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视角

时间:2019-05-15 07:5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谈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视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谈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视角》。

第一篇:谈谈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视角

谈谈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视角

所谓地理视角是地理学观察、认识世界的视角和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包括区域视角、综合视角、动态视角、生态视角。

在新教材的编写中,编写思想第一条就是“注重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并提出高中地理教材提供的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其中的一条就是综合地看待问题,这就强调了地理综合视角的培养。

地理教育一贯注重综合性,这是地理学的一大特点,在对学生的综合辩证思维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注重地理综合视角的培养。

学生在解决一些地理问题时,是否能以综合视角看待问题是能否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也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用综合视角看待问题。

哪些问题适合地理综合视角的培养呢?个人总结如下:

1、自然环境整体性重点要求学生注意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

系,在看待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时显然要注意地理综合视角,如一地的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影响:中国西北干旱环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等案例在教学中都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视角。

2、经济地理中区位问题在分析影响区位的因素后会得出地理事物的区位决定是区位因素

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在看区位问题时,也要注意综合视角。例如农业区位、工业区位的选择也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视角。

3、区域地理中经常强调自然和人文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视角的好机

会,如区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往往对农业地域的形成有很重要的影响。而一地的工业发展往往和当地的资源、人口、交通、环境、科技、历史都有很大关系,是否发达,为什么发达、为什么落后这些问题都得综合地看各个环境要素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在教学中都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视角

在中学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视角的内容很多,归根到底是因为地理本来就是一门综合地学科,综合思维是地理的一个基本思维方式,那么综合视角也就是地理的一个基本视角,在教学中教师应特殊重点的去培养学生用综合视角看待地理问题。多利用教材中的案例和思考题,让学生早日具备这项能力

第二篇:第一视角: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第一视角: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据调查显示,60%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兴趣。一位大三的学生告诉记者,现在大学的课程太乏味,大部分都是老师照着PPT读,要么就是放视频,一点想学习的兴趣也没有。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曾在“国培计划”会议上指出,教育要明确培训对象是谁,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培训,需求不一样,搞“一锅煮”肯定是不行的。宋永刚的话指明了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优、中、差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均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山东万通汽修学校的教育专家,据专家分析:像这种同样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无疑是一种偏颇而又缺乏长远性的行为,是一种压抑个性,限制特长的教育模式,是明显的忽视了因材施教,这样肯定不能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人才。在走访山东万通汽修学校的时候记者了解到,学生在入学之初,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为他们选择专业,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所学专业,以及社会的需求和用人单位对该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等情况。其次,在校期间,学校还为学生专门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经过周期的社会调查,为学生提供最新、最有效的与其本专业的行业发展趋势及用人需求相关的信息,为学生的就业提前做好了铺垫。

由于学校的学生从年龄到资质都不在一个层面上,所以,学校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和独特的“专职班主任+班干+寝室长+社团”立体管理方法。对一些年龄较小和资质不高的学生,老师会从最基础内容知识教起,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听得懂、学得会。学校采用,对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学校帮助他们成立了发动机兴趣小组、底盘兴趣小组、电气兴趣小组等,引导他们在课堂外向汽修更高层次发展。学校还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制定成才计划,引导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此外,学校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军训、素质拓展、技能竞赛等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发展他们的业余爱好,让他们在学技术的同时综合素质也能同步提升。和普通高校不同的是山东万通汽修学校更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所以在面临就业的时候职校生的综合素质会更加的凸显。

第三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逊克一中:王玉生

从事高中地理教学以来,总是听到学生反映地理难学,有的看不懂图,有的缺乏空间感,有的对知识的理解差。我也认真分析其原因,总结起来: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习地理需要记忆,但仅仅依靠记忆来学习,是不可能学好地理的,必须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强化思维,只有形成相应的地理思维能力。因此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和重中之重。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地理思维能力低下原因

高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低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学习过程中只重记忆、缺乏理解

高中地理学科有这样的的特点:

一、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有较强的综合性;

二、涉及世界的各个角落,各有不同,具有地域性。这两种特性决定了对高中地理的学习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应该注重理解,提高地理思维能力。但长期以来,由于初中在地理教学上的不完善,而高中阶段对地理学习认识不足,造成长期以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获取依赖死记硬背,依赖于对地理结论的掌握,完全忽视对地理原理的理解,从而造成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束手无策。比如对热力环流的分析,教材中仅仅提到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中心,冷却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但没有涉及到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特点,所以导致许多学生仅仅局限于会判断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如果老师开展教学的时候也没有特意分析这个问题,就会使学生产生思维能力上的障碍,做一些普通一点的题目不难,但对较难的题目就开始头脑迷糊起来了。

2、只看局部,不看全面,难以形成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这门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对象,大多是学生本来较为熟悉的具体事物,比如动物、植物、天气、矿产、工业、农业、城市等等。然而,这些较为熟悉的东西,学生却总是难于从整体上真正透彻地把握、理解并掌握、运用它。原因是对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认识,学生往往只从局部小区域进行认识、了解,而不能把它放置到整个地理区域,从它的特

点、分布、成因三个方面着手;而前面所说的学生“较为熟悉”,实际上只是针对表象而言的,并不包含分布和成因在内,所以才如此。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是教师指导学生学好地理的前提,是首要任务。

3、缺乏思维的逻辑性,易受思维定势束缚

学生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只注重简单的知识记忆,往往忽略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过程条理不清,违反了某些逻辑规则,结果得出的却是错误的结论。如对热力环流,有的学生没有充分认识由冷热不均引起的各个环节的先后顺序,而导致对高低气压的产生原因分辨不清,从而产生大气垂直运动是由低压流向高压的错误结论。

二、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具体做法

针对学生出现的地理思维缺陷,特别对高中文科班的学生而言,如何改变思维定势,培养正确的地理思维,本人经过长期的尝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地理教学,特别是运用生活实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帮助更大。

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按照教育规律,由简入难加强启发诱导,调动学生头脑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知识,从学生的认知能力角度出发,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的进行深入的思考。例如,季风气候,先树立季风概念,即一年随季节的不同有规律转变风向的风,再建气候概念,即一个地区长时期天气变化的规律,主要包括气温、降水两要素情况。那么,季风气候就是在一年内随风向的转变,气温降水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气候。在学生掌握了季风气候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我国的季风气候有关知识,学生学得明白掌握得扎实,对知识的理解也比较透彻,而且通过环环相扣的讲解,使学生对有关季风的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解。

2、注重知识体系的运用,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发展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许多知识难以运用,所以学生是很难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足够重视一些具有促进思维能力培养的内容,对这些内容教师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动用全教研组的力量来思考,然后实施教学。如分析巴西高原、德干高原为什么比较平缓,就结合高一地理的内力和外力作用。如果遇到一些相关的学科,则更要请教一些相关学科的老师,如光合作用,就要请教生物老师,有关太阳高度的问题,就要请教数学老师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时为完善地理知识结构,地理教师可以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注重知识系统的建立,使学生完善知识体系,以便熟练运用。

3、从生活实际入手,逐步完善地理思维能力

生活即地理,许多地理知识和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实际上对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先认识地理中的一种现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进行验证推广到一般的过程。因此对地理教学中千万不能忽视生活中一些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的运用,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例如:运用乡土地理知识对比别区或别图的地理事物,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在掌握乡土地理的情况下再比较学习黄河中下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就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又如,在学完黄河中下游地区之后比较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的异同点来学习长江中下游地区,无论在横向比较或纵向比较中,学生则能更好地掌握长江中下游的地理环境。从而巩固了旧知识,学习了新知识,不仅学到的知识得到迁移,而且还发展了形象思维,提高了分析综合能力。又比如在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为什么低产时,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先分析粮食低产的原因有哪些,属于地理的原因又有哪些,符合该地区的会有哪些原因,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决等等。由此及彼,学生就可以来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

4、学会运用地图,培养学生各方面地理思维能力

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师不可缺少的直观教具,也是形成地理表象进行形象思维的有效手段。因为地图是形象的,但地图上的各种符号是对地理事物的现象和抽象,某种意义上说地图是抽象化的形象。它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是概括的表象,这种表象往往会促使学生产生直觉思维,从而进入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因此,经常阅读地图,综合地图要素,归纳区域地图特征和地理演变过程,既有利于形象思维

又有利于抽象思维。例如,我们在地图上读出南北纬30到40度大陆西岸,联想气压带风带的纬度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总结出地中海式气候的分布。读图和分析图的教学,从读图的感性认识到分析图的理性认识是培养学生进行地理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

总而言之,地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及其他学科知识联系密切,必须在联系中掌握知识,才能学得扎实又灵活。因此,必须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强化思维,只有形成相应的地理思维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

第四篇: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一、本课题实施的意义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含有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基本工具。地图是学生汲取地理知识的一个源泉,又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的基本手段。新课程要求学习“对生活又用的、对终身有用”地理,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会阅读地图、使用地图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古人用“左书右图”来说明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新课程理念的目标取向是“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对初中学生而言,教会他们读图、用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本人确定的研究小课题,我计划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二、正确认识学生初步利用地图的困难性

地理对初一学生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内容又是从整体开始,学生在学习时有很大的难度。地图对学生而言又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从认识、了解,到会看、会用需要师生付出艰辛的努力。

在开学初,我将在教室后面悬挂了《世界地形图》和《世界政区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地图。在讲解《地图》一章时,意识到学生接受地图的难度,我会放慢讲课的速度,每一个知识点都落实到地图上,先指导学生看不同版本、不同图幅的《世界地形图》和《世界政区图》,再看各大洲图、地区图,城市图,通过反复地翻阅,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这三大要素,逐渐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同学们对地图也就有进一步的认识。我还将并结合《敦化旅游图》,引导学生找寻各个旅游景点的位置及周围的乘车路线,并找出最近的路线。把地图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无形中会拉近书本与生活的距离。

三、努力培养学生观察地图的兴趣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老师要引导学生,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为此,我会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同学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如在绪言课上让同学看地图册找出,亚洲在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中国在亚洲的哪一部分,中国的形状象什么,是否能够找出我们的家乡——敦化。这些简单的查阅,拉近了地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意在引起同学们阅读地图的兴趣。在学完“等高线地形图”一节后,我将出示一张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在图中标出爬山的路线、攀岩的路线、野炊的地点和可能形成瀑布的地方,学生兴致会很高涨。

此外,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郊游,观察山川地貌取得感性认识,促使学生把地理事物和地图描述联系起来。使同学们感到地图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有用的,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有利工具,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把地理知识和地图结合起来,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运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把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

四、注重训练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综合认知能力

“光看不练,功夫不硬”。地图能力的培养必须“善用地图”,进行恰当、适度的填图训练,“一图多填”是不错的方法。比如,学习(复习)俄罗斯时,我将先在黑板上勾画出俄罗斯的空白图,从位置入手,在黑板上填注周围的洋、海和邻国,然后填写亚欧两洲的分界线,再填写地形区、河流、矿产地、工业区、城市、交通线、港口等。填注地图时也要注意方法,有规律地按照一定顺序填写,效果会最好。

这样,只一张地图可以反复填写,一图多填,一方面提高了地图本身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加了填图的乐趣,增强了记忆的效果;同时,因为各知识点之间所具有的关联性,还有利于我们培养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养成广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处理地理信息的习惯,提高综合记忆、综合理解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做到“既见树木,也见森林”。

五、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地图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时可先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同学们很易看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地区人口稠密。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呢?这时先提出人的生活工作受哪些环境因素影响大?同学们各抒己见,但总结起来不外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这时可让学生回顾五带分布图,得出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一部分位于热带。回顾地形图观察出大部分位于平原广阔的近海地区。也可与耕地分布图比较,得出人口稠密区也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区。各要素明了后再综合总结不难得出:人口稠密区是自然条件较好的温暖湿润的平原地区。

适时引导学生得出,这些地区农业发达,工业、交通、城市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人口稠密区。同时可利用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发现各大洲形状特点从而得到启发,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例子,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地图,深入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努力学习。

教会学生读图、用图,学会分析地图中隐含的地理要素,是新课标“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最直接反映,它贯穿于整个初中地理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每个地理教师都应重点研发的课题。

六、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研究的探索性和操作性,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做到总结成果和推广运用相结合。

七、实验策略或方法

(一)主要措施

1.加强认识地图重要性的思想教育

初一学生刚接触地理这门新的课程,这时候对学生进行地图教育,认识地图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

2.平常地理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和使用地图

地图读图的方法需要融入每一堂课、每一幅图,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很好的使用。

3.多使用身边的地图,从身边熟悉的地图读起,循序渐进,最终使学生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帮助地理知识的记忆和巩固,为学习、生活服务。

第五篇: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策略论文

一、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三个注意点

(1)强化基本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根据行为心理学原理,思维是人以事物的表象作为活动基础,而进行的分析、综合、比较、联系等。而分析、综合、比较等应有一定的知识做基础,否则,思维活动的开展和提高是天方夜谭。例如,要学生分析中国和英国的时差问题,务必清楚时差的概念、时差的划分以及我国和英国的地理位置。要了解两个国家的地形、地势、气候有何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就应了解双方的地形、地势、气候的特点是什么。否则,对地形、地势、气候等知识知之甚少,或者模棱两可,问题就没法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其实就是思维活动的过程。这种思维活动,离不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思维活动借助于自身的基本地理知识来完成。

(2)对分析的对象要有足够的表象认识。学生虽然进入了高中阶段的学习,但毕竟空间想象力还有一定局限,而地理学习中,一些地理现象的结构、分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力。教学中,通过问题的设计、情境的创设等,引导学生观察、获得感性材料,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最后形成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比如,平原和高原有什么不同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分析、比较是基础。可以让学生观察平原与高原景观图片,根据图片造成的视觉、感觉的不同等等,而感知平原和高原的不同。对于这个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字面上理解,“平原”即“平”为主要特点,根据已有知识,平原给人一种一望无际的感觉;而“高原”以“高”而与“平原”的“平”相对而论。再者,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图片获得直观性的感受:平原上呈现“笼盖四野”,绿油油之姿,水好像要渗出来,海拔低;而“高原”给人一种伸手可摘云和月之感。这样,从表象的认识和感知,进而得出平原和高原的差异的结论,符合逻辑判断和认知学的原理,也是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

(3)注意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始于思维习惯的培养。思维习惯的培养主要在于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新颖、独特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动机。如关于我国北方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按传统教学,教师给出答案,学生背诵,制约了学生思维力的发展。而现代教学中,借助于一幅漫画:北方的井越挖越深。让学生结合这幅漫画,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个问题没有统一、标准的答案,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教师所应该做的,就是传递“为什么”的信息,而不是“是什么”的描述。

二、地理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1)联系———思维。简言之,就是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表象之间的联系,纵向、横向、多向、多维度、多层次地分析与归纳,旨在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如何想、怎么想。像“地中海气候”的教学,可以通过一系列问题的给出,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哪些地区,具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步步逼近、层层深入,加深学生的理解度。再如,对于地形雨、对流雨、锋面雨等的分析,让学生触类旁通是解题的关键:降水的形式不同,但原因相似。这个问题的分析,既需要学生求同也需要学生求异,求同和求异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

(2)规律———思维。根据哲学原理,任何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地理事物或现象更是如此。因此,地理教学中,对于地理方面的知识也可以用这种哲学原理———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转变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社会现实进行分析。首先,刚刚解放,万事需要振兴,粮食问题和农产品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所以,“北大荒”到“北大仓”的转变,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再者,“北大荒”若原始湿地被破坏、林地被侵占,则可能导致气候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野生动物失去栖息的家园而濒临灭绝。一次次的洪水灾害发生,警钟长鸣:我们应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

(3)地图———思维。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地图的作用不能忽视。地理教师应巧妙利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读图、析图、解图,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培养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和深刻性。关于我国的气候特点的问题,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地图,包括各类专题地图,比如地形图、气候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经纬度是多少,气压带、风带等的具体情况,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等等,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借助于地图,培养学生由点及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品质。

三、结束语

地理知识不同于语文、英语等语言学科,地理普遍被学生们认为是比较难学的学科之一,其抽象性、思维性强,对地理现象的分析,往往需要“由表及里”的本质的高度概括。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格外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是地理教学的目标之一。要让思维助力地理学习,让思维在地理教学中绽放。

下载谈谈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视角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谈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视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理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

    地理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 【摘要】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他们自身的活动,才会产生效果。只有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才能在教......

    地理有效性教学设计的几种视角

    地理有效性教学设计的几种视角 地理有效性教学设计是基于有效教学的理念,以有效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在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进......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大学教育中大学生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 高校的第二课堂所具有的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日益凸显,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 第......

    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摘 要:创造性思维的内涵及其特征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见的思维。“现在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远不只是具有文化知识和俯首贴耳的劳动......

    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松峰山中学文金玉 思维是人类大脑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内容、过程和结果,人类的大脑具有巨大的容量,其中还有巨大的潜力未被认识、开发和利用......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各类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等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图像系统”。这些图像系统作为地理......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探索 【摘要】综合能力是高中教育阶段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综合能力测试的出现为高中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怎样在平时的......

    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思南中学文程樟 摘要: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发展和变革的初级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如何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