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安县海陵小学三好学生评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海安县海陵小学三好学生评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指针,贯彻落实海安县教育局《关于印发<海安县小学单项优秀学生、三好学生评选工作意见(修订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精神,大力推行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完善优秀学生评选制度,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引导、激励功能,营造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育人环境,稳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搭建新平台,为建设生态优化的学校教育品牌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标准,公平公正。依据教育局《通知》中所列三好学生基本条件要求,认真组织学生德、智、体三方面的综合评价,做到公平、公正,标准面前人人平等。
2.规范程序,阳光操作。按照《通知》中所列评选程序,结合我校实际,周密、细致地拟定我校的具体操作规程,做到公开、透明,家长、学生、老师人人知晓,禁止在评审过程中违规操作。
3.多方参与,综合考评。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既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意见,又重视任课教师的集体评议,同时还要发挥家长委员会、社区委员会的协助和监督功能,综合多方意见,对学生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
4.育人为本,着眼发展。要将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积极投身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全面、主动地发展自身素质,作为我校三好学生评定工作的根本宗旨。在评选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发展。要以三好学生评选活动为载体,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评选条件
品德好:具有“五爱”的思想情感;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诚实守信;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助人为乐;有较强的合作意识;思想品德素质综合评价等第为优秀。
学习好:学习兴趣广泛,知识面宽;有较强的求知欲,思维活跃,乐于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学习能力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并取得显著成绩,有较强的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学习勤奋努力,学习习惯良好;各学科学习成绩优秀。
身体好:身心健康,了解卫生和健康知识,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体能测试成绩和体育学科成绩优良。
四、操作程序
(一)建立组织
1.领导组
组长:徐金贵
副组长:许卫兵王丽顾荣陆晓林
成员: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各年级部主任;学校家长教育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
2.工作组
领导组部分成员;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代表。
(二)动员准备
1.分别召开教师会、家长会、学生会,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明确三好学生评选的意义,通报三好学生评选办法,公开评选的条件、名额、方法、程序、时间和纪律,及时了解反馈信息,做好沟通和协调,争取教师、家长和学生对实施办法的广泛支持。
2.将评选实施办法在学校网和校园内公示。
(三)综合评价
本阶段的任务是对学生德、智、体三方面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坚持评价标准的全面性。三个方面有各自不同的评价内容、侧重点、评价方法和要求。具体操作办法为:
1.品德方面
(1)基本要求: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重点考察上述基本发展要求的达成情况,兼顾其他思想素质要求。班级内进行同伴互评,评价采用“等级制”,分设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全班不设等级比例。
2.学习方面
(1)依据学校研制的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成绩评定方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学习态度、习惯、兴趣和技能等方面的考评,考评结果采用优秀、良好、一般等级制评价。
(2)依据学校研制的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成绩评定方案,从平时学习表现、能力测查成绩、考试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等级评价,评价等级为优秀、良好、一般。
3.身体方面
(1)考核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的情况,不同年级段考察重点不同,低年级学生要求做到起步好、兴趣高,中年级做到坚持好、提升快,高年级做到能达标、有特长。
(2)依据学校体育学科成绩评定方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能力、体育与健康常识、体能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等级为优秀、良好、一般。
(四)推荐评审
1.推荐。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和学校考评委员会人员的组织下,学生对照三好学生评选条件开展候选人推荐(或自荐)。
2.评议。班主任组织任课教师对学生推荐(或自荐)的候选人进行评议和资格初审,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
3.投票。班主任和学校考评委员会人员组织学生对正式候选人进行投票,将投票结果统计、汇总、排序后上报教导处。
4.审核。教导处根据学生德、智、体三方面前期综合评价和班级推荐情况进行二次审核,确定三好学生初步人选,比率不超过全班学生数的40%。
5.初定。学校办公会对评选出的三好学生名单进行全面审核,确定初步人选。
6.公示。将拟表彰的三好学生名单在学校内公示一周。
7.表彰。公示结束后,确无异议,学校对三好学生进行表彰,颁发证书。
8.记载。学校及时将三好学生评选情况记入学校档案、学生成长档案袋和《素质发展报告书》相关栏目。
9.上报。学校将三好学生最终评审结果上报教育局初教科备案。
五、监督机制
1.综合评价阶段。为了保持学生素质评价的规范性和结果的公平性,学校统一部署评价活动,统一评价标准,认真审核各年级评价内容、程序,对测查评定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并对结果进行审核和抽样复检。对于一些主观性较强的项目,学校统一组织命题、测查或抽样分析。如在评价过程中有违规舞弊行为,将作为“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
2.推荐阶段。学校领导组成员分头到各年级巡查,确保操作的规范、有序、公正。
3.组织投票阶段。一至五年级邀请家校委员会代表参与,推磨安排到各班监督评选过程。六年级各班由学校派遣督查人员,并组织学校家长委员会部分代表到场视察,见证评选过程。
4.统一评选工作用语(见附件《三好学生评选工作规范用语》)。
六、相关说明
1.三好学生评选工作每学年举行一次,一般安排在第二学期进行。
2.三好学生评选比例不超过全年级在籍数的40%。
3.在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学校对反映的问题组织调查处理,对确实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并将处理结果告知有关当事人。如无问题,则对当事人做好解释工作。
4.本实施办法的解释权归学校校长室。
第二篇:河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实施办法(试行)
河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实施办法(试行)
(2010年8月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弘扬“尚诚朴 勤学问 重团结 养正气”的优良学风,鼓励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结合我校实际,修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分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两类。
先进集体是指先进班集体和学生工作先进学院;先进个人是指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模范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
第三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课外活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第四条在评奖学年内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先进个人的评选:
1、受到学校纪律处分者;
2、有一门以上课程考核不及格者;
3、学籍变动未满一年者。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我校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第二章评选及奖励
第一节先进班集体的评选及奖励
第六条评选条件:
l、班委、团支部组织健全,有健全有效的班级制度;学生干部能以身作则,团结协作,积极主动完成和开展各项工作,成绩突出。
2、具有良好的班风,全班同学模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全班同学在评选学年内未发现受纪律处分和违法违纪现象。
3、班级学习风气浓厚,多数同学学习成绩优良或学习上有较大进步,不及格率低,无考试违纪和作弊现象。
4、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积极参加校、学院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和文体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全班绝大多数同学能自觉锻炼身体,体育达标率较高,身心健康。
第七条评选方法:
1、先进班集体的评选采取定量测评和民主评议相结合,以学院为单位进行;
2、各学院在评选先进班集体时,应当按照条件,依据可测可比项目,如出勤、学习、体育活动、执行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成绩是否居本学院领先地位,并参考校、学院学生会日常各项检查评比情况。
3、对于评选出的先进班集体,由学院负责整理书面材料报学生处审批。
第八条评选名额及奖励:
1、先进班集体名额原则上每学院1个;
2、先进班集体发给奖牌和1000元奖学金,奖学金作为班级活动经费。
3、获得先进班集体者,追加2个模范学生干部名额。
第二节学生工作先进学院的评选及奖励
第九条评选条件:
1、学院学生工作总体情况:学院领导重视学生工作,能及时完成学工部(处)布置的工作,学生就业率、考研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较高或者有较大提高,学生违纪率较低或者有明显下降,学生稳定工作较好;
2、学生教育工作:能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团员发展、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
3、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制度健全,学生评先评优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学生工作经费使用规范,勤工助学和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开展情况较好;
4、特色性工作和临时性工作:能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本学院实际开展富有特色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临时性工作完成质量较高。
第十条评选方法:按照《河南师范大学学院学生工作综合考评指标体系》采用量化方法进行评定,根据综合考评分数排列名次。
第十一条评选名额及奖励:
1、学生工作先进学院名额为6个;
2、学生工作先进学院第1-3名奖励3000元,第4-6名奖励2000元。
第三节三好学生的评选及奖励
第十二条评选条件及名额:
1、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体美劳等素质测评分数分别在各项分值总额的60%以上,综合测评成绩排名前20%以内者,可以参加三好学生评选。其中综合测评成绩排名在前5%以内者,可以参加三好学生标兵评选。
2、三好学生标兵和三好学生名额分别不超过本年级本专业学生总数的5%、15%。第十三条被评为三好学生标兵和三好学生者,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第四节模范学生干部的评选及奖励
第十四条评选条件:
l、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2、能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公德,敢于同不良倾向和行为作斗争;
3、在自己所担负的工作中,坚持原则,积极主动,勇于开拓,具有创新精神;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团结同学;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工作成绩突出;
4、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良,综合测评成绩排名在前50%以内。
第十五条评选范围及评选办法:
1、凡在评选学年内担任班级以上职务的学生干部,均可参加评选;
2、校级学生干部单列评选;学院学生干部以学院为单位评选;班级学生干部以班级为单位评选。
第十六条评选名额及奖励办法:
l、学院模范学生干部(含班级模范学生干部)指标为本学院学生总数的5%;校级模范学生干部指标为学生干部总数的50%。
2、被评为模范学生干部者,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第五节优秀毕业生的评定及奖励
第十七条本科生在校期间表现良好,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评为优秀毕业生。l、在校期间累计获得二次三好学生标兵或三次三好学生者:
2、在校期间累计获得三次模范学生干部者;
3、在校期间连续三年获得下列荣誉称号之一者: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模范学生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团员(干)。
第十八条两年制专科生在校期间表现良好,获得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模范学生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团员(干)两项荣誉称号者,评为优秀毕业生。
第十九条对于表现特别突出的学生,学校可直接授予优秀毕业生称号。
第二十条被评为优秀毕业生者,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
第二十一条优秀毕业生毕业离校前考核成绩不及格或发生违反校纪行为者,取消所获得的优秀毕业生称号。
第三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所称以内,包括本数在内。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中“综合测评成绩排名”是指本年级本专业学年综合测评总分排名。第二十四条各类奖项的评选,坚持个人(集体)申请与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十五条学生评先工作在校党委、校行政领导下,以学年为单位,由学生工作部(处)具体组织实施,于每年9月份进行。
第二十六条凡被评为先进个人者,填写相应的先进个人审批表,装入学生个人档案。第二十七条颁奖前发现不符合评选条件的情况,取消该奖励。
第二十八条超过规定学制年限未完成学业者,不得参加先进个人评选。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学校其他有关文件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条本办法由学生处负责解释。
河南师范大学
2010年8月
发布时间:2010-11-12 15:17:01点击数2426
第三篇:八一小学三好学生评选方案
八一小学“三好学生”评选方案(试行)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校坚持评价为学生学习服务,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方向,积极构建激励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激励、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制定《八一小学三好学生评选方案(试行)》。
一、评选原则 1.方向性原则
以《小学生素质教育报告单》的评价结果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学有特长。
2.开放性原则
通过自评、自报,组内、班内互评,任课教师、班主任评价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提高评价实效。
3.动态性原则
评选过程中,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要着重看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二、评选条件 1.思想品德好
①具有“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诚实正直,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他人。
②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③有良好的劳动习惯。积极参加各种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
④在《小学生素质教育报告单》中,思想品德成绩为优。⑤在校内外有突出表现,受到表彰。2.学习好
①学习勤奋努力,积极进取,方法正确。
②学习兴趣广泛,有较强的求知欲,乐于探索,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参加校内外文化、科技活动。
③学习成绩优良(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学期综合评价成绩为优,其它学科学年综合评价成绩为优良)。
3.身体好
①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②了解卫生和健康知识,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③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开朗乐群、不怕困难,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④体育课成绩优良。残疾学生(须持有中华残疾人联合会核发的残疾证)和因病免体的学生(须有区县级以上医院的证明),能努力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三、名额分配
每学期班级学生总人数的10%比例评选(四舍五入)。
四、评选办法 1.各班主任认真学习“三好学生”评选方案,明确评选的原则、条件、办法,组织评选。
2、班主任组织够条件的学生先进行自评、自报,再组织学生组内、班内互评,对候选人进行海投,当场公布结果。
3.任课教师评价
组织任课教师对班级上报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初定人员进行评定,重点是课堂纪律、学习态度、完成作业等内容。凡50%及以上的任课教师认为该学生达不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条件的,就淘汰其三好学生的评定资格。
4.学校审定
学校根据班级及任课教师上报的评定材料、逐个进行审核、签署是否评定为三好学生的意见,并向班主任通报评定结果。
五、奖励
1.公布“三好学生”,并在校园公开栏上张榜公布。2.为三好学生颁发奖状。
第四篇:法律援助调解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法律援助调解工作实施办法(试行)
法律援助调解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服务人员以调解形式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是法律援助的形式之一。为了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调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规范法律援助调解的行为,特制定本办法。
一、法律援助调解的适用范围
(一)凡涉及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当事人之间今后需继续相处并且有调解可能的均应列为调解案件,即应采用先调解后诉讼的程序办案。此类案件一般包括:婚姻家庭、劳动争议、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和涉及有关社会保障、优抚规定的纠纷。对群体纠纷等特殊案件也应积极采取先调解后诉讼的办案程序。
(二)不适宜法律援助调解的案件:
1、仲裁、诉讼时效即将届满的案件。法律援助办案人员在接案后,应首先注意审查该案的仲裁或诉讼时效,对于相关时效快到期的案件,不适宜采用非诉讼调解方式办理,以免使受援人因超过仲裁、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
2、确无调解可能的案件。对于已经过有关组织及部门多次调解均无成效或者当事人根本不愿接受调解的法律援助案件,办案人员应放弃采用非诉讼调解方式办案。
3、易引发后续争议的案件。对于一些执行难度大、法律法规适用不明确等易引发后续争议的案件,应采取诉讼方式解决矛盾纠纷,以更好地维护受援人的长远利益。
4、可能涉及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集体利益及第三人利益的案件。
5、其他不适宜进行调解的法律援助案件。
二、法律援助调解应遵循的原则
(一)自愿原则。开展法律援助调解工作必须以征得受援人的同意为前提,不得为了节省办案时间和办案开支,强行逼迫受援人接受调解。
(二)合法原则。即法律援助人员必须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的前提下开展调解工作,调解内容不得违背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秩序。
(三)保护受援人合法权益原则。法律援助调解必须在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受援人在调解时对其合法权益所作的让步和放弃,必须是其真实的意思表示。如当事人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不履行协议时,应保护受援人的诉讼权利,及时帮助受援人提起诉讼。
三、法律援助调解的程序和方法
(一)法律援助机构在受理申请时,应对案情进行分析,对适用于调解的案件,应向办案人员提出先调解后诉讼的要求。
(二)法律援助机构办案人员应告知受援人进行调解的相关法律关系及后果,并通过谈话笔录、征询意见书等方式书面征得受援人的同意。
(三)法律援助办案人员应根据不同的调解形式,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通过下列途径开展调解工作:
1、法律援助办案人员在与非受援方联系并取得其书面同意调解的情况下,征求双方意见,确定调解的时间、地点和相关事项。在进行调解时,应向双方介绍相关法规、征询双方对解决矛盾纠纷的意见,在不违反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2、法律援助办案人员接受受援人的委托,依据相关法规,向非受援人就解决双方的矛盾纠纷进行交涉,并对当事人双方的意见进行沟通协商,在确保受援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3、法律援助办案人员接受受援人的委托,作为受援人的代理人,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陈述受援人的主张和要求,在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指导受援人签订相关的调解协议书。
(四)在调解成功的基础上,办案人员应及时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制作规范的相关协议书。
制作协议书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合法性。调解协议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二是准确性。调解协议内容要表述清晰,不会产生任何歧义,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规范性。对法律援助事项事实和调解结果的文字表述,应当准确、客观、简洁,具有特定
性。应避免使用模棱两可,或词语含糊的语言,力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五)对于一些具有执行内容的调解协议书或者和解协议书,办案人员应在调解成功后,建议法律援助案件的当事人采取公证等方式进一步确定协议书的效力,并及时帮助当事人向公证机关申请减免相关公证费用。
四、法律援助调解的结案及办案补贴支付
对于法律援助办案人员通过非诉讼调解方式办结的法律援助案件,法律援助机构审核卷宗后,对于卷宗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案件均应及时按照相关标准全额发放法律援助办案补贴,不得擅自降低支付标准;对群体纠纷的调解或经调解不成又诉讼结案的案件可视情增加办案补贴;对于已签署调解协议后当事人又反悔进行诉讼的事项,应将诉讼阶段的案件另行立案,并按照立案数支付相应的办案补贴。
五、本办法自2008年3月1日起正式试行。
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二○○八年二月
第五篇:2016年北京小学三好学生评选标准
2016年北京小学市级“三好学生”、区级“三好学生”、“小标兵”、“小卫士”评选条件已出,供北京各小学的家长们查看。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修订北京市中小学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评选办法的通知》(京教德[2009]2号)文件精神努力开创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促进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健康成长,使广大小学生前进有方向,学习有榜样,北京市教委决定在小学生中大力表彰先进个人,树立典型,宣传事迹,以激励全区小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北京市区三好等评选条件进行公示:
(一)小学市级“三好学生”条件
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模范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表现突出。品德行为表现获得同学、教师、家长和社区好评。学习兴趣广泛,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提问,乐于探索,学科学年总评成绩优良。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身心健康,开朗乐群,不怕困难。体育课成绩优良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等级(85分及以上)。残疾学生(须持有中华残疾人联合会核发的残疾证)能努力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连续三年被评为区级“三好学生”的本市学生和本市借读的外地学生均有资格参加市级“三好学生”的评选。曾在外地借读的本市学生,在借读期间如获得过相应等级的称号,回到本市并在参评学校学习一年以上,也有资格参加评选。
(二)区级“三好学生”评选条件
1.四至六年级(普通校)和三至五年级(五四学制)第一学期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的学生方可作为候选人。在本市借读的外地学生或赴外省、外区就读的本市学生回到本区就读,在参评学校学习一年以上的,均有资格参加区级“三好学生”的评选。
2.思想品德好
(1)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模范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3)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表现突出。
(4)品德行为表现获得同学、教师、家长和社区好评。
3.学习好
(1)学习兴趣广泛,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善于提问,乐于探索,学科总评成绩优良。(参看第一学期成绩)
4.身体好
(1)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2)身心健康,开朗乐群,不怕困难。
(3)体育课成绩优良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等级(80分及以上)。
(4)残疾学生(须持有中华残疾人联合会核发的残疾证)能努力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三)区级“礼仪小标兵”评选条件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传统文化及传统美德,有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言行举止,文雅大方。积极参加“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等活动,认真落实《东城区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目标》要求,且在活动中表现突出。
(四)区级“环保小卫士”评选条件
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认真践行低碳环保生活理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环保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作用,且在活动中表现突出。
(五)区级“安全小卫士”评选条件
积极学习安全知识,踊跃参加安全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自护意识和自护能力,在各种安全教育活动中发挥宣传示范作用。
(六)区级“雷锋小标兵”评选条件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坚持做好事、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公益活动,在学雷锋活动中,表现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