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决定已进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进行。

第五章开庭和裁决

第二十九条仲裁应当公开开庭进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或者仲裁委员会认为不宜公开开庭的其他案件,不公开开庭。

对案情简单、仲裁委员会认为不需开庭的或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可以书面仲裁。书面仲裁应当在全面、准确掌握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进行。

第三十条决定开庭处理的,仲裁庭应当于开庭前5个工作日内将开庭时间、地点等书面通知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前3日内书面申请延期开庭;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第二次开庭及以后开庭的通知期限由仲裁庭决定,并不受上述期限限制。第三十一条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仲裁。

第三十二条仲裁庭开庭审理人事争议案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由书记员查明双方当事人、代理人及有关人员是否到庭,宣布仲裁庭纪律;

(二)首席仲裁员宣布开庭,宣布仲裁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并宣布案由;

(三)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的陈述,对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进行当庭调查,对有关证据进行质证;

(四)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当庭辩论,并征询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五)根据当事人的意见,当庭进行调解;

(六)调解达不成协议时,应及时休庭合议并作出裁决;

(七)仲裁庭复庭,宣布仲裁裁决;

(八)对当庭难以作出裁决或需要提交仲裁委员会决定的疑难案件,仲裁庭可以宣布择期裁决。

第三十三条当事人应当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

仲裁庭认为需要可以要求当事人补充举证,当事人在仲裁庭规定的合理期限内不举证的,或者举证超过规定期限的,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责任。

仲裁庭认为必要时,可以自行收集证据。仲裁庭向有关单位查阅与案件有关的档案、资料和证明材料,并有权向知情人调查,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第三十四条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当事人可以质证。

证据由仲裁庭认定并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裁决的根据。

第三十五条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辩论。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第三十六条仲裁庭开庭应当制作笔录。当事人或者其他仲裁参与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记录该申请。

笔录由仲裁员、记录人员、当事人或者其他仲裁参与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三十七条仲裁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仲裁庭对案件中所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第三十八条仲裁庭处理人事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

第三十九条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庭成员签名、双方当事人签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及时裁决。

第四十条在仲裁裁决前,申请人撤回申请,仲裁委员会可以审理同意并予以结案。第四十一条仲裁庭由3名(或者3名以上)仲裁员组成的,裁决前应当对仲裁案件进行评议,记录人员应当制作评议记录。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可以记入笔录,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庭由1名仲裁员独任的仲裁案件,裁决由仲裁员直接作出。

第四十二条仲裁庭对重大的或者疑难的人事争议案件的处理,可以提交仲裁委员会讨论决定;仲裁委员会的决定,仲裁庭必须执行。

第四十三条仲裁庭处理人事争议,一般应当在仲裁庭组成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结案,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

第四十四条仲裁庭应当在裁决作出后5个工作日内制作裁决书。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裁决日期。裁决书由仲裁庭成员签名并加盖仲裁委员会的印章。

第六章执行与监督

第四十五条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第四十六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在仲裁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仲裁委员会可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干扰仲裁活动,阻碍仲裁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

(二)拒绝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和其他证明材料的;

(三)提供虚假情况的;

(四)对仲裁工作人员、仲裁参加人、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

(五)其他严重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四十八条仲裁员有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的情形,且情节严重的;或者在仲裁案件过程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其除名。

第四十九条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仲裁活动中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敲诈勒索、滥用职权、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五十条人事争议的当事人参加仲裁活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交纳仲裁费用。收取仲裁费用的标准和办法,由省人事厅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五十一条本办法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原由省人事厅发布的《江苏省人事争议仲裁暂行办法》(苏人通〔1998〕206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湖北省处理土地权属争议暂行办法

湖北省处理土地权属争议暂行办法

【实施日期】1991/12/30【颁发部门】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7号

第一条 为了妥善处理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作用权的争议(简称土地权属争议,下同),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辖区内土地权属争议的调处。

下列争议不适用本办法:行政区域边界争议;森林和林木争议;水利设施、水产养殖涉及的水面争议;城镇基建用地规划和房产争议及其它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争议。

第三条 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必须坚持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有利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有利于加强土地管理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正视现实,依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公正妥善处理。

第四条 确定土地权属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湖北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二)人民政府、政府有关部门及司法机关确认土地权属的证明文件(包括土地证书、处理决定、调解协议、判决书和裁决书、土地登记资料等证明文件);

(三)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协议书;

(四)其他可资证明的材料。

第五条 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土地权属的确认,以同时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为依据。一般性证据服从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口头协议服从书面协议,远期证据服从近期证据,当事人协议服从领导机关的处理决定,下级处理结论服从上级处理结论。

第六条 土地权属争议已经当事人协商达成协议,或经人民政府、司法机关作出裁决的,双方都要维持已经生效的协议和裁决,不能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单方面修改和撕毁;如一项纠纷有数次协议和裁决的,以最后一次为准。

第七条 城市市区(包括建制镇建成区)的土地,城市郊区和农村土改时未分配给农民,没有给农民颁发土地所有证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国家所有的荒地、荒山、滩涂等经全民所有制单位或农民集体开发利用的,国家享有的土地所有权不变,使用权可依法确定给开发利用者或承包经营者。

第八条 国家建设征用原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如征用的土地面积与实际使用的面积不符,凡权属合法,界址清楚,因先后测定土地面积的方法不同所出现的面积误差,多的不退,少的不补,按征地时划定的权属界线确认其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非因测定土地面积的方法不同而出现的面积误差,少征多占,应视为违法占地,按违法占地进行查处。

第九条 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造成的无地村、组,全部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原属农民集体组织所有的闲散地、宅基地和零星土地,所有权归国家,原使用集体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应到当地县以上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土地权属变更登记,注销原土地证书,由土地管理部门重新确认国有土地使用权。

第十条 原属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的建筑物出售给全民所有制单位、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或城镇由国家供应商品粮的非农业户口居民的,其出售的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所有权归国家。

城市市区和郊区(包括建制镇郊区)原属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的房屋,出售给本集体以外的农民集体和个人,其所出售房屋占用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

城市(包括建制镇)市区和郊区以外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的房屋,出售给本集体或其他农民集体和个人,土地所有权不变。房屋所有者享有与当地农民集体其他成员同等的土地使用权。

第十一条 全民所有制单位、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军队借用、租赁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凡未耕种或作他用又能恢复耕种的,应退还农民集体耕种,所有权仍属原农民集体,确因建设、军事用地需要或已建有永久性建筑物的,经双方协议并依法办理征地和土地权属变更登记手续后,土地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依法确定给建设单位。

第十二条 国家农、林、牧、渔场(包括劳改、劳教农场)与农民集体有争议的土地,应遵守县以上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批准的国营农、林、牧、渔场设计任务书,以及原来场、社(队)签订的有关土地使用协议。凡建场时国营农、林、牧、渔场与社(队)有过口头协议,土地使用权已明确属国营农、林、牧、渔场但手续不完备的,由当事人协商完备手续,土地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属国营农、林、牧、渔场。

第十三条 国家未确定为集体所有的水域以及这些水域水位涨落区内的土地,凡国家投资修建的水利设施用地,属国家所有,土地使用权可依法确定给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或按历史利用习惯确定作用者(已依法划定或者确定为集体所有的除外)。

使用国有水面周围的土地,不得违反水资源管理、保护、水利工程设施保护和防汛调洪、航运安全的规定。

第十四条 铁路设施用地所有权属于国家。解放前修建的铁路按接收文件,解放后新建铁路按建设时征用土地文件,并参照实际使用情况,确定国有土地使用权。

第十五条 凡一九六二年九月《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以下简称《六十条》)公布以前,全民所有制单位、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和国营农、林、牧、渔场所使用的原属集体所有的土地,《六十条》公布后至今没有退还给农民集体的,属于国家所有。

凡一九六二年九月《六十条》公布时起至一九八二年五月《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公布时止,全民所有制单位、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所使用的原属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属于国家所有:

(一)签订过土地权属转让等有关协议的;

(二)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使用的;

(三)给予一定补偿或安置了该农民集体的劳动力的;

(四)接受农民集体馈赠的;

(五)用地单位原为农民集体所制单位后来转为全民所有制的。

凡不符合上述条件占用的集体土地,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况,或按开始占用土地时国家的有关规定补办征地手续,或退还给农民集体。

第十六条 乡、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以土地资源调查中依法确定并经当事人签章的土地权属界线,作为确定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主要依据。土地资源调查尚未结束的,一般维持该乡、村目前实际使用土地的现状,如确有争议,待土地资源调查时再依法确定权属。第十七条 土地改革时分给农民并颁发了土地所有证的土地,未经国家征用,现在仍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属于该农民集体所有。

第十八条 土地改革时重复分配的土地,双方都能提出证据的,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原则上双方各半并结合自然地形来确定土地权属;如双方都不能提出可靠证据的,可以按双方使用该土地的时间先后结合目前实际使用的状况确定其所有权和使用权。但非法占用的不得作为确认土地权属的依据。

第十九条 一个集体经济组织长期荒芜的土地,由另一个集体经济组织开荒,加续种

植十年又未发生土地权属争议的,谁开荒种植,归谁所有。

原人民公社(区、乡、镇)集体所有的荒地,未划给大队、生产队(村、组)所有,本办法公布之前尚未开发利用的,所有权仍属乡、镇农民集体所有。

原人民公社(区、乡、镇)集体开垦荒地建立的、或者经人民公社(区、乡、镇)与生产队协议调剂耕地建立的由人民公社(区、乡、镇)直接经营的农科所和农、林、牧、副、渔场的土地,所有权属乡、镇农民集体,使用权属场、所。

原人民公社集体开垦的荒地,已经划分给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村、组)所有的,所有权不变。

第二十条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土地,在本办法公布之前又未发生土地权属争议的,土地所有权仍归该发包的农民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土地承包户。第二十一条 通过协商,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将土地作为与全民所有制单位、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联营条件,并按《湖北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办理用地手续的,土地所有权仍属农民集体,使用权属上述用地单位。

乡、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建设用地使用原属村、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凡按《湖北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办理用地手续的,土地所有权属乡、镇农民集体,使用权属乡、镇集体所有制单位。

第二十二条 非农业户口居民原在农村的宅基地,其房屋产权未转移的,可按当地政府规定的宅基地限额面积标准,确定土地作用权。如一户多处有宅基地或公房,其合计面积超过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宅基地限额面积标准的,按有关规定退还所超过的面积后,再确定土地使用权。

第二十三条 农业户口村民的宅基地,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属村、组农民集体所有,不得以宗族房头和祖传宅基地为依据确认使用权。

一九八二年国务院公布《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之前农户建房占用的宅基地,一九八二年后未经拆近、改建、翻建的,原则上按现有实际使用面积确定土地使用权。凡一九八二年以后至《湖北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实施前,新建、改建、扩建,按省人民政府规定的限额面积标准,确认其土地使用权。

凡符合当地政府分户建房规定而尚未分户的农户,现有宅基地没有超过分户建房用地合计面积标准的,可按现有宅基地面积确定土地使用权。

第二十四条 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各行政区域之间的插花地、飞地,按实际使用情况确定土地权属。也可经过双方协商同意,在边界地区划出等质等量的土地予以调换。调换的土地必须办理土地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五条 全民所有制单位之间、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权属争议,在县(含县级市、省辖市的区,下同)辖区内的,由县人民政府处理;跨县的,由地区行署或市、州、人民政府处理;跨地、市、州的,由省人民政府处理。遇有特殊情况,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处理下级人民政府辖区内发生的土地权属争议。

个人之间、个人与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土地权属争议,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市)人民政府处理。

第二十六条 土地权属争议发生后,先由争议当事人(以下简称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应按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向有处理裁决权的当地人民政府提交土地权属争议调处申请裁决书,当地人民政府可责成所属土地管理部门调处,处理决定由人民政府签发。土地承包经营者之间,因土地承包经营权所发生的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村民委员会(农、林、牧、副、渔场或农科所的管理委员会)调处,调处不了的,可申请乡(镇)或县主管农村集体经济的部门裁决。

土地权属争议由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的,应按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处理权限,将

协议书和土地权属证明材料分别报送所在地人民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办理土地权属登记或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七条 当事人对当地人民政府的处理裁决不服的,在接到处理裁决通知书后三十日内,可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也可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执行处理决定的,作出处理决定的机关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八条 土地权属争议通过调处或裁决,土地管理部门应进行地籍调查,通知当事人到实地划定土地权属界线,埋设永久性界桩、界标,测制1:500--1:1000的联网宗地图,办理土地登记或变更登记手续,建立地籍档案。

当事人要重新填写土地登记申请书,土地管理部门要及时办理有关手续,然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土地证书,作为其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法律凭证。

第二十九条 土地权属争议发生后,争议双方都要教育干部和群众,维持土地的现状和原有协议,不得以任何借口扩大事态,不得聚众闹事、械斗伤人,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产,不得阻碍人民政府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权属争议的调处裁决。凡违反上述规定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应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适当的经济处罚;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土地权属争议当事人,申请解决土地权属争议时,应适当缴纳调查处理费(含处理纠纷中实际开支的测量、勘验费用)。

调查处理费的收费标准以及缴纳、使用、管理办法,由省土地管理局会同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制定。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湖北省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调整市局领导分工的通知

一般

一般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电子公文

渝工商„2009‟28号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关于调整市局领导分工的通知

各区县局,市局各处室、直属单位,监察室,工商学会:

根据工作需要,经市局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对市局领导分工进行调整。现将调整后的分工通知如下:

局长、党组书记王元楷:主持全面工作。

副局长、党组成员李明富:分管市局机关日常行政事务和财务管理及后勤保障;组织人事、干部培训、老干部管理及系统信访稳定等工作。具体分管办公室、组织人事处、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工商干校、后勤服务中心。(B角:单衍华)

副局长、党组成员郭翔:分管系统财务审计、系统国有资产管理、内外资企业登记管理和直属分局等工作。具体分管财务审计处、资产管理处、企业登记管理处、外资企业处、经开园分局、下载时间:年月日 —1—

高新园分局、经开区分局、高新区分局。(B角:陈文渝)

副局长、党组成员陈文渝:分管市场管理、商标监督管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工作。具体分管市场管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商标监督管理处、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B角:郭翔)

副局长、党组成员陈速:分管法制、公平交易、合同监督管理、大要案件查处和整规办等工作。具体分管法制处、公平交易处、合同监督管理处、经济检查总队、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B角:沈金强)

副局长、党组成员单衍华:分管市场中介管理、宣传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对外宣传(市局新闻发言人),机关党建、群团和工商学会等工作。具体分管市场中介管理处、宣传教育处、机关党委、工商学会(研究室)。(B角:李明富)

副局长沈金强:分管广告监督管理、企业信用体系及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具体分管广告监督管理处(广告监测中心)、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处(信用办)、档案信息服务中心(企业信用信息中心、12315中心)。(B角:陈速)

纪检组长、监察专员、党组成员王兴华:分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纪律检查和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具体分管驻市局纪检组、监察室。

巡视员李晞朦:协助王元楷局长工作,完成局长交办任务。—2—

近期重点协助局长抓好亚太地区地理标志大会的筹备、电子商务监管平台建设和局长联系区县局的工作业务指导。

副巡视员高印平:协助郭翔副局长工作,完成局长交办任务。近期重点协助抓好停收“两费”后系统财务管理体制的健全完善工作。

副巡视员陈建川:协助陈速副局长工作,完成局长交办任务。近期重点协助抓好执法办案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健全完善工作。

二○○九年三月十日

主题词:文秘工作分工通知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 2009年3月10日印发

(机要室15份)

—3—

下载2007市局关于修改《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7市局关于修改《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暂行办法》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