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如何提高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论如何提高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摘 要】: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不仅是小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他们智力的基础。要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就必须激发学生观察顺序,教会他们观察要抓住特点,还要传授观察的方法和总结观察的结果。
【关键词】:观察能力 培养
一、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呢?
首先就是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观察情境。心理学上讲,有新异性的东西,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新异性的观察情境。如在课堂上抱进去一只小白兔,在某节作文课上,带他们去看看校园的一角等等。这些有新异性的事物,必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观察的情境,不仅可以在校内,更要应该在校外。参观工厂、菜市场,采访办厂能人、创业明星,慰问孤寡老人,欣赏家乡风景,看看家乡的特产„„
其次教师要有正确的引导。同样一件事物,有的同学感兴趣。有的同学不感兴趣。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有一次,学校组织去野炊,地点是附近的一座小山。学生一听,意见很大。因为差不多每年都去那个地方野炊,学生太熟悉了,已没有多大兴趣。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有利引导。
我对孩子们说:“这次上山,除了野炊,还有一个最大的任务就是去找一找,山上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差不多年年去,应该很熟悉了,所以这次我们就去看看山上哪些地方、景物或者树木和去年不一样了,看谁找的最多?”这样学生观察的兴趣大增,很好地完成了观察的任务,当然,作文写得也是有声有色。
二、观察要抓住特点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只有掌握了事物的特点,才能真正认识事物,也才能把事物的真实面貌反映出来。比如说,小乌龟翻身就有它的特点,它先是伸出头颈朝地上一顶,四脚一划,然后硬壳一弓,身子便翻过来了。又如长在墙上的爬山虎的脚就与众不同,它是嫩红色的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一样,长在茎上。小乌龟翻身的样子,爬山虎的脚,便是它们各自的特点。只有观察时抓住了特点,作文时才能写得逼真。
三、传授学生观察的方法,总结观察结果
明确了目的,那接下来就是进行具体观察了,观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包含着许多方式方法,像比较常用的有直接观察、对比观察、解剖观察以及根据不同的顺序去观察,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需要利用不同的手段,在新课程改革下也要求我们教师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观察以后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一定要总结观察的结果,如果忽略的这一个环节,那观察往往是会停留在表面的,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锻炼与提高,通过总结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到底观察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或者有哪些地方还存在着疑问需要老师指导的,这也是真正达到了观察的目的。
总之,练笔先练眼。只有让学生在反复的实践中学会观察的方法,并使之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才能练就一双敏锐的眼睛,这就等于拿到了走进作文宫殿的钥匙,学生才能在作文宫殿里遨游一番,用手中的笔写出一篇篇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文章。
第二篇: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必须关注学生情绪、情感、性格等诸多情性因素,只有把情与知两个客观过程有意识地统一于教学活动中,才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冷冉先生“情知教学”理论认为:学习是情意与认知相统一和交融的过程,不仅要有学习的愿望,还要有学习的能力。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的心在动。小学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以我手言我心”。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要想使学生“言”之有“物”,就必须教会孩子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只有不断的发现生活中的趣味、奥秘,学生才能笔下生辉,语文教学才能生活化,立体化。
一、引发兴趣,使学生愿意观察
冷冉先生曾说:“从学生的心理过程分析,学习的一个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过程;另一个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的过程。教学中,我们既要看重第一种过程,即认知过程,更不可忽略了第二种过程,即情绪、性格过程。只有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习更为有效。
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组元的主题是“细心观察”。教材编排了四篇课文:《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找骆驼》,课文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细心观察”的重大发现,让学生大开眼界。学习的过程中,在有趣的学习内容吸引下,孩子们个个“欣欣然”。为了将这种情绪延伸开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养成观察的习惯,在教学《花钟》一课后,我布置学生与老师一起写“观察日记”,但是不强求文字量,只要记录每天你“观察了什么?他们什么样?”即可。为了勾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引导他们自觉自愿的观察,变“要我观察”为“我要观察”,我做了以下几项引领。
1.共议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本学期开学,学校搬进了新的教学大楼。为了净化空气,我从同事处寻来一盆蟹爪兰,养在我的办公桌上。本以为它是一种耐旱的植物,可仅一周没浇水,大大小小的叶子就落了七八片,其他的叶片也无精打采的。一捏盆里的土,干得连一点水星都没有,我连忙浇了两大杯水。第一天没多大变化,叶子又掉了两片;第二天,蟹爪兰的叶子舒展多了,而且一片叶子也没掉;第三天、第四天,每天都有变化„„一周后,两个叶片连接的地方竟长出了高粱米粒般的“小红叶”;半个
月后,小叶子竟长得指甲大了。一天,我把那盆蟹爪兰端到了教室,同学们和我围在一起,我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讲给同学们听,再让他们说说自己的观察。老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共同畅谈观察体验,这种融洽的教学关系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2.读好的观察日记,让孩子们续篇
任何新学习的发生,都依赖于激活已有的情知贮存。三年级上册四单元的口语交际是“我的发现”。口语交际课上,我鼓励学生们将平时在生活中的发现进行了交流,有观察金鱼的、有观察自家养的乌龟的、有观察牵牛花的,在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表达之后,教师把准备好的观察日记《七星瓢虫》出示出来,并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当读到精彩之处——“我用木棒把七星瓢虫掀了个仰面朝天”后戛然而止,让孩子们续说,这种“吊胃口” 的办法,大大刺激了学生想象,同学们纷纷把曾经的观察经验嫁接、结合,兴味盎然。
3.利用周边资源,激发兴趣
指导学生将观察融于生活。教学“细心观察”这一单元时,我们学校正在铺塑胶操场,随着工程的进展,操场每天都在起变化,坐在教室里,看着几天之间操场由黑变红、变绿、画上了跑到线,想象着过些日子就可以在那上面奔跑,孩子们格外有兴致,不知不觉之间学生观察的兴趣提高了。
二、教会方法,引导学生“会”观察
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教育。三年级小学生的观察作文往往杂乱无章,如何使这种“杂乱”变得有序,我有意训练观察方法。对观察规范的训练,既有进入首篇课文学习时观察方法的集中强化,更有后期的一以贯之;同时突出年段的内容训练重点,致力于习惯养成。1.改进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每个人都有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求,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更强烈些,我们应鼓励学生对观察对象做出个性的反应。
那天,我把那盆养了两个月的蟹爪兰拿到班级,同学们一窝似的拥向了讲台旁,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看,刚长的植物叶子真是紫红的!”“哎,长大的一些叶子外圈还是紫红的,但里面已经有些红绿了”„„我顺势而导,你们都观察了它的颜色,形状你们注意了吗?顿时教室安静下来,我托着花盆在班级走了个遍。“刚长出的叶子像大米粒。”坐在后排的曹芊芊说。“我觉得更像红豆,只是扁扁的”中间
沈怡辰接着说。“像小指甲盖”“我看长大一些的叶子像眼镜蛇的头”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不像,蛇的头是圆的,而叶子是扁的”“不对,眼睛蛇遇到攻击对象的时候,头就是扁的,而且竖起来,向前面探着,你看!蟹爪兰中间那竖起的叶片不就是这样的吗?”对啊!眼前的一节连一节叶子的样子正是这样。同学们那超乎寻常的想象力让我大吃一惊。
2.教给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绝不是随着学生的意,想怎样就怎样,而是在掌握基本正确的观察方法、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有个性、有创意的再现。因此,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是必需的。
在执教三年级上册《14 蜜蜂》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对法布尔的试验“蜜蜂能辨别方向”这一结论进行了解,首先引导学生研讨: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得出这一结论的,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做了标注。“捕捉20只蜜蜂,做上记号,带到很远打开盒子,放飞„„”“刚回到家,蜜蜂‘飞回两只’”;“第二天,又飞回15只”,“20只蜜蜂飞回17只”。随着学生的发言,我依次将相关动词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把“20只”、“15只”、“17只”这些数量词用红笔标注出来。我再进一步引领:作者是怎样观察到的?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作者留心观察”、有的说“作者观察仔细”、还有的说“作者观察不仅仔细,而且按顺序观察”。学生在这样的阅读理解中,对观察方法“有顺序,看仔细”有了形象的认识。
3.进行观察日记的写法指导,培养学生观察习惯
我校学生有写“成长日记”的历史,它侧重的是学习生活中的事件记录,但写观察日记却是要注意观察事物本身。为了使刚上三年级的孩子学会写观察日记,我结合学过的课文,提出观察要求: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看仔细。其中,只要达成三点要求就是A。在教学中,强调要写好观察日记,首先要找好观察对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目的观察。开始,学生观察日记只写了寥寥几笔,而且没有重点;但两周下来,学生就能抓住特点观察了;两个月后,学生已经能够将观察日记丰富成习作了。
三、体验成功,让学生爱观察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观察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识活动。要让学生拥有观察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延伸到习作教学之中,教师就应时
常创造学生展示观察成果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
1.提醒观察点
孩子们往往只会把焦点集中到某一具体事物上,但表达起来又三言两语。小孩子对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缺乏关注,这就要求教师在捕捉观察点上加以指导,提醒观察。比如,上课预铃响了,同学们还在交头接耳,我故意走到门口站住,歪着头,瞅瞅这个,看看那个,皱着眉头,还不住的摇了摇头。同学们陆续安静了下来。我再走进教室,登上讲台。同学们顿时挺直腰板。我问道:你刚在看到了什么?这时孩子们就从学生、教师、教室三方面讲了起来,自然地侧重人物的表情、动作、教学环境。
2.精心组织写作活动
陶行知老先生认为:生活即作文。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把多彩的生活再现出来。包括观察日记,情境再现,家务写实等活动。只有增强学生写作的实践性,趣味性,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写作水平才有可能提高。
3.组织竞赛活动
特定的情境,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看,让学生想,让学生闻,让学生嗅,全方位了解身边的人,真正做到我叙我见,我写我事,我抒我情,我手写我心。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观察动机,可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如听记作文整理,看图写作文,现实作文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第三篇: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写作兴趣
培养良好习惯 提高写作兴趣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杨斜镇中心校 王尚民
【内容摘要】:
写作是教学中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但提起写作,好多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笔,写作成为学生的烦恼,教师的无奈。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一困境呢?那先得从观察入手,观察是写作实践中重要的基本能力,又是写作材料来源的渠道。观察是直接从客观事物中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从而为写作积累充足的材料,解决无法下笔,无米之炊的问题。观察强调眼脑并用,做有心人,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观察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做到准确,全面,细致,深刻,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让学生走进生活,深入生活,细心观察,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材料
细致
全面
留心
景物
感知
培养
兴趣
【正文】:
写作是教学中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但提起写作,好多学生会感到束手无策,无从下笔,写作成为学生的烦恼,教师的无奈。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一困境呢?那先得从观察入手,观察是写作实践中重要的基本能力,又是写作材料来源的渠道。观察是直接从客 观事物中获取第一手材料,是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从而为写作积累充足的材料,解决无法下笔,无米之炊的问题。观察强调眼脑并用,做有心人,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观察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做到准确,全面,细致,深刻,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所以,我们要让学生走进生活,深入生活,细心观察,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阅读古今名著,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我想需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阅读佳作是提高写作的第一把钥匙
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可以体会朱自清散文的优美,在优美的荷塘,融于淡淡的月色,那该多美;同时体会李白的激情豪迈,李清照的婉约……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二、观察生活是提高写作的第一手素材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感动,因此,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并且细心观察,观察与写作的关系很密切,对写作具有重要作用。观察是人们摄取客观事物的第一窗口,可以获取和积累第一手材料,是人们获得写作材料的主要途径。鲁迅说过:“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巴金说:“五十年来我在小说中写人,我总是按照我的观察、我的理解,按照我熟悉的人,按照我亲眼看见的人写出来。”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习作者首先要从观察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人、物和景开始。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可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写作动力。
三、自评自改是检验写作提高的第一方法
真正能流传于世的好文章,无不是经过精心修改后的结晶。从贾岛的“僧敲月下门”,到袁枚的“一诗千改心始安”;从“披阅五载,增删十次”的曹雪芹,到“数易其稿”的列夫·托尔斯泰,无不说明执着修改的重要性。而《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中学生要“有独立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吕叔湘老师也曾讲过:“教学就是为了教学生学”。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就该教学生自己改作文,这并不仅仅限于减轻教师负担,更重要的在于着眼效率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着眼于重心下移和角色的换位,最终达到教育家叶老所说的那种“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界。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感受成功是激发写作兴趣的第一动力
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写作水平的逐渐提高,同教师鼓励性评语密切相关。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作文课后,我经常会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 4 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我还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给本地报刊投稿件等,并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记得有一次,我给一位学生下了这样的评语:“同学,我读了你的作文,觉得你的习作态度值得我欣赏,希望你更加努力,老师相信你是最棒的!”从此之后这位同学更加认真地写作,特别是写后一丝不苟地进行删改的习惯更令人赞赏,他的习作水平也提高得很快,对于平时习作水平一般的学生,我会抓住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鼓励,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例如:“你真行,这个句子写得特别好!你这几个词用得太妙了!”我还经常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学生下一些鼓励性的评比,读到这样的评语,学生喜欢得不得了,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使之成为自己习作的动力。这些做法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对学生的成绩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和表扬鼓励,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记住,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效果的体现,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从读到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本方法之一,要加强阅读训练。多观察,多阅读,多自评自改作文,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日积月累,对作文的提高有日新月异的变化。
【 参考文献 】: 1.《新课标中学语文四库全书》,胡李钦主编。
2.老舍的《多练基本功》。
3.巴金的《观察人》。
4.《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第四篇:论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论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社会实践能力是指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内涵及其发展特点,总结现实中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误区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社会实践能力 内涵 培养误区 对策
Abstract:Social practice ability is necessary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ensure the individual of the smooth use of his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With the deepening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basic education reform, the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of students call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Based on the content of the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of student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it, this article sums up actual misunderstandings in bringing up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reasons, thus making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Social practice ability content training mistakes strategy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实践能力”业已成为基础教育理论界研究的又一热点。但是就理论和实践两个领域而言,关于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从近年的理论研究来看,当前我国对实践能力的结构要素及培养模式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主流学术群体对此并未投入足够的关注。而在实践领域,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都很明确地说明一个事实:为选拔服务的应试教育和学科化知识教育仍然是各级学校系统的主旋律。这样一种现状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和我国教育改革对实践能力的重视非常不相称。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从对社会实践能力的认识上着手,科学、全面的认识社会实践能力这一概念的内涵、结构和发展特点。
一、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内涵
(一)社会实践能力的内涵
关于实践能力含义的研究很丰富,但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在此介绍较为普遍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含义。
实践,是在认识指导下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其中,对小学生而言,解决问题主要是指个体吸收、整合支持性教育资源和个体基础资源,适应社会生活,解决基本实际问题,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促进自我成长,提升自我的实践主体地位。
依此,实践能力就是顺利解决以上问题的能力,即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
就其内部结构而言,实践能力包含着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
1.实践动机
实践动机是指由实践目标或实践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者内部动力。泰勒(Taylor, J.A.)等人研究发现,适度的动机有助于提高完成工作任务的效率。实践动机主要由实践兴趣、实践的成就动机和实践压力构成。实践兴趣一旦形成,个体就会对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实践兴趣也会随着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不断被加
以强化。实践的成就动机是个体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实践压力指客观环境对个体施加的参与实践的要求,它迫使个体从事实践活动。实践压力具有一定的外在性和情境性,它不是个体内在的心理需要,但却可以转化成个体内在的实践动机。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的小学课堂上,教师已经开始渐渐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趣导学成为教师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只有调动起学生心中的兴趣,学习实践才有开端。
2.一般实践能力因素
一般实践能力因素包括个体在实践中的基本生理和心理机能,它不指向解决具体问题,但却影响个体问题解决的效果,构成个体实践能力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一般实践能力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平衡、不间断发展状态,其发展水平与人的身心成熟紧密相关,即随着个体身心发展,一般实践能力因素逐渐达到高峰水平,随着个体身心衰退,一般实践能力因素发展迟缓甚至下降。
一般实践能力因素包含下列内容:问题情境的感知,即获得周边世界第一手信息;机体运动,即个体的意识能够支配自身肢体顺利完成相应的动作;交流,指理解或洞察和传递语言和非语言信息。言语或非言语讯号表达的丰富性和适恰性是判定一般交流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工具的使用指的是个体能够较熟练地掌握运用日常生活中常用工具(如钳子、剪子、锤子等)的规则、技能、技巧等。
3.专项实践能力因素
专项实践能力因素指个体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专项技能。它建立在一般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如短跑中的起跑技术、修电灯中使用电笔的技能等。任何一项具体任务的解决都包含某些专项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的形成是一个练习至熟练的过程,它是一种可观察的典型操作曲线,要求学习者具有恒心和毅力。专项实践能力因素的获得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产生式的习得;第二阶段,产生式联结的加强;第三阶段,自动化。
4.情境实践能力因素
情境实践能力因素是指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实践者根据自身能力和具体情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恰当地决定行动路线并付诸实现的能力要素。当实践者面临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时,在综合考虑自身(包括动机、一般实践能力基础、专项实践能力水平)和环境条件的匹配关系后,做出行动决定并具体实施的能力要素。
(二)实践能力的发展特点
1.实践能力发展只能在实践活动中完成
哲学上说,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实践能力作为人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以实践为来源,以实践为发展动力,以实践为检验其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种实践,既包括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也包括主体的自身实际。
上文说到,实践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整合已有知识、运用储备知识,才能逐渐形成有个性特点的看待问题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只有通过一个个问题解决的成功与失败,个体才能不断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
而自身实际,则是主体认识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个体在解决问题中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和思维特点。要尊重实践主体的本身条件,从实际出发,为学生主体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合适的空间;同时也要给予学生方向性的引导和策略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自身条件的弱势之处,不断自我整合、超越自我。
实践是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但不是单一仅有的方法。小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不同于成人,其自我目标性还不高,需要教师进行实践中的叙述性讲解。总之,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实践主体自身的基础条件,如身体、智力、知识等,也离不开必要的教育和其它社会资源。否则,个体只能在自然状态下低水平发展,而失去实践能力发展的社会意义。
2.实践能力与个体身心发展、生活经验、环境协调发展
实践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综合影响的过程。个体的身体发育水平、健康状况、心智水平、生活经验、教育和一般社会环境,构成了实践能力的成长资源。对个体而言,这些要素是一个总体,以一定的身心发展水平为基础,个体通过实践活动与环境不断地交互作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基本能力,积累经验,建立经验系统和策略系统,实践能力就这样一步步发展起来。
3.实践能力整体性循环式上升发展 实践能力由动力系统、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和具体情境中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四要素构成。一般实践能力是个体在实践中的基本机能,是实践能力的基础。一般实践能力在特定的程序性知识的组织下形成专项实践能力。一定的专项实践能力和一般实践能力在程序性知识和策略系统的整合下,构成解决相对复杂的情境性问题的综合能力。动力系统则伴随着所有有意义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虽然实践能力以整体性循环式上升的方式发展,但就个体而言,受年龄、阅历、知识结构、受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实践能力四要素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不平衡的。一般表现为特定要素居于优势地位。实践能力的不平衡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年龄和身心特征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或者说不同学校层级的学生)表现出不平衡发展的总体趋势,即在特定的年龄段或学校层级,学生总体表现出特定要素强势发展的特征;二是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实践能力结构中优势要素的差异,尤其是在同龄和同级学校的学生之间。这种对个体而言的实践能力结构的不平衡发展,既是个体实践能力水平的个性化表现,又是个体间实践能力特征差异的根本原因。
二、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误区及其原因
(一)重视创新能力,忽视实践能力 作为新课程改革同样提出的两个重点,实践能力培养的受重视程度显然远远低于创新能力。在理论研究领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相关课题充斥了大小刊物。但当创新成为时代的热点的时候,当整个社会都走在创新的大路上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关注一下我们的脚下,创新之路走得再远,实践依然是其踏踏实实的脚印。可以说,一切的创新活动都离不开实践,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创新始于实践;实践能力是学生形成和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体现;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提高需要实践和实践能力的支撑。所以实践能力的培养绝不容忽视。
总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不可分割,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应该与创新能力培养相互关联,才能收到实效。
(二)有活动课程,但没有能够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中提出的一项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改革措施,在教育部的统一规定下,各地小学都在学校课程中明确加上了这样一门新课程。按照预期,该课程的开设应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但是几年的实施效果表明,其实施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笔者根据自己的调研,总结一下几点:
1.在对培养社会实践能力认识上存在问题。很多教育者将社会时间能力的培养理解为一项课程,或者说将新课改中心增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做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同义词,认为只要开设了综合时间活动课程就等于完成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的课程目标,是对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性意见,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提出的一项策略。不能正确的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等于完成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都是不正确的认识。
2.课程内容。现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内容源于生活,并且很多由师生自己把握决定,这样在实施过程就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很多教师因为嫌麻烦或者根本没有能力按要求实施课程,取消或缩短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只保留了形式上的活动。所以教师领悟的课程、实际运作的课程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没有达到理想课程和标准课程的既定目标
3.社会支持不足。主要讲两个方面,一是应试教育的背景,我们看到的情况往往是先要应试成绩,再要能力。这样学校教育自然是先着力于应试教育,各种实践活动只要达到标准课时就结束。这样的态度根本不可能保证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目标。二是教育投入不足。实践活动,尤其是校外实践活动需要资金,没有充足资金保证的活动课程只能是简化再简化,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三)内容界定模糊,导致培养方向和方法的偏差 1.误以为社会实践能力等于智商
实践能力与认识能力有一定的关系,智商是学习潜力的一种测验指标,它与人的认识能力同样也有一定的关联,但智商高并不意味着个体实践能力强。智商是就个体学业智力或学业能力倾向而言的,实践能力则是就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潜能而言。个体在学业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却不一定能顺利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反之亦然。也就是说,智商并不能够作为解决问题能力的唯一判断指标。人的实践能力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共同构成的。认识问题的能力仅仅是构成解决问题能力一种必要的前提(况且智商仅构成认识问题能力的一部分)。
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将实践能力等同于智商,就往往会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学科教学融合起来,以为成绩好的学生实践能力就强,既模糊了课程的评价标准,也模糊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标准,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误以为社会实践能力等于技能 此误区的表现极为普遍,很多学校设立的实践活动课程就是单纯的手工课,这本质上就是将实践能力等同于技能训练。这不仅仅是课程要求认识的偏差,更是对实践能力内涵认识的偏差。
首先要承认,专项技能是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实践能力的四大结构中叶提到,任何一项具体任务的解决都包含某些专项实践能力因素。
但实践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困难情境的能力,这在本文的第一部分已经进行了阐述。实践能力的展示是情境性的,那么实践能力的培养必然也是情境性的。所谓情境性,具体说来就是有动机、情感、意志、价值观念等因素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
3.误以为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等于校外活动 这是对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方式的误解,其错误原因有二,一是上面提到的将社会实践能力等同于活动性的课程或者技能课程,认为活动就是培养了实践能力,尤其认为培养实践能力的最佳方法就是校外活动。二是对学校课程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价值的轻视。很多研究都指出,学科教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只要在学科课堂教学中采用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体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能自然发展,这也是近年来社会实践培养模式的新的探究方向。
这样说来,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等于校外活动的确是错误的。
三、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对社会实践能力的内涵有了详细的了解,以及分析了现在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误区及其原因之后,笔者有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几点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对策
(一)以实践能力的结构为依据,探究多样化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上文详细分析了实践能力的基本内涵,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应当以此为依据展开。激发学生的实践动机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关注学生生理和心理素
质综合协调发展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真实的情境中提出解决真实问题的要求和条件,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
对培养模式的探究还要结合地区、学校、课程、学生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合理的进行整合,探索适合本校、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
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身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项目标,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但是其本身的意义何在,实现程度如何,却缺乏一个清晰可行的评价标准,这也是造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此认识不清的重要原因。
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怎样的评价目标呢?首先就其内容而言,社会实践能力有四大结构,科学的评价标准正应该以此为依据,保证层次完整清晰;其次就其发展特点而言,实践能力的发展呈整体循环式上升趋势,所以我们的评价标准也应当呈整体循环式上升的趋势,要考虑到评价对象的整体性,也要考虑到评价对象的发展性;就评价的性质而言,对实践能力培养的评价应该是过程性的评价而非终结性的评价。
按年级制订清晰的分类目标和可供实际操作的评价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目标,并将其落实到每一种教育活动和每一门课程之中。
(三)加强教师关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观念和技能的针对性培训
在实质性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基础性和长远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虽然十分重视对各级教师的培训,但仍显针对性不强。在前文的归因分析中,笔者多处提到教师能力及态度对社会实践能力培养造成的扼制,可见教师培训将是提高效率、达成目标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正如社会实践能力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内容,针对教师的培训也应当是一个体系健全、内容全面、着眼能力、注重观念的科学培训体系。为此,教育部和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培训机构都应做出具有可操作意义的实质性安排。参考文献 [1]杨莉娟:《当前我国小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调查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第12期。[2]褚国庆:《农村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研究》,《上海教育》2010年第10期。[3]马长军:《谁让孩子做恶梦?》 《中国教育报》2003年02月11日 [4]刘三朵、张冬胜:《论实践能力的内涵与结构》,《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9期。[5]陆丽萍:《实践应用 感受多彩的现实世界——“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标准及分析》,《河北教育》2004年第11期。[6]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教育科学》2005年第2期。[7]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教育科学》2005年第1期。[8]傅维利、马治国:《论“两种教育制度”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教育科学》2004年第6期。[9]许青:《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策略初探》,《科教论坛》2004年第12期。[10]茹茉莉:《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的5种模式》,《教育论文》2002年第8期。[11]傅维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第12期。[12]陈广娟:《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战线》请补充2009年第31期。
[13] Kazeem, Kolawole.An intergrated approach to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nigeria.College Student Journal,2011(1).
第五篇:浅谈小学生作文观察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作文观察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鲁迅先生说过“如要创造,第一要观察”,要让小学生写出言之有物的作文,必须在作文教学中,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观察客观事物与现象,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注意为作文存贮素材,积累素材。
一、善用契机,增表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活动中的观察,应该说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调动以视觉为主的各种感觉器官去认识,摄取和储存多种多样富有特征的、具有表现力的客观事物与现象的活动。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甚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偶发事件也可充分加以利用,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如在一个夏日的下午,我正在上语文课,在炎炎烈日下,教室里很热,学生也睡眼惺忪。忽然,一只小鸟从窗口飞了进来,一边扑着翅膀,一边还喳喳地叫着。于是,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转移了,个个神采飞扬,目光随着小鸟的飞行而移动......我稍作思考,便马上停止讲课,让学生尽情地观察小鸟,几个学生马上就关上门窗。我便与学生一起来观察小鸟的飞行与停歇,还有小鸟的样子,以及鸟儿的叫声。过了好一会儿,学生打开窗户,小鸟便离开了教室。我便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情景,并注意言之有序,然后让学生立即把它写下来。学生便饶有兴致地写出了生动的作文《小鸟飞进了教室》《可爱的小鸟》。
二、亲近自然,引源头活水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把学生带到社会中去,带到大自然中去,对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实地观察是最重要的途径。每次观察的训练点教师都应心中有数,指导观察时才能具体、细致。可以带着学生走出校门,去游览周围的群山,观察乡间的河流,去参观工厂、博物馆等,让学生在观察中、摄取反映现实生活的人、事、景、物,引发学生灵感,激发作文热情。一次,学生在写《美丽的鲜花》一文时,很多学生便想知道我是从哪儿找来的那么多美丽的鲜花(因为我们镇上没有鲜花店),于是,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带领他们去参观了学校承包出去的一块学农基地,那里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还访问了正在忙着育花的老人,参观了他亲手培育的花圃。在有目的、有条理、有重点的指导和观察下,学生便写出了一篇篇生动的习作《美丽的鲜花》《鲜花丛中的老爷爷》。
学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后,我引导学生:“你们看我们的家乡美吗?你们想不想去仔细观察一下,把我们家乡的美找出来呢?”孩子真有些迫不及待呢!我们一爬上学校后面的那座大山,站在高山上,孩子们争着讲自己看到的美景。“老师,你看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好像一条绿色的巨龙”“老师,家乡的小河多明亮啊!”“老师,家乡的田野多美啊!”这时我又顺时引导“家乡的确很美,你们能按‘群山——田野——小河——村庄’的顺序,把家乡的美景再现出来吗?”孩子们雀鸟般高兴地回到教室,写出了《美丽的家乡》。
写校园中的一处景物的作文,我同学生一起在校园里,叫他们从远处观察花园中那开得最艳丽的“一串红”,然后再带他们走近观察,并告诉他们,可以按“茎——叶——花”的顺序仔细观察,同时还要展开想像。孩子们通过有序的观察和大胆的想象,一边看一边说,当他们提起笔来习作时,笔下就能真实、生动地轻松地再现美景。
凡是属于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教师应教育学生养成随时注意观察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从生活中挖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源泉。例如:平常教师要教学生留心观察自己生活中的人、事、景、物,自己居住的小院,放学回家所经过的田野,赶集时的所见所闻,以及街道、车辆和行人等等,这些都应是观察的对象。
三、开展活动,酿巧妇之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增大学生的素材库存量,对学生习作大有裨益。
游戏与活动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参加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各种感官的充分投入,使学生的观察能获提真切的、强烈的感受。而且,这样的观察,学生更具有主动性,教师适当指引,使学生观察实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正向迁移。如在做“拔河”这个游戏时,学生发现咱们三、四年级两个组的一样多,可四年级的学生却输给了三年级,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启发大家边思考边观察。学生便恍然大悟:原来四年级的同学没有做到用力同步,大个子认为自己力量大,准赢,小个子的认为自己力气小,使不了多大劲,便不注意;而三年级的小朋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当然能胜过四年级。再让学生想一想,这个游戏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就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除此以外,我们还常开展“乒乓球比赛”“主题辩论会”“演讲比赛”“体操比赛”和“野炊”等活动。在活动之后,学生都能写出生动具体又有独见的观察作文。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创设情景、设计情节指导学生观察。如用几个玩具娃娃,让学生利用它们进行观察、想象,创作童话,编写故事。另外,还有表演观察,组合观察等方式。实践证明,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观察力,对于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