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烹饪刀工技能训练方法与运用
浅谈烹饪刀工技能训练方法与运用
作者:周元桥(屏边县玉屏镇人民政府)
时间:2010年7月8日
摘要:刀工技能训练是每个烹饪工作者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刀工
与菜肴的成型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作为烹调师,尤其是烹饪技师,必须熟
练掌握刀工技能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努力培养高素质的烹饪技术人才。
关键词:烹调刀工技能方法与运用
论文主体:
烹饪刀工训练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刀工技术教学训练任务,达到
提高刀工技术动作水平,实现教学任务或目标的目的而采用的途径和方法。
当学生通过刀工教学阶段,初步掌握了刀工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以及基本技
能以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刀工技术水平,就要转入训练阶段。所以训练是教
学的继续和深入。下面我就这门专业技能课的教学经验及技能训练方法谈谈
我个人的见解:
一、烹饪刀工技能训练方法的内容及其特点
烹饪刀工技能课教学以及训练过程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包括:讲解法、直观法、完整与分解法、正误对比法、想练结合法、模仿训练方法、反馈训
练方法、间歇训练方法、重复训练方法、持续训练方法等。其中讲解法、直
观法、完整与分解法、想练结合法在刀工技能课教学以及技能训练中运用最
多,并在刀工技能课教学方法中已较详细地阐述,不再重复。现主要阐述后
几种刀工技能训练方法。
1.持续训练方法
持续训练方法又称连续训练法。它是指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用较稳定的强度无间歇地连续进行的练习方法,如采用直切方法加工土豆丝,以训练
耐力和稳定刀法的动作质量。持续训练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练习的时间相对较
长,一次练习的量比较大,但练习的强度相对比较稳定。由于一次练习的时
间较长,所以强度也不宜过大,刀工训练实践表明:如采用脆性原料训练刀
法,连续练习的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的强度上下波动为宜,如采用代用
“原料”(如单层报纸条)训练刀法,连续练习的时间,一般在5~10分钟的强度上下波动为宜。否则,由于强度过大,时间过长,技术动作易变形,不
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不知不觉地形成并巩固错误动作。由于持续训练方法
具有以上特点,因此用这种方法进行练习,对手指、手腕、小臂刺激所产生的影响比较缓和,有利于在刀法训练过程中充分体会技术动作要领(包括左、右手的协调配合),巩固和提高刀法操作动作的质量,增强训练效果。在初学一种技术动作的起始阶段,运用持续训练方法时应注意控制好行刀速度,以适中均匀的速度为宜;所加工的原料体积或原料厚度不可过大过厚;代用原料(如报纸条),以一层为宜,条宽以3厘米为宜,过宽或层数过多,强度会过大,过窄,强度会过小;教学实践表明:当初学一种技术动作时,如训练强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提高。
2.重复训练方法
重复训练方法是指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按一定的要求,反复进行某一刀工技术动作练习的方法。如学习推动刀法的训练,按正确的推切技术动作要求和按事先规定的每一次练习的时限,做重复一定次数的推动刀法的练习。重复训练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重复复习已经掌握的技术动作。这种对同一技术动作的重复训练,可以有或没有间歇时间。重复已掌握的技术动作,主要的目的要求:是为了巩固和提高前一阶段已经掌握的动作技能;为了复习综合动作技能或连续技术动作;每重复一次的训练都要有新的或更高的技术动作要求的提高。这对加快技术动作的掌握有很大的意义。重复训练方法每次练习负荷强度较大,并可多次重复进行,因此对提高手、腕、臂、肩部的机能有较大作用,能有效培养耐久力和承受能力;重复练习刀工技术,可不断强化技术动作,有利于建立和巩固技术动作定型以及熟练地运用刀工技术。而且由于重复训练会使疲劳不断加深,要求学生克服很大的体力消耗,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运用重复训练方法时应注意:每次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应逐步提高技术动作的要求,由量变到质变,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每次练习均要保持预定的强度(如是采用韧性强的原料,或用报纸条代替训练原料以及每次练习的时限等)。各次练习之间的休息应充分,待机体恢复时再开始下一次的练习。确定重复次数时,以学生不能按预定强度进行练习或出现技术变形时为准。重复训练方法由于反复同一技术动作,且方法单调学生易产生疲劳感和乏味感,影响练习的积极性。因此,除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作用外,还应采取其它教法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重复训练方法是刀工技能课常用的训练方法之一,可根据学生的训练程度,形成动作技能的某些细节及教学任务等加以科学地应用。
3.间歇训练方法
间歇训练方法是指在每次练习刀法之后,经一定的间歇时间休息,即进行下次练习的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方法的特点是:各次练习之间有规定的休息时间,也是由于技术动作技能的形成也要靠动作记忆,而记忆痕迹也需要有一个静止时期才能巩固下来,练习中的间歇时间恰好满足了这些要求,另外也使疲劳的手、腕、臂等部位得到减轻或恢复,防止因疲劳过度导致刀法及技术动作变形,产生错误的技术动作定型。间歇训练方法能有效提高刀法行刀速度和两手的协调能力,有助于技术动作质量的巩固和提高。
运用间歇训练法时应注意: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间歇停顿时主动思考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及时做出评价,帮助学生改善技术动作。学习一个新刀法的初期,练习或间歇的时间不宜过长。心理学家建议最有利的时间分配一般是开始阶段练习次数要多一些,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以后逐渐延长两次之间的间歇,但每次练习的时间可以有所增加。每次练习的强度可以根据训练的目的及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安排调整,可以是大的强度,也可以是较小的强度,行刀速度可以是快速的,也可以是慢速的(接近正常刀工岗位工作的速度)。不过,时间、速度、强度究竟如何具体分配,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4.反馈训练法
反馈训练方法是指在刀工技术训练过程中,学生了解练习的结果,由教师指出正确或错误的技术动作效果所在,具有经引导后继续练习,促使学生强化努力练习功能的一种训练方法。
反馈训练方法的特点:是每次刀工技术练习之后,学生能知道自己的动作做得对还是不对,离要求还差多远,动作效果如何。就可以把符合技术动作要求的保留和巩固下来,把不符合要求的技术动作得以及时纠正和克服,这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提高练习质量。这是因为有了反馈后,学生就知道哪些地方自己做对了,哪些地方错了;对到什么程度,错到何种地步,从而在头脑里把正误动作分开,有意重复,巩固正确动作,抑制错误动作,从而提高练习效率。学生“在知道练习结果与不知道练习结果的对比实验中表明,知道练习结果对动作技能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反馈量愈多,其学习速度愈快。知道结果越快,学习成绩越好”(《心理学》〈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27页)。
运用反馈训练方法应注意:在刀工技术技能课教学中,及时地反馈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技能训练中,细致观察、抓住典型错误的技术动作,深入剖析,予以及时地指点。让学生适时地知道学习结果意味着适时地予以指示以正确的反应,才能使学生能及时纠正或调整错误的技术动作,改变行为方向,达到正确练习的目的,故而练习效果好。另外,正确刀工技术动作的形成,使操作自动化,必须以操作规范化为前提。在学习一项刀工技术动作的初期,不规范地追求快,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这一点必须向学生讲明白。运用反馈训练方法,对于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的形成是非常有效的,教学与训练中,帮助引导学生正确地形成操作技能,既是刀工技术动作操作自动化的需要,又是日后少出错的关键,这是由于掌握正确的刀法对于原料成形的质量影响很大,不少学生不懂这一点,图快,操作姿态、动作结构、施用刀法不合理,不规范,未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时间越长,错误的技术动作越巩固,吃苦头越大,这一教训应让初学者引以为戒!
5.模仿训练方法
模仿训练方法是指在刀工技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作出正确的示范,学生在看示范中,教师向学生作出正确的示范,学生在看示范的同时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依据心理学知识及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掌握任何一种操作技能的过程,一般都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头脑中建立操作表象和操作要领;模仿、练习;学会至熟练。操作表象是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某项技术动作的操作演示,头脑里留下它们的形象,进而了解操作要求及其道理;模仿、练习是把头脑中的操作表象和操作要求开始付诸实践;学习通过模仿练习后,慢慢达到学会的程度,而学会是要经一定次数的练习之后,能靠意识控制,独立、正确地完成技术动作操作,进而达到熟练程度,熟练是指能靠动作控制,自如地正确地完成操作,其特征是准确、规范、连贯协调。因此,学生在学习一项新的刀工技术动作的初期阶段,运用模仿训练方法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模仿训练方法的特点:是观察与模仿结合。即:教师在向学生作出正确的技术动作示范后,要让学生在看示范的同时有机会模仿。教学效果才会明显。教学实践与心理学实验证实,当视觉和动觉两种通道同时发挥作用时,要比单观看,或根据语词描述来做动作,效果更好。
培养刀工技术操作技能的步骤和方法是根据技能形成的一般过程及其特点决定的。既然技能形成的一般过程是:建立刀工技术动作表象和操作要领、模仿和练习、学会至熟练,那么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步骤是: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模仿、独立刀工技术动作模仿。
运用模仿训练方法应注意:对于每一个刀工技术动作操作,在教师示范、讲解后,应立即组织学生模仿、练习;对于复杂的刀工技术可以先组织分解技术动作的模仿、练习,再进行连贯完整技术动作的操作练习。
以上介绍的是烹饪刀工技能课中常采用的几种方法。当然,我们在烹饪刀工教学训练中也可以创造更为有效的训练方法。
在整个刀工技能训练中,不可能采用一种训练方法,而应根据刀法及技术动作和学生的技术水平在各个不同的训练阶段,甚至在同一教学训练课中,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这样,就不会单调疲乏。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能使学生获得各种各样的操作动作感觉,培养更有意识地掌握技术动作的能力。总之,正确地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能为最有效地掌握、巩固、提高刀工技术水平创造条件。
二、烹饪刀工技能训练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在烹饪刀工技能教学与训练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训练任务、刀工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刻理解各类训练方法的用途,正确合理选择与运用这些训练方法,以提高刀工教学训练的效果。
1.训练方法在刀工教学训练中的选用原则
(1)选用何种训练方法,首先要弄清其性质和用途
这是一个前提。每种刀工训练方法,都是解决某个问题的手段。在刀工训练中,达到某种目的。因此,只有弄通某项练习的用途和性质,才能正确合理的选择施用。否则,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影响训练效果。例如,采用持续训练方法训练某种刀法或某个单项技术动作,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刀法或技术动作完成的质量,强调行刀操作时左右两手的协调配合,控制好刀距和行刀动作的速率。其目的是巩固刀工综合技能,以及全面提高刀工技术动作的质量,因而,持续训练方法,一般应安排在学生基本掌握刀工技术之后进行。不适宜安排在初学刀工技术的阶段,否则,过早地运用极易导致刀工技术动作变形,难以形成正确规范的技术动作,持续训练时间一长,甚至导致错误技术动作的巩固,也容易使学生疲劳,容易产生消极态度,兴趣越减退,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烹饪刀工教学实践反复证明了这点。
(2)选择何种教学与训练方法,应以教学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为前提。在侧重于传授刀工知识以及刀工技术动作演示的教学课上,如是主要以学习某种新刀工知识或刀工技术,这就需要运用一些有关的帮助性和诱导性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直观法、分解动作法、预防和纠正法、模拟法、正误对比法等。在刀工技能训练课上,如果主要以改进和提高刀法或刀工技术动作,这就需要选择一些有关的,针对性强的训练方法,如反馈训练方法、重复训练方法、持续训练方法,以及组合性的训练方法等。
(3)选择何种训练方法,要从教学训练的实际情况出发。
实际情况是指:学生整体掌握刀工技术的实际水平和个体掌握刀工技术水平的差异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全面掌握情况,是整体训练,还是个别指导训练;选择练习的难度或强度,是大还是小,大了不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小了又达不到教学需要的要求,课的质量就无法提高。同样,实习场地,学生人数,训练时间,工具质量(如刀具快慢、菜墩质量)、原料性质、包括代用“原料”等因素,也是选择训练方法应着重考虑的问题。只有选择那些比较合适的、适度的训练方法,才能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4)选择何种训练方法,要依据刀工动作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掌握好运用时机。
对于烹饪刀工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刀工技术动作表象和动作概念的建立阶段;第二、刀工技术的模仿阶段;第三、刀工技术的形成阶段;第四、刀工技术的动作定型阶段。各阶段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例如:第一阶段,适宜运用一些诸如:动作分段讲解、直观演示、对动作的正误对比等教学方法,可使学生对刀工技术动作的认识更加具体、鲜明,并可加深理解。在动作技能的练习上,应该采用一些帮助性、诱导性的训练,以帮助辅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刀工技术动作概念,促进学生头脑中刀工技术动作表象的形成;第二阶段,应多安排想练结合训练方法、模仿动作训练方法、分解技术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方法和重复某一种单项技术动作的训练,少安排持续不断地对某种刀法完整技术动作的训练,突出并强化单项技术动作细节的讲解和进行多角度的示范,以帮助学生形成规范的刀工技术动作。这一阶段的教学训练进度宜慢不宜快;第三阶段,应该多采用完整刀工技术动作的训练,对重要的技术环节,采用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教学方法,防止错误的刀工技术动作定型。在训练上宜多安排完整刀工技术动作持续性的训练和重复性的训练,少安排分解技术动作的训练,使学生不断稳固完整的刀工技术动作,建立完善、协调地技术动作系统;第四阶段,应以综合技能训练为主,加大训练强度和训练密度,不断提高刀工技术动作质量的要求,使学生的刀工技术不断熟练、合理、精确、有效,最终使刀工技术动作趋于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5)选择训练方法应注重实效性
选择训练方法,要注重它的实用价值。首先要选择那些既新颖又有实用价值的训练方法。其次,应选择那虽然单调乏味,趣味性不大,但对所解决的问题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训练方法,如模拟刀法进行空切训练的方法,采用代用“原料”(如纸条)训练刀法的方法等。对帮助学生认识和领会刀工技术,强化刀工技能训练和提高刀工技术动作水平都能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
2.运用各类训练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保证训练的质量,切忌流于形式
按照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来看,任何一种新的动作的建立,必须不断地给予刺激,才能得到强化与巩固。在刀工教学训练中,必须反复地练习,才能掌握一个新的技术。选择了一些训练方法,就要保证有一定的训练时间、次数、组数,选择了一种刀工技术动作,就要反复地练,达到练习的要求,显示教学训练的效果。
(2)运用综合性技术练习要抓住重点,兼顾其它
为了巩固和提高刀工技术动作质量,提高刀法的运用能力,常采用一些
韧性强的动物性原料,如进行推切、下片等刀法的训练,以此提高刀法运用、手指移动、按扶原料等综合技能的培养。进行综合技能的训练,必须抓住重点。如果教学的任务是巩固推切技术,那么在训练中就要强调推动的本领。对片法就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在突出推切的前提下,兼顾提高其它技术,才不至于本末倒置。这样既解决了主要问题,又培养了其它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起到了兼收并蓄的效果。
(3)训练中要不断提高要求
某些训练方法,可用于不同的教学训练阶段。依各阶段教学训练任务和学生掌握刀工技术的程度,可逐步提高要求。可以通过改变原料的性质,增加训练的次数和时间,加大训练的强度等等。例如:丝的粗细规格、片的薄厚规格,持续行刀的速度。要求学生对成形原料的规格质量,做到薄厚均匀,粗细一致,均速行刀,以不断稳定和提高刀工技术动作的质量。
(4)刀工技能训练各阶段的训练要求
刀工技术动作初步掌握阶段:宜选择一些分解的、辅助性和诱导模拟性的训练,选择一些简单的单个的刀工技术练习;改进和提高刀工技术阶段:宜选择一些单个的完整刀工技术的练习和简单的综合刀工技术练习;刀法的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宜安排一些综合技术训练和操作速度训练。
如何选择和运用训练方法,是烹饪刀工技能课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在备课和编写教案时应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心理学》〈中央广播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27页。
第二篇:烹饪刀工技能训练方法与运用(定
烹饪刀工技能训练方法
摘要:烹饪刀工训练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刀工技术教学训练任务,达到提高刀工技术动作水平,实现教学任务或目标的目的而采用的途径和方法。当学生通过刀工教学阶段,初步掌握了刀工基本知识、基本技术以及基本技能以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刀工技术水平,就要转入训练阶段。所以训练是教学的继续和深入
关键字:刀工 持续 重复 间歇 反馈 模仿
刀工就是根据烹调与食用的需要,将各种原料加工成一定形状,使之成为组配菜肴所需要的基本形体的操作技术。刀工技术不仅决定原料的最后形态,而且对菜肴制成后的色、香、味、形以及卫生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将是学生以后成为一个优秀厨师的必备条件。因此,对学生进行刀工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将担任这门专业技能课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及技能训练方法介绍如下:
烹饪刀工技能训练方法的内容及其特点:烹饪刀工技能课教学以及训练过程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包括:讲解法、直观法、完整与分解法、正误对比法、想练结合法、模仿训练方法、反馈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方法、重复训练方法、持续训练方法等。其中讲解法、直观法、完整与分解法、想练结合法在刀工技能课教学以及技能训练中运用最多,并在刀工技能课教学方法中已较详细地阐述,不再重复。
现主要阐述后几种刀工技能训练方法。
1.持续训练方法
持续训练方法又称连续训练法。它是指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用较稳定的强度无间歇地连续进行的练习方法,如采用直切方法加工土豆丝,以训练耐力和稳定刀法的动作质量。持续训练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练习的时间相对较长,一次练习的量比较大,但练习的强度相对比较稳定。由于一次练习的时间较长,所以强度也不宜过大,刀工训练实践表明:如采用脆性原料训练刀法,连续练习的时间,一般在10~15分钟的强度上下波动为宜,如采用代用“原料”(如单层报纸条)训练刀法,连续练习的时间,一般在5~10分钟的强度上下波动为宜。否则,由于强度过大,时间过长,技术动作易变形,不利于
技术动作的掌握,不知不觉地形成并巩固错误动作。由于持续训练方法具有以上特点,因此用这种方法进行练习,对手指、手腕、小臂刺激所产生的影响比较缓和,有利于在刀法训练过程中充分体会技术动作要领(包括左、右手的协调配合),巩固和提高刀法操作动作的质量,增强训练效果。运用持续训练方法时应注意控制好行刀速度,以适中均匀的速度为宜;所加工的原料体积或原料厚度不可过大过厚;代用原料(如报纸条),以一层为宜,条宽以3厘米为宜,过宽或层数过多,强度会过大,过窄,强度会过小;教学实践表明:当初学一种技术动作时,如训练强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提高。
2.重复训练方法
重复训练方法是指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按一定的要求,反复进行某一刀工技术动作练习的方法。如学习推动刀法的训练,按正确的推切技术动作要求和按事先规定的每一次练习的时限,做重复一定次数的推动刀法的练习。重复训练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重复复习已经掌握的技术动作。这种对同一技术动作的重复训练,可以有或没有间歇时间。重复已掌握的技术动作,主要的目的要求:是为了巩固和提高前一阶段已经掌握的动作技能;为了复习综合动作技能或连续技术动作;每重复一次的训练都要有新的或更高的技术动作要求的提高。这对加快技术动作的掌握有很大的意义。重复训练方法每次练习负荷强度较大,并可多次重复进行,因此对提高手、腕、臂、肩部的机能有较大作用,能有效培养耐久力和承受能力;重复练习刀工技术,可不断强化技术动作,有利于建立和巩固技术动作定型以及熟练地运用刀工技术。而且由于重复训练会使疲劳不断加深,要求学生克服很大的体力消耗,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运用重复训练方法时应注意:每次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应逐步提高技术动作的要求,由量变到质变,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每次练习均要保持预定的强度(如是采用韧性强的原料,或用报纸条代替训练原料以及每次练习的时限等)。各次练习之间的休息应充分,待机体恢复时再开始下一次的练习。确定重复次数时,以学生不能按预定强度进行练习或出现技术变形时为准。重复训练方法由于反复同
一技术动作,且方法单调学生易产生疲劳感和乏味感,影响练习的积极性。因此,除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作用外,还应采取其它教法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重复训练方法是刀工技能课常用的训练方法之一,可根据学生的训练程度,形成动作技能的某些细节及教学任务等加以科学地应用。
3.间歇训练方法
间歇训练方法是指在每次练习刀法之后,经一定的间歇时间休息,即进行下次练习的训练方法。间歇训练方法的特点是:各次练习之间有规定的休息时间,也是由于技术动作技能的形成也要靠动作记忆,而记忆痕迹也需要有一个静止时期才能巩固下来,练习中的间歇时间恰好满足了这些要求,另外也使疲劳的手、腕、臂等部位得到减轻或恢复,防止因疲劳过度导致刀法及技术动作变形,产生错误的技术动作定型。间歇训练方法能有效提高刀法行刀速度和两手的协调能力,有助于技术动作质量的巩固和提高。
运用间歇训练法时应注意: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间歇停顿时主动思考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及时做出评价,帮助学生改善技术动作。学习一个新刀法的初期,练习或间歇的时间不宜过长。心理学家建议最有利的时间分配一般是开始阶段练习次数要多一些,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以后逐渐延长两次之间的间歇,但每次练习的时间可以有所增加。每次练习的强度可以根据训练的目的及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安排调整,可以是大的强度,也可以是较小的强度,行刀速度可以是快速的,也可以是慢速的(接近正常刀工岗位工作的速度)。不过,时间、速度、强度究竟如何具体分配,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4.反馈训练法
反馈训练方法是指在刀工技术训练过程中,学生了解练习的结果,由教师指出正确或错误的技术动作效果所在,具有经引导后继续练习,促使学生强化努力练习功能的一种训练方法。
反馈训练方法的特点:是每次刀工技术练习之后,学生能知道自己的动作做得对还是不对,离要求还差多远,动作效果如何。就可以把符合技术动作要求的保留和巩固下来,把不符合要求的技术动作得以及时纠正和克服,这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提高练习质量。这是因为有
了反馈后,学生就知道哪些地方自己做对了,哪些地方错了;对到什么程度,错到何种地步,从而在头脑里把正误动作分开,有意重复,巩固正确动作,抑制错误动作,从而提高练习效率。学生“在知道练习结果与不知道练习结果的对比实验中表明,知道练习结果对动作技能的学习成绩有显著影响„„。反馈量愈多,其学习速度愈快。知道结果越快,学习成绩越好”
运用反馈训练方法应注意:在刀工技术技能课教学中,及时地反馈学习效果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技能训练中,细致观察、抓住典型错误的技术动作,深入剖析,予以及时地指点。让学生适时地知道学习结果意味着适时地予以指示以正确的反应,才能使学生能及时纠正或调整错误的技术动作,改变行为方向,达到正确练习的目的,故而练习效果好。另外,正确刀工技术动作的形成,使操作自动化,必须以操作规范化为前提。在学习一项刀工技术动作的初期,不规范地追求快,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这一点必须向学生讲明白。运用反馈训练方法,对于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的形成是非常有效的,教学与训练中,帮助引导学生正确地形成操作技能,既是刀工技术动作操作自动化的需要,又是日后少出错的关键,这是由于掌握正确的刀法对于原料成形的质量影响很大,不少学生不懂这一点,图快,操作姿态、动作结构、施用刀法不合理,不规范,未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时间越长,错误的技术动作越巩固,吃苦头越大,这一教训应让初学者引以为戒!
5.模仿训练方法
模仿训练方法是指在刀工技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学生在看示范中,教师向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学生在看示范的同时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依据心理学知识及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掌握任何一种操作技能的过程,一般都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头脑中建立操作表象和操作要领;模仿、练习;学会至熟练。操作表象是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某项技术动作的操作演示,头脑里留下它们的形象,进而了解操作要求及其道理;模仿、练习是把头脑中的操作表象和操作要求开始付诸实践;学习通过模仿练习后,慢慢达到学会的程度,而学会是要经一定次数的练习之后,能
靠意识控制,独立、正确地完成技术动作操作,进而达到熟练程度,熟练是指能靠动作控制,自如地正确地完成操作,其特征是准确、规范、连贯协调。因此,学生在学习一项新的刀工技术动作的初期阶段,运用模仿训练方法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模仿训练方法的特点:是观察与模仿结合。即:教师在向学生做出正确的技术动作示范后,要让学生在看示范的同时有机会模仿。教学效果才会明显。教学实践与心理学实验证实,当视觉和动觉两种通道同时发挥作用时,要比单观看,或根据语词描述来做动作,效果更好。
培养刀工技术操作技能的步骤和方法是根据技能形成的一般过程及其特点决定的。既然技能形成的一般过程是:建立刀工技术动作表象和操作要领、模仿和练习、学会至熟练,那么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步骤是: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学生模仿、独立刀工技术动作模仿。
运用模仿训练方法应注意:对于每一个刀工技术动作操作,在教师示范、讲解后,应立即组织学生模仿、练习;对于复杂的刀工技术可以先组织分解技术动作的模仿、练习,再进行连贯完整技术动作的操作练习。
以上介绍的是烹饪刀工技能课中常采用的几种方法。当然,我们在烹饪刀工教学训练中也可以创造更为有效的训练方法。
在整个刀工技能训练中,不可能采用一种训练方法,而应根据刀法及技术动作和学生的技术水平在各个不同的训练阶段,甚至在同一教学训练课中,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这样,就不会单调疲乏。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能使学生获得各种各样的操作动作感觉,培养更有意识地掌握技术动作的能力。总之,正确地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能为最有效地掌握、巩固、提高刀工技术水平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实用刀工基础与应用》作者:玺璺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第三篇:刀工技术和烹饪原料技能大赛总结
刀工技术和烹饪原料技能大赛总结
本次比赛是在学校以赛促学的倡导下举行的,得到了系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本次比赛得也得到了学生的积极配合.一、比赛过程
本次比赛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部分主要是考察学生烹饪原料知识的学习情况.满分为50分.实践部分的考察内容是丝的切制和大刀过片.满分为50分.两个项目所用的时间不做要求,但是总时长为50分钟.二、赛后反思
本次比赛的举行不仅对老师来说是一个促进而且对学生来讲更是一个激励和学习的机会,叫学生在比赛中发现不足, 在比赛后反思不足,在竞争中取得收获。本次比赛带给我的是新的教学模式的思考,怎样把烹饪原料知识和刀工技术这两门课上的更加生动,叫学生学的更加有兴趣,对知识的掌握和对技能的掌握更加深刻。我将继续延用本次比赛的方式,在以后的教学中灵活使用。
餐旅服务部刘凯
2011年12月5日
11级1班刀工比赛成绩
第一名:刘启航、虎梨花、李博文第二名:毛亚涛
第三名:吉孝鹏、朱嘉林
11级1班原料知识比赛成绩 第一名:贾丹丹
第一名:张俊杰
第二名:李海、陈明
第三名:田金辉、田强
第一名:张悦、张紫祎
第一名:潘露露
第二名:宋昊峰
第三名:翁学华
第一名:黄彦斐、宋健11级2班刀工比赛成绩11级2班原料知识比赛成绩11级3班刀工比赛成绩11级3班原料知识比赛成绩
第四篇:选修课烹饪之刀工教案
选修课教案
烹饪之——刀工
课堂目标:
1.学生掌握安全的切菜手式。2.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切丝、切片、切条、切丁、滚刀切方法。学会直切刀法、斜切刀法、铡切刀法。
3.了解片刀刀法,剁刀刀法。(出于安全考虑,这个只演示,不要求学生操作)课型:实践操作课 课时:二课时 教具准备:
工具:刀、菜板、围裙
备料准备:土豆、圣女果、黄瓜、青笋、菠萝,大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做菜要讲究,主料配料,刀工,火候,今天我们讲一下刀工的基本技能。
二、做菜的安全
1.提问同学们都切过些什么菜?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来示范一下,怎么才能切菜时不切到手,保证安全?
学生操作 2.教师示范
请同学们围观切菜的正确的手的姿式,左手五指指尖弯曲,用指弓部分抵刀,这样可以做到不伤手,并控制好每一刀之间的间距,保持匀称。
围观时每个小组选一个同学站到最前,一会儿各组练习时,负责指导。3.再请一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4.分小组练习,要求必须保证安全。教师巡视。
三、刀法指导,学习方法同前
1.洗净菜刀菜板。洗刀要小心。用圣女果,演示直刀切法。切完用来摆小爱心。摆好,摆好后小组间交流一下,可以吃掉。
2.菠萝切丁,筑固直切刀法。同样小组练习,然后吃掉。3.黄瓜切片演示,做到薄,整齐。练习,也可以吃掉。4.在切片基础上,用土豆进行切丝演示及练习。5.用青笋演示并练习滚刀切刀法。6.用大葱练习斜切马耳朵葱刀法。
7.就着马耳朵葱切丝后,演示并练习铡切刀法。
四、附加刀法演示,不练习1.剁刀法,可以葱演示 2.片刀法,可土豆演示。
五、集中展示各小组切菜成果,谈心得,随时注意拍照。
六、作业
周末回家做菜时给爸妈打下手,切好配菜,拍照片,下次交流。
第五篇:刀工教案
《义务教育山东省初级中学教科书·劳动技术·第一册》
第二单元
走进厨房 第三节
菜肴制作的基本技术 第二课时
美观协调的刀工与配菜 文登市泽库中学
邱洪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刀工的基本要求,配菜的基本原则。
2、使学生初步掌握配菜包括的主要内容,并初步练习简单的配菜。
3、使学生知道刀工的常用刀法,并初步练习常用的刀法。
教学重点:
1、刀工的基本要求和配菜的基本原则。
2、配菜包括的主要内容。
3、刀工的常用刀法。
教学难点: 常用刀法的初步练习
教学用品:
1、切配工具:菜刀、菜墩
2、切配原料:土豆(地瓜)、白菜(头菜);猪肉、猪腰、鱼;胡萝卜、葱、姜、辣椒(红、绿)
3、盛菜器具:大盘(六个)、小盘(六个)、鱼盘(一个)
教学系统:
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用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请同学回想菜肴烹调的基本程序?
[学生]回答:原料的选择→初加工(刀工等)及准备工作→烹调(加热、调味)→装盘成菜。
[教师]屏显:相同主料,色泽不同搭配的配料、不同刀工处理、不同造型组合的几种菜肴。
[学生]学生从感观上欣赏,挑出感觉爱吃的菜。
[教师]总结学生的整体感觉,提出本节课的课题:美观协调的刀工与配菜,并板书课题。
[教师]屏显:几种经过刀工的原料的不同形状的搭配(如块、片结合,块丝结合,片片结合、)。
[学生]思考:哪种组合比较不美观,且在烹调的时候比较难同时成熟? [教师]提问:请大家思考刀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板书:刀工的基本要求;归纳总结并屏显刀工的基本要求:经过刀工的原料的形状必须统一,整齐划一(块块、片片、丝丝、丁丁结合)。[教师]屏显:鱿鱼卷、鱿鱼片;腰花,腰片。[学生]观察,激起学习激情。
[教师]不同的用刀方法:刀法。板书并屏显常用的刀法:切、片、剁、剞、拍等。[教师]讲解并演示切法的基本要领:适用于加工无骨原料。一般左手持原料,中指关节背面抵刀面,手成蟹爪形(防止伤手);右手持刀,前后运动。[学生]练习,掌握刀法基本要领。[教师]屏显:常用的切法操作。
[学生]观察体会,并练习推切、拉切、直切、锯切、铡切。
[教师]巡回指导,要求学生注意安全,并指出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教师]演示:滚切操作。[学生]练习:滚切操作。[教师] 巡回指导。
[教师]讲解并演示片法的基本要领:适用于加工无骨原料。左手五指平按原料,右手持刀,将刀面与菜墩平面呈近似平行的状态,从原料的一侧片入。[学生]练习,掌握片法的基本要领。[教师]屏显:常用的片法操作。
[学生]观察体会,并练习近平刀片、拉刀片、斜刀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9最后自然段。[学生]阅读,理解并掌握剁法的要领。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30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学生]阅读,理解并掌握剞和拍这两种刀工的要领。
[教师]屏显:常用的剞刀划法操作:直刀剞、推刀剞、拉刀剞。[教师]演示:推刀剞,并说明推刀剞的原料经烹调受热后就会变成美丽的卷状或是花状。
[学生]练习操作:推刀剞。
[教师]指出:刀工之后的工序就是进行配菜。
[教师]屏显:几种经过刀工的主料和配料的不同形状的搭配(如块、片结合,块丝结合,片片结合)。
[教师]提问:请大家思考,配菜时主料和配料应如何搭配比较合理。[学生]小组探讨,回答。
[教师]总结归纳。板书:配菜基本原则。屏显:配菜基本原则:主料和配料块块、丝丝、片片、丁丁相配。
[教师]再一次屏显:相同主料,色泽不同搭配的配料、不同刀工处理、不同造型组合的几种菜肴。请学生思考哪种配料方法比较好?然后进一步思考在配料时,一般都应注意到哪几个方面?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归纳,板书:配菜主要包括的内容。屏显:配菜主要包括的内容:主配料数量比例的选择、色泽的搭配、刀工的处理、造型的谐调。[学生]认真听课,加以理解。
[教师]一般情况下的主料、配料、常用的调料。提出主料要突出,配料要鲜明,调料要增味。同时强调主料、配料、调料要分不同的盘放置。[学生]认真听讲,体会理解。
[教师]屏显:几种经过刀工的主料、配料。[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进行配菜比较合理。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刀工的基本要求,几种常用的刀法;配菜的基本原则,配菜主要包括的内容。
[教师]小结:不管是刀工,还是配菜,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不能墨守成规。
[学生]听讲,加以理解巩固。
[教师]布置作业:晚上回家或是星期六回家练习各种刀工,并试验进行配菜,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