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农村私人小诊所存在发展的合理性
试论农村私人小诊所存在发展的合理性
———以奎香乡坪地村为例
哲学与政法学院11思想政治教育专业A班董富旺11402000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合作医疗保障制度越来越健全,但这不意味着普通老百姓“看病难”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在广大偏远地区还存在许多问题。而与此同时,在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发展的同时,本来应该逐渐淡出的农村私人小诊所却也发展得欣欣向荣,这是为什么呢?着其中掩藏着这样的背景,有着这样的渊源?它是靠什么维持甚至发展起来的呢?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那么与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共同发展的农村私人小诊所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个合理性是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这些问题作一个简单的解释。
关键字: 农村私人小诊所发展合理性
这个假期有幸能在昭通市彝良县奎香乡坪地村村委会参加大学生挂职锻炼。该村有耕地644.96亩,其中人均耕地0.53亩;有林地850.00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79户,有乡村人口1729人,其中农业人口1629人,劳动力125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72人。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7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4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到2012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7人,占人口总数0.034%;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542人,参合率89%;享受低保88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和私人小诊所,距离村委会卫生所平均为12 公里,距离乡卫生院平均30公里,各村民小组基本都有一到两家私人小诊所。在此期间的一些工作就是整理本村居民的收支统计情况,通过对一些数据的统计和整理,我发现本村居民大部分的支出在修建房屋,孩子上学和看病。在看病的支出中,如果不是大病,都没有报销的部分,大部分没有通过农村合作医疗机构治疗,直接到当地农村小诊所治疗,而且比例还不小,我挺纳闷,为什么国家现在对于农村合作医疗很支持,但大部分人不愿意去合作医疗机构,而愿意到是人小诊所治疗呢?通过和村委会工作人员的沟通,自己亲自到农村合作医疗机构进行观察,和当地居民进行访谈,对国家相关政策的了解,初步的知道了一些情况,知道了农村私人小诊所存在和发展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关的总结如下。
一、农村私人小诊所研究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众多学生、学者、专家及各研究团体,他们大部分都在研究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相关问题和相关课题,而对于农村非合作医疗机构研究的很少,特别对于农村山区小诊所的研究几乎没有,也许对于身居城市的学者们来说,他们没在偏远山区呆过,根本就不能体会农村医疗的落后,看病难的真实写照,不是几篇学术论文能改变的事实。当大多数学者都在积极支持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的时候,他们异想天开能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完全建立起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人民都走上“看病不难”的康庄大道。但这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偏远山区的小诊所的研究和支持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合作医疗保障
快速发展得同时,农村私人小诊所也在发展,要认同其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其有巨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农村私人小诊所极大的补充了国家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填充了国家医疗保障没有涉及到的空白区域。其次,农村私人小诊所由于紧挨村落,人民能快速的进行治疗,方便快捷,能在有效的时间里治疗小病。农村私人小诊所价格公正,服务态度好,深受老百姓接受。在次,这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切以时间和地点为转移为人民服务。
二、农村私人小诊所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
农村私人小诊所的存在和发展是在国家新型合作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和国家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有着重要关系。农村私人小诊所的存在和发展主要从两方面论证,一方面是国家新型合作医疗保障自身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致使农村私人小诊所有了发展得空间和可能;另一方面是农村私人小诊所存在的特点致使其发展。
(一)农村国家合作医疗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涉及的面不断拓宽,受益的群体人数不断上升。国家对其也越来越重视,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其面临着大好发展的机遇,但在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值得商榷。
1.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迄今为止,我国都没有一部全面调整农村医疗保障社会关系的法律,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只有一些地方政府规章,但这些地方政府规章明显法律效力很低。而且,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中,势必会产生法律责任的承担问题,而现有的一些地方政府规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法律责任问题没有作出具体规定。.筹资机制不稳定,筹资困难,筹资水平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强调“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但在实际的运行当中,筹资难度依然较大。最明显的是一些贫困落后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收入低,实际支付能力不高,筹资能力明显不足。目前新农合在基层的推广扩展和资金收缴工作多采取干部挨家挨户宣传和收缴的方式, 收缴工作的繁重和报销程序的繁琐增大了制度运行成本。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中用于门诊消费,这与农民本身对新农合的信任危机恶性循环,加重了筹资困难和运转成本高的困难局面,亟须探索出简易、低成本和受农民欢迎的运转方式。
3.看小病难,看大病没有钱
社会各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模式总体上是肯定的,但也有一些批评意见,如:保大病不保小病(门诊),以大病为主的保障方式导致“小病大医”的道德风险。都说遵循“自愿原则”,但在现实生活中是“被自愿”,每一家必须交齐,不然政府就以不发各种补助为砝码。在治疗方面方面,主要有三个:一是报销比例偏低。看病花了上千元,真正拿到手中的补偿却太少,农民自己承担的费用还是偏重;二是医药费报销的起付线、封顶线制定不科学。起付线定得太高,农民担心小病无受益,影响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封顶线定得太低,农民担忧大病无保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是报销手续太繁杂。有过报销经历的农民普遍反映交钱容易拿钱难,特别是转院的需要经过层层环节,农民意见较多。
4.管理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是由所在地的合管办具体负责的,目前该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少,按照传统的管理制度是很难实现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和监督。有部分县市内部的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资金管理不透明,报销资格审核过于繁琐,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使得老百姓感觉报销难,也不能保证医疗资金的合理使用,甚至会造成医疗资源的很大浪费。
通过以上的分析,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一部分农民对于国家合作医疗是有着一定的抵触情绪的,特别在偏远的山区,许多农民对于国家合作医疗都还不认识,更别说积极支持了。我生活的村子里,人们就算参加了合作医疗,也不愿去合作医疗的医院就医,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路途太远,为了一点小病跑老远的去,耽误劳作,更不划算。并且手续繁杂,看病人多,也要耽误许多时间。另一方面,农村合作医疗上班下班都有一定的固定时间,看病不灵活,还有就是合作医疗的服务态度太差,农村人文化不高,经常被吼得晕头转向的,更多的人如果只是一点小病是不会去合作医疗机构的,他们更愿意去小诊所看病。
(二)偏远农村私人小诊所存在的特点
似乎小诊所的存在就和“落后”“贫穷”等字眼想联系在一起,农村私人小诊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在国家合作医疗席卷的大潮狭缝中发展,虽然其存在和发展面临着众多问题,但由于其特有的特点,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1.农村私人小诊所存在的历史悠长,医生经验丰富。
很久以前,经济发展落后,医疗人员欠缺,医疗落后,主要是以小诊所的形式存在,人民看病也是在小诊所,小诊所伴随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成长壮大。许多医疗人员虽然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的学习,没有专业的培训,但是由于祖上一代代相传,耳濡目染,经过几代人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体系,有一定的风格,积累了大量的医疗知识和经验。在当年,医生成为一种特有及固有的技能,不是随便谁学都能学的,不像现在专业的学校培训。因此,在中国农村私人小诊所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医生在多年甚至几代人的积累中,有着丰富的经验。
2.农村私人小诊所比较灵活,在医疗过程中,操作简单易行。
农村私人小诊所由于其规模小,一般就一个医生,小诊所就开在自己的家里,还可以上门服务,深得人民的支持。农村私人小诊所一般都采取就近原则,距离村落比较近,老百姓生病了能及时的买到药,得到很好的治疗小病。并且可以上门服务,不限时间、地点,只要是生病了需要医生,一个电话打过去,医生就就来了。不需要过多繁杂的程序,就是医生对患者的简单关系。可以在患者家里进行治疗,方便患者家人照顾患者,极大节省了医疗费用。
3.比较人性化,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础
农村合作医疗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在操作上总要顾及诸多方面的因素,要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和复杂的程序来操作,因此许多时候缺乏人性化,较僵硬。而农村私人小诊所,医疗人员都是一个人,又是当地的,大家都比较熟悉,在治疗过程中,都比较亲切,而不像医院里比较冷漠,在许多年的医疗过程中,和当
地群众结下了比较深厚的情义,群众也比较信任,这样就算生了大病也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才会进入大医院进行治疗,对当地小诊所医生形成一定的依赖关系,他们之间也不是简单的医患关系。
4.价格合理
咋一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不断提高,人民花费应该很少,但是,这只是针对生了大病来说是可以报销很大一部分。如果是生了小病老远的跑到合作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其花费远远大于在当地小诊所的花费。并且你去合作医疗机构买药,一般都买不到很有效的药,卖给你的知识一些没有多大价值的药,治疗效果大大打折。但是在农村私人小诊所,医生是为了生存和赚钱,他卖的药一般效果都很好,许多人都选择就近买药,免去车费,节省时间,随时都可以买。如果要打吊针,医生会上门进行治疗,收费都较公正。
通过以上农村私人小诊所存在特点的说明,农村私人小诊所的存在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农村私人小诊所对于偏远山区人民的健康作了巨大的贡献,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农村私人小诊所对于人民群众看小病,买好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对国家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补充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其存在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
四、存在的问题
农村私人小诊所在农村的存在和继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 其存在和法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在公共管理下健康发展。农村私人小诊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资金的投入不足,农村私人小诊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大部分基础设备损坏无力维修,医疗设备使用率较低,不能满足卫生医疗的需要。
2.医疗人员医疗知识有限,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在医疗过程中,主要是依靠直觉和经验,没有很高的科学理论的指导。
3.缺乏政府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没有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来制约。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管理和监督,严肃纪律,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形成对农村私人小诊所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4.药品单一,并且更新速度慢,许多药品可能过期,缺乏安全保障。
五、小结
通过正反两个方面论证农村私人小诊所存在的合理性。当然由于能力有限和时间有限,以上内容只是有限的论证,还没有充分的论证,还需要更多的投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才能得到更好的解释,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而国家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偏远山区人民对于医疗的需求,作为对国家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农村私人小诊所存在和发展有一定的合理性。
[1] 马正林.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及对策[J].前沿,2004,(7).[2] 李珍,王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困境[J].南风窗,2008,(1).[3] 董拥军,邱长溶.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 J ].统计与决策,2007.
第二篇:农村诊所调查报告
农村诊所调查报告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xx区已实施了三年,对各个群体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我们专门针对个体医生进行了走访调查。采用走访的方式进行调查,主要是考虑到个体诊所数量不多且时间较为充裕,走访调查更能有效地和个体医生进行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看法,并能有效的发现和分析问题。调查活动期间,我们走访了xx镇、油河集、赵桥乡、xx镇xx的十几个个人诊所,他们中最低开诊时间为十几年,最高可达四十余年,都亲身经历了新农合在地方乡镇实施的全过程,对这项政策有着自己最深切的体会。有的个体医生也成经历过老的农村合作医疗,在两次的农合对比时,他们也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实施对个体诊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到个体诊所看病拿药的农民明显减少,使得诊所收入大大降低。当问起“您觉得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对前来就医人员有着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时,100%的个人诊所医生都表示,新农合的实施对他们有着很大的冲击,收入基本可减少一半。由于到定点医疗医院看病门诊可报销30%,住院可报销70%,而到个体诊所必须付100%的医药费,即使在医院药费药价较高情况下,农民朋友们仍选择在定点医疗医院看病。但据个体诊所医生反映,由于乡镇医院门诊报销比例较低,到诊所看小病的数量并未有明显的减少,只是患有长年病的病人不再光顾个人诊所,这是导致诊所收入减半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新农合的冲击,个体诊所的药价也比先前有所降低。所以,病员减少和药价降低是个体诊所收入减少的原因所在。
二:对建立村卫生室,加入新农合,成为定点医疗单位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认识。现阶段,各个乡镇均在建立新农合定点村卫生室,准备把个体诊所并到村卫生室里并对其实行相应的管理政策。但个人诊所在加入村卫生室之前一定要有“乡村医师资格证”。
1、在xx镇走访的个人诊所中,有的不愿加入新农合定点村卫生室,觉得加入之后收入受限制,没有个体户自由和赚钱,尤其是需要缴纳一万元的风险费,觉得不能接受,准备在村卫生室建好之前,改行做生意,不再开诊所。一些资历较高的老医师,行医40多年,觉得新农合是一项党关心老百姓的好政策,对建立农村卫生室也有很高的赞同,但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加不加入都无所谓。
2、在xx镇xx走访的个体诊所,对加入村卫生室都有着很高的积极性。这些个人诊所由于离农民距离较近,服务态度良好,与村民关系密切,收入并没有减少太多。同时,在于村民接触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新农合给百姓带来的好处,认为这项政策真正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但有些地方由于离新建的村卫生室距离太远,离乡镇也很远,有些个人诊所并到卫生室后,这些村庄的村民看病拿药会极不方便,他们希望有关负责单位能在他们那里新建一所村卫生室,以解决他们的这个难题。
3、在xx乡走访的个人诊所中,他们普遍认为新农合的政策和用意是好的,但在乡镇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与政策相违背的手段方法,使得新农合没有真正做到利民惠民。对加入村卫生室也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有的诊所医生还希望国家能大力提倡个人行医,在他们看来,建立村卫生室,需要花费国家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而且由于药价的提高,农民很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实惠,而个人行医,则会为国家减轻负担,好的个人诊所对基层人民还是有很打大好处的,新农合解决的是一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对于百姓常见的小病并没有起到帮助,而且在个人诊所中,村民可以得到更全面、更周到的.服务。
同时,在上述三个乡镇中,个人诊所加入村卫生室所交地风险金也不相同,在xx镇、xx镇xx均是一万元,而在赵桥乡却高达三万元。对此,这种相同政策不同收费的做法,给有些诊所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在调查、访谈过程中,个人诊所对新农合的政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都认为这是一项体现了党对人民关爱政策,是一件值得去大力实施推广的政策。但在基层实施的过程中,却并没有完全按政策办事,很多乡镇医院在推广农合的时候,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首位。为此,他们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新农合这项政策本身就有着改革激发公立医院活力的作用,让很多原先濒临解体的乡镇医院有了新的发展,各个方面都有了提高。这本身应该让农民特别受益的事,但很多乡镇医院存在乱收费现象,护理费比先前提高了几倍,以前一个手术几百块,现在高达几千块。希望有关单位能及时管制。
2、新农合实施以后,医生的工资都提高了,希望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感也能跟着提高,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也要提高,要不断加强学习,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同时,医院要纪律严明、赏罚分明,坚决杜绝不良现象的发生,对不负责任的医生和护士不能姑息。
3、新农合开展以来,由于看病有补偿的缘故,很多农民都愿意去乡镇医院看病,但有些医院存在小病大治、医生劝说病人住院的情况,有些农民只是普通的小病,却要住上一星期的医院,花了很多不必要的钱财和时间。而且,各项检查都增加了,农民看病之前都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查,这些费用又不在补偿范围之内,希望医院能本着“救死扶伤”的原则,不要把盈利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关心百姓、爱护病人。
作为一项利民惠民的大工程,很多人都很支持这项政策,个人诊所也希望政策在基层的实施真正能为百姓带来利益,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综上群体我们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仍需要不断丰富其内涵与功能,使之逐步完善。最终体现出“以满足农民的需求为中心”的原则。
农村诊所调查报告2
胜秀园社区卫生服务站;它是我们社区的一个基本医疗服务中心,由最基本的日常疾病治疗小诊所、当地员工免费基础检查、药品定价和处方组成,是社区人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
在这次调查过程中,我们首先了解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最基本的工作流程。其次,对于社区常见的疾病,我咨询了诊所的医生,了解了他们的想法和需要的帮助。
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社区中心,方便人们的生活。遇到常见病或想开常用药时,只需带上员工的医保卡即可。首先可以当天咨询医生,和他沟通病情和不适。然后,你可以拿着处方,付药费。如果需要通过点滴等小规模治疗来解决疾病,可以去社区服务站治疗。其内容和方法相对方便,普通人也容易操作。
接下来,我还和其中一位医生了解了我们小区一种重要疾病的基本情况。
据报道,尘肺病是我国危害移植工人健康最严重的职业病。国际卫生部关于中国职业健康的最新报告。截至XX年,全国累计发生内科尘肺病例581377例,其中仍存活442200例。据其他资料显示,全国疑似尘肺病患者约有60万硕士学位,数百万尘肺病患者分散在医疗社会(小矿山等)。),不包括统计。仅XX年就新增尘肺病病例12248例,煤工尘肺和矽肺占85.6%,煤炭系统部委发生尘肺病患者占47.6%,每年死亡尘肺病患者2343例
从行业内的尘肺病情况来看,煤炭系统法官是尘肺病的重度受害者,他们的病例约占全国所长总病例数的40.5%(23.5万例)。面对现有的大量知识患者,企业,尤其是历史包袱沉重的煤炭行业,比如我们现在所在的大同矿务局就有7000人左右。在企业分散、结构调整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大量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因此,这种疾病已经成为我们当地医院和小型卫生服务站最重要的疾病之一。
尘肺患者的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咳嗽、咳痰、劳动呼吸困难、易感冒、呼吸功能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每隔几年就要病情升级,并发感染,最后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死亡。
作为一个小型的卫生服务站,因为自身的医疗设备毕竟有限,只能做一些小的基础检查,起到及时发现,及时监督和处理。的作用,同时也为矿区的工人提供了保障。
这个卫生服务站还定期为儿童提供免费的疫苗接种服务,不仅为儿童提供了方便,也保证了他们从小的身体安全。正如横幅上写的关注孩子的健康和成长。除了为孩子服务,社区里还有成年人的日常体检,比如量血压,抽血检查身体指标是否正常等。遇到一些问题,他们会给出很好的建议,去大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让大家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安全有保障的环境中。
最后,医生还向我介绍了卫生服务站的现状。由于各种原因,服务站和设备的数量仍然不足。一般来说,一个医生要负责几千人的健康状况,设备也是这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和更好发展的前提。所有的服务站工作人员也在原有的设备和条件下尽力为老百姓服务,同时请求上级协助,要求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进行改进。同时,他们经常作为当地的代表参加一些较大的医学会议。在学习大医院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同时,也积极应对当地近期常见疾病,共同探讨好的解决方案,定期调配专家医生为社区民众提供免费咨询,更好地了解当地民众的健康状况,也更容易让上级调配资源缓解我们当地的需求。
作为一名学生,我有一个更大更明确的目标。至少让我知道会有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人默默的为大大小小地区的每一个生命服务。这是我们作为医生的伟大使命,无论职位高低,地域大小。作为医学生,以后一定要肩负起这样的使命,所以留给我们的就是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以无私为民的态度走下一条人生道路!
第三篇:儒家伦理存在的合理性
儒家伦理的存在合理性
摘要:儒家伦理是个巨大的优秀传统的资源库。儒家伦理学说最核心的就是它的“仁爱”思想。当代中国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等道德困境的解决要求我们不仅应积极的践行儒家伦理的道德要求,增强儒家伦理道德的感召力,而且还应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强化儒家伦理对人的行为约束力,即防范人们不仁不信。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维系健康社会秩序都需要发挥儒家伦理思想的积极作用。关键词:儒家伦理 道德困境 仁爱
一、儒家伦理的核心内涵
儒家伦理是个巨大的优秀传统的资源库。儒家伦理主要表现在道德本位、忠君尊上和家族中心三个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纲五常”。“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儒家伦理思想是儒家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儒家伦理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儒家伦理学说最核心的就是它的“仁爱”思想,其基本含义是“仁者爱人”,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和责任,主张无私奉献。儒家伦理在构建人际关系、维系社会秩序、保持天人和谐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当代中国道德困境表象
当代中国整个社会的道德出现严重滑波世人皆知,“拜金主义”盛行,道德良心丧失,唯利是图,人情变得冷漠,最宝贵的情感受到漠视甚至亵渎,亲情也在逐渐淡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首要考虑的不再是友谊、感情这样纯洁的关系,而是更多的基于利益而考虑;一些丑恶社会现象,象劫财劫色、杀人夺命、拐卖妇婴、贩毒走私、欺诈瞒骗、作奸犯科、破坏生态环境等情况也不断出现,严重地危害着社会正常秩序。
现今的中国,一方面有着良好的发展的态势,政治逐步民主化,经济不断市场化,科技更加现代化,制度走向法律化,而另一些方面又呈现出许多与此极不 1
协调的令人担忧的情况,像理想信念缺失,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环境恶化等,此可谓之为社会道德困境;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新形势下,在事业上面临着竞争与合作的把握,在经济上面临着重义与重利的权衡,在情感上面临着仁爱与薄情的抉择,常常因缺少优越的伦理价值观指导而苦恼与烦扰,此所谓个人所面临的道德困境。
当代中国道德困境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人们对儒家伦理所要求的仁爱、诚信、天人和谐等价值观的无情蔑视。如何消解道德困境而使社会和个人都呈现出完全健康状态?只有对传统伦理价值观尤其是儒家伦理价值观予以发展,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儒家伦理的存在合理性的现实依据
1、构建和谐人际关系需要儒家伦理
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继承儒家“仁爱”思想,树立仁爱观念,关心人、爱护人,人际关系和谐了,整个社会的和谐才能实现。儒家伦理的核心内容是讲求“仁”,其基本含义是“仁者爱人”,强调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和责任,主张无私奉献。孔子讲“仁者爱人”。“仁”的标准是“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些都是孔子对于“仁”的解说,反映儒家思想创立者强烈主张人要具有广博的爱心,要有善良的愿望。
历代儒家思想家都重视“仁”的价值与意义。宋代朱熹是这样注解孔子所说的“仁”:“推其所欲以及于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冯友兰把孔子的行仁方法概括为“忠恕之道”。孔子“仁者爱人”的理路是“推已及人”。“仁者爱人”是互动的爱,是有实际内容的,是可行且必行的爱,不是空乏的理论说教。儒家“仁爱”思想不仅表现出一种很高的境界,而且,它更是人之为人之必备的素质要求。在境界上,“仁爱”者的境界是个人中心论者的境界所无法比拟的;在实践上,持着“仁爱”思想的人际关系比个人中心论者的人际关系要和谐得多。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欲望很多,很大,这也是正常的,但私欲具有容易膨胀的性质,正所谓“贪心无足”。私欲肆意泛滥,无疑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地鼓吹人要“存天理,灭人欲”往往是徒劳的,客观
上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问题是如何“欲”才能兼顾道德与发展,不致于因强调一方面而损于另一方面,这就需要伦理的智慧来解决。待人以仁,施人以爱;关注他人,关注众生;在满足一已之欲时虑及他人之欲,做到利已不损人。现代中国社会只有坚持以仁爱思想为指导,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局面的存在,才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最终确保个人的利益享受。
2、维系健康社会秩序需要儒家伦理
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现代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诚信社会”。没有诚信,这个社会根本就无法正常运行。诚信失,则社会乱。正常的交往要在诚信下进行,健康的秩序要靠诚信来维系,这基本上成了现代人的共识。
儒家伦理非常重视诚信。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其意在强调“信”对于人之为人的重要性:一个人无信是不可的,如车无輗无軏之不可行。信之对于人,如輗軏之对于车,这道理表明:人无信则事不成。
现代背景下的人,都是社会性的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注定要与他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无论是在商场还是在官场,无论是与熟人还是陌生人交往,对他人诚信是前提性的,几乎就是无条件的。因为,获得他人诚信的对待是每一个人所期求的,推已及人,人当以诚信为本。儒家思想家正是看到了诚信缺失会给社会秩序造成巨大的破坏,所以特别强调要以诚信来规范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维系,要靠全社会成员的互助――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而这互助是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的。互信不存在,则互助成幻影。可以想见的是,最终结果会是整个现代社会将失去其所赖以存在的分工基础。
当今国人大多处于道德茫然状态。由于体制的欠健全和正确伦理观的丧失,人固有的虚荣和贪欲在现代社会的物质利益刺激下得到了突然的释放,于是,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出现了大量的欺诈、瞒骗、作弊等非道德现象。非道德现象出现的表面原因是人们对于利益的过分追求,也即所谓“物质崇拜”、“拜金主义”所诱,其深层原因还在于欺诈者、瞒骗者、作弊者缺乏诚信的伦理意识。
3、增加道德感召力需要儒家伦理
面对当代中国道德困境, 我们应积极的践行儒家伦理的道德要求,增强儒家伦理道德的感召力。增加儒家伦理的道德感召力主要是从劝导方面教人要行仁守信。要增强儒家伦理道德的感召力,就就必须突出儒家伦理当中最具有普适性的是“仁爱”与“诚信”两部分。无爱无信,一切其它价值观都将是空洞和虚伪的,甚至可以说文明根本就不存在,只存在野蛮。现代化程度越高的社会越需要讲求仁爱与诚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积极伸出援手,共度难关,此为仁爱所施。“仁爱”与“诚信”是现代社会得以正常运行,健康发展的基石。在现代社会,仁爱与诚信必须得到增强而决不能减弱。因此,我们在现代公民道德教育中突出仁爱与诚信教育,其意义在于能增加儒家伦理对大众的道德感召力。
4、强化道德约束力需要儒家伦理
面对当代中国道德困境,我们还应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强化儒家伦理对人的行为约束力,即防范人们不仁不信。强化儒家伦理的道德约束力主要是从劝阻方面教人不要作恶弃信。在一个社会中,一个不仁不爱,不诚不信的人,其行为一般情况下不能得到认同。但遇到泛爱者(指无原则的仁爱者),他也会受到爱的对待,这就是道德约束力的缺席,使他感觉不到约束力的存在,而还会抱着不仁不爱的态度。另外,还有的不仁不爱者伪装成仁爱者(即假仁假爱)而逃脱道德的约束力。“对不仁者的仁慈就是对仁的残忍”。对不仁者仁,就使道德的约束力丧失,从而会造成不良后果;同样,对不诚信者无原则地宽容,也就使道德的约束力丧失。儒家伦理要发挥其对于维系道德规范的强大作用,就要强化其对人的道德约束力。要强化其约束力,就要强化其对于不仁不爱无诚无信的行为进行制约的一面。
参考文献:
黄慧英.儒家伦理.[M]上海三联书店社出版 2005
郭齐勇.儒家伦理争鸣集.[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刘清平.论儒家伦理的深度悖论..[J]哲学研究2004(1)
第四篇:论城管存在的合理性
论城管存在的合理性
——基于杭州城管执法而展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张清垚
【关键词】:城管,拍卖,执法,权力,进步
【内容摘要】: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举行罚没物品公开拍卖活动的事情曾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与评价,最后竟演变成对整个城管部门的攻击。那么产生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城管与大众应进行怎样的沟通呢,在我们今天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又该如何来看待城管,如何真正的实现社会的和谐。
【正文内容】
2010年11月9日上午,杭州市执法局主办、西湖城管局协办了一场特殊的拍卖会,共拍出2000余件城管罚没物品共拍得15359元,并上交了国库。这次拍卖一下子成了热点话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其实最初只是在争论该事件是否合法,可慢慢地发展到了“攻击”城管,为什么会这样呢?只要我们在百度或者谷歌里输入城管或者相关的字进去,出来的结果却是很多有关暴力,欺负老弱等的负面新闻。难道城管真的有那么的“坏”吗?
一、城管的名称
虽然类似城管的组织早在国民政府时期就有了,但我们今天所说的城管它其实也是一个新事物。城管是1998年成立的,属于建设局下属的事业单位,本身是没有执法权的,是政府授权的。它的英文名称:chengguan。我们也可以通过国外媒体的注释来了解它。《泰晤士报》:中国地方执法者,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常常会卷入一些公众冲突事件。《印度媒体》:主要的任务就是驱赶街头无照商贩,以及检查各类许可证。《卫报》:一些处理轻微犯罪和无序状态的雇员。《每日电讯报》:一种警察力量。
二、城管的职责
1)贯彻实施国家及本市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治理和维护城市管理秩序。
2)组织起草本市有关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研究提出完善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的意见和措
施。
3)负责本市城管监察行政执法的指导、统筹协调和组织调度工作。
4)负责本市城管监察行政执法队伍的监督和考核工作。
5)负责本市市政设施、城市公用、城市节水和停车场管理中的专业性
行政执法工作;负责城管监察队伍行政执法中跨区域和领导交办的重大案件的查处工作。
6)负责本市城管监察行政执法系统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
以及廉政勤政建设工作。
7)承办市政府及市市政管委交办的其它事项。
三、城管执法范围
目前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范围包括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管理(无证违法建设处罚)、道路交通秩序(违法占路处罚)、工商行政管理(无照经营处罚)、市政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城市节水管理、停车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环境保护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含拆迁工地管理)、城市河湖管理、黑车、黑导游等13个方面。
四、城市现状
违法建筑包括楼顶、阳台加建和铁皮房等乱搭建;黑诊所、黑网吧、黑中介、黑职介、黑燃气点等所有的无牌无证的门店、娱乐场所;私宰生猪、地下黑作坊、潲水油加工、非法养犬、鸡、鸭等;乱设置广告、灯光、乱砍伐树木、乱挖道路、乱排放污水、乱倒垃圾、乱涂乱画乱张贴等。
五、城管所引发的争论
城管的存在本来是一件有利于城市更好的发展的好事情,可为什么今天它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一方面由于网络和媒体的宣传,无论发生在哪个地方的有关城管暴力执法啊等相关的事情马上就被全国人民所知道。我们国家有34个省级城市,333个市级城市,2862个县级城市,还有那么多的乡镇,一个地方的城管出点事情,就会让我们感觉怎么城管天天都在“欺负人”。另一方面,我想主要是他们和小的商贩之间的冲突吧,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农村村民、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要在城市寻求自己的生存之道,他们没有知识和技能去打一份好工,也没有资金去做一份小生意。只能在街上摆个小摊,做点小买卖,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存。至于
市容和环境对于他们来说太遥远了,甚至不理解,好像故意用来限制他们和跟他们作对的。对于城管来说,将他们赶走,保持良好的市容是他们的工作。一方处于强势,一方处于弱势,这样他们两者之间就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诸多的矛盾和问题,虽然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这些矛盾有可能会逐渐变小,但今天还不会,那就需要我们去正确的面对它们。在生活中,人们从小商贩那里得到了实惠和方便,因为他们的价格比商场里便宜,而且有时候还很新鲜,也不用走很远的路。但人们又不愿意这些人在自己的家门口或者楼下,因为他们会弄脏这里的环境,带来很多的噪声等。所以对商贩一般是欢迎又不欢迎的,但一旦发生了诸如暴力之类的事件时,他们更多的是从同情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而没有从城管的职业角度去思考。
六、城管存在的必要性
中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使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的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人群集中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上述诸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于是,使得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所谓“现代化”成为同样的一个历史进程。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1)环境污染严重,原有生态环境改变,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2)中心区人口密集;(3)交通拥挤;(4)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5)失业人口增多;(6)社会秩序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离得开城管吗?矛盾的出现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看它将有利于哪一方面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秩序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中,正因为我们大家有这样的需求,所以城管的存在时必须的,政府在这时候是应当积极介入的,加强对城管的监督与管理,特别是执法内容和方式;提高城管队伍的素质;完善奖惩机制。同时应增加就业渠道,健全社会保障。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最终走向真正的和谐它们就是是为了帮助我们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保障各项建设事业顺利发展而成立的。
七、城管执法的法律依据
是的,目前我们有关城管执法的相关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但从上面看你能
说它没有依据法律吗?任何一部专门法律的制定都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说我们今天需要就马上制定出来。今天所出现的大量问题对我们今后的立法来说是一件好事情,所暴露出的这些问题与冲突才会使得我们所制定的法律会尽可能全面和完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保持法律的稳定以至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都不落后。我相信这部法律是迟早会出来的,可能相关专家已经在准备了。我觉得不管我们在面对什么事情我们都不能太理想主义了,首先要想想我们今天所处的特殊国情,以及我们现在的发展状况: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发达不完善的东西太多了,法律只是其中之一,这些就是我们以后的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
我们再来看杭州城管拍卖事件,这件事后,大家主要围绕着“城管没有权力没收这些东西,他们没有处理这些东西的权力,他们这不是执法而是销赃等等”。那我们再来看看杭州城管是怎样回应的。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西湖景区副大队长胡利红介绍,举办这次拍卖会是依据《行政处罚法》、杭州市行政执法局出台的《杭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暂扣罚没物品管理规定》,对于依法先行登记保存证据、暂扣的物品,如当事人不在规定期限内接受处理,统一进行处理。他说“单价较小的物品,可视作无主物品,经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批同意,由各城区城管作变现处理或捐助公益事业单位。单价较大的物品,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做出没收决定后,报财政部门,由行政执法机关会同财政部门统一作变现或拍卖处理,变现、拍卖所得价款均上交国库。”并表示,拍卖前,杭州市行政执法局对拍卖物品进行了认真筛选,以确保拍卖品不存在安全、健康、侵犯知识产权和有伤社会风化等问题。执法局还专门邀请两名国家注册拍卖师主持拍卖,并请财政部门派员对拍卖过程进行现场监督。你能说他们没有依法办事吗?
八、结束语
今天我们的正常生活已经离不开城管的管理了,所以我们就应正确地去看待他们及这一现状。我们不能因为一些不好的个例就去否定整个城管部门,而且今天是有相关的行政法和地方管理规章制度在规范约束他们的。我认为杭州城管拍卖没收物品一事其实是有一定的进步性的,它至少在民主上前进了一步,体现了公众的知情权,因为现在我们的行政领域的透明度太低了。杭州城管这样做可以让公众了解这些没收来的东西是怎么处理的,虽然他们拍卖的价格与市场价格有一定的差距,但这一过程毕竟比较公开透明,而且都
有监督,钱也上交了国库,日后不会再跟腐败扯上关系,最多就是价格便宜了,这在日后是可以改进和完善的,而其他那么多地方的城管他们没有没收东西吗?他们又是怎样处置的呢?他们说捐给福利机构和特困户了,我们会完全相信吗?杭州城管至少让我们知道了这些东西的归属,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来说是一件好事,他带了一个好头,其他地方的城管和一些行政领域都应该学习。可结果他却招来了很多人的批评与骂声,那其他地方的城管还敢这样做吗?所以他们还是情愿走“秘密”通道将这些东西送出去,因为他们相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参考文献】 [1] 王德起,谭善学,城市管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9,1.[2] 叶必丰,行政法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1.[3] 顾春,翁迪凯,杭州城管拍卖罚没物遭质疑[EB/OL].'2010,11,17/2011,4,10 [4] 梅清豪,市场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8,1.联系电话:***
第五篇:略谈大学教师权威存在的合理性
略谈大学教师权威存在的合理性
摘要:大学教师权威是大学教育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是我国教育目标实现的必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但它要随着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而不断进行调整。因此,教师要不断自我发展,才能建构出新时代所需要的理性的大学教师权威。
关键词: 大学教师权威;合理性;自我发展;理性
一、什么是“教师权威”?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具备知识权威和感召权威,知识权威由教师个人的学识、专长等产生,感召权威来自于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爱心和同情心。教师还要有耐心细致的个性品质、高尚儒雅的情操情感、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利于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教师在教学中担负着主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能代替父母行使管教的权利,所以这些都决定了教师的权威性的存在,在学生的眼里老师是“权威”、“偶像”、或“榜样”、“楷模”。因此,渊博的文化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艺、超凡的教学智慧、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健全的人格特征,这些是教师追求的理想目标,更是教师具有教育权威性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教师权威的形成既取决于教师个体身后强大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支撑,也取决于教师个人内部所蕴涵的深厚的学术素养、精湛的专业技能和超凡的人格感召力。在中国的教育走向全球化的学校改革中,教师的地位处于十分尴尬的、失落的境地,教师权威有丧失的危险。“ 由于职业、年龄特征的影响,传统教育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已经在削弱。在教育改革中,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的角色不
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获得了更大的学习主动权,教师无形中成了学生学习的一个帮助者;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间合作学习的加强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事实上降低了;众多教师适应不了新课程,不能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方式陈旧,“穿新鞋走老路”,学生自然不会“亲其师,信其道”;有的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较低,落后于大部分学生,如果教师不及时学习而一味地“抱残守缺”,就这一方面就能让学生小看了。
二、大学教师权威存在的合理性
国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而教师再教育发面一直都是最具主导地位的。教师权威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学生信任服从其教育的力量。可以说教师的权威是保持教学秩序是教育任务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然而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方式是不同的,要想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同时学生的思维、个性的发展不受到抑制,教师就得更好的发挥其权威几责任,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所以我认为教师权威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在行驶这份权利是也应该有明确的思想指导。
首先,教师不能没有权威,但也不代表教师就有独裁的权威。教师权威更多的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和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学校就像是有高度组织和严谨秩序的集体,只有具有一定的权威发挥控制协调作用才能保证集体的顺畅发展。教师权威是有内在于外在之分的。外在的权威是教师普遍具备的素能,他主要指教师的一种威严度,而教师权威的内在则表现的是一名优秀的教师所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他表现在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学识修养和敬业精神,作为老师只有自身具备了良好的修养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教师对自己从事的领域有清晰明确的了解,再加上有一定的体验生活的能力。才能在学生中获得了威信,他们所实施的教学才能更容易得到学生认同合信服。
其次,与以往的教师权威相比,现代教师权威是以学生对教师发自内心的信服,教师拥有了这种权威,学生就会心悦诚服自然而然地接受教师教育教学的影响。在这种权威作用下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积极主动。在教师了解、认识学生的真实内心世界,帮助、促进学生成长的同时,也了解、体验着自身的价值。社会的变革迫使教师必须摒弃自己固守的教师权威,将师生关系从刻板的、权力的关系转变为平等的、创造性的关系。因此,现代教师权威依然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没有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教育将无法进行,教师需要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再创造发挥新思维驾驭新课程,把开放的、活动的内容异化成确定的知识,以一种新的的模式来传授、灌输给学生,这才是我们当今社会教育所需要的教师权威。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当代学生具有独立、民主、平等意识,学生不甘于只受控于教师,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与教师平等对话和交流,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说明现代教师权威是培养现代人格的需要,我们不能依据以前的古板教育技术强加学生,我们需要教师更多的内在权威来适应社会发展。
三、怎样塑造理性的大学教师权威?
(一)努力提高内在权威
一般来说,教师的外部权威随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减小,内部权威则随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及品德修养。教师如果过度使用自己的外部权威,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叛逆”心理和行为,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然而,教师较高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及品德修养并不一定就会对学生产生权威。权威是相对的,是有一定范围的,是特定的人相对于某一类人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学富五车、道德高深的人并不会对所有的人产生权威。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很浅薄,但不可否认她对一代青少年所具有的“权威”。因此,除了较高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及品德修养外,教师内部权威的产生,还有赖于师生之间的心理相融。一方面,教师要把自己的内在修养充分地向学生表现出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老师的确很行;另一方面,教师要尽量缩短师生之间的认知和情感距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亲切、和蔼、贴心的。
(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权威
教师的权威是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学生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亦可压制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关键是看教师怎样运用自己的权威。显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强化权威的积极作用、减少权威的负面作用。在当前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张扬人的个性”“引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创造力”等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话语。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审视教师的权威双
向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教师的权威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学生必须尊重教师。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礼仪。但是,师生之间应是互尊互爱的关系,教师也必须尊重学生,否则,教师难以得到学生的尊重。其次,学生不应该迷信教师的权威。迷信权威的人难以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势必人云亦云,也就没有自己的个性,更谈不上有什么创造性。因此,教师应充分解放学生的思维和个性,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提问,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敢于辩论和申诉,切不可以学生“听话”或仅仅能标准地回答问题来判断学生的优劣。
(三)了解、信任、尊重学生
教师的权威应建立在对学生了解、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之上。这是提升教师内部权威的重要途径。否则,教师对学生的权威将逐渐丧失。了解是信任、尊重学生的前提。教师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发现学生的不足和优点。尤其是当学生已经有了心理和行为问题后,教师要能够深层次地寻找学生问题后面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对症下药教育学生,而不能以臆断和简单的方式来对待学生的问题。人都有被了解的愿望,当学生认识到教师真正理解、了解自己时,就乐意视老师为知己、知音,更乐意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信任学生就是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教学中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去想、去问、去做,不要以为自己是先知先觉而学生是无知幼稚的,于是采取注入式和包办代替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就是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有潜在能力的平等的个体来进行沟通和对话,充分给学生话语权,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被权威尊重能让学生更容易服从权威。
参考文献:
1、《新编教育社会学》 主编 马和名 副主编 刘晓红 何芳
2、《教师的权威:一种社会学观点》(1990)克利夫顿 罗伯兹
3、《教育与社会学》 涂尔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