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劳规划论证纪要3
全省监狱监管设施和劳教所所政设施
五年建设规划论证会会议纪要
1999年10月26日,根据省领导批示精神,省计经委在南京组织召开了《全省监狱监管设施和劳教所所政设施五年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论证会。参加论证会的有省委办公厅、省委政法委、省委政策研究室、省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省建委、省工程咨询中心、省司法厅、省监狱局、省劳教局等部门,以及来自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省规划院、南京市规划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南京建工学院、浙江省监狱局等单位的规划、建筑、工程投资、狱政方面的专家(与会人员名单附后)。
会议首先听取了省监狱局和省劳教局关于《规划》内容介绍,与会人员随后进行了认真讨论。结合专家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形成会议纪要如下:
1、考虑到我省监狱、劳教所监管收容设施现状,制定与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监管收容工作需要相适应的全省监狱监管设施和劳教所所政设施建设规划是必要的。
2、由省监狱局和省劳教局组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编制的《规划》,总体思路清晰,反映了监管收容设施现状和要求,但在体现省政府提出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级负担、突出重点、解决难题”的原则方面尚有一定差距,应将战略规划和实施规划有机地结合。
3、《规划》总体目标定位未考虑长远发展,也缺少总体目标的具体形象进程。需参照有关设计标准、规范,明确规划目标并加以具体化,同时为今后长远规划留有发展余地。
4、《规划》反映的主要建设内容比较全面,符合实际需要,但还需进一步补充和细化有关内容,优化实施方案。狱所配套基础设施、干警办公及生活设施建设内容应在规划中一并考虑。
5、《规划》提出的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和“三个-1-
优先”原则明确可行,符合省政府提出的有关要求,但在实施步骤中,缺少体现以上原则的具体规划(包括分年度规划和分单位规划),应予以补充完善,要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6、投资估算需进一步细化。考虑到历史欠帐太多,《规划》总投资估算超过3亿元,但由于规划中没有提出分年度、分单位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估算依据不够充分。为提高投资经济性和估算准确性,需深化调研工作,优化和量化规划设计方案,按照兼顾需要和可能的原则,在分年度、分单位投资估算的基础上,综合各类要素最终确定规划投资总额。
7、《规划》投资来源设想资金来源纳入省财政预算,同时争取多渠道解决是合理的,但具体方案论证不够充分。资金来源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利用系统内各类资源,拓宽资金筹集思路,以改革精神、发展眼光,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并确定其来源的可行性。
8、《规划》中应增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特别是资金使用的监督与管理措施,深化监狱劳教系统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落实扶持政策,保证规划的全面实施。
9、根据论证会上与会专家和有关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请《规划》编制单位进一步充实修改《规划》内容,将修改后的规划报送省计经委和有关部门,由省政府审批。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两劳管理规定
武汉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共和国监狱法》和国家有关安置帮教工作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在各级党委、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特定对象进行的就业安置和教育帮助的活动。
第三条 安置帮教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刑满释放五年之内、解除劳教三年之内的刑释解教人员。
第四条 安置帮教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就业安置和教育帮助,使之增强改过自新的观念,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条 安置帮教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刑释解教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不受歧视的原则;
(二)按法律、法规、政策开展工作的原则;
(三)对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坚持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的原则;
(四)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
(五)安置帮教工作应当坚持因人制宜与分类实施相结合、社会安置帮教与家庭安置帮教相结合、安置帮教与监所教育相衔接的原则。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安置帮教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截留、挪用。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 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应成立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政法工作的党、政领导担任,成员由综治、司法、公安、民政、劳动、工商、财政、税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领导组成。
第八条 各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县(市)区办公室设在司法局,司法局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3-5人,乡、镇、街道办事处办公室设在司法所,办公室主任由司法所长兼任。
第九条 行政村、居(家)委会、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帮教小组,帮教小组成员由政治觉悟高、热心安置帮教工作、群众威信好、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员组成。
第十条 各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一)根据上级安置帮教工作部门的工作部署和党委、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
(二)指导、领导、督促各级各部门安置帮教工作的开展;
(三)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经验,表彰先进。
(四)督促并保障安置帮教工作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第十一条 各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是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办事机构,其主要职责:
(一)起草制定安置帮教工作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安置帮教工作动态、信息,及时向领导小组提出工作建议;
(三)对领导小组部署的工作任务进行督促、检查、指导;
(四)组织有关会议,编发工作简报,整理储存资料,办理日常事务;
(五)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统计登记,督促落实帮教措施;
(六)完成上级和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第十二条 基层帮教小组主要职责
了解掌握本辖区刑释解教人员情况,做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发现违法犯罪苗头,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向上级安置帮教工作机构报告。第十三条 安置帮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要职责:领导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协助党委和政府加强对安置帮教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检查指导。
(二)司法行政机关主要职责:行使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办事机构职能。
(三)公安机关主要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回归衔接和帮教工作。对重点帮教对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不脱管、不失控,严防重新犯罪。
(四)民政部门主要职责:对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暂无能力自谋职业、生活无着落或家庭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刑释解教人员,提供社会救济。
(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主要职责: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列入失业人员劳动就业规划,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帮助疏通就业渠道,为其创造就业条件,协助创办过渡性安置基地。
(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对刑释解教人员依法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应一视同仁,保护其合法权益。对从事个体经营确有困难的,应适当减免管理费。
(七)税务部门主要职责:对过渡性安置企业和自谋职业的刑释解教人员创办的经济实体,经司法行政机关和劳动部门认可,按有关规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八)财政部门主要职责:确保安置帮教工作所需经费的落实。
(九)工会、共青团、妇联主要职责:参与配合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特别是做好对职工、青少年和女性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关心其回归社会后的实际困难,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三章 衔接工作
第十四条 监狱、劳教所、看守所须在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前一个月,对其进行回归社会后遵纪守法教育、就业与安置帮教政策教育,并告知其刑释解教后十日内,持刑满释放证明、解除劳动教养证明到户籍所在地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和公安派出所报到。
对正常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原则上提前二个月将其在监所内的认罪服法情况、改造表现、刑释解教时间、技术特长、择业意向以及做好安置帮教工作的建议,一并填入《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内,一式三联,分别以挂号信形式寄送被逮捕、劳教前户籍所在地县级安置帮教办公室和县级公安机关,附判决和劳动教养决定书的原件(或复印件)各一份。
对遇有减刑(或减期)提前释放(或解教)的人员可在刑释解教前十五日内将上述材料寄送被逮捕、劳教前户籍所在地县级安置帮教办公室和县级公安机关。
被依法裁定假释或批准保外就医的服刑人员、以及所外执行、所外就医的劳教人员,其刑满或期满时,监狱、劳教所应依法办理刑满释放或解除劳教有关手续。负责监外、所外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公安机关,应在其期满前十五日内将有关情况,通报县级安置帮教办公室。
对异地流窜作案的刑释解教人员,应将《通知书》寄送原户籍所在地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和县级公安机关;对家庭搬迁或异地投亲的,《通知书》应同时寄送异地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和公安机关;对无固定住址、无家可归的,放回原审判机关所在地,《通知书》寄送该地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和公安机关。
《通知书》的填写要细致全面、字迹清晰,地址要写至村(居),确保准确,确实不详的,应予以核实,弄清情况后填写;《通知书》的发放要及时,有特殊情况来不及在刑释解教前发信的,电话先行通知其户籍所在地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和公安机关,之后一周内补齐有关手续。
刑释解教人员离开监所时,要按规定发给其回家路费;有严重疾病又无亲属接领的,由监所派人将其送回,并通知当地派出所和司法所,由派出所、司法所分别办理有关手续,落实帮教措施。
第十五条 县级公安机关和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在接到《通知书》等材料后,应登记造册,并及时动员刑释解教人员亲属按时去监狱、劳教所、拘留所、看守所将刑释解教人员接回;被列为重点帮教对象的即将刑释解教人员,原户籍所在地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及其亲属必须共同到监所将其接回。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还应于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前十五日内,把收到《通知书》和有无家属接领等情况告知监狱、劳教所、拘留所、看守所。
县级公安机关和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应在收到《通知书》等材料后一周内做出处理,分别通知刑释解教人员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和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登记核实,建立档案,包括:每年刑释解教人员花名册、服刑、在教期间及刑释解教后表现情况、就业安置情况以及帮教组织、人员情况等,建立对离开监所五年内的刑释解教人员定期考察和信息反馈制度。
第十六条 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接到转来的《通知书》等材料后,应及时与有关部门和村(居)委会联系,解决安置帮教工作的具体问题,根据刑释解教人员自身特点,帮助、引导、扶持其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对参加过失业保险且符合失业救济条件的,劳动保障部门应按规定核发失业保险金;没有劳动技能特长的,劳动保障部门应将其纳入就业技能培训范围,为其顺利就业做好准备;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市籍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应会同民政部门为其落实最低生活保障金;对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它生活来源的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应与民政部门以及乡镇、村委会、刑释解教人员家属共同安排好其基本生活。
原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接到转来的《通知书》等材料后,应及时通知责任区民警提前做好准备。刑释解教人员报到时,按规定办理落户手 续,并将其列为重点人口进行管控。责任区民警要及时了解掌握刑释解教人员情况,会同村(居)委会等基层安置帮教组织开展安置帮教活动。
第十七条 刑释解教人员离开监所后,应在十日内分别到当地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公安派出所报到登记。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对报到的刑释解教人员应予以登记,并落实有关帮教事宜;公安派出所应按户籍管理有关规定,凭监所发放的释放、解教证明书,给予办理落户手续。
当地派出所对刑释解教人员未按时报到的,应及时向上级公安机关和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报告。对刑释解教后一个月仍未报到的,民警应上门查明原因,督促其报到。
公安机关要大力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清查和外来暂住人口的登记管理工作,对“人户分离”的刑释解教人员,现住地公安机关一经发现,应立即通知其原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
村(居)委会或刑释解教人员家属发现其未按时回归的,要及时向当地公安派出所和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报告,并积极配合公安派出所、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一同查找其下落。各级安置帮教组织要建立对脱管、失控刑释解教人员的追查、协查、通报制度。
各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和公安机关收到外埠监狱、劳教所、拘留所、看守所的《通知书》后,做好安置帮教工作的同时,及时将名册上报各市安置帮教办公室和公安机关。
第四章 工作制度
第十八条 提前接茬帮教制度。各级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定期到监狱、劳教所、看守所进行帮教,了解本辖区的服刑、在教人员的思想、改造情况,掌握回归后就业意向,介绍当地政治、经济形势,宣传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教育服刑、在教人员安心改造、重新做人,早日回归社会。
第十九条 三级帮教制度。对于表现差、有违法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实行一级帮教(重点帮教),由公安派出所负责;对于表现一般的实行二级帮教,由乡镇(街道)帮教组织负责;对于表现较好的实行三级帮教,由村(居)、厂矿企业帮教小组负责。帮教级别,由县级 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根据《释解通知书》进行初定。帮教期间变更帮教级别由乡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决定,报县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条 登记、建档制度。县、乡级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对刑释解教人员要逐人登记造册,建立个人档案,每半年填写一次帮教情况。
第二十一条 解除帮教和延长帮教制度。对帮教对象满五年无重新违法犯罪苗头的,应及时解除帮教,并填写《解除帮教意见书》;对帮教满五年仍表现不好,有违法犯罪倾向的,要延长帮教,并填写《延长帮教意见书》。解除和延长帮教,由乡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报县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备案。刑释解教人员个人档案,自解除帮教之日起保留十年。
第二十二条 移交制度。对不在户口所在地就业的刑释解教人员,原户籍所在地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要及时将其有关帮教情况向本人就业部门移交,确保不漏管、不脱管,保持帮教工作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第二十三条 定期排查、回访制度。在坚持经常性帮教工作的同时,要定期集中时间排查、回访,一般情况下,县级每半年一次,乡级每季度一次,村级每月一次。
第二十四条 例会制度。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或者办公室市级的每半年、县级的每季度、乡级的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研究分析安置帮教工作情况,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制定新的工作措施。
第五章 奖 惩
第二十五条 市、县、乡三级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总结表彰大会,对为安置帮教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
第二十六条 先进单位(集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置帮教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健全,人员到位;
(三)能够落实安置帮教工作各项制度,管理工作运行规范;
(四)在工作中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做法,总结新经验;
(五)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率、安置率处于全市较高水平,重新犯罪率控制在全市最底限度;
(六)安置帮教工作没有重大责任事故,工作人员没有违法乱纪现象。
第二十七条 先进个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执行有关安置帮教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热爱安置帮教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成绩显著;
(三)遵纪守法,清政廉洁,工作中没有较大的失误;
(四)能够较好地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十八条 建立岗位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在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相互推诿,帮教措施不落实,致使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的,要追究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两劳帮教通知书
垫江县坪山镇安置帮教通知书(存根)
垫坪安帮办()字第号
安置帮教小组:
你村(或居委、单位)________的________,因犯罪,________________罪,在________________监狱(劳教所、社区)服刑,刑期(或劳教、矫正)________年________月,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刑满释放、解除劳教(或矫正),其属一般(重点)帮教对象,请接此通知后,组织动员本村(居)委代表、家庭成员(积极配合综治办、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相关人员)将其接回,并做好该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年月日
……………垫坪安帮办()字第号…………
垫江县坪山镇安置帮教通知书
垫坪安帮办()字第号
____________________安置帮教小组:
你村(或居委、单位)________ 的_________,因犯罪,在____________监狱(劳教所、社区)服刑,刑期(或劳教、矫正)___年___月,于____年___月__日刑满释放、解除劳教(或矫正),其属一般(重点)帮教对象,请接此通知后,组织动员本村(居)委代表、家庭成员(积极配合综治办、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相关人员)将其接回,并做好该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年月日
第四篇:分析格劳孔的论证过程
物理学院 1000012146 崔野平
分析格劳孔的论证过程
格劳孔是柏拉图的哥哥,说话很缜密。这一点我们在他接下来的论述里面很容易看出来。格劳孔认为色拉叙马霍斯被弄晕了,因此屈服的太快,然而,这个问题其实还没有讨论明白。因此,他接替色拉叙马霍斯来把问题深化。
他与色拉叙马霍斯不同,他相信正义比不正义要好,但是有着一种困惑,他不知道正义本身我们应不应该去追求;他还有一种惶恐,就是他满耳朵听到的都是正义的人的生活不如不正义的人,他希望苏格拉底能赞美正义的生活,批评不正义,为正义正名。
格劳孔首先说,有三种不同的善:
第一种善,它自身就是好的,我们追求的就是它的本身,而不是它所带来的结果,因为它们没有什么后果。比如:欢乐和无害的娱乐;
第二种善,它自身和它的后果都是我们追求的原因。比如:明白事理,身体健康; 而第三种善,它自身不是好的,是一种苦差事,但是我们从中有利可得,我们追求它是为了它带来的利益。比如:吃药,赚钱。
虽然,苏格拉底认为正义是善之中最好的那一种——既爱本身,又爱后果。但是,现实中的人们却回避正义本身,而爱它所带来的名和利。就是说,他认为正义没有苏格拉底说的那么好。
基于色拉叙马霍斯的论述和他自己的思考,格劳孔提出了三个论点来说明:
1.一般人认为的正义的本质与起源。
正义起源于一种妥协。因为不正义在带来甜头的同时,有时也会让你尝苦头,而追求私人利益而缺乏力量去行不正义之事的人们,为了避免恐惧、不安全与利益的损害,达成了中间的妥协——不要做不正义的事。因此,正义本身其实是一种约定,如同法律。为什么需要约束,人才会行正义呢?第二条论证是说明这个问题的。
2.所有把正义付诸实际的人都不是冲着善本身心甘情愿努力的。
即没有人在本性上去追求正义。这里,格劳孔举了吕底亚的牧羊人作为例子——当他有了行坏事而不被看见的本事,他就私通王后,杀国王,夺其位置。这个例子说明,哪怕你是一个好人,正义的人,如果给你一个这样的戒指,使你做坏事不被发现,也没有惩罚,就也会做不正义的事。因此,没有一个人的本心是追求正义的,他们只是没有足够的能力作恶。一旦让他们随心所欲,他们就会在欲望的驱使下行不正义——因为不正义比正义更能攫取利益,这就引出了第三条。
3.不义之人的日子过得比追求正义的人更好。
一个最不正义的人,由于他对“不正义”这项技能的熟练掌握,他有着做坏事儿不被发现,发现了还能补救,补不了了还能巧舌如簧的说服他人,就算到了动武也有着勇气与实力。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是无懈可击的,他有能力得到世界上的一切利益。而最正义的人正相反,他是一个朴素正直的人,这样的人,我们也不能判断他的正义是否真出于内心,而且一旦与不正义的人对立,他必死无疑。因此,这个社会的本质就是不正义的,不正义者才是最受神眷顾的,正义就只是一种名号。显然不正义的人才活得更好。
第五篇:2010年两劳安置帮教总结
2010年旅游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
全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旅游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扎实做好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建设和谐平安旅游区做出新的贡献。现将我区帮教安置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5年-2010年,我区共有刑释解教人员17名,其中刑释15人,解教2人,其中本地就业12人,外出打工5人,帮教率达到100%,就业安置率达到100%,重新犯罪人员1人,重新犯罪率为5.9%。
二、好的方面和做法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我区在安置帮教协调小组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充实人员,成立了旅游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各村、各企业都相应建立健全了工作小组;各村、企事业单位以调委会、治保委员会为主,吸纳平安中心户长、共青团、妇联及刑释解教人员家属等组成帮教小组。帮教对象划分为重点帮教对象和一般帮教对象,进行分类帮教,对重点帮教对象,我们坚持定期或不定期走访,及时掌握其思想状况和生产生活情况,再与帮教小组一起共同研究,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帮教措施;二是区、村调委会除普遍建立了排查制度、登记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回访制度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外,区、村安置帮教工作还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目标责任制,把安置帮教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目标管理,实行帮教承包,做到双包五落实(包思想帮教、包引导就业;帮教组织落实、主管领导落实、帮教人员落实、帮教措施落实、帮教任务落实),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有力地推动了刑释
1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有效开展;三是加强督促指导。利用例会和有关工作会议,对村帮教工作进行指导和督促,不断提高帮教质量。
2、扎实有效地开展排查回访专项活动。按照《漳州市综治委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刑释解教人员排查回访专项活动的实施方案》,在全区开展了一次刑释解教人员集中排查回访专项活动。此次专项活动的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查清本辖区内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安置和帮教数量,尤其加强对未衔接人员的排查工作,采取进村、入户走访刑释解教人员所在村委员会、刑释解教人员亲属、邻居等形式,全力查找未衔接的刑释解教人员。通过这次进村、入户排查回访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全区刑释解教人员的底数及基本情况。2004年-2010年9月,共有安置帮教对象19人,十里村7人、后坊村6人、山重村6人。其中,一类人员2名,后坊村邵川泰,由后坊村两会主任高连福、杨海南、警务区谢建新进行帮教;山重村林再福,由山重村两会主任薛永来、薛海涛、警务区王忠辉进行帮教;三类人员17名,有经济来源,思想稳定,其中10人在当地务农,5人在外地打工,2人为个体经商户。
3、抓好部门协调,切实做好安置工作。为使刑释解教人员尽快得到妥善安置,我区想方设法努力做好工商、税务、民政等部门协调工作,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释解人员的安置工作。对从事个体工商户的人员,工商部门优先办证,并给予优惠政策;对回村务农的人员,则与村、组联系尽快落实好责任田,安置务农,如释解人员薛海瑞、薛梦龙等释解后,十里村委会帮忙落实责任田并分发了土地款;对从事种植、养殖而缺少启动资金的人员,帮助其联系贷款;对外出务工的人员,免费提供法律服务,并争取企业一视同仁给待遇,如十里村黄周成、山重村薛亚福、后坊村郑美来,在区、村的共同帮
助下到厦门、上海等地工作;对暂时无业可就而生活确有困难的个别人员,会同民政部门落实享受低保。由于社会多方的关心和支持,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4、积极探索思考,不断加强宣传。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探索帮教安置工作的规律,认真总结帮教安置工作的经验,深入挖掘,我区结合综治办每季度开展的平安建设宣传,利用两部宣传车,定期的到全区各个角落进行宣传做好帮教安置工作的重要意义,形成了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安置帮教工作,帮教对象积极重新做人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和根源
当前,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出现一些新的困难和新的问题是难以避免的。
(一)衔接管理难。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理包括监狱、劳教所与区司法办、警务区等有关部门的衔接等,环节较多,必须做到环环紧扣,而目前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理仍处在逐步磨合和完善的阶段,加上刑释解教人员外出务工增多,“三假”(假姓名、假住址、假身份)和“三无”(无亲可投、无家可归、无业可就)人员还存在,以及人户分离现象严重等原因,要做到不脱管、不漏管难度极大。
(二)安置帮教工作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社会大气候。主要表现在:一是与已无关论,认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司法行政和公安等职能部门的事与已无关;二是有的部门认为帮教机构设在司法行政部门,就由司法行政部门去管,放弃了自己应尽的职能和政治责任,形成了一个部门唱独脚戏的局面。
(三)安置帮教工作缺乏过硬的措施。安置帮教工作涉及思想教育、就业安置、生活保障等方方面面,而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比较单一,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协调众多的部门和单位。一些单位和个人不知
道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促进社会治安和维护稳定的大好事,不能积极支持和配合,难以形成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局面,没有过硬的措施。
(四)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帮教活动经费问题逐渐成为帮教工作的突出矛盾,也将直接影响帮教工作质量的提高,而乡镇街道安帮站则几乎没有专项经费,平时以民政救助为主。
构成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难的根源分析:
一是衔接工作没到位。对刑释解教人员的信息管理手段落后,脱管、漏管、失控现象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加上许多监、所没有完整、准确、及时地填写寄送《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法院、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门间配合、协调不够;刑释解教人员流动性大,部分刑释解教人员长期不报到、不落户或人户分离,甚至不回原籍,直接流散于社会等因素,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情况,脱管、漏管、失控的问题也就随之出现,给社会治安的稳定埋下了隐患;二是引导教育没到位。当前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比较紧张,而刑释解教人员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又缺少工作技能,在就业问题上为弱势群体。现实中有的刑释解教人员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对出狱后的困难认识不足,此时引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三是跟踪服务没到位。“跟踪”是以合适的途径、方式了解帮教对象个人表现、家庭、工作情况,督促他们做到遵纪守法。“服务”是指经常开展帮教活动,在他们最困难时拉一把,帮他们解决难题。作为帮教工作人员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个人隐私,跟踪服务要到位。
四、下步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各村两委和相关科室,必须认清当前我区刑释解教人员的形势,针对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和有效手段,综合加以解决。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安置帮教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各村两委要把安置帮教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进行考评。二是综治部门要加强对安置帮教工作的检查和监督,细化、量化考核目标,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三是各级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指导、协调的职能,每半年召开一次成员单位会议,研究前一阶段工作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四是各相关部门要在各级综治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制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保障安置帮教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信息管理,做好衔接工作,防止脱管、漏管、失控现象的发生。做好衔接工作,一是要理顺监所、公安和司法行政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各监所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完整、准确、及时地填写、寄送《刑释解教人员通知书》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司法办(安置帮教工作站)要及时登记、建档。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应先到司法办报到、签章,再到警务区办理上户手续。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管理手段,开展每年两次的清理排查工作,摸清人员底数和去向,登记造册,逐一建档。
(三)采取多种形式,拓宽安置渠道,保证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生活出路。当前,对于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主要是及时落实承包责任田并帮助解决有关生产资料和暂时的生活资料,外出务工给予引导和支持。安置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城镇,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我市的实际情况,对城镇籍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工作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鼓励扶持刑释解教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有关部门要为他们办理各种营业手续提供方便,并给予税收、管理费等方面的政策优惠。二是引导各类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主消除偏见,增强责任感和义
务意识,根据实际,择优接收部分表现好、有一技之长的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三是通过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解决部分“三无”人员和重点管控人员的临时就业和生活出路问题。四是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和市有关政策,民政部门落实刑释解教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待遇。
(四)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落实专项经费,进一步促进安置帮教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是要加强对基层安 置帮教工作人员的培训,落实工作报酬,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二是要加大投入,把安置帮教工作专项经费统一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人民调解委员会
2010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