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法院对证据的审核判断研究与分析
谈法院对证据的审核判断
饶培杰
一、概念和意义
审核判断证据是审判人员围绕诉辩双方的主张,对证据材料进行审查核实鉴别真伪分析证据之间以及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联,确定其真实性和证明力,从而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活动。
审核判断证据是诉讼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既牵涉诉辩双方的主张能否得以实现,影响案件的最终走向;又能反映出审判人员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否合法、公开、公平、公正。审查判断证据是审判人员独立的思维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产物,这一过程赋予了法官大量的自由裁量权。《规则》出台前《民诉法》的规定过于粗疏,法官在审判实践中权力过宽过大,认证说理过于简单,诉辩双方对裁判的结果赢的不明白,输的更糊涂。因此有必要从立法上设置相应的制度,加以限制;表明法官在审核认定证据方面的自由裁量权受规则的约束从而使裁判获得正当性,这样可以提供一个让当事人信任和沟通的渠道,从而信服裁判的合法性、合理性。引导当事人以及社会公众根据法院的解释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力图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内容的要求,使经济交给活动具有可计算性和可预测性。由此可见审核判断证据的重要。
二、原则
《民诉法》只规定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是查核实证据”没有明确规定民事诉讼证据判断原则。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操作中进行证据判断的问题,防止法官滥用职权,防止法官心证的隐密化,并保障法官独立办案,是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对此《规则》第64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适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它确认了法官根据良知、理性、经验法则和逻辑推理原则。这一原则从司法伦理角度对法官审查判断证据提出了以下要求:
1、秉持职业道德。法官具有职业道德是司法公正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司法的目标是追求正义,从雅典的民主制度和罗马王朝到现代的市场经济社会,确立法治的权威莫不需要德行和法律素养都很杰出的法官队伍。尽管对正义的理解不同,但是同一时代的法律共同体大概有比较一致的社会意识和背景,因此主流社会对正义的理解应该是比较一致的。法律要变成有生命力的东西,需要法官来解释和适用。法官的正义感、廉洁与否、个人的好恶偏见等因素对于司法判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亚里士多德说过那些想学习高尚和公正的人,也就是想从事政治事物的人,最好是从习性或品德开始。司法者操民众所赐的正义之剑,如果用来谋私利,就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法官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行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
2、遵守逻辑推理及生活经验法则。逻辑推理及生活经验法则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理性”。法官应当是一个理性人,通晓法律思维逻辑的一般规律,按照三段论的逻辑形式来进行的。也就是说,法官首先认定事实(小前提),后适用法律(大前提),最后做出判决(结论),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过程中,逻辑推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逻辑是法律思维的重要工具。它要求法官确定、一贯地适用法律。虽然它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但能够保证法律推理过程的正确性。正如博登海默所言“法官有责任按照某一明显应适用于一个诉讼案件的法律规则来审判该案件。在这种性质的情形中,形式逻辑是作为平等、公正执法的重要工
具而起作用的。它要求法官始终如一地,不具偏见地执行法律命令”。经验法则是法官依照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反映事物之间内在必然联系的推理作为认定待证事实的根据的有关规则。也就是说法官结合日常生活中亲身经历所领悟的或借助相关信息资料而取得的知识,对有关事物的因果关系或一般形态进行归纳,得出对案件事实判断起作用的理性认识。它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以及科学实验中通过客观外界普遍现象与通常规律的一种理性认识,是不证自明的。司法审判上的经验法则的特殊性,表现为法官根据那些不证自明的经验作为法律逻辑的一种推理方法。
3、心证公开原则。诉讼的实出特点在于它的法律强制性,国家的意志在诉讼审判过程和结果中部得到最大程度的张场,当事人的意志受到最大程度的限制,所以这样的裁判,结果要获得被裁判者和社会的认同,没有充分的说理过程是行不通的。在裁判文书中阐述法官的心证与审理过程,目的是为了使法官主观认识客观的过程明确化,证据认定可操作化,实现程序的公正,表明法官认证的过程并非随心所欲,是受主客观因素诸如常识经验、演绎、推理、反证等约束才使裁判结果获得正当性。因此,尽管当事人追求不同的诉讼目的,但只要法官秉持正义的理念裁判,并将心证公开,就必然能确立司法权威。
三、方法
1、逐个审核判断方法
逐个审核判断证据,可认识某个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存在何种客观联系,由此判断其是否具有证明力及证明力的大小。对此《规则》第65条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归纳主要如下:
⑴、审核认定证据是否原件、原物,复印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原件、原物属于原始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不易伪造。复印件、复制品属于派生证据,是从原始证据 派生出来的证据,在不能与原件、原物相核对的情况下,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⑵、审核证据与案件事实是否相关。证据与需要证明案件事实之间有关联则有证明力,无关联则无证明力;缺乏关联性的证据,也就欠缺证据能力(即证据资格)法庭不必调查。在交换证据的阶段,一般应当确定证据有关联性。
⑶、审核证据的形式、来源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证据的形式是否具备法定的形式,手续是否完备,以确定其真伪。证据的收集程序是否合法。《民诉法》和《规则》规定了具体的程序。证据收集是否合法,直接影响着证据内容的真实性和证据的可采性,因而在审查证据的合法性时,应着重查明收集证据的程序是否合法。
⑷、审核证据的内容是否客观真实。当然这种真实是法律真实,并非真正的客观真实。客观真实是司法证明活动所应追求的终极目标,法律真实要求裁判人员适用证据认定的案件事实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视为真实的标准即可。
⑸、审核证人或提供证据的人与当事人有无利害关系。《规则》第77条指出“证人提供的对与其有亲属关系或者他密切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有利的证言,其证明力低于其他证人证言”。
2、综合审核判断方法
一个案件往往有多个证据,而且相互间可能相互印证,也可能相互矛盾,所以有必要通过庭审质证以及法官核实判断证据,结合全案证据,对所有证据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以及各个证据证明力的大小进行判断,并就案件事实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具体讲,方式有二:
⑴、审核判断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联性。无关联,在证据交换环节就应剔除。同时,还应该从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联系的形式、性质和可确定程度方面进行审查、判断。
⑵、审核判断各个证据之间的联系,从证据之间的联系中审查判断,才能甄别其伪,确定证据的证明力。在综合审查判断过程中,不要被证据之间表面一致所述惑,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矛盾。随着问题和疑点的不断被揭露,证据的真伪被鉴别,证据与案件事实的联系被揭示,法官就可以形成正确的心证,认定的事实可以最大限度地接近客观真实。
第二篇:诉讼证据制度改革与司法公正研究与分析
诉讼证据制度改革与司法公正
高大伟
提要: 在我国的审判方式改革中,诉讼证据制度不断趋于完善。然而,在不断推进法治的进程中,诉讼证据制度的不足和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从而不利于深化司法改革和实现司法公正。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诉讼证据制度改革,从而促进司法公正和法治秩序。
诉讼证据制度是司法过程的重要环节。我国正在努力建设法治国家,深化审判方式改革,促进司法独立和公正也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因此,诉讼证据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也必然日显迫切。
一、我国诉讼证据制度的弊端和不足
1.当事人举证没有时间的限制
举证期限问题是审判实践中遇到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法律对法院审理案件有审限的限制,但对当事人的举证期限则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审判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当事人在诉讼的各个阶段都可以提出证据,使相当一些当事人在庭前故意不提交证据,而在庭审中突然提出新证,或只在二审中才提交关键性证据,以达到“突袭”对方当事人、限制对方当事人的答辩权或上诉权的目的。由此往往导致遭受“突袭”的当事人在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中由于对“新证据”缺乏了解而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进而有可能影响到法院裁判的公正性。二是拖延诉讼,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增加诉讼成本。当一方当事人在法庭上突然提出“新证据”时,对方当事人自然不愿处在被动地位,其通常要考虑用一定时间对对方的“新证据”进行分析研究,并力求找到能够作为反驳意见的相关证据材料。由此产生的后果是,该当事人向法院提出延期审理的要求,而这一要求是合法的,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在个别情况下诉讼就有可能无限期地进行下去。这样,不仅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而且扰乱了法院的正常审理秩序,降低了审判效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院公正司法的形象。
2.举证责任不清
实践中,法院为了查明案件事实,过多地主动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甚至包揽调查取证,致使不少案件在收集和提出证据方面存在较大的任意性和随意性。这不仅造成了个案中当事人之间心态的不平衡,而且使一些当事人认为法院有意偏袒一方,进而怀疑法院裁判的公正性。同时,由于法院力量与任务的矛盾日益突出,尽管审判人员疲于奔命,而案件仍然大量积压。另一方面,助长了当事人提供证据的惰性和对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依赖性,从而导致诉讼责任不清,使当事人负举证责任的法律规定没有得到真正贯彻。
3.鉴定的效力认定比较混乱
在司法实践中,鉴定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对同一专门性问题存在着多头鉴定、重复鉴定的问题;二是鉴定结论互相矛盾,造成众多案件难以及时下判;三是鉴定、勘验人不出庭接受质询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审判工作的开展;四是鉴定的提起程序混乱,有诉讼前的鉴定,也有诉讼中的鉴定,有法院提起的鉴定,也有当事人委托的鉴定,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鉴定效力的认定。
4.证人不出庭问题严重
目前,法律只规定了证人出庭作证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但对其出庭的费用如何补偿、其人身安全如何保护等等,均缺乏明确规定。实践中,证人拒不作证,或即使作证,出庭率也极低。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证人证言作为证据的认定效力。
5.法庭质证与认证等做法不统一,有损法庭审判的严肃性
各法院对法庭证据的出示和质证上标准不一样,有的法院对于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全部出示,有的是有选择出示;在质证方式上有的采用一证一质,有的采用综合质证;证据在裁判文书中的表述不一,有的详细表述,有的综合表述,有的仅仅列举了证据名称便得出“足以认定”的结论。无法反映法院对证据的分析和采纳的过程,使当事人难以相信裁判的公正。
二、深化证据制度改革,促进司法公正和效率
1.关于法院调查取证与当事人举证的关系问题应当淡化法院调查取证的职权主义,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法院一般不主动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法院的职权调查取证活动应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而启动。只有在当事人已充分举证,对于影响查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经过庭审质证仍无法认定其效力的情况下,法院方可依当事人的申请调查收集证据。一般情况下,调查收集证据的内容不得超出当事人申请的范围。
2.关于举证期限问题
鉴于目前我国的法律规定,可以采用当事人协商的方法解决:一是由当事人对举证期限进行协商,法院确认后,由诉讼各方共同遵守,当事人协商的举证期限应在开庭日之前;二是在当事人协商不一致时,可根据案情的需要,由法院在合理的期限内指定举证期限;三是如果当事人在上述期限内提交证据确有困
难,可以向法院申请延期,是否准许由法院决定。应处理好当事人在上述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交证据时的一、二审之间的关系,充分保护及时举证一方当事人的权益。
3.关于证人出庭作证问题
一是将证人出庭作证作为当事人举证的一部分,规定证人除正当理由外,均应当出庭作证,并将“正当理由”予以明确限定,加重提举证人的诉讼方的责任;二是在现有条件下,尽量落实证人出庭作证所产生的必要费用,规定“证人出庭作证所产生的误工费、交通费、住宿费等必要费用,证人要求补偿的,由法院审查决定,并计入必要的诉讼费用,由申请证人到庭的一方当事人先予支付,法院根据双方过错程度予以判定”。
4.关于鉴定、勘验问题
侧重解决鉴定的程序问题,增加当事人对鉴定结论的认可度。主要是通过尊重当事人合意意志、减少法院职权的方式实现,规定鉴定机构的确定由诉讼双方共同选择,同时增加对有争议鉴定结论的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的规定。
5.关于建立证据交换制度,突出证据公开性问题
近年来,各法院积极实践,在知识产权、民事、经济和行政审判的普通程序中尝试适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是使诉讼各方对对方的诉讼证据情况在开庭前能有基本了解,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诉讼一方在法庭上搞“突袭”;二是有利于法院裁判的公开透明,增强了当事人对法院判案的信任度;三是有利于案件的快速审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判效率;四是促进了当事人间的和解,使相当一些纠纷在开庭前可以得到解决。
6.关于证据的法庭质证与审查认定问题
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证据的质证与审查认证公开性不够。因此,应围绕民主、公平、透明和效率原则,根据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做出规定:一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所有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公开出示,并由诉讼双方在庭审中进行质辩,凡未经法庭公开出示和质证的证据,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二是突出证据认定与否的说理性,明确证据经过诉讼双方质证后,法院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对之做出认证,说明认定与否的理由,并在法律文书中表述;三是强调认证包括当庭认证和判决书中的认证,并对适用简易程序、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的当庭认证及操作进行规定。
通过这些证据制度改革,可以推进审判方式的完善和司法公正,从而为法治国家的建立提供基础和保障。
第三篇:法院对诉讼代理权的审查研究与分析
法院对诉讼代理权的审查
王 园 白丽娜
诉讼代理是诉讼法中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为了保障和促进当事人依法行使诉权,方便当事人诉讼,但在审判实务中,有的代理人没有获得代理权却代理他人进行诉讼,规避法院对其诉讼代理权的审查,导致法院的审判活动发生错误。这不仅对法院的审判和执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浪费了司法资源,也使当事人的利益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害。为此,笔者认为,虽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法院应当对诉讼代理人是否取得代理权进行审查,但为了维护司法权威性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在司法实践中法院有必要建立诉讼代理权审查机制,规范对诉讼代理人代理权的审查。
一、法院如何建立诉讼代理权审查机制
诉讼代理权的权利内容因诉讼代理的类型不同也可分为法定诉讼代理权和委托诉讼代理权。下面,笔者将针对两者各自的特点分别阐述法院应对其确立的审查机制。
(一)法定诉讼代理权的审查机制
法定诉讼代理是专门为无诉讼行为能力人设立的一种诉讼代理制度,其代理权产生的基础是民事实体法规定的亲权和监护权。故在法定诉讼代理时,代理人处于与当事人类似的诉讼地位,其既可以代理当事人处分诉讼权利,也可以代理当事人处分实体权利。法定诉讼代理人所为的一切诉讼行为,均应视为被代理人本人所为的诉讼行为,与被代理人本人所为的诉讼行为产生同等的法律效力。因此,法定诉讼代理人
代理当事人进行诉讼时,只需向法院提交身份证明以及同被代理人之间存在的监护与被监护关系,经法院审查属实并记录备案,诉讼代理权即告成立,代理人便可以进行诉讼代理活动,而无须另外办理诉讼代理手续。
(二)委托诉讼代理权的审查机制
与法定诉讼代理相区别,委托诉讼代理适用于代理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进行诉讼。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取决于委托人的授权。对于委托诉讼代理,笔者认为应建立如下审查机制:
1.诉讼代理人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关系到当事人对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处分,以及诉讼结果的承担,为避免日后因委托范围和权限不清发生争议,影响判决、裁定和调解的执行,委托诉讼代理人必须用书面形式且要由当事人亲笔签名或者盖章,以表明委托诉讼代理人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当事人对诉讼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的诉讼活动负责。律师受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其必须向审判人员出示本注册的《律师执业证》、所在律师事务所公函和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法律工作者则必须向审判人员出示本注册的《法律工作者执业证》、所在法律服务所公函和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其他组织或公民所在单位推荐的人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应提交本人身份证、所在单位出具的其与案件当事人之间关系的证明以及单位推荐证明,由司法行政部门先行审查并出具“同意函”,再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后参与诉讼。另外,法院应当对委托他人担任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本人进行确认并告知相关法律后果。同时,也应当赋予诉讼对方当事人异议权。当然,异议的提出必须佐有相应的证据并遵循一定的程序。
2.授权委托书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根据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诉讼代理行为对委托人利益影响的程度不同,委托人对诉讼代理人的授权分为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两种。一般授权时,诉讼代理人只能代理一般的诉讼行为,而无权处分委托人的实体权利。所以要求当事人必须在授权委托书中记明代理事项,如果授权委托书没有特别注明代理权限,只写“委托某某代理诉讼”,视为代理人有权为一切处分实体权利以
外的诉讼行为。诉讼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者上诉的,必须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授权委托书中没有注明的,诉讼代理人的行为无法律效力,人民法院不予承认,当事人也可以不接受。
3.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限变更或者解除,当事人应当书面告知人民法院,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对方当事人。所谓委托诉讼代理权的变更,是指委托诉讼代理人取得诉讼代理权后,在诉讼过程中,委托人基于一定原因,扩大或者缩小原来的诉讼代理权。导致委托诉讼代理权解除的原因有:第一,诉讼结束,代理人已经履行完毕诉讼代理职责;第二,代理人死亡或者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第三,被代理人死亡;第四,被代理人和代理人双方自动解除委托诉讼代理关系。变更和解除委托都涉及到代理人诉讼行为的效力,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诉讼的正常进行,当事人必须将变更或者解除诉讼代理权限的情况通知人民法院和对方当事人,如果没有通知,委托诉讼代理人依照原来的代理权限所为的行为,当事人应当承担其法律后果。
二、与法院对诉讼代理权审查相关的其他问题
(一)诉讼代理权审查不能时法院能否缺席判决
审判实践中,当事人本人未到庭,但他的法定代理人或委托代理人到庭参加了诉讼,通常也视为当事人到庭。但有些情况下,当事人本人未到庭,法院又无法对诉讼代理人是否有代理权限进行实质审查,此时能否认定为当事人缺席?有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诉讼代理人无代理权限,人民法院据此作出的判决,则违反了法定程序,剥夺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如当事人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应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如系生效判决,则应按审判监督程序可以再审纠正。故此,为避免浪费诉讼资源应认定为当事人缺席,依法缺席判决。
笔者认为,此种情况下不能认定为当事人缺席,理由如下:立法上设立缺席审理和缺席判决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事人一方未到庭或者中途退庭的情况下,在程序上法官如何对案件作出处理,它是与对席审理
和对席判决相对应的。由于当事人的缺席,使得诉讼程序无法正常进行,而由于诉讼代理人的参加,上述问题得以解决。所以有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就不存在缺席的问题,而不管当事人本人是否到庭。虽然此种情况下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可能有瑕疵,但从保护当事人利益的角度考虑,法院不应当轻易缺席判决。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其首要任务即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所以不能因为怕浪费审判资源而在审查不能的情况下作出对当事人不利的判决,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当然,笔者不排除在有些情况下,当事人出于恶意,没有法定事由却不配合法院进行代理权的审查,事后又以诉讼代理人没有代理权为由提起上诉或者申诉。此时,法院基于合理怀疑,可以在告知当事人相关法律后果而当事人仍然拒绝配合的情况下,作出对其不利的判决。此外,审判实践中还存在当事人故意制作虚假的授权委托书,在法院作出对其不利的判决时当事人即以此为由提起上诉的情况。笔者认为,只要一审法院在审查时授权委托书表面上真实有效且当事人也已确认,即使授权委托书事实上是虚假的,案件也不宜因此发回重审或者全部改判。
(二)异地代领执行款物须办理授权委托书的公证手续
执行款物的兑现实为当事人权益保护的最后一道关卡,故笔者认为,非有法定事由,当事人应当亲自到法院领取。案件审理或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异地当事人本人不到庭,而以传真方式出具授权委托书委托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或代领执行款物的情况。但是,以传真方式出具的授权委托书的真实性往往难以审查,若要求当事人亲自到法院确认又必然会给当事人造成一定的不方便。故笔者建议,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要求当事人到其所在地的公证机关办理授权委托书公证手续,法院以此来确定其真实性。同样,若有法定事由,当事人授权他人代领执行款物的,也需到公证部门办理相关公证手续。这样,既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避免了法院重复执行所带来的司法资源浪费。
(三)设立对无权代理诉讼行为的处罚
由于诉讼代理人的无权代理,影响到法院判决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干扰了司法公正,因此,对无权代理而恶意进行诉讼的代理人,应当制订相关的法律条文予以惩处,而不应该只是对裁判进行否定或启动审监程序。同时,法院除依法对无权代理的诉讼代理人进行处罚外,若无权代理的代理人系律师或法律工作者,还应当向有关惩治机构提出司法建议,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停止执业的处理决定。
第四篇:法院判决对证据认定的问题
法院判决中对证据的认定及存在的问题
1、香港警方提供文俊林任职华美、劲锋公司聘用为独立董事任职书。为什么易振声担任三家公司董事长的问题只字不提??
2、货运收据、汇票、任职书、华美公司函件、华美公司担保函上文俊林的签名的刑事科学技术鉴定结论。
哪个机构作出的鉴定,鉴定书的编号??是否真的是文俊林签名??
3、华美公司与地毯公司合同。
为什么受益人为易振声担任董事长的劲锋公司?
4、易振声代表普创公司、文俊林代表华美公司向地毯公司出具的保证函。保留变更数额的信用证是谁提出的?谁是幕后?
5、地毯公司按“文”的要求向劲锋公司出具收货证明、地毯公司向中行出具承兑函。
怎么证明是文俊林向地毯公司提出的要求?
6、地毯公司证明信用证项下单据均由文俊林提供给地毯公司。单据由文俊林提供,办理单据以及单据上的签名是谁?
7、文俊林向易振声出具条据证实文俊林收到3470000元港币、取消担保。文俊林当庭认可是自己所写,为什么作为三家公司董事长的易振声让文俊林写条据?文俊林仅仅是聘用的独立董事,易振声为什么不让公司直接加盖公章?
8、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存款单据,劲锋公司将3470000转入华美账户。为什么要在易振声作为董事长的两家公司之间倒账?
9、地毯公司闫庚琴证言。
仅仅能证明签约及索款的过程。证据的价值??
10、地毯公司邵育才证言。
证据的价值??
11、地毯公司田敏证词。
可信度?????
12、易振声证词。
可信度?????易振声作为三家公司的董事长1995年就与地毯公司发生业务往来多年,“其不认识地毯公司的任何人。” ???
13、中国银行甘肃分行证明 美元折合人民币对价。
14、海关证明,未发生来料加工业务。
15、提取笔录(文俊林家产抵偿案款)。
为什么用文俊林个人的家产抵付案款?真正获取504000美元的受益人是谁??
16、文俊林侦查阶段供述,信用证议付后用于经营活动。
为什么不去海关查证护照?
17、事发时文俊林不在香港而是在菲律宾,有护照证明。
文俊林作为被聘用的独立董事,在华美和劲锋均无实际股份,用上述案款进行经营活动是否要征得董事长易振声的同意?
案款究竟是最终到了哪里?款项是如何处理的?为什么不请香港警方进行司法协助查询案款的去向??
第五篇:刑事诉讼证据的认证方法研究研究与分析
刑事诉讼证据的认证方法研究
刘思源 何军
证据是整个诉讼活动的基础和核心,也是诉讼实务中最实际的问题,因为证据同诉讼任务的落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刑事诉讼中,要实现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做到准确惩罚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不枉不纵,正确执行刑事法律,关键在证据。只有经过查证属实的证据材料才能作为揭露犯罪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据材料在案件中采信使用。同时,案件的事实需要运用证据来证实,而能够真实再现案件的客观事实的证据,不可能是单一的,它需要由多个证明方向一致的证据形成的证据体系来完成。为此,在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为了各自的立场和主张,均积极地收集各类证据,这些证据能否被采用,就需要法官在对单个证据逐一审查的基础上对全部证据加以综合分析和判断。法官怎么从这些证据中提炼出能够客观真实地反应案件事实的证据,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
一、刑事诉讼证据认证的涵义和认证对象
刑事诉讼证据认证的涵义是指在审判阶段,只有经过法庭审理并查证属实的证据材料才能作为裁判的依据,任何未经法庭审理的证据,无论是否客观真实均不得作为裁判的根据,包括控辨双方在休庭后补充调查的证据材料以及法院自行收集的证据材料在内。
一般认为,法官所认证的对象,应当具备证据的三大要素,即证据的三性——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三者应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所谓客观性是指证据事实必须是伴随着案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而遗留下来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事实。所谓关联性是指由某一证据所决定的与待证事实之间
具有产生某种内心倾向性的感知状态。所谓合法性是指证据只能有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察人员依照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进行收集、固定、保全和审查认定。客观性和关联性是证据的内容,合法性是证据的形式。证据的内容需要通过诉讼程序加以审查、检验和鉴定来确定。合法性是实践真实性和相关性的法律保证。
二、刑事诉讼证据的认证方法
(一)综合比较分析法
所谓综合比较分析法, 是指综合案内全部证据和据以认定的案件事实, 在其相互关系中进行比较,从而发现矛盾、分析矛盾的方法。
综合认证证据,不能将证据脱离与其他证据的关系,脱离它们与案件事实的关系,片面地、孤立地进行,而要通过全面比较分析案内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结论之间的关系,全面地、综合地进行。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查明证据本身、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所认定案件事实的结论之间有无矛盾,有了矛盾,就要分析矛盾,掌握矛盾的症结所在,以便排除矛盾,使全案达到协调一致性。
综合认证证据, 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主要是将全案和所认定的事实, 用下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1、逐一鉴别法
所谓逐一鉴别法,是指法官对于当事人提供和法定的侦查起诉机关收集到的与案件事实有关的证据逐一地进行单个审查,判断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方法。逐一鉴别法是对证据进行认证的常见形式,它通常作为对有关证据加以初步筛选、审查和判断的必要手段。这种方法要求认证主体针对单一证据的特征、性质、表现形式等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是否符合人之常理,是否有违自然定律加以识别和判断,从而得出相关认证结论。对单一证据本身进行比较分析,查明证据本身有无矛盾。这主要是要查明证据内容与形式有无矛盾。
2、相互对比法
所谓相互对比法,是指法官在对涉及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具有可比性的证据进行认证时,根据事实的本质特长或内在属性的同一性原理对证据进行相互的比较,查明证据与证据之间有无矛盾,从而确认其具有不同性质结论的方法,如将刑事案件同案被告人口供之间、口供与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之间,物证、书证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之间相互比较,以便查明有无矛盾。
采用这一对比的认证方法的前提:一是基于事物之间的差异现象,这种事物之间的差别性的内在原因,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二是作为对比的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证据之间必须具备可比性,这一可比性是由这些证据均与案件事实具有某种关联性所决定的,即都是能够用来证明案件中某一事实或事物的,否则是无法产生相互比较的必要基础,也就必然得出错误的结论。相互对比法是法官在对案件事实进行认证时所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3、综合认定法
所谓综合认定法,是指法官将涉及对案件事实有关的所有证据加以综合性分析、判断,以认定证据之间以及证据与所认定的案件事实结论之间是否相互照应、协调一致的认证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某一事实的认定,仅凭审查某一个证据是否具有真实性,无法达到确认案件事实的目的,只有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加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确认其真伪。只有通过综合考察所有证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系,才能对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认定。综合认定法就是通过注重对所有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分析出现矛盾的原因,正确地解决这些矛盾。这一印证过程既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也是证据的真伪被鉴别,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内在的必然联系被揭示的过程。在实践中,进行综合认定,一般是与制作阅卷笔录相结合的。一般而言,先将案件的基本事实分解为若干基本项目,如刑事案件的基本事实可分解散为如下几项:犯罪嫌疑人、作案时间、地点、犯罪动机和目的、作案手段和方法、犯罪对象、犯罪情节和后果等等。
综合比较是发现矛盾的基本方法。一般而言,证据与证据之间存在矛盾,就说明有关证据中有不确实的成份。证据与案情结论之间存在矛盾,就说明证据有不确实或不充分的因素。要排除矛盾,就必须调查研究,以达到 “去伪存真”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目的,而不能局限于对案卷材料本身的分析思考。更不能以是否符合自己的先入之见作为取舍证据的根据,以“合理想象”来排除矛盾。
需要提出的是,对于“矛盾”和“一致”不能作机械的和表面的理解,而应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我们要求排除矛盾,达到全案的协调一致性。但我们不能要求全案绝对不能有任何一点矛盾,全案要绝对协调一致,更不能满足全案表面上的无矛盾性和协调一致。我们要求在基本事实、基本证据上必须排除矛盾,达到协调一致性。
实际上,“矛盾”有“合理矛盾”和“非合理矛盾”之分。所谓“合理矛盾”是指由于人们的感知、记忆、表述的误差或记录不准及客观因素的影响,使提供的证据在某些细枝末节上与事实不符,由此造成的矛盾。这种矛盾实质是表面上的矛盾,而它往往说明实质上的一致。例如,某被害人说“那个犯罪分子估计有一米七三”,经辩论指出,某甲即是那个犯罪分子,但某甲实际身高是一米七五。这就应视为“合理矛盾”。相反如果被害人说“那个犯罪分子身高肯定是一米七五”,而结果一丝不差,这有时倒应当引起怀疑了。所谓“非合理矛盾”,是指实质性的矛盾,根本性的矛盾,这种矛盾是由证据的虚伪性造成的。例如,有一伤害案,伤害诊断为:“右肘粉碎性骨折”,但证人证明,他在案发当晚用右手吃饭、抽烟、喝茶,活动自如,第二天清晨他又将自己的“28”型自行车从室内搬到室外,并骑车外出,而咨询骨科专家得知“右肘粉碎性骨折”的特征是“疼痛难忍”、“不能持重”。这样的矛盾显然是非合理矛盾,必须排除。后查明是他借用别人的X光片子作的伪证。当然,“合理矛盾”和“非合理矛盾”有时很难分清,而要分清,就必须查明造成矛盾的原因,而不应主观擅断。
此外,“一致”也有“合理一致”和“非合理一致”。所谓“合理一致”是指实质上的一致。“非合理一致”是指表面上的一致而掩盖着实质上的不一致。例如,某一破坏电力设备案,三共同被告为兄弟三人,他们共作案10余起,共偷割光线20万米,老大作为主犯被一审判处死刑。二审中经查阅案卷,全案
口供与证言、物证等均一致。有若干起案件三被告人交待的情节几乎一字不差。后查明,这种一致是三被告统一口供往老大身上推卸罪责、讯问中有诱供现象所致。老大并非主犯,而改判死缓。若为本案中表面上的一致所迷惑,不能通过调查透过表现上的一致看清掩盖着的实质上的不一致,就会对案件作出错误的判断。
(二)调查取证法
调查取证法,是指法官通过有针对性的进一步调查取证而进行验证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具体作法通常是:
1、先根据已有的证据或已作出的事实结论,推断应当存在或不存在某种事实;
2、深入实践调查收集有关证据,看存在或不存在该项事实;
3、根据存在、不存在该项事实,对原证或原结论的真实性进行验证。
(三)对质法
对质法是指法官为了确认某一事实的真实性,而依法组织了解该事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就有关事实情况进行相互质询、询问的活动。
对质通常是在当事人与证人、被害人之间或证人之间、证人与被害人之间进行。
对质的前提是有关人员均声称他们对某一事实的陈述是真实可靠的,而他们的陈述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在对质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对质之前必须个别详细询问有关人员,并做好相应笔录。
2、对质时,先让对质人员对所了解的有关事实分别陈述;然后让他们各自对对方不符合事实的陈述提出质问并说明其不符合事实的根据和理由,由对方回答和辩驳;主持质问的人员也应抓住争执问题,对双方分别进行质问。通过对质,暴露矛盾,掌握矛盾的症结所在,解决矛盾,或掌握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以便进一步调查核实,使矛盾得到最终解决。
3、对质的情况,应详细作好笔录。
4、对质应慎重进行,并作好充分准备,尤其要作好对质的计划,严防以对质为名,使有关人员互相串通案情、或相互影响作证内容。
(四)辨认法
辨认法,是指由证人、被害人、被告人观察向他出示的客体,以便使其确定该出示的客体是不是以前观察到的那个客体所进行的活动。
辨认的前提条件是有关人员确信观察到过这个客体,记着其外部特征,并可以认出这个客体。作为辨认的客体,可以是人、物或有关照片、录相,或牲畜、尸体等。但如果辨认人与被辨认人很熟悉,并知道被辨认人的真实姓名,那么,辨认一般就失去了意义。
在实践中,法官组织辨认应注意如下几点:
1、对辨认人应事先进行详细询问,询问他以前观察到某人或某客体物的具体情况,尤其是他能辨认出此人、此物等所根据的标志和特征。并告知辨认人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
2、辨认前应制订辨认计划,确定辨认的目的、步骤、方法与注意事项。
3、除尸体和整容照片外,辨外前不能让辨认者见到辨认对象。
4、除尸体和整容照片外,辨认时应采取混杂辨认原则。混杂的对象要与辨认对象相类似。混杂辨认的对象必须在三个以上。
5、组织三人以上进行辨认时,要分别单独进行。
6、辨认中,主持辨认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暗示、诱导。
7、辨认过程与结果要详细记于笔录,并由主持辨认人员和辨认人签名。
辨认的结果可以用断言方式或推测方式来确切表达。对辨认的证据价值不能估计过高,不能机械地理解,原则上只能起辅助性、参考性的证据作用。
(五)鉴定法
鉴定法是指法官对涉及专门知识的有关专门问题,通过指定或聘请鉴定人进行鉴定或要求重新鉴定、补充鉴定予以查明的方法,凡涉及必须查明的专门性问题,必须由鉴定来解决。
(六)现场实验法
现场实验法,是指法官为了验证某一现象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能否发生,而依法在相同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现场实验的方法。现场实验的目的可以是为确定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关人员能否看到、听到、感到有关声音或形象;确定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否发生某种现象,或有关人员能否完成有关动作;确定用某种工具是否会留下有关痕迹等。
现场实验应当遵循一定原则:
1、重要的实验应有必要的审批手续;
2、应尽量在原条件与或与原条件相似的条件进行;
3、严禁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或者有伤风化的实验;
4、应尽量进行反复实验并取得稳定性的实验结果;
5、实验应作好笔录,由见证人、参加人、实验人、主持实验人签名;
6、一般而言,如果通过实验否定了受检验情节的客观可能性,应可作出受检情节的不存在的结论。如证实某三轮车装下不是被告所说的那么多数量的货物,就说明被告所使用该三轮车装那么多货物为假。但如果实验结果肯定了有关受检验情况,那一般只能表明客观上的一种可能性。如经实验证实,从证人的房间里可以听到被告人在房间里的谈话,不能由此就绝对肯定证人确实曾听到这种谈话。实验的结果,应结合其他证据加以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