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抓好我县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考
狠抓计划生育工作 构建经济发展平台
——新形势下抓好我县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考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计生工作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经济要跨越式发展,提出了必须依法行政,努力实现人口从低增长向零增长,并逐步向负增长发展的新要求。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全县的计划生育工作?这是一个不容回避而必须解决的课题。
一、现状与问题
实行计划生育20多年来,全县人口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为特征的现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转变,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5.47 ‰下降到2000年的7.56‰,全县少生近24万人,取得了显著成绩,计划生育工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调查中了解到,近年来计生工作滞后于经济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计生工作力度有所减弱。一是抓计划生育的氛围有所淡化,存在“重经济轻计生,重罚款轻教育”的现象,在农村个别地方群众生育观念“回潮”,“穷人不怕罚,富人罚不怕”。二是基层重视不够。个别乡镇抓计生工作还停留在文件贯彻,会议落实等一般性号召上,研究计生工作关键问题少,经常性的议事制度落实差,解决计生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具体矛盾少,存在“遇难怕难、绕道走”的现象。三是计生队伍惰性滋长,履行职责不够深入。个别乡镇计生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从规模到形式,从内容到实效,已“不可同日而语”,抓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有所减弱。
2、计生投入缺口较大。一是部分乡镇统筹不能足额到位。二是社会抚养费征收差。相当一部分超生户有钱不愿交,社会抚养费征收艰难,既影响了计生工作秩序,又影响了计生投入。三是非计生费用支出增大。在投入本身不足的情况下,个别乡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挤占计生经费,用于非计生支出。
3、计生技术服务滞后。一是服务网络不健全。个别乡镇的服务站规模小、设备落后,条件落后,根本无法开展正常的生殖保健服务工作。二是服务站人员素质偏低。全县乡镇服务站现有人员80人,其中专业技术职称8人,其余均为非医学专业人员,与广大群众生殖保健服务需求不相适应,导致非意愿妊娠和计划外怀孕增加,刮宫引产多,出生人流比居高不下。
4、流动人口难管理。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计划生育难以有效管理。全县外出务工人员中,已婚育龄妇女占22.33%,这些务工人员多年不归,造成对计生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据统计,全县计划外超生近2/3均是流动人口在外超生。另一方面,流入人口计生管理几乎处于“真空”。据统计,全县流入人口中,其中已婚育龄妇女占24.46%。由于管理难,在城市及城乡结合部形成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死角”。
二、原因分析
深刻剖析计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认识不明。一是基层重视不够。个别乡镇对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认识不足,片面地重经济生产,忽视了人口再生产,从而在抓计生工作中,重形式的多,抓落实的少,重表面号召,忽视了剖析、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二是计生部门认识偏差。个别计生办对抓计划生育工作停留在超生罚款上,重处罚轻教育,重补救轻孕前服务,把工作重点仍放在“捉大肚皮”,工作远远滞后于形势的发展,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工作的滞后,以致个别村、社出现了“放生”现象。
2、意识不强。一是群众的节育意识不强。在广大农村,群众的生育观念尚未真正转变,“养儿防老,靠儿送终”的旧观念还根深蒂固。调查中了解到,部分超生户迫于农村要被骂作是“五保户”的压力,而不惜违法超生。同时,育龄群众生殖保健、节育意识淡薄,致使意外怀孕增多形成超生。二是群众计生法制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一个育龄群众必须应尽的义务,非计划生育就是违法,必须依法接受处罚。由于法制观念的淡薄,总是采取软拖硬抗办法,增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难度,增大了违法超生的查处程序。三是部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在对违法超生的处理上,还存在程序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人情处罚现象时有发生,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导致了计生秩序的混乱。同时,由于现行的各种惠农政策较多,比如说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助等,个别老百姓认为就不存在有收款项目了,造成行政执法以及征收社会抚养费难。
3、机制不活。一是组织管理机制不完善。乡镇机构改革后,计生办人、财、物由乡镇管理,在领导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引进、计生工作及经费管理方面还未完全理顺,由“乡管”到“县乡双重管理”的角色转换不到位,以致个别乡镇计生工作难有起色。二是利益导向机制不健全。“三结合”量小,带动力弱,不能从根本上扶持独生子女户家庭找到一条可持续增收致富的途径,从而形成以“优生快富”带动计生发展的好氛围。三是综合治理机制不完善,没有真正形成“部门配合,目标落实,责任到人,综合治理”的大机制,在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上出现了脱节,形成了“真空”。四是逗硬查处机制不完善。对问题乡、村及突出违法现象逗硬查处、解剖分析不力,“一票否决”制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造成工作力度削弱,遗留问题多,依法行政受阻,制约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对策措施
新的形势给计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必须始终坚持围绕跨越式发展这个主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突出重点,着力创新运行机制,狠抓制度落实,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从而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经济建设与人口生产的协调发展。
1、提高认识,在制度建立健全上狠抓突破
现代人口经济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生活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生产,也包括人类自身生产,二者构成社会生产内部的矛盾主体,社会生产正是在二者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中发展。人类自身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思想的核心。物质资料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人口生产最终总是适应物质资料生产的客观要求而变动。同时,人作为生产的主体,可能渗透到物质资料生产各个方面,人口生产也反作用于物质资料生产。如果人口生产不能得到有效的抑制,就会影响物质资料生产的顺利进行,并延缓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要充分认识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自身生产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人口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问题,是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牢固树立“抓人口问题,就是抓经济发展”的观念,坚持“两个生产”一起抓,促进协调同步发展。在提高认识的前提下,要以逗硬落实计划生育工作定期研究制度、经费投入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为重点,形成思想上重视,物质上保障,力度上加强,狠抓落实的氛围,推进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
2、创新载体,在宣传服务上狠抓突破
一是加大阵地宣传力度。人民群众生育观念的彻底转变,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环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宣传教育首位意识,利用板报、标语、会议、培训讲座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县情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计划生育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广泛深入开展计生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推广计生文化大院、小区域一条街经验,使“墙里开花,墙里墙外都香”,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法制意识,树立婚育观念,提高计生觉悟。二是加大“三结合”力度。以产业结构调整、文明新村建设、扶贫开发等为载体,优先扶持更多的计生户致富奔小康,让人民群众从切身利益中感受到计划生育的益处,受到教育和启发,并发挥好带动作用。三是加大社会化服务力度。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通过优先、优惠、优待政策,发动农业、林业、水电、民政、金融等部门,全方位提供项目、资金、科技、信息、税务、卫生、教育等综合性服务,解决计生户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实现少生快富。四是加大计生技术服务力度。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加强县、乡镇技术服务站建设,多途径引进医疗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业务素质和技能;多途径争取落实资金,完善技术服务站人员、房屋、设备三配套,全面贯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切实开展生殖保健咨询、查环查孕、人流、引产等服务项目,为育龄群众提供必须的生殖保健服务,有效防止计划外怀孕现象发生。以优质服务促进计生质量提高,以优质服务促进服务站实力增强。
3、依法行政,在综合治理上狠抓突破
深入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将计生行政管理的重心转变到执行法律上,实现计生工作由“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转变,真正使计划生育工作成为造福于人民的伟大事业。一是加大计生执法力度。要坚持标准,公正执法,做到“有钱无钱、有权无权、人熟人生”一个样,彻底杜绝执法中优亲厚友,搞人情处罚的现象。要提高执法水平,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执法的严肃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村民自治。要将计划生育法制管理延伸到村、社,狠抓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村民自治扩面,力争做到村村实行计划生育自治。要配强、配齐村计生人员,落实好他们的报酬,重点解决好“有章理事,有钱办事,有人管事”关键问题,形成村支两委、计生办、计生协会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增强群众计生自觉性。三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落实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责任制,发挥公安、工商、劳动、卫生、法院、建设等部门职能作用,利用办证、验证、换证等手段,配合抓好计生执法,加强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控制流动人口无计划生育,建立起部门齐抓共管,各尽其责的治理机制,促进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实现突破。
4、优化机制,在稳定低生育水平上狠抓突破
着力机制创新,增强计划生育工作活力,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创新压力机制。确定严格的目标逗硬奖惩办法,层层落实,真正与单位和个人的切身利益挂钩,强化考核督查,使目标落到实处;强化典型案件和人员的查处,落实“一票否决”制度,每年应重点解剖1至3个乡镇的计生工作,建立完善计生工作发展的动力、压力机制。二是要完善投入机制。千方百计加大财政投入,为计生工作开展提供物质保障。《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实施,明确规定了政府应向育龄妇女提供的免费服务项目,要将此政策性缺口资金纳入县、乡财政预算,确保计生事业费投入到位。同时,要重点收好、管好、用好社会抚养费,完善“分乡征收,全额上缴,比例结算,财政审计监管”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体制,加强计生费列支监管工作,确保全额用于计生事业,杜绝平调和挪用。三是要探索健全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完善独生子女奖励扶助政策和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调控体系,逐步建立以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利益导向机制,采取经济杠杆和利益调节手段,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直接经济补偿和广泛的间接补偿。在城市,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在农村逐步推行以计划生育养老保险、独生子女安康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保险,落实已有的计生各项奖励政策,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尽快实现致富奔小康。
第二篇:论文:对新形势下抓好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考
山东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毕业作业
对新形势下抓好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考
目录
综述
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一)计生工作力度有所减弱
(二)计生投入缺口较大
(三)计生技术服务滞后
(四)流动人口难管理
二、基层计划生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与分析
(一)认识不明
(二)意识不强
(三)机制不活
三、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一)提高认识,在制度建立健全上狠抓突破
(二)创新载体,在宣传服务上狠抓突破
(三)依法行政,在综合治理上狠抓突破
(四)优化机制,在稳定低生育水平上狠抓突破 结束语
第 1 页(共6页)
对新形势下抓好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考
摘要: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当前一个不容回避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现状与问题一是计生工作力度有所减弱,二是计生投入缺口较大,三是计生技术服务滞后,四是流动人口难管理。原因一是认识不明,二是意识不强,三是机制不活。对策与措施一是提高认识,在制度建立健全上狠抓突破,二是创新载体,在宣传服务上狠抓突破,三是依法行政,在综合治理上狠抓突破,四是优化机制,在稳定低生育水平上狠抓突破。
关键词:计划生育制度依法行政
综述
近年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和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多,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我国就必须努力实现人口从低增长向零增长,并逐步向负增长发展的新局面。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这也就成为我国当前一个不容回避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现状与问题
以某县为例,实行计划生育20多年来,全县人口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传统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为特征的现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转变,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由1970年的35.47 ‰下降到2000年的7.56‰,全县少生近24万人,取得了显著成绩,计划生育工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调查中了解到,近年来计生工作滞后于经济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计生工作力度有所减弱。一是抓计划生育的氛围有所淡化,存在“重经济轻计生,重罚款轻教育”的现象,在农村个别地方群众生育观念“回潮”,“穷人不怕罚,富人罚不怕”。二是基层重视不够。个别乡镇抓计生工作还停留在文件贯彻,会议落实等一般性号召上,研究计生工作关键问题少,经常性的议事制度落实差,解决计生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具体矛盾少,存在“遇难怕难、绕道走”的现象。三是计生队伍惰性滋长,履行职责不够深入。个别乡镇计生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从规模到形式,从内容到实效,已“不可同日而语”,抓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有所减弱。
2、计生投入缺口较大。一是部分乡镇统筹不能足额到位。二是社会抚养费征收差。相当一部分超生户有钱不愿交,社会抚养费征收艰难,既影响了计生工作秩序,又影响了计生投入。三是非计生费用支出增大。在投入本身不足的情况下,个别乡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挤占计生经费,用于非计生支出。
3、计生技术服务滞后。一是服务网络不健全。个别乡镇的服务站规模小、设备
落后,条件落后,根本无法开展正常的生殖保健服务工作。二是服务站人员素质偏低。全县乡镇服务站现有人员80人,其中专业技术职称8人,其余均为非医学专业人员,与广大群众生殖保健服务需求不相适应,导致非意愿妊娠和计划外怀孕增加,刮宫引产多,出生人流比居高不下。
4、流动人口难管理。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计划生育难以有效管理。全县外出务工人员中,已婚育龄妇女占22.33%,这些务工人员多年不归,造成对计生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据统计,全县计划外超生近2/3均是流动人口在外超生。另一方面,流入人口计生管理几乎处于“真空”。据统计,全县流入人口中,其中已婚育龄妇女占24.46%。由于管理难,在城市及城乡结合部形成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死角”。
二、原因分析
深刻剖析计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认识不明。一是基层重视不够。个别乡镇对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认识不足,片面地重经济生产,忽视了人口再生产,从而在抓计生工作中,重形式的多,抓落实的少,重表面号召,忽视了剖析、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二是计生部门认识偏差。个别计生办对抓计划生育工作停留在超生罚款上,重处罚轻教育,重补救轻孕前服务,把工作重点仍放在“捉大肚皮”,工作远远滞后于形势的发展,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工作的滞后,以致个别村、社出现了“放生”现象。
2、意识不强。一是群众的节育意识不强。在广大农村,群众的生育观念尚未真正转变,“养儿防老,靠儿送终”的旧观念还根深蒂固。调查中了解到,部分超生户迫于农村要被骂作是“五保户”的压力,而不惜违法超生。同时,育龄群众生殖保健、节育意识淡薄,致使意外怀孕增多形成超生。二是群众计生法制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实行计划生育是每一个育龄群众必须应尽的义务,非计划生育就是违法,必须依法接受处罚。由于法制观念的淡薄,总是采取软拖硬抗办法,增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难度,增大了违法超生的查处程序。三是部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在对违法超生的处理上,还存在程序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人情处罚现象时有发生,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导致了计生秩序的混乱。同时,由于现行的各种惠农政策较多,比如说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助等,个别老百姓认为就不存在有收款项目了,造成行政执法以及征收社会抚养费难。
3、机制不活。一是组织管理机制不完善。乡镇机构改革后,计生办人、财、物由乡镇管理,在领导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引进、计生工作及经费管理方面还未完全理顺,由“乡管”到“县乡双重管理”的角色转换不到位,以致个别乡镇计生工作难有起色。二是利益导向机制不健全。“三结合”量小,带动力弱,不能从根本上扶持独生子女户家庭找到一条可持续增收致富的途径,从而形成以“优生快富”带动计生发展的好氛围。三是综合治理机制不完善,没有真正形成“部门配合,目标落实,责任到人,综合治理”的大机制,在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上出现了脱节,形成了“真空”。
四是逗硬查处机制不完善。对问题乡、村及突出违法现象逗硬查处、解剖分析不力,“一票否决”制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造成工作力度削弱,遗留问题多,依法行政受阻,制约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对策措施
新的形势给计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必须始终坚持围绕跨越式发展这个主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突出重点,着力创新运行机制,狠抓制度落实,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从而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经济建设与人口生产的协调发展。
1、提高认识,在制度建立健全上狠抓突破
现代人口经济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生活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生产,也包括人类自身生产,二者构成社会生产内部的矛盾主体,社会生产正是在二者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中发展。人类自身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经济思想的核心。物质资料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人口生产最终总是适应物质资料生产的客观要求而变动。同时,人作为生产的主体,可能渗透到物质资料生产各个方面,人口生产也反作用于物质资料生产。如果人口生产不能得到有效的抑制,就会影响物质资料生产的顺利进行,并延缓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要充分认识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自身生产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人口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问题,是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牢固树立“抓人口问题,就是抓经济发展”的观念,坚持“两个生产”一起抓,促进协调同步发展。在提高认识的前提下,要以逗硬落实计划生育工作定期研究制度、经费投入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为重点,形成思想上重视,物质上保障,力度上加强,狠抓落实的氛围,推进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
2、创新载体,在宣传服务上狠抓突破
一是加大阵地宣传力度。人民群众生育观念的彻底转变,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环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宣传教育首位意识,利用板报、标语、会议、培训讲座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县情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计划生育政策的学习和宣传,广泛深入开展计生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推广计生文化大院、小区域一条街经验,使“墙里开花,墙里墙外都香”,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法制意识,树立婚育观念,提高计生觉悟。二是加大“三结合”力度。以产业结构调整、文明新村建设、扶贫开发等为载体,优先扶持更多的计生户致富奔小康,让人民群众从切身利益中感受到计划生育的益处,受到教育和启发,并发挥好带动作用。三是加大社会化服务力度。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通过优先、优惠、优待政策,发动农业、林业、水电、民政、金融等部门,全方位提供项目、资金、科技、信息、税务、卫生、教育等综合性服务,解决计生户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实现少生快富。四是加大计生技术服务力度。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加强县、乡镇技术服务站建设,多途径引进医疗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业务素质和技能;多途径争取落实
资金,完善技术服务站人员、房屋、设备三配套,全面贯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切实开展生殖保健咨询、查环查孕、人流、引产等服务项目,为育龄群众提供必须的生殖保健服务,有效防止计划外怀孕现象发生。以优质服务促进计生质量提高,以优质服务促进服务站实力增强。
3、依法行政,在综合治理上狠抓突破
深入贯彻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将计生行政管理的重心转变到执行法律上,实现计生工作由“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转变,真正使计划生育工作成为造福于人民的伟大事业。一是加大计生执法力度。要坚持标准,公正执法,做到“有钱无钱、有权无权、人熟人生”一个样,彻底杜绝执法中优亲厚友,搞人情处罚的现象。要提高执法水平,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执法的严肃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村民自治。要将计划生育法制管理延伸到村、社,狠抓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村民自治扩面,力争做到村村实行计划生育自治。要配强、配齐村计生人员,落实好他们的报酬,重点解决好“有章理事,有钱办事,有人管事”关键问题,形成村支两委、计生办、计生协会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增强群众计生自觉性。三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落实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责任制,发挥公安、工商、劳动、卫生、法院、建设等部门职能作用,利用办证、验证、换证等手段,配合抓好计生执法,加强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控制流动人口无计划生育,建立起部门齐抓共管,各尽其责的治理机制,促进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实现突破。
4、优化机制,在稳定低生育水平上狠抓突破
着力机制创新,增强计划生育工作活力,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创新压力机制。确定严格的目标逗硬奖惩办法,层层落实,真正与单位和个人的切身利益挂钩,强化考核督查,使目标落到实处;强化典型案件和人员的查处,落实“一票否决”制度,每年应重点解剖1至3个乡镇的计生工作,建立完善计生工作发展的动力、压力机制。二是要完善投入机制。千方百计加大财政投入,为计生工作开展提供物质保障。《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实施,明确规定了政府应向育龄妇女提供的免费服务项目,要将此政策性缺口资金纳入县、乡财政预算,确保计生事业费投入到位。同时,要重点收好、管好、用好社会抚养费,完善“分乡征收,全额上缴,比例结算,财政审计监管”收支两条线的管理体制,加强计生费列支监管工作,确保全额用于计生事业,杜绝平调和挪用。三是要探索健全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完善独生子女奖励扶助政策和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调控体系,逐步建立以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利益导向机制,采取经济杠杆和利益调节手段,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直接经济补偿和广泛的间接补偿。在城市,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在农村逐步推行以计划生育养老保险、独生子女安康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保险,落实已有的计生各项奖励政策,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尽快实现致富奔小康。
结束语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针对我国人口实际适时提出一种阶段性人口政策,随着人口实际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对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政策细则也不尽相同。因此,计划生育政策只有与本国国情结合才有意义才能成功,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借鉴与继承、改革与发展的关系,要注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公务员考录制度发展的阶段性之间的关系,不能生搬硬套或“全盘西化”,同时对西方和亚洲一些国家先进的公务员考录制度经验进行中国化的科学实践,才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切实可行的改革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彭利,《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探讨》,西南财经大学;韩文丽,《当代中国人口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风险分析与道路选择》,西南财经大学;陈瑄,《超低生育水平下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复旦大学;杨发祥,《当代中国计划生育史研究》,浙江大学;张学辉,《人口红利、养老保险改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 6 庄渝霞,《社会生育成本研究》,厦门大学;
7石人炳,《 浅谈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张朝斌,《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三篇:抓好新形势下教师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抓好新形势下教师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是提高党员素质的根本措施,是加强党的队伍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体现。近年来,金塔县高度重视教育系统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着眼于党员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不断丰富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努力构建强化教育培训的管理机制,有力提升了党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打造西部教育强县奠定了坚实的人本基础。
一、基本情况
金塔县共有教育系统党员392人,其中,在职党员351人,占党员总数的89.54%,退休党员41人,占党员总数的10.46%,学生党员3人,占党员总数的0.07%,党员队伍中35岁以下108人,占党员总数的27.55%,本科以上178人,占党员总数的45.41%,初中及以下7人,占0.17%。
近年来,金塔县非常重视教育系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了“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教育与生命大讨论活动 ”、“做有尊严的教师”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炼推广了以“爱党、爱国、爱人民”为主要内容的“三爱”教育活动,使党员教育培训管理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轨道,为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主要做法
(一)抓机制创新,构建党员培训新格局。党员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和脊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金塔县始终把提升党员教师队伍整体素
质作为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以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目标,制定完善了五项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辅导、外出考察、组织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大范围、全方位地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有力提升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启动实施了党员教师5年培训规划,从宏观上对教育系统党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方向、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做了科学规划,建立了以县级培训为主,国家及省、市调训为补充的复合型党员教师培训新机制。
(二)抓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党员素质。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党员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组织全县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按照学习提高、分析检查、讨论反思、拓展实践、成果交流等五个环节,开展“教育与生命”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大讨论活动,牢固树立了终身从教、敢为人梯的理念。同时,以创建标兵“五好”领导班子为目标,切实加强党员干部职工的业务学习,结合“国培计划”的实施,大力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和党员教师“双培双促双提高”工程,采取“走出去”方式,先后组织党员教师到教育发展较快地区学习培训8批次,培训党员教师600多人次,下派22名城区优秀党员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从农村学区选派21名党员骨干教师外出参加教育理论脱产培训,新培养省市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64名,被命名的45名首席教师中党员教师占54%,有力提升了广大党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抓学习教育,提升党员队伍实力。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的开展,先后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党史知识学习竞赛、先进典型示范教育、“支部创一流、党员争先锋”等8项主题实践教
育活动,分类向教育系统广大党员教师推荐了21本阅读书目,建立党员学习登记卡,积极开展党员学习成果述评活动,有效提升了党员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知识水平。同时,紧紧围绕全县教育工作实际,以提高学校党组织的整体水平和领导教育发展能力为重点,以“四个五”为抓手,注重“五个紧扣”,倡导“五种方法”,追求“五个卓越”,努力增强学校学习型党组织领导力、创新力和凝聚力。通过召开党员评议会、学习成果交流会、党组织互查互互评等活动,推荐命名学习型党组织2个,命名学习型党员164人。
(四)抓资源整合,着力建设培训基地。为确保党员教师培训工作有序开展,结合党员队伍发展的实际需要,着力谋划建立教育系统党员教师队伍培训基地,先后通过资金倾斜、编制倾斜、政策倾斜等措施,将校园环境优美,学校管理先进,班子协调配合好的金塔县中学,建成了县级党员教师培训基地,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对党员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同时,在县中学成立了教育系统业余党校,对全县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中的优秀群体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育培训。为确保硬件设施能够满足党员教师培训的需要,积极向省市争取专项资金100多万元,建成了功能齐全的多功能阶梯教室2个,配齐了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电教室、音像资料室等所需硬件设施,切实为党员教师队伍培训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三、存在问题
(一)学校党组织对老师党员培训的认识不足。部分学校党组织在对党员教师的培训上存在思想误差,认为教师是教书育人,只要把
课带好就行了,加强业务培训是必须的,但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就是浪费时间了,因而只重点业务培训而忽视思想政治培训。
(二)各类培训资源不能统筹利用。社会培训资源和培训机构没有被充分挖掘和统筹利用,致使面向农村开展的各类培训,基本上都由金塔县中学等几所城区学校承担,由于师资、场地、设施限制,培训任务落实难度很大
(三)培训模式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布局调整后,学校基本建成了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多且年龄小,学校管理难度大,党员教师在学生管理中面临着巨大压力,对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力不从心。
四、对策措施
(一)加大宣传,营造舆论环境。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党员教师队伍建设的目的、意义、方式、途径进行广泛宣传。树立和挖掘在教育教学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加以宣传和推广,力争通过身边的人、周围的事带动身边的人,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参与党员教师队伍建设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创新载体,搭建成长平台。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健全党员教师培训工程实施的激励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投入机制,通过内部挖潜和政策吸引,不断丰富工程实施载体,搭建党员教师队伍成长的平台,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良好局面。
(三)齐抓共建,务求取得实效。完善培训体制,拓宽培训渠道,在积极发挥教育系统内部人才队伍优势的同时,调动各方力量,依托县中学培训基地和省市及国家培训资源,开展大规模、高标准的培训,全面提升党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四)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加大工作的统筹和协调,努力将党员培训纳入“国培计划”,通过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建立起共同参与、协同作战、各负其责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推动党员教师队伍培训工程顺利、有序实施。
第四篇:新形势下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十八大报告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在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紧迫、意义更加深远,必须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从五个方面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强化力度,全面落实计划方案。每个阶段,各地各级都会制定一系列的党建工作计划和方案,特别一定时期下、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更加会有针对性的党建工作规划,规划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集中思考、科学衡量的过程,因此,一系列的方案设计必然会有其中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计划的引领下,关键在落实,没有一抓到底的决心和力度,这些方案计划也就只是一纸空文,因此,基层党委都要对照方案,总结情况,根据方案的要求,从细微处着手,切实把任务落实到人、落实到组织、落实到时间节点上来,重视基层党建工作的执行力度,保证计划方案的实际意义和作用,发挥一切力量,确保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效。
强化措施,结合实际统筹推进。可以说,党建各项工作都是紧密相连的,也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推进工作一定要有“大党建”的眼光和高度,“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缺少统筹的方法,工作是难以开展的,也会顾此失彼。在统筹的基础上,各基层党委还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落实措施,如一些地方采取以点带面、分类推进的做法,一些地方采取班子成员挂点包干、分阶段督办的做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很好,也很有针对性,我们要在工作之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工作科学发展,使基层党建工作成为一个激发基层组织和党员的载体,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系统化和科学化。
强化指导,确保工作做实做细。党委书记是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层党委书记精力过度集中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反而容易忽视了党建这个重点。党建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党建工作必须成为党委书记的“重点项目”。如廉江市在推动“书记抓、抓书记”基层党建创新“书记项目”工作中,注重发挥基层党委书记的作用,强化书记指导、书记参与、书记负责的理念,形成了一批基层党委书记亲抓、亲推、亲促的“书记项目”,并且通过科学指导,狠抓落实,使廉江市的基层党建创新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总结起来,基层党委书记重视是关键,也是动力,在基层党委书记的指导带领下,党委班子必然会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性,从而在多个层面推动基层党建工作。
强化机制,保障项目长效发展。各地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机制建设,党建项目不是阶段性工作,是长效工作,因此,要在工作过程中逐步建章立制,把一些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机制建设是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高效化、科学化发展的基础。各地党委在长期的党建工作中要注重机制建设,特别是项目机制、责任机制、考核机制等方面的建设,要把机制建设不断量化细化,并且要确保机制的生命力,要依靠机制抓党建、依靠机制促党建,并且高度重视机制的创新和延续,使基层党建工作真真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强化业绩,切实抓出工作成效。党建工作要出成绩,要出效益,没有绩效评价的党建是虚功。基层党建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党建推动各项工作上新的台阶。基层党委必须要以党建的业绩推动有关工作的进步。比如,廉江市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工程的出发点,就是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进一步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奔康致富,真正体现我们党组织在农村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因此,要进一步提高业绩观念,把党建项目的进度作为各项工作的业绩推动力,以党建促发展、以党建促进步,通过基层党建,夯
实基础,增强活力,不断焕发我们党内组织和党员的生命力,确保党建工作成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新动力,也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实现基层党组织的科学发展。
第五篇:新形势下做好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抓好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和流动人口的急剧增多,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新形势下如何抓好计划生育这项常抓不懈的常规性工作,成为当前基层一个不容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现状与问题
当前,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计生工作仍滞后于经济建设、滞后于形势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手段,部分群众的生育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多子多福”、“养儿防老”、“儿女双全”等意识仍根深蒂固。二是一些基层干部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缺乏责任意识,抓计划生育工作不力,对出现的问题束手无策,存有畏难情绪,怕得罪人,仍存在留情、留步、留路的现象。三是抓计划生育的氛围有所淡化,存在“重经济轻计生,重罚款轻教育”的现象,在农村个别地方群众生育观念“回潮”,“穷人不怕罚,富人罚不怕”。计生工作气氛不浓,声势不大,没有
1形成合力,计生工作仍停留在会议上、口头上、文件上,应付过关、等靠的思想严重。四是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不到位,对超生、抢生户未采取强有力的社会抚养费征收措施,致使违法超生、抢生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在社会上造成较大影响,在干部群众中造成一定的错觉。五是流动人口管理难。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计划生育难以有效管理;另一方面,流入人口计生管理几乎处于“真空”。由于管理难,在城市及城乡结合部形成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死角”。
二、原因剖析
深刻剖析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认识不明。个别乡镇对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认识不足,片面地重经济生产,忽视了人口再生产,从而在抓计生工作中,重形式的多,抓落实的少,重表面号召,忽视了剖析、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基层计生部门对抓计划生育工作停留在超生罚款上,重处罚轻教育,重补救轻孕前服务,把工作重点仍放在“捉大肚皮”,工作远远滞后于形势的发展,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工作的滞后。
二是意识不强。在广大农村,群众的生育观念尚未真正转变,“养儿防老,靠儿送终”的旧观念还根深蒂固。
同时,育龄群众生殖保健、节育意识淡薄,致使计划外怀孕增多形成超生。基层计生部门依法行政意识不强,在对违法超生的处理上,还存在程序不规范,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导致计生秩序的混乱。
三是机制不活。一方面,乡镇机构改革后,计生办人、财、物由乡镇管理,在领导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引进、计生工作及经费管理方面还未完全理顺,角色转换不到位,以致个别乡镇计生工作难有起色。另一方面,综合治理机制不完善,没有真正形成“部门配合,目标落实,责任到人,综合治理”的大机制,在计生管理上出现了脱节,形成了“真空”。
三、对策措施
新的形势给计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这也要求我们要有新思路、新举措,突出重点,着力创新运行机制,狠抓制度落实,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从而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经济建设与人口生产的协调发展。
首先,抓好计划生育“四项中心工作”
一是从日常监控上入手狠抓孕环情监测。对各村孕环情监测结果定期检查、通报,纳入年终考核。孕环情检测工作由管区书记、村支部书记负责,村计生主任现场确认身份,核对户口薄,清理流动人口,对新增人员、流入人员及时上帐,将超龄、迁出人员及时删除。坚持
从“一证、一表、三套帐、四项服务”入手,杜绝孕环情监测过程中漏检、替检现象的发生。二是从源头上入手狠抓长效节育措施落实。出台一系列的鼓励奖励政策,并将长效节育措施纳入《村规民约》中,将落实率纳入镇村两级目标责任制考核,计生办对长效节育措施落实情况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三是从消除违法生育隐患入手,狠抓计划外怀孕终止管理。聘请村级计生协管员,配齐专职计生工作人员,形成“无缝隙、全覆盖”网格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四是从查处力度上入手,狠抓社会抚养费征收。定期召开例会,及时掌控和调度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纳入日常工作考核。对故意拖欠不缴的“钉子户”、“难缠户”,积极联系市计生局、人民法院开展联合执法,确保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落到实处。
其次,思想上树立“三种意识”
一是时间靠得上的意识。计生部门工作人员要靠在村庄第一线,靠拼时间赢得工作的主动权。二是人员顶得上的意识。镇村干部网格化管理,层层落实责任,人员靠到计生一线,工作一天一调度,真正做到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三是投入舍得上的意识。配备计生专用车,进行计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投入专项资金发放妇女放环纪念品和终止计划外怀孕费用报
销。
最后,行动上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宣传教育到位。将计生宣传教育融入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中,多渠道、多层次、大范围宣传人口计生工作,真正发挥群众在计生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二是工作责任落实到位。计生工作绝非一日之功,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作为第一要事,加大在绩效考核中占的权重,实行计生工作目标风险抵押金制、工作调度会议交流表态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村级基础工作到位。计生工作的关键在基层,要强力推进计生队伍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计生干部网络作用,落实计生干部报酬,提高计生技术服务人员业务素质,做到农户情况清、婚育妇女底数清、生育节育现状清、优惠政策落实清、流动人口底子清,达到访视服务到位、政策落实到家标准,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四是优质服务到位。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建设“健康、和谐、温馨、幸福”的新家庭为主线,提高计生服务质量,营造优良服务环境,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2012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