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思考

时间:2019-05-15 09:5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标准化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标准化思考》。

第一篇:标准化思考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制度,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自国发[2010]23号文件要求“全面开展安全达标”以来,各地尤其是示范城市和示范去全力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

一是评定标准的问题。按照国发[2010]23号和国发[2011]40号文件,以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但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部分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尚未出台,直接影响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推进,成为这些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瓶颈。

二是达标企业管理的问题。虽然国发[2010]23为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指出:“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关闭。”但安全监管部门如何监管企业标准化建设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措施,规定时限如何把握、责令停产整顿如何执行、地方政府如何关闭等都没有明确的界定,操作性不强。

三是评审费用的问题。《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明确规定,“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中不得收取费用。”但按现在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实际情况,作为法人单位的评审单位不收取费用是不可能的,而目前国家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缺乏统一的指导性收费标准,也没有统一的行业自律规定,评审收费亟需规范。

四是评审人员的问题。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1〕18号),“工贸企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实现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和操作过程标准化。2013年底前,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实现安全达标;2015年底前,所有工贸企业实现安全达标。”全国这么多的工贸企业全部到达标准化水平,需要数量庞大的评审单位和评审人员,而目前各地的评审机构和评审人员寥寥无几,根本满足不了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的实际需要。

第二篇:县级气象站标准化建设调研思考

一、县级局站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县级基层气象台站是气象部门直接获取气象信息、开展公共气象服务、依法履行管理职能的最基层单位,是气象业务服务的基石。基层气象台站工作不仅直接影响天气气候预报预测质量和水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还事关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中国气象事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中国气象局组织编写了《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全国基层气象台站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指导标准》,对未来十年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工作进行了规范和指导。近年来,在中国气象局和自治区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基层台站建设成效显著,基础设施改善,硬件环境提升,自动化、现代化程度提高,气象信息获取能力和气象服务能力提高,基层台站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基层台站工作领域逐步拓宽,现代化设备和仪器增多,观测技术要求提高,服务领域和需求增长,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增多,对基层台站的工作环境、业务能力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基层台站建设中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与业务平面布局和气象科技文化氛围不相适应,硬件环境改善与软件建设不相适应,公共服务能力与服务需求不相适应,人员素质与业务技术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县级基层标准化台站建设的步伐。突出表现在:1.办公用房与整体环境改造步伐较快,基本形成一站一景的建设格局,但“四室一场”建设特别是测报值班室、预报会商室、决策服务室和职工活动室建设没有标准规范,气象科技特色和气象文化主题不突出;2.多轨道业务系统不健全,业务能力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薄弱;3.气象行政许可不规范,社会管理职能薄弱,管理能力和水平不高;4.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缓慢,台站缺乏发展活力;5.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结构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面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气象科技发展需求,如何加强基层台站标准化建设,提高基层台站气象科技水平和总体竞争实力刻不容缓。

二、县级标准化台站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基层台站观测基础,提高预报预测能力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提升基层台站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与支撑能力,促进基层气象台站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2.建设原则

(1)规范标准,示范带动,强化管理,稳步推进;

(2)遵循可持续发展和“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高效益”的原则;

(3)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4)庭院建设做到生活区和工作区分区管理,功能适用合理,格调高雅,环境优美,个性突出;

(5)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基层工作环境,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三、县级局站台站建设标准

1.工作环境优美,富有地区特色和气象文化特色。

⑴业务办公用房与整体环境相协调,美观大方,结构新颖,装修简洁明快,朴实清新。

⑵富有地区特色和气象文化特色,基本形成一站一景的建设格局。

⑶有畅通的排水系统、供暖系统和突发停电故障下保障业务正常运行的供电系统。

⑷防雷设施符合《建筑物防雷规范》要求和气象业务设备设施防雷安全要求。

⑸统一设计布设电线、通讯线和网络线,管线集中暗敷,安全稳定,满足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⑹环境整洁优美,做到院内绿化、美化、亮化,体现部门特色。

2.四室一场标准规范,体现部门气象科技形象。

⑴测报值班室

a.业务平台整洁,设备、仪器摆置有序,有统一的网络设备和电源机柜。

b.铺设架空防静电地板,设备、仪器用电线、信号线、网线统一设计暗敷;

c.墙面统一设计,布局美观。台站简介、技术规范、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常用图表、质量公布栏和学习专栏等制作上墙;

⑵预报会商室

a.业务平台整洁,设备、仪器摆置有序,有统一的网络设备和电源机柜。

b.铺设架空防静电地板,设备、仪器用电线、信号线、网线统一设计暗敷;

c.墙面统一设计,布局美观。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和常用图表等制作上墙;

d.合理布局视频天气会商(会议)系统和信息滚动显示屏。

⑶决策服务

a.业务平台整洁,设备、仪器摆置有序,电线、信号线、网线统一设计暗敷;

b.墙面统一设计,布局美观。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周年服务方案、应急工作流程和常用图表等制作上墙;

⑷观测场

a.场地平整、四周开阔,设施和仪器、设备整洁;

b.站址信息(站名、建

站时间、经纬度、拔海高度等)标示清楚,设计美观;

c.观测场内仪器设施的布置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d.周围环境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及有关气象观测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3.多轨道业务平台功能完善,满足公共气象服务需求。

⑴气象综合观测平台

a.气象综合观测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观测能力强、技术水平先进、运行情况良好的。

b.气象综合观测业务流程科学规范,符合标准,可确保综合观测业务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c.气象探测环境符合要求。依法有效保护气象探测环境,避免气象台站的自身建设和城市建设破坏气象探测环境。

d.建立综合观测平台自动监控系统和质量评估系统。观测资料出站合格率要达到99%以上,并确保自动观测的各类信息的质量。

e.每月张榜公布个人和站组质量。气象测报质量统计和发布准确无误,并坚持定期分析业务质量。

f.制定本地特色产业观测项目并实施观测。观测项目要符合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并能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g.定期维护保养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一般故障排除不超过24小时,较大故障排除不超过72小时,不使用超检仪器,按规定配有规定数量的备份仪器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条件满足业务要求。

⑵预报预测平台

a.预报预测业务平台满足县级预报预测业务需求。具备预报预测分析、临近天气监测、预报产品生成、质量评定、可视化会商等功能。具备灾情收集调查和开展农业生态气候资源调查的软硬件条件,灾情情报收集调查上报及时,满足气象预报服务需要。

b.制定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流程、可视化会商流程、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气象预报服务周年方案,并上墙公布或系统固化。

c.建成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平台和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平台。能够实时监测突发气象灾害,生成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信息,并充分应用网络、电话、手机、报纸、广播、电子显示屏等现代传媒技术快速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信息。

d.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气象预报服务不出现重大失误。重大灾害性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时效达到48小时。

e.建成综合监测、预报预测信息滚动显示系统,滚动显示辖区内气象站观测信息、卫星云图信息、雷达观测信息和环流形势图、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wrf、mm5)预报图、指导预报产品等信息。

f.发布公众专业气象指数预报信息。气象指数包括生活气象类、医疗保健气象类、旅游休闲气象类以及人体舒适度、紫外线辐射、空气质量潜势等。

g.建成站台历史资料数据库。包括历史气象灾害、历史气候资料、历史天气个例等,实现资料累加、查询、检索和统计分析等功能。

h.气象预报服务零投诉。公众气象服务用户满意率达到80%以上。

⑶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a.建成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专项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满足县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需求。

b.定制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服务方案,并上墙公布或系统固化。

c.建成决策气象服务系统,能够在上级业务单位的指导下,结合当地高产、优质、高效和特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旅游资源开发、可再生能源开发、重大工程建设、重大社会活动保障等主要社会、经济活动开展决策气象服务和专项气象服务。

d.建成公众气象服务和专项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充分应用网络、电话、手机、报纸、广播、电视、电子显示屏等现代传媒技术快速发布公众气象服务和专项气象服务信息。

e.建立较完善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形成2种以上适合本地特点的信息传递手段,实现重要气象信息进村、入户,满足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需求。

f.实现农网信息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立完整的农业信息采集、处理、报送和发布业务流程及各种管理、培训制度,确保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开展行业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g.建成先进的人影作业指挥系统。提高实施火箭作业的能力、信息快速收集传递和效果评估能力,火箭点建设达到行业标准。

⑷信息网络平台

建成能够满足县级业务服务需求的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信息网络平台具有一定的信息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实现与区、市级信息网络平台的互连和信息共享,满足业务系统、视频监控、远程教育、视频会商和办公自动化系统需求。县级局站桌面网络带宽达到100mbps,与区、市级宽带信息网络达到4 mbps,建成县级小型数据库,实现县级行政区内站点历史气象资料和实时气象观测资料的存贮应用。

4.气象行政许可规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⑴设立行政许可项目审批办公室或服务窗口。工作流程清晰,服务标准,管理规范。开展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防雷工程图纸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施放气球申请审批等行政许可工作。本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的防雷工程图纸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率达80%以上,施放气球申请率达95%以上。

⑵成立县级防雷技术服务中心,培养2名以上专职(兼职)技术服务人员,开展防雷技术评价服务。加强防雷安全定期检测,每半年对易燃易爆场所进行1次定期检测,检测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其他各类防雷装置每年进行1次定期检测,检测覆盖率达到80%以上。

⑶制定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气象行政审批程序等工作制度流程,并上墙公布。严格按照气象行政审批程序程序进行审批,不断提高气象行政管理能力。

⑷建立高素质气象行政执法队伍,开展气象行政执法工作,及时查处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类违法案件。

⑸建立气象行政许可制度和行政诉讼代理制度。完善气象行政处罚程序和执法文书,建立、健全行政复议制度,严格执行气象行政复议程序,推行气象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及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和罚没款罚缴分离制度。

⑹建立与气象行政许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档案,并装订成册或上墙公布,提高气象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的透明度。

⑺建立气象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备案及定期检查制度、社会监督投诉制度、政务公开制度、非正常开支公示制度和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在公共场所设置“政务公开栏”和“民主监督箱”,按时收集意见,及时处理反馈。

⑻加强普法学习,将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培训经常化、制度化,不断加强基层气象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具备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⑼积极开展气象法制宣传活动。利用气象日、科技周、法制宣传日等机会,开展气象法制宣传活动,普及气象法律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气象法律意识。

⑽建立局务会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建立有3人以上参加的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行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及时请示报告。

⑾财务工作严格规范,不发生违规违纪事件。

5.发展气象科技服务,增强基层台站活力。

⑴规范气象科技服务市场,拓展新的气象信息服务领域,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紧扣地方需求,提高科技含量,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发挥气象资源优势,开发了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

⑵预留10%的可用资金建立发展基金。基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开发和设备更新。

⑶气象科技服务创收稳步增长,可支配收入与公共财政对气象事业费的投入比例达到50%—100%。

⑷整合部门资源,增强基层气象信息服务的市场竞争力。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科技服务集约化运作,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

6.健全教育培训制度,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⑴选拔和任用优秀领导干部。按照干部“四化”标准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大力选拔任用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干部,不断改善和提高基层台站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领导能力。

⑵提高县局领导班子成员的学历水平,实现管理、业务双肩挑。县局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⑶建立县局领导干部任期制和交流制。加强县局领导干部交流,县局领导干部任期达到规定年限后应当交流或转任其他工作。

⑷基层气象台站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0%以上。在编制限额内严格控制队伍总量增长,提高学历层次,新进入基层台站的人员一般应当具有气象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⑸加强岗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对预报服务、测报、防雷、人影、财务、设备维护等岗位,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和上岗证定期检查制度,从事相关岗位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

⑹引进或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每个基层台站都能有1名以上有较高知识水平、技术过硬的技术能手或技术标兵,应当有1名高级工程师。

⑺建立学习型部门。制定并实施基层台站人员培训计划,保证基层台站领导干部和业务技术人员每5年的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

7.建设特色鲜明的气象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⑴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协作、勇于开拓、勤政廉政。气象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学习型单位创建等工作,计划周全、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和经费落实,效果明显。

⑵严格执行局务公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述学等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县(市)气象局要建立廉政监督员制度,廉政监督员作为局务会成员参加局务会,推进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⑶建立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专题活动,引导职工爱岗敬业、团结进取、遵纪守法、争创一流业绩。无涂改观测记录或破坏气象资料、仪器等现象发生。

⑷营造浓厚的气象文化氛围,制作和布设具有地方特色、现代气息的气象形象标识,设立标明气象人精神、职业道德规范、气象文化和文明创建规划等内容的宣传栏,设立局务公开栏,办公室有明示牌,职工佩证上岗,着装整洁,举止文明规范。

⑸组织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增强职工凝聚力。积极开展文明职工、文明家庭评比活动,促进单位和协。

⑹争创当地先进基层党组织。建立独立党支部,基层党支部在贯彻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开展重大气象服务、事业改革等重要工作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能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⑺建成图书阅览室,配有书柜(或书架)、桌椅,保持一定数量的图书,其中科技类图书不少于60%,图书每年更新率达到10%以上。

四、对基层台站建设的几点建议

目前,县级基层台站建设仍是我区气象现代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其自身技术支持能力、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职能履行能力仍然很薄弱,气象服务技术装备落后、自身建设不完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资金投入缺乏等问题普遍存在。要实现基层台站标准化,就必须切实解决上述问题。

1.领导重视是基层台站标化建设的关键

基层台站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是全站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更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支持。正因为有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极大支持,才使基层台站有了发展的动力和资本,因此领导重视是基层台站标化建设的关键。

2.人员素质是基层台站标化建设的根本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县级以下基层台站以气象观测业务为重点开展工作,近几年,随着多轨道业务建设和气象服务拓展,基层台站业务和服务任务普遍增加,但人员数量没有增加,加之05年之前多年人员只减不增,造成目前基层台站人员过于年轻化,中、高级技术人员偏少,初级技术人员偏多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台站业务服务能力的提高。

气象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行业,它的技术性、专业性决定了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的高要求。员工从气象观测岗位到具有对监测结果、模式预报进行相关性分析、识别和判断的能力,对预报结论和影响作出综合评价,需要长时间实践经验的积累。人员素质不仅是影响观测质量的关键因素,更是预报预测和服务能力等台站实力的重要体现。仪器设备、业务用房等基础设施依靠资金投入一两年内就能彻底改变,人员结构的调整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多年来,基层台站业务人员培训是基层台站工作的薄弱环节,更需要我们引起重视。

3.经费保障是基准层台站标化建设的基础

县级基层局站担负着气象综合观测、气象预报预测、公共气象服务、气象行政许可和各类气象灾害调查评估等工作,要切实完成好这些任务,经费保障是基础。目前,县级气象局站气象科技服务发展较慢,可支配收入较少,发展经费投入主要依靠项目建设投入,而项目建设投入多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少软件和能力建设。经费投入的不平衡导致硬件建设和能力建设的发展不平衡。只有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才能保证基层台站诸多工作的正常开展,基层局站才能有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

4.体制创新是基准层台站标化建设的希望

现阶段,基层局站面临事业单位改制的大局,监测人员地位明显低于行政人员,使大多数监测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长期以来大锅饭式的分配、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也使监测站内部缺乏很好的激励机制,这些都影响到监测人员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要保持监测队伍的稳定、调动监测人员的积极性、激发监测工作的活力,唯一的途径只能依靠体制创新。

5.能力建设是基准层台站标化建设的目标

目前,多数基层局站的业务能力依然是气象观测为主,预报服务为辅的局面。近年来,虽然发展了多轨道业务,增添了不少设备,但技术支撑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未能有大的突破,在专业、专项预报服务方面基本还是空白,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也有限,远远不能满足气象服务及时、准确、有针对性的要求。在今后几年内,只有加快发展基层局站的社会管理能力、预报预测能力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才能更好地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这也是县级基层局站的安身立命之本。

第三篇:关于标准化工地建设的思考

关于标准化预制场建设的思考

张家均

(中铁八局集团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300)

[摘要] 一谈到标准化就是安全标准化工地,就是文明施工、安全施工部分,尤其比较重视的是住宿问题的标准化。其实这种认识是一种片面的、狭隘的、扭曲了的标准化认识;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标准化管理:说标准话、干标准事、上标准岗,标准化建设,标准话管理等;又或者是,企业制定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再或者就是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和过程标准化其实这几乎都是一些比较空洞的行文或者口号,多数都是在玩一种叫“文字游戏”的骗人把戏罢了,是流于形式的一种企业文化。本文就标准化工地建设提出一些思考,希望能与大家分享。[关键词] 标准化工地建设

1、概述

一谈到标准化就是安全标准化工地,就是文明施工、安全施工部分,尤其比较重视的是住宿问题的标准化。其实这种认识是一种片面的、狭隘的、扭曲了的标准化认识;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标准化管理:说标准话、干标准事、上标准岗,标准化建设,标准话管理等;又或者是,企业制定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再或者就是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和过程标准化其实这几乎都是一些比较空洞的行文或者口号,多数都是在玩一种叫“文字游戏”的骗人把戏罢了,是流于形式的一种企业文化。

这一切的一切,初衷是好的,也符合国家建设的要求,但最终的结果对企业有利乎?回答当然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还是做给别人看的——收效甚微,只是一个应付效益,即只管制定、发布,实施的时候都是一套空话,也就难以奏效,因此企业效益的产生也就不是真正的管理效益,结果就是管理还是那个管理,企业还是那个企业,没有根本性的改观。那么又如何做,才能实现标准化建设?

电话:028-83605043,E-mail: cqzgb@sina.com

为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2、什么是标准化?

为保证一定范围内的最佳秩序性,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开展标准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三个过程。可以理解为为获得最佳效益,而对重复性的事物或概念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的、有秩序的、规则的、重复性的规范活动。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则是标准化的目的。而如果“制定、发布和实施”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带着应对检查或者其它目的,则获得的结果可想而知——“花钱的效益”。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凡具有多次重...复使用和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产品,以及各种...

定额、规划、要求、方法、概念等,都可称为..............

标准化对象。

标准化对象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具体对象,即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标准化总体对象,即各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所构成的整体,通过它可以研究各种具体对象的共同属性、本质和普遍规律。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工序、半成品、成品进行观察,进行测量或试验,并把所得到的特性值和规定值作比较,判定出各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技术性检查、验证活动。

2、标准化的含义

1、什么是标准?

为获得一定范围内的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制定的通用法则,称为标准。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通常我们见到的如:法律、法规、规范、条例、实施细则等都是标准一类。因而可以对标准理解 作者简介:张家均(1970-),男,工程师,研究方向:混凝土制品工艺。

3从抓好标准制定开始

对于标准化工地建设,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我们的目的:建标准化的工地,其真正的内涵是工地设施的标准化、规范化,这样的工地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最经济的,统一的,规范的,它的布置也就是标准化的。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才能从无从入手到理准头绪了。

什么样的生产规模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布置,这就告诉我们这个标准化的工地肯定是多种形式,是一个体系问题。也就必须要研究当前的和长期的施工形式,一般的、通用的生产规模是多少?最高、最低生产规模又或者是多少?也就是在什么样的最低生产规模情况下,我们的基本投入既满足生产需要又才不至于亏损?这需要我们的事前调查又或者是经济分析,找到最经济的、简洁的方案。

制定标准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但它直接决定了工地建设投入的100%及施工的10%或者更高。试想我们的这个工地这样建设,即所谓的因地制宜,但是到下一个工地,如因地制宜的化恐怕很多设备、设施都不能利用,又或者即便利用了,那也是有些勉强。再试想我们的这个工地是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工程而建的,那么还需要那么的投入吗?有些东西其它地方不能再使用了吗?或者说与其它工地建设就没有通性、共性?恐怕很难找到这种没有通性、共性的、独特的工地了。因此我们在制定标准时,就必须考虑工程的共性问题,找准了共性也就有了一个标准化的模块基础。比如说生活区的建设:多少人的规模?占地多少亩? 办公条件怎样安排?既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又符合消防安全需要,同时多个工地可以重复利用,这样一摊销,这块的成本就可以节约至少30%。又比如说生产设施、设备的建设:多大的规模?占地面积多少?同样的生产规模,同样的占地面积,如何才是最少的设备和设施投入呢?只有通过最优化的设计比选,绘制出标准的建场方案;那么依据这个标准的方案在任何一个新项目场地选择时,均可以利用这个方案,最多在个别的小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样一则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考虑建场方案;二则可以节约大量的设备和设施投入,投入一次可以多个工地反复使用,同样降低成本30%甚至更高。再比如说文件的标准化。对于每一个新工地,在建场之初不仅涉及到建场现场的繁杂事务还要及时的做各种生产技术准备,技术人员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虽然此时不见直接的效益,但是他涉及的是即将开展的下一步的工作与效益。因此乎,出现不同版本的、不尽完善的、甚至漏洞百出的技术文件,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科学管理、技术管理几乎成为一句空话、套话。与其这样,还不如花费一定的功夫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精编技术性的、通用的标准文件,在每一个新工地开始时,只需要进行称谓的修改即可适用,让技术人员更多的把精力放在方案的深化设计上。

因此设计决定投入,标准化的设计带来标准化的建设和由于标准化带来的效益。这也体现了标准化的基本特性之:技术性、经济性与连续性。

4、标准化的约束性和政策性

标准化具有:统一、简化、协调和最优化四个基本原理。

①统一原理:统一是为了确定一组对象的一致规范,其目的是保证事物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统一的原则是功能等效,从一组对象中选择确定一致规范,应能包含被取代对象所具备的必要功能;统一是相对的,确定的一致规范,只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旧的统一就要由新的统一所代替。

②简化原理:简化的目的是为了经济,使之更有效的满足需要;简化的原则是从全面满足需要出发,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简化的基本方法是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对象进行科学的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练出高效能的能满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环节;简化的实质不是简单化而是精练化,其结果不是以少替多,而是以少胜多。

③协调原理:协调的目的在于使标准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协调对象是系统内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系统与外部相关因素的关系;相关因素之间需要建立相互一致关系,相互适应关系,相互平衡关系,为此必须确立条件;协调的有效方式有:有关各方面的协商一致,多因素的综合效果最优化,多因素矛盾的综合平衡等。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标准化原理称为最优化原理。

标准化围绕以效益为中心,通过统一、简化、协调以及最优化等一系列活动,达到组织的秩序性。这种秩序性是具有约束力的,它不是谁想改变就能改变的,这种约束性就好比我们的机械化,这里不需要灵活,因为灵活势必

造成形式主义的发生,其结果是标准化变味——一幅空壳或者“挂羊头卖狗肉”,打着标准化的旗号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而约束力来自哪里呢?不是来自个体的自觉意识,而是来自政策,来自上层建筑。没有政策与上层建筑的支持,这一切的标准化都是空谈。因此我们的标准化首先体现的是上层建筑的意志。只有得到上层建筑的支持,才能有管理体系的形成,标准化才能得以生存的空间。没有上层建筑的支持,再好的注意也是徒劳,何况标准化呢。一旦得到上层建筑的支持,标准化所具有的约束力是很强的,在整个范围内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人人必须遵守的作用。

工地建设标准化是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部分,是实行科学管理的基础,对于促进企业提高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工地建设的时候,就必须按照标准化去执行,久而久之同时也形成为企业的文化之一,灌输到每一名员工的大脑中,变为自觉的一种行为,造就一股力量与势力。

5、标准化预制场建设的主要作用

标准化在工地建设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的形式,都是以标准化为基础;标准化工地的建设首先是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在企业内部之间进行协调、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建立稳定的秩序和现代企业文化。

②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主要研究重复劳动、简化劳动和程序;应用于方案设计、产品生产,可以缩短工期和使生产科学而有序,促进统一、协调、高效率等。

③标准化工地建设不仅可促使新技术、新成果、新材料得以推广和应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也促使企业对原材料、设备、安全、质量等的管理,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降低损耗,节约成本。

④标准化工地建设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耕地等,维护人类社会当前和长远的利益。

⑤标准化是合理简化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是企业合理发展产品品种,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⑥标准化可以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生产。比如说场地的卫生、通风以及安全通道、员工的食宿等等涉及到员工的职业健康和

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通过标准化的实施,二者均得到有效的保障。

⑦标准化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所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企业的效益,有了良好的社会信誉,才能谋求企业的更长远发展。

6、结语

本文通过标准化工地建设进行论述,分析论证了从制定标准时的标准化到,标准的约束性和政策性,强调了标准化在工地建设中的主要作用。说明我们在预制场的建设上,不仅包括文件的标准化,还包括场地建设、设备投入等等的标准化,创造真正的标准化工地,从标准化建设中降低成本,创造效益,而这一工作具有系统性,需要长时间的研究和完善。当然标准化的预制场也不是永远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而逐步优化,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标准化法》标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标准

第四篇:关于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思考

关于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思考

作者:石保权 文章来源:本站收集 点击数:

225 更新时间:2005-9-1 标准化工作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标准化工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是组织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的重要条件,是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加速我国农业迈向现代化,推进我国完成工业化建设,从而向信息化社会迈进的重要技术基础。

目前,我国的标准化体制,还没有真正摆脱计划经济下的传统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影响。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框架更加明确和具体,各种政策和措施相继出台,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观念和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及所面临的新形势的需要,更难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因此标准化工作必须进行改革。

根据多年来从事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实践,特别是自从1998年国务院机构 改革以来,在工作中碰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就标准化工作改革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一、历史的回顾和现状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标准化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从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发布我国第一个国家标准《工程制图》以来,截止到 1998年底已制定了国家标准 18 784项,行业标准 28 000多项,地方标准7 000多项,企业标准60万项。基本形成了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互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标准化从传统的工农业产品向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环境保护和管理、产品安全和卫生、服务等领域发展,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标准不断完善,为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大力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目前已制定农业方面的国家标准有 1 000多项,覆盖了粮食、棉花、油料、畜禽产品、水产品、水果、蔬菜、烤烟等生产领域。建立了 313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涉及 29个省、市、区,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向实用技术转化,推动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了我国的标准水平。目前已有 42.4%的国家标准和一批行业标准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重点行业采用国际标准的比率已达到了60%以上。

引导企业加强标准化技术基础工作。一方面,引导管理比较好的企业加快实施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截止 1998年底,已有 8 117家企业获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另一方面,组织县以下企业开展消灭无标生产活动。从建立企业标准入手,加强企业技术基础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提高标准水平,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依据。这些措施对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强了标准化工作队伍建设。到 1998年底,我国已建立了238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 410个分技术委员会,有25 000多名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被聘为委员会的委员。

大力加强标准情报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标准情报服务工作,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多方位的从事标准信息采集、加工、研究和服务的网络。

标准化法制建设得到加强。1988年12月 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标准化法》之后,国务院批准发布了《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先后制定了与《标准化法》相配套的规章十几项。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方也制定了一批标准化管理的法规和规章。《标准化法》颁布实施后,我国的标准化工作逐步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和区域性标准化活动。我们不仅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每年召开的各类高层次的工作会议和技术会议,同时每年派出100多个代表团参加ISO、IEC的TC和SC会议。并承担了1个TC和5个SC秘书处工作。在区域性标准化活动方面,我们参加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亚太地区标准大会(PASC)和亚欧标准化大会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派人员参加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TBT)协定的谈判。

标准化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管理职能和各种经济关系已经发生变化,标准化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

1.政府机构改革对标准化工作的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标准化政府管理体系。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各部门的职能有较大的调整,机构撤并、人员精简,有的行业部门没有专门管标准的机构和专职标准化人员,即使有机构的部门,人员也大大减少。

2.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对标准化工作产生的影响

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的科研院所,已经实施改革,相当数量的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或分委会的秘书处设在这些科研院所中,不少专家和科技人员承担着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起草任务,这些科研院所进入企业集团或变成企业之后,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的标准化工作,国家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很多单位已不愿再继续承担这项工作。

3.标准化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标准化工作的正常进行

多年来,国家标准的制修订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一直作为补助经费维持工作,靠行政命令即指令性计划,经费不足部分,由项目承担单位自行解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标准化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管理经济需要标准,企业的产品进入市场需要标准,用户和消费者也需要用标准来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形势变化了,标准的需求增加了,但标准化工作的经费一直没有增加,对政府、市场、企业和社会急需的标准和应该开展的工作,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而受到影响。对于大量应该修订的标准无力进行正常的修订,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工作,由于经费不足也受到较大的影响。

4.企业标准化意识淡薄

尤其是中小企业更为突出,没有把标准化工作,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国家标准没有很好地贯彻实施,没有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有的甚至无标生产。

5.标准化工作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标准化工作已不能适应当前改革形势的要求。主要问题是:在管理体制上不易调动和发挥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参与和支持标准化工作;标准体制不尽合理;标准制修订周期长,对市场反映不够及时,标准总体水平不够高,标准实施不够有力;科研开发与标准制修订工作两张皮,科研成果不能及时产业化并转化为生产力。标准化本身的基础科研滞后,影响了标准化工作有效性的发挥。

二、转变观念、开拓思路、探讨改革

改革的目标

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 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比较完善的标准体制、标准化管理体制和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使标准水平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接轨。

改革的原则

(1)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有效性;

(2)进一步适应政府宏观管理的需要,加快制修订政府急需的标准;

(3)进一步贴近市场,快速反映市场需求;

(4)进一步贴近企业,逐步发挥企业在标准化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5)进一步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加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和采用国际标准的力度。(一)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准化工作管理体制

当前,在各种经济关系还没有理顺、市场竞争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的情况下,必须强化政府对标准化工作的管理,各级政府要关心、重视、支持标准化工作。国务院机构改革,明确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同时划入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和国家卫生和食品卫生标准审批发布的职能,对30多个国务院部委局也赋予了管理行业标准化工作的职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实行省以下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改革,充分体现加强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职能。

政府加强对标准化工作的管理,切实履行国务院所赋予的行政职能,应该按国务院提出的要切实实行“三个转变”即转变职能、转变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的要求。政府应该管的,一定要管好,不该管的要转移或下放,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政社分开。

l.政府应该管好如下主要工作

(1)标准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研究和制定;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和制定;

(2)标准制修订计划、规划以及标准化工作的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提出;

(3)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重点抓好安全、卫生、环保等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重要标准;

(4)强制性国家标准和重要国家标准的实施及实施监督;

(5)国务院交办的有关标准化方面的重要事项。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已经组建中国标准研究中心,这是国家专门从事标准化工作的研究机构,应将有关具体业务工作委托该中心承担,使之成为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技术支持和标准化司工作的延伸

3.充分发挥标准化协会和其他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发达国家的标准制修订工作主要依靠标准化协会或专业协会、联合会等社会中介组织,政府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方针政策的制定以及政府所支持的经 费管理。这些中介组织由政府的授权和法律的指定,负责 国家标准的拟定、协会标准的制定工作,标准的贯彻实施以及向政府提出有关标准化工作的政策措施建议。国外这种 主要依靠社会中介组织管理标准化工作的模式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完善和发展。我们国家的社会中介组织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尚不完善,技术力量不强。

目前,国家标准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依靠各行业主管部门。由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后,有些部门变动比较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行政渠道部署的工作已经很难得到落实,尤其是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委管局,行业标准的管理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标准化工作管理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有关部门正在考虑将标准化工作转移到所属的行业协会负责,但目前行业协会的状况,大部分尚不具备承担标准制修订工作的能力。应对现有的协会进行调整完善或重新组建,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逐步实现工作转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行业标准逐步向协会标准转变,为保持标准名称的延续性,可保留行业标准代号实质为协会标准;

(2)调整协会的组织机构,为充实技术实力可考虑与部门的标准化研究机构组合,或采取其他措施充实力量;

(3)协会座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的标准化工作实体;

(4)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从国家依靠各行业主管部门为主逐步转移到依靠各行会;

(5)修改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和规章,确定协会制定标准的法律地位;

(6)由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授权和认可;

(7)标准制修订所需经费,除国家需要制定的标准由政府支持外,主要依靠发展会员、对社会和企业提供有偿服务等多渠道筹集资金。

4.地方标准化工作

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严格履行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具体业务工作也可委托地方局直属事业单位和标协承担。地方标准的范围,要严格按照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主要控制在工业产品安全卫生要求和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标准以及农业标准,不能扩大到工业产品标准。

5.企业产品标准的管理

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地方应加强企业标准的备案管理工作,在近期内要解决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无标生产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作为企业能真正认识到并把标准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政府可以从程序备案到逐步弱化企业标准的备案管理。

(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标准化运行机制

1.计划改革

改变过去主要依靠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直接领导的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计划建议的作法,拓宽计划来源渠道,社会中介组织、企业和个人都可以提出计划项目建议。计划实行动态管理,对于符合立项条件又能自行筹集到经费的项目,可优先列入计划。对技术正在发展过程中而又需要制定标准的,应列入标准预研项目或列入指导性技术文件。

2.经费改革

采取国家更多的投入,企业支持,标准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和认证收入反馈到标准制修订工作。应该向国家新闻出版部门申请,标准文本不能作为一般出版物定价,提高标准售价,增加收入。

3.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改革

减少行政人员的比例,增加用户、企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要研究和试点,技术委员会开放性管理的方式,对于符合一定条件并愿意参与技术委员会工作的企业,都应吸纳为委员会的不同身份的成员,要研究境内独资企业和境外企业及专家、学者参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活动的途径。对承担秘书处工作的单位,应该形成竞争机制,秘书处可设在有条件的学、协会和企业、事业单位。

4.强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透明度

(1)向社会公布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

(2)标准草案向社会扩大征求意见的范围;

(3)对于强制性国家标准,一些主要的条款,利用报刊杂志或者以通报的形式广泛征求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意见;

(4)及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世贸组织及国内通报国家标准制修订的情况。

5.提高标准的时效性,坚持完善准复审、修订制度,缩短标准制修订周期

对标准项目实行按阶段划分管理,实施国际通行的标准制修订快速程序法,简化标准的报批程序。提高标准技术审查、批准发布和出版发行的速度。积极推进电子传输手段,逐步建立和试点标准从计划开始,到标准草案的讨论、征求意见、技术审查、批准发布和出版发行都通过网络进行。

(三)关于强制性标准改革的问题

《标准化法》把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这是一大改革和进步,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把涉及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必须要执行的标准确定为强制性标准,体现了政府应该抓的重点,对推荐性标准政府鼓励企业采用,这样给企业一个自由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近几年来,由于对于强制性标准没有严格依法控制和掌握范围,出现了强制性范围偏宽,强制性标准内容不合理的问题,造成了标准实施困难,可操作性差。

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强制性标准区分强制条款与非强制条款(目前正在制定办法);

(2)严格掌握强制性标准范围,除按《标准化法》规定之外可考虑 WTO/TBT协定所规定的五个方面,即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身和动、植物的健康或安全、保护环境;

(3)改革强制性标准制定程序。作为必须执行的法规性标准,从计划、编写要求、征求意见、审查到标准发布要区别于推荐性标准;

(4)为加强强制性标准的管理,抓紧制定《强制性标准管理办法》。

近几年,一些关心标准化工作的同志,一直在研究探讨我国强制性标准如何向技术法规过渡的问题,并发表文章进行讨论。我认为主要问题是如何对WTO/TBT协定中关于技术法规定义的理解。通过了解国外的情况和与TBT协定官员的交流,我认为由政府制定发布必须要执行的一类技术文件都属于技术法规范畴,按《标准化法》规定,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企业不得生产销售,不得进口,因此强制性标准属于技术法规,是符合 WTO/TBT协定对技术法规定义的。主要的任务是对强制性标准不适应和不合理的部分进行调整,使之更能有效地实施,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四)鼓励和吸收企业界和用户参与标准化工作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竞争经济,要求每个企业处于同样的地位,实行公开、平等、自由的竞争,需要以法律形式有效地确立贯彻公平竞争的规则和秩序,标准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起到了规范市场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主要是产品的价格、质量和售后服务的竞争。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好坏,都要用标准来衡量,没有高水平的标准,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产品和售后服务,所以最后的竞争还是标准水平的竞争。

现代标准化应能反映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这也是符合国际标准化发展的潮流,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长远战略计划中提出,要增强ISO的适应能力,包括ISO要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以及加大企业参与力度和更有效地代表用户和其他社会力量。国家标准化对整个国内市场的技术结果有决定性影响,从而决定了进出口市场和国内市场的交易条件。这就意味着,符合标准的产品或服务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

政府要创造条件和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和吸纳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有以下几种方式:

(1)在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增加企业的成员;

(2)有条件并有积极性的企业可承担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

(3)技术力量比较强且在行业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可以承担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

(4)为更多的企业提供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机会,包括参加国际标准化技术性会议(TC/SC)和参加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参加国外标准化考察等;

(5)对企业有影响的重要国家标准的制定,标准草案要广泛征求有关企业的意见;

(6)国家制定与企业有关的标准化工作方针政策时,采取不同形式广泛征求企业意见;

(7)国家如成立高层次的标准化管理组织,要吸收有代表性的大型企业集团参加。

国家标准的贯彻实施,大部分是通过企业来实现的。因此,企业不仅是标准化工作的参与者,还应该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主体,企业对标准化工作的参与程度和主体作用发挥程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市场经济成熟度的具体体现。换句话说,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程度,最重要的表现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然重视标准化工作。

(五)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国际标准多数是在欧洲、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协调产生的,基本上代表了当今世界现代化工业技术水平。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可以提高我国生产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质量,有利于我国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我们不仅主动地采用国际标准,我们还应有计划、有重点地参与国际标准的起草和主动承担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参加标准起草小组(WG)的工作,包括标准试验验证和讨论的全过程。逐步使我国的标准化工作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计划、速度以及试验验证工作接轨。

1.主动承担国际标准化工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员中,发展中国家标准化团体成员占75%,但承担的 ISO/TC/SC秘书处仅占2.5%,ISO有186个技术委员会(TC),600个分技术委员会(SC),我国只承担了一个TC和五个SC秘书处工作,我国没有更多地承担 TC、SC秘书处工作,主要原因是受经费、语言障碍等因素的制约,其中经费是最主要原因。承担更多国际标准化工作,不仅有利于我国的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及时掌握国际标准化动态和信息,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充分体现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和大国的地位。

2.加速采用国际标准

截止到 1998年底,在 18 784项国家标准中有7 970项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采标比率为 42.4%,其中有 4 155项是采用 ISO标准,1 629项是采用 IEC标准。截止1998年底,ISO共发布标准为11 950项,IEC发布标准为4 060项,总计为l6 010项,我国实际采用ISO、IEC标准为5 784项。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国际标准要花大力气,认真分析、研究。凡是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国内外贸易、保护国家利益的标准都应该加速采用为我国标准。

采用国际标准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改革,一直受到政府各部门的重视,1978年以来,我国已召开了四次全国采标工作会议,现在正筹备召开第五次全国采标工作会议。几年来,为了促进这项工作,也制定了若干优惠政策措施,当前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定的有些政策措施,现在已不适应了。为了促进采标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提高对采标工作的认识。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到采用国际标准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需要,我国现正加紧入世谈判,WTO/TBT协定中要求各成员在制定技术法规和标准时要以国际标准为基础,有国际标准但未采用,要向世贸组织做出解释,说明没有采用的原因。

作为企业应该充分认识,采用国际标准是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需要,企业不仅要执行已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还应主动积极将国际标准转化为企业标准,作为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

(2)采标要与企业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新产品鉴定、产品质量认证等技术工作结合起来。

(3)为了确保引进技术和设备的质量和水平以及技术改造能达到预期目标,建议国家主管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部门,对国家重大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在立项审查时,应考虑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标准化是一门科学,但它不是独立于经济之外而单独存在的自然科学。标准化工作也不是一项纯粹的科学技术活动,它必须依附于经济,是经济活动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标准化工作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如果没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标准化体制和运行机制,标准化就难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它的技术支撑和技术基础作用。我国要在21世纪初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在加快,经济发展正向全球经济一体化迈进,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加快研究和改革标准化工作不适应发展的部分。

理清改革思路、确定改革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第五篇: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一、引言

随着建筑生产水平的不断延深,生产条件越来越复杂,安全管理难度随之增大。规避危险源,实现建筑安全发展目标,必须从基础工作抓起,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但从建筑安全管理和职工队伍专业文化素质看,质量标准化仍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质量标准化建设需要做大量工作。

二、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思路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质量标准化生产环节。各个环节都符合法律法规、安全规程的规定,安全生产才会保持良好状态,才能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建筑安全发展。人员接受质量标准化观念,必须统一思想,强化人员安全质量意识。正确处理好安全质量标准化与生产、效益和其他工作的关系。通过深入开展宣传动员,深入细致地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贯标工作,认清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大宣教力度,加快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步伐,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大力宣传国家对于建筑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干部员工把安全质量工作搞上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广大员工对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认识,坚定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信心;安全与质量、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讲安全必须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搞好质量标准化,生产与安全质量不相悖,安全质量出效益的观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大力宣传质量标准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员工牢固树立起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理念。针对部分员工不知如何搞质量标准化的问题,重点贯彻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和关键环节,帮助员工理清思路,明确工作步骤和重点,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加强制度建设,细化检查标准。进一步健全简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体系,根据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的要求,结合现场作业实际,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如规划目标、实施方案、监督考核办法、奖罚办法等。制度建设要体现科学化、人性化,以激励为主,奖罚兼顾,不能将制度流于形式。通过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机制,确立分级管理,逐级负责,落实责任的管理体制,达到管好人、干好活、负好责、保安全的目标。做到每个专业、每个工种、每道工序及每项工作都达到标准化要求,实现工程质量全过程、全方位达标,使生产活动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分片包干,充分发挥安全网员、群监员作用,形成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合力。现场工程质量不达标视为不合格,必须现场整改,否则不予验收。管理人员与员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质量员严格按标准考核,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管理人员要支持质量验收员工作,形成从严、从细、扎实的工作作风。装备、设施、材料始终保持安全运行的状态。保护设施齐全,动作灵敏可靠,人、物、系统才能保持安全和谐统一。坚持质量无小事,现场哪怕一个夹板螺丝没上好,一个锚杆托盘没压紧,尺寸上有一点达不到设计要求,都要认真对待,严格按制度执行,决不含糊。针对质量标准化的问题,不是一罚了之,要分析原因,找出责任者,吸取教训,落实整改措施,质量隐患不排除,绝对不进行下一道工序。技术管理人员要当场指导规范操作,当班安全质量达不到标准的坚决推倒重来。要把安全质量标准化摆到生命工程的高度,及时总结经验,培育典型,树立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样板区队和班组,召开现场会,进行评比表彰,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引导和带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

3.加大科技投入,推进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激励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推广应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围绕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质量标准化建设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政策,落实专项基金,加大质量标准化建设投入。强化现场技术管理,编制切实可行的作业规程,杜绝技术管理工作的随意性,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会战,通过加大技术投入,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积极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广应用信息化、自动化及监测监控等手段,发挥科技创新对提升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作用,解决影响简准安全的突出问题,降低安全风险。在实际工作中,监测设备存在着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地方,建筑主要领导应要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关注,对技术创新参与人员给予适时奖励,引导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技术改革与创新活动。物和系统的本质安全是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之一,推进本质安全必须加大老设备更新换代、老系统的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系统、装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减少人员投入,因为生产环境少一个人,就会多一份安全。

4.弘扬安全文化,强化班组建设。从人的社会化角度看,对人的一生影响深刻的是文化,而不是单纯的法规制度和行政命令。企业要将安全文化作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用安全文化的影响力,提升职工对质量标准化的认同。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加大班组安全质量标准化力度。要通过安全例会、班前安全教育、现场培训、安全警句和标识、开展每日一题教育、三违帮教、事故追查与处理、案例教育、安全讲座等形式,提升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使职工自觉遵章守纪,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明确安全教育在班组质量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性,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质量标准化学习要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针对生产现场的薄弱环节,提建议,补措施,抓整改。对违章违纪的职工严格管理,做到奖惩兑现,把班组三不伤害制度落到实处。社会对建筑行业存在一定偏见,认为建筑行业是高危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才是偶然。加强质量标准化管理,把事故降到最低甚至零事故,即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必然,这就是本质安全。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做到遵章守纪,按章办事,干标准活,杜绝三违才能从基础上把住安全关。每一项工作、每一道工序都要靠人去完成,这就要求班组成员在潜意识里要有高度的安全责任心,行动上按规范去操作。针对建筑职工队伍专业文化素质较低的实际,必须强化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职工安全技能教育培训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运用典型事例,现身说教,促使职工思维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提高安全技能培训效果,要克服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的弊端,实行教考分离,侧重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培训,将分配政策与技术素质挂钩,鼓励职工自学技术,提高综合素质。

5.强化监督检查,落实管理责任。加强基础工作,提高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符合安全法律法规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保一级,个人互保联保的安全保障体系。管理层要深入现场带班,掌握作业地点动态安全状况。现场安全管理由粗放型、单一性、机械性向集约型、多变性、灵活性转变;现场的质量标准化和安全等级状况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事故控制由事后的追查分析向事前的隐患预想、查找、消除转变。把住人员关,生产环境中的所有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安全资格证书,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把住设备、材料的入矿关,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材料不得进入生产系统;要害场所,制定详细的安全运行标准,组织安全、技术管理人员验收,合格后验收人员签字;达不到安全运行标准的不得运行或生产,在生产或运行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不符合标准时,整改完后重新验收;把住工程施工前的设计审查,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施工后的检查验收关,实行工程质量负责制。做到管理体系无漏洞,工作环境无隐患,现场工作无三违。工程严格按照一井一制的安全管理要求,派驻安检员现场跟班监督检查;每月组织对外委工程进行安全质量检查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情节严重的,立即停止作业整改。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确保施工安全。

三、结语

安全质量标准同建筑安全规程一样,是对现场作业质量的基本要求。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从维护尊重生命和安全发展的角度认识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既是系统工程,也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性工作。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通过弘扬安全文化,强化班组建设,建立健全符合安全法律法规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和作业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群众参与管理的良好格局。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全面提升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

湖南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 安全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班

学习心 得

长沙黎托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学员姓名:龚检罗

下载标准化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标准化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提高铁路职工作业标准化的思考

    一、提高铁路职工作业标准化 铁路运输在国家运输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作业标准化是运输生产中人身安全和作业安全的保障,是确保运输生产畅通、提高运输生产效率的前提......

    质监标准化工作服务经济发展调研思考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积极推进“三大服务”按照市局党组统一部署,2009年4月1日至4月20日,宣洪副局长带领标准化科室同志就“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县局、**市局、**......

    对创建星级标准化供电所的思考

    对创建星级标准化供电所的思考 —考察宁夏电力公司标准化供电所有感 2月15日,鄂尔多斯高原农电公司组织鄂旗和鄂前旗两家供电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赴宁夏青铜峡市供电......

    标准化财政所建设的思考(大全五篇)

    关于开展规范化财政所建设的思考 ------浅谈盱眙乡镇财政所规范化建设 背景:现今随着政府机关的不断改革,政府的定位越来越趋向于服务经济,服务大众。作为政府运行保障的重要机......

    对树立农业标准化意识的思考

    对树立农业标准化意识的思考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在这样一个拥有8亿多农民的国度里,全面有效地推进农业标准化任重而道远,而这一切工作开展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树立农业标准化......

    关于规范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非公企业规范化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也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

    关于机关后勤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建设的思考标准化是促进机关事务服务保障质量全面提升的有效手段,在机关事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规范、调节、约束和控制功能。推进机关事务服务标准化......

    质监标准化工作服务经济发展调研思考(5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积极推进“三大服务”按照市局党组统一部署,20xx年4月1日至4月20日,宣洪副局长带领标准化科室同志就“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县局、**市局、*......