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石化:精细操作小故事
精细操作小故事
“重质酮苯装置请做好切换轻脱原料的准备!”
“重质酮苯装置请准备切换涠洲减三料!”
自今年三月份以来,这样的调度指令在茂名石化炼油分部润滑油二车间不断地进行着。受国内市场影响,重质酮苯装置频繁切换原料,通常一个班切换一次甚至更多。原料性质的差异,决定装置各个参数的不同控制,稍有一个参数调节不到位,便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甚至会产出不合格产品,无法进入市场。但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高手”,也会被高频度的换料指令搞得措手不及。
知彼知己方可百战不殆,如何在最快时间内,将装置调至最佳的参数运行,一本平稳操作的“葵花宝典”在润二车间新鲜出炉。职工们精心收集资料以及结合日常操作中的好经验,把每一种原料的最优参数分类集中在一个“妙册”里,再将一些值得商榷的操作方法记下来,交接给下个班,这样一种“传纸条”式的交流方式,成为了大家总结经验的好平台。每当遇到原料切换时,打开“葵花宝典”,“招数”一目了然,何时更改参数、如何调至参数最优值等等都能在“葵花宝典”里找到,让职工们可以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的平稳操作,确保了装置效益的最大化。
“有了这么一本“葵花宝典”,尽管原料切换频繁,但我们装置的指标也是最优的,能耗也是最低的!”二班班长王建成自豪地说。
第二篇:{中国石化}茂名石化:讲好安全环保精细管理故事
茂名石化:讲好安全环保精细管理故事
“现在,我的„控制欲‟停不下来了,我又把眼光放到了会形成废液的其他分析项目上,尽量从分析方法的优化等角度控制废液的形成,减少分析成本,从源头减少环境污染。”茂名石化质检中心员工刘秀娟正在和大家分享她环保小故事,她那停不下来的“控制欲”让大伙兴趣盎然。
近日,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和六月全国安全生产月,茂名石化公司举办了一场安全环保精细管理故事会,宣传安全环保工作典型,传递精细管理正能量。来自基层的13个故事展示了公司生产经营、后勤服务、科研销售等专业精细管理保安全环保的成果。其中,炼油分部魏少云讲述的《大修现场的“黑包公”》故事,展示了炼油分部党团员HSE监督队铁面无私,确保炼油全停大修圆满成功的风采。动力厂李笑然讲述的《师傅,你不能进去》,让听众感受到了安全监督员关心施工人员温情的一面。退管部杨国莲讲述了《多给老同志提个醒》故事,让大家领会了退管部干部员工精细服务保安全的成果和做法。供应中心岑红涛带来的《跟“垃圾”较劲》故事,生动地讲述了仓库保管员工对不安全行为敢于叫板,避免了环保污染事故的发生。
参会员工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教育,纷纷表示要立足岗位精细管理,搞好安全环保工作,唱响精细管理主旋律,发扬“事争第一、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为公司创建绿色低碳企业、花园式工厂,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和石油化工产业基地争作贡献。
讲好安全环保故事,唱响安全生产、绿色环保好声音!茂名石化用员工喜闻乐见的故事会舞台,搭建了更实在有效的宣传平台,5月下旬以来,已经举办各层次安全环保精细管理故事会80多场次。
第三篇:(中国石化)小故事说出大安全
小故事说出大安全
近年来,一些石油公司在开展“我要安全”、“安全隐患风险排查”、“创建平安工地”等主题活动中,积极引导和发动员工讲述自己在安全生产中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小经验、小革新,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效杜绝了事故的发生。笔者认为,这种通过“三小”进行的安全生产“自我教育”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时下,不少单位在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管理中;往往讲“大”的东西多,如事故通报、事故教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各项举措等等,这些固然需要讲、需要学,但对基层一线的员工来说,搞一些“小”的方面自我教育活动,无疑更贴近现实。
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大”道理和“小”教育是相对又相互联系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在抓安全教育中切不可认为这些富有特色的“小”教育微不足道、细不足视。“小”不安,则“大”不稳。事实上,任何大事故,无不都是从“小”萌芽,最终才酿成大祸。现实中,员工在安全生产上整天要与“小”打交道。“三小”既来自于员工的自身生产实践,也是他们与“小”打交道的经验总结。这种既生动具体又易学、易记的教育形式,我们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运用。
企业领导,更应认识到一线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小故事、小经验、小革新等活生生的事例,加大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力度,切实增强其安全意识。只有让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牢固了,生产安全才有可靠保障。
第四篇:中国石化加油站
中国石化加油站:
1.加中国石化油,奔小康幸福路。2.加油中石化,放心跑天下。3.车行万水千山,有我石化相伴。4.潇洒走天下,满意在石化。5.滴滴石化情,伴您千里行。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加油首选中国石化。7.加我石化油,永远是朋友。8.动力的源泉,成功的起点。9.加油到石化,幸运你我他。10.中国石化时刻为您加油。11.动力无限,真情永远。
第五篇:中国石化二次革命
推进一体化改革,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集团公司重组改制,把我们的企业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经过这几年全面推行一体化改革,全面实施经营管理“一次革命”,理顺了体制,规范了经营。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经营管理“一次革命”,把我们引领到科学发展的轨道,实施“二次革命”,推动我们进入“一流企业”的行列。所以,体制、机制的变革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改革,企业就没有出路,没有改革,企业就没有发展。
转换经营机制,是增强企业内功,促进企业发展的根本。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量变必然转化为质变。这三年,我们提出并始终坚持“经营要活、要变,管理要严、要细”的经营管理方针,在直销上我们提出的“控制区外、扩大区内”的经营决策,虽然看似是我们痛苦的选择,然而区内直销总量三年增幅8倍的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明智的选择,是我们在认真贯彻这一方针,促进经营业绩不断提升的量变中必然发生的质的飞跃。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认真贯彻“严、细、实、恒”的管理方针。虽然我们感到捆住了“胡支乱花” 的手脚,但是,实现了利润的节节攀升,从而向省公司多争取到了工资总额,并且增加了基础设施、拓展市场等方面的投入,为我们实现做强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只有推进一体化改革,不断提升竞争实力,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是改革的受益者,必须坚定不移推进一体化改革,这是集团公司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的战略需要,也是我们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对待推行省市、市县一体化改革的问题上,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而且是一个党性问题。我们是集团化战略全局的一粒“棋子”,我们的一切行动,必须服从战略全局,必须与省公司保持高度统一,并为实施集团战略做出我们最基层应有的贡献,而且,我们也只有依靠集团公司这棵“大树”,才会有“凉”可“乘”。坚定不移坚持经营工作以变应变,灵活经营,管理工作要“严”字当头,严细实恒的方针。要继续坚持“经营要活、要变和管理要严、要细”的方针,坚定不移地将我系统经营管理工作的“第二次革命”推向纵深,牢固确立“严、细、实、恒”的经营管理理念,将系统上下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进一步推动吕梁石油快速、持续、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