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章 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第十章 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班级人数时间教学任务与要求:了解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意义和作用;正确理解多年训练计划的结构;掌握制定多年训练计划方法在实践中的正确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什么是多年训练计划?多年训练计划的基本结构如何?
难点:如何正确掌握多年训练计划在训练实践中正确应用。
教学步骤
多年训练计划是对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总体规划。对于运动员两年以上的训练过程的设想和安排,都属于多年的训练计划,其时间跨度有时可长达十几年。
第一节 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
理论研究与训练实践都己表明,不经过多年系统的、科学的训练,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
平的优秀运动员。为了保证多年的训练取得理想的效果,即培养出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需 要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合理的和整体的规划。调查表明,我国不同项群奥运选手的培养期在7.6~11.2 年之间(表10-1)。
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
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个部分,无论是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还是心理
能力,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二、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的要求
运动员机体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点,以及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运动素质、技术、战术
和心理等因素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决定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完整过程是由若干个彼此相联的不同阶段组成的。各个阶段有着自己特有的训练任务和内容,有着不同的运动负荷要求。
三、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性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
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一部分由先天性遗传途径获得,一部分由后天性训练途径与生活
途径获得(图10-1)。
第二节 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
对运动员从开始接受基础训练,达到个人运动竞技水平的高峰,到停止参加竞技训练活
动的整个训练过程的设计与规划,就是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
一、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阶段划分
以国内外己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并考虑到不同项群训练的特点,研究提出了全程性
多年训练的阶段划分、训练年限及其训练的重点内容(表10-2)。
如表10-2 所示,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
佳竞技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各个阶段有着不同的训练任务和训练内容、并对运动负荷安 排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言而喻,其中的最佳竞技阶段是最重要的核心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竞技水平的高低,可以看作是对运动员多年训练成果的主要评价;基础
训练阶段和专项提高阶段的整个安排和要求,部服从于最佳竞技阶段训练任务的完成;而竞 技保持阶段则可视为最佳竞技阶段的尽可能长的延续。
二、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年龄特征
运动员生理、心理机能发育的自然规律,以及在训练负荷影响下生物适应状态发展变化 的规律,决定了大多数优秀运动员完整的多年训练过程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为了顺利地培 养出世界水平的优秀选手,不同项目对运动员开始参加训练的年龄、进入专项训练的年龄、保持最佳竞技水平的年龄以及竞技能力开始下降的年龄,都有着特定的要求。这里,核心的 问题在于保持最佳竞技水平的年龄。在最适宜的年龄阶段,使运动员处于最佳竞技水平,创 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也是决定整个运动训练过程年龄特征的主要依 据。
不少运动项目优秀运动员最佳竞技年龄下降的趋势,使其完整的多年训练过程中各阶段 年龄特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里,我们把那些在少年时期即有可能表现出世界级竞技水平的项目称为“少年”运动项目,而将其他仍然由成人占据优势地位的项目称为成人运动项 目。这两类项目各自的年龄特征如表l0-7 所示。
我国体操界20 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世界级选手。13 名男子世界冠军从9.3±2.7 岁开始参加训练,经过10.3±2.5 年的系统训练,在10.6±1.9 岁时首次成为世界冠军(表10-8)。9 名女子世界冠军从6.8±2.2 岁开始参加训练,经过9.6±1.4 年的系统训练,在 16.1±1.3 岁时首次成为世界冠军(表 10-9)。
三、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的负荷特点
在多年训练的过程中,无论是运动负荷的内容,还是运动负荷的量度,都依训练阶段的 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如表 10-2 所示,基础训练阶段的负荷内容,首先是协调能力和基本技术的训练;在专 项提高阶段及最佳竞技阶段中,则首先要发展决定专项竞技能力的首要因素;而在竞技保持 阶段,则需要把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的保持和提高放在训练的首位。
运动负荷的量度随阶段的不同也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从对周训练次数的比较中可以看 到,由基础训练阶段到专项提高阶段,周训练的课次明显增加;而由最佳竞技发展阶段转人 竞技保持阶段,周训练的课次则逐渐减少。
纳巴特尼柯娃(前苏联1982)等人的研究指出,在多年训练全过程中的不同训练阶段,负 荷量的变化应服从于运动员身体发育及训练过程的客观规律。如果把运动员在多年训练全过 程中的最大负荷量定为百分之百,那么,在竞技专项化开始阶段和竞技深化阶段,负荷量应 分别控制在45%~50%和_______70%~80%之间。按这一比例安排训练负荷,将有助于保持各阶段之间的良好继承性。
第三节 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多年训练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特定的时间区域,都构成一个区间。对两年以上的一个特定 时间的训练过程的设计,就称做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如两届奥运会之间4 年的训练计划,6 年中学学习期间的训练计划等等。
一、基础训练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儿童开始参加基础训练的年龄依项目的特点而不同。参加田径等“成人”项目的训练,宜从10~12 岁开始,这时正值读小学五、六年级或初中一年级;而为培养体操、艺术体操、跳水、游泳等“少年”项目的优秀选手,则应从5~8 岁开始,这是幼儿园大班或小学一年级 的年龄。为了使有才能的竞技选手从一开始就能得到系统的科学的训练,业余体校、运动学 校的教练员,以及组织课外训练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对儿童少年基础训练阶段3~5 年(表 10-11)的训练进行统一的筹划,制定出区间性的多年训练计划。
1、训练的主要任务及基本内容
运动员基础训练的总任务是发展一般运动能力。在这一阶段中,首要的具体任务是发展 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及基本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通过这些练习和 参加初级的比赛,培养运动员的一般心理品质,并相应地发展基本运动素质。
2、负荷特征与竞赛安排
安排参加基础训练的少年儿童的训练负荷时,必须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负荷的逐 步增加,会对运动员机体提出更高的要求,导致产生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有效地提高运动员 的竞技能力。但过度的负荷,却会对少年儿童的内脏器官及支撑运动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以至葬送他们的运动前途。20 世纪80 年代初期,面对儿童马拉松跑的风行,德国田径界流 传着这样一个警句:“他们(指参加训练的儿童)能够做到,但不要让他们去做。”就是指不要让儿童承受看来他 ]似乎可以承受的过大的负荷。
训练负荷的循序渐进和竞赛项目的系列设置,为少年儿童基础训练阶段任务的完成提供 了重要的保证,有利于运动员打好基础,有利于进入专项提高阶段训练后大幅度地提高竞技 水平。我们从前民主德国1982 年少年儿童部分项目各年龄组的成绩比较中,就可以明显地 看到这一发展趋向(表10-15)。如表中所示,前民主德国少年儿童选手,在15 岁以前并不比 我国同年龄组选手的成绩高多少,但到16-17 岁进人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后,运动成绩就开 始突飞猛进。如果教练员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为12~15 岁的少年儿童制定不切实际的指标,或为了要求过早提高成绩,模仿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计划,迫使少年儿童承受过大的训练负荷,其结果虽可能带来运动成绩的一时提高,但却会给他们的多年训练造成严重障碍,甚至导致 运动生涯的过早结束。这是我们在制定基础训练阶段的多年训练计划时,一定要特别注意的。曾于1983.6~1984.6 一年之间3 次刷新男子跳高世界纪录(2.37 米。2.38 米~2.39 米)的中 国运动员朱建华(1963.3.29 出生)的教练员胡鸿飞,为朱建华制定了科学的多年训练计划,其基础训练阶段为10~15 岁共6 年时间。前三年(1012 岁)着重提高健康水平,发展一般身体素质,学习跳高基本技术;后三年(13-15 年)则继续提高身体训练水平,以田径多项为主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完整的跳高技术。训练负荷则注意区别对待,循序渐进地逐步增加。在这6 年中,朱建华的基本技术掌握得很好,各项一般运动素质也都有相应提高,但专项成 绩的提高却不明显(表10-16)。跳越高度超过身高最多只有14 厘米。而从16 岁(即1979 年)起,进入了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后,胡鸿飞为朱建华提出的训练任务是“在继续全面发展的 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专项素质和改进跳高技术”。这一阶段的转移,带来了显著的训练效应。朱建华的跳高成绩得到了迅速提高,作为衡量专项技术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即跳越超 过身高的高度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由14 厘米迅速提高到23 厘米----32 厘米----37 厘米(图10-7)。可见,科学地安排好基础训练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对于在多年训练全过程中其他阶段训练的成功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1、两个阶段的基本特征与训练任务
运动员在成功地接受了3~5 年的基础训练之后,“少年”项目运动员通常从10~12 岁起,“成人”项目运动员从14~16 岁起,便进入了专项提高阶段,致力专项竞技能力的提高。这 一阶段通常延续4~6 年。一般情况下,系统的4~6 年的专项训练,已经可以使运动员的体 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熟练地掌握专项运动技术,并培养出参加艰苦的训练与激烈比赛所必 需的心理品质,也就是说,运动员在各方面都臻于成熟,竞技能力接近或达到高峰,进入了 最佳竞技阶段。
2、两个阶段负荷安排的不同特点
运动员进入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通常可以比较明显地逐步承受较大的专项训练负荷。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有些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可以逐年提高,有些则应波浪式地发展。而当
运动员进入最佳竞技阶段之后,由于多年承受高度负荷和高水平激烈竞赛的影响,也常常由 于伤病的积累致使许多运动员难以继续承受大负荷的训练。因此,在这一阶段训练中,要特 别注意细致地安排负荷。负荷通常呈波浪形,有起有伏,有张有弛,保持明显的节奏,从而 保证运动员能以充沛的精力和理想的竞技状态参加激烈的竞争,取得理想的成绩。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能经历个人的最佳竞技阶段。过小或过度的负荷,训练内容的选择及其程序安排的不当,都会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顺利发展,使运动员的竞 技潜力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从而也就不可能在最佳竞技年龄区间表现出个人最高的竞 技水平,这样的运动员一般不能完整地经历多年训练的全过程。
在专项提高阶段与最佳竞技阶段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它们各有自己独立的训练 任务,有自己适用的训练方法,有自己明显的负荷特点,彼此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3、优秀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高原现象
优秀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常常在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达到较高水平之后,会出现 竞技水平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运动训练学将其命名为“高原现象”(邹向明、田麦久,1988)。如第23 届奥运会男子举重冠军陈伟强、男子步枪射击世界纪录创造者林波,他们在多年训练过程中都曾出现过“高原现象”(图10-9)。
邹向明等对136 位我国体能主导类项目(田径、游泳、举重)优秀选手的研究揭示,“高 原现象”的发生概率达69.3%,通常在从训后6~8 年时出现;出现“高原现象”时运动员的 年龄为20 岁左右;“高原现象期”持续2.0±0.5 年。
导致“高原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1)随着运动员进人青年期,各生理系统发育日臻完善,遗传效应减慢或停滞。这是不 依人们主观意志而转移的自然规律。
(2)由于多年由同一教练按同一思路训练,对所采用的习惯性训练方法和手段高度适应,难以引起积极的适应性反应,训练的效应自然减弱。
(3)训练不当(包括过度负荷、局部损伤等)及环境的不良影响。
(4)运动员由于训练以及经济、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主观努力的下 降(表10-19)。
高原现象并非不可避免或不能克服。针对上述致因采取相应对策和有效措施是训练管理 干部、教练员和运动员共同的任务。应注意随着运动员专项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不断加大 训练负荷;根据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征的动态变化,随时调节训练负荷的内容以及训练的 方法与手段;对处于青春发育期高峰而出现内分泌紊乱、协调性下降、体重增加的青少年选 手,特别是女运动员,应及时调整其阶段性训练目标,及时改变负荷的安排及要求;对于已 出现明显的过度训练及严重运动伤病的选手,应采取果断措施,保证其健康状况的充分恢复; 对因受外界不良环境的消极影响,或放松自我要求而主观努力下降的运动员,应加强爱国主 义的教育,激发他们强烈的训练动机和成功期望。
许多优秀选手都走过这段艰难的路程。我们的调查分析表明,我国72%的优秀运动员 在度过高原期后的第1 年至第3 年之间创造出了个人的最高成绩,进入了他们多年训练过程 中最令人向往、最为辉煌的最佳竞技阶段。
4、集体项目运动队的结构调整与集团竞技能力的保持和提高
同所有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集体项目运动叭集团竞技能力的发展也必然经历着提高弓 成熟弓衰退的过程,尹洪满等的研究描述了这一过程的阶段特征(表10-20;图10-10)。通过改善球队成员的组合特征,提高球队集团竞技能力应注意以下四点:
(1)保持处于不同竞技能力发展阶段的球员之间的适宜比例
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全过程,包含着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以及竞 技保持阶段这样四个阶段。
我们确认,国家女排夺取五连冠的全盛时期,其队伍的组合特征具有典型的示范价值。经统计表明,国家女排在1076~1990 年15 年中,每年人选者共计180 人次。其中,处于最 佳竞技阶段的选手占62.2%,处于专项提高阶段的选手占76.1%,处于竞技保持阶段的选手 占11.7%。89 人次主力选手中三类阶段比例为69.7%、15.7%与14.6%,91 人次替补选手中 三类阶段比例为54.9%、36.3%与8.8%。
这一比例关系明显地优于同时期其他集体球类项目国家队的结构。对上述数据进行适度 的模糊处理,三类选手的结构比即分别为:全队6:3:1;主力7:1.5:1.5;替补5:4:1,提供了一组合理的结构模型。需要说明的是,这是15 年累积数据统计的结果,具体到一个特定时间一个队中不易操作,但所反映出来的组合特征是具有规律性的。
(2)保持适宜的平均累积配合训练年限
协调的战术配合是集体项目参赛取胜的生命,是取得超过球员个人竞技能力算术和的更 高的系统效应的重要条件。为此,球员之间必须有足够的共同训练的经历。全队各个队员在 该队中的训练年限的均值,可作为平均累积配合训练年限的指标。若这一年限过短,球员之 间还来不及进行高质量的“磨合”;而若这一年限过长,又必然会影响后备力量的培养。全 盛时期的国家女排该指标值为3.2±1.9 年,同期男足、男排及男女篮国家队则都在2.1~2.6 年之间,明显地短于女排(表10-21)。我们各个项目的国家队,应将这一指标保持在3 年以 上。
(3)采用全国选拔式组建国家队
在我国几十年的竞技体育史上,集体球类项目国家队的组建,或采用全国选拔式,或采 用冠军主体式。当一个地方队拥有多名优秀选手、其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地方队时(如解放军 男篮,广东、辽宁男足等),可采用冠军主体式。考虑到我国运动训练体制的基本特点,考 虑到我国国家队与地方队训练条件的明显差异,考虑到调动更多地方队球员的积极性,特别 是力求组织起具有最高集团竞技水平的代表队的需要,应该说,当前我国足、篮、排等队伍 的组建方式仍应以全国选拔式为宜。
(4)选用适宜的队伍更新方式
为了使球队能够持续地拥有旺盛的战斗力,必须阶段性地更新部分球员。依更新比例的 大小可将更新方式区分为重建式、改建式及微调式三种。在1976~1987 年间,国家女排在 12 次队伍的调整中,微调7 次,占58%;改建3 次、重建2 次,合占42%;而男排为50% 比50%;女篮为33%比67%;男篮为17%比83%男足为8%比92%(表10-22)。
以微调式为主的国家女排的队员在国家队的平均效力年限为4.0±2.8 年,男排为3.5±
2.1 年,女篮、男篮、男足则分别为2.9 年、2.5 年和2.1 年。显然,过多地改建和重建,会致国手平均效力年限过短,不利于运动员之间良好的“磨合”。可见,当球队的集团竞技 能力保持在最佳成绩或较高水平时,部分球员的更新应采用微调式;当然,如果球队的集团 竞技能力明显处于低谷,不做结构上的巨大调整又不可能导致根本性变化的产生,则应认真 考虑改建甚至重建。
三、竞技保持阶段的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
运动员度过自己的最佳竞技年龄区间之后,其自然发育过程中会逐步出现体能下降的趋 向,长时间的紧张训练和激烈比赛,也会使得运动员产生心理上的饱和和疲劳,对连续参加 竞技、创造优异成绩及获得荣誉的激情下降,甚至产生冷漠感,加之年轻对手的出现,训练 伤病的积累,长期从事竞技运动之后产生的对安逸生活的渴求,以及某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使运动员会产生退出竞技舞台的愿望。而实际上,此时这些运动员通过多年艰苦的训练所达 到的竞技水平仍然是相当高的,仍然应该而且能够继续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继续为国家 或本地区在相应的比赛中争得荣誉,激发和帮助年轻运动员尽快地成长。而且,大量的实例 都己说明,许多似乎已经度过了竞技高峰的运动员,在适宜的条件下仍然有可能达到新的更
高的竞技水平。如男子跳水世界冠军李孔政(中国),女子800 米世界纪录创造者克拉托赫维 洛娃(捷克),1986 年连创5000 米、10000 米世界纪录的30 岁的挪威女长跑家克里斯蒂安森,中国女排的优秀队长曹慧英,超女子手枪慢射世界纪录的中国女射击手李英子等。在1997 年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大龄选手们表现出了旺盛的斗志和高超的竞技水平,显 示了科学安排多年训练的杰出成果。在21 个男子项目63 名获奖者中,在17 个女子项目51 名获奖者中,28 岁以上的运动员占了一半左右(男子31 名,49.2%;女子26 名,51.0%),其中30 岁以上的选手男女分别占30.2%与25.5%(表10-23),并有6 名男子、4 名女子30 多 岁的运动员获得了世锦赛的金质奖章。他们是约翰逊(30 岁,美国,男子400 米),安东(35 岁,西班牙,男子马拉松),布勃卡(34 岁,乌克兰,男子撑竿跳高),里德尔(30 岁,德国,男子铁饼),韦斯(34 岁,德国,男子链球),克罗特(34 岁,古巴,女子800 米),恩奎斯特(33岁,瑞典,女子100 米栏),浩格兰(30 岁,挪威,女子跳高)和海特斯塔德(31 岁,挪威,女子标枪)。可以看到,在短跑、跨栏跑、长跑、投掷及跳跃所有类别的项目中,都有30 岁以上的大龄选手获得冠军。
在现代竞技体育领域中,各国体育界人士日益重视竞技保持阶段的组织和训练。在这一 阶段,首先要努力保持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激励他们继续参加训练、比赛和力求创 造优异成绩的进取动机,并应根据专项竞技的需要,安排相应的素质训练和技术训练,延缓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消退,并力求获得局部的提高。同时还应该加强训练理论的学习,充分利 用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地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延长自己的竞技寿 命。
在竞技保持阶段,运动员训练的负荷通常低于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运动员更 多地按照自我感觉掌握并控制训练过程。
运动员区间性多年训练计划的制定,必须服从于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总体要求,同时 要注意到各个阶段之间的有机衔接。
课下作业:熟悉本次课内容,从网络资源上获取有关训练计划等方面的资料,进一步加强对运训练理论实践的扩充。
课堂小结:
第二篇: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昙花一现与其多年训练
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昙花一现与其多年训练
正确进行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多年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中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也是我国实现奥运争光计划和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与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要重视儿童少年早期专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儿童少年的早期专门训练促进了世界各国的不少少年运动员表现出很高的运动成绩。但是对参加比赛的,尤其是对已经停止训练和退出比赛“舞台”的优秀少年运动员的广泛调查研究说明,现行的早期专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目标管理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急待修正。
运动实践表明,专项训练能够保证在开始训练的3~4年中大幅度地提高成绩,以后提高成绩的速度就缓慢了,随后又出现稳定,甚至下降。不管运动员从什么年龄开始专项训练,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规律。所以专项训练越早,高水平的成绩出现得也就越早,如果后朗训练的内容和运动负荷不合理,则运动员的专项成绩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下降。也就是说,运动生涯结束得越早。对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调查表明,即使是最“年轻”类(例如短跑、跳高等)的田径项目,通常也要在20~22岁左右时才表现出最高的水平。
从13岁开始专项训练的运动员到17岁时,就达到了高水平的成绩,然后提高成绩的速度就缓慢了,到20~25岁或更早一些时候,他们便离开了运动员的队伍。从15岁开始专项训练的运动员,在19岁时能达到高水平的成绩,而在19岁以后,当前面所说的运动员已经停止比赛的时候,他们仍然成功地参加比赛。如果从15~17岁开始专项训练,他们能在21岁时表现很高的水平,如果后期训练的内容和运动负荷相对合理,则他们能保持较长的运动年限。这里所说的15~17岁开始专项训练,是要以多年全面身体训练为基础的。只有经过长期“建设性”系统训练,具备身体全面发展的运动员,才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里表现出高水平的专项成绩。
世界各国的田径运动员的培养实践证明,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不应该照搬成人的训练方法。问题的根本不在于成绩的早晚,而在于达到这一成绩的途径和方法。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应该讲究训练方法的设计和训练手段组合的研究,尤其应该深入研究少年运动员运动负荷的构建理论,运动技能的形成理论。例如专项技术的训练问题,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设计问题、不同训练手段组合练习效果的问题、发展运动素质和改进运动技术的设计操作问题等,同时也应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和教育少年田径运动员具备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等高尚品质。
二、儿童少年早期专门训练阶段的目的与任务
儿童少年的早期专门训练应该是多年训练的准备阶段,其目的是为保证未来的青年期能不断地提高专项运动成绩而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儿童少年的早期训练中,必须特别注意提高其身体的机能和健康水平,使他们的身体在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在专项训练方面应重视基本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应重视身体素质训练技术化的研究。刘翔的成功有力地说明了重视基本技术,重视身体素质训练技术化的正确性、重要性和实效性。
三、儿童少年早期训练阶段的两种不同训练观
儿童少年运动成绩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训练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包含着自然增长的因素。所以儿童少年的运动成绩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运动成绩:自然增长+训练。
训练不仅和成绩有关,而且对自然增长也有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中性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过大的运动量阻碍了儿童少年有机体的进一步发育,但却会使运动成绩有显著的提高。相反,也可能训练的效果对运动员身体的自然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当时运动成绩的提高却很不显著。
因此,对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的比例问题,量和强度的组合问题,以及训练方法和练习手段的选择问题,是教练员训练理念和训练艺术的具体反映。
从运动负荷的角度来看,概括来说,在少年儿童的运动训练实践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训练方法:一种是量大强度小的训练方法,另一种是量小强度高的训练方法。只要用2~3个月的训练时间,便可以看出进行量小强度高训练的运动员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速度很快。这种暂时的优越性,在一年的训练中表现十分明显。到目前为止,在儿童少年的训练实践中,我们常遇到的大多数是这种训练方法。
量大强度小的训练和量小强度高的训练对提高运动成绩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果两个儿童少年的自然增长的幅度相等,采用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前期提高运动成绩的幅度大。但是,从多年训练的最终效果来看则往往是一种“昙花绽放”的情况。因为早期采用高强度训练的负作用多数是当少年训练阶段结束时,在进入青年训练阶段时,成绩提高得缓慢或者停滞不前。
在13~14岁的年龄中成绩往往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是有机体自然增长、采用高强度训练和专项训练手段的结果。到15~16岁时,会出现一些缓慢和停顿,这时如果进一步提高强度,采用的手段更为专项化,而同时将训练量提高一倍到两倍时(每周训练4~5次,每次2~3小时左右),不少运动员在这时能达到二级运动员的标准。采用高强度训练可以在不提高量(每周2~3次,5~6小时的训练)的情况下,同样也可以提高成绩,但到高年龄组训练时,再想提高就比较困难了。
到17~18岁时,由于自然增长显著下降了,这时运动成绩往往出现停止不前或下降,尤其是那些运动量较低的运动员更是如此。如果教练员能够在这个时期提高量和强度,同时采用一些新的更加专项化的手段和方法,还可以使成绩达到更高一些。
相反,在少年时期较长时间地坚持“量大强度小”的训练方法,对青少年的多年训练来说是正确而有益的。这就是说,在少年训练阶段,13~15岁年龄组的少年运动员必须注意保持足够的训练量而不宜过早提高训练强度。到中等年龄组时最好保持或稍加大训练量,同时逐渐地提高训练强度。
采用“量大强度小”训练的儿童少年在13~15岁的年龄时,运动成绩是相对较低的,但在16岁时,运动成绩大致可以和“量小强度大”训练方法的运动员的成绩相等。
一般来说,进行“量大强度小”训练方法的运动员在16岁时,应将以前的最大量下降三分之一左右,到17岁时下降三分之一左右,然后到18岁时再提高量和强度,则能保证较大幅度地提高专项运动成绩。
儿童少年训练在年训练量和强度方面的安排也不应该和成人相同。传统的周期训练理论,成年人的训练在冬季准备期进行大运动量训练,而在整个比赛期训练强度逐步提高的同时不断地降低训练量。这和参加比赛以及为了表现高水平专项成绩有关。没有要求14~16岁的青少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他们也不需要这么长时间地参加比赛去创造高水平的成绩。
许多教练员的经验证明:14~16岁的少年运动员,为了在比赛中表现对他来说的高水平运动成绩,只需一周半或两周时间的调整就已足够了。
采用低强度或中等强度而运动量大的训练方法对青少年身体的自然增长有良好的作用。青少年的骨骼、韧带和关节的发展是大大落后于肌肉的发展的。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使关节和韧带受伤。如果采用高强度的训练法,就会加大肌肉和关节、韧带之间的差距,特别是那些条件好,在短时间内成绩提高得快的运动员,更是如此。
关节和韧带的损伤在数次重复以后,容易转为慢性,难于治愈。对青少年来说更为不利的因素是身体的自然增长,往往使伤处负担加重。
关节和韧带的受伤不只是一个强度问题,当突然加大某些训练手段的量时,尽管是用小的或中等的强度完成,也是容易受伤的。如果教练员对此忽视,往往使条件好的年轻的三级跳远和跳远运动员成为平足,而中跑运动员很容易造成跟腱发炎。
早期训练阶段采用低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对韧带和关节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逐步提高速度一力量素质,有利于儿童少年身体的生长发育;第二,大量的低、中强度练习能促使骨骼、韧带和关节功能的很好发展;第三,4~5年以后当显著地提高训练强度和负荷量(由于专项训练的需要)时,这时其运动支撑器官已经发育得比较健全了,能承受大负荷训练而不易受伤。
在少年发育时期,骨骼系统增长得很快,一年能达到8~12厘米,在这期间应特别注意保护骨骼、韧带和关节的正常发育。
低强度而量大的训练方法对掌握和改进专项技术也是有好处的。有经验的体校教练员往往感到:对各集训队中那些成绩比较高的运动员通常在改进技术方面会感到时间不足。这是因为:第一,这些运动员的大部分时间是用到发展身体素质上去了,而这又和高强度训练有关系。第二,高强度训练法在发展素质中所带来的迅速的、跳跃式的提高,使运动素质与专项技术和专项成绩之间出现阶段性的失调现象,这一点在专项训练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儿童少年跳远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提高了30米、60米、100米的跑速以后,有时反而使专项成绩下降了,其原因就是因为在素质和技术之间,以及素质和专项能力之间产生了失调,这种类似的情形在其他项目中也是存在的。
两种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儿童少年的心理也有不同的影响。采用高强度训练法可以使得运动员花费较少的劳动换取较大幅度的提高,因而采用高强度训练法的运动员往往不喜欢从事大运动量的训练,他们对刻苦训练、创造优异专项成绩缺乏正确的认识;而那些采用大运动量训练法的儿童少年,往往是认识比较明确,训练态度比较端正。
为此,我主张在儿童少年的早期田径运动训练阶段,采用量大强度小的训练方法,要重视基本技术的教学与训练研究。
四、结束语
儿童少年早期专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是我国田径运动业余体校应重视的重大研究课题。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田径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运动负荷的组合结构问题,运动素质训练技术化的问题是儿童少年早期专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的核心问题。
(浙江富阳中学)仇先方 名将之约整理推荐
第三篇:运动员训练
关于做好“中小学田径队、小学篮球队、小学生羽毛球队”运
动员训练专项检查的通知
各中、小学校:
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古邵镇教委专门制订了中、小学参加各级体育比赛活动的量化细则,加大了对学校的考核量化力度,同时为更好迎接四月份区运动会提高学校对此工作的重视,能够在各级的比赛中更好的展现我镇队员的实力,要求各校尽快拿出方案组织训练,现将具体检查要求通知如下:
一、检查时间:3月4—8日。
二、检查内容:
1.听汇报。时间为5分钟,由校长亲自介绍学校针对学生训练工作的具体措施及考核量化情况。(校长的汇报材料交检查组一份)
2.查看学校制定针对学生训练工作的实施方案,包括学校的领导小组、教师训练分工、训练队人员名单、针对队员的训练计划及表彰奖励措施等。
3.查看学校对训练教师的考核量化细则。
4.了解参训学生的训练情况。
古邵镇教委
2013年2月27日
第四篇:长跑运动员小周期训练计划
长跑运动员小周期训练计划
星期一:准备活动:3次150m加速跑;200~600m变速跑,总距离5~8km,81%~85%的速度,间歇休息1~3min;整理活动是慢跑2~3km。星期二:16~18km长距离越野跑~1h(有氧性);一般发展练习。
星期三:以3min10s/km~3min15s/km的速度越野跑10~12km;一般发展练习。
星期四:匀速越野跑13~15km(有氧性);一般发展练习。
星期五:准备活动:加速跑5次100 m;1~2km的反复跑,总距离5~8km,85%~90%的速度:训练课快要结束时,1~2次短距离全速跑(练习冲刺):整理活动的慢跑2~4km。
星期六:18~23km的长距离越野跑(有氧性);一般发展练习。
星期日:休息。
中长跑讲究在跑的过程中要匀速。一般情况下都是匀速跑成绩最好但也不排除最后要冲一下。根据自己的训练水平,在比赛起跑时,都要猛冲一下,不要慌,冲几十米就会慢下来。然后,保持自己的速度,最好是跟随跑,就是跟上一个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注意呼吸,要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就是向前跑三个单步,一直保持吸气,再跑三个单步,一直呼气。如果气短,做不到,就改成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注意:嘴不要张的太大,否则,进冷气会肚子痛。如果是400米标准场地,就是两圈,在最后200米时,要用尽全身力气,向前冲,这时可以大口呼吸,直到冲过终点。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根据你的能力,应该采用匀速跑战术:除起跑后加速跑和最后冲刺跑外,途中基本上采用较高速度的匀速跑。呼吸方法 中长跑过程中,人体消耗能量大,对氧气的需要量也大,因此,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很重要的。中长跑途中,为了加大肺通气量,呼吸时采用口鼻同时进行呼吸的方法。呼吸节奏应和跑步节奏相配合,一般采用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或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七、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中长跑时,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身体的需要,跑到一定距离时,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和难以再跑下去的感受。这种现象称之为极点”。这是中长跑中的正常现象。当,“极点”出现后,要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同时加强呼吸,调整步速。这样,经过一段距离后,呼吸变得均匀,动作重又感到轻松,一切不适感觉消失,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次呼吸状态。在中长跑运动中,多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容易发生腹痛情况,主要是由胃肠痉挛引起,此时学生切不可紧张,可用手按住痛的部位,减慢跑速,多做几次深呼吸,坚持一段时间,疼痛就会消失。或者采用跟随跑战术:出发后,始终跟随在领先者或小集团后面,力争在最后冲刺阶段超过对手,率先通过终点。还有跑步的动作:要注意的就是跑步时一定要放松、协调。这就要求建立在正确动作的基础上,脚的着地应用全脚掌着地,屈膝缓冲过渡到前脚掌蹬地。上体正直放松,两臂自然有力的摆动。
另外在提几点建议:
首先,比赛前《从今天到赛前三天》少吃或不吃含糖食物,到赛前三天开始多吃高塘食物,比赛当天吃饭八成饱,要好消化,比赛前30--40分钟可以饮200ML葡萄糖水浓度40%。另外吃三片维生素C。不要吃巧克力。
2、认真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田径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关节和韧带损伤,尤其下肢受伤的机会更多。防止的唯一办法是赛前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越充分越不容易受伤。可在慢跑的基础上对肩关节、肘关节、背腰肌肉腿膝踝关节等部位进行活动,强化肌肉韧带的力量,提高机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防止受伤,就可提高运动成绩。
4、运动或比赛前,学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体力的积蓄,赛前应控制过多的饮食和饮水,更不得饮酒。
5、运动或比赛后,应做好放松活动,以尽快恢复体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对身体各部分进行放松性的抖动、拍打,双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6。等全身发热时才脱外衣
第五篇:合唱组织与训练
童声合唱队的组织与训练
演唱优秀的童声合唱曲,对于孩子们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维的丰富,艺术修养的形成,音乐视野的扩大,聪明才智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在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童声合唱这种艺术形式更受到师生们的喜爱,并把它作为进行美育教育,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智力发展的得力手段。童声合唱艺术不仅可以反映一个学校的艺术教育水平,也可以显示出一个学校学生的精神素质与精神面貌。
童声合唱艺术是音乐、文学与演唱的结晶,演唱优秀的童声合唱曲,对于孩子们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维的丰富,艺术修养的形成,音乐视野的扩大,聪明才聪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
在艺术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童声合唱这种艺术形式更受到师生们的喜爱,并把它作为进行美育教育,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智力发展的得力手段。童声台唱艺术不仅可以反映一个学校的艺术教育水平,也可以显示出一个学校学生的精神素质与精神面貌,因此,童声合唱已成为中小学校常见的一种演出形式。
一、童声合唱类别
根据不同龄的儿童的心理和生理上存在的不同,对事物的理解深度和知识水平不同,可分为“幼儿歌咏队”、“低年级儿童歌咏队”、“小学生儿童合唱队”、“少年合唱队”、“中学生合唱队”等。
少年儿童合唱队是童声合唱队中主要的最常见的组织形式,中小学三年级以上9-15岁未变声的少年儿童组成,一般是采用男女声混合建队,但也有全部由男童或女童组成的合唱队,人数以四十——八十人为宜,声部可划分二到四个声部。
“中学生合唱队”由初中各年级女生组成,也可吸收少数未变声的男生参加演唱,人数多少可于“少年合唱队相似”。如变声期男生较多,则可单独建队,或组成男女混声合唱队。但在曲目的音域上要有所考虑,声部可划分为三个声部,即女高、女低和男生三个声部。
二、合唱队员的选拔 选择合唱队员应坚持合理的标准,它关系到合唱队的演唱质量,关系到合唱队的巩固与发展。也是一个好合唱队最关键的一个基本条件。
选拔合唱队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音乐素质,指音准感、节奏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歌唱能力,有无重要毛病或具备哪些优点。
(二)、嗓音条件,声音本质如何?有没有培养的价值,音色是否与众谐合、统一,是否粗糙、沙哑。
(三)、音域、听音,最高最低能唱到什么音?耳朵音高是否灵敏。
总之,要求声音素质要纯正、动听、音准、乐感良好,声音有一定的亮度,高度,五官端正,善于表演的学生为最佳。
三、合唱曲目的选择
曲目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演出的效果,曲目选择的适当,优秀是合唱成功的一半,相反之,就是“费力不讨好”。
选择曲目应根据演出的需要,如果是有标题的演出,那就要选择1——2首附合标题内容要求的曲目,如果是庆祝演出,那就应选择情绪欢快、内容健康、有较高艺术水平并具有一定民族特色与儿童特点的曲目。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是最主要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曲目的可接受性、多样性,优秀的儿童合唱曲寓教育与审美于形象之中,不但十分动听,有美丽动人的外在形象,而且具有一定意境,感情真势,精神深刻。
四、合唱队的训练
(一)、歌唱技巧训练
童声歌唱技巧训练与成人的歌唱技巧训练在原则上是一致的,但童声由于音域、音色、音量、变声期待方面的特点,在训练方面比之成人的训练又有不同之处。
1、在高音区,要运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歌唱。
例#C的高度,虽然一般的少年儿童都能用真声唱,但从此音起,就可揉进少量的假声,并随着音的升高适当增加声音中的假声成分,这样在过渡到较高音区的演唱时,声音就会自然、连贯、统一。
2、无论高音区或低音区,都要坚持声音的高位置。
高位置指声音头腔中的振动,仿佛是向着远乡呼喊,一般来说,高位置的声音必须经过训练或预习才能得到,首先,在寻找高位置声音时,可以集中精神去体验,努力感受它。通过闭口哼唱向上冲击嗅觉区,就是对高位置声音的寻找与感受,其次,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与振奋的精神,再则要采用一些辅助的方法,如高位置朗诵歌词微笑,嘴角上提,预门的感觉,打呵欠提软腭,以及唱给远方的人听等形象的方法,帮助儿童去获得声音的高位置。
3、应注意引导儿童多用头声歌唱或用真、假混合声来歌唱,要注意少用胸声歌唱。这是因为发胸声时,需要声带及咽腔的剧烈振动,儿童由于生理的原因,难以承受这种超常负荷,而头声则主要运用咽腔上部的小容积共鸣,声带的振动状态是边缘振动或部分振动,负荷较轻,所以针对儿童发声器官比较娇嫩和不断发育变化的特点,采用头声歌唱的训练方法是应提倡的。
4、童声训练首先要着重要求音色的优美与自然,让声音有“飘动感”。
这是童声训练的生命线,怎样达到好的声音?那就是在注意儿童的声音位置,高音区真、假声结合,口形音色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声音的气息控制,一般来说,连音的悠长声音歌唱,对体会气息的控制最为有效,因此,在气息训练上,应多选一些有这方面特点的歌曲。
(二)歌曲排练的步骤
1、练声 合唱前的练声就象在执行任务之前,对大家有一个统一要求,统一布置一样,为合唱作好准备。目的:使全体合唱队员获得声音的高位置,开喉练习胸腹式呼吸,正确的咬字吐字,找共鸣腔,使声音清彻透明,位置更高,气息更深,感情更为洋溢。
练声千万不要走过场。每次练习都应该有清楚、鲜明的目的,而且每次都要向学生扼要地讲解明白,以便在练习中努力去完成它,这是演唱技巧训练不可缺少的方式。
2、范唱
范唱是教师对排练的歌曲做示范性的演唱,它对学生了解歌曲,掌握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的内容,激发学唱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教师对所教的歌曲要非常的熟练,以饱满的情绪,准确的咬字,吐字与速度、力度的变化,完整而鲜明地表达与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
3、学唱
首先是集体视唱曲谱,让全体合唱队员视唱每个声部的曲谱,而不是只唱自己声部的
曲谱,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各声部曲谱的不同,如曲调进行的方向,主次声部、哪些是和声,哪些是复调等,从而了解节奏的异同,以及声部进出的先后区别。
视唱曲谱后,即可分声部唱词,教师要分别指导各声部练唱,其余声部则轮流休息或以训练一个声部为主,其它声部轻声哼唱自己的旋律,逐步熟练自己的声部在合唱中的作用。
分声部练唱歌词后,不要急于合唱训练,一定要使各声部对自己演唱的旋律,无论在音准、节奏、托腔等方面都十分熟练,而任何声部插入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合唱排练。
4、艺术加工
歌曲熟练之后,各声部配合也比较谐合了,歌曲可完整地从头至尾的演唱下来,这时,就要进行艺术处量。(1)、统一音色
为了提高合唱的声音效果,首先必须要求合唱队在声音方法上统一,比如大家都用高位置声音歌唱,在口形上都要求“微竖”状,在唱高音时要求深吸气,面带微笑,嘴角上翘,声音位置找头腔共鸣,尽量做到声音方法的整齐一致。
此外,音质的刚与柔,声音的连、断、起音时的强与弱,都应尽量做到统一,尤为重要的是声部内的统一,因为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合唱队集体音色的统一。
(2)在速度、节奏、力度上要整齐
合唱各声部在速度上如果有慢、有快,特别在需要变化速度时(如渐慢、突快等)如果参差不齐,那么在音的时值上就会有长、有短,这将会破坏合唱的效果。
如果两声部旋律的节奏不同,那就更要注意各声部节奏的特点,两声部音的时值长短关系,第二声部从第一声的第几拍进入什么时候结束,每段需要怎样的力度演唱,指挥教师要了如指掌,运用自如,严格要求,按照作品的速度,力度,感情标记等,充分地表现作品。
(3)情感的统一
每一首合唱作品,都表达一定的情感,并需要用不同的情绪来表现,如活泼、欢乐、豪迈、雄壮、真挚、抒情等。要完整地表现一首歌曲,首先应引导、启发学生理解作品,然后是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第三是以情带声,进行动人的艺术表演。这三方面可简化六个字,即“理解”、“进入”、“表现”三者的关系是:“理解”是“进入”的基础或先决条件;“理解”又是“表现”的根据。不“进入”歌曲的意境中就无法“表现”没有“理解”也就无从“进入”,当然也无法“表现”,有“理解”才能“进入”,才能充分地进行“表现”。
歌唱表现可分两个方面,一是要有富有感情色彩的歌声,二是要有生动、自然的面部表情。当然,新颖的队形,服务及少量的形体动作,舞台布置、灯光等谐和地配合起来,就构成了童声合唱的艺术表现。总之,歌曲排练或熟时,不仅要求能熟练地背唱,而且是感染力强,激动人心的富有艺术表现力的演唱,使演唱作为精神食粮滋养着合唱队员的心灵,同时也丰富着广大听众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