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算机伦理学的探讨
计算机伦理学的探讨
摘要: 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被定义为规范人们生活的一整套规则和原理,包括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简单的说就是指人们认为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计算机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开发和使用计算机相关技术和产品、IT系统时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指引。
关键词: 计算机伦理学、七个组成部分、依赖性、行业自律立法规制、职业道德教育
计算机技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核心的技术。计算机也是新的技术典范,并成为我们新的“基本官能”。在为期不长的40年间,计算机已成为工业社会运转的中枢。如果没有计算机和网络,从制造业、商业、运输配送业到政府、军队、医疗医生、教育和研究部门的许多工作将陷于停顿。
然而随着整个社会更加依赖计算机网络,我们在遭遇计算机故障(通常是有问题的软件引起的)和计算机滥用(当然那是指人类自身对计算机和网络的滥用)时也变得越来越脆弱了。计算机故障和计算机滥用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全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计算机犯罪、软件盗版、黑客、计算机病毒等。这些社会问题中每一个都会造成计算机专业人员和用户的道德困境。
计算机伦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7个部分。
1.计算机犯罪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以前没有的犯罪形式,如电子资金转账诈骗、自动取款机诈骗、非法访问、设备通讯线路盗用等。我国《刑法》对计算机犯罪的界定包括: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
2.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商业标志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统称。所谓剽窃,简单的说就是以自己的名义展示别人的工作成果。随着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剽窃变得轻而易举。然而不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环境,剽窃都是不道德的。计算机行业是一个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行业,从业者之间可以合作,他人的成果可以参考、公开利用,但是不能剽窃。
3.软件盗版
软件盗版问题也是一个全球化问题,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用户都在已知或不知的情况下使用着盗版软件。我国已于1991年宣布加入保护版权的伯尔尼国际公约,并于1992年修改了
版权法,将软件盗版界定为非法行为。然而在互联网资源极大丰富的今天,软件反盗版更多依靠的是计算机从业者和使用者的自律。
4.隐私保护
4.1隐私权
189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的路易斯·D·布兰迪斯和塞缪尔·D·沃伦在《哈佛法学评论》第四期上发表了《隐私权》一文,首次提出隐私权的概念及系统理论。至此之后,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隐私权已经成为现代法治社会中的一项重要的权利,一些国家是制定专门的成文法对隐私权加以保护,一些国家则通过判例加以保护。
所谓隐私,一般是指不愿意为别人所知晓的有关自己的私生活和个人事务,譬如个人的资料信息、交友范围、生理状况乃至性习惯等。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4.2网络隐私权的提出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领域等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于是网上购物、远程诊断、免费邮箱等悄然兴起。然而,网络在给人类带来繁荣、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使作为隐私权屏障的时间、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意义,给数百年来人类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它使社会和公众的全部活动一览无遗,使文明的人类面临着一种被剥夺的赤裸的感觉开篇所提出的那些事件也为我们证实着这些绝非危言耸听,或许网络侵犯隐私权案的下一个受害人就是你!
4.3网络隐私权的范围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范围,是我们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直接参照点,也是我们界定侵权案件的直接依据。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个人活动领域:网络虽然具有虚拟性,但跟现实社会一样,用户在网络中也拥有自己的领域。它表现在首先是用户所拥有的连入互联网的PC终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计算机电脑,除非用户自己在电脑上设置共享,否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侵入用户端的电脑查看用户的资料等。这也是当今各国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即黑客入侵。本文认为个人活动领域主要集中在下面三个方面:
①个人通信内容。网上个人通讯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发送e-mail(电子邮件)。作为公民网络隐私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有时其在网络中传递的安全性“甚至不如明信片”。②个人计算机数据资料的安全。个人计算机数据资料从广义上说是指个人计算机内部或外接的所有以存储器形式记录的电子数据。从狭义上说是指计算机存储器中能够反映个人情况的信息。在某些时候,信息是无价的。
③个人生活的安宁。相对于通信安全、个人数据资料安全而言,个人生活安宁因与物质利益联系最为密切,所以其包含的意义更为重要。
b.个人信息:个人的收入、信用、财产、消费等信息,它包括我们经常用到的QQ、MSN等聊天工具的号码与密码、信用卡号与密码、网上购物所用的淘宝帐号及密码等有关个人经济
秘密的隐私。除了这些,个人信息还应包括在我国户籍管理机构、社保管理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政府部门所登记的有关个人的姓名、年龄、住址、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学历、婚姻状况、手机号码等信息。
4.4 网络隐私权的特点
现代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带给人们各种便利、快捷服务的同时,也留下了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公开或传播的种种隐患。网络隐私权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呈现出一些特点。
4.4.1网络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活动领域和个人信息。客体为权利所指向的对象,包括个人活动领域和个人信息,而这里的个人活动领域和个人信息均是个人不愿为外部所知悉的信息和思想。
4.4.2网络隐私权的内容具有经济价值。
“信息就是财富”,张新宝教授曾提出:“任何一种新的技术或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其原动力都是经济利益或利润”,对网络隐私权的侵犯已不再是基于窥探别人隐私的好奇心,而是完完全全的利益驱使,这在现代社会中对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等表现的特别明显,这也是网络隐私权呈现出来的新特点。
4.4.3管辖权的不确定性。
因为网络隐私权的载体是网络,是个虚拟的社会环境,地域性特点不明显。若是在网络环境下发生侵权行为,往往对侵权行为人难以追踪或是对侵权行为发生地、结果地等确定司法管辖权的连接点确定不明,这些导致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的管辖权具有不确定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网络隐私权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其表现形式呈现出与以往的隐私权不同的特点其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针对网络条件下的权利维护,道德和法律都是不可缺少的介入手段,综合、全面、有效的控制网络侵权行为是新兴的研究课题,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5.黑客与病毒.与黑客和病毒相关的一些伦理难题已广为人知,而另一些问题仍然会出现.对于黑客和系统入侵,不同国家的法律观念经常是混乱的,有时甚至是互相矛盾的.遗憾的是,对于计算机系统入侵,现在人们采用的法律基础却是原始的,只适用于以前的情形.强有力的法规难以制定出来.要制止黑客活动,不仅可以通过刑事立法,也可以首先加强系统安全,也就是使他们在设计、技术方法和实际运行等方面变得安全。此外,这种保护也指在员工和系统管理员中反复灌输,养成安全习惯。
6.软件灾难
计算机专家把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定义为:在 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运行时间内不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事实上,计算机系统开发和使用中出问题不仅很常见,它们更多地已成为规律.从计算机科学来讲, 软件复杂性体现在以数字(二进制)代码表示数据,一台计算机就可能会存在数百万甚至数十亿个不同的运行状态.每一个变动都会改变系统状态.计算机专家、研究人员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并试图从技术上解决软件不稳定情况。
7.人工智能的缺陷
人工智能的定义多种多样,且并不特别强调那些提出定义的专家或研究者的特殊利益.简单地说,人工智能即利用机器的运算速度模仿人的行为、思想。
一旦机器代替人做事,一方面方便了人类生活,但另一方面必然会引发伦理问题。如果机器人做出了有悖常理的事,又该有谁来负责任。
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侧重于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质,侧重对基础知识、编程实验与动手能力的教育培养,也已经开始加强在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以及团体配合方面的训练,而对计算机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修养与职业道德方面涉及不多。
国外早已开设相关计算机伦理课程,而我国开设该课程的学校凤毛麟角.建议我国高校也要重视计算机伦理学教育。未来的计算机人才多从大学走出,若能在他们进入职业生活前就进行思想教育。他们日后必将更加规范自身道德准则,科学、合理地利用计算机服务于人类。
愿计算机下的人类生活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Computer Ethics》 弗雷斯特
第二篇:计算机伦理学论文网络环境论文案例教学论文
计算机伦理学论文网络环境论文案例教学论文计算机伦理学论文网络环境论文案例教学论文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伦理学中的应用
提要 本文针对《计算机伦理学》这门课程的学科特点,研究网络环境下如何应用案例教学法,具体分析整个案例教学的过程,同时讨论关于计算机伦理问题的案例分析方法,即“启发式法”。关键词:计算机伦理学;网络环境;案例教学
计算机技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核心的技术,然而随着整个社会更加依赖计算机和网络,计算机故障和计算机滥用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全新的社会问题,因此在高校计算机专业中开设《计算机伦理学》这门课程显得至关重要。教学中,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案例教学法更是一种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伦理学的学科特点与研究内容
1、计算机伦理学的学科特点。计算机伦理学是研究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技术伦理道德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到计算机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信息生产、储存、交换和传播中的广泛伦理道德问题。随着当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伦理学已引起全球性的关注。这门学科的研究强调它的应用性与实用性,并把它看成是职业伦理学的一部分。因而计算机伦理问题的研究走向企业、学校与社会,引起了广大专业人员、企业经理、学生、教师、政府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兴趣与积极参与,使计算机伦理学的研究获得社会的支持。
计算机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畴,强调其实
用性。它探究的是当人们做出选择和采取行动时,如何才是善的和有价值的实践真理,研究具体行为的规范性指导方针,来解决信息技术带来的一系列具体道德问题。也有人强调计算机伦理学作为职业伦理学的功能,西方学者大多把计算机伦理学划为职业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或表现形式。
2、计算机伦理学课程的研究内容。从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关于计算机伦理学的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来分析,计算机伦理学课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犯罪和计算机安全问题;(2)软件盗版和知识产权问题;(3)黑客现象和计算机病毒的制造;(4)计算机的不可靠性和软件质量的关键问题;(5)数据存储和侵犯隐私;(6)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社会意义;(7)计算机化的工作场所所产生的问题。面对这些社会问题,计算机用户都会有种种的伦理困境。那么计算机教育者更有责任帮助他们认识到计算机造成的社会问题和产生计算机化的原因,使他们对各种道德困境变得敏感,能有更道德、更负责任的行为方式。
二、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教学研究一直是激发学生探讨复杂的道德难题和解决困惑的一个普遍使用的工具。案例在特定情况下将某些问题提出来,要求学生在错综复杂的、令人困惑的、有时甚至相互矛盾的大量信息中将某种情境中的伦理方面的问题辨别出来。而且,由于这些案例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因此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专业生涯中对将会遇到的伦理困境有所准备。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伦理分析技能,将会
更负责和更有目的地对待这些困境。
在网络环境下实施计算机伦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1)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使他们成为活跃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观察者。任何学生都能将自己的观点发表在各个讨论区;(2)学习的灵活性较强。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登录网站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讨论内容会保留在网上,学生可以反复、深入地讨论学习;(3)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利用网络平台,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很好的沟通交流,教师可通过学生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大大提高教学效果;(4)教学资源丰富。网络平台上的案例库中搜集整理了大量经典案例的相关文章、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教学资源。
三、例教学法在计算机伦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1、网络平台上计算机伦理学案例教学的教学过程。计算机伦理学课程在网络平台上实施案例教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课后评价反馈阶段。基于网络的计算机伦理学的案例教学过程可总结为以下流程:发布案例、创设情境、提出伦理问题、学生自主探索及协作学习、案例小结、评价反馈。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图1)
2、计算机伦理学的案例分析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机伦理问题案例进行分析是教学重点,在这里笔者使用伦理学案例分析的“启发式方法”。
预备阶段要做保存“案例分析记录”,就是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创
建一个“伦理分析记录”,记录自己的观察、交谈、发现和建议。任何伦理分析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就是从“伦理观”的视角来考察境况和问题,就是采取平等、公正和尊重的视角判定一个行为或政策在道德上是否可以接受或者道德上是否必要;第二步需要做的是详细描述拟分析的案例,正确理解案情中的关键词和短语,澄清模棱两可或模糊不清的术语,注意当事人及其行为、角色和相互关系;第三步在获得了关于案例的详细描述之后,请使用你的伦理之“眼”识别关键问题,判定现有“指导行为的政策”是否适用,如果适用,你可以直接挑选一个传统的解决方案;第四步,如果情况不平常,你似乎面临政策真空的局面,那么你需要采取进一步的伦理分析。调动你自己的伦理知识和技能,分析该案例和其他案例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在哪里?该案是否因为与先例不同,因而先前的解决方案不适用?第五步再利用他人的伦理知识和观点,尽力理解他们的观点,把他们的观点与你自己的观点进行比较。
在采取了上述所有伦理分析的五个步骤后,你对案例的伦理背景有了很好的理解,比如对于案例中的当事人及其行为和相互关系、相关伦理问题,做出过的各种的选择、采用过的做出道德判断和决策的政策。最后在经过上述分析之后,可能获得一套深刻的关于伦理问题和备选方案的观点,也是到了可以做出相关结论的时候了。关键的伦理问题是什么?是否有人做了不道德的事?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如果案例中有些当事人的行为不合乎伦理,那么在未来如何预防和减少类似的行为?如果你发现了需要填补的“政策真空”,那么你建议的新政策是什么?可以论证这些新政策的伦理理由是什么?
四、结语
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完成计算机伦理学这门课程的案例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认知的伦理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讨论技能,增强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在整个网络环境的案例教学中,学生有着较大的自主权,他们参与讨论与交流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实际上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通过网络平台上案例库中提供的丰富的案例资源,帮助学习者理解所遇到的计算机伦理困境问题,掌握伦理分析方法,并在涉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伦理选择时具有一定的伦理学方法基础知识以及伦理决策能力。这种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法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1]孟范香.浅议案例教学法在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10.2.[2]冯继宣.计算机伦理学的多学科性探讨[a].首届国际道德哲学会议论文集,2004.
第三篇:伦理学作业
论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道德进步的发展
教育科学系11级人文教育三班张亚芳1115403034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是社会矛盾的调节器,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是公正的法官。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是无可置疑的。但究其推动道德发展的因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因素占重要地位。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对客观认识我国的道德现状,加快推进道德转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首先,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道德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道德进步与发展的远因。道德属于社会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态。按照唯物主义历史观,社会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而生产关系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量的方面看,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直接扩大了人的责任范围,开拓了新的道德领域,促进了劳动者新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会造成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又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扩大人们认识世界的眼界,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进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尤其是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科学观,始终以一
种新的思维方法普遍支配社会的思维方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新思维、新概念、新标准、新看法。第二,从质的方面看,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巨大发展和划时代的飞跃,必然在道德上创造一个新的可能性:为旧道德的消亡和新道德的产生准备了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促使职业道德产生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人们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逐渐增强,先后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高等职业。各种职业的出现,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社会关系和职业关系,为了调整职业内部以及外部的各种关系,为了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协调,职业道德就应运而生了。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发生,产业结构日益复杂,社会分工日益深化,与此相适应,职业道德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种类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有的还形成了专门的职业伦理学,有力地推动了道德进步。其次,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具有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不同社会形态的道德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同时,对不同阶级的道德发展道路和趋势也是不同的。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使用的是及其简陋的工具,以及最原始的方法。表现出淳朴的道德品质。进入文明时期,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步,原始的生活及生产方式被取代,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这时候,社会道德就沦落了。社会主义发展条件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物质生产资料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一般地说,被剥削阶级的道德,往往会适应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要求,而不断提高、愈益进步。与此相反,剥削阶级的道德则往往不能随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步,却与日俱增地表达最卑下的利益,纵容最卑鄙的行为。
最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直接表现社会的道德水平。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不能成为判断社会道德状况的直接依据,也不能成为判断社会道德状况的直接标准。其对道德进步的作用是有条件。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归根到底,有利于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但我们应当看到科技发展对道德进步的作用是有条件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科技发展对道德的作用是在一定社会制 度中,通过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介而实现的。因此,科学技术对道德的作用必然要受到该种社会制度、生产关系性质的影响和制约。其二,科学技术发展对道德的作用是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因此科学技术对道德的作用,必然要受到创造利用科技成果的人的道德状况的制约。其三,科学技术是人们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和探索中积累的认识成果和智慧结晶。科学技术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但同时具有开放性、发展性和不可穷尽性。人们在认识和应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还有许多未知领域和不可预测的因素。由于人类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和局限性,在某些科学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近期或远期的负面效应,给人们的道德带来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对道德进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道德进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科学技术是道德进步的深刻内在动因,决定道德进步的历史总趋势。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室友生产关系决定的,生产关系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因此,当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到旧的生产关系不能容纳时,就会引起旧的生产关系发生本质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关系必然会带来新的道德关系和道德体系,于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道德的进步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第四篇:伦理学读书笔记
伦理学读书笔记
Oliver Lee
一.道德相对主义
1.标准的相对主义:人类社会并不存在普遍的价值标准,我们不能按照某种道德标准进行
跨文化的评价,而只能按照行为方式、社会习俗所处的文化自身的标准来评价。否则,产生投射错误。
2.认识的相对主义:它不仅承认文化是多样的,人的社会和心理特征是由文化决定的,而
且激进地认为,不存在人类思维和人性,反对人类心理统一性的概念。
3.道德相对主义在逻辑上自相矛盾,它一方面把道德见解相对化,另一方面将相对主义观
点绝对化;
4.反对盲崇权威的价值观,强调用事实说话,以展示不同的人、民族怎样用自己的标准来
评价自己生活中的社会行为。这就要求准确地描述事实,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框架,而是要用对方文化内部的语言、标准来理解这种文化中的社会行为。
二.利己主义
1.心理学利己主义:任何人自愿的行动最终都是由他对自己个人利益的欲望所引起的。格
劳孔讲故事: 吕底亚牧羊人得到隐身戒指——正义并不是人心甘情愿的。
2.快乐最大化论。欲望满足论:吸毒成瘾的人,最想吸毒,但并不符合其利益。欲望并非
总是自利的,可能是利他的,更可能是损己的,甚至根本无实现的可能性的。
3.在许多情况下,追求个人利益并非总是最合乎理性的,而且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有时会导
致不合理的结果。例如“囚徒困境”。
4.伦理学利己主义:一个行动是道德的,当且仅当,它最大限度地符合行动者的个人利益。
5.伦理学利己主义自相矛盾。(需要理解)。
三.功利主义
1.“当我们对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我们是看该行为是增多还是减少当
事者的幸福;这些行为不仅要包括个人的每一个行为,而且也包括政府的每一种设施。”——边沁
2.经典表述:一个行动是道德的,当且仅当,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动中,它能最大限度地
增加“大众幸福”。
3.幸福:内在主义(伊壁鸠鲁Epicurus:灵魂无纷扰living in serene happiness);外在主义
(aristotle:幸福取决于外在客观而非内在主观)。
4.优点:复杂问题简单化;避免循环论证;解决了道德与义务的关系。缺点:忽略个人;
快乐成为唯一的欲求。
5.行为功利主义:行为的道德价值必须根据其最后的实际效果来评价,道德判断应该以具
体境况下的个人行为的经验效果为标准,而不应以它是否符合某种道德准则为标准。
6.准则功利主义:道德判断不应以某一特殊行为的功利结果为标准,而应以相关准则的功
利效果为标准。规则不能因为特殊情况的需要而被放弃。
四.康德主义
1.善良意志:按照普遍的规范性原则(道德律/义务)行动的能力。被称作“无条件的善”。
2.真正具有道德价值的行动是体现或表达了善良意志的行动,即行动的动机必须是出自并
仅出自善良意志;善良意志除了让行动服从普遍法则本身以外,别无其它选择,这个法则必须是绝对命令。
3.绝对命令Ⅰ 的表述:我必须以这样的方式行动,按照这一方式,我也能够要求我的准
则成为一个普遍的法则。
4.我们判断行动者能否始终如一地要求普遍原则成为一个普遍法则。如果能,则上述行动
道德上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5.绝对命令Ⅱ的表述:一个行动是道德的,当且仅当,行动者在行动中从不将任何人仅仅
作为手段。
6.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一个理性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理由行动的权利。违背他的意志,就
是冒犯了他的尊严,没有将他作为目的自身对待。
五.关怀伦理
1.弗洛伊德:男孩子对道德规范的内化比女孩子更为严格。皮亚杰:法制观念一般在小女
孩心里远比男孩子的心里发展得少些。
2.男性的道德是公正伦理,女性的道德是关怀伦理。公正伦理拉开了人际距离,关怀伦理
缩小和消除距离。
3.如果他注意到某人的想法和利益,他就是在关怀这个人。逻辑形式:A:W关怀X;B:
X承认W关怀X。
4.关怀必须与公正合作,既需要关注“饥饿”,更需要反思导致“饥饿”的制度原因。在中国差序的仁爱模式中,过分强调关怀,助长了私德兴盛。
5.道德教育的四个组成部分:榜样、对话、实践、认可。
六.德性伦理(virtue)
1.古希腊伦理学相信理性是实践智慧的源泉,有德性的生活与理性生活分不开。(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孟子: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加信。)
2.基督教开始后:神学的德性(爱与服从)是最重要的德性。
3.文艺复兴后,人们不再讨论品质,而讨论何为正确的行为。于是,规范伦理学中的功利
主义和康德主义成为主流。
4.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使人生更美好,是成功人生所必备的特质,幸福就是灵魂合德性的实现活动;麦金太尔认为,德性是获得内在善的手段;儒家认为,德性是成人的标志。
5.伦理生活的四个维度:伦理生活的品质赖于一个人是否能够发现及重视伦理问题,在理
论及具体的情况中他都能做成熟及正确的伦理判断,他也有足够的动机去实践所做的判断。他还培养了行善的习惯。
七.自然主义Natural law theory
1.Morality is based on human’s nature.2.Natural Rights.Thomas Jefferson.Comments: 我们要读书。不读,单凭听和想,难以得到新的、多的、完整的、基本正确的智慧,创新也无从谈起;但读书太多,毫不批判,等于事倍功半了。2012/10/5
第五篇:新闻伦理学
新闻传播和人道主义精神 摘要: 随着社会由生产时代向消费时代的转变,人的需求、人的权利被强烈关注,媒体把这种变化予以集中、强化和放大,新闻传媒在报 道客观事实的同时,必然会在“人道主义”精神层面对受众有所影响。新闻报道中的人道主义在对人的需求、权利、价值和个性的关注 时,也有走偏的时候,就是把人建立在抽象化的基础上,人抽象成了一个简单的符号,而不是一个社会的人。新闻传播作为这样一种特殊 的产业,对受众实施“人道主义”精神必然是其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仅就我国当前新闻传媒所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做了简 要分析,并对其产生的社会意义进行了探讨。关键字:新闻传播 人道主义 新闻歧视 所谓人道主义,是指把人和人的价值置于首位的概念,肯定人的权利或尊严的价值理论,以及倡导人得身心全面发展,主张人与人之间 的互助、友爱的精神的道德原则。简单地说,人道主义就是主张把人当做人看待,人道主义是善待一切人得思想体系。概括地理解,人道 主义是以人类利益和价值为中心的一种学说,它反对超自然主义,把人看做是自然对象,肯定人的基本尊严和价值,以及人运用理性和科 学的方法获得自我完善的能力。人道主义,在人们看来一直是一个既诱人又吓人的概念。它的命运乖舛多变。尽管现在已确立了“人道主义”的合法地位,但这个地位 是如此脆弱,使人觉得它仍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以至大多数人都尽量绕开它走,它几乎成了尽管正确却无人理会的概念。人道主义主张在 尊重人的尊严和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发挥人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社会发展、个人完善的目的。传媒作为传播文明的媒介载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中,理应体现人道主义情怀,坚定自己善良的立场。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现象,新闻学说到底是人学。新闻的传者和受者都是人,其报道的信息也都是由人的活动所引起的某种变动。所以,新闻传媒的发展离不 开对人的关注,新闻报道离不开人,人是新闻事件的中心,关注人的生存和需求,尊重生命,悲悯生命,应该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诉求。媒体对人的需求倾情关注在实践中有时走向了一种极端,某一个体的某一方面的特殊需求也可能成为媒体某个特定时间的报道焦点。一 场大雨正急,一位身在广州的儿子给杭州媒体打电话,诉说自己 70 岁的母亲独自一人住在杭州一条街道的旧房子里,他担心雨太大墙会 塌。这样一个电话,一个个体的独特需求,令媒体大为重视,派记者前去察看,“房子果然很老,高高的风火墙,墙体开着细长的裂
缝,墙 顶的瓦片残缺不全”,记者动员老人搬,老人不肯,记者便请房产部门前去察看。就这样一个人的担心,媒体却发了一篇新闻稿,还配了一 幅较大的照片。从传统的意义来说,那种琐碎的关注甚至都算不上是新闻,但它实实在在地感动着每一个人。把这种观念推向极致,就可 以得出一个结论:“只有一个人关心的新闻也是新闻。” 然而,在目前的新闻实践中,对生命的漠视时时体现在新闻报道中。比较常见的就是以不严肃或不应有的态度报道有关生死的新闻。如 以《昨晚上演高空飞人》为标题报道跳楼自杀事件,以《骑车人‘中头彩’惨死》《公交车轮从头越》为标题报道车祸等等。类似的这种、以“娱乐化”口吻报道一些灾难性新闻的现象不少。这种嘲弄人生命的报道方式带给人们对“新闻与良知”的反思,①让我们警醒:新闻 人的“良知”是客观公正报道的基础。新闻人若没有了这份作为人的最基本的“良知”,其行为不仅将伤害新闻的当事人,还将伤害整个 社会,包括新闻业。此外,新闻报道中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表露出新闻歧视。这种岐视意识可通过新闻人在报道中所选择的一些带岐视色彩的词语 “盲流”(如、“打工仔”)渗透出来,也可通过叙事将被岐视的人物形象丑化、弱化和模式化,如以男权意识为中心的新闻报道在叙述时往往将女性定 格在家庭主妇、陪衬人物的位置上。一些媒体在报道农民工时,就存在着岐视意识,如在《北京娱乐信报》的新闻标题《赵薇浑身脏兮兮 像民工 <炮制女朋友>內幕曝光》中,把“民工”与“浑身脏兮兮”的形象等同起来,这是一种直接岐视的体现。岐视意识还可体现在新闻议程的设置上,将被岐视者放置在新闻报道的视线之外。比如,一些电视媒体往往把民生新闻的“民”具体化 为“本市市民”。在实践运作中,这个“大众”群体是把那些虽然也生活在都市中的为数众多的农民工排除在外的。在这个立场预设下,范畴内的“市民”是新闻报道的主体,范畴外的务工农民就被边缘化了。“市民”的生活琐事可以成为新闻的主要内容,而民工只有在“出 事”时才会被媒体关注。这种“民生新闻”的“立场预设”也是一种岐视的体现。人道主义是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关心。在新闻报道中,尤其是在报道普通百姓、弱势群体的时候,跟应该尊重他们的处境,他们的人格 尊严,而不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忘乎所以。正如上述的例子,在当前的新闻事件中,践踏他人人格,披露当事人隐私等各种现象屡屡见 诸于报。正如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洁所说:“近年来,随着纪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