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教育要树立新观念
高职教育要树立新观念
——心得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专业学科知识更新速度的日益加快,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渗透非常明显,从而形成知识一体化和综合化。这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不断探索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顺应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积极加快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一、市场观念
高职教育要想办出特色,要想办出生机和活力,就要立足区域,面向世界,着眼当前,面向未来,研究市场,面向现代化,把高校当成一门独立的产业,以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多形式的办学方式,向经济社会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加大自身改革调整的速度,走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前列,从而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解放思想、创建特色
就是要继续做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工作,把我们有认识统一到创建有特色的高职学院上来。解放思想必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以必须统一思想。只有解放思想,帮可能解决好高职学院“姓高、姓职、姓特”的问题。“姓高、姓职、姓特”、这是一篇大文章,我们所做的工作,只是一个开篇。解放思想要解决“定位”问题,面对我们所处的形势,对自己要有正确的定位,要有生存
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不能一味地自我感觉良好;要转变对教育、对职业教育有传统观念,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产业性质,树立市场意识、经营意识和效益意识。
三、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往往把高等教育视为获得某种身份与地位的手段,把高等教育当成终极教育,认为接受一次大学教育就受益终生,造成培养出的人才只“专”不“博”。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信息社会日益发达的今天,以前的那种“专才”很难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现在,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不仅是为了获得一种资格,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丰富的知识、很强的能力、更高的素质。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观念上,更强调通才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方法,使学生知道学习是“生命延续、事业进步”的第一需要,走向社会具有触类旁通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信息社会不断学习的要求和市场经济职业变迁的需要。
四、以人为本、质量第一
所谓以人为本:从办学目的来看,我们办学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是搞素质教育,是培养具有工程学院鲜明特色的“四具有”有人才(具有正确有价值取向、良好有信息素养、过硬有专业能力、积极的生活态度),是要提升人才竞争力。办学必须讲效益,但树立效益观点并非以赚钱为目的,不是为办学而办学。人办学的主体来看,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
我们办学,从宏观的方面讲,是发展职业教育,为社会议现代化建设培养专门人才;人中观上讲是履行国家事业机关职责,完成政府和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从微观上讲是全体教职工事业所在、谋生手段。
五、树立“人力资源共享”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制约下,许多方面都没有真正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教师职业的“终身制”严重影响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作为大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始终处于科技前沿,才能担负起教学任务。但在大学校园,社会上的“分流”、“下岗”、“聘任”等机制似乎并未对大学校园有所冲击,其俨然“世外桃源”,“铁饭碗”依然坚固,“大锅饭”仍然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益不高的问题亟待解决。在“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影响下,教师管理的方法是身份管理,一个教师的职称就决定了他的各种待遇,至于他有无履行应有的职责并不重要。比如许多教授实际上在承担副教授甚至讲师的工作。教师的身份带有很强的“官本位”色彩,如不破除,一是不利于择优、竞争上岗;二是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只有破除教师管理的“条块分割”、“部门所有”,实施岗位管理,才能建立起一个公正、竞争、开放、效益、法治和多样化的教师聘任制度。这样,教师既可以被一个单位聘用,也可以被几个单位同时聘任,使用人单位能够面向全社会聘任所需要的教师,实现全社会的教育人力资源共享。
六、树立为经济建设服务观念
一所名副其实的高职院校,不但要在科学文化发展上有重要的地
位和影响,而且还要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信息时代,高等学校将是信息社会发展的中心,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动力源,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直接。因此,高职教育要树立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把丰厚的人才、知识和科技资源引导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去,集中力量改造传统工业为知识型企业,培育新的知识型人才的企业。在信息时代,高职教育不仅要具有教育、科研的功能,也要有高技术辐射功能。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形成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机制,把教学、科研工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体现在教学工作的全部环节。拓宽专业面,使学生具有更开阔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自主权和教学制度的灵活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社会实践工作,培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第二篇:树立数学教学新观念
树立数学教学新观念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好多农村学生都不喜欢数学,怎么做才能使学生喜欢数学,用好数学,培养好学生的智力,经过这次培训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现和各位同仁交流一下.一、要开放教学观念,注重思想教育。
经过培训使我认识到,评定一个学生的优劣,不再是以学习成绩作为惟一的标准,教学的成功与否也不再以考分为惟一的指标,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数学教学更应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教会学生做人,培养他们爱国的热情、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做事的作风。同时,使学生自觉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于生活,应注重数学在生活中产生的过程。
在教学中,第一,应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从生活中找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力求数学知识的学习来源于生活,从他们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学习的主题,因此在上课时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第二,应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理论及其他科学的联系,突出数学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感,不被一堆表面信息迷惑。第三,应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教师只有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变教师讲为师生共同的双边活动,尤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探索,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者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厚,所以对课本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栏目,不能只留于表面,留于形式,要做好,就必须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真正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
三、教学课堂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作为新课程的课堂纪律,应反对过分强调课堂的严肃性和纪律性,争取在教育中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特别是数学教育本身讲究严密性,不利于调动课堂气氛,故教师必须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建立崭新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允许学生有错误,使学生自由地想像和创造,从而愉快、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
因此,我个人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接受,更在于创造。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与广博的知识成正比。数学教学立足于课堂,走进生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让数学教学真正回归生活,让学生获得求知的欲望,创造的源泉。
第三篇:树立理论学习的新观念
树立理论学习的新观念
胡汉武
树立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理论学习新观念,是把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进而提高干部理论素养的一个重要前提。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和干部队伍的学习状况,我感到,我们应该与时俱进,牢固树立以下几个新的理论学习观念:
确立学习就是工作的观念。不少同志一谈到理论学习,就说工作太忙,工学矛盾突出,以此作为忽视学习、放松学习的“挡箭牌”。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认识。领导机关尤其是政治机关,负有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之责,其工作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而学习的目的就在于投身实践、更好地工作。一个好的工作思路、好的办法、好的观点、好的决策,必须靠深厚的理论功底作基础;工作有创新、有业绩的同志,大都是那些刻苦学习、善于学习的同志。学习与工作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学习就是工作的观念,在学习中促进工作,在工作中深化学习,自觉摒弃把学习当负担的片面认识。
确立学习态度就是精神状态的观念。理论学习是一种自觉的能动活动,是追求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升华的过程。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等精神支柱,就不可能刻苦学习理论。一个精神状态不好、思想觉悟低下、责任感和事业心较差的人,必然害怕艰苦,殚于玩乐,不可能苦心学习理论。许多革命老前辈战争年代冒着生命危险学马列主义理论,靠的就是坚强的精神支柱。面对新形势下部队建设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运用科学的理论回答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及官兵的思想认识问题,更需要一种高昂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就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理解与坚信不疑,就是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只有把理论学习作为巩固精神支柱的根本途径,始终坚持用正确的思想、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成为符合时代要求和胜任本职工作的合格领导干部。
确立学习就是责任的观念。领导干部要统领千军万马,岗位光荣,责任重大,其自身地位和职责,要求每一名领导干部首先是理论上的成熟者、政治上的坚定者。这样,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而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理论素养、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我们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有些同志之所以工作标准不高,完成任务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水平低,解决问题的能力弱,根源就在于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因此,学习不只是个人行为,更是政治责任。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对部队建设、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具体体现。如果一个人不注重、不善于学习,工作热情再高,也往往会因指导思想不端正、思维方式不正确、工作方法不科学而导致工作低效或失误。树立学习就是责任的观点,就是要把理论学习当作履行职责的第一要务,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发奋学习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确立善于学习就是素质的观念。江总书记曾经深刻指出,提高干部素质要抓什么?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摆出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提高广大干部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水平。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是一切能力素质之首。特别是在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剧增、改革深化的年代,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要敏锐地观察形势,正确地把握方向,科学地谋划工作,没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是不行的。学习不仅仅是提高素质的过程和手段,善于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素质。大量事实说明,同样的学习时间,同样的学习内容,在不同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就是学习素质的差异。
确立学习就是生活乐趣的观念。雷锋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粮食、武器、方向盘”,尽管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但他生活得很充实。现在社会发展进步了,人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需求,对知识的渴求比任何时候都迫切,学习已成为个人生活的一部分。终身学习,才能永不落伍。一方面,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人们在生活中需要运用科学理论来分析世界、看待世界,确立自己的处世哲学和生活理念,不再是随声附和,人云亦云。另一方面,学习是人的天性,是生命的源泉。探索知识、寻求真理最能引人入胜,最能给人愉快。不学习就会孤陋寡闻,成为现代文盲,生活就会失去真正的快乐。学习不是苦差事,而是生活的一大乐趣。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塑造新的自我,可以认识和做到从来未认识、未做到的事情,更加深刻地感受人生的意义、价值和快乐。可见,学习是一种高品味、高质量的生活。
归根到底,人的生存需要学习,工作需要学习,成就需要学习,发展需要学习。我们应该树立崭新的学习观念,自觉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不懈学习中改造自己,提升自己,重塑自己。
来源:《解放军报》 2002年5月08日
(责任编辑:刘锋)
第四篇:解放思想 树立教学新观念1
解放思想,树立教学新观念
四高中陶春萍
内容摘要:高中政治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是观念上的革命。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问题式教学观念、体验性学习观念、生活性观念,才能更好地完成新课程教学的各项目标。
关键词: 解放思想确 新观念以人为本
新教材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以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以及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使新课改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的高中政治老师必须要解放思想,树立教学新观念。
一. 政治课教学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真正的素质教育就是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政治课教师,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人文精神的主渠道,教学中贯彻人文精神,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既弘扬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又把握了其精神内涵。同时,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优势,每一课时教学中教学内容不失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授课时抓住切入点、关节点,并及时点化和升华,以达到人文精神教育的目的,做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统一。
二、政治教学应树立问题式教学观念。
新版思想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上增加了大量的与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的新材料、新信息,并且注重知识的产生过程,注重学生主体探究能力的培养,增设了综合探究内容,为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此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变满堂灌输为设疑导思,即问题式教学,这是最适合新教材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模式。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直接影响着课堂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三、政治课教学应树立主体性学习观念。
新课标强调学生对教学活动情境的参与和融合,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体验、领悟和反省,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体会。主体性学习坚持“以学生为本,”正确处理好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的关系要提高学生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变“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政治课教学应树立生活性观念。
青年学生正处在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任何时候价值观还不成熟,认识事物比较感性,这要求政治课教师将抽象的理论化为朴素的生活常识,才能为他们喜闻乐见。
我们只有解放思想,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才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我们每一位高中政治老师不断更新自已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不断的改进学习方法,投身于政治课教学的改革中。
参考资料:《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参考书必修1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4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 备案号:110 1081725
© 2008 中国知网(cnki)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第五篇:与时俱进树立档案管理新观念
与时俱进加强档案管理
档案工作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事业,能够最直接、最客观、最真实地反映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历史。档案事业的发展,与人的思想密切相关,思想的进步、观念的转变是档案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推陈出新的关键。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制约和档案工作长期服务于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局限性,使得档案部门一直处于幕后运作、工作封闭、信息滞后、服务面狭小,方式方法传统的状态,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出现断层。如何激活档案工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之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步,是我们近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保持一个健全的档案机构,不仅使原有企业宝贵的档案资料保持其完整性,也使企业改制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有一个基础性保障。因此,在中小国企改革过程中,新的企业管理机构的设计方案中应设计好适应新管理机制的企业档案管理机构,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要形成一种档案管理的新观念。
档案管理首先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中心,围绕“加快发展”主题,立足于改革创新,不断加强档案事业建设,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在“富民强市”和实现“两个率先”中的作用,积极推进档案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依法治档,狠抓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高档案工作整体水平。巩固档案的主体地位,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力争在改革创新中,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档案基础业务建设达到新的标准,安全保管和科学管理档案。实施科技兴档战略,采用先进技术和手段,推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强化服务意识,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档案开发利用,全面推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档案管理其次要加强基础业务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按照国家规定做好档案保管工作并实施分级管理。对档案要确保完整、准确。重视破产企业、撤并单位档案的接收工作。暂时无法接收的档案应有明确的计划和监管措施。同时加强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的征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在这方面,一要积极推进机关档案室业务建设规范化、标准化。适应党政机构改革和职能的转变,加强对机关档案业务的监管,特别应注重对新组建的职能部门档案室的业务督导工作,巩固和提高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成果。按照国家档案业务标准,规范各类归档材料的整理方法,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优化质量。在档案价值鉴定、保管期限确定、整理编目、机读目录建立等方面实现档案室与档案馆业务工作的准确“接轨”。要确保该接收归档的档案必须完整和齐全,各种档案检索工具、登记统计台帐和编研工作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二要加快档案室现代化管
理步伐。适应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发展和文档一体化管理的要求,按照积极稳妥,规范化、标准化的思路,加强督导,推进计算机辅助立卷和档案计算机管理。积极探索机关文件管理的新模式,及时总结现代化管理方面成功经验,并加以推广。三要加强机关档案室基础设施建设。计算机、复印机和空调、去湿、灭火器材等应按现代化管理目标要求落实到位。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为档案事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们许多地方在管理档案过程中非常注重探索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发展的新路子,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档案工作服务机制为突破口,让档案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贴近社会现实服务的工作思路。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还应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档案管理新机制。区别不同情况,分类监督指导,重点抓好国有、国有控股企业档案的宏观管理工作。对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中档案的处置,适时调研,掌握第一手情况,依法制订符合实情、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和监管制度,并付诸实施。为适应科研结构改革、机制调整带来的新变化,规范科研档案的建档、管理工作,督促相关单位完善制度、改进管理。关注科研成果档案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的开发利用,保证重大、重要科研项目档案完整、准确、系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各类人才市场、劳动
力市场,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及保险、证券、仲裁、公证、中介等新领域内档案管理的探索研究也变得日益重要,因此坚持经济建设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通过及时、有效地督导和服务,尽快建立科学的运行模式,逐步完善,依法实行档案的科学管理。在这方面要树立服务观念的创新,树立起档案超前服务的意识
系统完整的国企档案是国企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企业档
案是企业有形资产和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无形资产的依据和证明。因此,只有保持系统、完整的企业档案资料,中小国企战略性重组才能顺利实现。并且系统、完整的国企档案是改制后新企业运行的基础。由于改制后的企业生产经营与原有的国企有紧密的联系性。如:需要原有企业积累的资金、设备、厂房、自然资源等有形资产的运行;需要开发利用原有企业的著作权、专利权、发明权以及其他科学技术成果权和商业秘密等一系列原有企业的智力成果。管理者仍然需要从档案信息中了解原有企业人员构成状况和经营网络。如果以上重要档案资料丢失或毁损,新企业的运行就将受到极大影响。
保障档案机构的健全。企业改制过程中,保持一个健全的档案机构,不仅使原有企业宝贵的档案资料保持其完整性有一个基础性保障,也使企业改制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有一个基础性保障。因此,在中小国企改革过程中,应在新的企业管理机构的设计方案中设计好适应新管理机制的企业档案管理机构
加强改制过程中档案资料的收集与归档。国企改制过程中应收集的档案资料:一是记录企业产权变更的资料;二是记录企业资产评估的资料;三是与承包、租赁经营有关的各类协议、合同资料;四是与合资、合作有关的协议、合同资料;五是企业人事、机构变动的资料;六是改制过程中不间断经营资料及财务资料。
档案工作在当今企业的竞争中已经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时代的发展要求档案工作要与现代信息密切相联,以便它能够最直接、最客观、最真实地反映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历史。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使之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接轨,让档案管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