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方周末》:给我一篇假论文,我能骗倒半个地球
《南方周末》:给我一篇假论文,我能骗倒半个地球作者: 白告然
各位reader,评论时请取消“同时评论给原作者”,谢谢。
“恭喜,你的论文已被我们录用。”2013年7月4日,非洲生物学家Ocorrafoo Cobange先生收到了这样一个好消息,在投稿两个月后,他终于收到了《自然生物制药》杂志的发稿通知。多年来,Cobange先生在坐落于厄立特里亚首都阿斯马拉的Wassee医学研究所工作,研究一种青苔提取物所具有的抗癌性能。
《自然生物制药》杂志号称是“经过同行审议,提供高素质论文的学术杂志”,其审稿人是来自各国大学的制药学教授。能在这样一本具有相当学术地位的杂志上刊发论文,想必Cobange先生的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但显然,并没有人为这个好消息欢呼,因为根本不存在生物学家Cobange这么一个人,所谓在厄立特里亚的医学研究所也是子虚乌有。事实上,这篇“钓鱼论文”的真正作者是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John Bohannon。在过去的10个月里,Bohannon用假名、假单位和假论文——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任何评审者,只要拥有高中水平以上化学知识,并能读懂基本的数据图表,就应该能立刻看到论文的问题,它的实验缺陷得一塌糊涂,所有结果都毫无意义”——投给了全球304个开放出版期刊(Open Access)。
然而,超过一半的期刊接受了这篇文章。在304家期刊中,有157家表示接受,录用率近52%。一些刊物提出修改意见,但大多限于论文格式与语法问题。只有36家杂志的审稿意见提及稿件的内容,有16份评稿意见认为论文很糟糕,但还是决定录用。
这篇“骗倒半个地球”的论文,究竟写了些什么呢?Bohannon做了精心准备。首先,他专门写了一篇“粗看起来可信的普通论文,但其中有严重的错误,让合格的评审者很容易就能发现、认定它不适合发表”。论文的基本格式是:设三个变量——某分子X,来自地衣物种Y,能抑制癌细胞Z。
接下来,通过作者设计的小程序,把各类分子、地衣物种以及癌细胞组合在一起,随机填写到上面的变量位置,于是就生成了数百篇论文,除此之外这些论文其余的部分都一样。
最后,为了避免对方对作者流利的英语水平产生怀疑,Bohannon还特意把全文用谷歌翻译翻成法语再翻回英语,然后校正了那些明显的错译,得到一篇语法正确但明显不是英语母语的人写出来的文章。论文作者的名字和其所属单位都是虚构的,用非洲地名人名拼出来的。
一旦刊物答应刊登论文,Bohannon就发信称实验出现重大错误导致结论不正确,要求退稿。但居然还有刊物回信说:“尊重您的撤稿决定,但如果您打算发表这篇论文,请告知我,随时愿意为您效劳”。总体而言,“中招”的学术期刊主要来自印度和美国,此外有神户大学这样著名学校出版的,以及学术协会的,甚至包括知名出版机构Elsevier与SAGE旗下刊物。
其实,Bohannon已经算是相当有良心的钓鱼,毕竟文章还是手写的。接下来我们要见识的,是两套计算机程序,不少人利用它们自动生成的论文,已经把学术界搅得天翻地覆。
几年前,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计算机专业的三位研究生编写了论文自动生成软件SCIgen。它能够从固定的词库中,随机抽取专业术语,以符合文法的方式生成论文。因为学术论文中大量充斥着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用词和固定的句式,这种软件生成的文章乍看上去相当符合规范。再配上自动生成的漂亮图表和详细的引用文献,一篇就内容而言不知所云的文章第一眼往往能唬住不少人。
SCIgen的首次亮相是在2005年,一篇由机器生成的论文被第九届“系统论、控制论与信息论多学科国际会议”收录,得知真相后,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颜面大失,迅速删除了论文。然而,德国学生又发现了这个神器,分别于2008和2009年向在中国武汉举办的两个IEEE国际会议投稿,结果机器虚拟的Schlangemann教授被当成了知名学者,还被邀请作为会议的主持人。
当SCIgen已经至少在世界各地的学术会议和期刊上成功“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康奈尔大学数学系博士后Nate Eldredge又根据SCIgen进行了改编,做出了Mathgen——计算机论文自动生成器。
2012年8月3日,一位来自“南部北达科他大学霍普分校”的“Marcie Rathke”教授向一份“广受赞誉”的期刊——《理论数学进展》(Advances in Pure Mathematics)投递了一篇论文。仅仅10天之后,这篇论文就被接受了,编辑还一本正经地写了5点修改意见。没错,这篇论文正是用Mathgen自动生成的。虽然论文摘要每句话都看起来牛哄哄的样子,但实际上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论文钓鱼并非什么新鲜事物,自从“索卡尔事件”起,类似的事件就屡见不鲜。但钓鱼者的初衷,都包含着净化学术风气的目的——索卡尔给《社会文本》投伪科学文章是为了考验对方的学术水准和编辑责任心;SCIgen的作者是因为看不惯那些学术水平低下,无质量把关,只知收取昂贵注册费用替作者攒论文发表数量的“野鸡会议”;Bohannon是为了测试开放期刊的节操,以及揭示“同行评议甚少存在”的黑幕。
只要靠收取高额出版费牟利的杂志还存在,只要那些淡泊学术只图名利的野鸡会议还存在,就还会有人上钩,哪怕Bohannon在论文中已经藏下了“图文不符、对照组不符”的直钩,咬钩的鱼儿依然兴趣盎然。
下附果壳网报道:
网址:http://pdos.csail.mit.edu/scigen/
在网页上,只要输入作者名,电脑就可以自动为你生成一篇“SCI级别”的computer science论文,论文上abstract,introduction,literature review,experiment result,discussion,conclusion,reference,diagram一应俱全,除了内容没人能真的能看懂以外,“paper”像模像样。比起这个软件免费写的英文paper,qq上代写论文广告就弱爆了。
下面就是一篇自动生成的名作:
Rooter: A Methodology for the Typical Unification of Access Points and Redundancy
这个软件是在几年前诞生的,当时出于对学术界“野鸡会议”(指那些学术水平低下,无质量把关,只知收取昂贵注册费用替作者攒论文发表数量的学术会议)的反感和年轻人的恶搞冲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计算机专业的三位研究生编写了论文自动生成软件SCIgen。它能够从固定的词库中,随机抽取专业术语,以符合文法的方式生成句子。因为学术论文中大量充斥着一些专业性很强的用词和固定的句式,这种软件生成的文章乍看上去相当符合规范。再配上自动生成的漂亮图表和详细的引用文献,一篇就内容而言不知所云的文章第一眼往往能唬住不少人。
不过最令人意外的是,SCIgen软件多次成功逆袭IEEE的国际会议。
SCIgen的首次亮相是在2005年,机器论文Rooter: A Methodology for the Typical Unification of Access Points and Redundancy被WMSCI会议(World Multiconference on Systemics, Cybernetics and Informatics)所接收。虽然事后主办方澄清了此论文是作为“非同行评审论文”被接收并及时撤销了作者的报告资格,但在媒体的大肆渲染下,仍然是颜面大失。一方面,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暂停了对会议组织者的赞助,将论文从资料库中删除,努力将影响降到最小。另一方面,三位年轻人却在三天之内从网络上募捐到了两千四百美元,他们去到佛罗里达,在召开WMSCI会议的旅馆里租下房间,举行了一场同样是机器随机生成的混乱学术报告,并将整场闹剧录下来放在了互联网上。
在米国得手之后,德国又有几位学生开始用这件神software黑天朝。他们向2008年和2009年中国武汉举办的两个IEEE国际会议投稿(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CSSE 2008)和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EBISS 2009),文章署名Herbert Schlangemann(来源于德国的一部电影)也是编造的。结果两次电脑自动写的论文全部被接受,在第一个会议上,靠这几位童鞋为Schlangemann编造的假CV,虚拟的Schlangemann教授被当成了知名学者,还被邀请作为会议一个session的主持人。在EBISS会议组委会给自动生成的论文“PlusPug: A Methodolog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Local-Area Networks” 作者的回复上,评价一栏全部为good和very good,“专家意见”也对这篇论文“高度评价”:
“Accepted.Topic of this paper is related to this conference.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on a methodology for the improvement of local-area networks.The author introduces a scalable tool for evaluating Internet QoS(PlusPug), which the author uses to prove that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s and XML are regularly incompatible.The author’s work is suggestive, and the point of view deserves researching.Figures in this paper seem exact, which makes this paper more convictive.There is no major modification opinion, only please pay more attention to Englishgrammatical rule and format your paper according to the template provided by conference homepage.W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in EBISS2009.”
砖家意见:“论文很有建设性,观点很值得研究,很有说服力。除了注意一下英语语法和格式以外,没有什么改进意见了。”
上面到几篇论文最后也都被收入到了IEEE Xplorerer数据库,直到始作俑者宣布论文是电脑编造的以后,才被撤掉和取消会议资格。在这几次事件里,世界最大的论文灌水组织IEEE的颜面尽失,“国际学术会议”的水度暴露无遗。
在虚拟的Schlangemann教授博客上,记录着整蛊的全过程。
更有意思的是,在俄罗斯,有人把2005年那篇rooter论文翻译成了俄罗斯文,投稿给国内一家学术期刊。这家学术期刊对于投稿的论文没有认真审核,靠收取高额出版费牟利,结果不幸中招,直到机器论文成功发表之后,原作者才说出真相,这家期刊只好灰溜溜地把文章撤除。
目前SCIgen已经在世界各地的学术会议和期刊上成功“发表”了十几篇paper,绝对是个好软件
第二篇:给我一个支点 我能撬动地球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语文课题组叶汇琴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儿童具有创造的天性,假如老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舞台,他们的创造潜能可以极大地得到发挥。课堂教学中大量的事实表明,我们往往对学生的创造潜能估计过低。这舞台就是具有生成性的课堂,动态的课堂。
一、课堂——为生成而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这种预设更多地关注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生活。正如叶澜所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孙双金老师在预设《老人与海鸥》一课时,预计到学生在理清文章思路之时,可能会想到的几个关键词——喂、唤、说、别、念,也预计到学生一读课文后有可能有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正因为如此,教师的预设就顺着学生的思路,将课堂暂时交给学生,并又据此作了具体的设计:如有学生提到了相关联的字,则启发学生作深入思考。对于眼前的难题,孙老师并不急于解决,而是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学生不断地朗读、体会,直到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这时学生们就能更准确地用词了。这样的多维预设及导向,体现了教师的服务意识,在预设中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的生命活动,体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定教,从而也使课堂精彩纷呈。
二、课堂——搭建教学的生成点
语文课堂怎样生成?关键是把学生当作重要的资源,让学生在与文本、师生的对话中碰撞出火花,这些是课堂中的生成点。
1、在多元解读中生成当代文艺理论区分文本和作品,作家创造出来的只是文本,而经读者阅读参与创造而完成的才是作品。由于读者时代、经历、经验、个性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须呈现多元化的态势。
2、在学生质疑中生成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质疑问难,并把它作为课堂教学展开的依据,引导学生感悟,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相互启发,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如《老人与海鸥》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生1:课文写了老人与海鸥什么事?
生2:为什么题目是老人与海鸥?
生3:这是怎样的老人,怎样的海鸥?
师:读书啊,抓住课题,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老人与海鸥》是一个词组式,现在请你们把它扩展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老人与海鸥______________。
生1:朝夕相处
生2:相依相伴
生3:永不分离
生4:亲如家人
„„
一个问题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一个个有创见的想法不断迸发,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实在令我震惊,课堂成了他们主动探究的天地,而这便是缘于“生成”。
3.在思维拓展中生成阅读课堂上教师适当地进行延伸,既达到能有效地利用和整合教学资源,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在思维拓展中有更生动的、更有效的生成奠定基础,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
林乐珍老师在教学《“红领巾”真好》一课时,当学生读出小鸟在唱歌,在梳理蓬松的羽毛,在捕捉害虫之后,老师进行了适度的拓展:“小鸟还会干什么呢”学生想象的翅膀展开了,有打扫房子的,有打羽毛球的,有捉迷藏的„„适度的随机拓展,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当然,拓展不能离题太远,这是需要注意的。
4、在创造中生成教学是不断生成的,课堂中只有预设与生成共舞,才能演绎出精彩的课堂,一个别有洞天的教学胜境才会出现在我们面前。用叶澜老师的话说“每一节课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 在生本的理念下,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凸显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实现以生为本,实现师生生命在课堂中的真正涌动与成长,这是课堂教学理念对传统的超越,更是课堂教学
理念新的追求!
第三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我们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常常滔滔不绝的讲解和不达标准答案势不休的引导,看起来课是充实的,给人一种密不透风的感觉。学生被圈在一个用标准答案和规矩筑成的圈子里,偶有挣扎,但大多碰壁。因此,我忽然想起两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要推动地球。”
一、放飞心灵,冲破束缚
小学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的数学活动,要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放飞心灵,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自由翱翔,就必须打破思维定式。因为,在重重地包裹下,在旧思想的左右下,谈不上创新,心灵也无法飞翔。真正具有探究性质的活动,应是学生自己的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转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方式,即要学生自主地参与,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亲历与体验。
二、放飞心灵,把握机会
学生的思想是个万花筒,他们的内心世界比我们更精彩,有时甚至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或者以我们的观点来说是错误的。然而,错误中不乏新奇点子。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就谈不上心灵的飞翔,不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在避免错误的同时,必将丢失宝藏。小学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的数学活动,要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真正具有探究性质的活动,应是学生自己的活动,活动目的是为了支持数学学习。因此,我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一课,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列出长方形、正方形。教师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图例。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学具,教师通过提问呈现学习任务: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你能发现吗?请你把结果记录下来(每个小组都分发了一个表格)。然后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开始活动,之后,师生形成如下对话:
生1:我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重合在一起,发现一样大小的。师:哦,是好方法。但长方形的四个角都一样大小吗?(学生坐下立刻再活动)
生2:相同的地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一样大小的。都有四个直角。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1:用直角板量过。(大家附和)
师:老师也同意你们的好方法。(板书)
生3:(迫不及待地)不相同的地方是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而长方形不是,只有对边才一样长。(边说边用手比划)师:你怎么知道这些的?
生3:(旁边的同学争着说)我是用尺子量出来的。
生4:我是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对折知道的。
师:请学生出来示范,并填表。老师最后作了小结。
然后,教师出示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的抽拉学具变成一个跟
教师手上一样的图形。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从长方形平行抽拉得来的。
教师小结认识图形特征的一般规律,让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大小是否一样,学生通过剪、折等方式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大小一样……
三、放飞心灵,自主参与
长期以来,教师几乎都是按规则来发现,得出教师设想中的结论……面对这些,我们可以设问,我们关注到学生的想法、疑问吗?这些是真正的探索与发现、是学生真正的自主参与吗?本例中,教师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设计并通过不断反思和修正来发现,这才是学生真正的数学活动。学生给自己定下活动目标,用自己的方式去证明,这样的数学活动才是学生自主参与,才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
今天的小学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对精心设计的教案的推演,应该是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实践与完善的学习过程,由学生与教师共同探索与发现的学习过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成为让学生亲身体验解决数学问题,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己仔细的观察、粗略的发现和简单的证明来学习数学,不要总是把详细整理好的事实材料直接提供给学生。
第四篇:(《我能撬起地球》教学设计
我 能 翘 起 地 球
郑州市二七区建新街小学
田振卿
《我能撬起地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能撬起地球》是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根据本单元目标,本节课设计了 “认识杠杆”、“感受杠杆”、“探究杠杆原理”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构建杠杆的概念模型,初步建立对杠杆的认识,探究杠杆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学情分析:
杠杆这种简单机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屡见不鲜,但学生对它的工作原理却知道的较少。对于杠杆的认识,学生可能感觉不难,但在探究杠杆原理的过程中对杠杆三个点(支点、重点、力点)学生容易弄混,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注意适当加以引导,突破难点。设计意图:
本课通过学生在“玩”杠杆模型的过程中产生的猜想,经过小组合作交流设计实验计划,并按照实验计划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实验,对实验时产生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实验过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最终明白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越远越省力这个道理,并通过钳子、起钉锤的运用体会到杠杆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切实体验到机械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能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深切领会“阿基米德大话”的真正含义。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说出什么是杠杆。
2、能辨认杠杆的三个点:支点、重点、力点。
3、能描述杠杆的工作原理。
科学探究能力:
1、通过对杠杆模型的体验会推测出杠杆省力的条件。
2、能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研究杠杆是否一定省力。
3、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与交流。
2、能借助起钉锤、钳子等工具体会杠杆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学习重点:
通过设计实验,搜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杠杆省力的条件。学习难点:
明确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材料准备:
演示材料:跷跷板、杠杆尺1个、钩码1盒、重物(三个钩码)、起钉锤、钳子。
分组体验材料:(每组)自制杠杆1个
分组实验材料:(每组)杠杆尺1个、钩码1盒、重物(三个钩码、两个钩码)各3组
教学过程:
一、模型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
1、模型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特殊的跷跷板(教师举起展示),谁想来玩一玩?(指定两位学生上前体验。一位是班里最轻的女生,一位是最重的男生。)
师: 你认为谁能把谁给翘起来?(重的能把轻的压起来。)师:真是这样么?我们一起来看。
2、学生体验活动
(学生活动)(轻女生把重男生给翘起来了)
师:看到现在的结果,你有什么疑问吗?(生:为什么轻女生会把重男生给翘起来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杠杆(板书杠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感受特殊的跷跷板,引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体验、观察,产生了疑问,引出了本课课题)
二、认识杠杆。(2分钟)
1、出示课件:介绍杠杆
师:什么是杠杆?(指着课件)像这样围绕一个固定的点将重物撬起的简单机械就叫做杠杆。(语速稍慢)杠杆围绕转动的点叫做支点,我们用
力的点是力点,重物所在的点是重点。
师:老师这里有一根儿木棍(出示木棍)它是杠杆么?为什么?(小结并板书:)一根木棍我们给它一个支点时,(画)它就成为了----杠杆,这是它的„„(支点),假如这边有一重物,这儿就是„„(重点),在这边用力,这儿就是„„(力点)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理解了杠杆的概念,通过实物木板在黑板画图,加深了对杠杆的认识,为突破在探究杠杆的原理时对杠杆尺上支点、重点、力点的清醒认识这个难点奠定了基础。)
三、活动体验,做出猜想。(6分钟)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杠杆,(手拿实物:杠杆)下面我们就来玩一玩,感受一下杠杆的奇妙之处。
1、体验活动
师:玩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图片)第一,小组成员团结合作,力气最大的同学用力按住杠杆红色的一端当作重物,另外一位同学分别去按杠杆另一端的不同位置。第二,在玩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思考:手在不同的位置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第三,每位同学都要亲自体验一次。
看明白了么?请每个小组的材料员来领取杠杆吧。(学生上台领取杠杆。)
开始体验吧!(学生体验活动,教师巡视辅导。)(3分钟)
(设计意图:学生在“玩”杠杆的过程中,体验手在不同的位置所用的力不同,也就是说,支点到力点的距离不同,体验到使用杠杆有时省力,有时费力。)
2、交流体验感受
请每个小组的材料员把杠杆收起来。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感受?请两位学生到前面边演示杠杆边汇报。(至少请两人)
当你(问其中一人)用手在不同位置按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谁还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进行分享?(及时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
3、启发学生猜想。
课件演示:一个同学用力按住木板的左端(红色一端)作为重点,另一个同学在蓝色一端用力的点就是力点。越往蓝色一端头儿按的时候用的力越小,也就是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越远越省力。
猜想:板书(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越远越省力。)
四、实验探究。(18分钟)
师:这些是你们的猜想和感受,科学是讲究证据的,我们需要用„„(生:实验)的方法来搜集数据验证一下。
1、介绍实验材料
要想验证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越远越省力,你们认为首先需要用什么器材?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杠杆尺。
结合杠杆尺,引导学生明白实验所需的材料及使用方法。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样的杠杆,(出示杠杆尺和支架),它的支点在„„(生回答),还需要什么?(生答:重物)我们把它当做重物。(出示实物:钩码),对照刚才的体验活动,假如我把重物挂在左边的第二格上,我们需要在杠杆尺哪边用力?(生:右边)
师:也就是说现在支点(用手指着)的左边是重点,右边是力点。用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钩码数量表示。
现在,我在左边第二格上挂上2个钩码,根据刚才我们的猜想,你认为在右边第1格上至少挂几个钩码才能将重物敲起来使它平衡?(指定学生说,教师挂)第二格呢?应该比第1格多还是少?下面请每个小组把你认为在右端不同位置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所需要的钩码个数画在实验计划表上。
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时交流实验方法。(结合图表指定1-2组学生上台汇报实验方法)(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实验,学生能够对实验的目的、步骤、材料和怎样做有一个清醒的思路,保证了实验的科学性、严谨性,同时加强了计划组织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态度。)
3、实验(7分钟)
师:每个小组都设计出了实验方案,下面,我们准备开始实验,在实验以前,老师提出几点要求。出示课件:实验建议 指定一名学生读实验建议。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完成实验的小组,收拾实验仪器,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学生按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既可以使实验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又可以检测计划的可行性。通过实验,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可以加深对杠杆工作原理的理解,真正认识到使用杠杆有时省力有时费力,有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五、汇报交流(5分钟)
1、请2—3组学生上前汇报。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实验数据?(一个汇报,一个操作)在这个小组汇报的时候,其他小组注意倾听,倾听也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问:其他小组的有没有不同意见?
你认为他们组做的哪点好?哪点需要改进?(学生互评)
2、分析学生实验数据。
师:我们来看这一组实验数据,重物挂在杠杆尺左边第三格固定不动,看杠杆尺的右边:第一次第1格挂6个钩码,第二次第2格挂3个钩码,第三次第3个挂2个钩码,第四次第6格挂一个钩码,力点离支点越来越远,所用钩码的数量越来越少,钩码越少说明越省力。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越远越省力。
(设计意图:学生的交流汇报展示了其实验过程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学生们可以明白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越远越省力这个道理,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做科学研究就要尊重事实尊重证据)
六、联系生活,拓展运用(5分钟)
师:再来看看老师这个跷跷板(展示实物:让学生观察),说说为什么很轻的女生能把比她重很多的男生给撬起来?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已经能把今天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了。如果老师给你一块石头,你能利用杠杆用很小的力把它翘起来么?如果物体特别特别重呢?如果这个物体是地球呢?(我能撬起地球,板书)但是,我们需要一个很长很长的杠杆(延长杠杆图)!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的,就是他最先发现了杠杆原理(出示阿基米德像)。
(设计意图:将探究的知识引入到生活中,建立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恰当、适时地揭示课题)
师:杠杆原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瞧:这是什么?它是一个杠杆吗?(生答:是、不是)你们看这个钉子,用手能拔出来吗?用它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把钉子拔出来,(拔)(让学生找找起钉时的支点、力点及重点)谁还想来试试?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找几个孩子试试并问问感受)
这是可以剪断非常坚硬的东西的钳子(出示实物,学生体验。)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许多这样的杠杆,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过这样的物品吗?谁来说一说?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老师希望你们到生活中去发现、去观察、去思考。用你们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变我们的生活!(下课)
(设计意图:通过跷跷板的再次使用,学生可以把课堂上研究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去检验,去体会科学就在自己身边,学生运用起钉锤、钳子之后体会到杠杆能给生活带来方便,切实体验到机械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
第五篇:《我能撬起地球》教学设计
《我能撬起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说出什么是杠杆。
2、能辨认杠杆的三个点:支点、重点、力点。
3、能描述杠杆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
2、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研究使用杠杠的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2、能借助起钉锤、钳子等工具体会杠杆给生活带来的方便。教学重点:
用杠杆尺做实验、,研究使用杠杠的原理。教学难点:
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使用杠杠的规律。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杠杆尺1个、钩码1盒、重物(三个钩码)、起钉锤、镊子、钳子。
分组实验材料:(每组)杠杆尺1个、钩码1盒、重物(三个钩码、两个钩码)。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分钟)出示课件:跷跷板 师:这是什么?
师:喜欢玩吗?看“探探”和“究究”也和你们一样想玩跷跷板,“探探”重,“究究”轻,试猜:谁会被撬起来呢?(“究究” 被撬起来)
师: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出示课件:(“探探” 被撬起来)
师:看到结果了吗?有疑问吗?(为什么“探探” 被撬起来)
师:问题提得真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杠杆(板书:杠杆)(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特殊的跷跷板游戏,引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
积极性。学生通过观察,产生了疑问,引出了“杠杠”)
二、认识杠杆。(分钟)
1、出示课件:介绍杠杆
师:什么是杠杆?(指着课件)像这样用一根棍子撬起重物或拉起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杆杠有三个点:(语速稍慢)杠杆围绕转动的点叫做支点,我们用力的点是力点,重物所在的点是重点。
2、师:老师这里有一根儿木棍(出示木棍)它是杠杆么?为什么?
小结:一根木棍我们给它一个支点时,(画)它就成为了----杠杆,这是它的„„(支点),假如这边有一重物,这儿就是„„(重点),在这边用力,这儿就是„„(力点)(板书: 支点
力点
重点)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理解了杠杆的概念,通过实物木板在黑板画图,加深了对杠杆的认识,为突破在探究杠杆的原理时对杠杆尺上支点、重点、力点的清醒认识奠定了基础。)
三、猜想及活动体验。(分钟)
1、猜想杆杠的原理
师:我们已认识了杠杆,那猜想一下用杠杆搬东西会是怎样的呢? 生:我猜想会省力„„ 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同意
师: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生:实验!
2、活动:能把书抬起来吗
师:好!我们来做一下实验。把尺子的一端放在一书的下面,把一枝铅笔放在尺子下面作为支点。向下压尺子的另一端,能把书抬起来吗?移动支点,再试一试,有什么感觉?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通过实验,学生汇报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能把书抬起来。移动支点我们发现支点离书近,压起来省力;支点离书远,压起来费力;支点在中间不省力也不费力)(设计意图: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支点离书近,压起来省力;支点离书远,压起来费力;支点在中间不省力也不费力。)
四、实验探究。(分钟)
师:这些是你们的猜想和感受,科学是讲究证据的,我们需要用实验的方法来搜集数据验证一下。
1、介绍实验材料
要做这个实验,需要用什么器材?(杠杆尺、钩码)。
老师已为大家准备了这样的杠杆,(出示杠杆尺和支架),它的支点在„„(生回答),还需要什么?(生答:重物)我们把它当做重物。(出示实物:钩码),对照刚才的体验活动,假如我把重物挂在右边的第二格上,我们需要在杠杆尺哪边用力?(生:左边)
师:也就是说现在支点(用手指着)的左边是重点,右边是力点。用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钩码数量表示。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实验前建议 课件出示实验前建议:
(1)、各组分工明确,合作进行,做好实验记录。(2)、左边看成拉力,右边看成重力。(3)、可以移动拉力和重力的位置。
(4)、完成实验后,收拾实验仪器,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实验,学生能够对实验的目的、步骤、材料和怎样做有一个清醒的思路,保证了实验的科学性、严谨性,同时提高了计划组织能力和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
5、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实验数据?在这个小组汇报的时候,其他小组注意倾听,倾听也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
小组1:我们组的实验结果是杠杆省力„„ 小组2:我们组的实验结果是杠杆费力„„
小组3:我们组的实验结果是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师小结:你们真棒!不仅发现了杠杆省力,而且还发现了杠杆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秘密,这就是杠杆原理。
(课件出示杠杆原理: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力
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设计意图:学生的交流汇报展示了其实验过程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学生们可以明白了杠杆的原理,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做科学研究就要尊重事实尊重证据)
五、联系生活,拓展运用(分钟)
师:再来看看这个跷跷板(课件出示:让学生观察),说说为什么很轻的女生能把比她重很多的男生给撬起来?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已经能把今天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了。如果老师给你一块石头,你能利用杠杆用很小的力把它翘起来么?如果物体特别特别重呢?如果这个物体是地球呢?(我能撬起地球,板书)“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的,就是他最先发现了杠杆原理(出示阿基米德像)。
(设计意图:将探究的知识引入到生活中,建立科学与生活的联系,恰当、适时地揭示课题)
师:杠杆原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瞧:这是什么?它是一个杠杆吗?(生答:是、不是)你们看这个钉子,用手能拔出来吗?用它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把钉子拔出来,(拔)(让学生找找起钉时的支点、力点及重点)谁还想来试试?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找几个孩子试试并问问感受)
这是可以剪断非常坚硬的东西的钳子(出示实物,学生体验。)
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许多这样的杠杆,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过这样的物品吗?谁来说一说?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老师希望你们到生活中去发现、去观察、去思考。用你们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变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跷跷板游戏的疑问,学生可以把课堂上研究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去体会科学就在自己身边,学生运用起钉锤、指甲刀之后体会到杠杆能给生活带来方便,切实体验到机械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