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读论文
如何读论文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常常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一些人可能会按从头读到尾的顺序阅读论文,这样会陷入论文阅读泥潭中,浪费宝贵时间。所以,有策略的进行论文阅读就显得非常重要,正所谓磨刀不负砍柴功。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S.Keshav教授的见解。S.Keshav把他十多年来读论文的经验总结成“三阶段法则”,凡是论文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的阅读方式。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的时间一般是5-10分钟,扫一遍文章,具体要看的部分有:
1.标题、摘要、简介
2.章节以及子章节的名称
3.总结
4.看一下引用,记住哪些论文已经看过了
在第一遍之后,应该已经掌握的:
1.论文门类。这是一篇关于已有系统的分析,还是研究原型描述呢?
2.论文上下文。相关论文和作者解决问题用的理论基础
3.作者做的假设是否合理
4.论文贡献是什么
5.这篇论文写作是否条理清晰
大部分情况下,一篇论文只会被别人进行第一阶段的阅读,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第一遍会被阅读到的部分,有如下几点建议:
1.章节之间是否条理清晰,脉络明确
2.摘要是否简洁,是否全面的描述论文内容
3.论文的主要idea有没有体现出来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一般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这个阶段要仔细阅读文章,不过忽略例如理论证明这样的细节。具体要注意的部分有:
1.注意论文中的图示。仔细查看这些图示是否有都正确,坐标轴是否正确的标识。数据说明有没有合理的表示,有没有统计上的错误。(论文评阅者会从这个方面区分优秀和拙劣的论文)
2.标记出没有阅读过的相关引用
这个阶段结束之后,应该掌握的程度如下:
3.领会文章内容
4.可以总结这篇论文的精髓,并介绍给他人
第二阶段结束后,可能会出现因为术语和缩写太多等原因而无法理解论文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背景知识的缺乏。可以考虑进行一些学习之后再来读相关论文,或者直接忽略这篇文章。
如果对文章的内容只是感兴趣,第二阶段就可以结束了,但这对于专业需求而言还不够。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是精读阶段,叫做“论文重构”。对于入门的研究生,这个过程可能需要4-5个小时或者更多,对于有经验的研究院,这个过程大约是1个小时。
这个过程中要做的事情有:
1.做出和作者一样的假设
2.重新实现这个问题,并就自己的重现和作者的实际论文进行比较
在这个过程要注意的有:
1.发现论文的创新之处,隐藏的问题和隐含假设
2.思考自己如何提出一些特定的idea
3.学习别人论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记录下可能的未来工作
第三阶段应该达到的目标:
1.在大脑中重建论文的结构
2.辨别论文的长处和短处
3.发现文章的隐含假设,缺失的相关工作,实验或分析方法中的潜在问题
最后我来一点小小的评论:这篇文章作用不仅是从一个普通的阅读者角度出发,也从一个论文评审的角度出发看待论文的阅读和评价问题,所以不仅指导我们读论文,更重要的是通过鉴别什么样的论文是好论文,自己写论文的时候也就会注意很多。
第二篇:读马克思论文有感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后感
马克思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领袖。马克思出生于拿破仑覆灭,封建势力重新复活,普鲁士专制政府试图恢复封建社会结构的莱茵省.但当时却充满的自由的空气,盛行自由主义的精神。马克思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度过了他的童年和中学时代。
我怀着对无产阶级导师无比崇敬的心情拜读了马克思在中学时代的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论文语言优美,逻辑结构严密,阐述了职业的含义以及我们在选择职业时应该考虑的要素。
马克思说:“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能使他和社会都得到提高的地位”。这是人优越于其他生物的地方,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的并且必须面临着职位的选择。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一个目标,正如马克思所言:“神决不会使世人完全没有引导,神总是轻声而坚定地作启示”所以,获得一个遵从内心的工作是必要的,至少我们对于那份职业没有厌恶,充满激情。
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一个自己认为伟大的职业呢?马克思在文中说:“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鼓舞或者是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去的地方;他已经不再自己选择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而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决定它”我们选择职业不是为了炫耀,因为长期从事这种职业,会让我们感到无法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们会情绪低落,从而怨天尤人。所以,我们选择职业不能让虚荣心驱使我们,这时候,我们的理智也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我们应当听取父母的意见,他们饱尝人世的辛酸。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那么,我们就应该选择它。
但是,除了热情和兴趣,我们还应该考虑自身情况和生活条件。“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如果我们不考虑自身体质限制,超越体质的限制,那么我们就会垮得更快,就像把大厦筑在松软的废墟上。如果我们错误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无法胜任的工作,我们会感到惭愧,从而感到妄自菲薄,“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我们择业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所以,我们应该从事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职业,这才是高尚的职业。选择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位,那么,我们不会感到辛苦,我们的幸福属于千百万的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的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把社会集体的事业放在第一位,个人和集体密不可分,我们当代大学生,就是应该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去到需要我们的地方,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孔子说过:“不患无,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这世上必然有自己的位置,只要有使人信服的才德。所以我们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人格。
选择合适的职业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同时也是对父母,对社会负责,所以我们应该谨慎对待,用马克思的思想指导,珍惜时间,强化自身的各方面,以追求日后伟大的事业,造福社会。
第三篇:读三毛_感想_论文
“后来我有一度变成了一个不相信爱情的女人,于是我走了,走到沙漠里头去,又不是去找爱情,我想大概是去找一种前世的乡愁”这是三毛在《沙漠》这首歌前说的一小段话。前世的乡愁,把沙漠和一个浪迹天涯的女子,联系了起来,从此再也不能分开。后来人们每每提及三毛,都难免要想到撒哈拉,而许多人对茫茫无际的撒哈拉沙漠的感性认识和幻想,或许正是从这个女子的笔下开始的。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把她当作一个作家来看,至少不单纯是一个写字的人。而且从文字的角度来看,她并不是很出色的。她更多的是一个生动有趣的人,她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色彩,质朴而平淡,然而也正是那些淡然的文字使得三毛在她的读者心中变成一个灵动活泼的人,立体、丰富,而不只是一个活在纸上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她从未到过或者接近我们的真实生活,可是在印象或者意念中,她又仿佛在自己身边,我们看着她的欢笑,感受她的伤悲,虽然这个空间那么遥远。
记得年少时看她的书,好像自己的一双眼睛就系着她身上,随着她到那一个个陌生的国度行走,看到有趣的事会情不自禁地笑出来;而遇到不平让人气愤的事也会跟着较真或者无奈;那些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却过着完全不一样生活的人,让我觉得新鲜和好奇。事隔多年后,把她拿出来重新看,自又是觉得浅了许多,而另一方面,却又觉出了另一番真味。虽然已不太会再随着她的情绪起伏,却更添了一份对于她的尊敬。她路见不平的“拔刀相
助”,对于陌生贫弱者的仁义,在危险境地里的镇定自若,处于困境中的坚强忍耐,无不让我心生敬意。曾听到过一首歌,大约是郑华娟唱的,里面有唱到“你柔弱却勇敢的肩膀,是我心中英雄的形象”,每听到这句,总不禁会想起三毛。
其实世界大同。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世间万物就是那样存在着的。可是看它的眼睛却是千差万别的。有人曾指责三毛的文字过于虚化现实,淡漠人世的痛苦,对此三毛自己说过,正因现实中的苦痛太多了,才希望文字能轻灵一些。在她的书中,我们看到她常常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那种乐观不是天生乐天派的无忧无虑,而是经历过痛苦的折磨、阅尽红尘之后的乐观,是在悲观的土壤上开出的乐观的花朵。
年少的三毛,就显示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逃学去墓地看书;疯狂地喜爱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对着他的照片请他等自己长大嫁给她;在写关于长大的理想作文时,因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做一个四处乱走捡破烂的人,使一直看重的她的语文老师气得朝她扔粉笔头。她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多年间,她一直实践少时的理想,甚至出了一本《我的宝贝》,为她历年捡的那“破烂”正名以作纪念。
在台湾遭遇情感困顿后,只身远赴西班牙。也就此成就了一个我们熟悉的三毛。异国他乡的生活,挖掘出来她天性里的坚韧和达观,也大大开拓了视野,增加了人生历练,使得曾经只躲在自己小天地里的悲观的女孩,逐渐成长为一个勇敢、坚强、智慧的女子。当然,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遇见荷西。虽然三毛也曾有过动摇,然而对于小她许多的荷西,究竟有着许多不确定性,也许曾经的创伤让她学会了在情感上本能的自我保护。她终是选择了放弃。
然而事隔六年后,三毛再次回到马德里,又遇见荷西。三毛看到在荷西的房间里全挂满了自己的照片,霎那就下定决心,非眼前这个人不嫁。一辈子能被一个男子如此长情而专注地爱着,作为一个女子,夫复何求?
日子虽然艰苦,会苦中作乐的三毛,却把这种生活过出了自己的乐趣。并且将之诉诸笔端,使沙漠生出了点点绿意,引得看书的人生出了对撒哈拉的向往之情。而她对于自己的病痛、恶劣的天气、不公的境遇,只是一笔带过,轻描淡写。游走过半个地球的三毛,已经学会了淡然地看待世情人事,却依然能热情真诚地投入生活。
和每个看她的书的人一样,对于她与荷西之间的感情当然是心生羡慕的。必竟世界如此之大,可是真正找到那个最贴合你的人,却非易事。她与荷西之间,没有什么海誓山盟,没有轰轰烈烈的大起大落,那么相同又那么不同性格喜好的两个人,自然地相扶相携。首发自承天八索http:// 转载请保留。和荷西结合后,三毛依然常常孤身一人远行,爱是自由而不是束缚,他们都深谙这个道理。记得有这样一个情节:婚后的荷西有段时间对另一个女子心生好感,而三毛却说要给荷西一
段时间,看他和那个女子是否更合适。当时年少的我有片刻的疑惑,继而明白这其实才是真正的有智慧。爱不是牵绊,而是给对方一个尽量广阔的空间,成全各自的生命的完整。
当然不能不提到她一生中唯一写过的一个剧本,这个被很多人揣测着与她的最终离去有着丝丝牵连的剧作——《滚滚红尘》。根据张爱玲一生遭际写成的电影剧本。这部作品为她的写作生涯划上一个休止符。也给她的生命抹上一缕悲情的色彩。少年时的孤寂苦闷,异国生活的五光十色,成名后深受拥戴的热闹喧哗,依然无法挥去她与身俱来的孤独感。就像她从不认为自己是芸芸众生的一员,似乎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她的绝然离去是对人生的绝望还是满足?听过她的讲话录音,她的声音有与年龄阅历不相符的软绵与轻柔,单从声音听来,她仿佛应只是一个温柔娇弱的小女人,她的话语透着梦想家的色彩,让我迷惑,无法把这样一个沧桑的女子与声音中的那个女子联系到一起。一切就是如此,充满着矛盾。
岁月如水般无声地流过,无论对于现存于世上的人抑或是已经离去的人,都一样的公平一样的匆忙。这个在石头上画画,在非州悬壶济世,能把一根不起眼的树干变成艺术饰品的女子,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十三年了。承天八索喧嚣的世界不停歇往前走,记忆不断被刷新,然而她一直留驻我心深处,即使淡成一个影子,却也不会被抹去。岁月寂寂,红尘滚滚。回望时,你的身影依然微微颤抖。
附:某些情感只适合放在心里,它们只属于自己,不需要与他人分享。虽然知道喜欢三毛的人很多,却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谈三毛,也没有真正的写过文字来对此作一个交代。因为懂得,所以珍惜。或者是因为过于看重,轻易不能说出口。总觉得文不能达意。而写下以上文字,仍是这样的感觉。若干年之后,也许对她的感受更为淡然,就像现在我已不像当年那样狂热地喜爱她了。一切终须会变。值得记住的是,年少时曾经的热爱。
第四篇:共读的论文
通过共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乌鲁木齐市第21小学王欣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直要求学生读课外书籍。学生的阅读到了什么程度,有没有读课外书都是一个问题。我想要谈到的是课标中所要求的阅读量学生是否达到了?首先我来浅显的分析一下课外阅读的现状。从我读小学时就有课外阅读的要求,每年学校都会发给我们 一本《课外阅读读本》的书,说实话当时我的这本书就睡在我的书架上了。想想当时还小,老师的教学任务就是教科书,至于《课外阅读读本》就是带回家的一本无用书了。谈到读书也许大家都认为小孩子肯定不是太喜欢。据我观察,并不是小孩不喜欢读书,而是家长、教师有没有创造条件,有没有找到孩子的兴趣,有没有引导学生去读书。我所带的班级结构比较特殊:全班有13名汉族学生,7名东乡族学生,12名维吾尔族学生,一名回族,两名哈萨克族,两名苗族。家长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学生中有大部分母语不是汉语。对于班级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是有困难的。从一年级起,我班就建立了图书角,学生将家里的课外书带到学校来,此时我就发现有些学生家里根本就没有课外书,大部分拿来了幼儿园的书籍。个别同学买来了新书,仅有四五名同学有课外书籍刊物。就这样东拼西凑一个图书角建成了。一下课,图书角都围着许多同学,经常见到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读一本书。我常常在想,难道我们的孩子真的不爱读书吗?一学期下来,由于学生还没形成爱护书籍的习惯,也许书籍传阅的次数太多,许多书籍破损了。我想虽然图书角的建立特别困难,但可以看出孩子们是有阅读的兴趣的。又是谁夺走了孩子的兴趣呢?第二学期,图书角建不起来了,原本带书的学生害怕书再损坏不愿带来了,没书的孩子占大多数。我侧面了解了许多学生回家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的同学增加了。为了改变现状,我想只有从课外阅读入手来与孩子一起读书,让他们重新爱上读书,让阅读成为自己的兴趣。从我的女儿阅读足迹来看,孩子的阅读离不开家长的引导和陪伴。我的女儿从胎教开始,每天都听故事,现在她已经六岁了。每晚讲故事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孩子三四岁时,就开始了假阅读。她要求我把她喜欢的故事讲许多遍,当我特别忙时,她也能翻开书将滚瓜烂熟的故事,手指着字背下来。我想这也与就是识字的第一步。我想除了家庭教育外,第一个我要感谢幼儿园老师,她们在教学时就是用故事、儿歌来吸引孩子。当她开始自己拼读时,她已经认识了一些字,阅读时会遇到困难,如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地方,有家长的陪伴能降低她的困难,不会出现畏难情绪。我再回头看看我的学生们,有许多家长不懂汉语,有些家长没有文化,还有些忙于工作根本无暇关注孩子的阅读。为了改变现状,我想通过语文教学与课外阅读兼顾的原则,带领学生一同阅读,可以让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培养阅读兴趣。
二年级第一学期,我向学生推荐了第一本书《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是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童话故事,故事跌宕起伏,尼尔斯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我女儿的年龄与学生相仿,她所读的书中她特别喜欢这本书。我想学生也一定会被这本书吸引。我就利用早读时间先给学生读了第一章,学生被故事吸引力,我告诉学生希望他们能读读这本书,里面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不久,许多学生都买了不同版本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下课时孩子们一边读,一边交流书中的故事,我暗自喜悦。我没有陪伴学生一起读,只是介绍了这本好书,全班有20名学生读了这本书,我想一定有一部分学生在囫囵吞枣,但我想激发阅读的兴趣做到了。与家长沟通时,有些家长说发现孩子爱读书了,经常写完作业就开始看书,而且看得津津有味。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家长不赞成孩子看书,觉得该完成的学习任务都做不好,还看什么课外书,于是根本就没给孩子买书。也有一些学生买了书,但不认识字或不能理解没有读完。还有一些家长有能力给孩子买手机,却舍不得花钱给孩子买一本书。也有孩子很爱学习,但家长确实没有能力买书的。综合以上问题,我认为教师与学生共读特别有必要,当课外阅读成为一门课时,家长才会更重视。如果学校的图书室能有可供一个班阅读的相同书目的书就好了。如果从一年级就能让学生看一些优秀的绘本,二年级开始读经典的童话,家长能够支持,相信学生当六年级的积累就会日渐丰富,课外阅读的好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出来的。如果孩子能感兴趣相信会终身受益。我有时就在想,过去所教的学生中,喜爱阅读的孩子见识就广,词语就很丰富,正如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如何能使文章有血有肉。现在的孩子活动的空间本来就少,电子游戏泛滥,培养一个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学生中也有学生,不但读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我还介绍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下课后学生之间互相讲述着有趣的故事,交流着书中的故事情节和喜爱的人物。我想我现在做的还不晚,愿好书能伴着孩子长大。下学期我将为努力为每一名学生配备人手一本同一版本的书,开始我与学生的共读新阶段。
读书还需要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段时间,我忙于自己的业余学习和教学工作,阅读的时间明显的减少了,这样学生的阅读也告一段落。我发现了不少学生的抽屉里多了漫画书还有一些娱乐书。冰心说过:“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看到学生们读书,我很喜悦,可是现在的书籍中尤其是漫画中渗透了许多不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过早地涉及到了情感的问题。这是我所担心的,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这些内容有些不合时宜。我发现学校的图书室中可以借来一些名著。我隔段时间为孩子们借些书来,让他们自己挑选,为我介绍他们喜欢的书籍,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我也不再担心选书的问题了。我认为学生读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书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名著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我还在不断摸索之中,希望我与学生的共读能帮助他们树立高雅的兴趣爱好,树立远大的理想。
第五篇: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论文写作
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感
艰辛的革命历程已经被载入史册,在一个和平年代,不妨抛却政治、革命等因素,简单阅读这篇回信也许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别样的东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写于1930年,这个时代的中国大地一片白色恐怖。大革命失败后,夺取政权的国民党实行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和军事独裁统治。中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这种艰难的困境,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红军前途产生担忧与怀疑的悲观论调。正是这个时候,毛主席写下了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回信。信中回答了对“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提出了中国革命和武装道路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关于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阅读这篇文章时,即使我在课堂之上已经了解到详细的背景,但是阅读仍然很困难。我无法明白毛主席所认识的“白色政权中的小块红色根据地的存在与发展”具体含义;我也无法理解他所断定的“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与发展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其他似是而非的问题比比皆是。最重要的是: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在行文时论断一个民族的社会发展,而且在历史的今天看来大多数都是对的。
每个人的思想形成都有一定的过程,必然经过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面对很多我无法理解的问题,我决定翻阅《毛泽东选集》,我相信在这里,我会找到答案。看完了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我惊叹于毛主席对于社会各阶层的认识。他在这篇文章里,论及了中国当时社会的所有阶层,每个阶级都有详细的区分并作了深入细致而又独到的分析。细想一下,这个难道仅仅是博览群书就能做到的吗?我觉得不是。如果没有深入了解与考察中国社会,不会有如此之论述。之后,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看到了他在农村地头奔走的身影,也看到他调查记录的细致。读到伟人背后的这些故事就不难理解他的重要论断“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与发展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读到这些故事,可以想象他在大多数人坚持苏联“城市包围农村”的模式时所感受的落寞;读到这些故事,不难想象他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发自内心的坚定与自信。是呀,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毛泽东联系中国的基本国情,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国情紧密联系起来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色道路。马列主义的正确性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但是前期中国革命的历史教训也告诉我们:照搬苏联经验,不加创造地运用马列主义,是会犯错误的。
天才的毛泽东的实践精神着实令我敬佩不已。正如他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精辟言论一样,调查、实践的精神贯穿毛泽东革命的始终。斯洛在《西行漫记》中记载了毛泽东早年的一则故事。“第二年夏天,我开始在湖南徒步旅行,游历了五个县。一个名叫萧瑜的同学与我同行。我们走遍了这五个县,没有花一个铜板。农民给我们吃的,给我们睡觉的地方:所到之处,都受到款待和欢迎。”没有一个铜板游历五县,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就有这样的魄力着实让我佩服。“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在调查中,我们深入了解社会的现状,很多问题也就真实地展现我们面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阅读着毛泽东,不禁想到自己。一年的生活中,记忆深刻的竟是那一件小事。那次我们班长提议开展义工的活动,我们小组五人承担了这个活动的策划与开展。当我们在康桥开
会讨论时,我们订下了详细的计划。我与另外一个女生负责了解养老院的具体情况。一个炎热的下午,我们决定出发。我们辗转了一番终于找到了那个地方。夕阳西下,慈祥的爷爷奶奶在整洁的院落中享受属于他们的安闲,抑或回忆着属于他们共同的话题,多么和谐的“夕阳美”。可惜这只是我们的所谓的“夕阳无限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在一个偏僻的地方,破旧的大门紧紧锁着,抬头望去,一位奶奶在二楼窗前傻傻笑着,那般寒冷。我们不知那里面是否还有正常的老年人,我所想说的是,正常人在这样的压抑奇怪的环境下必是无法正常生存的。明显的对比之下,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世界很多时候与我们想象的有很大差距。显然,我们没有毛主席那种强烈的调查意识,我们离开了这个地方,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在我们之前的认识上思维,我们还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不能将眼界置于社会乃至世界之中,这是很悲哀的。也许有人说,我们理工科的,潜心学术就行了。我认为这样是不好的。理由有二:
一、大多数人的思想总是倾向于理想主义。当我们放眼社会时,震撼于社会现实的种种落后时,我们从人类层面上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而这正好可以提供给我们持久的动力与热情。
二、科技就是服务于社会的。既然这样,当我们放眼社会时,我们不是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这样我们不就获得源源不断的外在推动力,更好推动进步。感动于钱学森等一批建国初期的科学家,对于祖国与科学的热忱使得他们永远地载入史册。也许,有的人会说,时势造英雄,特定的历史环境造就了那一批的人。希望有一天,我们这一代也能像他们扛起历史的责任。
从这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清晰地看出毛主席的不凡哲思。中国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被他理解与运用得恰到好处。他在信中批评了林彪的错误思想,指出:
一、现在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但是立足于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之上的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政权、武装、党派等)也是弱的。
二、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三,对反革命力量的估量,决不可只看它的现象,要去看它的实质。1928年底到1929年初,敌人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三次“会剿”,好象很有力量,其实英、美、日在中国的斗争已十分露骨,军阀混战业已形成,实质上这是反革命潮流开始下降,革命潮流开始复兴。
四、现实的客观情况是,各种矛盾都向前发展了,全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
毛泽东在信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国内政治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批判了夸大革命主观力量的盲动主义和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认为这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信中充分估计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明确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正如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所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辩证地分析矛盾,平衡矛盾。毛主席的“实践论”在历史的发展中被证明是正确的,邓小平也称“我们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在探索中积极前进,而且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确实完成了许多重大建设。但是,面对这社会中依然存在的各种问题,我觉得现在的改革似乎缺少些什么。我决定学习毛主席辩证唯物主义来思考这个问题。理论与实践是我们改革的两个方面,而且本来就是矛盾的。如果我们过分地夸大
理论作用,我们就会犯革命早期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这样必然不利于促进改革发展;但是我们如果一味地重视实践探索,我们必然会犯改革盲动错误,这样势必会延滞改革的步伐。思考之后,我还在《西方文明史》找到了例证。欧洲中世纪宗教改革,以宗教的虔诚信仰,激发了人们对于金钱的追求,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前提;宗教改革,修道院的出现使得社会开始追求理性、崇尚科学,用科学指导技术的发展,这将极大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厚积薄发,欧洲在中世纪几百年的时间里,在看似平静的社会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坚实的铺垫。欧洲在一百年时间里完成的思想基奠是深厚的,而我们近代中国的曲折发展中,我们有所改进,终于赶上世界的步伐,不至于被时代落下。但不得不承认,我们近代的改革是被动的,我们是在西方的铁蹄下被迫打开国门的,我们是在西方的枪炮声中睁眼看世界的,我们亦是在无奈之下选择革命的。我们的思想基础是薄弱的,当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逝去,当那个国家危急存亡的时代已经过去,当人民群众的“可以燎原”般的革命热情已经尘封进历史中。没有深厚思想基础,我们的人民似乎缺乏了一种信仰,我们的改革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辩证的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在肯定并坚持我们的探索精神时,我们不是应该同时重视思想的启迪吗?我们一定要在这片土地中深深地扎下我们的根,我们要有自己民族的坚实并普及开来的思想文化。同时,结合我们实践的优良传统,我们的改革才会更有方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会早日实现。
读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近距离与伟人对话,带给我的启迪是深刻的。虽然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已经滚滚而逝,但是毛泽东伟大的思想却是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他的实践精神深深震撼了我,让我这个在象牙塔中生活近二十年的时代青年深感惭愧,在惭愧之余,当然也激发了我的强烈时代感,我对于社会与世界的探索热情。我相信这将让我受用终生。而且,当真真切切地学习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思考社会时,不管结果如何,带给我的快乐与思想的进步都是无法用言语形容。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1日,第二版);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订版);
4、《西行漫记》,埃德加·斯诺,东方出版社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